CN201094199Y - 一种便携式名优茶采摘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携式名优茶采摘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094199Y
CN201094199Y CNU2007201840030U CN200720184003U CN201094199Y CN 201094199 Y CN201094199 Y CN 201094199Y CN U2007201840030 U CNU2007201840030 U CN U2007201840030U CN 200720184003 U CN200720184003 U CN 200720184003U CN 201094199 Y CN201094199 Y CN 201094199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a
portable
adjustable
famous
pluc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72018400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鲁成银
毛祖法
尹军峰
张其吉
阮建云
陆德彪
袁海波
杨建灿
杨水寿
石元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a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Tea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a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Tea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to CNU20072018400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094199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094199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094199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arvesting Machines For Specific Cro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名优茶采摘机,由左手把(1)、驱动轴(2)、风叶(3)、偏心轮(4)、大齿轮(5)、连杆(6)、螺旋伞齿轮(7)、送风管(8)、刀片(9)、右手把(10)、可调拖板(11)、连接杆(12)、撑竿(13)组成。本实用新型在原有单人采茶机基础上,针对名优茶鲜叶嫩度高、量小、采摘精确高的特点,适当缩短主机及集叶袋长度以减轻重量,并在机器底部安装可调拖板,通过采摘时的固定平面起到稳定的支撑和导向作用,减少采摘时的上下浮动,使剪下的鲜叶长度较为均匀,并根据茶枝的粗细和疏密程度,把拖板设计成可上下调节,以控制所需的鲜叶长度和适宜嫩度。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制备简便且价低,适于实用。

Description

一种便携式名优茶采摘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茶叶采摘机械领域,涉及茶叶采摘机,主要涉及一种便携式名优茶采摘机,主要用于避免现有各种采摘机械运动轨迹中出现的或上或下的波浪形行进,使剪下的茶芽长度比较均匀,并且能根据品种节间高度不等、茶枝的粗细和疏密程度不同而自由调节拖板高度,控制所需茶芽长度,实现名优茶鲜叶的精确采摘。
背景技术
茶叶采摘机械,目前主要包括单人采茶机和双人采茶机两种。这两种采茶机械主要用于大宗茶鲜叶的采摘,对于鲜叶的要求较低,可以采摘到一芽三~四叶乃至更大,且所采摘下的鲜叶量也较多,因此采摘时的精确度要求不高,然而名优绿茶鲜叶原料要求嫩度范围为一芽一叶至一芽二叶初展,而且整体机采叶机械组成完整率也需保持较高水准,对于机采时的稳定性、精确度有严格限制。如何满足名优茶采茶的高要求,成为目前机采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携式名优茶采摘机,由左手把(1)、驱动轴(2)、风叶(3)、偏心轮(4)、大齿轮(5)、连杆(6)、螺旋伞齿轮(7)、送风管(8)、刀片(9)、右手把(10)、可调拖板(11)、连接杆(12)、撑竿(13)组成。驱动轴(2)与螺旋伞齿轮(7)相连,螺旋伞齿轮(7)与风叶(3)连接,螺旋伞齿轮(7)与大齿轮(5)连接,大齿轮(5)与偏心轮(4)固定在一起,偏心轮(4)与刀片(9)通过连杆(6)连接,左手把(1)、右手把(10)、送风管(8)连接在主机上,可调拖板(11)通过连接杆(12)、撑杆(13)连接在主机上,可调拖板(11)前端具有一定角度以减小采摘前行阻力,稳定采摘平面,大小为135°,可调拖板(11)与两侧连接杆(12)和撑杆(13)呈三角形状相连,并通过螺栓(17)固定在左右侧板(14)(15)上,侧板(14)(15)直接固定在底板(16)上,左右两侧相同。偏心轮的两片叶子成180°角。
操作时,动力由三菱公司生产的型号为TL231SD-404的小型汽油机提供,汽油机上的软轴负责将汽油机与驱动轴连接,并将动力传递到驱动轴(2)上,再由一对螺旋伞齿轮(7)把动力同时传递到风叶(3)和大齿轮(5),带动大齿轮(5)旋转,而大齿轮(5)又和偏心轮(4)固定在一起,故偏心轮(4)也同步旋转。由于偏心轮的两片叶子成180°角,所以带动两片刀片(9)作互为反向的运动。操作者持左右把手(1)(10)使机器向前运动,完成茶芽的剪切工作,再由风叶(3)产生的空气流通送风管(8)将茶芽吹进集叶袋。集叶袋是采摘时另外安装在采茶机上的,用于收集鲜叶,所有的采茶机都有集叶袋,只是大小不同,本便携式采茶机的集叶袋长度较短,体积较小。可调拖板(11)可以通过连接杆(12)及固定螺栓(17)进行上下平移动,以控制所采摘茶芽长度。
本实用新型在机器底部安装了一块可调拖板(11),利用一个相对较大的平面放在蓬面上,能够得到一个较稳定的支撑作用和导向作用,可以明显地减少机器运动轨迹中或上或下的波浪形,使剪下的茶芽长度比较均匀,并且根据茶枝的粗细和疏密程度,把拖板设计成可以上下调节,以控制所需的茶芽长度。这两点是采摘名优茶的重要条件。
本实用新型采茶机的出现,通过安装可调拖板,使机采时能够得到一个较稳定的支撑作用和导向作用,显著减少机器运动中的上下浮动,使剪下的鲜叶长度、嫩度均较为理想。
本实用新型在原有单人采茶机基础上,针对名优茶鲜叶嫩度高、量小、采摘精确高的特点,适当缩短主机及集叶袋长度以减轻重量,并创新性地在机器底部安装了一块可调拖板,通过采摘时的固定平面来得到较稳定的支撑和导向作用,减少采摘时的上下浮动,使剪下的鲜叶长度较为均匀,并根据茶枝的粗细和疏密程度,把拖板设计成可上下调节,以控制所需的鲜叶长度和适宜嫩度。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制备简便且价低,适于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采茶机主机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可调拖板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可调拖板主板(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可调拖板侧面角度示意图。
图5为连接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撑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左侧板结构示意图。
图8为右侧板结构示意图。
图9底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参见图1-9,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名优茶采摘机,由左手把(1)、驱动轴(2)、风叶(3)、偏心轮(4)、大齿轮(5)、连杆(6)、螺旋伞齿轮(7)、送风管(8)、刀片(9)、右手把(10)、可调拖板(11)、连接杆(12)、撑竿(13)组成。驱动轴(2)与螺旋伞齿轮(7)相连,螺旋伞齿轮(7)与风叶(3)连接,螺旋伞齿轮(7)与大齿轮(5)连接,大齿轮(5)与偏心轮(4)固定在一起,偏心轮(4)与刀片(9)通过连杆(6)连接,左手把(1)、右手把(10)、送风管(8)连接在主机上,可调拖板(11)通过连接杆(12)、撑杆(13)连接在主机上,可调拖板(11)前端具有一定角度以减小采摘前行阻力,稳定采摘平面,大小为135°,可调拖板(11)与两侧连接杆(12)和撑杆(13)呈三角形状相连,并通过螺栓(17)固定在左右侧板(14)(15)上,侧板(14)(15)直接固定在底板(16)上,左右两侧相同。偏心轮的两片叶子成180°角。
实施例2
在采摘之前,首先根据不同品种节间高度以及采摘嫩度要求将本便携式名优茶采摘机底部的可调拖板调整至适宜高度,套好名优茶集叶袋,随后启动汽油机并将采茶机放置于茶行蓬面。
操作时,汽油机的动力通过软轴传递到驱动轴(2)上,再由一对螺旋伞齿轮(7)把动力同时传递到风叶(3)和大齿轮(5)带动旋转,而大齿轮(5)又和偏心轮(4)固定在一起,故偏心轮(4)也同步旋转。由于偏心轮(4)的两片叶子成180°角,所以带动两片刀片(9)作互为反向的运动。操作者持左右把手(1)(10)使机器向前运动,完成茶芽的剪切工作,再由风叶(3)产生的空气流通送风管(8)将茶芽吹进集叶袋。集叶袋是采摘时另外安装在采茶机上的,用于收集鲜叶,所有的采茶机都有集叶袋,只是大小不同,本便携式采茶机的集叶袋长度较短,体积较小。可调拖板(11)可以通过连接杆(12)及固定螺栓(17)进行上下平移动,以控制所采摘茶芽长度。

Claims (3)

1、一种便携式名优茶采摘机,其特征是:由左手把(1)、驱动轴(2)、风叶(3)、偏心轮(4)、大齿轮(5)、连杆(6)、螺旋伞齿轮(7)、送风管(8)、刀片(9)、右手把(10)、可调拖板(11)、连接杆(12)、撑竿(13)组成,驱动轴(2)与螺旋伞齿轮(7)相连,螺旋伞齿轮(7)与风叶(3)连接,螺旋伞齿轮(7)与大齿轮(5)的连接,大齿轮(5)与偏心轮(4)固定在一起,偏心轮(4)与刀片(9)通过连杆(6)连接,左手把(1)、右手把(10)、送风管(8)连接在主机上,可调拖板(11)通过连接杆(12)、撑杆(13)连接在主机上,可调拖板(11)与两侧连接杆(12)和撑杆(13)呈三角形状相连,并通过螺栓(17)固定在左右侧板(14)(15)上,侧板(14)(15)直接固定在底板(16)上,左右两侧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名优茶采摘机,其特征是:可调拖板(11)前端具有135°角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名优茶采摘机,其特征是:偏心轮(4)的两片叶子成180°角。
CNU2007201840030U 2007-10-16 2007-10-16 一种便携式名优茶采摘机 Expired - Lifetime CN201094199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1840030U CN201094199Y (zh) 2007-10-16 2007-10-16 一种便携式名优茶采摘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1840030U CN201094199Y (zh) 2007-10-16 2007-10-16 一种便携式名优茶采摘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094199Y true CN201094199Y (zh) 2008-08-06

Family

ID=399212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7201840030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094199Y (zh) 2007-10-16 2007-10-16 一种便携式名优茶采摘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094199Y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19637A (zh) * 2011-02-12 2011-07-13 安溪县神工农林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烟苗剪叶机
CN103766075A (zh) * 2014-01-02 2014-05-07 安徽农业大学 用于采茶机械的双层茶叶切割器
CN103947374A (zh) * 2014-05-12 2014-07-30 中国计量学院 悬浮式采茶机
CN104303707A (zh) * 2014-11-03 2015-01-28 盛伯康 名茶采摘机
CN105325119A (zh) * 2014-08-16 2016-02-17 桃江县益林茶叶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采茶机
CN106122166A (zh) * 2013-08-08 2016-11-16 吴红平 采用内燃机的采茶机及工作方法
CN109197143A (zh) * 2018-11-30 2019-01-15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一种名优茶智能双臂采茶机
CN109220197A (zh) * 2018-09-20 2019-01-18 安徽农业大学 一种智能采茶机
CN112273045A (zh) * 2020-10-28 2021-01-29 双峰县一加农机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手握式采茶设备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19637A (zh) * 2011-02-12 2011-07-13 安溪县神工农林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烟苗剪叶机
CN106122166A (zh) * 2013-08-08 2016-11-16 吴红平 采用内燃机的采茶机及工作方法
CN103766075A (zh) * 2014-01-02 2014-05-07 安徽农业大学 用于采茶机械的双层茶叶切割器
CN103947374A (zh) * 2014-05-12 2014-07-30 中国计量学院 悬浮式采茶机
CN105325119A (zh) * 2014-08-16 2016-02-17 桃江县益林茶叶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采茶机
CN104303707A (zh) * 2014-11-03 2015-01-28 盛伯康 名茶采摘机
CN109220197A (zh) * 2018-09-20 2019-01-18 安徽农业大学 一种智能采茶机
CN109197143A (zh) * 2018-11-30 2019-01-15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一种名优茶智能双臂采茶机
CN109197143B (zh) * 2018-11-30 2024-05-14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一种名优茶智能双臂采茶机
CN112273045A (zh) * 2020-10-28 2021-01-29 双峰县一加农机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手握式采茶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094199Y (zh) 一种便携式名优茶采摘机
CN109005905B (zh) 一种手推梳齿往复式菊花采摘机
CN202455902U (zh) 集残叶清理、切根、顶侧叶修剪一体的烟苗立体剪叶机
CN103999625A (zh) 大蒜联合收获机
CN108476740A (zh) 一种跨垄式草莓采摘车
CN206323809U (zh) 一种枸杞采摘机振动采收装置
CN101697679A (zh) 一种优质茶青的采摘方法及装置
CN203206755U (zh) 节能采茶机
CN105534011B (zh) 高速制刷机
CN203040200U (zh) 草莓采摘装置
CN204132012U (zh) 一种搓擦式花生摘果装置
CN201523554U (zh) 滚切式便携茶青采摘装置
CN211185471U (zh) 一种水产养殖用饲料投掷装置
CN108338370A (zh) 手动摇杆式自动退料板栗十字花割口机
CN107950192A (zh) 一种篱架标准化种植配套的枸杞收获机
CN209824519U (zh) 绿化带修剪机
CN205357146U (zh) 吸取式采茶装置
CN208370306U (zh) 一种水果采摘装置及水果采摘机器人
CN205357145U (zh) 茶叶的采摘装置
CN102754900B (zh) 一种荔枝龙眼去梗机
CN201523553U (zh) 旋切式便携茶青采摘装置
CN208425201U (zh) 节瓜收获机
CN208338340U (zh) 一种自动槟榔采摘机
CN207665521U (zh) 一种篱架标准化种植配套的枸杞收获机
CN209314336U (zh) 一种振动式采果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806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