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082337Y - 高尔夫球杆头 - Google Patents
高尔夫球杆头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082337Y CN201082337Y CNU2007201549632U CN200720154963U CN201082337Y CN 201082337 Y CN201082337 Y CN 201082337Y CN U2007201549632 U CNU2007201549632 U CN U2007201549632U CN 200720154963 U CN200720154963 U CN 200720154963U CN 201082337 Y CN201082337 Y CN 201082337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ateral margin
- glof club
- margin
- rod head
- lug bos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olf Clubs (AREA)
Abstract
一种高尔夫球杆头,其包含一杆头本体及一击球面,该杆头本体顶面形成一凸起部,该击球面形成于该杆头本体的正面,且该击球面的顶缘对应该凸起部形成一突出平面。采用上述结构,可大幅增加该高尔夫球杆头的击球面积,并相对增加其击球甜蜜区面积及弹性恢复系数,可以有效提高该高尔夫球杆头的击球性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尔夫球杆头,特别是涉及一种通过在一杆头本体顶部形成一凸起部,使该杆头本体正面的一击球面顶缘可相对形成一突出平面,以相对增加整体击球面积的高尔夫球杆头。
背景技术
现有的高尔夫球杆头,请参照图1所示,其公开了可用于远距离击球的木杆型杆头,该高尔夫球杆头包含一杆头本体1及一打击面板2。该杆头本体1的正面具有一开口11,并于一侧形成一套颈12,该套颈12可供结合一杆体〔未绘示〕,以供一使用者握持进行击球动作。该打击面板2结合于该杆头本体1的开口11,以供打击一高尔夫球〔未绘示〕。这样,该打击面板2可对应组装于该杆头本体1,用于作为远距离击球等用途。
一般而言,高尔夫球杆头的击球性能主要取决于如何扩大该高尔夫球杆头的击球面的实际面积,以相对增加该打击面板2的击球甜蜜区及其弹性恢复系数〔Coefficient of Restitution,COR〕。然而,上述现有的高尔夫球杆头的击球面仅是通过该杆头本体1的开口11周边面积结合该打击面板2的面积所形成,以致现有的高尔夫球杆头的击球面的实际面积受到限制,因此造成其击球性能无法更进一步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尔夫球杆头,其通过一杆头本体的击球面顶缘所形成的一突出平面,可以大幅增加该高尔夫球杆头的击球面积,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提高高尔夫球杆头的击球性能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尔夫球杆头,其通过该杆头本体顶部所形成的一凸起部,可以有效增加该杆头本体顶部的结构强度,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强化整体结构强度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尔夫球杆头,其通过该凸起部的一第一侧缘及一第二侧缘所形成的不同型态设计,可以有效降低该杆头本体的击球风阻,使得本实用新型可更进一步提高击球性能。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尔夫球杆头,其包含一杆头本体及一击球面,该杆头本体顶面形成一凸起部,该击球面形成于该杆头本体的正面,且该击球面的顶缘对应该凸起部形成一突出平面。这样可大幅增加该高尔夫球杆头的击球面积,并相对增加其击球甜蜜区面积及弹性恢复系数。
本实用新型改进上述现有的高尔夫球杆头的相关问题,其在一杆头本体的顶部形成一凸起部,且该杆头本体的正面形成一击球面,该击球面的顶缘对应该凸起部形成一突出平面,进而可大幅增加该高尔夫球杆头的击球面积,有效提高该高尔夫球杆头的击球性能。
附图说明
图1:现有的高尔夫球杆头的立体外观图。
图2: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高尔夫球杆头的立体外观图。
图3: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高尔夫球杆头的立体分解图。
图4: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高尔夫球杆头的立体外观图。
图5: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高尔夫球杆头的立体分解图。
图6: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高尔夫球杆头的立体外观图。
图7: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高尔夫球杆头的立体分解图。
图8:本实用新型高尔夫球杆头的凸起部的另一实施型态的立体外观图。
图9:本实用新型高尔夫球杆头的凸起部的又一实施型态的立体外观图。
图10:本实用新型高尔夫球杆头的凸起部的再一实施型态的立体外观图。
【主要标记符号说明】
1杆头本体 11开口 12套颈 2打击面板
3杆头本体 31凸起部 311第一侧缘 312第二侧缘
32开口 321结合凸缘 322隆起部 33环周边
4打击面板 A1突出平面 A2周缘面 A3前侧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及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照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高尔夫球杆头优选自木杆型的杆头构造。该高尔夫杆头包含一杆头本体3及一击球面A。该杆头本体3实质包含一趾部〔toe〕、一顶部〔crown〕、一底部〔sole〕、一跟部〔heel〕及一管柄〔hosel〕等杆头基本构造,其中该管柄可供结合一杆体〔未绘示〕,以供使用者握持后进行击球动作。进一步,该杆头本体3a的材料较佳可选自碳钢、低碳钢、不锈钢〔如17-4PH不锈钢〕、合金钢、低合金钢、铁锰铝合金、镍基合金、铸铁、结构用钢、超合金钢或钛合金等金属材料。
请再参照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高尔夫球杆头的杆头本体3的顶部形成一凸起部31,该击球面A形成于该杆头本体的正面,且该击球面A的顶缘对应该凸起部31形成一突出平面A1,使该击球面A可利用该突出平面A1大幅增加该高尔夫球杆头的击球面积,可以有效提高该高尔夫球杆头的击球性能。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更可以设计为如下所述的数种不同实施方式的高尔夫球杆头型式。
请参照图2、3所示,其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高尔夫球杆头。该第一实施例的杆头本体3的正面形成一开口32及一周缘面A2,该周缘面A2相对环绕于该开口32的周边,前述的突出平面A1对应该凸起部31位置而形成于该周缘面A2的顶缘。进一步,该开口32可供结合一打击面板4,该打击面板4具有一前侧面A3,该开口32内侧优选形成一结合凸缘321,使该打击面板4相对于该前侧面A3的另一侧可抵接该结合凸缘311,进而有助于提高组装定位的便利性。这样,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高尔夫球杆头可利用该突出平面A1、周缘面A2及前侧面A3共同形成该击球面A(如第2图所示),可以大幅增加本实用新型高尔夫球杆头的击球面的实际面积。
请参照图4、5所示,其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之高尔夫球杆头。该第二实施例的杆头本体3形成一开口32及一周缘面A2,该周缘面A2相对环绕于该开口32的周边。进一步,该开口32的内侧周缘对应该凸起部31形成一隆起部322,且该开口32可供结合一打击面板4,该打击面板4具有一前侧面A3,该开口32内侧优选形成一结合凸缘321,使该打击面板4相对于该前侧面A3的另一侧可抵接该结合凸缘311,进而有助于提高组装定位的便利性。另外,前述的突出平面A1对应该隆起部322位置而形成于该打击面板4前侧面A3的顶缘。这样,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高尔夫球杆头同样可利用该突出平面A1、周缘面A2及前侧面A3共同形成该击球面A(如图4所示),进而大幅增加本实用新型高尔夫球杆头的击球面的实际面积。
请参照图6、7所示,其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高尔夫球杆头。该第三实施例的杆头本体3正面形成一开口32,该开口32具有一环周边33,以供结合一打击面板4,进而使该打击面板4相对于该杆头本体3的另一侧可作为该击球面A。进一步,该打击面板4具有一前侧面A3,前述的突出平面A1对应该凸起部31位置而形成于该打击面板4前侧面A3的顶缘。这样,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高尔夫球杆头相较于前述第一及第二实施例,为单独利用该打击面板4的突出平面A1及前侧面A3共同形成该击球面A(如图6所示),可以大幅增加本实用新型高尔夫球杆头的击球面的实际面积。
请参照图2、4、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高尔夫球杆头还可以通过前述各种不同实施方式的杆头本体3顶部所形成的凸起部31设计,可以相对增加该杆头本体顶部的结构强度。另外,更可通过该凸起部31的结构设计,有效降低该杆头本体3的击球风阻,使得本实用新型可更进一步提高其击球性能。以下是以第一实施例的凸起部31为例,依序说明该杆头本体3(含第二及第三实施例)的凸起部31同样可设计为如下所述的各种不同结构型态,其中:
1、如图2所示,前述凸起部31具有一第一侧缘311及一第二侧缘312,该第一侧缘311及第二侧缘312在上视时形状呈外凸弧形,且该第一侧缘311及第二侧缘312的一端分别连接该杆头本体3的前侧缘,另一端分别向后延伸至该杆头本体3的顶部邻近后端处相互连接。这样,使该凸起部31可利用该第一侧缘311及第二侧缘312逐渐朝向该杆头本体3后侧方向形成渐缩状的结构设计,以达到降低该杆头本体3的击球风阻的作用。
2、如图8所示,前述凸起部31的第一侧缘311及第二侧缘312在上视时形状呈对称弧形,且该第一侧缘311及第二侧缘312的一端分别连接该杆头本体3的前侧缘,其二者中的另一端则分别向后延伸至该杆头本体3的顶部后端处相互连接。这样,同样可利用该第一侧缘311及第二侧缘312逐渐朝向该杆头本体3后侧方向形成渐缩状的结构设计,可以达到降低该杆头本体3的击球风阻的作用。
3、如图9所示,前述凸起部31的第一侧缘311及第二侧缘312在上视时形状呈相互平行状,且该第一侧缘311及第二侧缘312的一端分别连接该杆头本体3的前侧缘,另一端分别向后延伸至该杆头本体3的顶部邻近后端处。进一步,该凸起部31的表面自该杆头本体3前侧缘朝后端方向逐渐向下倾斜,其同样可达到降低该杆头本体3的击球风阻的作用。
4、如图10所示,前述凸起部31的第一侧缘311及第二侧缘312在上视时形状呈相互对称的内凹弧形,且该第一侧缘311及第二侧缘312的二端分别连接该杆头本体3的前侧缘及后端处。这样,同样可利用该第一侧缘311及第二侧缘312的内凹弧形状的结构设计,以达到降低该杆头本体3的击球风阻的作用。
综上所述,相较于图1所示的现有的高尔夫球杆头的击球面的实际面积受到限制,击球性能无法更进一步提高等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该杆头本体3的击球面A所形成的突出平面A1,可以大幅增加本实用新型高尔夫球杆头的击球面的实际面积,并且可相对提高其击球甜蜜区面积及弹性恢复系数〔Coefficient of Restitution,COR〕,从而有效提高该高尔夫球杆头的击球性能。另外,该杆头本体3的凸起部31还可以强化该杆头本体3顶部的结构强度,同时能降低该杆头本体3的击球风阻。
Claims (14)
1.一种高尔夫球杆头,其特征在于,其包含:
一个杆头本体,其顶部形成一个凸起部;及
一个击球面,其形成于该杆头本体的正面,且该击球面的顶缘对应该凸起部形成一个突出平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尔夫球杆头,其特征在于,该杆头本体的正面形成一个开口及一个周缘面,该周缘面相对环绕于该开口周边,该突出平面对应该凸起部形成于该周缘面的顶缘,该开口结合一个打击面板,该打击面板具有一个前侧面,该前侧面、突出平面及周缘面共同形成该击球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尔夫球杆头,其特征在于,该杆头本体的正面形成一个开口及一个周缘面,该周缘面相对环绕于该开口周边,该开口的内侧周缘对应该凸起部形成一个隆起部,且该开口结合一个打击面板,该打击面板具有一个前侧面,该突出平面对应该隆起部形成于该打击面板前侧面的顶缘,该前侧面、突出平面及周缘面共同形成该击球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尔夫球杆头,其特征在于,该杆头本体的正面形成一个开口,该开口具有一个环周边以供结合一个打击面板,该打击面板具有一个前侧面,该突出平面对应该凸起部形成于该打击面板前侧面的顶缘,该前侧面及突出平面共同形成该击球面。
5.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高尔夫球杆头,其特征在于,该凸起部具有一个第一侧缘及一个第二侧缘,该第一侧缘及第二侧缘呈外凸弧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尔夫球杆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侧缘及第二侧缘的一端分别连接该杆头本体的前侧缘,另一端分别向后延伸至该杆头本体的顶部邻近后端处相互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高尔夫球杆头,其特征在于,该凸起部具有一个第一侧缘及一个第二侧缘,该第一侧缘及第二侧缘呈对称弧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尔夫球杆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侧缘及第二侧缘的一端分别连接该杆头本体的前侧缘,另一端分别向后延伸至该杆头本体的顶部后端处相互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高尔夫球杆头,其特征在于,该凸起部具有一个第一侧缘及一个第二侧缘,该第一侧缘及第二侧缘呈相互平行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高尔夫球杆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侧缘及第二侧缘的一端分别连接该杆头本体的前侧缘,另一端分别相对延伸至该杆头本体的顶部邻近后端处。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高尔夫球杆头,其特征在于,该凸起部的表面自该杆头本体前侧缘朝后端方向逐渐向下倾斜。
12.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高尔夫球杆头,其特征在于,该凸起部具有一个第一侧缘及一个第二侧缘,该第一侧缘及第二侧缘呈相互对称状的内凹弧形。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高尔夫球杆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侧缘及第二侧缘的两端分别连接该杆头本体的前侧缘及后端处。
1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高尔夫球杆头,其特征在于,该开口内侧形成一个结合凸缘以供抵接该打击面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7201549632U CN201082337Y (zh) | 2007-07-20 | 2007-07-20 | 高尔夫球杆头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7201549632U CN201082337Y (zh) | 2007-07-20 | 2007-07-20 | 高尔夫球杆头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082337Y true CN201082337Y (zh) | 2008-07-09 |
Family
ID=396247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U200720154963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082337Y (zh) | 2007-07-20 | 2007-07-20 | 高尔夫球杆头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082337Y (zh) |
-
2007
- 2007-07-20 CN CNU2007201549632U patent/CN201082337Y/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938383B2 (en) | Golf club head | |
JP2009077906A (ja) | ゴルフクラブヘッド | |
US20100130302A1 (en) | Sole for iron golf club head | |
JP2005348895A (ja) | ゴルフクラブ | |
CN201082337Y (zh) | 高尔夫球杆头 | |
JPH1119253A (ja) | ゴルフクラブのクラブヘッド | |
CN201179312Y (zh) | 高尔夫杆头的打击面板 | |
CN200984423Y (zh) | 高尔夫杆头构造 | |
TWM330106U (en) | Ball-hitting faceplate of golf club head provided with double-layered powder metallurgy structure | |
CN100566780C (zh) | 高尔夫杆头构造 | |
CN202410039U (zh) | 一种高尔夫球杆头改良结构 | |
CN2892194Y (zh) | 高尔夫杆头 | |
CN204996084U (zh) | 一种高尔夫球杆杆头 | |
JP4567136B2 (ja) | ウッド型ゴルフクラブヘッド | |
CN201179311Y (zh) | 高尔夫杆头的击球面板 | |
CN2920324Y (zh) | 高尔夫杆头构造 | |
US20070142126A1 (en) | Golf club head | |
JP2001087426A (ja) | ゴルフクラブヘッド及びゴルフクラブ | |
JP2003093559A (ja) | ゴルフクラブヘッド | |
CN100464806C (zh) | 高尔夫杆头构造 | |
JP3089327U (ja) | ウッドクラブヘッド | |
CN2860550Y (zh) | 具有高弹性变形构造的高尔夫球杆头 | |
JP2007111168A (ja) | ゴルフクラブヘッド | |
CN2836863Y (zh) | 高尔夫杆头构造 | |
JP3089326U (ja) | ウッドクラブヘッド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7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