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074091Y - 强化气密效果的空气密封体及其逆向止气阀装置 - Google Patents

强化气密效果的空气密封体及其逆向止气阀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074091Y
CN201074091Y CNU2007201462696U CN200720146269U CN201074091Y CN 201074091 Y CN201074091 Y CN 201074091Y CN U2007201462696 U CNU2007201462696 U CN U2007201462696U CN 200720146269 U CN200720146269 U CN 200720146269U CN 201074091 Y CN201074091 Y CN 201074091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sealing
air
inner membrance
g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72014626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廖耀鑫
廖建华
廖耀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U20072014626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074091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074091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074091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强化气密效果的空气密封体及其逆向止气阀装置包括:二外膜;二内膜,二内膜之间涂布耐热材料;至少一气柱,其热封接着于二外膜之间;一充气通道,位于气柱的侧边;至少一第一入气口,其热封接着该二内膜而形成;一曲面区,位于气柱靠近充气通道的一侧,并于该二内膜之间形成多个皱折;一柱面区,位于该曲面区的一侧;至少一环状热封线,其至少接着该二内膜而形成,位于该曲面区靠近该柱面区的一侧而不在该柱面区内;及至少一第二入气口,热封接着而形成于该二内膜之间,位于该耐热材料与该环状热封线交错处,用以连通该环状热封线的二侧。充气后二内膜贴附在一外膜并且曲面的皱折被第二入气口的热封线中断,以形成有效止气。

Description

强化气密效果的空气密封体及其逆向止气阀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空气密封体及其逆向止气阀装置,特别是有关一种强化气密效果的空气密封体及其逆向止气阀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用于缓冲包装物品的方式,多以气泡纸包覆于物品外周而达到吸震缓冲作用,但气泡纸的吸震能力有限,无法承受较大的震动或冲击,因此便发展出一种以树脂膜为材料所制成的气体包装袋。
请参阅图1A与图1B,气体包装袋是由二片软质树脂制成的外膜A161、A162构成且内部可填充空气的密封体,并于二外膜A161、A162之间安装气阀A14,而气阀A14将相对向的上气阀膜A141、下气阀膜A142相迭合后,借着部份接着而于上气阀膜A141、下气阀膜A142之间形成空气通路A143。充气时,气体由上气阀膜A141、下气阀膜A142之间的空气通路进入气室A13而充气膨胀,而气室A13内的气体挤压上气阀膜A141、下气阀膜A142而自动止气,但无法防止气体循原来的空气通路A143逆流,故气体包装袋A10无法长期闭气。
请参阅图2A与图2B,在气体包装袋10中,上气阀膜A141、下气阀膜A142相迭合后,预先热封于外膜A161,使气阀A14贴附于外膜A161,并于空气通路A143热封导引部A144、A145、A146、A147,借以导引气体向气室A13流动,并增加气体循空气通路A143逆流的困难度,此种结构可见中国台湾实用新型专利公告第587049号“密封体的开关阀的安装构造及具有开关阀的密封体的制造装置”。
请参阅图3,气体包装袋A10充气后形成圆柱状,上气阀膜A141、下气阀膜A142无法完整地贴附于外膜A161,而于上气阀膜A141、下气阀膜A142形成皱折A148,使气室A13内的气体通过皱折A148而产生逆漏现象,造成气体包装袋A10的气体外泄而丧失缓冲保护的作用。由此可知,如何改良气体包装袋及其气阀结构,以强化气密效果而避免气体外泄,进而延长气体包装袋的使用寿命,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欲改善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中空气密封体及其逆向止气阀装置,其具有强化气密效果而可避免气体外泄。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种强化气密效果的空气密封体,其特点是包含:二外膜;二内膜,其介于该二外膜之间,该二内膜之间涂布有耐热材料;至少一气柱,其通过热封而接着于该二外膜之间,用以储存气体;一充气通道,其位于该气柱的侧边;至少一第一入气口,其是通过热封接着该二内膜而形成;一曲面区,其位于该气柱靠近该充气通道的一侧,该气柱的气体压迫位于该曲面区的该二内膜而贴附于一片该外膜,并于该二内膜之间形成多个皱折;一柱面区,其位于该曲面区的一侧,该气柱的气体压迫位于该柱面区的该二内膜而平整贴附于一片该外膜;至少一环状热封线,其通过热封至少接着该二内膜而形成,并位于该曲面区靠近该柱面区的一侧而不在该柱面区内;及至少一第二入气口,其通过热封接着而形成于该二内膜之间,并位于该耐热材料与该环状热封线交错处,用以连通该环状热封线的二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强化气密效果的逆向止气阀装置,安装于通过热封接着二外膜所形成的至少一气柱内,该气柱的侧边具有一充气通道,该充气通道的气体进入该气柱而充气膨胀,其特点是该逆向止气阀装置包含:二内膜,其介于该二外膜之间,该二内膜之间涂布有耐热材料;至少一第一入气口,其通过热封接着而于该二内膜之间形成,使充气通道的气体通过该第一入气口进入该二内膜之间;一曲面区,位于该气柱靠近该充气通道的一侧,该气柱的气体压迫位于该曲面区的该二内膜而贴附于一片该外膜,并于该二内膜之间形成多个皱折;一柱面区,位于该曲面区的一侧,该气柱的气体压迫位于该柱面区的该二内膜而平整贴附于一片该外膜;至少一环状热封线,其是通过热封至少接着该二内膜而形成,并位于该曲面区靠近该柱面区的一侧而不在该柱面区内;及至少一第二入气口,其是通过热封接着而形成于该二内膜之间,并位于该耐热材料与该环状热封线交错处,用以连通该环状热封线的上、下二侧。
本实用新型的强化气密效果的空气密封体及其逆向止气阀装置,填充气体以膨胀充气通道而拉开两片外膜,于二内膜之间的第一入气口由于涂布耐热材料而不接着其它膜,因此第一入气口自动开启。当气体通过第一入气口流入二内膜之间,同样使第二入气口自动开启,以通过第二入气口将气体充入气柱而充气膨胀。待充气膨胀完成后,气柱内的气体压迫二内膜而贴附于一片外膜,其中,位于曲面区的二内膜形成多个皱折,位于柱面区的二内膜则平整贴附于一片外膜,而气柱的气体同时压迫二内膜覆盖第二入气口而封闭气柱,从而具有防止气体外泄而强化闭气的效果。由于气体无法由皱折逆流而外泄,有效解决现有气体包装袋在充气后会因气体由皱折处外泄而丧失缓冲保护,因而无法长期使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在不受外力作用而破损的情况下,并不会发生气体逆漏的现象,从而大幅增加空气密封体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更清楚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点和优点,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其中:
图1A为现有气体包装袋于充气前的示意图。
图1B为现有气体包装袋于充气后的示意图。
图2A为另一现有气体包装袋的气阀构造剖面图。
图2B为另一现有气体包装袋的气阀构造示意图。
图3为另一现有气体包装袋充气后的示意图。
图4A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充气前的平面图。
图4B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充气后的剖面图。
图4C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充气后的立体示意图。(无热封4g、4h)
图4D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充气后的立体示意图。(有热封4g、4h)
图5A为图4A于AA’处充气前的剖面图。
图5B为图4A于AA’处充气后的剖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充气前的平面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充气前的平面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充气前的平面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例充气后的剖面图。
在附图中所示的主要组件符号说明如下:
1                    空气密封体
1a、1b               内膜
1c                   耐热材料
2a、2b               外膜
2c                   热封点
2e                   第一入气口
2f                   第二入气口
3a、3b、3c、3d、3e   热封线
3f                   环状热封线
3g                   区隔线
4g                   空气行径通路
4h                   空气出口
9                    充气通道
11                   气柱
110                  皱折
11a                  曲面区
11b                  柱面区
12                   充气口
13                   第一气体通道
14                   第二气体通道
A10                  气体包装袋
A13                  气室
A14                  气阀
A141                 上气阀膜
A142                 下气阀膜
A143                     空气通路
A144、A145、A146、A147   导引部
A148                     皱折
A161、A162               外膜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4A、图4B、图4C,图中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其中:图4A为充气前的平面图,图4B为充气后的剖面图,图4C为充气后的立体示意图。
强化气密效果的空气密封体1包含:二片外膜2a与2b上下迭合,二内膜1a与1b置于二外膜内较顶部稍低处,二内膜内面等高处预先涂布耐热材料,其状如节,称耐热节1C,将二内膜1a、1b叠合,先热封环状线3f,再并同一外膜2a施于热封3g,形成空气在二内膜的行径路线并施于热封3h,形成空气通路的出口,之后,再并同另一外膜2b,在2a、2b等高线施于热封3a,在外膜耐热节约当中段处施于热封3b,及热封点2c,于是二外膜位3a-3b区形成充气道9,充气口12,及其内二内膜1a、1b,因并在二外膜外在耐热节顶部施于热封点2c,因内膜内面有耐热材料故不接着,内膜外面分别与外膜2a、2b接着,又热封3b线分别形成充气道3a-3b,入气口2f与储气区3b-3d。又施于若干不超过3b高但与3d相交叉热封直线3c,形成若干个独立气柱11。
当充气时,空气自开口12沿着充气道9进入,首先空气道因充气使二外膜膨胀,充气道内外膜与内膜分别因热封点2c而接着,内膜对内膜有耐热材而热封不接着,当外膜膨胀撑开充气道,自然将二内膜也向外拉开,即自动开启第一入气口2f,空气进入3b-3f区,开启第二入气口2g,并沿着预设通道14,出气口15进入气柱,气柱因而膨胀,从3b处隆起,由圆弧进而形成圆柱11,其中3b-3f因平面充气变成圆柱体存有自然缩率“π”充气后3a-3b区因缩率而有众多的皱折。
当空气经第二入气口后,其在圆柱的圆周平整面,已无皱折存在,还由于横封3f线是二内膜并合热封,因此不会与二外膜叠合后才热封3g的空气通道及热封3h的出口部的工序冲突,还因3f未与任一外膜2a热封贴合,相反其表现在吹气后,3b-3f是一个斜度、圆弧,自第二入气口及热封横线3f的空气通路3g、3h,其在3f处恰是平面3b由圆弧斜面转成圆柱平滑面的转折点,由此开始热封3g预定的空气行径通路13及热封3h使空气出口处14,目的使二内膜在3f以下在气柱空气充满时柱内空气压力压迫3b-3e,使二内膜紧贴一外膜,在自然收缩的皱折区预留3a-3b-3f,使皱折被空气压力自然迫紧,不做人为分布空气通路。第二入气口以后,此区平整圆柱因此以热封形成表面突出的封痕,使柱内空气压力迫紧时会先将此突痕压制,从柱内往此二内膜看无异先压制3f使第二入气口紧闭及3g-3b,使通路14被迫紧次再压制3f出口区的内膜,形成全面阻断,使逆流的空气无法通过,达到强化气密的目的。
综合上述,本实用新型揭示:以热封手段接着二片内膜1a与1b而形成环状热封线3f,并于环状热封线3e与耐热材料1c交错处形成第二入气口2f。
进入充气口12的气体膨胀充气通道9,使二片内膜1a与1b向外拉开而开启第一入气口2e,当气体通过第一入气口2e流入二片内膜1a与1b之间,同样使第二入气口2f自动开启,以通过第二入气口2f将气体充入气柱11,使气室充气膨胀。借此依序将充气道所联结的各入气口开启并将各气柱11充满。
当气柱11充气膨胀后,气柱11靠近充气通道9的一侧形成曲面区11a,气柱11于曲面区11a处是从平面升起形成弧状再形成类似球体的圆柱状,平面到圆柱存有自然的缩率“π”,表现在11a即出现许多皱折,尽管气柱11内的气体压迫位于曲面区11a的二片内膜1a与1b而贴附于一片外膜2a或2b,借以覆盖第一入气口2e。而二片内膜1a与1b因曲面区11a处二内膜存有许多皱折而无法平整贴附于一片外膜2a或2b,以致二片内膜1a与1b之间可能会形成多个皱折110,无异提供气柱内空气逆流的细缝。
而曲面区11a的一侧则为柱面区11b,气柱11于柱面区11b处呈圆柱状,气柱11的气体压迫位于柱面区11b的二片内膜1a与1b而平整贴附于一片外膜2a或2b,借以覆盖第二入气口2f而封闭气柱11,使气柱11的气体无法由位于曲面区11a的皱折110逆流而外泄,借以达到闭气的效果。
依据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结构,环状热封线3f位于曲面区11a靠近柱面区11b的一侧而不在曲面区11a内,其中,环状热封线3f可设置于曲面区11a与柱面区11b的交界处,亦可设置于柱面区11b内。
此外,上述说明的环状热封线3f,是以热封手段接着二片内膜1a与1b而形成,亦可以热封手段接着一片外膜2a或2b、二片内膜1a与1b而形成。
请参照图5A与图5B,图中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图5A为图4A于AA’处充气前的剖面图,图5B为图4A于AA’处充气后的剖面图。
由于环状热封线3f是以热封手段接着二片内膜1a与1b而形成,因此环状热封线3f的厚度会大于二片内膜1a与1b的厚度,使得第二入气口2f与环状热封线3f形成高低落差。当气柱11充气膨胀时,气柱11的气体压迫二片内膜1a与1b覆盖第一入气口2e与第二入气口2f,借以封闭气柱11,使气柱11的气体无法由位于曲面区11a的皱折110逆流而外泄,不仅强化气密效果,还延长空气密封体1的使用寿命。
请参照图6,图中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充气前的平面图。
本实用新型亦可以热封手段接着二片内膜1a与1b而形成多个环状热封线3f,并于每一环状热封线3e与耐热材料1c交错处分别形成第二入气口2f;此外,亦可于多个环状热封线3f之间设置区隔线3g,使多个环状热封线3f可通过区隔线3g分段区隔气柱11,而不需以一环状热封线3f连贯左右二侧的热封线3e。
再者,二片内膜1a与1b可由充气通道9处开始涂布耐热材料1c,并使耐热材料1c贯穿热封线3b与环状热封线3e;亦可采用分段涂布的方式,于热封线3b处涂布耐热材料1c,使耐热材料1c贯穿热封线3b,再于环状热封线3e处涂布耐热材料1c,使耐热材料1c贯穿环状热封线3e。
请参照图7,图中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充气前的平面图。
二片内膜1a与1b可于不同位置处开始涂布耐热材料1c,借以形成多个第一入气口2e,及与每一第一入气口2e相对应的第二入气口2f;亦可采用分段涂布的方式,于热封线3b的不同位置处涂布耐热材料1c而形成多个第一入气口2e,再于环状热封线3e的不同位置处涂布耐热材料1c而形成多个第二入气口2f,其中,每一第一入气口2e与每一第二入气口2f相互对应,亦可使第一入气口2e与第二入气口2f不相互对应。
请参照图8,图中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充气前的平面图。
依据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结构,还包含:第一气体通道13与第二气体通道14,其中,第一气体通道13连接于第一入气口2e,通过热封手段热封接着而形成于二片内膜1a与1b;第二气体通道14连接于第二入气口2f,通过热封手段热封接着而形成于二片内膜1a与1b之间。
此外,第一气体通道13与第二气体通道14亦可作不同的设计而调整气体流动路线,使气体易于通过第一气体通道13与第二气体通道14流入气柱11,却难以沿着第一气体通道13与第二气体通道14逆流而外泄。如第一气体通道13连接于入气口2e的一端的宽度大于另一端的宽度,且第一气体通道13于曲线部位的气体压力大于二侧的气体压力,使入气口2e的气体容易进入而不易逸出,于气柱11内部压力增大时迫紧第一气体通道13的曲线部份而达成锁气效果;第二气体通道14亦可设计为相同的结构而具有相同功效。
请参照图9,图中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例充气后的剖面图。
二片内膜1a与1b相邻的三侧边与二片外膜2a与2b相对应的三侧边对齐,沿着热封线3a、3b以热封手段进行热封,使二片外膜2a与2b、二片内膜1a与1b接着,而于二片内膜1a与1b之间形成充气通道9,充气通道9包含充气口12连接于外部气体。
本实用新型将充气膨胀的气柱至少区分为曲面区11a与柱面区11b二部分,并于曲面区11a靠近柱面区11b的一侧设置有环状热封线3f,其中,环状热封线3f不在曲面区11a内。气柱11充气膨胀时,气体压迫二片内膜1a与1b覆盖第一入气口2e与第二入气口2f,借以封闭气柱11而强化气密效果,使气体无法由皱折110逆流而外泄,解决现有气体包装袋在充气后会因气体由皱折处外泄而丧失缓冲保护,因而无法长期使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在不受外力作用而破损的情况下,并不会发生气体逆漏的现象,从而大幅增加空气密封体1的使用寿命。
虽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已经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技术的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的情况下所作出的种种等同的改变或替换皆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本申请权利要求范围所界定的为准。

Claims (20)

1.一种强化气密效果的空气密封体,其特征在于包含:
二外膜;
二内膜,其介于该二外膜之间,该二内膜之间涂布有耐热材料;
至少一气柱,其通过热封而接着于该二外膜之间,用以储存气体;
一充气通道,其位于该气柱的侧边;
至少一第一入气口,其是通过热封接着该二内膜而形成;
一曲面区,其位于该气柱靠近该充气通道的一侧,该气柱的气体压迫位于该曲面区的该二内膜而贴附于一片该外膜,并于该二内膜之间形成多个皱折;
一柱面区,其位于该曲面区的一侧,该气柱的气体压迫位于该柱面区的该二内膜而平整贴附于一片该外膜;
至少一环状热封线,其通过热封至少接着该二内膜而形成,并位于该曲面区靠近该柱面区的一侧而不在该柱面区内;及
至少一第二入气口,其通过热封接着而形成于该二内膜之间,并位于该耐热材料与该环状热封线交错处,用以连通该环状热封线的二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化气密效果的空气密封体,其特征在于还包含:至少一组第一气体通道,其连接于该第一入气口之后,该第一气体通道是通过热封接着而形成于该二内膜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化气密效果的空气密封体,其特征在于还包含:至少一第二气体通道,其连接于该第二入气口,该第二气体通道是通过热封接着而形成于该二内膜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化气密效果的空气密封体,其特征在于该充气通道是通过热封接着该二外膜、该二内膜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化气密效果的空气密封体,其特征在于该环状热封线是通过从耐热节处热封接着该二内膜、或将一片该外膜与该二内膜一起从耐热节处热封而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化气密效果的空气密封体,其特征在于该环状热封线位于该曲面区与该柱面区交界处、该柱面区内的其中之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化气密效果的空气密封体,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入气口与该环状热封线形成高低落差,该气柱的气体压迫该二内膜覆盖该第二入气口而封闭该气柱。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化气密效果的空气密封体,其特征在于该二内膜相对的二侧边与该二外膜相对应的二侧边对齐,该二内膜相对的另二侧边不超出与该二外膜相对应的另二侧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化气密效果的空气密封体,其特征在于该二内膜相邻的三侧边与该二外膜相对应的三侧边对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化气密效果的空气密封体,其特征在于该二内膜通过热封接着而分别贴附于该一外膜。
11.一种强化气密效果的逆向止气阀装置,安装于通过热封接着二外膜所形成的至少一气柱内,该气柱的侧边具有一充气通道,该充气通道的气体进入该气柱而充气膨胀,其特征在于该逆向止气阀装置包含:
二内膜,其介于该二外膜之间,该二内膜之间涂布有耐热材料;
至少一第一入气口,其通过热封接着而于该二内膜之间形成,使充气通道的气体通过该第一入气口进入该二内膜之间;
一曲面区,位于该气柱靠近该充气通道的一侧,该气柱的气体压迫位于该曲面区的该二内膜而贴附于一片该外膜,并于该二内膜之间形成多个皱折;
一柱面区,位于该曲面区的一侧,该气柱的气体压迫位于该柱面区的该二内膜而平整贴附于一片该外膜;
至少一环状热封线,其是通过热封至少接着该二内膜而形成,并位于该曲面区靠近该柱面区的一侧而不在该柱面区内;及
至少一第二入气口,其是通过热封接着而形成于该二内膜之间,并位于该耐热材料与该环状热封线交错处,用以连通该环状热封线的上、下二侧。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强化气密效果的逆向止气阀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至少一第一气体通道,其连接于该第一入气口,并通过热封接着而形成于该二内膜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强化气密效果的逆向止气阀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至少一第二气体通道,其连接于该第二入气口,并通过热封接着而形成于该二内膜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强化气密效果的逆向止气阀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充气通道是通过热封接着该二外膜、该二内膜的其中之一而形成。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强化气密效果的逆向止气阀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环状热封线是通过热封手段接着该二内膜、或一片该外膜与该二内膜的其中之一而形成。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强化气密效果的逆向止气阀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环状热封线位于该曲面区与该柱面区交界处、该柱面区内的其中之一。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强化气密效果的逆向止气阀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入气口与该环状热封线形成高低落差,该气柱的气体压迫该二内膜覆盖该第二入气口而封闭该气柱。
18.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强化气密效果的逆向止气阀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二内膜相对的二侧边与该二外膜相对应的二侧边对齐,该二内膜相对的另二侧边不超出与该二外膜相对应的另二侧边。
19.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强化气密效果的逆向止气阀装置,其特征在于充气道充有气体或水气混合物或液体,气柱收纳有气体或水气混合物或液体,液体冷冻而形成冰柱以作为冷藏用中介体。
20.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强化气密效果的逆向止气阀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逆向止气阀内设有至少一个耐热节,其形成在一个气柱内,该环状热封横线于一个柱内形成有多个入气口。
CNU2007201462696U 2007-07-19 2007-07-19 强化气密效果的空气密封体及其逆向止气阀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074091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1462696U CN201074091Y (zh) 2007-07-19 2007-07-19 强化气密效果的空气密封体及其逆向止气阀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1462696U CN201074091Y (zh) 2007-07-19 2007-07-19 强化气密效果的空气密封体及其逆向止气阀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074091Y true CN201074091Y (zh) 2008-06-18

Family

ID=395193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720146269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074091Y (zh) 2007-07-19 2007-07-19 强化气密效果的空气密封体及其逆向止气阀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074091Y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81518A (zh) * 2010-09-03 2012-03-21 廖建华 空气密封体及其制造方法
TWI413608B (zh) * 2011-06-08 2013-11-01 Yaw Shin Liao Can be a number of gas filling structure
CN105523283A (zh) * 2016-01-19 2016-04-27 厦门艾美森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震缓冲充气柱
CN106315019A (zh) * 2016-07-11 2017-01-11 戴国平 一种防震缓冲气柱袋
WO2021227738A1 (zh) * 2020-05-12 2021-11-18 重庆新瑞丽包装印务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长效缓冲气柱袋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81518A (zh) * 2010-09-03 2012-03-21 廖建华 空气密封体及其制造方法
CN102381518B (zh) * 2010-09-03 2013-12-11 廖建华 空气密封体及其制造方法
TWI413608B (zh) * 2011-06-08 2013-11-01 Yaw Shin Liao Can be a number of gas filling structure
CN105523283A (zh) * 2016-01-19 2016-04-27 厦门艾美森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震缓冲充气柱
CN106315019A (zh) * 2016-07-11 2017-01-11 戴国平 一种防震缓冲气柱袋
WO2021227738A1 (zh) * 2020-05-12 2021-11-18 重庆新瑞丽包装印务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长效缓冲气柱袋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57705B (zh) 逆向止气阀及带有该逆向止气阀的空气密封装置
CN201074091Y (zh) 强化气密效果的空气密封体及其逆向止气阀装置
TWI413608B (zh) Can be a number of gas filling structure
JP5535371B2 (ja) 気体進入口を自動的に開く吹き込み式気体密封シート
TWI399325B (zh) Naturally open the air valve of the air seal
JP2008127104A (ja) ギャップ孔型の空気弁を有するエアーシールとギャップ孔型の空気弁
CN104443794B (zh) 快速开启入气口的空气密封体
JP2008127103A (ja) 独立式の二層エアチャンバーを持つエアシール体
JP2008100765A (ja) 多機能エアーシール体および逆向チョークバルブ装置
CN203332658U (zh) 便于充气的充气式包装减震袋
KR101388383B1 (ko) 비선형 공기 차단밸브 구조
CN206537728U (zh) 一种充气塑料袋
CN205034522U (zh) 一种充气包装体
JP4914845B2 (ja) 緩衝用気体密封体及びこの気体密封体の逆流防止弁装置
US7395833B2 (en) Check-valve for reduction of leakage caused by valve flapping
CN212100162U (zh) 气柱袋及其缓冲气柱用气道
CN208531217U (zh) 一种充气包装袋
CN105197415A (zh) 一种充气包装体
CN207826955U (zh) 无开启点单层气阀膜空气缓冲袋
CN206969332U (zh) 一种包装用q型气柱袋
CN206107961U (zh) 气体密封体
KR20090082034A (ko) 공기기밀성을 강화한 공기밀봉체 및 그 체크밸브장치
KR101342205B1 (ko) 배기구의 밀폐성이 개선된 시트형 풍선
CN212289403U (zh) 一种栅格式流体缓释轮胎
CN205132069U (zh) 气柱式缓冲包装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618

Termination date: 2011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