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050615Y - 自锁式电磁阀 - Google Patents

自锁式电磁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050615Y
CN201050615Y CNU200720124085XU CN200720124085U CN201050615Y CN 201050615 Y CN201050615 Y CN 201050615Y CN U200720124085X U CNU200720124085X U CN U200720124085XU CN 200720124085 U CN200720124085 U CN 200720124085U CN 201050615 Y CN201050615 Y CN 201050615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iode
resistance
valve body
power supply
det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72012408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柳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U20072012408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050615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050615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050615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nic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锁式电磁阀,包括上阀体和下阀体,上阀体上腔室与下阀体内的下腔室开口相对,上、下腔室之间隔离有阀门橡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阀体的上腔室内设置有铁桶,该上腔室的顶端固定有挂柱,挂柱中部卡条位于铁桶内壁齿条块间隙中,挂柱下部活套有旋转挂盘,旋转挂盘的外圈排布有限位凸块,限位凸块落入所述齿条块下端凹槽中,旋转挂盘下端与铁桶底之间抵接有弹簧,铁桶下端有倒“T”形碰撞头正对阀门橡胶上的铆钉,碰撞头与铆钉上套装有同一复位弹簧。本实用新型的显著效果是:整个装置不需要对电流线圈作长期通电,就能可靠控制电磁阀的通断,提高电流线圈的使用寿命,同时,整个装置结构紧凑,工作状态稳定可靠。

Description

自锁式电磁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磁阀,具体地说,是一种对流体流路进行控制的自锁式电磁阀。
背景技术
现有的自锁式电磁阀包括固接在一起的上阀体和下阀体,上阀体内的柱状上腔室与下阀体内的三通下腔室开口相对,上、下腔室之间隔离有阀门橡胶,上阀体上部伸入电磁螺线管内,所述电磁螺线管由缠绕在线圈架上电流线圈和外罩在线圈架上的螺线管壳组成,其中线圈架套装在上阀体上,上腔室内安装有固定磁芯,下阀体内锪有三端开口的下腔室,下腔室的中部通口朝上,并与所述上腔室相对,上、下班腔室之间隔离有阀门橡胶,下腔室内设置进流道和出流道,所述进流道的出口位于所述中部通口处,且低于中部通口,进流道经中部通口与所述出流道进口相通,所述阀门橡胶位于该进流道与出流道通路上,在进流道出口中部的阀门橡胶上安装有活动磁芯,该活动磁芯伸入所述上腔室,通过对电流线圈的电流控制,产生磁场,实现对活动磁芯的吸引或推动,活动磁芯带动阀门橡胶控制进流道出流道之间的通断,从而控制自锁式电磁阀内流体的运动。
但其缺点是:只有长期对电流线圈通电,才能控制自锁式电磁阀的通断,驱动阀门橡胶控制自锁式电磁阀内流体的运动,但电流线圈内长期通电,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形成能量损耗,同时,产生了较大的发热量,降低了电流线圈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锁式电磁阀,整个装置不需要对电流线圈作长期通电,就能可靠控制自锁式电磁阀的通断,提高电流线圈的使用寿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自锁式电磁阀,包括固接在一起的上阀体和下阀体,上阀体内的柱状上腔室与下阀体内的三通下腔室开口相对,上、下腔室之间隔离有阀门橡胶,上阀体上部伸入电磁螺线管内,其关键在于:所述上阀体的上腔室内设置有铁桶,该上腔室的顶端固定有倒“T”形挂柱,该挂柱中部均匀排布有卡条,卡条位于所述铁桶内壁均匀排布的齿条块间的间隙中,所述挂柱的下部活套有旋转挂盘,该旋转挂盘的外圈均匀排布有限位凸块,该限位凸块落入所述齿条块下端凹槽中,将所述铁桶悬挂起来,该凹槽宽度与限位凸块宽度相等、且与齿条块间隙宽度相等,所述旋转挂盘下端与铁桶底之间抵接有弹簧,所述铁桶下端面固定有倒“T”形碰撞头,该碰撞头正对所述阀门橡胶上固定的铆钉,所述碰撞头与铆钉上套装有同一复位弹簧。
所述齿条块由三个并列在一起的竖直凸条组成,三个竖直凸条的下端面都为斜面,且斜率一致,其中中间一个竖直凸条较两侧竖直凸条短,形成所述齿条块的下端凹槽;
所述限位凸块的上端面为斜面,与所述齿条块下端面斜率一致;
所述限位凸块的下端面为齿状,其齿面斜率与所述限位凸块的上端面斜率一致。
下阀体内锪有三端开口的下腔室,下腔室的中部通口与上腔室相对,下腔室内设置进流道和出流道,所述进流道的出口位于所述中部通口处,且低于中部通口,进流道经中部通口与所述出流道进口相通,所述阀门橡胶位于该进流道与出流道通路上。
当电流线圈通电后,生成磁场,吸引铁桶克服复位弹簧的拉力向上运行,铁桶带动阀门橡胶离开进流道出口的同时,铁桶内壁的齿条块运行到旋转挂盘及限位凸块的上方,同时,旋转挂盘与铁桶内底挤压弹簧,弹簧受力收缩并带动旋转挂盘一个角度;当电流线圈断电后,铁桶、齿条块和阀门橡胶回落,此时齿条块下端面与限位凸块上端面接触,由于齿条块中三个竖直凸条的中间短,两边长,限位凸块只能落入中间一根竖直凸条内或限位凸块间的间隙中。
当限位凸块位于中间凸条时,铁桶及阀门橡胶挂在旋转挂盘上,阀门橡胶下端的进流道与出流道相通,而此时,即使电流线圈没有通电,自锁式电磁阀依然保持导通。
当电流线圈再次得电,铁桶、齿条块和阀门橡胶上升,弹簧受力收缩并带动旋转挂盘一个角度,电流线圈断电后,限位凸块将落入限位凸块间隙,旋转挂盘无法挂住铁桶,弹簧和复位弹簧的共同作用,使阀门橡胶完全贴合在进流道出口,使进流道与出流道隔离,而此时,即使电流线圈没有通电,自锁式电磁阀依然保持关断。
整个装置不需要对电流线圈作长期通电,只通入脉冲电源,就能可靠控制自锁式电磁阀的通断,短时通电,避免了电流线圈因长期通电而发热,提高了电流线圈的使用寿命。
阀门橡胶的周边被上阀体和下阀体挤压,保证了电磁阀中上、下腔室的密封效果,同时,阀门橡胶中部的弹性胶皮随铁桶控制进流道口的打开和封闭,整个装置结构紧凑。
所述电磁螺线管由缠绕在线圈架上电流线圈和外罩在线圈架上的螺线管壳组成,其中线圈架套装在上阀体上,所述电流线圈的端头伸出螺线管壳后,连接有脉冲电源电路。
所述上阀体中部横截面大于上部横截面形成凸台,所述线圈架为圆筒形支架,且位于该凸台上,上阀体顶端设置有螺杆,该螺杆与所述螺线管壳螺纹连接。
上阀体的结构便于安装电磁螺线管,利于电流线圈的磁力作用在铁桶上。
所述脉冲电源电路由稳压电源电路、CPU处理模块、放大驱动电路、双向开关K组成,其中双向开关K的公共端外接正电源,两路接线端PINA、PINB为所述稳压电源电路供电;
该稳压电源电路由二极管D2、D3、D4、第一、第二、第三分压电阻R11、R12、R14、PNP型第五三极管T5、NPN型第六三极管T6、滤波电容C、三端7805和上拉电阻R14组成,其中所述二极管D3、D4的阳极分别接所述双向开关K的两路接线端PINA、PINB,二极管D3、D4的阴极并接形成掉电检测点e,该掉电检测点e连接有二极管D2的阳极,该二极管D2的阴极串第一分压电阻R11后,再串第二分压电阻R12后,再串第三分压电阻R14后,再串滤波电容C后接地,其中第二分压电阻R12并联有所述三极管T5的基极和发射极,该第五三极管T5的集电极连接三端7805的输入端,第五三极管T5获取第一、第二分压电阻R11、R12间的电压后为三端7805供电,该三端7805的输出端输出直流5V电源,其中第五三极管T5的基极还连接第六三极管T6的集电极,接收第六三极管T6的控制信号,第六三极管T6的发射极接地,基极串所述上拉电阻R14后接5V电源,该基极还接收所述CPU处理模块的电源控制端POWADJ;
稳压电源电路还设置有电源保护电路23,该电源保护电路23由两个电阻串接在三端7805的输入端与地之间,两个电阻的公共端连接有二极管D7的阳极,二极管D7的阴极接三端7805的输出端。
所述CPU处理模块设置有掉电检测端P32接收所述掉电检测点e的信号;设置有电源检测端P33接收所述双向开关K上接线端PINA的电源检测信号;所述CPU处理模块设置有二路输出端OUT1、OUT2接所述放大驱动电路;
该放大驱动电路由二路驱动电路组成,其中一路驱动电路由PNP型第一三极管T1、NPN型第二三极管T2、下拉电阻R1、放大电阻R2、反馈电阻R3,驱动电阻R4、开关管Q1组成,其中第二三极管T2的基极接所述CPU处理模块的输出端OUT1,该基极还串所述下拉电阻R1接地,第二三极管T2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串放大电阻R2后接所述第一三极管T1的基极,CPU处理模块控制第二三极管T2的通断,驱动第一三极管T1的工作,所述第一三极管T1的发射极接所述双向开关K上接线端PINA,该第一三极管T1的发射极与基极之间连接有所述反馈电阻R3,第一三极管T1的集电极接所述开关管Q1的栅极,该第一三极管T1的集电极还串接驱动电阻R4后接开关管Q1的漏极,开关管Q1的源极接所述双向开关K上接线端PINA,第一三极管T1对控制信号放大后驱动开关管Q1工作,开关管Q1的漏极输出大功率电信号给所述电流线圈的一个端头,所述另一路驱动电路与第一路驱动电路结构一致,其区别在于,其中第二三极管T2’的基极接所述CPU处理模块的输出端OUT2,所述二路驱动电路中开关管Q1’与开关管Q1的漏极并接在一起,该并接处接有反向二极管D5的阴极,该反向二极管D5的阳极接地,并连接所述电流线圈的另一个端头。
所述CPU处理模块的掉电检测端P32经掉电检测电路接收所述掉电检测点e的信号,该掉电检测电路由电阻R9、R10和降压二极管D1组成,其中电阻R9的一端接所述掉电检测点e,另一端串所述电阻R10后接地,所述电阻R9、R10的公共端接所述掉电检测端P32,该掉电检测端P32串降压二极管D1的阳极后接5V电源,电阻R9、R10和降压二极管D1将掉电检测点e的电压降到5V安全电压后提供给所述CPU处理模块。
所述CPU处理模块的电源检测端P33经电源检测电路接收所述双向开关K上接线端PINA的电源检测信号,该电源检测电路由电阻R7、R8和降压二极管D6组成,其中电阻R7的一端接所述接线端PINA,另一端串所述电阻R8后接地,所述电阻R7、R8的公共端接所述电源检测端P33,该电源检测端P33串降压二极管D6的阳极后接5V电源,电阻R7、R8和降压二极管D6将接线端PINA的电压降到5V安全电压后提供给所述CPU处理模块。
CPU处理模块接收到掉电检测端P32或电源检测端P33的电信号后,其电源控制端POWADJ发出电源开通信号给稳压电源电路,稳压电源电路工作,为CPU处理模块提供更安全稳定的5V电源,同时,CPU处理模块的输出端OUT1或OUT2输出一个矩形波驱动信号,放大驱动电路工作,当双向开关K拨向PINA端时,第一路驱动电路为电流线圈供电,当双向开关K拨向PINB端时,另一路驱动电路为电流线圈供电。
脉冲电源电路为自锁式电磁阀提供了稳定可靠的矩形波驱动信号,可以防止自锁式电磁阀发生误触发,同时,双向开关K便于使用者准确判断出自锁式电磁阀当前的工作状态。
通孔使上、下腔室间的压差保持平衡,利于阀门橡胶于阀门橡胶控制进流道口的打开和封闭。通孔便于铁桶内外间流体流动,可以防止铁桶口出现流体喷涌的现象。
所述铆钉开有通孔,该通孔口正对所述倒“T”形碰撞头,并被其覆盖。
倒“T”形碰撞头控制通孔的通闭,当“T”形碰撞头瞬间离开通孔时,其负压作用吸引流质从下腔室经通孔流入上腔室,推动阀门橡胶打开下阀体;当“T”形碰撞头瞬间覆盖上通孔时,完全将通孔关闭,推动阀门橡胶封闭下阀体。
本实用新型的显著效果是:整个装置不需要对电流线圈作长期通电,进入工作状态后,不需要电源支持,就能可靠控制电磁阀的通断,提高电流线圈的使用寿命,同时,整个装置结构紧凑,工作状态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自锁式电磁阀导通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下阀体2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自锁式电磁阀截止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铁桶10与倒“T”形碰撞头11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5是倒“T”形碰撞头11和旋转挂盘8的示意图;
图6是脉冲电源电路17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3、图4、图5所示:一种自锁式电磁阀,由固接在一起的上阀体1、下阀体2,和电磁螺线管3、阀门橡胶3、脉冲电源电路17组成,上阀体1内的柱状上腔室1s与下阀体2内的三通下腔室2s开口相对,上、下腔室1s、2s之间隔离有阀门橡胶3,上阀体1上部伸入电磁螺线管3内,其中:所述上阀体1的上腔室1s内设置有铁桶10,该上腔室1s的顶端固定有倒“T”形挂柱7,该挂柱7中部均匀排布有卡条7a,卡条7a位于所述铁桶10内壁均匀排布的齿条块10a间的间隙中,所述挂柱7的下部活套有旋转挂盘8,该旋转挂盘8的外圈均匀排布有限位凸块8a,该限位凸块8a落入所述齿条块10a下端凹槽中,将所述铁桶10悬挂起来,该凹槽宽度与限位凸块8a宽度相等、且与齿条块10a间隙宽度相等,所述旋转挂盘8下端与铁桶10底之间抵接有弹簧13,所述铁桶10下端面固定有倒“T”形碰撞头11,该碰撞头11正对所述阀门橡胶3上固定的铆钉9,所述碰撞头11与铆钉9上套装有同一复位弹簧12。
所述上阀体1、阀门橡胶3、下阀体2之间由螺栓固定连接。
所述齿条块10a由三个并列在一起的竖直凸条组成,三个竖直凸条的下端面都为斜面,且斜率一致,其中中间一个竖直凸条较两侧竖直凸条短,形成所述齿条块10a的下端凹槽;
所述限位凸块8a的上端面为斜面,与所述齿条块10a下端面斜率一致;
所述限位凸块8a的下端面为齿状,其齿面斜率与所述限位凸块8a的上端面斜率一致。
如图1、图2、图3所示:下阀体2内锪有三端开口的下腔室2s,下腔室2s的中部通口2c与上腔室1s相对,下腔室2s内设置进流道2a和出流道2b,所述进流道2a的出口位于所述中部通口2c处,且低于中部通口2c,进流道2a经中部通口2c与所述出流道2b进口相通,所述阀门橡胶3位于该进流道2a与出流道2b通路上。
如图1、图3所示:所述电磁螺线管3由缠绕在线圈架15上电流线圈16和外罩在线圈架15上的螺线管壳14组成,其中线圈架15套装在上阀体1上,所述电流线圈16的端头伸出螺线管壳14后,连接有脉冲电源电路17。
所述上阀体1中部横截面大于上部横截面形成凸台1a,所述线圈架15为圆筒形支架,且位于该凸台1a上,上阀体1顶端设置有螺杆1b,该螺杆1b与所述螺线管壳14螺纹连接。
在所述下阀体2的出流道2b进口处的阀门橡胶3上开有通孔4a。
在所述下阀体2的出流道2b进口处的阀门橡胶3上开有通孔4a,在所述铁桶10下部的侧壁上开有通孔10b。
所述铆钉9开有通孔9a,该通孔9a口正对所述倒“T”形碰撞头11,并被其覆盖。
所述脉冲电源电路17为一复位开关,该复位开关串接在电流线圈16的电源线上。
其工作情况如下:
当人工按动复位开关后,电流线圈16生成磁场,吸引铁桶10克服复位弹簧12的拉力向上运行,铁桶10带动覆盖在铆钉上的碰撞头11离开铆钉,铆钉上的通孔9a打开,形成压力差,介质从通孔9a流出,阀门橡胶3在介质推力和复位弹簧12的作用下,离开进流道2a出口,同时,铁桶10内壁的齿条块10a运行到旋转挂盘8及限位凸块8a的上方,旋转挂盘8与铁桶10内底挤压弹簧13,弹簧13受力收缩并带动旋转挂盘8一个角度;当自动脱离复位开关后,电流线圈16断电,铁桶10、齿条块10a和阀门橡胶3回落,此时齿条块10a下端面与限位凸块8a上端面接触,由于齿条块10a中三个竖直凸条的中间短,两边长,限位凸块8a只能落入中间一根竖直凸条内或限位凸块8a间的间隙中。
当限位凸块8a位于中间凸条时,铁桶10及阀门橡胶3挂在旋转挂盘8上,阀门橡胶3下端的进流道2a与出流道2b相通,而此时,即使电流线圈16没有通电,自锁式电磁阀依然保持导通。
当电流线圈16再次得电,铁桶10、齿条块10a和阀门橡胶3上升,弹簧13受力收缩并带动旋转挂盘8一个角度,电流线圈16断电后,限位凸块8a将落入限位凸块8a间隙,旋转挂盘8无法挂住铁桶10,弹簧13和复位弹簧12的共同作用,使阀门橡胶3完全贴合在进流道2a出口,使进流道2a与出流道2b隔离,而此时,即使电流线圈16没有通电,自锁式电磁阀依然保持关断。
实施例1具有电路结构简单的优点,但抗干扰能力较差,用户难以判断出自锁式电磁阀的工作状态;
实施例2提高了自锁式电磁阀的抗干扰能力,同时有助于操作者判断自锁式电磁阀当前工作状态,该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结构基本一致,其区别在于:
如图6所示:所述脉冲电源电路17由稳压电源电路18、CPU处理模块19、放大驱动电路20、双向开关K组成,其中双向开关K的公共端外接正电源,两路接线端PINA、PINB为所述稳压电源电路18供电;
其中CPU处理模块19的型号为STC12C2052AD。
该稳压电源电路18由二极管D2、D3、D4、第一、第二、第三分压电阻R11、R12、R14、PNP型第五三极管T5、NPN型第六三极管T6、滤波电容C、三端7805和上拉电阻R14组成,其中所述二极管D3、D4的阳极分别接所述双向开关K的两路接线端PINA、PINB,二极管D3、D4的阴极并接形成掉电检测点e,该掉电检测点e连接有二极管D2的阳极,该二极管D2的阴极串第一分压电阻R11后,再串第二分压电阻R12后,再串第三分压电阻R14后,再串滤波电容C后接地,其中第二分压电阻R12并联有所述三极管T5的基极和发射极,该第五三极管T5的集电极连接三端7805的输入端,第五三极管T5获取第一、第二分压电阻R11、R12间的电压后为三端7805供电,该三端7805的输出端输出直流5V电源,其中第五三极管T5的基极还连接第六三极管T6的集电极,接收第六三极管T6的控制信号,第六三极管T6的发射极接地,基极串所述上拉电阻R14后接5V电源,该基极还接收所述CPU处理模块19的电源控制端POWADJ;
所述CPU处理模块19设置有掉电检测端P32接收所述掉电检测点e的信号;设置有电源检测端P33接收所述双向开关K上接线端PINA的电源检测信号;所述CPU处理模块19设置有二路输出端OUT1、OUT2接所述放大驱动电路20;
该放大驱动电路20由二路驱动电路组成,其中一路驱动电路由PNP型第一三极管T1、NPN型第二三极管T2、下拉电阻R1、放大电阻R2、反馈电阻R3,驱动电阻R4、开关管Q1组成,其中第二三极管T2的基极接所述CPU处理模块19的输出端OUT1,该基极还串所述下拉电阻R1接地,第二三极管T2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串放大电阻R2后接所述第一三极管T1的基极,CPU处理模块19控制第二三极管T2的通断,驱动第一三极管T1的工作,所述第一三极管T1的发射极接所述双向开关K上接线端PINA,该第一三极管T1的发射极与基极之间连接有所述反馈电阻R3,第一三极管T1的集电极接所述开关管Q1的栅极,该第一三极管T1的集电极还串接驱动电阻R4后接开关管Q1的漏极,开关管Q1的源极接所述双向开关K上接线端PINA,第一三极管T1对控制信号放大后驱动开关管Q1工作,开关管Q1的漏极输出大功率电信号给所述电流线圈16的一个端头,所述另一路驱动电路与第一路驱动电路结构一致,其区别在于,其中第二三极管T2’的基极接所述CPU处理模块19的输出端OUT2,所述二路驱动电路中开关管Q1’与开关管Q1的漏极并接在一起,该并接处接有反向二极管D5的阴极,该反向二极管D5的阳极接地,并连接所述电流线圈16的另一个端头。
所述CPU处理模块19的掉电检测端P32经掉电检测电路21接收所述掉电检测点e的信号,该掉电检测电路21由电阻R9、R10和降压二极管D1组成,其中电阻R9的一端接所述掉电检测点e,另一端串所述电阻R10后接地,所述电阻R9、R10的公共端接所述掉电检测端P32,该掉电检测端P32串降压二极管D1的阳极后接5V电源,电阻R9、R10和降压二极管D1将掉电检测点e的电压降到5V安全电压后提供给所述CPU处理模块19。
所述CPU处理模块19的电源检测端P33经电源检测电路22接收所述双向开关K上接线端PINA的电源检测信号,该电源检测电路22由电阻R7、R8和降压二极管D6组成,其中电阻R7的一端接所述接线端PINA,另一端串所述电阻R8后接地,所述电阻R7、R8的公共端接所述电源检测端P33,该电源检测端P33串降压二极管D6的阳极后接5V电源,电阻R7、R8和降压二极管D6将接线端PINA的电压降到5V安全电压后提供给所述CPU处理模块19。

Claims (10)

1.一种自锁式电磁阀,包括固接在一起的上阀体(1)和下阀体(2),上阀体(1)内的柱状上腔室(1s)与下阀体(2)内的三通下腔室(2s)开口相对,上、下腔室(1s、2s)之间隔离有阀门橡胶(4),上阀体(1)上部伸入电磁螺线管(3)内,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阀体(1)的上腔室(1s)内设置有铁桶(10),该上腔室(1s)的顶端固定有倒“T”形挂柱,该挂柱中部均匀排布有卡条(7a),卡条(7a)位于所述铁桶(10)内壁均匀排布的齿条块(10a)间的间隙中,所述挂柱的下部活套有旋转挂盘(8),该旋转挂盘(8)的外圈均匀排布有限位凸块(8a),该限位凸块(8a)落入所述齿条块(10a)下端凹槽中,将所述铁桶(10)悬挂起来,该凹槽宽度与限位凸块(8a)宽度相等、且与齿条块(10a)间隙宽度相等,所述旋转挂盘(8)下端与铁桶(10)底之间抵接有弹簧(13),所述铁桶(10)下端面固定有倒“T”形碰撞头(11),该碰撞头(11)正对所述阀门橡胶(4)上固定的铆钉(9),所述碰撞头(11)与铆钉(9)上套装有同一复位弹簧(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锁式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块(10a)由三个并列在一起的竖直凸条组成,三个竖直凸条的下端面都为斜面,且斜率一致,其中中间一个竖直凸条较两侧竖直凸条短,形成所述齿条块(10a)的下端凹槽;
所述限位凸块(8a)的上端面为斜面,与所述齿条块(10a)下端面斜率一致;
所述限位凸块(8a)的下端面为齿状,其齿面斜率与所述限位凸块(8a)的上端面斜率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锁式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螺线管(3)由缠绕在线圈架(15)上电流线圈(16)和外罩在线圈架(15)上的螺线管壳(14)组成,其中线圈架(15)套装在上阀体(1)上,所述电流线圈(16)的端头伸出螺线管壳(14)后,连接有脉冲电源电路(1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锁式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阀体(1)中部横截面大于上部横截面形成凸台(1a),所述线圈架(15)为圆筒形支架,且位于该凸台(1a)上,上阀体(1)顶端设置有螺杆(1b),该螺杆(1b)与所述螺线管壳(14)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锁式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电源电路(17)由稳压电源电路(18)、CPU处理模块(19)、放大驱动电路(20)、双向开关(K)组成,其中双向开关(K)的公共端外接正电源,两路接线端(PINA、PINB)为所述稳压电源电路(18)供电;
该稳压电源电路(18)由二极管(D2、D3、D4)、第一、第二、第三分压电阻(R11、R12、R14)、PNP型第五三极管(T5)、NPN型第六三极管T6、滤波电容(C)、三端(7805)和上拉电阻(R14)组成,其中所述二极管(D3、D4)的阳极分别接所述双向开关(K)的两路接线端(PINA、PINB),二极管(D3、D4)的阴极并接形成掉电检测点(e),该掉电检测点(e)连接有二极管(D2)的阳极,该二极管(D2)的阴极串第一分压电阻(R11)后,再串第二分压电阻(R12)后,再串第三分压电阻(R14)后,再串滤波电容(C)后接地,其中第二分压电阻(R12)并联有所述三极管(T5)的基极和发射极,该第五三极管(T5)的集电极连接三端(7805)的输入端,第五三极管(T5)获取第一、第二分压电阻(R11、R12)间的电压后为三端(7805)供电,该三端(7805)的输出端输出直流5V电源,其中第五三极管(T5)的基极还连接第六三极管T6的集电极,接收第六三极管T6的控制信号,第六三极管T6的发射极接地,基极串所述上拉电阻(R14)后接5V电源,该基极还接收所述CPU处理模块(19)的电源控制端(POWADJ);
所述CPU处理模块(19)设置有掉电检测端(P32)接收所述掉电检测点(e)的信号;设置有电源检测端(P33)接收所述双向开关(K)上接线端(PINA)的电源检测信号;所述CPU处理模块(19)设置有二路输出端(OUT1、OUT2)接所述放大驱动电路(20);
该放大驱动电路(20)由二路驱动电路组成,其中一路驱动电路由PNP型第一三极管(T1)、NPN型第二三极管(T2)、下拉电阻(R1)、放大电阻(R2)、反馈电阻(R3),驱动电阻(R4)、开关管(Q1)组成,其中第二三极管(T2)的基极接所述CPU处理模块(19)的输出端(OUT1),该基极还串所述下拉电阻(R1)接地,第二三极管(T2)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串放大电阻(R2)后接所述第一三极管(T1)的基极,CPU处理模块(19)控制第二三极管(T2)的通断,驱动第一三极管(T1)的工作,所述第一三极管(T1)的发射极接所述双向开关(K)上接线端(PINA),该第一三极管(T1)的发射极与基极之间连接有所述反馈电阻(R3),第一三极管(T1)的集电极接所述开关管(Q1)的栅极,该第一三极管(T1)的集电极还串接驱动电阻(R4)后接开关管(Q1)的漏极,开关管(Q1)的源极接所述双向开关(K)上接线端(PINA),第一三极管(T1)对控制信号放大后驱动开关管(Q1)工作,开关管(Q1)的漏极输出大功率电信号给所述电流线圈(16)的一个端头,所述另一路驱动电路与第一路驱动电路结构一致,其区别在于,其中第二三极管(T2’)的基极接所述CPU处理模块(19)的输出端(OUT2),所述二路驱动电路中开关管(Q1’)与开关管(Q1)的漏极并接在一起,该并接处接有反向二极管(D5)的阴极,该反向二极管(D5)的阳极接地,并连接所述电流线圈(16)的另一个端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锁式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CPU处理模块(19)的掉电检测端(P32)经掉电检测电路(21)接收所述掉电检测点(e)的信号,该掉电检测电路(21)由电阻(R9、R10)和降压二极管(D1)组成,其中电阻(R9)的一端接所述掉电检测点(e),另一端串所述电阻(R10)后接地,所述电阻(R9、R10)的公共端接所述掉电检测端(P32),该掉电检测端(P32)串降压二极管(D1)的阳极后接5V电源,电阻(R9、R10)和降压二极管(D1)将掉电检测点(e)的电压降到5V安全电压后提供给所述CPU处理模块(19)。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锁式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CPU处理模块(19)的电源检测端(P33)经电源检测电路(22)接收所述双向开关(K)上接线端(PINA)的电源检测信号,该电源检测电路(22)由电阻(R7、R8)和降压二极管(D6)组成,其中电阻(R7)的一端接所述接线端(PINA),另一端串所述电阻(R8)后接地,所述电阻(R7、R8)的公共端接所述电源检测端(P33),该电源检测端(P33)串降压二极管(D6)的阳极后接5V电源,电阻(R7、R8)和降压二极管(D6)将接线端(PINA)的电压降到5V安全电压后提供给所述CPU处理模块(19)。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锁式电磁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阀体(2)的出流道(2b)进口处的阀门橡胶(4)上开有通孔(4a)。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锁式电磁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阀体(2)的出流道(2b)进口处的阀门橡胶(4)上开有通孔(4a),在所述铁桶(10)下部的侧壁上开有通孔(10b)。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锁式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铆钉(9)开有通孔(9a),该通孔(9a)口正对所述倒“T”形碰撞头(11),并被其覆盖。
CNU200720124085XU 2007-04-23 2007-04-23 自锁式电磁阀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050615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124085XU CN201050615Y (zh) 2007-04-23 2007-04-23 自锁式电磁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124085XU CN201050615Y (zh) 2007-04-23 2007-04-23 自锁式电磁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050615Y true CN201050615Y (zh) 2008-04-23

Family

ID=393371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720124085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050615Y (zh) 2007-04-23 2007-04-23 自锁式电磁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050615Y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05566A (zh) * 2012-07-02 2012-10-03 魏伯卿 零压差启动微阻力低功耗大通径电磁阀
CN105673923A (zh) * 2014-05-27 2016-06-15 大陆汽车系统公司 具有位置传感的自锁阀组件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05566A (zh) * 2012-07-02 2012-10-03 魏伯卿 零压差启动微阻力低功耗大通径电磁阀
CN102705566B (zh) * 2012-07-02 2014-05-21 魏伯卿 零压差启动微阻力低功耗大通径电磁阀
CN105673923A (zh) * 2014-05-27 2016-06-15 大陆汽车系统公司 具有位置传感的自锁阀组件
US10253900B2 (en) 2014-05-27 2019-04-09 Continental Automotive Systems, Inc. Latching valve assembly having position sensin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225983U (zh) 过压过流保护电路
CN201050615Y (zh) 自锁式电磁阀
CN205793566U (zh) 一种单火线开关
CN108347168A (zh) 一种时间宽度检测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CN207250981U (zh) 一种电柜带电显示装置
CN208623327U (zh) 放电电路
CN2371231Y (zh) 泵用电接触式水位自动控制器
CN212113568U (zh) 预充继电器的保护控制电路及电子设备
CN213838196U (zh) 一种闭门器控制电路
CN2406123Y (zh) 双稳态脉冲电磁进水阀
CN208158431U (zh) 一种时间宽度检测电路
CN205603680U (zh) 牺牲阳极消耗检测电路及空气能热水器
CN201177648Y (zh) 用于家电控制器的电机堵转检测电路
CN204927375U (zh) 电池包支架结构
CN208539592U (zh) 一种充电器
CN209496106U (zh) 一种mosfet检测装置
CN201926699U (zh) 一种用于掉电检测的低压电路
CN101771343A (zh) 一种高压变频器驱动电路
CN218455844U (zh) 智能终端的驱动电路
CN203471097U (zh) 可调恒温的电烙铁控制器
CN210833589U (zh) 一种发信盘控制电路
CN201809206U (zh) 洗衣机银离子装置驱动控制电路
CN203516134U (zh) 一种防水泵卡死的压力开关
CN201478038U (zh) 常开型电磁线圈电路
CN210167315U (zh) 一种双稳态继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423

Termination date: 2011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