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048402Y - 具盖体固定机构的可携式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具盖体固定机构的可携式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048402Y
CN201048402Y CNU2007200699187U CN200720069918U CN201048402Y CN 201048402 Y CN201048402 Y CN 201048402Y CN U2007200699187 U CNU2007200699187 U CN U2007200699187U CN 200720069918 U CN200720069918 U CN 200720069918U CN 201048402 Y CN201048402 Y CN 201048402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sing
groove
elastic strip
strip body
movable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72006991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利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ventec Appliances Nanjing Corp
Original Assignee
Inventec Appliances Nanjing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ventec Appliances Nanjing Corp filed Critical Inventec Appliances Nanjing Corp
Priority to CNU20072006991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048402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048402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048402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具盖体固定机构的可携式电子装置,该可携式电子装置包括一机壳及一盖体,该盖体的一侧至少设有一第一卡接部,用以盖合至该机壳一侧所开设的一凹槽上,该机壳于该凹槽内设有至少一弹性片体,各该弹性片体的一端固定于该机壳上,另一端共同朝该机壳的一侧延伸而形成一自由端,各该弹性片体的自由端共同连接一活动部,该活动部在面对该盖体的一侧设有分别与第一卡接部相卡固之一第二卡接部,当该活动部朝该凹槽的方向被推移时,该活动部便推挤各该弹性片体的自由端,同时使各该第二卡接部远离对应的第一卡接部,以脱离该盖体于该机壳外。本实用新型中的弹性片体往返的运动方式不如以往的已知弹簧,相反地本实用新型的盖体固定机构结构简单,不但节省更多机壳内的空间,也省下许多该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组装成本。

Description

具盖体固定机构的可携式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盖体的固定机构,尤指于一可携式电子装置内利用至少一弹性片体的一自由端往返带动该可携式电子装置的一活动部以卡固或脱离该盖体者。
背景技术
当今世界系一个信息科技化、电子产业蓬勃发展的时代,随着各种计算器所衍生的高科技产品、移动通讯产品及通信网络技术的进步,令许多高科技产品、移动通讯产品的体积愈来愈小、功能齐全且价格日益低廉,而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尤其是目前最常见的移动电话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这些移动通讯产品的广泛应用,缩短了人与人之间在时间上与空间上的距离,随着当前形形色色的通讯产品,不断地推陈出新,人们对于通讯产品的功能要求亦越来越高,未来的通讯产品是否提供更方便、更有效率及更多的功能及服务,俨然已成为评价该通讯产品的制造技术,是否领先的重要指针。
目前市售的移动电话,请参照图1所示,若分成一电话本体50及一电池盖60而言,该电话本体50背对其键盘(图中未示)的一侧凹设有可放置电池510的一电池槽511,该电池盖60可盖合于该电话本体50具该电池槽510的一侧,用以遮蔽该电池槽511及其电池510,其中该电池盖60的一端分别设有二第一卡勾610,而该电话本体50于该电池槽511的端缘,且面对该电池盖60具第一卡勾610的一端活动地设有一拨动开关70,该拨动开关70于该电池槽511内对应各该第一卡勾610的位置分别设有一第二卡勾710,各该第二卡勾710分别与该第一卡勾610相卡固,以稳固该电池盖60于电话本体50上,而该拨动开关70于该电池槽511内背对该电池盖60的一侧分别设有二挡柱720,且各该挡柱间亦设有一凸柱730,该拨动开关70与该电池槽511壁缘间该凸柱730连接呈圆柱形的一压缩弹簧80,当使用者将该拨动开关70上的一拨块740朝该压缩弹簧80的方向拨动后,该拨动开关70便挤压该压缩弹簧80,使得该拨动开关70上的第二卡勾710相对地远离其所对应的该第一卡勾610,而该拨动开关70因此便无法固定该电池盖60,如此该电池盖60便可由该电话本体50上被取下,以露出该电池槽511及其电池510,反之,当该电池盖60被盖回该电话本体50,且使用者放掉该拨块740后,该拨动开关70便藉由恢复原状的压缩弹簧80,带动该第二卡勾710回到可卡固对应第一卡勾610的位置上,以遮蔽该电池槽511及其电池510,如此该电池盖60便可被固定于该电话本体50上。
然而,为了持续节省物料、制造成本,以及实现移动电话装置朝轻巧构想的趋势下,上述移动电话拨动开关70的设计不免仍有许多不可避免的缺点如下:
1、占用空间
该拨动开关70包括第二卡勾710、挡块720、凸柱730及拨块740的设计,加上抵靠一侧的压缩弹簧80,两者于移动电话内的共同体积势必占用更多的空间,不仅如此,为了使该拨动开关70的第二卡勾710可活动地接近或远离该第一卡勾610,该拨动开关70于活动往返下的空间皆无法供其它组件利用,使得移动电话更难以改善其整体体积;
2、设计过于复杂
为避免该压缩弹簧80及该拨动开关70于该压缩弹簧80开始回弹时,而将该压缩弹簧80及该拨动开关70脱离其原有的操作位置,业者需于该电话本体50上另加设相匹配的定位设计,以固定或配置该拨动开关50及该压缩弹簧80的移动路径,如此不仅使其机构设计更加复杂,也浪费许多材料及人工成本;及
3、装配困难,不易大量生产
业者于安装该压缩弹簧80、该拨动开关70及该电池盖60时,需详细检查该压缩弹簧80、该拨动开关70是否位于所匹配之定位设计,其凸柱730是否安装于该压缩弹簧80内,或该第二卡勾710是否可与该第一卡勾610相卡固,对于负责组装的人员而言,不仅耗时耗力,大幅增加组装工时,也浪费其人工成本。
故,该电池盖如何在保有可被固定于该电话本体上的特性,却又可有效解决上述的不便,以符合使用者的需求及提高市场竞争力,实乃相关业者目前刻不容缓之一重要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为改进以上的问题,以节省该电话本体内该压缩弹簧与该拨动开关所占的空间,藉以增加需多有用空间,实用新型人经过长久努力研究与实验,终于开发设计出一种具盖体固定机构的可携式电子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盖体固定机构的可携式电子装置,该可携式电子装置包括一机壳及一盖体,该盖体的一侧至少设有一第一卡接部,用以盖合于该机壳一侧所开设的一凹槽上,该机壳于该凹槽内一侧分别各设有至少一弹性片体,各该弹性片体的一端固定于该机壳上,另一端朝该机壳相同的一侧延伸而形成一自由端,各该弹性片体的自由端共同连接一活动部,该活动部在面对各该弹性片体的一侧设有至少一第二卡接部,各该第二卡接部分别与该盖体的第一卡接部相对应,并于该盖体盖合至该凹槽上而卡固所对应的第一卡接部,以于该机壳上稳固该盖体,当该活动部朝该凹槽的方向被推移时,该活动部推挤各该弹性片体的自由端,同时使各该第二卡接部远离对应的第一卡接部,该盖体便可脱离该机壳,露出该凹槽。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改变已知弹簧往返的运动方式,不但节省更多空间,也省下许多该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组装成本。
为便于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形状、构造装置特征及其功效,做更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兹举实施例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已知实用新型的外观分解图。
图2是已知实用新型的侧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外观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盖体固定机构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操作侧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具盖体固定机构的可携式电子装置,请参阅图3、4所示,以达到将一盖体2固定于该可携式电子装置上的目的,该盖体2固定机构不仅结构简单,也改变已知柱形压缩弹簧往返的运动方式,节省许多占用的空间及其组装成本。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该可携式电子装置(如:移动电话、遥控器等)包括一机壳1及一盖体2(如:电池盖),该机壳1远离其按键的一侧上设有一凹槽100(如:放置电池4的电池槽),该盖体2可盖合至该机壳1上用以遮蔽该凹槽100,其一侧至少设有一第一卡接部201(如:卡勾或卡扣),该机壳1于该凹槽100内的一侧分别各设有至少一弹性片体3,各该弹性片体3的一端固定于该机壳1内,另一端朝该机壳1相同的一侧延伸而形成一自由端301,各该弹性片体3的自由端301共同连接有一活动部5,该活动部5的一侧显露出该机壳1上,且于面对各该弹性片体3的一侧设有至少一第二卡接部501(如:卡勾或卡扣),各该第二卡接部501分别与该盖体2的第一卡接部201相对应,可与所对应的第一卡接部201相卡固。
上述的实施例中,复请参阅图3-5所示,该机壳1于邻近该凹槽100及该第一卡接部201的一侧表面开设有一开口101,该开口101与该凹槽100相接通,可供露出该活动部5,该活动部5可为一按钮片体502,该按钮片体502于该凹槽100内以其一侧显露于该开口101外,而另侧的两端分别各朝外延伸有一凸翼503,各该凸翼503于该凹槽100内分别对应且固设于各该弹性片体3的自由端301上,各该弹性片体3自该机壳1内的一金属块体302所延伸而出,经多次抗变形处理后,使各该弹性片体3的另一末端平行地朝该机壳1共同的一侧延伸,以形成具有弹性自由端301的弹性片体3。
当使用者欲使该盖体2盖合至该凹槽100上时,便使该盖体2的各该第一卡接部201推挤其所对应的第二卡接部501,使得该活动部5及各该弹性片体3的自由端301朝远离该凹槽100的方向移动,直到各该第一卡接部201与其所对应的第二卡接部501于该凹槽100内相卡合固定为止,各该弹性片体3的自由端301便以其固有的回复弹力,使该活动部5退回原位置;反之,当使用者欲使该盖体2脱离该机壳1,而朝该凹槽100的方向推移该活动部5时,该活动部5便推挤各该弹性片体3的自由端301,而同时使各该第二卡接部501远离其对应的第一卡接部201,使得各该第二卡接部501不再卡固于对应的第一卡接部201上,该盖体2便可脱离该机壳1,而露出该凹槽100,待该活动部5不再被使用者朝该凹槽100的方向推移时,各该弹性片体3的自由端301便以其固有的回复弹力,使该活动部5退回原位置。
综上所述,该盖体2固定机构主要仅由该活动部5及各该弹性片体3所组成,各该弹性片体3的一端分别固定于该机壳1上,另端共同朝该机壳1相同的一侧延伸而形成具有弹性的自由端301,该活动部5可为按钮片体502,分别对应且固设于各该弹性片体3的自由端301,如此设计可达成以下的三大目的:
1、本实用新型的活动部5及弹性片体3相组合后所共同呈现出的体积远小于已知拨动开关及圆柱形压缩弹簧的体积,可有效地缩小该机壳1内占用盖体固定机构所需的空间,同时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由于不需利用圆柱形的压缩弹簧,因此亦省去该拨动开关于活动往返下的空间,有助改善该可携式电子装置的整体体积;
2、本实用新型活动部5的简单设计有效地简化了已知的拨动开关的复杂构件(包括拨块、挡块及凸柱),且去除了用以匹配已知拨动开关及圆柱形压缩弹簧所必要的定位设计,大幅缩减了许多材料及加工成本;及
3、本实用新型的活动部5及弹性片体3的简单设计可供组装人员简易地安装于该机构上,仅需将该活动部5露出该开口101,并装设于各该弹性片体3上即可,不需费力地检查该活动部5及弹性片体3的安装位置是否恰当,以流畅装配程序的流程,节省大量生产的人工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最佳的一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者在本实用新型领域内,可轻易思及的变化或修饰,皆可涵盖在以下本案的专利范围。

Claims (3)

1.一种具盖体固定机构的可携式电子装置,该可携式电子装置包括一机壳及一盖体,该机壳的一侧上设有一凹槽,该盖体盖合至该机壳上并遮蔽该凹槽,其一侧至少设有一第一卡接部,该机壳于该凹槽内的一侧分别设有至少一弹性片体,其特征在于:
各该弹性片体的一端固定于该机壳内,另一端朝该机壳相同的一侧延伸而形成一自由端,各该弹性片体的自由端共同连接有一活动部,该活动部的一侧显露出该机壳上,且于面对各该弹性片体的一侧设有至少一第二卡接部,各该第二卡接部分别与该盖体的第一卡接部相对应,可与所对应的第一卡接部相卡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盖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机壳于邻近该凹槽及该第一卡接部的一侧表面开设有一开口,该开口与该凹槽相接通以露出该活动部;及
该活动部为一按钮片体,该按钮片体于该凹槽内以其一侧显露于该开口,而另侧的两端分别各朝外延伸有一凸翼,各该凸翼于该凹槽内分别对应且固设于各该弹性片体的自由端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盖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各该弹性片体自该机壳内的一金属块体所延伸而出,经多次抗变形处理后,各该弹性片体的另一末端平行地朝该机壳共同的一侧延伸,以形成该弹性片体具弹性的自由端。
CNU2007200699187U 2007-05-17 2007-05-17 具盖体固定机构的可携式电子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048402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0699187U CN201048402Y (zh) 2007-05-17 2007-05-17 具盖体固定机构的可携式电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0699187U CN201048402Y (zh) 2007-05-17 2007-05-17 具盖体固定机构的可携式电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048402Y true CN201048402Y (zh) 2008-04-16

Family

ID=393009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720069918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048402Y (zh) 2007-05-17 2007-05-17 具盖体固定机构的可携式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048402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93621A (zh) * 2011-05-23 2012-11-28 珠海市庭佑化妆配件有限公司 具有控制震动频率及保护开关的按摩容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93621A (zh) * 2011-05-23 2012-11-28 珠海市庭佑化妆配件有限公司 具有控制震动频率及保护开关的按摩容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83495C (zh) 便携式电子装置用电池盖结构
CN100471372C (zh) 滑盖结构及应用该滑盖结构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CN1897328A (zh) 便携式电子装置电池盖结构
CN102933056A (zh) 扣合机构及具该扣合机构的电子装置
CN201829393U (zh) 带有侧键装置的终端
CN102143664A (zh) 按键组件及应用该按键组件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CN103427224A (zh) 移动终端
CN101887952A (zh) 电池盖卡锁结构及该便携式电子装置
CN208321847U (zh) 一种手机外壳冲压模具
CN101754621A (zh) 滑盖式电子装置
CN201048402Y (zh) 具盖体固定机构的可携式电子装置
CN212342528U (zh) 一种墙壁开关
CN206559779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01311534Y (zh) 具电池盖模块的相机结构
CN101615662A (zh) 电池盖卡锁结构
CN101562641B (zh) 滑盖结构及应用该滑盖结构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CN202534712U (zh) 电池卡合模块及其电子装置
CN101932217A (zh) 滑盖机构及应用该滑盖机构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CN102237500A (zh) 盖体卡锁结构
CN2258679Y (zh) 移动电话主机与电池元件的卡合装置
CN216793174U (zh) 一种便于隐藏号码的停车号码牌
CN201233817Y (zh) 影像按键的组合结构
CN205195773U (zh) 一种移动终端和一种手机
CN212749553U (zh) 一种全功能机芯引擎
CN106155187A (zh) 便携式电子装置及其保护盖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416

Termination date: 2016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