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041899Y - 电连接器组合结构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组合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041899Y
CN201041899Y CNU2006201731768U CN200620173176U CN201041899Y CN 201041899 Y CN201041899 Y CN 201041899Y CN U2006201731768 U CNU2006201731768 U CN U2006201731768U CN 200620173176 U CN200620173176 U CN 200620173176U CN 201041899 Y CN201041899 Y CN 201041899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cket
connector
electric connector
combining structure
f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62017317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俊贤
梁祖传
皮淑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yin Electronics Donggu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yin Electronics Donggu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yin Electronics Donggu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yin Electronics Dongguan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62017317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041899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041899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041899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组合结构,系由一具有底座的转接装置、提供电性连接的插座模块及一屏蔽壳体组成,其中插座模块含有USB插座、IEEE1394插座、网络插座等组件,各插座通过卡置机构的扣合,以达成层迭组装,组合时该USB插座与IEEE1394插座插接口保持在同一方向上,而网络插座插接口则与前二插座反向,以提供连接器多向位的插接使用功能;另外该USB插座及IEEE1394插座金属套件插接端具有开口式抵触抵触弹片,该等抵触抵触弹片可保证在屏蔽壳体组合后与屏蔽壳体紧密接触,以达到良好的屏蔽效果和抗电磁干扰(EMI)之功效,以增加产品于信号传输时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组合结构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组合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多向位供插接使用的电连接器组合结构。
背景技术
伴随着现代计算器高技术水平快速发展趋势,计算机功能强、运行速度快、储存量超值等优点,很有利提高了现行产业和工作效率,实现这一目的其需要将计算器与设置外围多个设备相连接,将计算机与外围多个设备相连接需要借助连接器平台来实现完成,因此将多个不同结构电连接器组合现已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电子产品多元化的发展,不同功能的产品陆续的被开发出来,使得作为电讯传输的连接器也须配合作作不同形式的变化,为因应长条型操控器的结构,多面向插接的需要受到重视,但是目前所提供电连接器组合结构其只提供了单向的连接,却实现不了多面向连接的功能,无法配合特殊的插接需求;另外先前之电连接器组合结构在屏蔽效果上良好,但在抗电磁波干扰(EMI)方面还需待进一步得到改善。因此,是有针对上所述的电连接器组合所存在之缺陷,确有必要对现行电连接器组合进行改良设计,以提供一种多功效连接使用、高优质信号传输的多向位插接电连接器组合结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组合结构,该电连接器两侧皆具有不同功能插座的插接口,具有连接不同方向插接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次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组合结构,该电连接器藉由插接口的抵触抵触弹片与遮蔽壳体接触,以产生良好的接地作用,具有高效优质信号传输。
为达到上述之目的,本实用新型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加以实现:本实用新型之电连接器组合结构,可提供于连接不同方向插接的功能,其是由具有底座的转接装置、提供电性连接的插座模块、一屏蔽壳体组成,其中底座上设有转接端子及通过转接端子固定的电路板,在该底座上设有供电连接器组合置放空间;而该插座模块包含有第一插座、第二插座及第三插座构成,每一插座层叠组装时系由各插座上所设置的卡扣机构相互扣合达到电连接器牢固组合,其最上一层插座连接器卡扣装置设于该插座插口的反向末端,而下二层插座连接器卡扣装置则设置在各所述的插座插接口前端方向,如此可确保插座在叠合组装时最上层插座插口与下二层插座插口不在同一方向,即可提供连接不同方向插接的功能,实现一种多效连接器使用,适用于多样性的产品设计;另外,该插座模块中的第一插座和第二插座金属套件前端边缘折出具有开口式的抵触弹片,该等抵触弹片在于各插座叠合组装后屏蔽壳体包覆插座模块外围时,能与其紧密贴合,即可保证良好的屏蔽效果和高质效的抗EMI之功效,以增加产品于信号传输时的稳定性作用;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合结构的设计在于改变原电连接器组合单一方向插接使用,实现多方向插接功效,以适应更多元的电子产品,同时并提供一种更为之电信安全传输的电连接器组合。
籍由上所述可知,本实用新型之电连接器组合结构与先前技术相比拟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合结构可实现从不同方向插接实现信号传输,避免单一方向缺陷,实现一种多功效连接器使用。
2.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合结构之USB插座与IEEE1394插座各所设有的抵触抵触弹片与屏蔽壳体更有效的紧密贴合,以达到良好的屏蔽效果和抗EMI之功效,以增加产品于信号传输时的稳定性,提高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之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插座与第二插座组合件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组合步骤的示意图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第三插座组合过程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之插座模块组装完成后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之组合立体图;及
图7为图6中A-A方向剖视图。
图中本实用新型:100-电连接器,90-插座模块,1-底座,11-后端,12-置放空间,13-侧臂,2-USB插座,21,31,41-绝缘本体,22,33-金属套件,23,34-角片,231,341-抵触弹片,32,43-收容空间,3-IEEE1394插座,4-网络插座,42-插接口,431-定位柱,432-凸肋,5-电路板,51-缺口6-转接端子,7-屏蔽壳体,71-前壳罩,711,712,721-插口,72-后壳罩,80-凹槽,81-口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达成上述目的及构造,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及其功效现兹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与其附图加以说明。
请参见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合结构一具体实施例,该连接器组合结构100包括设有一具有底座1的转接装置、插座模块90、及屏蔽壳体7等组件。在底座1的后端11插置有若干转接端子6,底座1的前端设为置放空间12便于连接器组装顺利完成,一作为各插座端子连接的电路板5则架设在底座1上,抵靠于形成置放空间12之侧臂13,并与置放空间12相接,藉由转接端子6的连接而固定在底座1上;所述的插座模块90则系由第一插座、第二插座及第三插座构成,但这只是方便说明本实用新型,并不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加以任何限制,连接器的组合方式可视需要而加以变化,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插座为USB插座2,第二插座为IEEE1394插座3,第三插座为网络插座4,每一独立插座分别是由其上的卡扣机构中的凸肋70及凹槽80相互卡扣达到插座间彼此相稳合、互补,实现连接器组装完成。
插座模块90中的第一插座USB插座2,该插座2的绝缘本体21前端部的二侧面向上延伸成一凸部,在该等凸部上设有凸肋70形成卡扣机构的配合件;嵌设于绝缘本体21上的金属套件22,在其前端的周边边缘上折出有角片23,于其中一角片23上开设开口式的抵触弹片231,该抵触弹片231因弯折产生弹性作用可与屏蔽壳体7之前壳罩71紧密相贴合,在绝缘本体21的两侧壁面的后端形成凹槽,该等凹槽可与底座1的侧臂13互相套合,使USB插座2与底座1结合。
插座模块90之中的第二插座IEEE1394插座3,因该插座32的端子插接脚是固定于电路板5上所设置的通孔(未图示)内,所以该插座3的绝缘本体31的两侧壁面在纵长方向上长于第一插座的绝缘本体21,除可夹持电路板5,增加电路板5稳定性外,还提供第三插座的支撑,于该绝缘本体31前端部的二侧面向上延伸出成凸部,在该等凸部上设有凸肋70形成卡扣机构的的配合件,而在前端部的二侧面的下方则形成一缺部,该等缺部上设有凹槽80,作为卡扣机构的的配合件,第二插座上的凹槽80与第一插座上的凸肋70互相配合,可使两插座连接结合,增加插座模块整体的稳固性;该IEEE1394插座32的金属套件33与前述的USB插座2金属套件22结构相近,同样设有折出的角片34,该角片34同样设有一抵触弹片341,其功能作用与抵触弹片231等同,在此不再详述之。
在插座模块90中组合于第二插座3之上的第三插座网络插座4,该绝缘本体41插接口42方向设置与第一与第二插座的插接口42方向二插座连接器插接口相反,在该绝缘本体41提供对接插头插置方向之背面具有一收容空间43,该收容空间43内置正面上设有至少二个定位柱431,该等定位柱431系与电路板5上的通孔相套设,增加第三插座与电路板5固接强度,并于收容空间43两侧壁的内壁面底端突伸出一延伸至末端的凸肋432,该等凸肋432的位置与电路板5上的缺口51相当,藉由两者的配合,对第三插座与电路板5固接再增加补强的作用,于该等凸肋432的末端与侧壁间形成开口式的口槽81,该等口槽81的功能与第一、第二插座上的凹槽80相同,都是作为卡扣机构的配合件。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之卡扣机构的凸肋70与凹槽80、口槽81的位置是可在各独立插座中相互置换,不受到任何局限的,可依最下一层插座设置的是凹槽80还是凸肋70,来决定上层插座相配合的设置是凸肋70还是凹槽80。此外,第一插座、第二插座及第三插座的排列顺序与插接口方向也不受到限制,可以数学排列组合的顺序加以层叠组装,只是在方向改变后,卡扣机构的设立位置,遵照上述设置方式即可达到相互配合。
在本实施例中,屏蔽壳体7分为前壳罩71及后壳罩72,其中前壳罩71正面依底端向上设有第一插座2、第二插座3之对应插座之对插口711、712;后壳体72于后端正面上设有第三插座4之对应插口721,前后壳罩71、72在于各独立插座组合后并固定在底座1上包覆于中(请参照图6所示)。惟屏蔽壳体7上各对插口的位置亦随插座模块90中各插座的插接口的设置模式而加以改变。
继续参阅图1,并结合图2、3、4、5与7所示,本实施例于组装时,是先将固定于底座1上的转接端子6和电路板5连接,其步骤是将转接端子6固定后再通过露出底座1的插接端与设置在电路板5对应穿孔插接,并透过底座1的支臂13托撑稳固电路板5,形成一具有底座1的转接装置。
插座模块90的组合,如图2所示,是先将第一插座与第二插座通过各自所设置的凸肋70与凹槽80互扣达到结合为一体,然后将此组合后的结合体与底座1组合,此时,第一插座置设在底座1的开放式置放空间12内,并由侧支臂13托起,请参见图3所示组合状况,第二插座的侧壁面夹持电路板5,其导电端子尾端插置在电路板5对应的通孔上并焊接固定;当第一插座、第二插座与底座1组合后,再将第三插座与第二插座组合,如图4所示,此刻,因第三插座的插接口与第一插座、第二插座的插接口为反向,因此由后端置入,该绝缘本体41两侧壁的凸肋432顺着电路板5二侧缺口51向前滑入,在凸肋432插置过程,收容空间43内壁面的定位柱431及导电端子插脚刚好穿入电路板51上的各对应的插置孔内,当定位柱431及导电端子到达定位时,设于绝缘本体41尾端口槽81恰好与第二插座上的凸肋70相卡扣,完成整个插座模块90的组合,如图5所示。
最后将屏蔽壳体7之前壳罩71和后壳罩72由插座模块90前后端套入,并互相卡合,组构成完整的电连接器结构100,如图6所示;当前后壳罩71、72相互卡合后,前壳罩71具有插口面板之背面分别与第一插座、第二插座上之金属套件22、33的抵触弹片231、341紧密接触,如图7所示,以提高第一插座、第二插座电连接器的屏蔽接地功能和抗EMI之功效,以增加产品于信号传输时的稳定性,提高产品质量。
本实用新型所举之实施例及附图,其只是供作说明本创之结构,并不对本实用新型结构加以限制,本实用新型还尚有其它的变化实施方式,凡是熟悉该项技术者能如实了解本实用新型之目的与功效,在不脱离本案精神下进行其它样式实施,均应视为本案权利要求的等效实施。

Claims (10)

1.一种电连接器组合结构,是由一转接装置的底座、插座模块及一屏蔽壳体组成,而该插座模块包括有第一插座、第二插座及第三插座,层叠组装构成,其特征在于:每一插座层迭组装时系由各插座上所设置的卡扣机构相互扣合达到组合固定;该插座模块中的第一插座和第二插座的金属套件前端边缘折出具有开口式的抵触弹片,该等抵触弹片在于各插座叠合组装后屏蔽壳体包覆插座模块外围时,能与其紧密贴合,使整个连接器具有良好的屏蔽接地作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底座上设有转接端子及通过转接端子固定的电路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插座连接器组合相互卡扣机构包括有凸肋和凹槽,其中凸肋设于各插座连接器上端面,凹槽则设于各插座连接器下端面,以达到依序组装牢固结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插座上的凸肋和凹槽设置位置可互动调换,以达到依序组装牢固结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其组合于第一插座与第二插座连接器组合时其插接口保持在同一方向上,而组装在最上端之第三插座插接口方向则与前所述二插座方向相反,提供连接器组合后多向位、多功能插接使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插座与第二插座连接器之凸肋和凹槽位置设于各插座连接器插接口端,而组置于最上端的第三插座连接器凸肋或凹槽则设于该插座连接器插接口之反向,以达成组合后的连接器插接从不同方向插入。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组合于最上端的第三插座连接器从反向置入时,其绝缘本体上的凸肋与电路板缺口配合,以达到连接组装。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屏蔽壳体具有前壳罩和后壳罩,于前壳罩正面依底端向上顺次设有相对应插座之对插接口,在后壳罩后端正面设有最上端组装的插座连接器相对插接口。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与屏蔽壳体紧密接触的开口式抵触弹片设于嵌设于各对应插座金属套件前端折出的角片上。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插座、第二插座及第三插座的层叠顺序,可依实际使用需求,可以数学排列组合的顺序加以层叠组装。
CNU2006201731768U 2006-12-20 2006-12-20 电连接器组合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041899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6201731768U CN201041899Y (zh) 2006-12-20 2006-12-20 电连接器组合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6201731768U CN201041899Y (zh) 2006-12-20 2006-12-20 电连接器组合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041899Y true CN201041899Y (zh) 2008-03-26

Family

ID=392536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620173176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041899Y (zh) 2006-12-20 2006-12-20 电连接器组合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041899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31140A (zh) * 2010-09-01 2010-12-29 大全电气有限公司 开关柜屏蔽总线插接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31140A (zh) * 2010-09-01 2010-12-29 大全电气有限公司 开关柜屏蔽总线插接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66397C (zh) 连接器模组
CN201887274U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US8834185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compact configuration
CN101790277B (zh) 用于制作印刷电路板的方法、印刷电路板及装置
JP2001196128A (ja) 高速カードエッジコネクタ
US9531104B1 (en) Joint connector
CN106165550B (zh) 基于pcb的连接器装置
CN102984881B (zh) 电路板连接结构
CN104348057A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103151628A (zh) 连接端子
CN201041899Y (zh) 电连接器组合结构
CN101847791A (zh) 电子组装及其储存装置
CN200990440Y (zh) 转接器的壳体结构
CN107342469A (zh) 热插拔式接口连接器及其安装方法
CN207282761U (zh) 热插拔式接口连接器
CN202797485U (zh) 电连接器的屏蔽壳体与电路板接地结构
TW202240982A (zh) 線纜組件
CN203932365U (zh) 直立型电连接器
CN209592367U (zh) 热插拔式接口连接器
CN202712614U (zh) 电连接器
CN202205942U (zh) 电连接器壳体
CN110716614A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12277447U (zh) 一种电连接器组件
CN220753786U (zh) 一种一次成型的卡槽类连接器
CN220155812U (zh) 一种多功能通用串行总线接口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Suyin Electronics (Dongguan) Co., Ltd.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of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326

Termination date: 20141220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