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038145Y - Cpu散热器扣件 - Google Patents

Cpu散热器扣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038145Y
CN201038145Y CNU2007200023390U CN200720002339U CN201038145Y CN 201038145 Y CN201038145 Y CN 201038145Y CN U2007200023390 U CNU2007200023390 U CN U2007200023390U CN 200720002339 U CN200720002339 U CN 200720002339U CN 201038145 Y CN201038145 Y CN 201038145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guide channel
fastener
collude
cpu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72000233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胜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sia Vital Componen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sia Vital Componen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ia Vital Componen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Asia Vital Components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72000233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038145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038145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038145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lide Fasteners, Snap Fasteners, And Hook Faste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CPU散热器扣件,至少包括一支架本体及一操作件,所述支架本体一端设一第一勾件,另一端具有一接触面,并设一活动的第二勾件;所述操作件,包括一本体及连接所述本体的一扳动部,所述本体设一导沟,所述导沟的两头分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所述第一端是循着所述本体的径向弯弧的延伸连通所述第二端,一悬雍垂部则形成介于所述第一端及第二端之间,所述本体的外周侧界定一抵顶部以靠置上述接触面,一枢轴是用以枢接所述导沟与所述第二勾件,并沿着所述导沟在上述第一端及上述第二端间移动,以连动所述第二勾件选择地上、下移动,以达扣紧或放松的作用。

Description

CPU散热器扣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CPU散热器扣件,尤指一种可扣合中央处理单元(CPU)及散热器的扣件结构。
背景技术
电子信息产品(例如:计算机等)的使用日趋普及且应用更为广泛,由于需求带动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发展迅速,促使电子信息朝指令周期提升、存取容量增加的趋势发展,导致在上述电子信息产品中的零组件于高速运作时产生高热。
以计算机主机为例,其内部中央处理单元(CPU)所产生的热量占大部分,此外,中央处理单元当热量累积高于其容许限度时,将会使计算机当机;并且,为解决电磁波辐射的问题,通常是以壳体来封闭所述计算机主机,以致如何将中央处理单元及其它发热零组件(或称组件)的热能快速导出,成为一重要课题。
而一般中央处理单元用以解决散热的方式是大致在其上方设一散热器(heatsink),所述散热器的一侧布置有若干鳍片,以所述散热器的另一侧(未具有鳍片)接触上述中央处理单元来令热能传导至上述鳍片端,并通过辐射散热或配合增设一风扇来使热能迅速散逸;因此,中央处理单元与散热器之间必须常保紧密接触状态,如有接触不良的情形,将容易使热阻增加,以致散热效果大幅降低;于是,图1、图2显示一种中央处理单元散热扣件7,是主要有一扣杆71,所述扣杆71的一端朝纵向延伸一垂直部710,而所述垂直部710的末端设有一穿透孔711恰可扣抵住插接或承载有一中央处理单元C的一插接座H一侧的凸块(未显示于图中),上述扣杆71的另一端设有两个插槽712来使一挂置部72嵌入,上述挂置部72设有一孔口721并通过一枢轴S而与一操作件O(经由所述操作件O的偏心孔O1)枢接,则所述操作件O为一偏心轮构造,利用所述操作件O沿水平轴的参考方向扳动可使所述挂置部72朝垂直轴的参考方向移动,运用上述挂置部72所具有的一穿透孔722钩扣所述插接座H另一侧的凸块H1而扣合一散热器R定位于上述中央处理单元C上。
然而,上述中央处理单元散热扣件7,是以偏心、凸轮构形产生的抵制力来迫使上述散热器R贴近中央处理单元C而有如下缺点:
1.由于所述操作件O与所述挂置部72为不能移动的连接,必须通过所述成偏心、凸轮的操作件O在扣杆71上产生释放段或固定段的位移来带动挂置部72纵向移动,然而所述偏心或凸轮的操作件O具有下死点,及不同弧度的落差,使得操作件O与所述扣杆71上位移时容易产生落地(drop)与震动(shock),造成扣杆因受力方向的因素而失误(fail)或松脱。
2.上述中央处理单元散热扣件7扣合后,操作件O容易倾斜。
3.有使上述散热器R与中央处理单元C接触不良的虞,而使热阻增加,以致散热效果大幅降低。
缘是,有鉴于上述结构所衍生的各项缺点,本案的发明人遂竭其心智,以从事所述行业多年的经验,潜心研究加以创新改良,终于成功研发完成本件CPU散热器扣件案,实为一具功效增进的实用新型。
发明内容
因此,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所述本体为圆形轮构造,且设一贯穿本体的一导沟,令一枢轴依循所述导沟所界定的路径移动,可避免本体的一抵顶部与一支架本体的接触面间产生落地(drop)与震动(shock)造成的失误(fail)或松脱(detached)。
本实用新型的次一目的,是提供一种CPU散热器扣件,其可迫使中央处理单元(CPU)及散热器紧密贴合,以降低热阻来大幅提升散热效果。
为达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CPU散热器扣件,其包括一支架本体及一操作件,所述支架本体一端设一第一勾件,另一端具有一接触面,并设一活动的第二勾件;所述操作件,包括一本体及连接所述本体的一扳动部,所述本体设一导沟,所述导沟的两头分具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所述第一端是循着所述本体的径向弯弧的延伸连通所述第二端,一悬雍垂部则形成介于所述第一端及第二端之间,所述本体的外周侧界定一抵顶部以靠置上述接触面,一枢轴枢接所述导沟与所述第二勾件,并沿着所述导沟在上述第一端及上述第二端间移动,以连动所述第二勾件选择地上、下移动。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本实用新型操作件的本体为圆形轮结构,因此可以很滑顺的在接触面上旋转移动,改善现有偏心轮结构在移动会产生落地与震动。另外由于本实用新型是以一枢轴在所述本体的导沟中往复位移,以连动所述第二扣件上、下移动,减少所述第二扣件在移动时的震动,进而改善不易对应凸块勾设的问题。再者因为所述导沟具有一第一、二端及介于所述第一、二端间的悬雍垂部,故当扣件为扣紧状态时,不会因第二勾件勾紧力量的反作用,使枢轴自动从第二端处滑脱,防止第二勾件松脱,改善现有具有下死点的缺失。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及其结构与功能上的特性,将依据所附图式的较佳实施例予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结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为现有结构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扣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为图3的组合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扣件扣合散热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6为图5的组合示意图;
图7为扣件从扣紧状态欲释放的示意图;
图8为扣件从释放状态欲扣紧的示意图;
图9A为从扣紧状态至欲释放状态,所述枢轴在槽沟内做动的示意图内;
图9B为从欲释放状态至扣紧状态,所述枢轴在槽沟内做动的示意图内。
附图标记说明:1支架本体;11第一勾件;1 11第一勾孔;12第二勾件;121第一板体;1211第一穿孔;1212第二穿孔;122第二板体;1221第二穿孔;123连接板;  13接触面;131 132插孔;14操作件;141扳动部;142本体;143导沟;1431第一端;1432第二端;  1433悬雍垂部;1434抵顶部;15枢轴;2散热器;21固定槽;  3插接座;3132凸块;4发热单元;5电路板;7散热扣件;71扣杆;711穿孔;712插槽;72挂置部;721孔口。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CPU散热器扣件,图示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请参阅图3、图4所示,至少包括一支架本体1及一操作件14,其中所述支架本体1以弹性较佳的金属制成,其一端设一第一勾件11,所述第一勾件11是相对垂直所述支架本体1以一体成型构成,且在第一勾件11的下端处开设一第一勾孔111,上述支架本体1的另一端具有一接触面13,所述接触面13设有两插孔131、132;一第二勾件12是相对上述第一勾件11,其具有一第一板体121及间隔对应的一第二板体122,一连接板123连接所述第一板体121及所述第二板体122,且所述第一板体121的一端开设一第一穿孔1211,另一端开设一第二勾孔1212,所述第二板体122开设一第二穿孔1221对应所述第一穿孔1211。
上述操作件14包括一本体142及连接所述本体142的一扳动部141,所述本体142为一圆形轮,且设有贯穿本体142的一导沟143,所述导沟143的两头分具有一第一端1431及一第二端1432,所述第一端1431是循着所述本体142的径向成弯弧的延伸连通所述第二端1432,一悬雍垂部(uvula)1433则形成介于上述第一端1431及第二端1432之间,所述本体142的外周侧界定一抵顶部1434以对应靠置上述两插孔131、132间的接触面13,并且位所述两插孔131、132间的接触面13可被设计为一略呈下凹的圆弧形,以令所述成圆形轮的本体142的抵顶部1434能够以面接触的状态抵靠所述接触面13,俾令接触面积加大,则所述本体142得以更稳固的在接触面13上转动。
上述导沟143的第一端1431及第二端1432其中任一端设于上述本体142的靠近偏心处,则另一端设于上述本体142的靠近中心处,亦即所述第一端1431及第二端1432其中任一端与上述抵顶部1434的间距小于另一端与抵顶部1434的间距,在本较佳实施图式中所示第一端1431设于本体142靠近偏心处,第二端1432设于本体142靠近中心处,则所述第一端1431与上述抵顶部1434的间距小于第二端1432与抵顶部1434的间距。
上述第二勾件12的第一、二板体121、122设有第一、二穿孔1211、1221的一端分别穿设所述两插孔131、132,则所述第一穿孔1211及第二穿孔1221于上述本体142的两侧对应所述导沟143,一枢轴15则陆续贯穿第二穿孔1221,导沟143及第一穿孔1211,将所述导沟143与所述第二勾件12枢接一起,令所述第二勾件12成活动的连结所述支架本体1。
请参阅图5、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扣件主要使一散热器2紧密的贴设在一发热单元4的表面上,所述散热器2是以铝或铜等导热性良好的金属材料制成,其具复数鳍片以增加散热面积。所述散热器2的种类及形状并不限定于本图中所示,可为铝挤形、压铸型及折迭型等各种形式。所述散热器2大抵设有一固定槽21,用以容置上述扣件的支架本体1。所述散热器2是置于发热单元4上,并以所述底面与所述发热单元4的顶面贴触,使所述发热单元4所产生的热能传递至所述散热器2,通过所述散热器2帮助所述发热单元4散热。
上述发热单元4可以诸如cpu等,其设置在一电路板5上,所述电路板5上设有一插接座3,所述插接座3是位于所述发热单元4的外围,且所述插接座3的相对两侧分别设至少一凸块31、32,所述凸块31、32是分别与所述第一勾件11及所述第二勾件12的第一、二勾孔111、1212相对应。
欲将上述扣件扣固所述散热器2在所述发热单元4上,则将支架本体1横越在所述固定槽21中,则所述第一勾件11及第二勾件12分别对应置于散热器2的两侧,再先以所述第一勾件11的第一勾孔111扣接相对应的凸块32,以所述第一勾件11形成固定端,尔后再以第二勾件12的第二勾孔1212扣接相对应的凸块31,以所述第二勾件12形成活动端,使所述扣件得以扣接于插接座3的相对两侧处。
续参阅图7、图8、图9A、图9B,并辅以参照图3所示,如图7所示所述扣件为勾设在散热器2的固定槽21上的状态,若欲释放所述扣件,则将所述扳动部141往上朝图示中左侧扳动(即如图中箭头H1的方向),使所述抵顶部1434在接触面13上逆时针方向转动位移,同时所述导沟143相对所述枢轴15移动,则如图9A所示,原本位在导沟143的第二端1432的枢轴15循着导沟143经过所述悬雍垂部1433后,往第一端1431方向移动(即如图示中O1箭头所示),则当所述扳动部141移动至左侧停止时(如图8示),所述枢轴15移动停止至第一端1431处(如图9B示),复参阅图7所示,此时所述第二勾件12往下移动,令所述第一板体121的第二勾孔1212脱离所述插接座3的凸块31,则所述支架本体1放松抵压散热器2的力量,以方便拆卸扣件及散热器2。如图8所示欲将所述扣件勾固所述散热器2,则将所述扳动部141往上朝图示中右侧扳动,  (即如图中箭头H2的方向),使所述抵顶部1434在接触面13上顺时针方向转动位移,同时所述导沟143相对所述枢轴15移动,则如图9B所示,原本位在导沟143的第一端1431的枢轴15循着导沟143经过所述悬雍垂部1433后,往第二端1432方向移动(即如图示中O2箭头所示),则当所述扳动部141移动至右侧停止时(如图7所示),所述枢轴15移动停止至第二端1432处(如图9A所示),复参阅图8所示,此时所述第二勾件12往上移动,令所述第一板体121的第二勾孔1212牢固的扣紧固定于所述插接座3的凸块31,俾利用所述支架本体1弹性接触压制于所述散热器2的固定槽21底部,使所述散热器2底面紧密的贴附于所述发热单元4(如图5所示)顶面表面上,用以协助所述发热单元4散热。
本实用新型操作件14的本体142为圆形轮结构,因此可以很滑顺的在接触面13上旋转移动,改善现有偏心轮结构在移动会产生落地与震动。另外由于本实用新型是以一枢轴15在所述本体142的导沟143中往复位移,以连动所述第二扣件12上、下移动,减少所述第二扣件12在移动时的震动,进而改善不易对应凸块勾设的问题。再者因为所述导沟143具有一第一、二端1431、1432及介于所述第一、二端1431、1432间的悬雍垂部1433,故当扣件为扣紧状态时,不会因第二勾件12勾紧力量的反作用,使枢轴15自动从第二端1432处滑脱,防止第二勾件12松脱,改善现有具有下死点的缺失。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可行的实施例而已,举凡利用本实用新型上述的方法、形状、构造、装置所为的变化,皆应包括于本案的权利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CPU散热器扣件,其特征在于,是包括:
一支架本体,其一端设一第一勾件,另一端具有一接触面,并设活动的一第二勾件;及
一操作件,包括一本体及连接所述本体的一扳动部,所述本体设有贯穿的一导沟,所述导沟两头分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所述第一端是循着所述本体的径向成弯弧的延伸连通所述第二端,一悬雍垂部形成介于上述第一端及第二端之间,所述本体的外周侧界定一抵顶部以靠置上述接触面,一枢轴枢接所述导沟与所述第二勾件,并沿着所述导沟在上述第一端及上述第二端间移动,以连动所述第二勾件选择地上、下扣紧或放松。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CPU散热器扣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沟的第一端及第二端其中任一端设于上述本体的靠近偏心处,另一端设于上述本体的靠近中心处。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CPU散热器扣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沟的第一端及第二端其中任一端与上述抵顶部的间距小于另一端与抵顶部的间距。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CPU散热器扣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勾件是一体成型于所述支架本体,且开设一第一勾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CPU散热器扣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面设有两插孔,所述第二勾件具有一第一板体及间隔对应的一第二板体,一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一板体及所述第二板体,上述第一板体的一端开设一第一穿孔,另一端开设一第二勾孔,上述第二板体开设一第二穿孔对应所述第一穿孔,所述第一、二板体设有第一、二穿孔的一端分别穿设所述两插孔,所述第一穿孔及第二穿孔于上述本体的两侧对应所述导沟。
6.如权利要求1、2或5所述的CPU散热器扣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件的本体为圆形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CPU散热器扣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面对应所述抵顶部处,为一下凹的圆弧形。
CNU2007200023390U 2007-03-06 2007-03-06 Cpu散热器扣件 Expired - Lifetime CN201038145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0023390U CN201038145Y (zh) 2007-03-06 2007-03-06 Cpu散热器扣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0023390U CN201038145Y (zh) 2007-03-06 2007-03-06 Cpu散热器扣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038145Y true CN201038145Y (zh) 2008-03-19

Family

ID=392106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7200023390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038145Y (zh) 2007-03-06 2007-03-06 Cpu散热器扣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038145Y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85331B (zh) * 2008-09-25 2012-09-19 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扣具及使用该扣具的散热装置
CN104936415A (zh) * 2014-03-19 2015-09-23 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散热器扣具及散热模块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85331B (zh) * 2008-09-25 2012-09-19 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扣具及使用该扣具的散热装置
CN104936415A (zh) * 2014-03-19 2015-09-23 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散热器扣具及散热模块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694358Y (zh) 散热器扣具
CN101641003A (zh) 散热装置
CN201038145Y (zh) Cpu散热器扣件
CN2691052Y (zh) 散热装置
CN101128102A (zh) 散热装置及其散热器
CN101925287B (zh) 散热装置
CN2791731Y (zh) 散热装置
CN104144590B (zh) 散热模组结合结构
CN208520247U (zh) 组接式散热鳍片组
CN1979079A (zh) 热管散热器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CN214135746U (zh) 高温耐磨流拉保压通用治具
CN101360411B (zh) 散热装置
CN215735479U (zh) 一种单个支撑点的散热器扣具
CN100468708C (zh) 散热装置
CN2567929Y (zh) 散热器扣具
CN101232792A (zh) 散热装置、散热基座及其制造方法
JP2001050682A (ja) パネル型熱交換器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342343Y (zh) 散热器固定座结构
CN218072169U (zh) 一种电子元器件模块导轨式安装装置
CN201341292Y (zh) 散热器扣具的均力单元
CN220476207U (zh) 一种散热器结构
CN215298169U (zh) 存储设备及内存条的散热装置
CN203219685U (zh) 散热模组结合结构
CN103140120B (zh) 散热模块及其组构方法
CN2618293Y (zh) 散热器扣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ssignee: Dongguan Mingxin Electronic Co., Ltd.

Assignor: Qihong Sci-Tech Co., Ltd.

Contract fulfillment period: 2008.3.22 to 2016.3.21

Contract record no.: 2009990000936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CPU radiator fastener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319

License type: Exclusive license

Record date: 20090819

LIC Patent licence contract for exploitation submitted for record

Free format text: EXCLUSIVE LICENSE; TIME LIMIT OF IMPLEMENTING CONTACT: 2008.3.22 TO 2016.3.21; CHANGE OF CONTRACT

Name of requester: DONGGUAN MINGXIN ELECTRONICS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090819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319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