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038116Y - 荫罩式等离子体显示板电极 - Google Patents

荫罩式等离子体显示板电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038116Y
CN201038116Y CNU2007200360214U CN200720036021U CN201038116Y CN 201038116 Y CN201038116 Y CN 201038116Y CN U2007200360214 U CNU2007200360214 U CN U2007200360214U CN 200720036021 U CN200720036021 U CN 200720036021U CN 201038116 Y CN201038116 Y CN 201038116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hollow
ring
display unit
util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72003602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兰兰
郑姚生
朱立锋
王保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Huaxian High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Huaxian Hig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Huaxian High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Huaxian Hig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72003602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038116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038116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038116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AREA)

Abstract

一种荫罩式等离子体显示板电极,属于等离子平板显示器技术领域,它包括布置于前基板上的互相平行放置的扫描电极和布置于后基板上的与所述扫描电极正交的寻址电极,其特征是所述的扫描电极与位于前基板和后基板之间的荫罩上的显示单元相对位置处呈中空的环状导电结构,每个环状导电结构之间以直线导线相连,它们组成一中空环状结构的等离子体显示器扫描电极。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单根汇流电极存在的发光效率较低,不能适应高分辨率显示器需要的问题,具有结构简单,发光效率高,能耗低,有利于提高分辨率的优点。

Description

荫罩式等离子体显示板电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荫罩式等离子体显示板电极,尤其是一种扫描电极由若干环状结构的导电体通过直线相连的等离子体显示板用电极,具体地说是一种荫罩式等离子体显示板电极。
背景技术
等离子体显示器(Plasma display panel,PDP)是借由气体放电所产生的紫外光激发荧光粉发光的显示器件。
目前绝大多数等离子体显示屏所采用的结构是三电极的表面放电型结构。在这种结构中,前基板上分布着相互平行的维持电极(X电极)和扫描电极(Y电极),两者一起被称为显示电极,寻址电极(A电极)则以与维持电极相垂直的方向平行设置于后基板的表面。在ACC-PDP显示中,在维持期,X电极和Y电极交替加上高压,使在寻址期积累了壁电荷的单元产生放电。从而实现图像的显示。
而近年来开发成功的荫罩式等离子体显示板(SM-PDP)采用的则是两个个电极结构的对向放电结构。它在前基板上的制作单根行电极(扫描电极,维持期的电压也加到该电极),寻址电极(列电极)则以与扫描电极相垂直的方向平行设置于后基板的表面,扫描电极和寻址电极相互正交。在SM-PDP显示中,维持期只在扫描电极上加正负交替的高压使寻址期积累了壁电荷的单元产生放电,从而实现图像显示。
现有的荫罩式等离子体显示板(SM-PDP)中的扫描电极主要有以下两种结构:
1)透明电极和汇流(BUS)电极结构;
2)单根汇流(BUS)电极结构;
单根汇流电极结构,没有透明电极,降低了成本,但汇流电极宽度不能做得很宽以免遮蔽发射的光,降低亮度。而对于BUS电极和透明电极的结构,由于透明电极的制作在增加了成本的同时也增加了电极间的电容,使得功耗增加,发光效率降低。
高分辨率的荫罩式PDP的单元孔的尺寸越来越小,为提高开孔率,单元的排布方式也从原来的长条形排布向Delta型排布发展,如仍采用原来的直线形电极,电极的宽度将受到限制,有效显示面积也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单根汇流电极存在的发光效率较低,不能适应高分辨率显示器需要的问题,设计一种能有效降低功耗,提高发光效率的荫罩式等离子体显示板电极。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荫罩式等离子体显示板电极,包括布置于前基板上的互相平行放置的扫描电极和布置于后基板上的与所述扫描电极正交的寻址电极,其特征是所述的扫描电极与位于前基板和后基板之间的荫罩上的显示单元相对位置处呈中空的环状导电结构,每个环状导电结构之间以直线导线相连,它们组成一中空环状结构的等离子体显示器扫描电极。
在显示单元内的中空的环状导电结构的环状为菱形状、矩形状、五边形状、六边形状、十字形状或其它构成中空环状导电结构的形状。
中空的环状导电结构的宽度在各处或相等或不相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单根汇流电极结构存在的发光效率低的问题,通过在扫描电极上增加环形结构,使之具有透明电极和汇流(BUS)电极结构的优点,不仅提高了发光效率,而且降低了功耗,为高分辨率等离子体显示器的开发提供了保障。本实用新型有利于在显示单元呈Delta型排布时提高有效显示面积,从而提高显示亮度和发光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使用单根BUS电极的电极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使用透明电极和BUS电极的电极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四。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环状电极的环形部分的形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5所示。
图5所示的荫罩上的显示单元的结构为菱形,显示单元的排布为Delta型排布,扫描电极的形状在显示单元内部为中空的椭圆形状环状电极,电极的宽度在各处可相等也可不相等,在环状电极之间以直线金属电极相连。
图5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例的荫罩式等离子体显示板(SM-PDP)前基板的上视图,本实用新型的荫罩式等离子体显示板(SM-PDP)包含多个不透明的金属电极设置于荫罩式等离子体显示板(SM-PDP)的一前基板表面。每个金属电极的构成在显示单元内是中空的环状电极,每个环状电极之间以直线形电极相连。
如图5所示,12为显示单元孔内部的环状电极,11为连接显示单元内部环状电极的直线形电极,11和12间隔性排列共同构成一根扫描电极,通过扫描触点5与外加电压相连,13为显示单元孔,14为后基板上的寻址电极。在单元Delta型排布时,通过在显示单元内部制作这样的中空的环状电极图案,可以在不显著增加电极面积的条件下,增加有效显示面积,从而获得更高的亮度和更高的发光效率。环状电极的宽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可以在各处相等也可以各处不相等。由图5可以看出,内部的中空的环状电极的形状可以与单元孔形不相同。具体实施时环状电极的形状还可采用图7所示的环形结构中的任一种。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
本实施例的荫罩上的显示单元的结构为圆角矩形,显示单元的排布为长条形排布,电极形状在显示单元内部为中空的圆角矩形状环状电极,电极的宽度在各处可相等也可不相等,在环状电极之间以直线金属电极相连。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例的荫罩式等离子体显示板(SM-PDP)前基板的上视图。图中2为显示单元孔内部的中空的圆角矩形状环状电极,1为连接显示单元内部环状电极的直线形电极,1和2间隔性排列共同构成一根扫描电极,通过扫描触点5与外加电压相连,3为显示单元孔,4为后基板上的寻址电极。单元排布为长条形排布,电极形状在显示单元内部为中空的圆角矩形状环状电极,电极的宽度在各处可相等可不相等。由图3可以看出这种中空的环状电极结构不仅适用于Delta型排布,在单元长条形排布时,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来增加有效显示面积。具体实施时环状电极的形状还可采用图7所示的环形结构中的任一种。
实施例三。
如图4所示。
本实施例的荫罩上的显示单元的结构为菱形,显示单元的排布也为Delta型排布,电极形状在显示单元内部为中空的菱形状环状电极,电极的宽度在各处可相等也可不相等,在环状电极之间以直线金属电极相连。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例的荫罩式等离子体显示板(SM-PDP)前基板的上视图。图中7为显示单元孔内部的中空的菱形状环状电极,6为连接显示单元内部环状电极的直线形电极,6和7间隔性排列共同构成一根扫描电极,通过扫描触点10与外加电压相连,8为菱形显示单元孔,9为后基板上的寻址电极。单元排布为Delta型排布,电极形状在显示单元内部为中空的菱形状环状电极,电极的宽度在各处可相等可不相等。由图4可以看出,内部的中空的环状电极与单元孔形相似,同为菱形。具体实施时环状电极的形状还可采用图7所示的环形结构中的任一种。
实施例四。
如图6所示。
本实施例的荫罩上的显示单元的结构为十字形,显示单元的排布为Delta型排布,电极形状在显示单元内部为中空的菱形状环状电极,电极的宽度在各处可不相等,电极的宽度在各处可相等也可不相等,在环状电极之间以直线金属电极相连。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例的荫罩式等离子体显示板(SM-PDP)前基板的上视图。图中17为显示单元孔内部的中空的菱形状环状电极,16为连接显示单元内部环状电极的直线形电极,16和17间隔性排列共同构成一根扫描电极,通过扫描触点20与外加电压相连,18为十字形显示单元孔,19为后基板上的寻址电极。单元排布为Delta型排布,电极形状在显示单元内部为中空的菱形状环状电极,电极的宽度在各处可相等可不相等。由图4可以看出,内部的中空的环状电极与单元孔形不同,单元孔状为十字形,内部中空的环状电极为菱形。具体实施时环状电极的形状还可采用图7所示的环形结构中的任一种。
图7是几种中空的电极形状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在显示单元内部的中空的环状电极的形状可以为矩形、菱形、五边形、六边形、十字形和椭圆形等等,此处只列出了几种典型的形状。环状电极的宽度在各处可相等也可不等。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于荫罩式等离子体显示板(SM-PDP)的前基板表面的制作金属中空环状电极图案的电极设计方案,此种电极形状有利于在单元Delta型排布时提高有效显示面积,从而提高显示亮度和发光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所作的变化与修饰,皆应属于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Claims (3)

1.一种荫罩式等离子体显示板电极,包括布置于前基板上的互相平行放置的扫描电极和布置于后基板上的与所述扫描电极正交的寻址电极,其特征是所述的扫描电极与位于前基板和后基板之间的荫罩上的显示单元相对位置处呈中空的环状导电结构,每个环状导电结构之间以直线导线相连,它们组成一中空环状结构的等离子体显示器扫描电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其特征在于在显示单元内的中空的环状导电结构的环状为菱形状、矩形状、五边形状、六边形状、十字形状或其它构成中空环状导电结构的形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其特征是中空的环状导电结构的宽度在各处或相等或不相等。
CNU2007200360214U 2007-04-26 2007-04-26 荫罩式等离子体显示板电极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038116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0360214U CN201038116Y (zh) 2007-04-26 2007-04-26 荫罩式等离子体显示板电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0360214U CN201038116Y (zh) 2007-04-26 2007-04-26 荫罩式等离子体显示板电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038116Y true CN201038116Y (zh) 2008-03-19

Family

ID=392106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720036021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038116Y (zh) 2007-04-26 2007-04-26 荫罩式等离子体显示板电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038116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67966A (zh) * 2018-12-27 2019-05-17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微腔放电紫外辐射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和基于其的微腔阵列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67966A (zh) * 2018-12-27 2019-05-17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微腔放电紫外辐射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和基于其的微腔阵列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032015A3 (en) Surface discharge plasma display panel
CN1304541A (zh) 具有多孔电极图形的交流等离子体显示器
EP1863060A3 (en) Plasma display apparatus
CN201038116Y (zh) 荫罩式等离子体显示板电极
CN100483604C (zh) 等离子体显示装置
CN1301526C (zh) 等离子体显示屏
CN1707578B (zh) 显示装置
KR20070028780A (ko) 마이크로 디스차아지형 플라즈마 표시 장치
CN100533641C (zh)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CN101038842A (zh) 荫罩式等离子体显示板电极
CN201060839Y (zh) 槽型等离子体显示板用电极
CN1797666B (zh) 等离子显示装置
CN201156515Y (zh) 槽型等离子体显示板用电极
CN100511560C (zh) 槽型等离子体显示板用电极
CN201156514Y (zh) 槽型等离子体显示板用电极
CN1207747C (zh) 等离子体显示屏弧形电极结构
CN101587811B (zh)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CN101719453A (zh) 等离子显示器的电极结构
CN101783276B (zh) 一种等离子体显示板
CN111211244B (zh) 一种oled屏及其金属阴极层
CN101728174A (zh) 等离子显示面板
CN101685746B (zh) 一种等离子显示屏及其制作方法
CN106783461A (zh) 平下弧上张口型独门控环凹面探头多边沿阴极结构的发光显示器
CN101740292B (zh) 等离子显示面板
KR100271480B1 (ko) 플라즈마 표시판넬의 구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319

Termination date: 2012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