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030686Y - 喷墨打印机墨盒 - Google Patents
喷墨打印机墨盒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030686Y CN201030686Y CNU200720052396XU CN200720052396U CN201030686Y CN 201030686 Y CN201030686 Y CN 201030686Y CN U200720052396X U CNU200720052396X U CN U200720052396XU CN 200720052396 U CN200720052396 U CN 200720052396U CN 201030686 Y CN201030686 Y CN 201030686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k
- cushion chamber
- jet printer
- chamber
- storage chamb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喷墨打印机墨盒,包括储墨腔、供墨口、导气孔、第一缓冲腔、第二缓冲腔和缓冲柱。储墨腔和供墨口之间具有控制储墨腔同供墨口通断状态且其开启方向分别指向供墨口和储墨腔而同时位于两条并行墨道上的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第一缓冲腔在其铅垂方向底部与储墨腔铅垂方向底部和第二缓冲腔铅垂方向底部分别连通。缓冲柱一端连通导气孔而另一端在第二缓冲腔的大约几何中心部位连通第二缓冲腔。该墨盒可有效地避免其墨水从导气孔泄漏至外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喷墨打印机用墨盒。该墨盒以纯空腔的形式贮存墨水,同该墨盒适配的记录头被设置于喷墨打印机字车上,作为墨水容纳器件的墨盒则以可拆卸的方式装配在喷墨打印机字车上,并通过设置于字车上的供墨针和相应墨水流动通路同记录头上的喷嘴保持连通。
背景技术
喷墨型打印机,其打印方式通常是由用于容储墨水的墨盒提供墨源,经由相应的墨水流动管道将墨水输运至记录头,在打印信号的驱动下将墨水自记录头上设置的喷嘴喷射至纸张等记录介质上,来完成字符或图形的记录。常见的市售喷墨打印机根据其喷嘴的结构形式,可以分为压电式喷墨打印机和气泡式喷墨打印机。
压电式喷墨打印机,是在其记录头喷嘴附近的墨水流动管道两侧各设置一块或多块压电晶体。压电晶体受经过数据调制的打印信号控制,产生收缩或膨胀变形,挤压喷嘴中的墨水自喷嘴射出后形成微细的液滴,溅落至记录介质例如纸张的页面上,形成一个记录点。
气泡式喷墨打印机,其记录头结构与压电式喷墨打印机相似。它们的差别是,气泡式喷墨打印机在记录头喷嘴附近的墨水流动管道内壁或外壁上设置了加热电极。数据调制的电脉冲信号被送到喷嘴的加热电极上,加热电极快速升温,使喷嘴附近的墨水迅速汽化,形成汽泡。汽泡膨胀产生的压力使墨水自喷嘴射出后形成一个个微细的墨滴,溅落至纸张页面上。电脉冲消失后,墨水蒸汽凝聚,喷嘴内的墨水通过表面张力维持在与喷嘴外表面齐口的水平。记录头抽取墨水后形成的负压引导储墨腔内的墨水流入喷嘴所在的墨水流动管道。
按照记录头同墨盒的配置关系,喷墨打印机墨盒又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墨水容纳主体,例如墨水储藏室与记录头合一的一体化结构墨盒;另一种是墨水容纳主体与记录头分离的分体式结构墨盒。一体化结构的墨盒既包括记录头也包括墨水储藏室,其记录头设置于墨盒的供墨口上。分体式结构的墨盒,其墨水储藏室与记录头相互分离设置,墨水储藏室仅用于盛装墨水,记录头则设置于打印机字车上。其中,分体式结构的墨盒又包括纯空腔储墨和多孔材料例如海绵储墨两种形式的墨盒。
分体式纯空腔无海绵结构形式的墨盒,通常需要在其导气口设置用于调节墨盒内腔压力和外部环境之间平衡状态的单向开闭的气体控制阀,以避免墨水从导气口溢出到墨盒外部,同时还需要在供墨口前方的墨水流动管道上设置单向启闭的墨水控制阀。这种墨盒一则因为配设气体控制阀和墨水控制阀而导致墨盒结构较为复杂,且在墨盒遭遇翻转、倾侧、振动和/或温变的情况下,墨盒内部不受墨水控制阀影响的各腔室之间将会由于其内气体同墨水混融成细碎的气泡,而出现气体在各腔室之间不规则游走的现象。这些游动气泡一旦进入墨盒供墨口,就有可能顺着喷墨打印机供墨针游动到纪录头的喷嘴上,以致形成记录字迹断线、无墨等;另一方面,墨盒内压的变化会把墨水及其携带的气泡压入导气口以及导气口附近的气道内,在去除墨盒导气口的封条后,导气口以及导气口附近气道内的墨水将泄漏至外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墨水不会从其导气孔泄漏至外部的喷墨打印机墨盒。
按照上述目的设计的喷墨打印机墨盒,包括储墨腔、供墨口、导气孔、第一缓冲腔、第二缓冲腔和缓冲柱。储墨腔和供墨口之间具有控制储墨腔同供墨口通断状态且其开启方向分别指向供墨口和储墨腔而同时位于两条并行墨道上的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第一缓冲腔在其铅垂方向底部与储墨腔铅垂方向底部和第二缓冲腔铅垂方向底部分别连通。缓冲柱一端连通导气孔而另一端在第二缓冲腔的大约几何中心部位连通第二缓冲腔。
一般地,前述喷墨打印机墨盒,其缓冲柱是由第二缓冲腔铅垂方向顶部向第二缓冲腔的几何中心延伸的管状通道。
较好地,前述喷墨打印机墨盒,其储墨腔铅垂方向顶部设置由弹性胶体封闭的灌墨孔。
更好地,前述喷墨打印机墨盒,其第一缓冲腔和第二缓冲腔在墨盒被装配至喷墨打印机上之前均保持空置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喷墨打印机墨盒,通过在用于储备墨水的储墨腔和用于保持储墨腔同外部大气之间平衡状态的导气孔之间设置的两个缓冲腔,以及在第二缓冲腔大约几何中心部位形成的第二缓冲腔与外部大气的连通状态,当墨盒出现翻转、倾侧、振动或温度变化时,从储墨腔内逸出至第一缓冲腔和第二缓冲腔内的少量墨水所形成的液面将始终位于缓冲柱和第二缓冲腔之间的连通口所在水平面以下,换句话说,从储墨腔内逸出至第二缓冲腔内的少量墨水所形成的液面将始终不能触及缓冲柱和第二缓冲腔之间的连通口,从而保持导气孔到第二缓冲腔之间的气体通道内始终只有气体存在,最终达到杜绝储墨腔内的墨水自导气孔泄漏至墨盒外部的目的。
图面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喷墨打印机墨盒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喷墨打印机墨盒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2,是本实用新型喷墨打印机墨盒结构图示。图1、2所示喷墨打印机用墨盒A的放置状态具有相同于安装到喷墨打印机上的姿态,即其供墨口504和供墨口504中的墨水流动方向指向铅垂方向下方,而盒盖1则位于盒体5的铅垂方向上部。为便于描述,以图1、2所示喷墨打印机用墨盒A的放置姿态作为参照系,该墨盒A的各构成部件、构成要素或者结构特征之间具有如下描述的配置协调关系。
图1、2中,该墨盒A的组成构件包括由采用塑料等为原材料以注塑形式制备的矩形盒体5和盒盖1。盒盖1可以视为盒体5的一个可以活动的侧壁。在装配状态下,盒盖1通过化学粘接或热熔粘接方式封盖于盒体5的敞口上。在盒体5内部通过设置相应的多个隔板,将盒体5内部空间分隔成多个空腔。盒盖1通过胶水粘接方式或者直接熔化粘接的方式被固定于盒体5上之后,使前述空腔成为可以容纳墨水之类液体的密闭容器。在盒体5的一个较窄且短的侧壁外表面上,分别设置有向外倾斜延伸的弹性柄506和陷入该侧壁内的凹口505。在墨盒A被装入喷墨打印机的状态下,弹性柄506自由端抵靠于喷墨打印机字车的相应侧壁上,为墨盒A提供沿水平方向的定位。凹口505为用于墨盒A的微型集成电路芯片(图中未示出)提供容纳定位空间。
参见图2,是墨盒A的相应剖视图。通过采用前述隔板分隔措施后,在盒体5内形成储墨腔508、第一缓冲腔509和第二缓冲腔507。
储墨腔508在对应于盒盖1的部位开设连通储墨腔508和外部大气的灌墨孔513。在储墨腔508罐装有墨水的状态,灌墨孔513由弹性胶体予以封闭。
在墨盒A被装配至喷墨打印机上之前,或者在墨盒A刚刚完成灌墨之后,第一缓冲腔509和第二缓冲腔507均保持基本空置的状态。
在作为储墨腔508的构成组件且垂直于铅垂方向的底壁510上设置有供墨口504。供墨口504连通储墨腔508和外部环境。供墨口504连通储墨腔508的具体形式是在供墨口504和储墨腔508之间设置相互独立并行的两条墨水流动通道。这两条墨水流动通道分别受第一单向阀3和第二单向阀4控制,实现通断状态。第一单向阀3和第二单向阀4的开启方向分别指向供墨口504和储墨腔508,亦即第一单向阀3的开启方向指向供墨口504,第二单向阀4的开启方向指向储墨腔508。其中,对应于第一单向阀3的墨水流动通道中的一段由形成于盒体5外壁上的凹槽502经过塑料膜片(图中未示出)热熔或胶水粘接密封后构成(参见图1)。并且,为了便于在工艺上实现前述第一单向阀3的安装,对应于第一单向阀3的墨水流动通道接近储墨腔508的端口由对接板2承担(参见图1)。第一单向阀3就安装在对接板2的接口上。在储墨腔508容储有墨水的情形,供墨口504通常被胶圈密封阀511密封,且在储运状态下通常会在供墨口504位于胶圈密封阀511之外的端口加封一层塑料薄膜,以增强墨盒A在储运状态下的密封特性。在墨盒A被安装到喷墨打印机上的状态下(图中未示出),喷墨打印机的记录头供墨针穿透胶圈密封阀511中部的缝隙而插接到供墨口504中,以抽取储墨腔508中容储的墨水。
第一单向阀3和第二单向阀4两者都采用弹性橡胶或硅橡胶制备,两者都呈圆柱形套筒形状。它们的敞口端分别穿套于前述在供墨口504和储墨腔508之间设置的两条墨水流动通道的相应接口上。其中,第一单向阀3是安装在作为相应墨水流动通道构成件的对接板2的接口上。第一单向阀3和第二单向阀4在其圆柱壁上分别设置有沿平行于其自身轴向延伸且贯通圆柱壁的切缝301、401。切缝301和切缝401构成控制前述在供墨口504和储墨腔508之间设置的两条墨水流动通道之通断状态的阀门。
第一缓冲腔509在其铅垂方向的最低部位,即其底部,与储墨腔508铅垂方向的底部和第二缓冲腔507铅垂方向的底部分别连通。第一缓冲腔509连通储墨腔508的通道由形成于盒体5外壁上的凹槽503经过塑料膜片(图中未示出)热熔或胶水粘接密封后构成(参见图1)。第一缓冲腔509连通第二缓冲腔507的通道由形成于盒体5外壁上的凹槽501经过塑料膜片(图中未示出)热熔或胶水粘接密封后构成(参见图1)。
第二缓冲腔507在其大约几何中心部位连通自盒盖1朝第二缓冲腔507几何中心部位方向延伸的管状缓冲柱512。缓冲柱512穿通盒盖1后,经过在盒盖1外壁上设置的一段被塑料膜片以热熔或胶水粘接方式密封的蛇形凹槽101后同外部大气保持相通。通常,在墨盒A被安装到喷墨打印机上进入使用状态下之前,由蛇形凹槽101构成的气道整体处于密封状态。
使用墨盒A时,敞开蛇形凹槽101远离缓冲柱512的一端,除去供墨口504外端的塑料封膜,使供墨口504对准并插接于喷墨打印机字车的供墨针上。在此初始状态下,供墨针插入供墨口504对其形成的正压冲击经过第二单向阀4被释放进入储墨腔508中,而第一单向阀3则保持关闭状态。其后,伴随着供墨口504内的墨水不断被供墨针汲取而在其中形成低于大气的负压,以致墨盒A内部储墨腔508、第一缓冲腔509和第二缓冲腔507在同外部大气保持气压平衡的状态下,由于供墨针产生的抽吸力而使墨水由储墨腔508源源不断地进入供墨口504,并进而流入供墨针内。
Claims (4)
1.喷墨打印机墨盒,包括储墨腔、供墨口和导气孔,所述储墨腔和所述供墨口之间具有控制所述储墨腔同所述供墨口通断状态且其开启方向分别指向所述供墨口和所述储墨腔而同时位于两条并行墨道上的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缓冲腔、第二缓冲腔和缓冲柱,所述第一缓冲腔在其铅垂方向底部与所述储墨腔铅垂方向底部和所述第二缓冲腔铅垂方向底部分别连通,所述缓冲柱一端连通所述导气孔而另一端在所述第二缓冲腔的几何中心部位附近连通所述第二缓冲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打印机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柱是由所述第二缓冲腔铅垂方向顶部向所述第二缓冲腔的几何中心延伸的管状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喷墨打印机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墨腔铅垂方向顶部设置有被弹性胶体封闭的灌墨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喷墨打印机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腔和所述第二缓冲腔在所述墨盒被装配至所述喷墨打印机上之前保持空置状态。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720052396XU CN201030686Y (zh) | 2007-05-31 | 2007-05-31 | 喷墨打印机墨盒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720052396XU CN201030686Y (zh) | 2007-05-31 | 2007-05-31 | 喷墨打印机墨盒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030686Y true CN201030686Y (zh) | 2008-03-05 |
Family
ID=391625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U200720052396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030686Y (zh) | 2007-05-31 | 2007-05-31 | 喷墨打印机墨盒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030686Y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875498A (zh) * | 2015-05-15 | 2015-09-02 | 珠海天威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墨盒及其流道控制装置 |
-
2007
- 2007-05-31 CN CNU200720052396XU patent/CN201030686Y/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875498A (zh) * | 2015-05-15 | 2015-09-02 | 珠海天威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墨盒及其流道控制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6095643A (en) | Refillable disposable inkjet cartridge with foam-filled and free ink reservoirs | |
CN201703034U (zh) | 喷墨打印机墨盒 | |
CN100448675C (zh) | 喷墨装置、压强调节机构及喷墨打印机 | |
KR100254763B1 (ko) | 인쇄시스템과프린트카트리지재충전방법 | |
KR100235282B1 (ko) | 잉크제트 인쇄 시스템과 잉크제트 프린트 카트리지를 이용한 잉크보충방법 | |
KR100235281B1 (ko) | 잉크제트 인쇄 시스템과 잉크제트 프린트 카트리지의 충전 및 보충방법 | |
US6254226B1 (en) | Liquid ink cartridge with recessed fill hole and ink tank vent | |
KR100266931B1 (ko) | 잉크제트인쇄시스템및프린트카트리지에잉크를재충전하는방법 | |
KR100235283B1 (ko) | 잉크제트 인쇄 시스템과 잉크제트 프린트 카트리지 충전방법 | |
EP2604434B1 (en) | Negative-pressure filling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k cartridge | |
CN201922646U (zh) | 墨盒填充装置和墨盒填充组件 | |
JP3166084U (ja) |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充填装置 | |
CN201721130U (zh) | 喷墨打印机墨盒 | |
CN201030686Y (zh) | 喷墨打印机墨盒 | |
CN105365389A (zh) | 一种墨水不会从其导气孔泄露至外部的墨盒 | |
US6328424B1 (en) | Inkjet cartridge with simultaneous electrical and fluid connections | |
CN201176028Y (zh) | 喷墨打印机墨盒 | |
CN201900799U (zh) | 一种墨盒用压力控制器及包含该压力控制器的墨盒 | |
CN201002388Y (zh) | 喷墨打印机用墨水容器 | |
CN102079173B (zh) | 喷墨墨盒所用的注墨方法 | |
CN101234558B (zh) | 喷墨打印机墨盒回收方法 | |
CN201900800U (zh) | 喷墨墨盒用墨水补充装置 | |
CN202357596U (zh) | 墨盒 | |
CN201002387Y (zh) | 喷墨打印机用墨盒 | |
CN102139576A (zh) | 喷墨打印机墨盒的墨水填充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305 Termination date: 201205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