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025654Y - 具有模组化基座的电气插头 - Google Patents

具有模组化基座的电气插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025654Y
CN201025654Y CNU200620166554XU CN200620166554U CN201025654Y CN 201025654 Y CN201025654 Y CN 201025654Y CN U200620166554X U CNU200620166554X U CN U200620166554XU CN 200620166554 U CN200620166554 U CN 200620166554U CN 201025654 Y CN201025654 Y CN 201025654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arity
electric connector
holder
pedestal
bas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62016655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秋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UNYI SCIENTIFIC STOCK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UNYI SCIENTIFIC STOC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UNYI SCIENTIFIC STOCK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UNYI SCIENTIFIC STOCK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62016655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025654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025654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025654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具有模组化基座的电气插头,是为一便于模组化而可分离组装导电端子,以降低整体库存成本的设计,其包含有一基座及一位于该基座的置放座,并在该置放座内一体成型出用以限位一接地端子本体的第一接设部,及用以装设二导电端子的中空第二接设部,而成为一模组化基座;藉此,二导电端子可视相关业者的需求,有需要时再分别以铆钉铆合于该第二接设部上与该二导电端子构成电气固接状态,可省去二导电端子的库存成本,大幅降低业者的库存压力,并可改善传统高频融合技术组合德法型欧式插头的不良技术缺失,而改以机构固接技术来取代,而构成一品质稳定且易于组装的电力接头。

Description

具有模组化基座的电气插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气插头,特别是涉及一种便于匹配组装导电端子而具备有模组化基座的电气插头。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请参阅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M274678号“德法型欧式插头的组合构造”,是本案申请人早先申请并经核准的专利。其中揭露出一种现有习知的德法型欧式插头,该设计是包括一具备有中空柱以插接导通柱的底座、一配置于底座上且具备二导电端子及一接地端子的端子座、以及一具备有可容纳端子座组设空间的上盖所组成,其中该上盖的上表面具有至少二导电端子外露的穿孔,并且依照德国或法国电气插头的规范,而在上盖开设有供接地端子的二翼接电耳或接地凹部外露的孔位,而该设计的上盖与底座的固接方式则是通过底座周缘预留凸部,当相互组接时再以高频(即高周波,以下均称为高频)融合技术相固接。但是,高频融合技术在不同温度的环境下,容易因塑材热胀冷缩效应造成其结合度受到影响,尤其是位于气候变化冷暖温度差异较大的地区,经常造成其高频结合处分离而损坏,从而容易造成人员触电或插头短路等危险情形发生。
于是,在该专利中提出一种技术解决方案,其主要包括有一由底板及位于底板上的置放座组合的基座、一配置于该置放座的组设空间内的端子座,以及一用以封闭该置放座的上盖,通过该上盖与该置放座匹配对应设有第一定位部及第二定位部即可形成机构固接关系。然而,该端子座的设计是用以与二导电端子与接地端子固定在一起,在进货及库存时整颗端子座(包含导电端子与接地端子)便已经配置于该基座中,而无法单独与基座分离再视业者需求匹配组装,在铜价高涨的今日,二导电端子所占成本十分可观,这也造成了相关业者莫大的库存压力。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电气插头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是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的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具有模组化基座的电气插头,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电气插头存在的缺陷,本设计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具有模组化基座的电气插头,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电气插头,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过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实用新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电气插头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具有模组化基座的电气插头,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二导电端子可视相关业者的需求,再分别装设于基座上,而可省去导电端子的库存成本,大幅降低业者的库存压力,非常适于实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具有模组化基座的电气插头,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可以改善传统高频融合技术组合插头的不良技术缺失,而改以机构固接技术来取代,构成一品质稳定且易于组装的电力接头,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具有模组化基座的电气插头,该电气插头包括:一基座,该基座具备一底板及一位于该底板上的置放座,该置放座是为中空并具备有一用以接设一接地端子及二导电端子的组设空间,该组设空间相对该底板的另一面为开放端,在该置放座壁面具备有二用以裸露该接地端子的二接地端的开槽,并在该置放座上位于该组设空间内一体成型出一用以限位该接地端子本体的第一接设部及用以装设二导电端子的中空第二接设部,另在该底板对应该导电端子设有组装孔;二固接件,穿设该对应导电端子的组装孔并以一固接手段与该导电端子构成电气固接状态,且该固接件具备有一外露于该底板的接电部;一上盖,该上盖是具备有一连接手段与该置放座形成固接关系用以封闭该置放座的开放端,且该上盖至少具有二供该导电端子外露的穿孔。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可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具有模组化基座的电气插头,其中所述的组设空间内对应该接地端子触接位置设有一中空柱,且在该中空柱内设有接触该接地端子的导通柱。
前述的具有模组化基座的电气插头,其中所述的接地端子具有一符合德法型嵌入式插座的接地凹部,并在该第一接设部设有一容置该接地凹部的凹槽。
前述的具有模组化基座的电气插头,其中所述的上盖具备有一供该接地凹部外露的插接孔。
前述的具有模组化基座的电气插头,其中所述的置放座二侧边更具备有符合德法型嵌入式插座以提供限位的凸部。
前述的具有模组化基座的电气插头,其中所述的底板另端面设有卡扣耳以组接一转接插座。
前述的具有模组化基座的电气插头,其中所述的底板二侧是形成滑轨以组接一转接插座。
前述的具有模组化基座的电气插头,其中所述的转接插座上设有多组符合各国相异规格插头电性连接的插孔。
前述的具有模组化基座的电气插头,其中所述的连接手段包括:在该上盖与该置放座对应设有形成固接关系的第一定位部及第二定位部。
前述的具有模组化基座的电气插头,其中所述的第一定位部是为一勾耳,且该第二定位部包含有一导斜面及一凹洞。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经由以上可知,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揭露的较佳实施例包含有一基座及一位于该基座的置放座,并在该置放座内一体成型出用以限位一接地端子本体的第一接设部,及用以装设二导电端子的中空第二接设部,而成为一模组化基座,藉此,二导电端子可视相关业者的需求,有需要时再分别以铆钉铆合于该第二接设部上与该二导电端子构成电气固接状态。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模组化基座的电气插头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1、本实用新型借由使二导电端子可视相关业者的需求,再分别装设于基座上,而可以省去导电端子的库存成本,进而能够大幅降低业者的库存压力,非常适于实用。
2、本实用新型可以改善现有传统的高频融合技术组合插头的不良缺失,而改进以机构固接技术来取代,从而构成一品质稳定且易于组装的电力接头,更加适于实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具有模组化基座的电气插头,是为一便于模组化而可分离组装导电端子,以降低整体库存成本的设计,其包含有一基座及一位于该基座的置放座,并在该置放座内一体成型出用以限位一接地端子本体的第一接设部,及用以装设二导电端子的中空第二接设部,而成为一模组化基座;藉此,二导电端子可视相关业者的需求,有需要时再分别以铆钉铆合于该第二接设部上与该二导电端子构成电气固接状态,可省去二导电端子的库存成本,大幅降低业者的库存压力,并可改善传统高频融合技术组合德法型欧式插头的不良缺失,而改以机构固接技术取代,而构成一品质稳定且易于组装的电力接头。本实用新型具有上述诸多优点及实用价值,其不论在产品结构或功能上皆有较大的改进,在技术上有显著的进步,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效果,且较现有的电气插头具有增进的突出功效,从而更加适于实用,并具有产业的广泛利用价值,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具有模组化基座的电气插头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具有模组化基座的电气插头,主要具备有一基座10,该基座10包括有一底板11及一位于底板11上的置放座12,其中:
该置放座12,是中空具备有一组设空间121及一开放端122,且该组设空间121分别具有与该置放座12一体相连的第二接设部123与第一接设部20,并设有二导电端子21、22与一接地端子23,是分别匹配并设置于该第二接设部123与该第一接设部20上,其中:
该接地端子23,是符合德国电气插头规范而具备有二翼接地端231,并在该组设空间121设置有容设该接地端231的容置槽14,该置放座12是具备有二个供该接地端231外露的开槽126,若该接地端子23是符合法国电气插头规范则形成设有一接地凹部232,并在该第一接设部20上设有一容置该接地凹部232的凹槽25,本实施例是同时将该接地端子23同时设计为具备有接地端231及接地凹部232,亦可以由当地制作习惯自行决定个别电气插头规范;
另在该开放端122配置有一上盖30,该上盖30与该置放座12匹配对应设有第一定位部31及第二定位部125而形成固接关系(如图3所示),用以封闭该置放座12的开放端122,并在该上盖30至少具备有二个导电端子21、22外露的穿孔32,且该上盖30是具备有一供该接地凹部232外露的插接孔33。
上述置放座12的组设空间121,其内一体成型的设有对应该导电端子21、22及该接地端子23触接位置的第二接设部123及第一接设部20,且在第一接设部20上的中空柱13接设有导通柱124,并且该置放座12二侧部更具备有符合德法型嵌入式插座(如图5所示)以提供限位的凸部127,并使其上导电端子21、22及接地端子23分别触接该中空柱13内的导通柱124以及二导电端子21、22底端的接电部211、221(该二接电部211、221是为二导电端子21、22的铆冲固定者)。
请同时参阅图3及图4所示,其是将上盖30封闭置放座12的开放端122,封闭方式则通过该第一定位部31是为一勾耳,且该第二定位部125包含有一导斜面及一凹洞,令第一定位部31可与第二定位部125形成卡固固定关系,如此构成一以机构固接技术组合的德法型欧式插头。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本实用新型是将结合位置转移至上盖30与置放座12的端缘位置,因此在不干扰导电端子21、22的电性连接状况下,亦可以用螺固等结构方式来达成,本实用新型并不予以限制。
另外,请参阅图4所示,该底板11对应该导电端子21、22设有组装孔113,可供二固接件(例如为铆钉)穿设该对应导电端子21、22的组装孔113,并以一固接手段(例如为铆接)与该导电端子21、22构成电气固接状态,且该固接件具备有一外露于该底板11的接电部211、221。
请参阅图5、图6所示,分别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可如图5所示,将底板11二侧设计形成滑轨112以组接一转接插座4a,或者如图6所示,通过该底板11另端面设有卡扣耳111以组接一转接插座4b,前述的转接插座4a、4b上则是设有多组符合各国相异规格插头电性连接的插孔41。
从以上各实施例中均可说明,本实用新型将结合处转移至上方,且以机构固接技术手段取代高频融合技术,使得本实用新型在制作组装上更为便利,且不易因地区温度差异不同而产生品质变数,而能够有效的维持其稳固结合度以确保其优良品率及优良品质。
综由上述可知,本实用新型是在置放座12内一体成型出用以限位一接地端子23本体的第一接设部20,以及用以装设二导电端子21、22的中空第二接设部123,而成为一模组化基座10,藉此,二导电端子21、22可视相关业者的需求,在有需要时再分别以铆钉铆合于该第二接设部123上与该二导电端子21、22构成电气固接状态,而可以省去二导电端子21、22的库存成本,并且该接地端子23亦可以视实际需求而弹性选择安装或是不安装,进而能够大幅降低业者的库存压力,并改善传统高频融合技术的不良技术缺失,而改以机构固接技术来取代,构成一品质稳定且易于组装的电力接头,非常适于实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具有模组化基座的电气插头,其特征在于该电气插头包括:
一基座(10),该基座(10)具备一底板(11)及一位于该底板(11)上的置放座(12),该置放座(12)是为中空并具备有一用以接设一接地端子(23)及二导电端子(21)、(22)的组设空间(121),该组设空间(121)相对该底板(11)的另一面为开放端(122),在该置放座(12)的壁面具备有二用以裸露该接地端子(23)的二接地端(231)的开槽(126),并在该置放座(12)上位于该组设空间(121)内一体成型出一用以限位该接地端子(23)本体的第一接设部(20)及用以装设二导电端子(21)、(22)的中空第二接设部(123),另在该底板(11)对应该导电端子(21)、(22)设有组装孔(113);
二固接件,穿设该对应导电端子(21)、(22)的组装孔(113)并以一固接手段与该导电端子(21)、(22)构成电气固接状态,且该固接件具备有一外露于该底板(11)的接电部(211);
一上盖(30),该上盖(30)具备有一连接手段与该置放座(12)形成固接关系用以封闭该置放座(12)的开放端(122),且该上盖(30)至少具有二供该导电端子(21)、(22)外露的穿孔(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模组化基座的电气插头,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组设空间(121)内对应该接地端子(23)触接位置设有一中空柱(13),且在该中空柱(13)内设有接触该接地端子(23)的导通柱(12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模组化基座的电气插头,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接地端子(23)具有一符合德法型嵌入式插座的接地凹部(232),并在该第一接设部(20)设有一容置该接地凹部(232)的凹槽(2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模组化基座的电气插头,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上盖(30)具备有一供该接地凹部(232)外露的插接孔(33)。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模组化基座的电气插头,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置放座(12)二侧边更具备有符合德法型嵌入式插座以提供限位的凸部(12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模组化基座的电气插头,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底板(11)另端面设有卡扣耳(111)以组接一转接插座(4b)。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模组化基座的电气插头,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底板(11)二侧是形成滑轨(112)以组接一转接插座(4a)。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模组化基座的电气插头,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连接手段包括:在该上盖(30)与该置放座(12)对应设有形成固接关系的第一定位部(31)及第二定位部(12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模组化基座的电气插头,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一定位部(31)是为一勾耳,且该第二定位部(125)包含有一导斜面及一凹洞。
CNU200620166554XU 2006-12-07 2006-12-07 具有模组化基座的电气插头 Expired - Lifetime CN201025654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620166554XU CN201025654Y (zh) 2006-12-07 2006-12-07 具有模组化基座的电气插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620166554XU CN201025654Y (zh) 2006-12-07 2006-12-07 具有模组化基座的电气插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025654Y true CN201025654Y (zh) 2008-02-20

Family

ID=390995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620166554X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025654Y (zh) 2006-12-07 2006-12-07 具有模组化基座的电气插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025654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933880A4 (en) * 2012-12-11 2016-06-15 Fuji Electric Wire Ind Co Ltd PLUG AND CABLE WITH PLUG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933880A4 (en) * 2012-12-11 2016-06-15 Fuji Electric Wire Ind Co Ltd PLUG AND CABLE WITH PLU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508951U (zh) 一种接驳型插座
CN202067991U (zh) 立体抽拉式开关插座
CN202111346U (zh) 转接电连接器
CN201025654Y (zh) 具有模组化基座的电气插头
CN201138715Y (zh) 一种电源插头转换器
CN201048183Y (zh) 具有端子绝缘结构的电源插座
CN206922057U (zh) 模块化母插立体连接结构
CN2912011Y (zh) 电池连接器的接地结构
CN205081286U (zh) 立体转接插座
CN200976418Y (zh) 连接器结构
CN208622628U (zh) 一种面板开关总成
CN207009745U (zh) 一种带移动存储功能的usb数据线
CN2912012Y (zh) 电池连接器
CN201918547U (zh) 一种电源插座
CN221080411U (zh) 一种新型的插座模块
CN2218415Y (zh) 带开关的电源插座及其专用插头
CN109524861A (zh) 一种同轴6pin连接器
CN201041847Y (zh) 端子结构
CN202564730U (zh) 电连接器
CN205791681U (zh) 可更换插头的充电器
CN221009312U (zh) 一种全塑的type-c公头
CN2796183Y (zh) 德法型欧式插头的组合构造
CN201449913U (zh) 便于更换的开关与接头
CN109273902B (zh) 一种内胆组件、多面插座及便携收纳盒
CN213584224U (zh) 一种电连接组件及充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220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