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791681U - 可更换插头的充电器 - Google Patents

可更换插头的充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791681U
CN205791681U CN201620539144.9U CN201620539144U CN205791681U CN 205791681 U CN205791681 U CN 205791681U CN 201620539144 U CN201620539144 U CN 201620539144U CN 205791681 U CN205791681 U CN 2057916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ug
charger
pin
upset
pin hol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53914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业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RICO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RICO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RICO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ORICO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53914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7916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7916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7916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电器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可更换插头的充电器,包括有充电器本体和转换插头,所述充电器本体的一侧面端部设为一凹陷状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设有至少一翻转插脚和一凸缘;所述转换插头设有与所述翻转插脚相适配的插脚孔以及与所述凸缘相适配的第一凹槽;所述转换插头通过所述插脚孔和所述第一凹槽分别可拆卸式套接在所述充电器的所述翻转插脚和所述凸缘上,并且所述充电器本体与所述转换插头电性连接。借此,本实用新型可以使用户便捷的通过更换相应标准的插头,在不同的国家或者是地区都能够使用可更换插头的充电器对电器进行使用或者是充电,提升了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可更换插头的充电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更换插头的充电器。
背景技术
插头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电器用品,通过插头可以连接各种电器设备。但是插头没有统一的标准,通常各个国家有自己标准的插头,因此在各个国家的家庭、酒店、餐厅等区域设置的插座也是根据最近国家的插头标准设置的。因此对于一些外出旅行或者是出差的人士来说,通常需要准备不同的插头连接器,以适应当地的插座的标准。而这些插头的接头是固定,因此到不同的国家就需要购买不同的插头连接件或者是配备转换插头,这样才能够使用电器或者是对手机、相机当设备进行充电,这样的使用异常麻烦。
综上可知,现有的充电器结构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更换插头的充电器,以使可更换插头的充电器适应不同标准的插座,实现便捷使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更换插头的充电器,包括有充电器本体和转换插头,所述充电器本体的一侧面端部设为一凹陷状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设有至少一翻转插脚和一凸缘;所述转换插头设有与所述翻转插脚相适配的插脚孔以及与所述凸缘相适配的第一凹槽;所述转换插头通过所述插脚孔和所述第一凹槽分别套接在所述充电器本体的所述翻转插脚和所述凸缘上,并且所述充电器本体与所述转换插头电性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更换插头的充电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凸缘平行的内侧正面上设有至少一卡接块;所述转换插头设有与所述卡接块相适配的卡接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更换插头的充电器,所述插脚孔内设有电性组件,用以所述插脚孔套接在所述翻转插脚上时与所述翻转插脚电性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更换插头的充电器,所述连接部上设有第一翻转插脚和第二翻转插脚,且所述凸缘设在所述第一翻转插脚和第二翻转插脚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更换插头的充电器,所述凸缘与所述连接部的内侧正面之间不接触,且所述凸缘与所述连接部的内侧正面形成一第二凹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更换插头的充电器,所述第一翻转插脚和所述第二翻转插脚的底部都设为翻转结构,用以自由翻转至突出且垂直于所述充电器本体的侧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更换插头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翻转插脚和所述第二翻转插脚的底部之间连接有一翻转轴,所述翻转轴上凸出一限位块;所述充电器本体内设有一弹性压片与所述限位块弹性压制。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更换插头的充电器,所述转换插头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插脚孔和第二插脚孔,且所述第一插脚孔和所述第二插脚孔的顶端由一顶板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更换插头的充电器,所述转换插头还包括有一底盘,所述第一插脚孔和所述第二插脚孔的底部连接在所述底盘上,以形成所述第一插脚孔和所述第二插脚孔之间的第一凹槽;和/或
所述卡接槽设在所述顶板的顶面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更换插头的充电器,所述转换插头的所述底盘的底部设为中规插头、美规插头、澳规插头、欧规插头或者英规插头。
本实用新型的可更换插头的充电器包括有充电器本体和转换插头,所述充电器本体的一侧面端部设为一凹陷状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设有至少一翻转插脚和一凸缘;所述转换插头设有与所述翻转插脚相适配的插脚孔以及与所述凸缘相适配的第一凹槽;所述转换插头通过所述插脚孔和所述第一凹槽分别可拆卸式套接在所述充电器的所述翻转插脚和所述凸缘上,并且所述充电器本体与所述转换插头电性连接。借此,本实用新型可以使用户便捷的通过更换相应标准的插头,在不同的国家或者是地区都能够使用可更换插头的充电器对电器进行使用或者是充电,提升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例的所述充电器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所述充电器本体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所述充电器本体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所述充电器本体的左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所述第一翻转插脚和第二翻转插脚的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所述充电器本体的内部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所述充电器本体的内部结构剖析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所述充电器本体的内部结构局部细节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所述转换插头的通用组件结构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所述转换插头的通用组件俯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所述转换插头的通用组件正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例的所述充电器的立体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例的所述转换插头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例的所述充电器的正视立体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例的所述充电器的后视立体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例的所述转换插头的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实施例的所述充电器的正视立体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实施例的所述充电器的后视立体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实施例的所述转换插头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图1~13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例的充电器100,包括充电器本体10和转换插头,所述充电器本体10的一侧面端部设为一凹陷状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设有至少一翻转插脚和一凸缘11;所述转换插头设有与翻转插脚相适配的插脚孔以及与凸缘11相适配的第一凹槽21;所述转换插头通过所述插脚孔和第一凹槽21分别套接在充电器本体10的翻转插脚和凸缘11上,并且所述充电器本体10和转换插头电性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转换插头由转换插头的通用组件20和澳规插头211组装而成,所述转换插头还可以是由通用组件20与其他不同规格的插头组装形成不同的转换插头以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
优选的是,所述连接部与凸缘11平行的内侧正面上设有至少一卡接块111;所述转换插头设有与卡接块111相适配的卡接槽221。用以所述转换插头套接在充电器本体10的连接部上时通过卡接块111卡接在卡接槽221中以固定住所述转换插头,其结构简单且稳定有效。
所述插脚孔内设有电性组件,用以所述插脚孔套接在翻转插脚上时与翻转插脚电性连接。具体可以是翻转插脚与插脚孔内的电性组件同为导电材料制成,通过翻转插脚插入至插脚孔内与电性组件接触,从而进行电性连接。
具体的是,所述连接部上设有第一翻转插脚101和第二翻转插脚102,且所述凸缘11设在第一翻转插脚101和第二翻转插脚102之间。所述第一翻转插脚101和第二翻转插脚102为矩形的中规插脚,所述凸缘11为矩形柱,所述凸缘11与第一翻转插脚101和第二翻转插脚102平行且不接触。
所述凸缘11与连接部的内侧正面之间不接触,且所述凸缘11与连接部的内侧正面形成一第二凹槽112。所述第二凹槽112可使得转换插头套接入充电器本体10能够更加契合且固定。
所述第一翻转插脚101和第二翻转插脚102的底部都设为翻转结构,用以自由翻转至突出且垂直与所述充电器本体10的侧面。在国内使用时,充电器本体10可通过90度翻转所述第一翻转插脚101和第二翻转插脚102至垂直于充电器本体10的侧面,再直接用第一翻转插脚101和第二翻转插脚102插入中规插座即可。
参见图5~8所示,所述第一翻转插脚101和第二翻转插脚102的底部之间连接有一翻转轴103,所述翻转轴103上凸出一限位块1031;所述充电器本体10内设有一弹性压片104与限位块1031弹性压制。具体的是,所述弹性压片104固定在充电器本体10内的第一翻转插脚101和第二翻转插脚102的背面,且所述弹性压片104向下延伸出一压制脚1041,所述压制脚1041下压顶在所述限位块1031上端边缘;所述限位块1031弹性受力以使得第一翻转插脚101和第二翻转插脚102平行地固定于所述连接部中;当第一翻转插脚101和第二翻转插脚102向外受力翻转的瞬间,翻转轴103带动所述限位块1031对弹性压片104的压制脚1041施加作用力以使所述压制脚1041弹性形变,从而解除压制脚1041对所述限位块1031的压制,进而所述第一翻转插脚101和第二翻转插脚102可自由向外90度翻转。
在充电器本体10的相对于连接部的另一侧面设有一输出接口105,优选为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接口。所述充电器本体10的内部设有电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翻转插脚101和第二翻转插脚102以及输出接口105,所述第一翻转插脚101和第二翻转插脚102或者所述转换插头作为该充电器100的输入端,输出接口105作为该充电器100的输出端。
所述转换插头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插脚孔201和第二插脚孔202,且所述第一插脚孔201和第二插脚孔202的顶端由一顶板22连接。所述第一插脚孔201和第二插脚孔202都设为与第一翻转插脚101和第二翻转插脚102相适配的矩形孔。
所述转换插头还包括有一底盘23,所述第一插脚孔201和第二插脚孔202的底部连接在底盘23上,以形成所述第一插脚孔201和第二插脚孔202之间的第一凹槽21。所述第一凹槽21是由顶板22、两侧的第一插脚孔201和第二插脚孔202以及底面的底盘23围成,其结构与充电器本体10的连接部上的结构相匹配,使得转换插头能与充电器本体10更为紧密地契合。
所述卡接槽221设在顶板22的顶面上。包括两个卡接槽221设在顶板22的顶面上,且都为斜槽。所述充电器本体10的连接部的内侧正面上设有两个相对应的卡接块111。
图14~16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例的所述充电器200,包括有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充电器本体10,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所述转换插头由转换插头的通用组件20和欧规插头212组装而成。本实施例可用于在欧规插座上使用,方便去欧洲旅行的用户。
图17~19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实施例的所述充电器300,包括有与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相同的充电器本体10,与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不同的是,所述转换插头由转换插头的通用组件20和英规插头212组装而成。本实施例可用于在英规插座上使用。
由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转换插头的底盘23的底部可设为澳规插头、欧规插头或英规插头,当然也可以是中规插头或者美规插头等不同规格的插头,并且通过与转换插头内的电性组件连接,以满足不同国家的插座规格。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可更换插头的充电器包括有充电器本体和转换插头,所述充电器本体的一侧面端部设为一凹陷状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设有至少一翻转插脚和一凸缘;所述转换插头设有与所述翻转插脚相适配的插脚孔以及与所述凸缘相适配的第一凹槽;所述转换插头通过所述插脚孔和所述第一凹槽分别可拆卸式套接在所述充电器的所述翻转插脚和所述凸缘上,并且所述充电器本体与所述转换插头电性连接。借此,本实用新型可以使用户便捷的通过更换相应标准的插头,在不同的国家或者是地区都能够使用可更换插头的充电器对电器进行使用或者是充电,提升了用户体验。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可更换插头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充电器本体和转换插头,所述充电器本体的一侧面端部设为一凹陷状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设有至少一翻转插脚和一凸缘;所述转换插头设有与所述翻转插脚相适配的插脚孔以及与所述凸缘相适配的第一凹槽;所述转换插头通过所述插脚孔和所述第一凹槽分别套接在所述充电器本体的所述翻转插脚和所述凸缘上,并且所述充电器本体与所述转换插头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更换插头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凸缘平行的内侧正面上设有至少一卡接块;所述转换插头设有与所述卡接块相适配的卡接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更换插头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脚孔内设有电性组件,用以所述插脚孔套接在所述翻转插脚上时与所述翻转插脚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更换插头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上设有第一翻转插脚和第二翻转插脚,且所述凸缘设在所述第一翻转插脚和第二翻转插脚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更换插头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缘与所述连接部的内侧正面之间不接触,且所述凸缘与所述连接部的内侧正面形成一第二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更换插头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翻转插脚和所述第二翻转插脚的底部都设为翻转结构,用以自由翻转至突出且垂直于所述充电器本体的侧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更换插头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翻转插脚和所述第二翻转插脚的底部之间连接有一翻转轴,所述翻转轴上凸出一限位块;所述充电器本体内设有一弹性压片与所述限位块弹性压制。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更换插头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插头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插脚孔和第二插脚孔,且所述第一插脚孔和所述第二插脚孔的顶端由一顶板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更换插头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插头还包括有一底盘,所述第一插脚孔和所述第二插脚孔的底部连接在所述底盘上,以形成所述第一插脚孔和所述第二插脚孔之间的第一凹槽;和/或
所述卡接槽设在所述顶板的顶面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更换插头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插头的所述底盘的底部设为中规插头、美规插头、澳规插头、欧规插头或者英规插头。
CN201620539144.9U 2016-06-02 2016-06-02 可更换插头的充电器 Active CN2057916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539144.9U CN205791681U (zh) 2016-06-02 2016-06-02 可更换插头的充电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539144.9U CN205791681U (zh) 2016-06-02 2016-06-02 可更换插头的充电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791681U true CN205791681U (zh) 2016-12-07

Family

ID=581347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539144.9U Active CN205791681U (zh) 2016-06-02 2016-06-02 可更换插头的充电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7916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061097B2 (ja) 電池用電気コネクタ
CN101997215B (zh) 可变换插头方向的电子装置及可变换组装方向的插头
KR101714947B1 (ko) 전기 커넥터와 이를 이용한 이동식 장치
CN101436725B (zh) 具有可更换插头的电子装置
CN202564981U (zh) 充电器
CN204144624U (zh) 可变换不同制式插头的充电器
CN205791681U (zh) 可更换插头的充电器
CN205944532U (zh) 网络电连接器
TW201642534A (zh) 導電元件及電源插座
CN207819522U (zh) 可分离式移动电源
CN202602309U (zh) 插装式转换插头充电器
CN111525357B (zh) 切换转接头、手持终端及双充式手持设备
CN213936642U (zh) 一种立柱式可拆卸防雷插座
CN205081286U (zh) 立体转接插座
CN210167823U (zh) 多国充电器结构
CN107749526A (zh) 一种Type‑C和Micro二合一的USB连接器
CN209593048U (zh) 一种可换插脚及带线的充电器
CN204205245U (zh) 组合式延长线插座
CN210576595U (zh) 充电插头、充电线及充电器
CN202712525U (zh) 电连接器
KR20120140558A (ko) 이동통신 단말기용 젠더
CN2912012Y (zh) 电池连接器
CN206742887U (zh) 一种充电器
CN211789907U (zh) 一种多功能插座
CN201234227Y (zh) 改良式太阳能板连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000 a1903-1904, building 14, China Hisense innovation industry city, No. 12, ganliliu Road, gankeng community, Jihua street,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ORICO TECHNOLOGIES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12, Guangdong Shenzhen District, Longgang Avenue, China let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headquarters, economic center 9 layers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ORICO TECHNOLOGIES Co.,Lt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