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025582Y - 支撑架 - Google Patents

支撑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025582Y
CN201025582Y CNU2007200030604U CN200720003060U CN201025582Y CN 201025582 Y CN201025582 Y CN 201025582Y CN U2007200030604 U CNU2007200030604 U CN U2007200030604U CN 200720003060 U CN200720003060 U CN 200720003060U CN 201025582 Y CN201025582 Y CN 201025582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cing frame
axis hole
sway brace
connection block
hol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72000306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淑玉
朱国铭
潘建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P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TOP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P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TOPTRONICS Inc
Priority to CNU20072000306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025582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025582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025582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支撑架,包括有一底座、一固定座、一第一支撑臂、一第二支撑臂,以及一固定板。利用固定座、第一支撑臂、以及所设的连接片及支撑杆等所构成一呈平行四边形的四连杆连动的作用,当第一支撑臂相对应于固定座进行转动及角度位置的调整时,轴固于第一支撑臂上端的第二支撑臂仍可与第一支撑臂之间保持在原有的仰角角度,使得固定于固定板上的固定物保持于原来的仰角角度位置,如此,使用者可以随意调整第一支撑臂相对于固定座的角度,藉此调整固定板在空间中的上下高度位置,有利于使用者便于操作固定板上的固定物,且其在调整支撑架的支撑臂的角度位置时,固定物仍能保持原来的仰角角度,非常适于实用。

Description

支撑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撑架,特别是涉及一种可相对应于底座做任意空间角度位置调整的结构的支撑架。
背景技术
随着资讯化时代的来临,现代人渐渐地需要花费愈来愈多的时间待在电脑荧幕的前面,以便于去处理工作上的事务,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琐碎杂事。而由于液晶荧幕在制造上的进步,亦有愈来愈多的消费者逐渐地采用液晶荧幕作为电脑资讯或影音多媒体家电显示上的工具。由于液晶荧幕的体积及重量较为轻薄,除了藉助产品上既有所附送的底座置放在桌面上进行使用之外,消费者另外可以购置专用的支撑架,将支撑架固定在桌面上后,再将显示荧幕组设在支撑架上进行使用。由于支撑架同时具有左右转动及上下调整高度位置的功效,故进一步可提供消费者较佳的方便性,以便于调整使用该等产品。
现有传统的支撑架结构,大抵是以两悬臂、一底座以及一固定板所构成。其主要是将两悬臂相互轴设在一起,并将悬臂下端轴设于底座上;而底座可固定于一桌面上,悬臂上端处固设有上述该固定板,藉以使得一显示荧幕可以组设于该底座上。由于两悬臂之间,以及悬臂与底座之间,皆具有转轴可以转动,如此可以提供消费者藉由调整两悬臂及底座之间相互角度的位置,即可将显示荧幕调整定位于空间中任一位置处,以便于消费者可在任一位置处去观视及操作显示荧幕。
惟,大部分传统的支撑架结构,由于其悬臂与底座在调整二者间的高度及相对应的角度位置时,往往会造成位在于悬臂上端处的固定板原有的空间位置角度产生改变,例如固定板通常会有朝向上方或下方产生角度偏转的问题,往往会造成组设于固定板上的固定物(例如显示荧幕)的观视角度造成朝上方或下方偏转的情形,而无法将显示荧幕恒保持定位在同一角度位置上,造成消费者需要一再地去调整,而造成使用上极大的不便。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支撑架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的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支撑架,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支撑架存在的缺陷,本设计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支撑架,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支撑架,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过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实用新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支撑架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支撑架,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在调整支撑架的支撑臂的角度位置时,固定物仍能保持原来的仰角角度,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支撑架,其包括有:一底座;一固定座,具有一底板,该底板固设于该底座的表面,该底板相对两侧边各向上垂直弯折形成有一侧面板,且该二侧面板是呈对称;一第二支撑臂,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及第二端,该第二端轴固以一固定板;以及一第一支撑臂,为一长形框体,并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及第二端,且该第一支撑臂包含有:一限位块,固设于该第一支撑臂的一适当位置;一第一轴杆,轴设于该第一支撑臂的第一端及该固定座的二侧面板;一第一固定杆,轴设于该固定座的二侧面板;二连接片,位于该第一支撑臂的第二端的外侧面;二第二轴杆,各依序轴设于该连接片、该第一支撑臂的第二端及该第二支撑臂的第一端;一第二固定杆,轴设于该连接片;及一支撑杆,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及第二端,该支撑杆穿设于该限位块,且该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该第一固定杆及该第二固定杆螺固,而且位于该限位块及该第一固定杆间的该支撑杆套设有一弹性元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支撑架,其中所述二侧面板各穿设有一第一固定座轴孔及一第二固定座轴孔;该第一支撑臂的第一端及第二端分别具有一对第一连接座及一对第二连接座,该第一连接座及第二连接座分别穿设有一第一连接座轴孔及一第二连接座轴孔;该第二支撑臂的第一端具有一对第三连接座,该第三连接座并穿设有一第三连接座轴孔;该二连接片上各穿设有一第一连接轴孔及一第二连接轴孔;该第一轴杆是轴设于该第一固定座轴孔及该第一连接座轴孔;该第一固定杆轴设于该第二固定座轴孔;该第二轴杆依序轴设于该第一连接轴孔、该第二连接座轴孔及该第三连接座轴孔;该第二固定杆则轴设于该连接片的第二连接轴孔。
前述的支撑架,其中所述的第一固定杆及该第二固定杆的中央分别穿设有一第一轴孔及一第二轴孔,该支撑杆的第一端及第二端分别螺固于该第一轴孔及该第二轴孔。
前述的支撑架,其中所述的支撑杆的第一端的外侧表面具有一外螺纹部,并套设有一第二固定垫片及一调整螺帽,且该调整螺帽螺固于该外螺纹部。
前述的支撑架,其中所述的限位块的中央处穿设有一中央穿孔,该支撑杆是穿设于该中央穿孔。
前述的支撑架,其中所述的底座为一平置板体。
前述的支撑架,其中所述的底座的下表面组设有一转盘,使得该底座可在该转盘上左右回转。
前述的支撑架,其中所述的底座为一ㄈ型夹体,且该ㄈ型夹体的底部螺设有一调整螺栓。
前述的支撑架,其中所述的位于该第一固定座轴孔及该第一连接座轴孔间的该第一轴杆上套设有一限位垫片,用以限制该第一支撑臂相对应于该固定座所能转动的角度。
前述的支撑架,其中所述的第一轴杆更套设有一摩擦垫片,该摩擦垫片固定于该固定座的侧面板,并面向该限位垫片,该限位垫片及该摩擦垫片的相临面各设有相对应的渐凸表面。
前述的支撑架,其中所述的第一轴杆的末端处组设有一第一垫圈组,以在该第一支撑臂及该固定座之间产生一适当的摩擦阻力。
前述的支撑架,其中所述的位于该第二连接座及该连接片之间的该第二轴杆上套设有一双勾垫片。
前述的支撑架,其中所述的位于该第二连接座及该第三连接座之间的该第二轴杆上套设有一单勾垫片。
前述的支撑架,其中所述的第二轴杆上套设有一单勾限位垫片,用以限制该第二支撑臂相对应于该第一支撑臂所能转动的角度。
前述的支撑架,其中所述的第二轴杆的末段套设有一第二垫圈组,以在该第一支撑臂及该第二支撑臂之间产生一适当的摩擦阻力。
前述的支撑架,其中所述的二侧面板各穿设有一第一插销孔,该第一连接座穿设有一第二插销孔,另设有一插销,是可穿设于该第一插销孔及该第二插销孔,以可将该第一支撑臂以呈水平的状态固定于该固定座上。
前述的支撑架,其中所述的位于该第一连接座轴孔间的第一轴杆上套设有一轴套。
前述的支撑架,其中所述的支撑杆的外表面套设有至少一套管,该套管介于该支撑杆的外表面与该弹性元件之间。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的技术方案可知,为了改进上述现有习知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支撑架,其包括有一底座、一固定座、一第一支撑臂、一第二支撑臂,以及一固定板。该固定座具有一底板,该底板固设于该底座的表面,该底板相对两侧边各向上垂直弯折形成有一侧面板,且该二侧面板是呈对称。该第二支撑臂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及第二端,该第二端轴固以一固定板。该第一支撑臂为一长形框体,并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及第二端,且该第一支撑臂包含有:一限位块,固设于该第一支撑臂的一适当位置;一第一轴杆,轴设于该第一支撑臂的第一端及该固定座的二侧面板;一第一固定杆,轴设于该固定座的二侧面板;二连接片,位于该第一支撑臂的第二端的外侧面;二第二轴杆,各依序轴设于该连接片、该第一支撑臂的第二端及该第二支撑臂的第一端;一第二固定杆,轴设于该连接片;以及一支撑杆,其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及第二端,该支撑杆穿设于该限位块,且该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该第一固定杆及该第二固定杆螺固,而且位于该限位块及该第一固定杆间的该支撑杆套设有一弹性元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该侧面板更穿设有一第一插销孔,该第一支撑臂的第一端则穿设有一第二插销孔,另设有一插销,是可穿设于该第一插销孔及该第二插销孔内,可将该第一支撑臂以呈水平的状态固定于该固定座上。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支撑架至少具有下列的优点:在调整支撑架角度时,固定物不会随之改变原有的仰角角度;底座可以选择以平置或夹置的方式固定于工作桌体上;可以调整支撑架角度调整时的施力大小;在支撑架被调整角度的行程中,可以维持以相同的力量来操作支撑架角度的上升或下降;支撑架的弹性元件被压缩时,其动作仍能保持顺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支撑架,其包括有一底座、一固定座、一第一支撑臂、一第二支撑臂,以及一固定板。利用固定座、第一支撑臂、以及所设的连接片及支撑杆等所构成一呈平行四边形的四连杆连动的作用,当第一支撑臂相对应于固定座进行转动及角度位置的调整时,轴固于第一支撑臂上端的第二支撑臂仍可与第一支撑臂之间保持在原有的仰角角度,使得固定于固定板上的固定物保持于原来的仰角角度位置。如此,使用者可以随意调整第一支撑臂相对于固定座的角度,藉此调整固定板在空间中的上下高度位置,有利于使用者便于操作固定板上的固定物,且其在调整支撑架的支撑臂的角度位置时,固定物仍能保持原来的仰角角度,非常适于实用。本实用新型具有上述诸多优点及实用价值,其不论在产品结构或功能上皆有较大的改进,在技术上有显著的进步,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效果,且较现有的支撑架具有增进的突出功效,从而更加适于实用,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支撑架的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支撑架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支撑架的另一视角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4A至图4B是本实用新型支撑架的连续动作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支撑架另一实施例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支撑架再一实施例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100:底座          110:转盘
130:调整螺栓      200:固定座
210:底板          212:螺孔
214:螺钉          220:侧面板
222:第一固定座轴孔224:第二固定座轴孔
226:第一插销孔    250:插销
300:第一支撑臂    302:固定孔
310:限位块        312:中央穿孔
320:第一连接座    322:第一连接座轴孔
324:第二插销孔    326:限位垫片
330:第二连接座    332:第二连接座轴孔
340:支撑杆        341:内螺纹
342:外螺纹部      343:弹性元件
344:第二固定垫片  345:调整螺帽
346:套管          350:第二轴杆
351:勾垫片        352:单勾限位垫片
353:第二螺帽      360:连接片
362:第一连接轴孔  364:第二连接轴孔
370:第二固定杆    372:第二轴孔
374:第二螺固元件  376:第二弹性帽垫
380:第一轴杆      381:轴套
382:第一螺帽      383:摩擦垫片
390:第一固定杆    392:第一轴孔
393:第一弹性帽垫    394:第一螺固元件
400:第二支撑臂      410:轴座
412:轴座轴孔        420:第三连接座
422:第三连接座轴孔  424:单勾垫片
500:固定板          600:第一垫圈组
610:第一固定垫片    620:弹性垫片
700:第二垫圈组      720:凸点定位垫片
740:弹性垫片        800:传输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支撑架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请参阅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支撑架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分解立体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支撑架,主要包括一底座100、一固定座200、一第一支撑臂300、一第二支撑臂400,以及一固定板500;其中:
上述的底座100,是提供固定座200可以组设于其表面。在图1的实施例中,是绘示底座100为一平置板体,可以平置于一工作台面上,例如可以平置于一工作的桌面上。底座100的下表面另组设有一转盘110,使得底座100可以在该转盘110上进行左右回转。
请同时参阅图2及图3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支撑架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组合结构示意图及另一视角的组合结构示意图。上述的固定座200,由平面金属板所弯折构成,其具有一底板210,该底板210具有复数螺孔212,可藉由复数螺钉214螺固于底座100的表面。底板210相对两侧边各向上垂直弯折形成设有一侧面板220,该二侧面板220互呈对称。二侧面板220各穿设有一第一固定座轴222、一第二固定座轴孔224,以及一第一插销孔226。
上述的第一支撑臂300,为一中空的长形框体,并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及第二端。位于第一支撑臂300的近第二端穿设有一固定孔302,藉以将一限位块310螺固于第一支撑臂300的近第二端的中空处。限位块310的中央处并穿设有一中央穿孔312。第一支撑臂300的第一端及第二端是分别具有一对第一连接座320及一对第二连接座330。该第一连接座320穿设有一第一连接座轴孔322及一第二插销孔324;该第二连接座330则穿设有一第二连接座轴孔332。
该第一支撑臂300另设有一第一轴杆380,其轴设于第一固定座轴孔222及第一连接座轴孔322,并在位于二第一连接座轴孔322之间的第一轴杆380上套设有一轴套381,可藉以将第一支撑臂300第一端处轴固于固定座200上;另外,位于第一固定座轴孔222及第一连接座轴孔322之间的第一轴杆380上更套设有一限位垫片326,用以限制第一支撑臂300相对应于固定座200所能转动的角度。且第一轴杆380更套设有一摩擦垫片383,该摩擦垫片383固定于固定座200的侧面板220,并面向限位垫片326,该限位垫片326及摩擦垫片383的相临面各设有相对应的渐凸表面。又第一轴杆380的末端处组设有一第一垫圈组600,以在第一支撑臂300及固定座200之间产生一适当的摩擦阻力,使得当第一支撑臂300相对应于固定座200以第一轴杆380为轴心转动时提供一轴摩擦力。该第一垫圈组600包括有一第一固定垫片610及二弹性垫片620,依序套置于位在固定座200的侧面板220外侧的第一轴杆380的末端,并藉由一第一螺帽382予以螺固。
该第一支撑臂300另具有一第一固定杆390,其是轴设于第二固定座轴孔224,并在该第一固定杆390的末端组设有一第一弹性帽垫393。又,该第一固定杆390的中央穿设有一第一轴孔392。
该第一支撑臂300另具有一支撑杆340,其穿设于限位块310的中央穿孔312。支撑杆340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及第二端,该两端各具有一内螺纹341,使得支撑杆340第一端可以藉由一第一螺固元件394螺固于第一固定杆390的第一轴孔392上。其中,螺固于第一固定杆390的支撑杆340第一端的外侧更具有一外螺纹部342。而位于限位块310及第一固定杆390之间的支撑杆340上依序套设有一弹性元件343、一第二固定垫片344及一调整螺帽345。其中调整螺帽345是螺固于支撑杆340的外螺纹部342上,使得可以藉由旋动调整螺帽345位于外螺纹部342上的位置,可以达到调整弹性元件343所能产生的弹性力量。又,该支撑杆340的外表面套设有至少一套管346,其介于支撑杆340的外表面与弹性元件343之间,使弹性元件343沿着支撑杆340的轴向被压缩时,其动作能够保持顺畅。
上述的第二支撑臂400,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及第二端,其第二端是具有一轴座410,并穿设有一轴座轴孔412,可用以轴固上述固定板500,以使固定板500可以该轴座轴孔412为轴心而转动。
上述的固定板500,可以用以固设一固定物(例如液晶荧幕)。第二支撑臂400的第一端则具有一对第三连接座420,其穿设有一第三连接座轴孔422。
又,上述的第一支撑臂300另还设有二个第二轴杆350及二个连接片360,该二个连接片360分别位于第一支撑臂300第二端的第二连接座330的外侧面,且各穿设有一第一连接轴孔362及一第二连接轴孔364。第二轴杆350依序轴设于第一连接轴孔362、第二连接座轴孔332及第三连接座轴孔422,藉以将第二支撑臂400的第一端轴设于第一支撑臂300第二端。位于第二连接座330及连接片360之间的第二轴杆350上套设有一双勾垫片351;第二连接座330及第三连接座420之间的第二轴杆350上则套设有一单勾垫片424及一单勾限位垫片352,如此,用以分别降低第二连接座330及连接片360之间,以及第二连接座330及第三连接座420之间在进行作动时所可能产生的磨损。且第二轴杆350所套设的单勾限位垫片352,可用以限制第二支撑臂400相对应于第一支撑臂300所能转动的角度。
第二轴杆350的末段更套设有一第二垫圈组700,以在第一支撑臂300及第二支撑臂400之间产生一适当的摩擦阻力,使得当第二支撑臂400相对应于第一支撑臂300以第二轴杆350为轴心转动时提供一轴摩擦力。该第二垫圈组700包括有至少二凸点定位垫片720及至少二弹性垫片740,并依序套置于位在第三连接座420的内侧表面的第二轴杆350末端,并藉由第二螺帽353予以螺固。
上述第一支撑臂300另设有一第二固定杆370,其是轴固于连接片360的第二连接轴孔364上,并在该第二固定杆370的末端组设有一第二弹性帽垫376,且该第二固定杆370的中央穿设有一第二轴孔372,以使支撑杆340的第二端可以藉由第二螺固元件374螺固于第二固定杆370的第二轴孔372上。
请参阅图4A及图4B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支撑架的连续动作示意图。本实用新型主要是利用在第一轴杆380、第一固定杆390、第二轴杆350及第二固定杆370之间的固定座200、第一支撑臂300、连接片360及支撑杆340等所构成一呈平行四边形的四连杆连动的结构及作用,使得当第一支撑臂300相对应于固定座200进行转动及角度位置的调整时,轴固于第一支撑臂300第二端的第二支撑臂400仍可与第一支撑臂300之间保持在原有的仰角角度(例如由图4A所示状态改变至图4B所示状态)。藉由此四连杆连动的作用,可以使得固定于固定板500上的固定物,当使用者在上下调整第一支撑臂300的空间位置时,不至于去影响到固定物原来所保持的仰角角度的位置(固定物如是以显示荧幕为例,则显示荧幕的上下仰角角度不致受到改变),如此,使用者可随意调整第一支撑臂300相对于固定座200的角度,藉此调整固定板500在空间中的上下高度位置,有利于使用者可以便于操作装设于固定板500上的固定物。
再者,当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支撑臂300受力而向下方进行转动时,位于支撑杆340上的弹性元件343将因为支撑杆340会相对应于限位块310而朝向支撑杆340的轴向方向移动,使得弹性元件343藉此而被受力压缩,并蓄积产生一回复弹力,使得所产生的回复弹力可以与受力下压所产生的分力呈一力量的平衡状态。如此即可使得使用者在调整第一支撑臂300及第二支撑臂400的位置时,当移动至某一角度位置时,可立刻保持一定位的状态,使得装设于固定板500上的固定物,不致因为第一支撑臂300及第二支撑臂400位置的改变而失去平衡,能够避免向上方回弹或向下方下坠的缺点。又,第一支撑臂300在受力向下而逐渐呈水平的过程当中,弹性元件343的被压缩亦因逐渐呈水平而逐渐减低其垂直的分力,然而在此同时,限位垫片326与摩擦垫片383的相对渐凸表面亦逐渐对合,而逐渐增强第一支撑臂300向下转动时的摩擦力,以弥补此时弹性元件343垂直分力的不足,亦即,以此种互补作用,可以维持以相同的力量来操作第一支撑臂300的上升或下降。
在本实用新型支撑架欲进行收折时,可以将第一支撑臂300朝向下方转动,使得第一支撑臂300与底座200可以保持在贴平于水平状态。另设有一插销250,将该插销250(结合参阅图1所示)穿设于第一插销孔226及第二插销孔324内,即可将第一支撑臂300以呈水平的状态固定于固定座200上,可以防止第一支撑臂300朝向上方回弹转动,以便于使用者可以收藏及包装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架。
请另参阅图5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支撑架另一实施例的组合结构示意图,是绘示固定板500所装设固定物(例如液晶荧幕)的传输线800,可经由固定板500、第二支撑臂400、第一支撑臂300以及固定座200的路径,而延伸至底座100。依此使得固定物的传输线800与本实用新型支撑架结合为一体,而不会悬空摆荡。
又请参阅图6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支撑架再一实施例的组合结构示意图,是绘示底座100的再一实施型态。其显示底座100为一ㄈ型夹体,且该ㄈ型夹体的底部螺设有一调整螺栓130。依此,可将本实用新型支撑架借着该ㄈ型夹体的底座100夹持于一工作桌体的边缘,并以该调整螺栓130紧固。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8)

1.一种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
一底座;
一固定座,具有一底板,该底板固设于该底座的表面,该底板相对两侧边各向上垂直弯折形成有一侧面板,且该二侧面板是呈对称;
一第二支撑臂,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及第二端,该第二端轴固以一固定板;以及
一第一支撑臂,为一长形框体,并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及第二端,且该第一支撑臂包含有:
一限位块,固设于该第一支撑臂的一适当位置;
一第一轴杆,轴设于该第一支撑臂的第一端及该固定座的二侧面板;
一第一固定杆,轴设于该固定座的二侧面板;
二连接片,位于该第一支撑臂的第二端的外侧面;
二第二轴杆,各依序轴设于该连接片、该第一支撑臂的第二端及该第二支撑臂的第一端;
一第二固定杆,轴设于该连接片;及
一支撑杆,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及第二端,该支撑杆穿设于该限位块,且该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该第一固定杆及该第二固定杆螺固,而且位于该限位块及该第一固定杆间的该支撑杆套设有一弹性元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二侧面板各穿设有一第一固定座轴孔及一第二固定座轴孔;该第一支撑臂的第一端及第二端分别具有一对第一连接座及一对第二连接座,该第一连接座及该第二连接座分别穿设有一第一连接座轴孔及一第二连接座轴孔;该第二支撑臂的第一端具有一对第三连接座,该第三连接座并穿设有一第三连接座轴孔;该二连接片上各穿设有一第一连接轴孔及一第二连接轴孔;该第一轴杆轴设于该第一固定座轴孔及该第一连接座轴孔;该第一固定杆轴设于该第二固定座轴孔;该第二轴杆依序轴设于该第一连接轴孔、该第二连接座轴孔及该第三连接座轴孔;该第二固定杆则轴设于该连接片的第二连接轴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一固定杆及该第二固定杆的中央分别穿设有一第一轴孔及一第二轴孔,该支撑杆的第一端及第二端分别螺固于该第一轴孔及该第二轴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支撑杆的第一端的外侧表面具有一外螺纹部,并套设有一第二固定垫片及一调整螺帽,且该调整螺帽螺固于该外螺纹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限位块的中央处穿设有一中央穿孔,该支撑杆是穿设于该中央穿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底座为一平置板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底座的下表面组设有一转盘,使得该底座可在该转盘上左右回转。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底座为一ㄈ型夹体,且该ㄈ型夹体的底部螺设有一调整螺栓。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位于该第一固定座轴孔及该第一连接座轴孔间的该第一轴杆上套设有一限位垫片,用以限制该第一支撑臂相对应于该固定座所能转动的角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一轴杆更套设有一摩擦垫片,该摩擦垫片固定于该固定座的侧面板,并面向该限位垫片,该限位垫片及该摩擦垫片的相临面各设有相对应的渐凸表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一轴杆的末端处组设有一第一垫圈组,以在该第一支撑臂及该固定座之间产生一适当的摩擦阻力。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位于该第二连接座及该连接片之间的该第二轴杆上套设有一双勾垫片。
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位于该第二连接座及该第三连接座之间的该第二轴杆上套设有一单勾垫片。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二轴杆上套设有一单勾限位垫片,用以限制该第二支撑臂相对应于该第一支撑臂所能转动的角度。
1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二轴杆的末段套设有一第二垫圈组,以在该第一支撑臂及该第二支撑臂之间产生一适当的摩擦阻力。
1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二侧面板各穿设有一第一插销孔,该第一连接座穿设有一第二插销孔,另设有一插销,是可穿设于该第一插销孔及该第二插销孔,以可将该第一支撑臂以呈水平的状态固定于该固定座上。
1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位于该第一连接座轴孔间的第一轴杆上套设有一轴套。
1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支撑杆的外表面套设有至少一套管,该套管介于该支撑杆的外表面与该弹性元件之间。
CNU2007200030604U 2007-02-28 2007-02-28 支撑架 Expired - Lifetime CN201025582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0030604U CN201025582Y (zh) 2007-02-28 2007-02-28 支撑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0030604U CN201025582Y (zh) 2007-02-28 2007-02-28 支撑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025582Y true CN201025582Y (zh) 2008-02-20

Family

ID=390994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7200030604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025582Y (zh) 2007-02-28 2007-02-28 支撑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025582Y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56845B (zh) * 2007-02-28 2010-09-29 裕威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支撑架
CN101737606B (zh) * 2008-11-17 2012-07-18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升降机构及其四连杆结构
CN101725801B (zh) * 2008-10-17 2012-08-29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旋转结构
CN104007791A (zh) * 2014-06-11 2014-08-27 徐学翠 一种多角度自由调节平板电脑架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56845B (zh) * 2007-02-28 2010-09-29 裕威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支撑架
CN101725801B (zh) * 2008-10-17 2012-08-29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旋转结构
CN101737606B (zh) * 2008-11-17 2012-07-18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升降机构及其四连杆结构
CN104007791A (zh) * 2014-06-11 2014-08-27 徐学翠 一种多角度自由调节平板电脑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56845B (zh) 支撑架
CN201025582Y (zh) 支撑架
CN109259523B (zh) 一种多功能视觉传达平台
CN202365216U (zh) 一种升降课桌、升降椅及升降桌椅升降装置
CN100536546C (zh) 大屏幕平板电视折叠式基座
CN203068094U (zh) 视角可调式平板电视机架
CN203444337U (zh) 汽车内饰件实验角度调节装置
CN212107651U (zh) 一种中文专业教学使用的多媒体教学装置
CN203604944U (zh) 多功能液晶电视机底座
CN203505910U (zh) 折叠式桌
CN2896448Y (zh) 显示器底座转动结构
CN218737780U (zh) 一种笔记本电脑支架
CN205806209U (zh) 一种多点定位支撑转轴
CN213216117U (zh) 一种可调节式坐垫支架结构及使用该支架结构的座椅
CN114931275B (zh) 电动升降翻转工作平台
CN110338587A (zh) 一种多向固定连接件、支撑框架和沙发
CN201017676Y (zh) 万向型短臂式液晶显示屏支撑架
CN217873986U (zh) 一种通用型配重装置
CN216258886U (zh) 一种具有三角稳定结构的单双杠架
TWI344034B (zh)
CN212590958U (zh) 一种结构设计用绘图装置
CN213400129U (zh) 一种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展示板
CN209414938U (zh) 一种新型笔记本电脑支架装置
CN219781888U (zh) 一种多用支撑机构
CN216695854U (zh) 一种生物基材料的抗拉试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220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07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