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020702Y - 新型榔头结构 - Google Patents

新型榔头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020702Y
CN201020702Y CNU2007200345816U CN200720034581U CN201020702Y CN 201020702 Y CN201020702 Y CN 201020702Y CN U2007200345816 U CNU2007200345816 U CN U2007200345816U CN 200720034581 U CN200720034581 U CN 200720034581U CN 201020702 Y CN201020702 Y CN 201020702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nt pad
hammer head
hammer
structure according
mobile ji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72003458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国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ng Ronghui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U20072003458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020702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020702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020702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ercussive Tools And Related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榔头结构,包括握把,安装座,槌头单元,其主要特征是在握把上安装槌头单元,该槌头单元具有弹簧以及橡胶制成的第一槌头,且握把具有橡胶制成之前端和软套,形成了总共四外之避震结构,不会令使用者在锤击进感到手掌不适,且第二槌头可以换装成起子或套筒等其它工具,更增加其实用性和便利性。

Description

新型榔头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榔头结构改良,尤其是指一种具有良好之避震结构,不会令使用者感到一适之榔头结构改良。
背景技术
手工具在近百年内蓬勃发展,已经成为人类工作上不可缺少之角色,甚至可以说是人类双手之延伸,而现代人讲求量少而质精、携带方便,对于同时需要携带或是使用各种工具之使用者来说,若能减轻工具携带而降低负重,且能在使用上相对便利又不繁琐,则将能提高工作效率,除此之外,一种具有多种功能之手工具,在购买费用上往往较个别工具之总价还要便宜许多,且在存放上所占之空间较小,也不容易因为工具杂乱而导致工具遗失,而如果是携带一般较为沉重之榔头,更会造成使用上之不便以及携带上之负担。
上述榔头系具有一长杆状握柄,该握柄顶端套装一金属材质之槌头,该槌头之一端面系用以敲击铁钉,槌头之另一端系呈分叉状可夹持铁钉,将铁钉由木板上拉拔出来,该槌头之前端埋设一磁性体,该磁性体可用于吸取铁钉并固定之,令使用者可藉由磁性体吸住铁钉之后,再以手握住握柄击打铁钉,预先使铁钉末端稍微钉进目标位置,可免除另一手须扶住铁钉,会打到手之危险,接着再藉由槌头之击打面对准已定位在预定位置之铁钉,继续用力将铁钉完全打入木板。
然而,上述之榔头在操作使用时仍有下列之缺点:
1、槌头仅是套设于握柄,一段时间过后,会因为槌头反覆锤击之反作用力,造成槌头与握柄之间的结合松动,甚至槌头有可能在锤击的动作中脱出而击伤人,产生安全性不佳之顾虑,且造成耐用性不长。
2、由于使用者在锤击时,必须用手掌紧握把柄,所以锤击时的反作用力,将对使用者之手掌造成震荡,令使用者感到手麻痹而感到不舒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鉴于已有技术之榔头缺少避震结构而导致使用者会感到不适,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避震结构的新型榔头结构。
本实用新型之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榔头结构,包括握把,安装座,槌头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座,是一筒状体,筒状体之内壁设有固定条,安装座一端处所形成之第一开口外壁设有螺纹,而安装座另一端处所形成之第二开口具有一内缩段,且第二开口之口径小于第一开口之口径;槌头单元,由第一槌头、弹簧、固定环、公接头以及第二槌头组成,第一槌头之一端设有突出部,固定环之侧壁于相对处设有穿孔,并于对应安装座内壁之固定条处设有固定槽;公接头外套有固定环并一起置于安装座内,有栓塞件置于固定环上的孔和公接头上的卡孔内,公接头外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槌头或起子或套筒,固定环上的固定槽和安装座上内壁上的固定条配合;然后,向安装座内放置弹簧,环状帽盖套在第一槌头突出部外并和第一开口之螺纹螺合固定。
所述的主杆和安装座之连接部为橡胶件。
所述的栓塞件为铁珠以及铁珠帽。
所述的安装座上的内缩段内安装有一磁性体。
所述的握把系由一主杆以及一外筒所组成,该主杆沿着杆体方向设有一定间隔之数螺孔,该外筒之前端设有数穿孔以对应于该主杆之螺孔,主杆和外筒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第一槌头系为橡胶所制成。
第二槌头系为金属所制成。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榔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之底端设有橡胶制成之软套,该软套呈现波浪状。
本实用新型之榔头,其主要是在于握把上安装一槌头单元,该槌头单元具有弹簧以及橡胶制之第一槌头,且握把具有橡胶制成之前端以及软套,形成了总共四处之避震结构,可以降低锤击时之冲击力,而且槌头单元之第二槌头可换装为起子或是套筒等其它工具,更增其实用上之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结构榔头相较之下,具有以下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具有总共四处之避震结构,所以使用者在槌锤击时不会感到手掌麻痹而不舒适。
2、本实用新型之槌头也不会因为反覆锤击之反作用力而松动,所以槌头不会在锤击的动作中脱出去击伤人,如此不但耐用性较佳,而且较为安全可靠。
3、本实用新型具有磁性体,可帮助使用者吸附一些小工具如铁钉,以便使用者在进行工作时可以不用手拿铁钉也不会失手掉落。
4、本实用新型之槌头单元具有公接头,除了可以结合第二槌头之外,尚可结合螺丝起子等其它工具,更有助于使用者达到事半功倍效果。
5、本实用新型之握把由主杆以及外筒所组成,让使用者可依自身之需求将握把调整为各种长度,更增其实用上之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组合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结合螺丝起子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利用磁性体吸附铁钉之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结合状态之截面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握把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握把伸长状态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本实用新型内容、发明目的及其达成之功效有更完整且清楚的揭露,兹于下详细说明,并请一并参阅附图。
本实用新型之榔头结构是由一握把1、一安装座2以及一槌头单元3所组合而成,其中:
该握把1包括一主杆11以及一外筒12,主杆11具有橡胶制成之前端111,且沿着杆体方向设有一定间隔之数螺孔112,用以连结并锁固外筒12,外筒12之前端设有数穿孔121以对应于主杆11之螺孔112,而底端设有橡胶制成之软套122,以供使用者持握;
该安装座2系一筒状体,筒状体之内壁设有固定条21,安装座2一端处所形成之第一开口22外壁设有螺纹221,用以锁固一环状帽盖23,而安装座2另一端处所形成之第二开口24具有一内缩段241,使得第二开口24之口径小于第一开口22之口径,且内缩段241之外壁固设有一磁性体25。
该槌头单元3系和安装座2固定连接,包括一橡胶制之第一槌头31,数弹簧32、一固定环33、公接头34以及一金属制之第二槌头35,第一槌头31之一端设有突出部311,在设置于安装座2之后可卡抵于安装座2之环状盖帽23,固定环33之侧壁于相对处设有两穿孔331,用以固定铁珠36以及铁珠帽361,并于对应安装座2内壁之固定条21处设有固定槽332,公接头34和第二槌头35固定连接,且公接头34具有卡孔341以供铁珠36以及铁帽361定位之用。
于实施组装时,先将外筒12利用螺固元件5结合于主杆11,螺栓5系穿过外筒12之穿孔121,再螺锁于主杆11之螺孔112,且可依使用者之需求选择不同之螺孔112来组设,以改变握把1之长度,再将安装座2利用螺栓5结合主杆11之前端111,并将槌头单元3安装于安装座2,经由安装座2之第一开口22依序放入公接头34、弹簧32、固定环33、弹簧32以及第一槌头31,此时,由于第二开口24之口径较小,使得公接头34可以卡抵于第二开口24不会脱出,而固定环33需连同铁珠36以及铁珠帽361放入安装座2,并将固定环33之固定槽332与安装座2之固定条21相互嵌合,此时,铁珠36系固定于公接头34之卡孔341,如此可令固定环33固定于安装座2内而不会转动,最后置入第一槌头31之后,再将环状盖帽23螺固于第一开口22,由于第一槌头31之一端具有突出部311,可卡抵于环状帽盖23,以避免槌头单元3自第一开口22脱离安装座2。
于实施使用时,由于槌头单元具有橡胶制之第一槌头31以及弹簧32,且握把1具有橡胶制成之前端111以及软套122,形成了总共四处之避震结构,所以使用者在锤击时不会感到手掌麻痹而不舒适,而且安装座2之第二开口24具有磁性体25,可帮助使用者吸附一些小工具如铁钉4,以便使用者在进行工作时可以不用手拿铁钉4也不会失手掉落,而槌头单元3之公接头34除了可以安装第二槌头35之外,尚可结合螺丝起子6等其它工具,且由于固定环33之固定槽332与安装座2之固定条21相互嵌合、铁珠36与公接头34之卡孔341相互固定,使得固定环33固定于安装座2内而不会转动,如此可以提供螺丝起子6在使用时所必须之扭力。
由于握把1系由主杆11以及外筒12所组成,可依使用者之需求在主杆11上选择不同之螺孔112来螺锁外筒12,如此可将握把1调整为各种长度,更增其实用上之便利性。

Claims (8)

1.一种新型榔头结构,包括握把,安装座,槌头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座,是一筒状体,筒状体之内壁设有固定条,安装座一端处所形成之第一开口外壁设有螺纹,而安装座另一端处所形成之第二开口具有一内缩段,且第二开口之口径小于第一开口之口径;槌头单元,由第一槌头、弹簧、固定环、公接头以及第二槌头组成,第一槌头之一端设有突出部,固定环之侧壁于相对处设有穿孔,并于对应安装座内壁之固定条处设有固定槽;公接头外套有固定环并一起置于安装座内,有栓塞件置于固定环上的孔和公接头上的卡孔内,公接头外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槌头或起子或套筒,固定环上的固定槽和安装座上内壁上的固定条配合;然后,向安装座内放置弹簧,环状帽盖套在第一槌头突出部外并和第一开口之螺纹螺合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榔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杆和安装座之连接部为橡胶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榔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栓塞件为铁珠以及铁珠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榔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座上的内缩段内安装有一磁性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榔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握把系由一主杆以及一外筒所组成,该主杆沿着杆体方向设有一定间隔之数螺孔,该外筒之前端设有数穿孔以对应于该主杆之螺孔,主杆和外筒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榔头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槌头系为橡胶所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榔头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二槌头系为金属所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榔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之底端设有橡胶制成之软套,该软套呈现波浪状。
CNU2007200345816U 2007-02-14 2007-02-14 新型榔头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020702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0345816U CN201020702Y (zh) 2007-02-14 2007-02-14 新型榔头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0345816U CN201020702Y (zh) 2007-02-14 2007-02-14 新型榔头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020702Y true CN201020702Y (zh) 2008-02-13

Family

ID=390881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720034581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020702Y (zh) 2007-02-14 2007-02-14 新型榔头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020702Y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28758A (zh) * 2011-12-03 2012-07-04 江苏欧玛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多头锤子
CN104760027A (zh) * 2015-04-13 2015-07-08 苏州神林堂中医药研究所 一种工具锤
CN105538243A (zh) * 2015-12-28 2016-05-04 苏州林信源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握把
CN110027734A (zh) * 2019-05-15 2019-07-19 温州科利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粉状物料包装装置
EP3760383A3 (en) * 2016-01-26 2021-03-31 Jui-Yuan Shih Force-limiting and damping device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28758A (zh) * 2011-12-03 2012-07-04 江苏欧玛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多头锤子
CN104760027A (zh) * 2015-04-13 2015-07-08 苏州神林堂中医药研究所 一种工具锤
CN105538243A (zh) * 2015-12-28 2016-05-04 苏州林信源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握把
EP3760383A3 (en) * 2016-01-26 2021-03-31 Jui-Yuan Shih Force-limiting and damping device
CN110027734A (zh) * 2019-05-15 2019-07-19 温州科利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粉状物料包装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020702Y (zh) 新型榔头结构
US9198337B2 (en) Impact tool
US7051629B2 (en) Tool handle adjustable to different length
WO2006058068A3 (en) Multi-tool screwdriver
US6922864B2 (en) Multiple purpose tool
US8601916B2 (en) Multifunctional hand tool
CA2523445C (en) Screwdriver with hammer end
US6457384B1 (en) Capped head hammer
US20100132530A1 (en) Multi-Use Punch
CN101992453A (zh) 一种钉子夹持器
US20110155404A1 (en) Hand-held electric tool
US6860180B1 (en) Screwdriver provided with percussion mechanism to facilitate the unfastening and the fastening of screw
CN212683856U (zh) 一种握钉器
US20060021474A1 (en) Double headed striking tool
CN201095101Y (zh) 带伸缩头的钉锤
US20020124371A1 (en) Anchor driver tool for power hammer apparatus
CN215037175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多功能锤
CN2207262Y (zh) 打钉器
CN217703294U (zh) 一种新型羊角锤
CN211278276U (zh) 一种用于装修的多功能锤
CN102145484A (zh) 具有钉子定位件的钉锤
CN217317879U (zh) 一种接待礼品用的可拆卸手握式锤子
CN211639783U (zh) 一种折叠式地质勘探锤
CN214686378U (zh) 一种具备收纳功能的建筑工程用钉锤
CN210909851U (zh) 一种建筑用多功能辅助工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HUANG RONGHUI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HUANG GUOHUA; PATENTEE

Effective date: 20080411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80411

Address after: Room 1108, Wantong building, 394 MeiLing Road, Anhui, Hefei Province: 230011

Patentee after: Huang Ronghui

Address before: Room 1108, Wantong building, 394 MeiLing Road, Anhui, Hefei Province: 230011

Co-patentee before: Yang Zhexiong

Patentee before: Huang Guo Hua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213

Termination date: 2010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