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019160Y - 箱、包、袋的把手结构 - Google Patents

箱、包、袋的把手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019160Y
CN201019160Y CNU2007200034658U CN200720003465U CN201019160Y CN 201019160 Y CN201019160 Y CN 201019160Y CN U2007200034658 U CNU2007200034658 U CN U2007200034658U CN 200720003465 U CN200720003465 U CN 200720003465U CN 201019160 Y CN201019160 Y CN 201019160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g
magnetic
handle
handles
grip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72000346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国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LIHUA LEATHERN PRODUCTS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LIHUA LEATHERN PRODUCTS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LIHUA LEATHERN PRODUCTS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LIHUA LEATHERN PRODUCTS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72000346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019160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019160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019160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urses, Travelling Bags, Baskets, Or Suitc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箱、包、袋的把手结构,为解决现有的箱、包、袋的把手通过定位扣带加以定位而存在使用上相当费时不便且易造成握持感不适的问题而设计。本实用新型包括一容置主体以及两把手,该两把手呈相对应状态地分别设置于所述容置主体的开口部位的两侧,在该两把手相对应处组设有使该两把手相靠合、吸引的磁性体;或者在其中一把手组设磁性体,在另一把手相对应处则组设有导磁体。使两把手之间的打开或者靠合操作更加省时、快速,而且使握持感舒适。

Description

箱、包、袋的把手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箱、包、袋,尤其涉及箱、包、袋的把手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行李箱、公文包、置物袋等可携式置物产品,为使用者提供多元化的使用性能,发展出一种可手提或者肩背的两用式结构型态。
所述手提或肩背箱、包、袋(以下统称两用袋),其结构特点如图1所示,此种结构的两用袋10设有把手11以及肩背带12,该把手11通常设置在两用袋10的顶端拉链口13的两侧,其肩背带12的两端则是组设在两用袋10的两侧部,该肩背带12的长度较把手11长出许多倍而适于肩背使用,这种现有的两用袋的把手结构在实际使用中发现,由于使用者以手握持其把手11提携该两用袋10时,该肩背带12由于长度颇长,所以会任意垂落至两用袋10的底部下方(如图1的箭头L所示),而若是采用肩背方式时,则该把手11会朝外侧垂落,因此,无论是采用手提或者肩背方式,均造成形态不雅,且把手11以及肩背带12容易勾到周围物品而导致使用者行走不便、跌倒以及让歹徒抢匪更容易抓持得到的问题。基于此,虽然有使用者在采用手提方式之前,先将该肩背带12的中段夹置于两把手11之间,用以解决该肩背带12向外垂落的问题。然而,由于两把手11之间并无相互定位的设计,因此当使用者将两用袋10放下时,随着两把手11的向外垂落,该肩背带12以及把手11也将丧失定位而掉落。
鉴于此,业者继而又研发出如图2所示的改良式两用袋结构,其主要是在该两用袋20的两把手21相对应部位组设一定位扣带22(有条状或片状的设计,且所述定位扣带22可为公、母钮扣或公、母魔鬼毡相扣合、黏合等型态),所述定位扣带22是可用以将两把手21的相靠合状态加以定位,因此该肩背带23的中段即可稳定地被夹置于两把手21之间,而欲改用肩背带23时,再解开该定位扣带22,然后打开两把手21,即可释放肩背带23,接着再靠合两把手21并扣上该定位扣带22,因此在肩背状态时,该两把手21也不会往外侧垂落;但此种两用袋结构在实际使用中发现仍旧存在下述问题:
1、由于使用者在携带该两用袋20过程中,临时取用或放置物品的机率是相当频繁的,当此种情况发生时,因为两把手21被定位扣带22所定位,以致拉链口24受阻无法拉开,因此使用者必须先解开该定位扣带22释放两把手21才能完成,而使用者完成物品的取放动作后,又必须再将该定位扣带22加以扣合定位,由此可知,整个两用袋20的使用,将因为该定位扣带22的设置而显得相当费时不便,有些使用者甚至因为难以忍受此种不便,忿而不用或是将该定位扣带22加以剪除不用,由此可见该种两用袋结构的设计确有再改良的必要。
2、另外,有业者将该所述定位扣带22设成大面积的片状型态,进以可将两把手21的中间区段供握持部位均包覆定位,然而,由于所述的定位扣带22所采用的材质必须考虑其可定位强度,故材质并不柔软,因此当其包覆于两把手21时,将让把手21的握持感变得更加僵硬,进而增加了人手提持时的不适感;而纵使该定位扣带22设置于把手21偏侧的条状型态,仍旧会在提持过程中时而磨擦到人手部位造成不适。
因此,针对上述现有手提或肩背箱、包、袋的把手结构所存在的问题,如何开发一种更具理想实用性的箱、包、袋的把手的创新结构,实在为使用消费者所期盼的,也是相关业者须再努力研发突破的目标及方向。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的箱、包、袋的把手结构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两把手之间的打开或者靠合操作更加省时、快速而且使握持感舒适的箱、包、袋的把手结构。
本实用新型箱、包、袋的把手结构,所述箱、包、袋包括一容置主体以及两把手,该两把手呈相对应状态地分别设置于所述容置主体的开口部位的两侧,在该两把手相对应处组设有使该两把手相靠合、吸引的磁性体;或者在其中一把手组设磁性体,在另一把手相对应处则组设有导磁体。
本实用新型的两把手的相靠合状态可通过所述磁性体之间,或者磁性体与导磁体之间相互吸引作用而达成定位效果;进而具有如下功效:
其一:使两把手的靠合定位以及打开状态的变换操作更加省时、快速有效率,且可让箱、包、袋的肩背带定位以及取出时,该两把手之间的动作更加省时好操作,达到使用更加方便的实用进步性。
其二:所述磁性体、导磁体可被包覆、埋设隐藏于把手内部,因此不致影响把手外部原本供握持的舒适感,即可兼顾把手的质量及使用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箱、包、袋的把手结构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箱、包、袋的把手结构二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把手部位打开状态的立体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把手部位呈靠合定位状态的平面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把手部位呈打开状态的平面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磁性体型态的另一实施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3、图4、图5所示的是本实用新型箱、包、袋的把手结构的较佳实施例,如下实施例仅供说明之用,在专利申请的保护范围上并不受此结构的限制。
本实施例为一手提或肩背两用袋,包括:一容置主体30,以使把手31呈两组相对应状态组设于该容置主体30的顶面开口32(如拉链)的两侧处,该容置主体30的两侧间并组设有一肩背带3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
使该两把手31的相对应处组设有磁性体40;以使该两把手31的相靠合状态可通过所述磁性体40之间相互吸引作用而达到定位效果。
其中,所述磁性体40可为组设于把手31内部的结构型态,如图5所示,若该把手31外部为皮革表层所构成,该所述磁性体40则可被包覆隐藏于皮革表层内部;当然,所述磁性体40也可为组设于该把手31外部的结构型态。
其中,所述磁性体40可为软质或硬质构造;目前市面上可见的磁性体产品已包括软质构造(如磁性板)以及硬质构造(如块状磁铁),所以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磁性体40具体实现上无论采用软质或硬质构造均可具体达成。
其中,所述磁性体40可为单一组或复数组的配置型态;其中单一组的实施型态如图4所示,可使该磁性体40设成配合把手31的长条状型态;又或者如图7所示的磁性体40B,为复数组间隔配置的结构型态。
通过上述的结构、组成设计,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箱、包、袋的把手31在使用时如图5所示,当其两把手31相对靠合接触时,即可通过其相对组设的磁性体40之间相互磁力吸引作用直接达成某种强度的定位效果(可取决于磁性体40的磁吸强度);而当使用者欲分开两把手31时,如图6所示,仅须将两把手31往相对外侧施力超过其磁性体40间的磁吸力即可将其扳开,因此操作上极其简单快速,没有现有结构的须解开、扣上定位扣带的繁琐程序。
另外,本实用新型中所揭示的磁性体也可为另一种实施型态,即可使其中一把手组设磁性体,另一把手相对应处则为组设导磁体(如铁片、铁条等)的结构型态;以使该两把手的相靠合状态可通过所述磁性体与导磁体之间相互吸引作用而达成定位效果;由于本实施例图面表现上与前述实施例相同,因此不再另外绘图。
补充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所揭示的磁性体、导磁体在具体实现上,除了可为独立制成再组合于手把结构上的结构型态外;也可为一体形成于把手结构的型态,例如该把手若为塑料制成,则可于其射出过程中混入磁粉而使该手把具有磁性;而当该把手为布料编织而成时,则可于该布料纤维中混合磁性纤维进行编织,如此同样可使该手把具有磁性;而所述导磁体也同样可应用此种结构型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如3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通过该两把手31的相对应处组设有磁性体40或其中一方为导磁体的创新独特设计,当两把手31相对靠合时可通过其相对组设的磁性体40间(或磁性体与导磁体之间)相互磁吸作用直接达成定位效果。又如图5、图6所示,当欲分开两把手31时,仅须将两把手31往相对外侧施力即可将其扳开,进而使手提或肩背箱、包、袋的两把手31靠合定位及打开状态的变换操作更加省时、快速有效率,且可让箱、包、袋的肩背带33定位以及取出时,该两把手31之间的动作更加省时好操作,可省去现有卡扣或解开定位扣带的动作,达到使用更加方便好用的实用进步性。
又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磁性体40、导磁体可被包覆、埋设隐藏于把手31内部而同样具有其磁吸定位效果,因此不致影响把手31外部原本供握持的舒适感,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可兼顾该把手31的质量及使用舒适性。
上述实施例所揭示的技术方案仅用以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且文中虽通过特定的术语进行说明,但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创作的专利保护范围;熟悉此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在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与原则后,对其进行等效目的的变更与修改,均应包含于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2)

1.一种箱、包、袋的把手结构,所述箱、包、袋包括一容置主体以及两把手,该两把手呈相对应状态地分别设置于所述容置主体的开口部位的两侧,其特征在于,在该两把手相对应处组设有使该两把手相靠合、吸引的磁性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包、袋的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体组设于把手内部或者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箱、包、袋的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体为软质或者硬质构造。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箱、包、袋的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体为单一组或者复数组的配置型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包、袋的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体为一体形成于把手结构的型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包、袋的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主体还组设有一肩背带。
7.一种箱、包、袋的把手结构,所述箱、包、袋包括一容置主体以及两把手,该两把手呈相对应状态地分别设置于所述容置主体的开口部位的两侧,其特征在于,在其中一把手组设磁性体,在另一把手相对应处则组设有导磁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箱、包、袋的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体、导磁体为组设于把手内部或者外部。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箱、包、袋的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体、导磁体为软质或者硬质构造。
10.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箱、包、袋的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体、导磁体为单一组或者复数组的配置型态。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箱、包、袋的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体、导磁体为一体形成于把手结构的型态。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箱、包、袋的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主体还组设有一肩背带。
CNU2007200034658U 2007-02-07 2007-02-07 箱、包、袋的把手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019160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0034658U CN201019160Y (zh) 2007-02-07 2007-02-07 箱、包、袋的把手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0034658U CN201019160Y (zh) 2007-02-07 2007-02-07 箱、包、袋的把手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019160Y true CN201019160Y (zh) 2008-02-13

Family

ID=390865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720003465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019160Y (zh) 2007-02-07 2007-02-07 箱、包、袋的把手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019160Y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92699A (zh) * 2014-07-22 2016-07-20 株式会社林五 手提包的提手的构造及其安装方法
CN108497653A (zh) * 2017-02-24 2018-09-07 野醍冷却器有限责任公司 置物提袋
CN113057389A (zh) * 2019-12-31 2021-07-02 魏宏帆 纤维制品组及其纤维制品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92699A (zh) * 2014-07-22 2016-07-20 株式会社林五 手提包的提手的构造及其安装方法
CN105792699B (zh) * 2014-07-22 2019-06-14 株式会社林五 手提包的提手的构造及其安装方法
CN108497653A (zh) * 2017-02-24 2018-09-07 野醍冷却器有限责任公司 置物提袋
CN113057389A (zh) * 2019-12-31 2021-07-02 魏宏帆 纤维制品组及其纤维制品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90194571A1 (en) Universal Strap and Attachments
US11083277B2 (en) Backpack and luggage systems
CN201019160Y (zh) 箱、包、袋的把手结构
JP3060050U (ja) 伸縮布の小物袋
US20110110611A1 (en) Bag With Interior Pockets With Removable Nametags
US20100096425A1 (en) Multifunctional cell phone carrying apparatus
CN210276306U (zh) 一种防盗背包
CN209846360U (zh) 一种行李箱的加固带组件
JP3131476U (ja) 取手構造
CN211323454U (zh) 一种新型双肩背包
KR20200033357A (ko) 보조수납부가 구비된 배낭
CN213464146U (zh) 一种防盗防水背包
KR102241744B1 (ko) 타월을 구비한 가방
JP3094294U (ja) 留め具
CN210299779U (zh) 一种随衣易拉扣及衣服
CN213820237U (zh) 一种新型防盗背包
CN204949919U (zh) 一种y型三开口拉链城市作战背包
CN213564850U (zh) 一种超细韧耐割伤的箱包复合材料
CN202999609U (zh) 一种带钥匙扣的手提包
CN211065340U (zh) 一种功能旅行背包
CN215737422U (zh) 一种防盗单肩背包
CN210329739U (zh) 一种新型肩带可拆卸的背包
JP3083940U (ja)
CN210353569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箱包
CN212630196U (zh) 一种抗菌面料消毒胸挎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213

Termination date: 2013020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