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012694Y - 一种密贴检查装置及密贴检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密贴检查装置及密贴检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012694Y
CN201012694Y CNU2007201396410U CN200720139641U CN201012694Y CN 201012694 Y CN201012694 Y CN 201012694Y CN U2007201396410 U CNU2007201396410 U CN U2007201396410U CN 200720139641 U CN200720139641 U CN 200720139641U CN 201012694 Y CN201012694 Y CN 201012694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ving plate
closely connected
testing fixture
plane
shift f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72013964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尚超
史婉丽
陆臣道
韩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emens Signall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emens Signall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emens Signall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emens Signall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72013964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012694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012694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012694Y/zh
Priority to PCT/CN2008/000508 priority patent/WO2008110078A1/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LGUIDING RAILWAY TRAFFIC; ENSURING THE SAFETY OF RAILWAY TRAFFIC
    • B61L5/00Local operating mechanisms for points or track-mounted scotch-blocks; Visible or audible signals; Local operating mechanisms for visible or audible signals
    • B61L5/10Locking mechanisms for points; Means for indicating the setting of poi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sting Of Devices, Machine Parts, Or Other Structures Thereof (AREA)
  • A Measuring Device Byusing Mechanical Method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的道岔控制领域,具体地讲是一种密贴检查装置及密贴检查器。为了解决对密贴尖轨位置的监测,提供了一种具有2个动片的密贴检查器,其中中间动片(5)与现有技术中的动片一样,前动片(4)与所述中间动片具有锁闭关系,即,前动片(4)能够在密贴状态置于检测杆(15)的支撑面(a)上,当出现非正常斥离或者斥离时落入检测杆(15)的缺口中,以此表示出现非正常斥离状态。本实用新型的效果为解决了现场密贴检查器接点误动作的难题,克服了密贴检查器现场调整不方便的缺点,使得密贴检查器工作更加安全可靠。

Description

一种密贴检查装置及密贴检查器
实用新型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特别涉及铁路的道岔控制领域,具体的讲是一种密贴检查装置及密贴检查器。
背景技术
道岔是铁路信号设施的一个重要控制的对象,通常是由转辙机来操纵的,转辙机是一种用来转换铁路道岔的设备,通过转换道岔使列车可以沿着不同的线路方向运行,转辙机同时能够检测尖轨和辙叉的终端位置。转辙机通常安装在道岔尖轨的第一牵引点,有时也同时安装于第一牵引点和第二牵引点,因此转辙机只能对道岔尖轨的第一牵引点或者第二牵引点进行电气检测。在实际使用中第一牵引点与第二牵引点中间尖轨也会出现较大的横向位移,这会对列车高速通过道岔产生不良影响,如果缺少对其的监控将无法保证铁路信号安全,严重时甚至危及行车安全。
伴随中国铁路提速发展的需要,为确保列车经过道岔时的安全可靠性,中国铁路电气集中车站,越来越多的道岔安装密贴检查器等信号设备,这种设备能够给转辙机提供更准确的道岔信息,以便保证铁路交通安全。密贴检查器是用来检查尖轨是在密贴位置还是在斥离位置,一般包括前动片和后动片,通过两个动片与检测杆缺口之间的位置关系接通不同的表示电路,以表示当前尖轨的状态(密贴或者斥离),现有技术中前动片和后动片由推动杆驱动,在检测杆缺口的相应斜坡滑动,从而使动片的接点端与相应静接点连接或者脱离以产生不同的检测信号。为满足道岔表示冗余系统的要求,要对密贴尖轨由于非正常因素斥离大于等于5mm(此数值可根据道岔系统要求预先设定,一般是在系统允许的密贴有效距离和斥离距离之间)时的斥离表示进行有效监测。由于铁路现场列车通过时速度高,震动大,目前,密贴检查器内采用速动型开关实现上述要求,现有技术中的速动开关的分断较为灵敏,在环境相对恶劣的铁路现场经常发生误动作,工作不可靠,对行车造成一定影响。
现有技术中用于铁路道岔尖轨的密贴检查是通过两台密贴检查器安装在道岔两侧,每台密贴检查器检查一根尖轨的位置,现有的密贴检查器,不能对密贴尖轨斥离5mm切断道岔表示进行有效检查,不能满足道岔表示冗余系统的要求。1997年西门子信号有限公司的中请号为97242084.3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密贴检查器,包括底壳、机盖、双检测杆、固定接点座和可动片座,该产品检测行程连续可调,它可以用于尖轨分动或者尖轨联动的道岔上,利用尖轨密贴斥离位移量小,尖轨完全斥离位移量大的特点,设计了两个检测杆,每个检测杆上开有大、小不同的两个检测缺口,由于采用了这种双检测杆结构,可以检测密贴时的斥离,如上述例子检测密贴时5mm的斥离(小缺口的宽度)。这种采用速动型开关接点和很小的密贴缺口相配合实现检测的密贴检测器还是存在一定不足,在现场使用时,由于小缺口的宽度太小,使滚轮在列车通过道岔引起震动时容易造成检测器的无表示或误动作,并且现场调整困难,安装复杂,故障率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密贴检查装置,提供能够对密贴检查器在密贴状态下由于非正常原因斥离很小距离的方案。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用上述密贴检查装置的密贴检查器,能够对两侧尖轨进行密贴检查,实现安全监控的目的。
一种密贴检查装置,包括速动片部件和与所述速动片部件活动连接的检测杆;所述速动片部件包括,接点座、第一轴、前动片、中间动片、凸形转动轮、拨叉;所述第一轴和拨叉位于所述接点座上;所述中间动片套接于所述第一轴,以所述第一轴为轴心进行转动;所述凸形转动轮与所述中间动片成一固定角度,随所述中间动片转动;前动片,套接于所述第一轴,借助所述拨叉与所述中间动片形成锁卡,并以所述第一轴为轴心进行转动;所述检测杆,其一端与尖轨相连接,在该检测杆的平面上具有缺口,在该缺口第一侧具有中间动片斜面、前动片斜面分别对应于所述中间动片和前动片,在第二侧还具有支撑面对应于前动片;密贴检查装置处于斥离状态时,所述中间动片和所述前动片分别沿着所述中间动片斜面和前动片斜面滑动至所述检测杆的平面上,所述拨叉位于锁闭位置,使所述前动片不能转动;在密贴检查装置处于密贴时,所述中间动片绕所述第一轴转动,沿所述中间动片斜面滑落入所述缺口内,所述凸形转动轮随之转动,其凸起部分将所述拨叉的状态改为解锁状态,此时所述前动片绕第一轴转动并与所述支撑面相抵触;密贴检查装置处于非正常斥离状态时,所述前动片失去所述支撑面的支撑落入所述缺口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面,还包括第二轴、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连接于所述拨叉的一端使该拨叉绕所述第二轴转动;所述拨叉位于锁闭位置时,所述拨叉与所述前动片的止挡面相接触;所述拨叉位于解锁位时,所述拨叉脱离所述止挡面并与面相接触。
根据本实用新型又一进一步的方面,所述弹性组件为弹簧,与所述拨叉相连接,对该拨叉施加作用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面,所述凸形转动轮的凸起部分还包括第二滚轮,在密贴和非正常斥离状态时,所述第二滚轮与所述拨叉相抵触,由所述第二滚轮支撑该拨叉上升到解锁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进一步的方面,当所述拨叉处于解锁位置时,所述前动片与该拨叉相接触的面为圆弧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进一步的方面,还具有一第一滚轮与所述中间动片相连接,所述检测杆缺口的第一侧具有滚轮斜面,所述第一滚轮沿着所述滚轮斜面,带动所述中间动片滑动至所述检测杆的平面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进一步的方面,所述中间动片斜面为一弹性滑动块的一端,并且所述中间动片斜面与所述中间动片的接触距离小于所述滚轮斜面与所述第一滚轮的接触距离,当从密贴状态向斥离状态转换时,所述中间动片斜面受到中间动片的挤压,所述弹性滑动块被压缩后,所述第一滚轮才与所述滚轮斜面相接触。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进一步的方面,在密贴状态下所述前动片部分的置于所述检测杆缺口第二侧的支撑面上,所述前动片与所述支撑面接触,该接触部分的宽度为尖轨非正常斥离的宽度。该宽度最佳情况下小于等于5mm。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进一步的方面,还包括推动杆组,置于所述接点座上,所述推动杆组包括前推动杆,与所述前动片相连接;中间推动杆,与所述中间动片相连接;分别对所述前动片、中间动片施加力,使其转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进一步的方面,还包括静接点组,所述静接点组包括第一静接点,与中间动片的接点端接通或断开,以发出所述密贴检查装置状态信号;第二静接点,与前动片的接点端接通或断开,以发出所述密贴检查装置状态信号。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进一步的方面,在所述速动片部件上还包括一后动片套接于所述第一轴,以所述第一轴为轴心进行转动;在所述检测杆的第一侧上还包括后动片斜面,所述后动片沿着所述后动片斜面滑动至所述检测杆的平面上,或者落入所述缺口内;还包括后推动杆,与所述后动片相连接,对所述后动片施加力,使其转动;还包括第三静接点,与所述后动片的接点端接通或断开以发出所述密贴检查装置状态信号。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进一步的方面,所述第一轴为花键轴,所述中间动片和所述凸形转动轮与所述花键轴的连接为花键连接。
一种使用上述密贴检查装置的密贴检查器,包括机壳,在所述机壳内包括:左侧密贴检查装置和右侧密贴检查装置;所述左侧密贴检查装置与左侧尖轨相连接;所述右侧密贴检查装置与右侧尖轨相连接;所述密贴检查器固定于所述左侧尖轨和所述右侧尖轨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对尖轨密贴状态下非正常斥离进行检测,并且不会因为震动等其他原因降低检测效果,非正常斥离的距离可以随系统的要求而设计,最优的为小于等于5mm的非正常斥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检测结果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密贴检查器装置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密贴检查器俯视结构图;
图3a和图3b为本实用新型速动片部件在斥离状态下的结构图和俯视结构图;
图4a和图4b为本实用新型速动片部件在密贴状态下的结构图和俯视结构图;
图5a和图5b为本实用新型速动片部件在非正常斥离状态下的结构图和俯视结构图;
图6a和图6b为本实用新型速动片部件从斥离状态到非正常斥离状态工作时的结构图;
图7a为本实用新型右侧检测杆的结构图;
图7b为本实用新型左侧检测杆的俯视结构图;
图8a和图8b为本实用新型密贴检查器由斥离状态到密贴状态转换的结构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密贴检查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于本实用新型进行如下详细说明。图1-图6,图8中的检测杆全为左侧检测杆。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密贴检查器结构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密贴检查器俯视结构图。该密贴检查器分为速动片部件和检测杆,其中速动片部件包括接点座1、第一轴2(优选的为花键轴)、静接点组3、前动片4、中间动片5、后动片6、凸形转动轮7、推动杆组8、锁卡组件9、拨叉10、第二轴11、弹簧12、凸形转动轮7上的第二滚轮13、检测杆15、弹性滑动块16。检测杆包括一个缺口,缺口内的前动片斜面d、滚轮斜面e、后动片斜面f、中间动片斜面g,一侧的弹性滑动块16。如图1所示,静接点组3是带有三组弹性簧片的静接点端,如图2所示,第一静接点可以与中间接点5的接点端5’接通或断开,第二静接点可以与前动片4的接点端4’接通或断开,第三静接点可以与后动片6的接点端6’接通或断开,并且所述静接点组的每个静接点分别与检测电路相联接,用于与不同的动片接点端接通或断开,以表示尖轨密贴或者完全斥离,又或者代表非正常斥离的状态。动片的接点端如图2所示,包括前动片4的接点端4’、中间动片5的接点端5’、后动片6的接点端6’。本实用新型密贴检查装置的不同之处在于,将现有技术中一个整体形式的动片改为三个独立的动片。前动片4空套在花键轴2上;中间动片5与凸形转动轮7以花键方式套在花键轴2上,或者中间动片5夜空套与所述第一轴2,凸形转动轮7焊接于所述中间动片5上,使凸形转动轮7绕所述第一轴2转动;后动片6空套于花键轴2上。中间动片5与前动片4通过拨叉10形成一定的互锁关系。通过中间动片5和前动片4的配合转动完成检测杆密贴和非正常斥离的精确检查,并可通过后动片6完成斥离尖轨的位置检查。所述检测杆15随着尖轨密贴或者斥离而向左或向右移动;所述推动杆组8为三个弹性单元(如图2所示),推动前动片4、中间动片5、后动片6转动,使之产生速动。
图3a和图3b为本实用新型速动片部件在斥离状态下的结构图和俯视结构图。图4a和图4b为本实用新型速动片部件在密贴状态下的结构图和俯视结构图。图5a和图5b为本实用新型速动片部件在密贴斥离状态下的结构图和俯视结构图。在图3-图5中的速动片部件都相同,都包括前动片4、中间动片5,和与之相对应的接点端4’、接点端5’,凸形转动轮7,拨叉10,第二轴11。速动片部件在如图3a所示的状态下为表现斥离状态,此时中间动片5和前动片4的接点端5’、4’的位置如图3b所示,根据接点端与静接点组3相应的静接点相接通或断开(图未视),启动与所述静接点组3相连接的表示电路,以表示尖轨的斥离状态。如图4a所示中间动片5落下,与其成固定角度的凸形转动轮7逆时针转动一定角度,该凸形转动轮7的凸起部分顶起拨叉10,使前动片4能够顺时针转动,此时中间动片5和前动片4的接点端5’、4’的位置如图4b所示,根据接点端与静接点组3相应的静接点相接通或断开(图未视),启动与所述静接点组3相连接的表示电路,以表示尖轨的密贴状态。如图5a所示前动片4落下,这说明检测杆在密贴状态下有非正常斥离,也就说明尖轨的密贴出现了问题,此时中间动片5和前动片4的接点端5’、4’的位置如图5b所示,根据接点端与静接点组3相应的静接点相接通或断开(图未视),启动与所述静接点组3相连接的表示电路,以表示尖轨的非正常斥离状态。
图6a和图6b是本实用新型速动片部件从斥离状态到非正常斥离状态的结构图。所述速动片部件包括拨叉10、第二滚轮13、止挡面b、前动片4的圆弧面c;还包括弹簧12,第二轴11;所述拨叉10绕所述第二轴11转动,所述第二滚轮13位于凸形转动轮7凸起部分。密贴检查装置工作状态转换过程中,前动片4和中间动片5借助拨叉10有一定的锁闭关系,当尖轨从斥离向密贴状态转变时,拨叉10在弹簧12的作用下绕第二轴11旋转与前动片的止挡面b接触,从而阻止前动片4旋转落下,称为锁闭位,此时尖轨为斥离状态。当与道岔尖轨相连接的检测杆到达密贴位时,中间动片5落下(逆时针方向旋转),通过花键轴2带动凸形转动轮7逆时针旋转,通过凸形转动轮7凸起部分上的第二滚轮13顶起拨叉10,此时拨叉10从止挡面b中脱出并使得前动片4可以顺时针方向自由旋转,变为解锁位,此时密贴检查装置为密贴状态。反之,当密贴检查装置从密贴状态到斥离状态转换时,中间动片5抬起时(顺时针方向旋转)带动凸形转动轮7也顺时针旋转,凸形转动轮7凸起部分上的第二滚轮13逐渐减小对拨叉10底面的支撑,使得拨叉10落在前动片4圆弧面c上,当前动片4抬起逆时针旋转到一定角度(此时为尖轨带动检测杆15从密贴状态到斥离状态转变),拨叉10在弹簧12的作用下又落入止挡面b中,这样就由解锁位又变为锁闭位,此时密贴检查装置为斥离状态。中间动片5与前动片4之间的锁卡关系,可以不仅仅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拨叉10实现,还可以使用其他的锁卡部件,机械领域内常用的使两个部件之间连动的机械结构,即,当中间动片5转动到某个位置时,前动片4不能绕第一轴2转动,当中间动片5转动到另一个位置时,前动片4可以绕第一轴2转动。
如图7a和7b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右侧检测杆结构图和左侧检测杆的俯视结构图。左侧检测杆和右侧检测杆结构类似,结构相反。以图7b左侧检测杆为例,其中包括弹性滑动块16,一缺口,在该缺口的第一侧(在本例中为左侧)具有所述弹性滑动块16的中间动片斜面g和滚轮斜面e,分别对应中间动片5的和其上的第一滚轮14,还包括在所述第一侧与所述前动片4相对应的前动片斜面d,在所述缺口的第二侧(在本例中为右侧)上与所述前动片4相对应的支撑面a。还包括在所述第一侧的后动片斜面f,与后动片6相对应。其中所述滚轮斜面e比中间动片斜面g的坡度缓。斜面与其对应的第二侧之间的宽度可以视速动片部件的尺寸、灵敏度或者需求由设计者设定。在第二侧上与所述前动片4相对应的支撑面a优选为竖直面。图7a为右侧检测杆的结构图,左侧检测杆和右侧检测杆的结构是对称的。
图8a和图8b为本实用新型密贴检查器由斥离状态到密贴状态转换过程中的结构图。包括拨叉10,弹簧12,第二轴11,第二滚轮13,花键轴2,中间动片5,前动片4,后动片6,凸形转动轮7,位于中间动片5上的第一滚轮14,检测杆15,支撑面a,所述拨叉10绕所述第二轴11转动,所述第二滚轮13位于凸形转动轮7,所述凸形转动轮7与中间动片5花键连接在花键轴2上,前动片4和后动片6都空套接在花键轴2上,即,前动片4和后动片6不随花键轴2同步转动。尖轨在斥离状态向密贴状态运动开始时,前动片4、中间动片5和后动片6都处于翘起位置并置于检测杆15平台上,当执行密贴动作后检测杆15向左移动,后动片6首先在推动杆组8相应的后推动杆的推动下沿后动片斜面f落入检测杆15的缺口内,此时该后动片6的接点端6’接通或者断开静接点组3的相应第三静接点,表示该尖轨已经不在安全斥离位置上,也可以省略后动片6。中间动片5置于检测杆15平台上,检测杆15继续向左运动,前动片4由于拨叉10的止挡保持锁闭状态(如图3a所示)。当检测杆15向左移动到一定的位置,中间动片5由于推动杆8(图未示)的作用力下沿逆时针的方向绕花键轴2迅速滑入缺口内,所述中间动片5滑落时与检测杆15接触的斜面为g,此时由于凸形转动轮7与中间动片5相固定所以也沿逆时针方向绕花键轴2转动一定角度,该凸形转动轮7的凸起部分顶起拨叉10,此时前动片4由于拨叉10的解锁而可以落在检测杆15的平台a上,并且可以顺时针的转动,前动片4与平台a相接触的部分就为本实用新型要检测的非正常斥离的距离,例如根据系统冗余要求设置的一个长度值,在本例中为3.8mm。中间动片5落下后其接点端5’(如图2所示)与相应的第一静接点脱离连接关系,或者与相应的第一静接点相连接(视需要可以调整),则该状态为密贴状态,所述第一静接点接通表示电路以传送出该状态信号。在上述由斥离状态到密贴状态转换过程中后动片6一直位于检测杆15的缺口内,其接点端6’与第三静接点一直处于断开或者接通状态,配合中间动片或者前动片的接点端决定该密贴检查器的状态。
如果检测杆15在上述密贴的状态下又向右移动了一个很小的距离,即,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非正常斥离,由于本例中规定的可检测斥离长度为3.8mm,所以当检测杆15向右移动超过了3.8mm,则前动片4的边缘将会由于失去了支撑面a的支撑并且在推动杆8的作用下而下落,如图2所示的前动片4的接点端4’将与表示相应状态的第二静接点相接通或者断开(视需要可以调整),通过与该第二静接点相连接的检测电路发出非正常斥离的状态信号。
如果检测杆15继续向右移动,在缺口中的中间动片5挤压弹性滑动块16的中间动片斜面g,使该弹性滑动块16压缩,中间动片5上的第一滚轮14才可以与滚轮斜面e相接触,该滚轮在向右的摩擦力作用下滚动,所产生的向上作用力将其带回到检测杆15的平台上,并且中间动片5的接点端5’(如图2所示)接入或脱离静接点组3的相应第一静接点,此时尖轨正在处于斥离的过程中,并未达到斥离达到要求(例如尖轨斥离要求为60mm)。检测杆继续向右移动,前动片4和后动片6分别经过检测杆15的前动片斜面d和后动片斜面f达到抬起位置,即尖轨已经达到斥离要求位置,所述前动片4和后动片6的接点端4’和6’脱离或者接通静接点组3的相应的第二和第三静接点,使与相应静接点连接的表示电路表示尖轨处于斥离状态。在上述过程中也可以不包括后动片6,在前动片4达到抬起位置时就通过第二静接点的表示电路表示斥离状态。
密贴检查器从密贴位置向斥离位置动作,例如左侧尖轨处于密贴状态,当检测杆15在密贴位时,中间动片5上的第一滚轮14处于检测杆15缺口内,前动片4的支撑面位于检测杆15支撑面a上,接通静接点,以代表左侧尖轨在密贴位置。当尖轨转换时,尖轨带动检测杆15向右移动5mm,前动片4的支撑面脱离检测杆15的支撑面a,前动片4在推动杆组8的前动推动杆的作用下顺时针方向转动而快速切断相应的静接点。当检测杆15向右移动,例如10mm,由于弹性滑动块16的中间动片斜面g与中间动片5接触,弹性滑动块16由于其后端的弹性部件而被压缩,使中间动片5上的第一滚轮14与检测杆15的滚轮斜面e(如图7b所示)相接触,中间动片5上的第一滚轮14沿着检测杆15的滚轮斜面e向上转动,中间动片5顺时针方向转动,使中间动片5爬上检测杆15的平台,检测杆15向右移动13mm后切断另一个静接点。随后前动片4在检测杆15前动片斜面d的作用下爬升带动片逆时针转动接通一个静接点,此时可以根据设计人员的需要编辑表示电路,可以设计成当前动片4抬起时就判断为斥离成功,或者可以加入后动片6,当后动片通过后动片斜面f抬起时判断为斥离成功。在尖轨转换中间,第一滚轮14在检测杆15上平面滚动,中间动片5一直处于抬起位置。
检测杆15继续向右移动,后动片6在检测杆15上后动片斜面f的作用下逆时针转动,接通或断开相应的静接点,以表示斥离成功。
作为更加精确的检测尖轨的状态,当另一侧斥离尖轨还没有移动到规定范围内,斥离表示电路也不能接通,道岔处于中间状态。在另一侧尖轨也装有如上的密贴检查器,以检测另一侧尖轨的密贴,斥离或者非正常斥离位置,其工作与左侧类似,只不过速动片部件和检测杆内斜面的方向相反,当一侧检查器的响应电路表示密贴,同时另一侧检查器的响应电路表示斥离,则才能判断该转辙成功,可以安全通过。
上述的检测左侧和右侧尖轨的两个密贴检测器分别设置于尖轨的两侧,或者将左侧密贴检装置和右侧密贴检测装置置于同一个机壳下形成一个密贴检测器,如图9所示,将该密贴检查器至于两个铁轨的中间,只有当一个密贴检测装置所接通的表示电路为斥离,同时另一个密贴检测装置所接通的表示电路为密贴时才能完善的表示尖轨的状态,保证道岔的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实现了检测尖轨非正常斥离的技术问题,在道岔震动较大,容易出现误判断的情况下,解决了现场密贴检查器接点误动作的难题,克服了密贴检查器现场调整不方便的缺点,使得密贴检查器工作更加安全可靠。
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Claims (14)

1.一种密贴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速动片部件和与所述速动片部件活动连接的检测杆(15);
所述速动片部件包括,接点座(1)、第一轴(2)、前动片(4)、中间动片(5)、凸形转动轮(7)、拨叉(10);所述第一轴(2)和拨叉(10)位于所述接点座(1)上;所述中间动片(5)套接于所述第一轴(2),以所述第一轴(2)为轴心进行转动;所述凸形转动轮(7)与所述中间动片(5)连动;前动片(4),套接于所述第一轴(2),借助所述拨叉(10)与所述中间动片(5)形成锁卡,并以所述第一轴(2)为轴心进行转动;
所述检测杆(15),其一端与尖轨相连接,在该检测杆(15)的平面上具有缺口,在该缺口第一侧具有中间动片斜面(g)、前动片斜面(d)分别对应于所述中间动片(5)和前动片(4),在第二侧还具有支撑面(a)对应于前动片(4);
密贴检查装置处于斥离状态时,所述中间动片(5)和所述前动片(4)分别沿着所述中间动片斜面(g)和前动片斜面(d)滑动至所述检测杆(15)的平面上,所述拨叉(10)位于锁闭位置,使所述前动片(4)不能转动;在密贴检查装置处于密贴状态时,所述中间动片(5)绕所述第一轴(2)转动,沿所述中间动片斜面(g)滑落入所述缺口内,所述凸形转动轮(7)随之转动,其凸起部分将所述拨叉(10)顶起到解锁位置,此时所述前动片(4)绕第一轴(2)转动并与所述支撑面(a)相抵触;密贴检查装置处于非正常斥离状态时,所述前动片(4)失去所述支撑面(a)的支撑落入所述缺口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贴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轴(11)、弹性组件(12),所述弹性组件(12)连接于所述拨叉(10)的一端使该拨叉(10)绕所述第二轴(11)转动;所述拨叉(10)位于锁闭位置时,所述拨叉(10)与所述前动片(4)的止挡面(b)相接触;所述拨叉(10)位于解锁位置时,所述拨叉(10)脱离所述止挡面(b)并与面(c)相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贴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12)为弹簧,与所述拨叉(10)相连接,对该拨叉(10)施加作用力。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贴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形转动轮(7)的凸起部分还包括第二滚轮(13),在密贴和非正常斥离状态时,所述第二滚轮(13)与所述拨叉(10)相抵触,由所述第二滚轮(13)支撑该拨叉(10)上升到解锁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贴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拨叉(10)处于解锁位置时,所述前动片(4)与该拨叉(10)相接触的面(c)为圆弧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贴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一第一滚轮(14)与所述中间动片(5)相连接,所述检测杆(15)缺口的第一侧具有滚轮斜面(e),所述第一滚轮(14)沿着所述滚轮斜面(e),带动所述中间动片(5)滑动至所述检测杆(15)的平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密贴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动片斜面(g)为一弹性滑动块(16)的一端,并且所述中间动片斜面(g)与所述中间动片(5)的接触距离小于所述滚轮斜面(e)与所述第一滚轮(14)的接触距离,当从密贴状态向斥离状态转换时,所述中间动片斜面(g)受到中间动片(5)的挤压,所述弹性滑动块(16)被压缩后,所述第一滚轮(14)才与所述滚轮斜面(e)相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贴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密贴状态下所述前动片(4)部分的置于所述检测杆(15)缺口第二侧的支撑面(a)上,所述前动片(4)与所述支撑面(a)接触,该接触部分的宽度为尖轨非正常斥离的宽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密贴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部分的宽度为小于等于5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贴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推动杆组(8),置于所述接点座(1)上,所述推动杆组(8)包括前推动杆,与所述前动片(4)相连接;中间推动杆,与所述中间动片(5)相连接;分别对所述前动片(4)、中间动片(5)施加力,使其转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贴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静接点组(3),所述静接点组(3)包括第一静接点,与中间动片(5)的接点端(5’)接通或断开,以发出所述密贴检查装置状态信号;第二静接点,与前动片(4)的接点端(4’)接通或断开,以发出所述密贴检查装置状态信号。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贴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速动片部件上还包括一后动片(6)套接于所述第一轴(2),以所述第一轴(2)为轴心进行转动;在所述检测杆(15)的第一侧上还包括后动片斜面(f),所述后动片(6)沿着所述后动片斜面(f)滑动至所述检测杆(15)的平面上,或者落入所述缺口内;还包括后推动杆,与所述后动片(6)相连接,对所述后动片(6)施加力,使其转动;还包括第三静接点,与所述后动片(6)的接点端(6’)接通或断开以发出所述密贴检查装置状态信号。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贴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2)为花键轴,所述中间动片(5)和所述凸形转动轮(7)与所述花键轴(2)的连接为花键连接。
14.一种使用如权利要求1密贴检查装置的密贴检查器,包括机壳,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机壳内包括:左侧密贴检查装置和右侧密贴检查装置;所述左侧密贴检查装置与左侧尖轨相连接;所述右侧密贴检查装置与右侧尖轨相连接;所述密贴检查器固定于所述左侧尖轨和所述右侧尖轨之间。
CNU2007201396410U 2007-03-15 2007-03-15 一种密贴检查装置及密贴检查器 Expired - Lifetime CN201012694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1396410U CN201012694Y (zh) 2007-03-15 2007-03-15 一种密贴检查装置及密贴检查器
PCT/CN2008/000508 WO2008110078A1 (fr) 2007-03-15 2008-03-14 Équipement de détection de verrouillage et détecteur le comprenant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1396410U CN201012694Y (zh) 2007-03-15 2007-03-15 一种密贴检查装置及密贴检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012694Y true CN201012694Y (zh) 2008-01-30

Family

ID=390244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7201396410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012694Y (zh) 2007-03-15 2007-03-15 一种密贴检查装置及密贴检查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1012694Y (zh)
WO (1) WO2008110078A1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110078A1 (fr) * 2007-03-15 2008-09-18 Siemens Signalling Corporation Ltd. Équipement de détection de verrouillage et détecteur le comprenant
CN101580072B (zh) * 2009-06-21 2011-06-29 天津铁路信号工厂 铁路道岔密贴检查器
CN101875359B (zh) * 2009-04-30 2012-07-18 西门子信号有限公司 一种接点组驱动机构
CN101927774B (zh) * 2009-06-26 2012-10-10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铁路道岔密贴同步传感器
WO2017096702A1 (zh) * 2015-12-07 2017-06-15 西安全路通号器材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接点系统
CN109291957A (zh) * 2017-07-24 2019-02-01 西安铁路信号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锁闭及密贴检测机构
CN110641517A (zh) * 2018-06-26 2020-01-03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内导向式道岔和具有其的轨道交通系统
CN114771601A (zh) * 2022-04-18 2022-07-22 西安铁路信号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密贴检查器的表示杆位移监测方法
CN115009321A (zh) * 2022-06-27 2022-09-06 南京理工大学 基于改进YoloX-s的密贴检查器故障检测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23366B (zh) * 2019-02-23 2024-04-02 西安天宝信号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转辙机表示接点固定块速动机构
CN113771912A (zh) * 2020-06-10 2021-12-10 西安铁路信号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转换设备尾部调整动程用联动检测杆及方法
CN112550355B (zh) * 2020-12-20 2023-01-10 通号万全信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转辙机用行程可调接点座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9610175U1 (de) * 1996-05-29 1996-08-14 Siemens Ag Einrichtung zur Prüferstangenbrucherkennung
CN2546559Y (zh) * 2002-04-29 2003-04-23 李文其 可掩盖预留伸缩缝的组合式地角线
CN2618832Y (zh) * 2003-05-27 2004-06-02 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公司西安铁路信号研究所 密贴检查器
US7104508B1 (en) * 2004-04-22 2006-09-12 Bnsf Railway Company Spring loaded throw rod
CN201012694Y (zh) * 2007-03-15 2008-01-30 西门子信号有限公司 一种密贴检查装置及密贴检查器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110078A1 (fr) * 2007-03-15 2008-09-18 Siemens Signalling Corporation Ltd. Équipement de détection de verrouillage et détecteur le comprenant
CN101875359B (zh) * 2009-04-30 2012-07-18 西门子信号有限公司 一种接点组驱动机构
CN101580072B (zh) * 2009-06-21 2011-06-29 天津铁路信号工厂 铁路道岔密贴检查器
CN101927774B (zh) * 2009-06-26 2012-10-10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铁路道岔密贴同步传感器
US10286935B2 (en) 2015-12-07 2019-05-14 Xi'an National Railway Equipment Research Of Signal & Communication Co., Ltd Contact system
WO2017096702A1 (zh) * 2015-12-07 2017-06-15 西安全路通号器材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接点系统
EA033154B1 (ru) * 2015-12-07 2019-09-30 Сиань Нешнл Рейлвей Еквипмент Ресёрч Оф Сигнал Энд Коммуникейшн Ко., Лтд Система контактов
CN109291957A (zh) * 2017-07-24 2019-02-01 西安铁路信号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锁闭及密贴检测机构
CN110641517A (zh) * 2018-06-26 2020-01-03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内导向式道岔和具有其的轨道交通系统
CN110641517B (zh) * 2018-06-26 2024-05-07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内导向式道岔和具有其的轨道交通系统
CN114771601A (zh) * 2022-04-18 2022-07-22 西安铁路信号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密贴检查器的表示杆位移监测方法
CN114771601B (zh) * 2022-04-18 2024-04-12 西安铁路信号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密贴检查器的表示杆位移监测方法
CN115009321A (zh) * 2022-06-27 2022-09-06 南京理工大学 基于改进YoloX-s的密贴检查器故障检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8110078A1 (fr) 2008-09-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012694Y (zh) 一种密贴检查装置及密贴检查器
CN103681031B (zh) 转换开关的联锁装置
CN111645721A (zh) 冗余配置的转辙机尖轨位置监测系统及转辙机
CN201065072Y (zh) 密贴检查器
CN201400495Y (zh) 电梯夹绳器
CN108394310A (zh) 一种中低速磁浮列车直线电机的驱动和保护装置
CN102280818A (zh) 一种电动智能压板、电动压板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EP1694548A1 (en) Machine for railway switching
CN108891450B (zh) 平交道口电动栏木机
CN103538984B (zh) 楔块式曳引机抱闸保护装置
CN201374265Y (zh) 自动转换开关电器传动联锁机构
CN104029696A (zh) 一种道岔转辙机
CN203461651U (zh) 楔块式曳引机抱闸保护装置
CN113391219B (zh) 一种基于智能监测系统的轨道车辆蓄电池异常处理装置
CN109406992A (zh) 触点失效预警方法及开关电器
CN103050305B (zh) 转换开关的联锁装置
CN106429703B (zh) 一种电梯越程强制触发安全钳装置
CN212921522U (zh) 支持与列车通信和实现列车自主控制的转辙机
CN101599640A (zh) 一种可靠指示故障状态的电涌保护器
CN201247953Y (zh) 一种可靠指示故障状态的电涌保护器
CN202384267U (zh) 可动触头系统和电气开关设备
CN203204774U (zh) 自重式松绳报警装置
CN2911920Y (zh) 一种新型自动转换开关连锁机构
CN211196207U (zh) 一种用于道岔转辙机的表示单元
CN113808866B (zh) 一种电力建设用防过热使用安全的隔离开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