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006260Y - 棒、垒球打击练习器 - Google Patents

棒、垒球打击练习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006260Y
CN201006260Y CNU2007200057151U CN200720005715U CN201006260Y CN 201006260 Y CN201006260 Y CN 201006260Y CN U2007200057151 U CNU2007200057151 U CN U2007200057151U CN 200720005715 U CN200720005715 U CN 200720005715U CN 201006260 Y CN201006260 Y CN 201006260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ftball
ball
plate
rod
rak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72000571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吉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U20072000571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006260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006260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006260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一种棒、垒球打击练习器,主要包含有一投球器及一释放装置,投球器有一角度装置可作角度偏摆调整,该投球器内有一弹力撞杆,撞杆外设有一踏杆及一勾杆,于管体外底部设有一扣勾装置,可以勾住勾杆,扣勾装置可受释放装置而放开勾杆,于管体外顶部设有一承置体,以供球放置;据此,打击者脚踩释放装置,对勾杆释放,管体内弹力撞杆撞击位于承置体内之球,以将球投出,且该投球器可由角度装置作仰角之调整,以投出近抛物线之球路,并可由承置体控制球路之变化,操作使用灵活方便。它可以呈收折状态,可大幅地减少体积,携带方便,它的重量轻,组装容易,且易保养,使用寿命长。

Description

棒、垒球打击练习器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系与运动用具有关,更详而言之,尤指可以作非原地打击、球作抛物线或平飞或作变化球投出及左右方位皆可击球的一种棒、垒球打击练习器,属于体育健身练习用品。
(二)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棒、垒球是讲究团体的运动,除了个人打击技巧外,也要有队友之间的默契,所以棒、垒球运动全世界都受欢迎,然而如何提升个人的打击技巧,业者发展自动投球机供营业使用,以利爱好打击棒、垒球的人士打击,但是一般打击人士必需到棒球练习场消费,才可享受到打击棒、垒球,打击人士并无法拥有庞大的自动投球机;
因此后来业者又发展轻巧、可携行,可以供原地打击的棒球打击练习器,主要动作是将球由一练习器原地作发球,球是原地上升,属于垂直上升球供位于练习器旁的人打击,如此一来,打击者所练习的技巧只是作原地上升球的挥棒,并非模拟实际投球作打击,所以无法提升打击技巧,实际的投球方式是近似于抛物线方式之球路线,而且有变化球、平飞球等,练习器都无法模拟出来,只能一味地作原地上升球供打击,非打击者所愿;
再者一般投球玩具,虽然以一手持投球器可为抛物线投球,但是采用手持式投球器,倒不如作直接以手投球,所以其练习效果仍不佳;
(三)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一种棒、垒球打击练习器,其主要目的系提供可以作非原地打击,而模拟近似投球之抛物线方式,可以调整仰角作抛物线投球之打击;它可以作变化球、平飞球等近似于投球之球路打击,以提升打击之技巧;它可以收折、方便携行,并且可以单独一人操作打击的练习器;它可以作调整左右方位之击球,操作使用灵活方便。。
本实用新型一种棒、垒球打击练习器,它主要包含有:
一底架,为一板体,可置放于地面,并供支撑一投球器;
一投球器,为一中空管体,底端枢接于底架上,有一角度装置可作角度倾斜和调整,该投球器内有一弹簧及一撞杆,撞杆外设有一踏杆及一勾杆,踏杆及勾杆延伸至管体外侧,管体外侧设有一外弹簧供踏杆及勾杆抵止,于管体外底部设有一扣勾装置,可以勾住勾杆,于管体外顶部设有一承置体,以供球放置;
一释放装置,为一踏板,该踏板牵动一绳索,以连动该扣勾装置动作对勾杆释放;
据此,打击者脚踩释放装置,释放装置对勾杆释放时,藉由管体内之弹簧弹力连动撞杆,撞杆撞击位于承置体内之球,以将球投出,且该投球器可由角度装置作仰角之调整,以投出近抛物线之球路,及可由承置体控制球路之变化。
其中,该投球器底部设有一枢接管,而底架上设有一对凸耳,供一螺栓枢接。
其中,该角度装置系架设于底架上,为至少一立式板块,板块设有一弧型轨道,该投球器之管体相对外侧设有一横杆入于弧型轨道内,以一偏心把手逼迫板块,依弧型轨道作调整管体之角度。
其中,该扣勾装置系以一枢接柱枢接于管体外侧近底端处,设有一勾端及一摆端,勾端可以勾住勾杆,摆端受一弹簧拉住,并管体有一止挡柱,供摆端止挡。
其中,该管体顶端设有水平板,水平板上具有数个调整柱,承置体底部设有一穿孔及两道滑槽,该滑槽供调整柱穿入,以调整螺帽定位承置体,并供承置体作位移之调整。
其中,该释放装置为一踏板及一板块,该踏板牵动一绳索,绳索连动扣勾装置,板块枢接踏板,并该板块底面设有数支插柱,以插入地面。
其中,该管体两侧各设有一段间隙,该间隙供撞杆之踏杆及勾杆延伸至管体外侧作位移,于间隙旁设有一轨条,该踏杆上设有一轴承,以轴承抵靠于轨条。
其中,该管体顶端固定承置体,承置体内定位一位移板,位移板呈U型,位移板两侧设有调整柱,该承置体相对两侧设有数个定位孔,调整柱穿入定位孔,以调整螺帽定位该位移板之位置。
其中,该释放装置为一电动装置,电动装置有一动力柱,动力柱连动扣勾装置。
其中,该撞杆凸伸于管体上方,该承置体系固定于撞杆顶端,且该投球器之管体顶部设有一挡环。
本实用新型一种棒、垒球打击练习器,其优点及功效在于:它可以作非原地打击,而模拟近似投球之抛物线方式,可以调整仰角作抛物线投球之打击。它可以作变化球、平飞球等近似于投球之球路打击,以提升打击之技巧,并且可以单独一人操作打击使用,可以作调整左右方位之击球,操作使用灵活方便。它可以呈收折状态,可大幅地减少体积,携带方便,它的重量轻,组装容易,且易保养,使用寿命长。
(四)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之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之平面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之剖面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调整投球器偏摆角度之平面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调整投球器偏摆角度之剖面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投球器投球时之平面示意图。
图7本实用新型调整承置体之平面示意图。
图8本实用新型作变化击球之平面示意图。
图9本实用新型有关承置体第二实施例之上视平面示意图。
图10本实用新型有关承置体第二实施例之正视平面示意图。
图11本实用新型以电动作释放装置之第三实施例之平面示意图。
图12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之剖面示意图。
图中具体标号如下:
10底架     11插柱      12凸耳      121穿孔
13角度装置 14弧型轨道  15偏心把手  20投球器
201横杆    202扣勾装置 203枢接柱   204勾端
205摆端    206止挡柱   207弹簧     208水平板
209挡环    21管体      21a管体     211轨条
22枢接管   23螺栓      24间隙      25弹簧
26撞杆     26a撞杆     27踏杆      271轴承
28勾杆     29外弹簧    30释放装置  31绳索
32板块      33踏板      34插柱    40承置体
40a承置体   41调整柱    42穿孔    43滑槽
44调整螺帽  50球        60承置体  61位移板
62调整柱    63调整螺帽  64定位孔
70释放装置  71动力柱
(五)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一种棒、垒球打击练习器,其第一实施例如图1、2、3所示,主要包含有一底架10、一投球器20及一释放装置30,该底架10为一平面的板体,或一具有避震之板体,于底架10底面设有数支插柱11,以插柱11插入草地或土壤,而可架设定位于地面,底架10上设有一对凸耳12(如图3),凸耳12有穿孔121,该底架10供支撑一投球器20,该投球器20为一中空管体21,底部略为扩大设有一枢接管22,以一螺栓23穿入底架10凸耳12之穿孔121,再穿入管体21之枢接管22,以将管体21枢接于底架10上,而管体21能自由偏摆角度,管体21两侧各设有一段空缺之间隙24,该投球器20内置入一弹簧25,弹簧25上端固定一撞杆26,撞杆26顶端为圆弧状,撞杆26一侧设有一踏杆27,另侧设有一勾杆28,踏杆27及勾杆28位于管体21之间隙24外,而延伸至管体21外侧,可于间隙24作位移,于间隙24旁设有一轨条211(如图5所示),该踏杆27上设有一轴承271,以轴承271抵靠于轨条211,稳定踏杆27于间隙24上下位移,避免经久使用而踏杆27走位,管体21外侧设有一外弹簧29供踏杆27及勾杆28抵止,于管体21外底部侧旁有一角度装置13,该角度装置13系架设于底架10上,为一立式半圆型板块,设有一弧型轨道14,该管体21相对外侧固有一横杆201,横杆201穿入于弧型轨道14内,以一偏心把手15加以压迫角度装置13,使管体21管体21或依弧型轨道14作调整角度,或者设有两平行角度装置13(立式半圆型板块),两侧各有偏心把手15加以压迫角度装置13,以定位管体21亦可;另于管体21外底部设有一扣勾装置202,该扣勾装置202约于中心位置以一枢接柱203枢接于管体21外侧,扣勾装置202上端为一勾端204,下端为一摆端205,勾端204及摆端205依枢接柱203为中心互为圆周运动,勾端204可以勾住勾杆28,摆端205与释放装置30之绳索31连接,并管体21固设有一止挡柱206,供摆端205止挡,且该摆端205受一弹簧207拉住,使摆端205及勾端204受弹力而恢复原位,于该管体21顶端设有水平板208,水平板208上具有数个调整柱41,管体21外顶部接设有一承置体40,承置体40近似碗型,以供棒、垒球放置,该承置体40底部设有一穿孔42,穿孔42供管体21内之撞杆26顶端穿出,穿孔42两侧设有两道滑槽43,该滑槽43供数个调整柱41穿入,以调整螺帽44抵压承置体40,并调整螺帽44结合调整柱41而定位承置体40,并供承置体40作位移;
一释放装置30,该释放装置30为一板块32枢接踏板33,踏板33可作杠杆动作翘起,底部有弹簧(图未示),使踏板33回复原状,该踏板33牵动一绳索31,以连动该扣勾装置202动作对勾杆204放开,并该板块32底面设有数支插柱34,以插入地面,定位释放装置30;
藉由上述之结构组合,本实用新型一种棒、垒球打击练习器,操作时如图4、5、6所示,以人体的脚先踩踏于踏杆27上,将踏杆27往下踩,直至同水平的勾杆28经过扣勾装置202之勾端204,扣勾装置202经挤压略向外偏转,当勾杆28进入勾端204内时,扣勾装置202受弹簧207弹力而快速回位,以勾端204勾住勾杆28,该管体21内的弹簧25受到压缩,再将棒(垒)球50放置于承置体40内,此时打击者要远离投球器20,并将释放装置30与投球器20相差一段距离,以脚踏该释放装置30之踏板33,踏板33连动绳索31,绳索31再连动扣勾装置202偏摆动作,使勾端204对勾杆28放开,放开勾杆28后,弹簧25不受抵压之力,由管体21内之弹簧25弹力连动撞杆26,撞杆26(连同踏杆27及勾杆28)快速上升,撞杆26撞击位于承置体40内之球50,以将球50投出至打击者位置,供打击者击球,该撞杆26快速上升之瞬间,扣勾装置202受弹簧207之力回位,待下一次之动作,且踏杆27及勾杆28快速上升时,会碰撞外弹簧29而停止,以免撞及管体21顶端之水平板,如此再重复上一次的动作,可单独一人动作,也可两人搭配动作;
本实用新型可以由角度装置13作投球器20仰角之调整,将位于角度装置13之偏心把手15作松脱,使投球器20之管体21可以偏摆至所需角度,再将偏心把手15作迫紧,如此可作投出近抛物线之球路,或者将投球器20之管体21偏摆较低点,可以作出近似垒球之投球状况,而且角度装置13不论是左、右边方位,皆可调整作出投球;
另外本实用新型亦可仿真变化球的型态,当撞杆26撞击位于承置体40内之球,系呈现正中心撞击时,一般常态为非旋转球,若将承置体40内之调整螺帽44松脱,位移承置体40后,再加以锁紧调整螺帽44定位,则承置体40将球50偏向一边(如图7、8所示),使撞杆42撞击球时,系偏向撞击(非正中心撞击),该球50投出时会呈变化球旋转,以调整承置体40,可控制球路之变化;
本案可以方便携行,以角度装置13作投球器20贴近底架10,使管体21呈收折状态,则可大幅地减少体积,而方便携带,又本实用新型重量轻,运动员可轻易拿起,没有复杂之组装,且易保养及组立,使用寿命长;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承置体60有第二实施例,如图9、10所示,承置体60固定于管体21顶端,承置体60内定位一位移板61,位移板61呈圆弧之U型板,位移板61两侧设有调整柱62,该承置体60相对两侧设有数个定位孔64,调整柱62穿入定位孔64,以调整螺帽63定位该位移板61之位置,一样作调整位移板61,可控制球路之变化;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释放装置70有另一实施例,如图11所示,该释放装置70为一电动装置(可为小马达或一电磁开关),释放装置70有一动力柱71,动力柱71推动扣勾装置202偏摆动作,使勾端204对勾杆28放开,由管体21内之弹簧25弹力连动撞杆26,撞杆26撞击位于承置体40内之球50,以将球50投出至打击者位置,供打击者击球,而释放装置70可由打击者持一遥控器作动;
作更换弹簧时,为了顾及受弹簧撞及,如图12所示,可以实施较简便的结构,可将该撞杆26a凸伸于管体21a上方,该承置体40a固定于撞杆26a顶端,且该投球器20a之管体21a顶部设有一挡环209,挡环209具有弹塑性,供承置体40a下压止挡,其余结构与第一实施例同,利用弹簧25上升推力,直接将位于承置体40a内球50,以惯性力投出球50,以避免更换弹簧25时,撞杆26a撞到人员。

Claims (10)

1.一种棒、垒球打击练习器,其特征在于:它主要包含有:
一底架,为一板体,可置放于地面,并供支撑一投球器;
一投球器,为一中空管体,底端枢接于底架上,有一可作角度倾斜和调整的角度装置,该投球器内有一弹簧及一撞杆,撞杆外设有一踏杆及一勾杆,踏杆及勾杆延伸至管体外侧,管体外侧设有一外弹簧供踏杆及勾杆抵止,于管体外底部设有一可以勾住勾杆的扣勾装置,于投球器顶部设有一供球放置的承置体;
一用来连动该扣勾装置动作以对勾杆释放的释放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棒、垒球打击练习器,其特征在于:该投球器底部设有一枢接管,而底架上设有一对供螺栓枢接的凸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棒、垒球打击练习器,其特征在于:该角度装置系架设于底架上,为至少一立式板块,板块设有一弧型轨道,该投球器之管体相对外侧设有一横杆入于弧型轨道内,以一偏心把手逼迫板块,依弧型轨道作调整管体之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棒、垒球打击练习器,其特征在于:该扣勾装置系以一枢接柱枢接于管体外侧近底端处,设有一勾端及一摆端,勾端可以勾住勾杆,摆端受一弹簧拉住,并管体有一供摆端止挡的止挡柱。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棒、垒球打击练习器,其特征在于:该管体顶端设有水平板,水平板上具有调整柱,承置体底部设有一穿孔及两道滑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棒、垒球打击练习器,其特征在于:该释放装置为一踏板及一板块,该踏板牵动一绳索,绳索连动扣勾装置,板块枢接踏板,并该板块底面设有插柱。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棒、垒球打击练习器,其特征在于:该管体两侧各设有一段间隙,于间隙旁设有一轨条,该踏杆上设有一轴承,以轴承抵靠于轨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棒、垒球打击练习器,其特征在于:该管体顶端固定承置体,承置体内定位一位移板,位移板呈U型,位移板两侧设有调整柱,该承置体相对两侧设有定位孔,调整柱穿入定位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棒、垒球打击练习器,其特征在于:该释放装置为一电动装置,电动装置有一动力柱,动力柱连动扣勾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棒、垒球打击练习器,其特征在于:该撞杆凸伸于管体上方,该承置体系固定于撞杆顶端,且该投球器之管体顶部设有一挡环。
CNU2007200057151U 2007-02-16 2007-02-16 棒、垒球打击练习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006260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0057151U CN201006260Y (zh) 2007-02-16 2007-02-16 棒、垒球打击练习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0057151U CN201006260Y (zh) 2007-02-16 2007-02-16 棒、垒球打击练习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006260Y true CN201006260Y (zh) 2008-01-16

Family

ID=390022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720005715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006260Y (zh) 2007-02-16 2007-02-16 棒、垒球打击练习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006260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53676A (zh) * 2021-11-30 2022-02-18 安徽科技学院 一种篮球运动用适龄性篮下回球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53676A (zh) * 2021-11-30 2022-02-18 安徽科技学院 一种篮球运动用适龄性篮下回球装置
CN114053676B (zh) * 2021-11-30 2022-08-26 安徽科技学院 一种篮球运动用适龄性篮下回球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50200079A1 (en) Mobile practice target
CN112370762B (zh) 一种篮球自动收集发球训练装置
CN101411941B (zh) 模拟实战的对练桩
CN2930799Y (zh) 电动模拟动态足球人墙训练装置
CN109999455A (zh) 一种乒乓球运动辅助装置
CN104906774B (zh) 一种层叠式掉球装置及可携带多羽毛球的发球机构
CN110279997B (zh) 一种篮球定点投篮得分训练装置
CN203750152U (zh) 用于网球发球动作练习的抛球装置
CN201006260Y (zh) 棒、垒球打击练习器
CN107715425B (zh) 一种传球训练器
CN102008809B (zh) 乒乓球击球机
CN201299953Y (zh) 模拟实战的对练桩
CN203852818U (zh) 立式网球练习器
TWM315110U (en) Hitting practice device for baseball and softball
CN107837516A (zh) 一种啦啦操抛接力量专项训练器
CN114191796A (zh) 一种体育用高效排球辅助训练装置
CN106440946A (zh) 防暴棍实训靶
CN201324493Y (zh) 投掷铅球返回练习器
CN102343148A (zh) 一种乒乓球、网球或壁球击球力量训练器
CN217311857U (zh) 一种脚踏式篮球训练装置
CN112619104A (zh) 一种体育教育用羽毛球网前不定向的辅助训练装置
CN217119289U (zh) 一种用于气排球扣球训练的发球装置
CN217526314U (zh) 一种羽毛球教练用羽毛球训练器
CN211635154U (zh) 一种排球扣球辅助装置
CN218890133U (zh) 一种点杀力量的训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116

Termination date: 20150216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