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0987016Y - 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0987016Y
CN200987016Y CNU2006201252782U CN200620125278U CN200987016Y CN 200987016 Y CN200987016 Y CN 200987016Y CN U2006201252782 U CNU2006201252782 U CN U2006201252782U CN 200620125278 U CN200620125278 U CN 200620125278U CN 200987016 Y CN200987016 Y CN 200987016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electric connector
elastic arm
insulating body
movable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62012527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汉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62012527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0987016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0987016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0987016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和收容于绝缘本体中的若干导电端子,导电端子包括有信号端子、干涉端子和开关端子,其中开关端子包括有第一可动端子、第二可动端子及分别与第一、第二可动端子相接触的第一固定端子和第二固定端子。第二可动端子包括第二固持部、由第二固持部顶端向下弯折延伸的弧状第二弹性臂、与第二弹性臂相连接的第二接触部,由第二固持部底端向外弯折延伸的第二焊接部。其中第二接触部下缘靠近第二焊接部的一端设有让位口。第二可动端子上让位口的设置,可以实现电连接器与对接插头的稳定插接。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与对接插头插接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业的不断发展,语音插座连接器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计算机、手机等电子产品中以传输语音信号。如图5所示,一种现有电连接器100’,通过与对接插头的插接实现特定功能,其包括绝缘本体1’及收容于绝缘本体1’内的若干导电端子(未标示)。其中导电端子包括开关端子(未标示)和信号端子(未标示)等,其中开关端子包括有第一可动端子23’、第二可动端子24’及分别与第一、第二可动端子23’、24’相接触的第一固定端子25’和第二固定端子26’,第二可动端子24’包括第二固持部240’、由第二固持部230’顶端向下弯折延伸的弧状第二弹性臂241’、与第二弹性臂241’相连接的第二接触部243’,由第二固持部240’底端向外弯折延伸的第二焊接部242’。
为使对接插头稳定插接于电连接器内100’,第二可动端子24’要有足够的弹性,这样就要求第二接触部243’具有一定的宽度,可是在有限的空间内又要保证第二接触部243’宽度,当对接插头插入时,第二接触部243’容易因对接插头的挤压而抵接到第二焊接部242’上,使第二可动端子24’受力弹性失效,影响电连接器100’与对接插头的稳定插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于装配的电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和收容于绝缘本体中的若干导电端子,导电端子包括有信号端子、干涉端子和开关端子,其中开关端子包括有第一可动端子、第二可动端子及分别与第一、第二可动端子相接触的第一固定端子和第二固定端子。第二可动端子包括第二固持部、由第二固持部顶端向下弯折延伸的弧状第二弹性臂、与第二弹性臂相连接的第二接触部,由第二固持部底端向外弯折延伸的第二焊接部。其中第二接触部下缘靠近第二焊接部的一端设有让位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第二可动端子上让位口的设置,当对接插头与电连接器插接时,第二可动端子的第二接触部不会抵接到第二焊接部,这样可防止第二可动端子弹性实效,实现电连接器与对接插头的稳定插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图1所示电连接器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图1所示电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
图4是图1所示电连接器另一角度的立体组合图。
图5是现有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可与对接插头(未图示)插接,其包括绝缘本体1和收容于绝缘本体1中的若干导电端子(未标示)。其中绝缘本体1包括大致呈长方体的主体部10、自主体部10一端沿主体部10轴线方向延伸的对接部11及贯穿主体部10和对接部11的插接孔12。其中所述主体部10包括顶壁13、底壁14、第一侧壁15、第二侧壁16和后壁17。另该电连接器100的对接部11的顶部设有缺口110。
顶壁13两侧分别设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和第七开口131、132、133、134、135、136和137,其中第七、第一、第三和第五开口137、131、133和135由前向后依次设置在靠近第一侧壁15一侧,而第二、第四及第六开口132、134、136则由前向后依次设置在靠近第二侧壁16一侧。后壁17一侧设有第一配合槽道171。
底壁14两侧分别设有与所述开口131、132、133、134、135、136、137对应设置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和第七开槽141、142、143、144、145、146和147。其中第一、第三、第五和第七开槽141、143、145和147与相应的第一、第三、第五和第七开口131、133、135和137相通,而第二、第四及第六开槽142、144、146则与相应的第二、第四及第六开口132、134、136相通。绝缘本体1于第五开槽145一侧设有一半球形干涉块1450(如图1所示),且底壁14中部还设有定位柱148。
导电端子包括信号端子(未标示)、开关端子(未标示)和干涉端子3,其中信号端子包括有第一信号端子21和第二信号端子22,而开关端子包括有第一可动端子23、第二可动端子24及分别与第一、第二可动端子23、24相接触的第一固定端子25和第二固定端子26。
第一信号端子21包括第一卡持部210,由第一卡持部210顶端向下弯折延伸的弧状第一臂部211,由第一卡持部210底端向下弯折延伸的弯折部214,自弯折部214向远离第一卡持部210延伸的第一固定部212以及与第一臂部211相连接的第一对接部213,其中第一卡持部210两侧设有第一凸刺2100,而第一对接部213上凸设有半球形第一凸点2130。
第二信号端子22包括第二卡持部220、由第二卡持部220顶端向前弯折延伸的第二臂部221,由第二卡持部220底端向下延伸的第二固定部222以及自第二臂部221延伸置于第二卡持部220前方的第二对接部223,其中第二卡持部220两侧设有若干第二凸刺2200。
第一可动端子23包括有第一固持部230、由第一固持部230中部向后延伸的第一弹性臂231及由第一固持部230的下端向外弯折延伸的第一焊接部232,其中第一固持部230中部设有第一撕裂部2300,第一可动端子23可通过第一撕裂部2300固持于绝缘本体1内。该第一可动端子23还包括设置在第一弹性臂231自由端的第一接触部234。
第二可动端子24包括第二固持部240、由第二固持部230顶端向下弯折延伸的弧状第二弹性臂241、与第二弹性臂241相连接的第二接触部243,由第二固持部240底端向外弯折延伸的第二焊接部242,其中第二接触部243下缘靠近第二焊接部242的一端设有让位口2431。另,第二固持部240两侧设有第三凸刺2400,第二接触部243上凸设有半球形第二凸点2430。
第一固定端子25与第一可动端子23相导接,其包括第一基部250、由该第一基部250的侧边的底端向前延伸设置的第一导接臂251、由第一基部250底端向外弯折延伸的第三焊接部252和自第一导接臂251末端向外弯折延伸的干涉部253,其中第一基部250上远离第一可动端子23的一侧设有第二撕裂部254。第二撕裂部254和干涉部253的设置可使第一固定端子25固持于绝缘本体1内。
第二固定端子26包括第二基部260,由该第二基部260靠的侧边的底端向前延伸设置的杆状第二导接臂261及由该第二基部260底端向外弯折延伸的第四焊接部262,其中第二基部260中部设有第三撕裂部2600,于第二基部260上第三撕裂部2600的两侧对称设有两凸肋2601。第三撕裂部2600和凸肋2601可使第二固定端子26稳定固持于绝缘本体1内。
干涉端子3为半封闭的回形结构。
如图1至图4所示,组装时,将第一、第二信号端子21、22的第一、第二卡持部210、220,第一、第二可动端子23、24的第一、第二固持部230、240,第一、第二固定端子25、26的第一、第二基部250、260和干涉端子3依次收容于绝缘本体1上对应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和第七开槽141、142、143、144、145、146和147内,而上述导电端子的顶端分别与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和第七开口131、132、133、134、135、136和137配合卡持,且上述导电端子的第一、第二、第三凸刺2100、2200、2400及第一、第二、第三撕裂部2300、254、2600、干涉部253和凸肋2601也分别与绝缘本体1相卡持。其中第一弹性臂231和第一导接臂261分别自其各自的第一固持部230和第二基部260向后、前对向延伸。第一信号端子21的第一对接部213上的第一凸点2130通过第一开槽141伸入到插接孔12内,第二信号端子22的第二对接部223则通过对接部11顶部的缺口110伸入至插接孔12内;第一可动端子23的第一接触部234通过第三开槽143伸入至插接孔12内,第二可动端子24的第二接触部243通过第四开槽144伸入至插接孔12中;第一固定端子25插入到第五开槽145内,其干涉部253与第五开槽145内的干涉块1450干涉固持,而第二固定端子26自后壁17的第一配合槽道171插入至第六开槽146内;干涉端子3自第七开槽147插入至插接孔12内。此时,第一可动端子23的第一接触部234的下侧缘与第一固定端子25第一导接臂251的上侧缘相抵接,而第二可动端子24的第二接触部243则与第二固定端子26的第二导接臂261相抵接,从而形成导通状态。
为使对接插头稳定插接于电连接器内,第一、第二可动端子23、24的第一、第二固持部230、240,第一、第二固定端子25、26的第一、第二基部250、260与绝缘本体1的插接孔12的轴线方向平行,同时为降低导电端子在对接插头插接时造成插拔力过大的隐患,装配时,第一信号端子21的第一卡持部210与绝缘本体1的插接孔12的轴线方向偏离一定的角度。
结合图1至图4所示,该电连接器100通过底壁14的定位柱148安装到电路板上(未图示),第一、第二信号端子21、22的第一、第二固定部212、222插设于电路板上的相应位置上;第一、第二可动端子23、24的第一、第二焊接部232、242及第一、第二固定端子25、26的第三、第四焊接部252、262也焊接到相应的电路板导电路径上。使用前,由于第一、第二可动端子23、24的第一、第二弹性臂231、241的弹力作用,使得第一可动端子23的第一接触部234与第一固定端子25的第一导接臂251相接触形成导通,第二可动端子24的第二接触部243与第二固定端子26的第二导接臂261相接触导通。使用时,对接插头自对接部11插入到插接孔12内,第一、第二信号端子21、22的第一、第二对接部213、223及第一、第二可动端子23、24的第一、第二接触部234、243分别与该对接插头的相应部位相抵接导通,此时第一、第二接触部234、243分别与第一、第二导接臂251、261分离断开。当对接插头从插接孔12内脱离时,第一、第二接触部234、243又由于弹力作用分别与第一、第二导接臂251、261重新接触导通。
第二可动端子24上让位口2431的设置,当对接插头与电连接器100插接时,第二可动端子24的第二接触部243不会抵接到第二焊接部342,这样可防止第二可动端子24弹性实效,实现电连接器100与对接插头的稳定插接。
需要指出的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不仅局限于以上所述的具体结构。

Claims (7)

1.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和若干导电端子,导电端子包括第二可动端子,该第二可动端子包括第二固持部、由第二固持部顶端向下弯折延伸的弧状第二弹性臂、与第二弹性臂相连接的第二接触部,由第二固持部底端向外弯折延伸的第二焊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触部下缘靠近第二焊接部的一端设有让位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一端设有对接部,对接部沿轴线方向设有插接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还包括信号端子、第一可动端子和与第一、第二可动端子相导接的第一、第二固定端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可动端子上设有安装在绝缘本体内的第一固持部及分别与第一固定端子断开或闭合的第一弹性臂,于第一弹性臂的末端设有第一接触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固定端子分别设有第一、第二卡持部及由第一、第二卡持部向前延伸的第一、第二导接臂。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上设有收容导电端子的若干开口及开槽。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还包括有干涉端子。
CNU2006201252782U 2006-11-13 2006-11-13 电连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0987016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6201252782U CN200987016Y (zh) 2006-11-13 2006-11-13 电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6201252782U CN200987016Y (zh) 2006-11-13 2006-11-13 电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0987016Y true CN200987016Y (zh) 2007-12-05

Family

ID=389164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620125278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0987016Y (zh) 2006-11-13 2006-11-13 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0987016Y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703341Y (zh) 电连接器
CN201113011Y (zh) 电连接器
CN201075522Y (zh) 电连接器
CN2850025Y (zh) 语音插座连接器
CN2779651Y (zh) 电子卡连接器
CN201266731Y (zh)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件
CN201797120U (zh) 电连接器
CN201204285Y (zh) 线缆连接器
CN200987016Y (zh) 电连接器
CN201075507Y (zh) 电连接器
CN201478523U (zh) 电连接器
CN2660702Y (zh) 板对板连接器
CN200987015Y (zh) 电连接器
CN201149913Y (zh) 电连接器结构
CN201113048Y (zh) 电连接器
CN201608375U (zh) 电连接器
CN201570658U (zh) 音频插座连接器
CN201018146Y (zh) 电连接器
CN2757377Y (zh) 电连接器
CN201303182Y (zh) 电连接器
CN202308389U (zh) 卡连接器
CN201594610U (zh) 电连接器
CN200941503Y (zh) 电连接器
CN201029113Y (zh) 电连接器
CN2800556Y (zh) 卡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1205

Termination date: 2009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