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0984009Y - 折叠床 - Google Patents
折叠床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0984009Y CN200984009Y CN 200620134782 CN200620134782U CN200984009Y CN 200984009 Y CN200984009 Y CN 200984009Y CN 200620134782 CN200620134782 CN 200620134782 CN 200620134782 U CN200620134782 U CN 200620134782U CN 200984009 Y CN200984009 Y CN 200984009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ramework
- support portion
- folding bed
- base frame
- fold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一种折叠床,为增强折叠状态的安定性及便于在较狭小空间收藏等问题而设计。包含第一床框体、第二床框体及枢接部。第一及第二床框体由承载第一及第二承载框的第一及第二基框及可任意转动的装设在该第一及第二基框的支撑脚所构成,该支撑脚具有一脚架及一脚支柱部;脚架的外侧端配置在比水平展开状态下的第一及第二基框的前后端更内侧,且配置在比不完全折叠状态下的该上半身承载垫及下半身承载垫的向外最大位置更内侧;当该第一及第二床框体呈非平行的倒立V字形状态的不完全折叠状态下,设有角度限位装置,以止挡该第一及第二床框体的折叠。通过这种结构,能使该折叠床处于折叠状态时具有可靠的安定性及便于在较狭小空间收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叠床,特别涉及在折叠状态下更具安定性及安全性,且可收藏为更小型的折叠床。
背景技术
常用折叠床,如图11(请对应参照日本专利特开2004-358203号公报)所示,揭示了一种可任意折叠为倒立V字形的折叠床,并且在未使用时可更小型的予以收藏。它是将第一及第二床框体a相连接使之可任意转动,且在该第一及第二床框a的两侧部各枢接一倒立T字形框e,该倒立T字形框e是由一设有滑轮的略有上拱的平部b及一自该略有上拱的平部向上延伸的脚支柱部d所构成。
该折叠床是由倒立T字形框e所支撑,且藉由该第一及第二床框体a的转动,使床形成任意变化的展开状态及收藏时的折叠状态,具有操作上的便利性。
然而,为了安定的支撑折叠状态下的第一及第二床框体a,而必须增加该倒立T字形框e的略有上拱的平部b的长度。因此,在展开状态下,该略有上拱的平部b的外侧端比该床框体a更向折叠方向突出一段距离La;且于折叠状态下,该略有上拱的平部b的外侧端亦比床垫向外的最大位置更突出一段距离Lb,其结果将造成走动上的不便,且在家俱的间隙等较狭小的空间,比较难以收藏等缺点。因此,有进一步改善前述折叠床的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床,具有更优越的操作性,即使是高龄者或小孩亦可安心的使用,且即使是狭小的空间亦可简单的予以收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折叠床,包含第一床框体、第二床框体及枢接部。该第一床框体支撑一承载上半身承载垫的第一承载框。该第二床框体支撑一承载下半身承载垫的第二承载框。该枢接部用以连接该第一床框体及该第二床框体的相对向的各内端间,以便该第一床框体及该第二床框体在水平展开状态与倒立V字形状态之间任意折叠。该第一及第二床框体是由承载该第一及第二承载框的第一及第二基框及可任意转动的装设在该第一及第二基框的支撑脚所构成,且该支撑脚具有一脚架及一脚支柱部,该脚架设有两个向前后延伸且两端间隔一定距离的滑轮,而该脚支柱部立设在该脚架上,且其上端枢接在该第一及第二基框的各外端部分。于水平展开状态下,该枢接部具有一中间脚部,且该中间脚部具有一下端,该下端与该支撑脚的下端有相同高度。当该第一及第二床框体呈非平行的倒立V字形状态的不完全折叠状态下,设有一角度限位装置,以止挡该第一及第二床框体的折叠。
根据本实用新型折叠床,该角度限位装置是一抵接片,它从该中间脚部各向外延伸,当进行折叠时,抵接相互折叠的第一床框体及第二床框体的背面,以维持可使框体间形成3°至15°的不完全折叠状态;根据本实用新型折叠床,该脚架的外侧端配置在比水平展开状态下的第一及第二基框的前后端更内侧,且配置在比不完全折叠状态下的该上半身承载垫及下半身承载垫的向外最大位置更内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折叠床,该第一承载框系包含一臀支撑框部及一上半身支撑框部,该臀支撑框部非倾起且承载就寝者的臀部,该上半身支撑框部位于该臀支撑框部的前端部,并枢接在该第一床框体的第一框体枢接点且承载上半身,而可使该上半身支撑框部以第一框体枢接点为中心倾起的第一驱动器设在该第一床框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折叠床,该第二承载框包含第一脚支撑部及第二脚支撑部,该第一脚支撑部承载就寝者的大腿部且其前端部枢接在该第二床框体的第二框体枢接点上,该第二脚支撑部的前端部可任意折曲地装在该第一脚支撑部的后端部,且承载就寝者的小腿部,并将该第二脚支撑部及该第二床框体与同该第一脚支撑部大约相同长度的杆连接,而由该杆、第一脚支撑部、第二脚支撑部及第二床框体形成一平行曲柄机构,且将可平行举起第二脚支撑部的第二驱动器设在第二床框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折叠床,其设有固锁装置,该固锁装置可阻止该水平状态或不完全折叠状态下的第一床框体及第二床框体的动作;再者,该固锁装置包含一支撑板及一固定插销,该支撑板具有一贯穿孔且形成在该第一或第二床框体,该固定插销贯穿该贯穿孔及支撑脚的脚支柱部。
由于设有阻止该第一及第二床框体折叠的角度限位装置,因此在收藏时,可阻止该第一床框体及第二床框体折叠至相互平行重叠的角度,以维持相互非平行的倒立V字形状态的不完全折叠状态。如此,由于能确保更宽广的接触地面的宽度,因此当滑轮移动时,即使跨越高低的段差时,或遇到突然停止等状况时,由于能安定的维持直立的状态,可提高操作性,亦能防止翻倒等的危险性,且即使是高龄者或小孩亦能安心的使用。再者,由于能获得折叠状态下的直立的安定性,因此能使该支撑脚形成更小型,能获得整体的轻量化,且亦可具有较时髦的外观。再者,即使在水平状态或倒立V字形状态的任何一种状态下,由于该支撑脚突出外部的比率较小,因此能防止绊倒,以更进一步的提高安全性,或由于较狭长的空间亦能收藏,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再者,由于由一抵接片形成角度限位装置,该抵接片从该中间脚部各向外延伸,且当进行折叠时,该抵接片抵接相互接近的第一床框体及第二床框体的背面,以维持不完全折叠状态,因此以简单的构成即能确实地维持折叠角度,获得较高信赖性的折叠动作,且几乎不需要维修。再者,该抵接片形成3°至15°的不完全折叠状态的框体间的角度,因此能维持较高安定性的直立状态,且亦不会损及折叠状态下的更小型化,予以更小型的收藏。
再者,将该脚架的外侧端配置在比水平展开状态下的该第一及第二基框的前后端更内侧,且配置在比不完全折叠状态下的该上半身承载垫及下半身承载垫的向外最大位置更内侧,则由于脚架不会突出,能防止绊倒,且不损及收藏性,亦不损及折叠状态的安定性。
再者,在该臀支撑框部的前端部枢接承载上半身的上半身支撑框部,且设有一第一驱动器,以便该上半身支撑框部倾起,由于能获得适当倾起的靠背可活动倾起状态,因此例如读书、吃饭或鉴赏音乐时,可采取靠贴在该上半身支撑框部的较轻松的姿势,即使长时间的使用亦不会感到疲劳,而可更舒适的使用。
再者,该第二承载框上由该杆、第一支撑脚、第二支撑脚及第二床框体形成一平行曲柄机构,且设有一可平行举起该第二脚支撑部的第二驱动器,则由于就寝者可于适当的高度支撑下半身,而采取从足部朝向头部阶段性的使高度下降的姿势,因此脚底等的血液可容易的回流至心脏,以促进血液的循环,而获得恢复疲劳及增进健康的效果。再者,由于形成前述的平行曲柄机构,而使构造更为简单,且该第二脚支撑部的升降动作亦更为顺畅。
再者,其设有固锁装置,该固锁装置能阻止水平状态或不完全折叠状态下的第一床框体及第二床框体的动作,则即使由于其本身的重量而独自的产生回复水平展开状态的力量时,其往展开方向的动作将被阻止,而可维持不完全折叠状态,因此能确保安全性,且具较好的信赖性。
再者,该固锁装置包含一支撑板及一固定插销,该支撑板具有一贯穿孔且形成在该第一或第二床框体,固定插销贯穿该贯穿孔及支撑脚的脚支柱部,则位在不完全折叠状态的第一床框体及第二床框体的展开动作,将由该固定插销确实地被阻止,且由该固定插销的插入及拔出而能更简单的进行该固锁装置的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折叠床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折叠床的第一及第二床框体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折叠床的第一及第二床框体连接处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折叠床的第一及第二基框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5A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折叠床的支撑脚的展开状态的立体图。
图5B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折叠床的支撑脚的不完全折叠状态的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折叠床的展开状态的主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折叠床的不完全折叠状态的主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折叠床的第一床框体及第一承载框的主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折叠床的第二床框体及第二承载框的主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折叠床的使用状态的主视图。
图11是常用折叠床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及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照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折叠床系包含第一及第二床框体4、7、枢接部8、第一及第二承载框3、6及限位装置14。该第一及第二床框体4、7分别配置在该折叠床前后方。该枢接部8用以连接该第一及第二床框体4、7。该第一及第二承载框3、6分别由该第一及第二床框体4、7支撑。该限位装置14用以阻止该第一及第二床框体4、7的折叠的角度。再者,该折叠床以支撑就寝者的上半身的一侧为前方,并以支撑下半身的一侧为后方。
请再参照图1及图2所示,该第一床框体4由一第一基框4A及一对支撑脚9所构成,该二支撑脚9装设在该第一基框4A的前端部,且分隔一床宽距离。该第一基框4A为一体固设形成一外框31及数个补强件32a、32b,该外框31选择形成矩形状或ㄇ字状,而较佳系形成矩形状,该补强件32a、32b在该外框31的内侧分别向前后方向及床宽方向延伸。
请参照图1、图2、图5A及图5B所示,该补强件32a的前端向下延伸形成一支撑板40。该外框31的长度实质上约为该折叠床长度的一半(例如900mm至1000mm)。再者,如图1所示,该第一基框4A装设一床头板33,该床头板33从该外框31的前端部向上延伸,且该第一基框4A的两侧部分别装设装饰板34,可覆盖该第一基框4A的侧面。
请再参照图5A及图5B所示,该支撑脚9具有一脚架11及一脚支柱部12,该脚架11向该脚支柱部12前后延伸,且前后端部各设有滑轮10,而该脚支柱部12立设在该脚架11的中央,以便与该脚支柱部12形成倒立T字形。再者,该脚支柱部12的上端穿设一贯穿孔44。藉由将贯穿该补强件32a的支撑板40的支撑轴41(例如螺栓)固设在该脚支柱部12,以便该支撑脚9可任意转动的装设于该第一基框4A上。再者,各该支撑脚9的脚支柱部12间架设一连接杆51,以便该二支撑脚9形成一体。
请参照图1、图2、图5A及图5B所示,该第二床框体7与该第一床框体4具有相同的构成,其由第二基框7A及一对支撑脚9所构成,该二支撑脚9装设在该第二基框7A的后端部。该第二基框7A在外框31的内侧架设数个补强件32a、32b;且该第二基框7A侧面及后面覆盖数个装饰板34。再者,同样的,该外框31的后端部枢接一对支撑脚9的脚支柱部12。再者,该第二基框7A的二支撑脚9相对该第一基框4A的支撑脚9,而配置在外侧,以防止该折叠床进行折叠时相互的干扰。
请参照图3、图4、图6及图7所示,该枢接部8系具有两连接具35、一连接轴36及两中间脚部13。该连接具35隔设在床宽方向且形成朝上开口的槽状。该连接轴36连接于该两连接具35之间。该两中间脚部13自该连接轴36向下延伸。该连接具35设有两平行直立的凸缘35F,该第一及第二基框4A、7A的内端部系插入在该两凸缘35F之间,且分别由架设在该两凸缘35F之间的插销37枢接。如此,可连接该第一床框体4及第二床框体7,以形成可任意折叠的水平展开状态(如图6所示),或倒立V字形状态(如图7所示)。
请再参照图3、图4、图6及图7所示,该中间脚部13呈圆柱状,且其下端部设有圆形的接触板38。再者,在该两中间脚部13之间架设一连接材39,该连接材39的中央具有一弯曲部(形成山的形状),而其顶点固设在该连接轴36,以补强该枢接部8。
请再参照图1所示,该第一承载框3被支撑在该第一床框体4上,并承载一上半身承载垫2。再者,该上半身承载垫2是使用由袋状的套覆盖氨基钾酸酯泡绵及聚乙烯泡绵等海绵之物。
请参照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第一承载框3由一臀支撑框部16及一上半身支撑框部18所构成,该臀支撑框部16支撑就寝者的臀部,该上半身支撑框部18支撑就寝者的上半身。再者,该第一承载框3由前后间隔设置的横长板46,向前后延伸的连接木材50连接而形成横条板状结构。该臀支撑框部16固设在该第一床框体4的后端部,而该上半身支撑框部18位于该臀支撑框部16的前端部,并枢接在该第一框体枢接点17。
请参照图8至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第一床框体4装设一第一驱动器19,该第一驱动器19较佳采用电动直线运动器19A。再者,该电动直线运动器19A采用电动式汽缸(未标示),该电动式汽缸具有一本体部及一杆47,该本体部包含一电动机,该杆47利用球型螺杆藉由电动机的正反转,以形成可从该本体部任意伸缩的构件。再者,藉由该杆47推拉向该上半身支撑框部18的下端部下方延伸的臂48的前端,而使该上半身支撑框部18以该第一框体枢接点17为中心形成倾起。然而,如图10所示,藉由驱动该第一驱动器19而使该上半身支撑框部18任意的倾起,例如于读书、吃饭或鉴赏音乐时,可选择该上半身支撑框部18的各种较佳的倾起姿势,采取较轻松的靠贴的姿势,即使长时间的使用亦不会感到疲劳,且可更舒适的使用。
请参照图8至图10所示,该第二承载框6亦相同第一承载框3,其被支撑在该第二床框体7上,并承载一下半身承载垫5。再者,请参照图9所示,该第二承载框6具有一第一脚支撑部21及一第二脚支撑部22,该第一脚支撑部21支撑就寝者的大腿部,该第二脚支撑部22支撑就寝者的小腿部,且与该第一承载框3同样形成横条板状。再者,该第一脚支撑部21枢接在该第二床框体7的前端部的第二框体枢接点20上,而该第二脚支撑部22可任意折曲地装设在该第一脚支撑部21的后端部。另外,该第二脚支撑部22的后端与第二床框体7之间架设一杆23,该杆23与该第一脚支撑部21具有大约相同的长度且平行并排。藉此,该杆23、第一脚支撑部21、第二脚支撑部22及第二床框体7形成一平行曲柄机构24。
请参照图8至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该第二床框体7装设一第二驱动器25,该第二驱动器25与该第一驱动器19相同由电动直线运动器19A所构成。再者,藉由该电动直线运动器19A的杆47推拉向该第二脚支撑部22的前端下方延伸的臂49的前端,以便该第一脚支撑部21与该杆23维持平行状态的形成倾起,且该第二脚支撑部22形成一边维持水平状态,而一边平行的升降。然而,请参照图10所示,由于就寝者可采取从足部朝向头部阶段性的使高度下降的姿势,因此脚底等的血液可容易的回流至心脏,以促进血液的循环,而获得恢复疲劳及增进健康的效果。再者,由于该平行曲柄机构24形成构造更为简单,因此能使该第二脚支撑部22的升降动作更为顺畅。
请再参照图3、图4及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角度限位装置14由一横杆状的抵接片15所构成,该抵接片15向前后且水平的装设在该中间脚部13的中间位置。该抵接片15的前后的长度约150至500mm左右,较佳约200mm至350mm左右,且其前后端配置在可抵接折叠成倒立V字形的第一及第二承载框3、6的补强件32a背面的位置。藉此,当折叠该第一及第二承载框3、6时,由于该抵接片15可形成支撑棒,因此能阻止该第一床框体4及第二床框体7折叠至相互平行重叠的角度,以维持相互非平行的倒立V字形状态的不完全折叠状态。因此,如图7所示,由于该第一及第二承载框4、7可维持更宽广的接触地面的宽度,因此当该滑轮10移动时,即使跨越高低的段差,或遇到突然停止等状况亦可稳定地维持直立的状态,能提高操作性,同时能防止翻倒等的危险性,且即使是高龄者或小孩亦能安心的使用。
再者,请再参照图3、图4及图7所示,由于能获得折叠状态下的直立的安定性,因此能使该支撑脚9形成更小型,可获得整体的轻量化,且亦可具有较时髦的外观。另外,即使在水平状态或倒立V字形状态的任何一种状态下,由于该支撑脚9的脚架11突出外部的比率较小,因此能防止绊倒,以更进一步的提高安全性,或由于较狭长的空间亦能收藏,而具有较佳的实用性。
再者,请再参照图3、图4及图7所示,由于该抵接片15能抵接相互接近的第一床框体4及第二床框体7的背面,以维持不完全折叠状态,因此藉由简单的构件即可确实地维持折叠角度,从而能获得较高信赖性的折叠动作,且几乎不需要维修。
请再参照图7所示,藉由该抵接片15抵接该补强件32a的背面,进而限制折叠的第一及第二床框体4、7,且框体间形成一角度α,例如约3°至20°左右,较佳约7°至15°,而本实施例为10°。若未满3°,则不完全折叠状态的安定性较为不足;相反的,若超过20°,则有损不完全折叠状态的小型化,而使收藏变成困难。
如前所述,请再参照图1至图10所示,藉由该角度限位装置14能提高折叠状态的安定性,因此能使该支撑脚9的脚架11更短。该脚架11的长度,例如约150至400mm左右,较佳约180至300mm左右,而本实施例为220mm左右。请参照图6所示,于本实施例中,在水平展开状态下,该脚架11的外端部配置在比该第一及第二床框体4、7的前端及后端更内侧。更详细地,该脚架11的外端部配置在比装设在该第一基框4A的床头板33更内侧(后方)而具有一定距离L1,而该第二床框体7上则是配置在比装设在该第二基框7A的装饰板34更内侧(前方)而具有一定距离L2。然而,请参照图7所示,在不完全折叠状态下,该脚架11的外端部配置在比垫的向外最大位置更向折叠方向的内侧而具有一定距离L3。因此,由于该脚架11不会突出,因此能防止绊倒,且即使是狭小的间隙亦能收藏,同时不会损及折叠状态下的安定性。再者,该距离L1、L2、L3分别形成在0至50mm的范围内。
请再参照图5A及图5B所示,该第一床框体4的支撑板40上穿设两插孔45A、45B,且该插孔45A、45B于水平展开状态,及不完全折叠状态下,配置在与该脚支柱部12的贯穿孔44一致的位置。而且,如图5A所示,当棒状的固定插销43插入该插孔45A及贯穿孔44时,该第一床框体4维持水平展开状态。再者,如图5B所示,当该固定插销43插入该另一插孔45B及贯穿孔44时,则位于该不完全折叠状态的第一床框体4,即使由于其本身的重量或震动等动作而产生回复水平展开状态的力量时,藉由该固定插销43可阻止其动作,以维持不完全折叠状态,因此能确保安全性。再者,藉由该固定插销43的插入及拔出的操作,能简单且确实地维持或解除水平展开状态或不完全折叠状态。如此,于本实施形态中,形成一由设有该两插孔45A、45B的支撑板40、脚支柱部12的贯穿孔44及固定插销43所构成的固锁装置26。而且,该固锁装置26亦可设在第二床框体7。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所作的各种变形,均落在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折叠床,其包含:
第一床框体,该第一床框体支撑一承载上半身承载垫的第一承载框;
第二床框体,该第二床框体支撑一承载下半身承载垫的第二承载框;及
枢接部,其连接该第一床框体及第二床框体的相对向的各内端间,以便该第一床框体及第二床框体于水平展开状态与倒立V字形状态之间任意折叠;
该第一床框体及第二床框体由承载该第一承载框及第二承载框的第一基框及第二基框及可任意转动的装设在该第一及第二基框的支撑脚所构成,且该支撑脚具有一个脚架及一个脚支柱部,该脚架设有两个向前后延伸且两端间隔一定距离的滑轮,而该脚支柱部立设在该脚架上,且其上端枢接在该第一基框及第二基框的各外端部分;
于水平展开状态下,该枢接部具有一个中间脚部,且该中间脚部具有一个下端,该中间脚部的下端与该支撑脚的下端具有相同高度;
当该第一床框体及第二床框体呈非平行的倒立V字形状态的不完全折叠状态下,该折叠床设有一个角度限位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床,其中所述角度限位装置为一个抵接片,该抵接片自中间脚部各向外延伸,且当进行折叠时,该抵接片抵接相互折叠的第一床框体及第二床框体的背面,以便该第一床框体及第二床框体间形成3°至15°的不完全折叠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床,其中所述脚架的外侧端在水平展开状态下配置于该第一基框及第二基框的前后端更内侧之处,且在不完全折叠状态下配置于该上半身承载垫及下半身承载垫的向外最大位置更内侧之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床,其中所述第一承载框包含一臀支撑框部及一上半身支撑框部,该臀支撑框部为非倾起且承载就寝者的臀部,该上半身支撑框部位于该臀支撑框部的前端部,并枢接在该第一床框体的第一框体枢接点且承载上半身,而可使该上半身支撑框部以该第一框体枢接点为中心倾起的第一驱动器设在该第一床框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床,其中所述第二承载框包含一第一脚支撑部及一第二脚支撑部,该第一脚支撑部承载就寝者的大腿部,且该第一脚支撑部的前端部枢接在该第二床框体的第二框体枢接点上,该第二脚支撑部的前端部可任意折曲地装设在该第一脚支撑部的后端部,且承载就寝者的小腿部,并将该第二脚支撑部及第二床框体与同该第一脚支撑部大约相同长度的杆连接,而由该杆、第一脚支撑部、第二脚支撑部及第二床框体形成一个平行曲柄机构,且将可平行举起第二脚支撑部的第二驱动器设在该第二床框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床,其中另设一个固锁装置,该固锁装置阻止该水平展开状态或不完全折叠状态下的第一床框体及第二床框体的动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折叠床,其中所述固锁装置包含一支撑板及一固定插销,该支撑板具有一个贯穿孔,且该贯穿孔形成在该第一及第二床框体之一,该固定插销贯穿该贯穿孔及支撑脚的脚支柱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6003892U JP3124016U (ja) | 2006-05-23 | 2006-05-23 | 折り畳みベッド |
JP2006003892 | 2006-05-23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0984009Y true CN200984009Y (zh) | 2007-12-05 |
Family
ID=386414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0620134782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0984009Y (zh) | 2006-05-23 | 2006-09-04 | 折叠床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3124016U (zh) |
CN (1) | CN200984009Y (zh) |
TW (1) | TWM306833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594980A (zh) * | 2017-09-01 | 2018-01-19 | 许冬瑾 | 集成有折叠床的医护柜 |
CN110584383A (zh) * | 2019-09-27 | 2019-12-20 | 江苏海锟易护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高稳定性可移动陪护床 |
-
2006
- 2006-05-23 JP JP2006003892U patent/JP3124016U/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6-08-16 TW TW95214479U patent/TWM306833U/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6-09-04 CN CN 200620134782 patent/CN200984009Y/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594980A (zh) * | 2017-09-01 | 2018-01-19 | 许冬瑾 | 集成有折叠床的医护柜 |
CN107594980B (zh) * | 2017-09-01 | 2023-12-01 | 许冬瑾 | 集成有折叠床的医护柜 |
CN110584383A (zh) * | 2019-09-27 | 2019-12-20 | 江苏海锟易护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高稳定性可移动陪护床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3124016U (ja) | 2006-08-03 |
TWM306833U (en) | 2007-03-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8710425U (zh) | 助行车的座面结构 | |
CN105662748B (zh) | 一种多功能护理床 | |
CN102641199B (zh) | 椅型按摩机 | |
TW590768B (en) | Wheelchair structure | |
CN102512310B (zh) | 一种可折叠多功能助行车 | |
CN102596140B (zh) | 轮椅以及床 | |
CN104688460A (zh) | 一种护理床 | |
CN108392335A (zh) | 一种组合折叠床椅 | |
CN102551973A (zh) | 一种新型多功能轮椅床 | |
CN104814839B (zh) | 移动椅子 | |
TW200404529A (en) | Adjustable bed | |
CN200984009Y (zh) | 折叠床 | |
CN106428181B (zh) | 一种儿童手推车 | |
CN219022006U (zh) | 一种具有辅助翻身功能的护理床 | |
CN103932853B (zh) | 一种可移动的折叠床 | |
CN203195141U (zh) | 一种带有床用几案的立体式子母育婴床 | |
CN201379727Y (zh) | 一种轮椅车的座板折叠机构 | |
CN2605838Y (zh) | 轮椅的改进结构 | |
JP2008104813A5 (zh) | ||
CN211934571U (zh) | 便携式担架床 | |
CN114652122A (zh) | 可折叠支撑架及折叠椅 | |
CN204862150U (zh) | 折叠布料床 | |
JP2008104813A (ja) | 介護用椅子 | |
CN209712265U (zh) | 一种超薄四折折叠床 | |
CN203137723U (zh) | 婴童餐椅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12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