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0981632Y - 具有充气龙骨的充气船 - Google Patents

具有充气龙骨的充气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0981632Y
CN200981632Y CN 200620157166 CN200620157166U CN200981632Y CN 200981632 Y CN200981632 Y CN 200981632Y CN 200620157166 CN200620157166 CN 200620157166 CN 200620157166 U CN200620157166 U CN 200620157166U CN 200981632 Y CN200981632 Y CN 200981632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eel
inflatable
inflation
dinghy
heel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62015716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琢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0620157166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0981632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0981632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0981632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具有充气龙骨的充气船,包括:一充气底垫、一第一侧充气管、一第二侧充气管、以及一可充气龙骨。基本上第一侧充气管与第二侧充气管环绕充气底垫的周围,而可充气龙骨位于且连接于充气底垫的下方。根据实施例,可充气龙骨为长条形形状,且位于充气底垫下方的中央处。本实用新型的充气船在保持充气船易于折叠、便于携带的优点之外,还使得充气船在水面上使用时比较稳定而不易翻覆,并在行进期间比较容易控制其方向。

Description

具有充气龙骨的充气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充气船,尤其涉及一种充气式平底船。
背景技术
传统的充气船(Inflatable Boat)由一充气底垫,一第一侧充气管,一第二侧充气管所组成,第一侧充气管与第二侧充气管基本上环绕充气底垫的周围。充气底垫基本上为一平坦的充气垫,因此绝大多数充气船为平底船(flat-bottomed boat)。少数的充气船不是平底船,例如美国专利第5868095号提到在船底包括一可充气内部管(inflatable internal tube),从而使得美国专利第5868095号的充气船的船底呈V形形状(V-Shape)。
一般来说,平底船比较容易翻覆并且在行进期间其方向比较不容易控制,因此美国专利第5868095号能改善平底船的此类缺点。
然而,充气式的平底船仍有其优点,即易于折叠与携带,因此需要设计出能改善上述缺点的充气式平底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气船,其在充气船底部增加一可充气龙骨使得充气船在水面上使用时比较稳定而不易翻覆,并在行进期间其方向比较容易控制,一般船的龙骨多为硬质材料制作,可充气龙骨的设计配合充气船设计,当龙骨充入高压气体时龙骨即发挥作用,该设计也可保持充气船易于折叠,便于携带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充气龙骨的充气船,其主要包括:一充气底垫,一第一侧充气管,一第二侧充气管,以及一可充气龙骨。第一侧充气管与第二侧充气管基本上环绕充气底垫的周围,而可充气龙骨位于且连接至充气底垫的下方。根据实施例,可充气龙骨为长条形形状,且位于充气底垫下方的中央处。另外,可充气龙骨与该充气底垫以可气体连通的方式连接,从而使得使用者在对充气底垫进行充气的过程中,可充气龙骨也被一同充气。但可充气龙骨与该充气底垫也可以不可气体连通的方式连接,例如可充气龙骨为独立的气室。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方案,该具有充气龙骨的充气船,包括:一充气底垫,其包括一上表面、一下表面、一第一侧面及一第二侧面;一第一侧充气管,其连接至该充气底垫的该第一侧面;一第二侧充气管,其连接至该充气底垫的该第二侧面;以及一可充气龙骨,其连接至该充气底垫的该下表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具有充气龙骨的充气船,其中该具有充气龙骨的充气船为长形,并且该具有充气龙骨的充气船沿纵向线的方向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具有充气龙骨的充气船,其中该可充气龙骨为长条形形状,该可充气龙骨沿着该纵向线的方向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充气龙骨的充气船,其中该可充气龙骨实质上位于该下表面的中央处。
根据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具有充气龙骨的充气船,其中该可充气龙骨与该充气底垫以可气体连通的方式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具有充气龙骨的充气船,其中该可充气龙骨与该充气底垫以不可气体连通的方式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案,该具有充气龙骨的充气船的该充气底垫包括多个拉紧片,所述多个拉紧片用以连接该上表面与该下表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具有充气龙骨的充气船,其中所述多个拉紧片沿着该纵向线的方向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具有充气龙骨的充气船,其中该可充气龙骨为长条形单管状。
根据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具有充气龙骨的充气船,其中该可充气龙骨为长条形双管状。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不仅可以保证充气船的底部平坦以便于折叠和携带,而且该充气船在使用过程中不容易翻覆且比较容易控制其行进方向。本实用新型构造新颖,具有广泛的工业适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有充气龙骨的充气船的第一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有充气龙骨的充气船的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有充气龙骨的充气船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有充气龙骨的充气船的第二实施例的剖视图;以及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具有充气龙骨的充气船的第三实施例的剖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10a、10b具有充气龙骨的充气船  20、20a、20b充气底垫
21上表面                          22下表面
23第一侧面                        24第二侧面
28拉紧片                          30第一侧充气管
40第二侧充气管                    50充气阀
90纵向线                          60、60a、60b  可充气龙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特以三个优选的具体实施例为例对本实用新型说明如下。
以下请一并参考图1至图3,其示出了第一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具有充气龙骨的充气船10为长形,充气船10延纵向线90的方向延伸,充气船10主要包括:一充气底垫20、一第一侧充气管30、一第二侧充气管40以及一可充气龙骨60。
充气底垫20包括:一上表面21、一下表面22、一第一侧面23以及一第二侧面24。充气底垫20包括多个拉紧片28,多个拉紧片28用以连接该上表面21与该下表面22使得充气底垫20的上表面21与下表面22维持一平坦面,在本实施例中,多个拉紧片28沿着该纵向线90的方向延伸。
第一侧充气管30连接至充气底垫20的第一侧面23,而第二侧充气管40则连接至充气底垫20的第二侧面24,第一侧充气管30与第二侧充气管40基本上环绕充气底垫20的周围,且第一侧充气管30与第二侧充气管40凸出于上表面21,使得当充气船10的乘客坐在充气底垫20的上表面21上,由于有第一侧充气管30与第二侧充气管40的保护,而不易掉落到充气船10的外面。
在本实施例中,充气底垫20、第一侧充气管30与第二侧充气管40各自具有独立的气室,因此配有各自的充气阀50(见图1)。需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侧充气管30与第二侧充气管40各自均为单一的充气管,但充气船10的两侧可以包括多个充气管。
本实用新型充气船10的重点在于可充气龙骨60。可充气龙骨60在本实施例中为长条形形状并且为长条形单管状,且可充气龙骨60沿着该纵向线90的方向延伸,请参考图2至图3,该可充气龙骨60实质上位于该下表面22的中央处。由于充气底垫20的下表面22增加了可充气龙骨60的设计,所以使得充气船10在行进期间其方向比较容易控制。
在第一实施例中,可充气龙骨60与该充气底垫20以可气体连通的方式连接(见图2),使得使用者在对充气底垫20进行充气的过程中,可充气龙骨60也一同被充气。但请参考图4关于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充气船10a,可充气龙骨60a与该充气底垫20a也可以不可气体连通的方式连接,例如可充气龙骨60a为独立的气室。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充气船10b,充气船10b的可充气龙骨60b为长条形双管状。这是因为充气底垫20b比第一实施例的充气底垫20更宽,因此较深的可充气龙骨60b会使效果更佳。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目的、手段及功效方面,均具有迥然不同于公知技术的特征。应当指出,上述诸多实施例仅用于示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请求保护的权利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为准,而并非仅限于上述实施例。例如,可充气龙骨的长度不一定要如所述实施例那样约等于充气船的长度,例如,可充气龙骨的长度也可为充气船长度的一半。

Claims (14)

1.一种具有充气龙骨的充气船,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充气底垫,其包括一上表面、一下表面、一第一侧面及一第二侧面;
一第一侧充气管,其连接至该充气底垫的该第一侧面;
一第二侧充气管,其连接至该充气底垫的该第二侧面;以及
一可充气龙骨,其连接至该充气底垫的该下表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充气龙骨的充气船,其特征在于,该具有充气龙骨的充气船为长形,并且该具有充气龙骨的充气船沿纵向线的方向延伸。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充气龙骨的充气船,其特征在于,该可充气龙骨为长条形形状,该可充气龙骨沿着该纵向线的方向延伸。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充气龙骨的充气船,其特征在于,该可充气龙骨位于该下表面的中央处。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充气龙骨的充气船,其特征在于,该可充气龙骨与该充气底垫以可气体连通的方式连接。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充气龙骨的充气船,其特征在于,该可充气龙骨与该充气底垫以不可气体连通的方式连接。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充气龙骨的充气船,其特征在于,该充气底垫包括多个拉紧片,所述多个拉紧片连接该上表面与该下表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充气龙骨的充气船,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拉紧片沿着该纵向线的方向延伸。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充气龙骨的充气船,其特征在于,该可充气龙骨为长条形形状,该可充气龙骨沿着该纵向线的方向延伸。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具有充气龙骨的充气船,其特征在于,该可充气龙骨实质上位于该下表面的中央处。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充气龙骨的充气船,其特征在于,该可充气龙骨为长条形形状,该可充气龙骨沿着一纵向线的方向延伸。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具有充气龙骨的充气船,其特征在于,该可充气龙骨实质上位于该下表面的中央处。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具有充气龙骨的充气船,其特征在于,该可充气龙骨为长条形单管状。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具有充气龙骨的充气船,其特征在于,该可充气龙骨为长条形双管状。
CN 200620157166 2006-11-13 2006-11-13 具有充气龙骨的充气船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0981632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20157166 CN200981632Y (zh) 2006-11-13 2006-11-13 具有充气龙骨的充气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20157166 CN200981632Y (zh) 2006-11-13 2006-11-13 具有充气龙骨的充气船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0981632Y true CN200981632Y (zh) 2007-11-28

Family

ID=389087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620157166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0981632Y (zh) 2006-11-13 2006-11-13 具有充气龙骨的充气船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0981632Y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30761A (zh) * 2011-05-20 2011-11-02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海上充气展开式靶船
US8800466B1 (en) 2010-06-23 2014-08-12 Navatek, Ltd. Inflatable watercraft with reinforced panels
CN106672169A (zh) * 2016-07-21 2017-05-17 唐良 新型气垫渔船、游船
US11267544B2 (en) 2020-03-17 2022-03-08 Honda Motor Co., Ltd. Stabilization system for marine vessels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800466B1 (en) 2010-06-23 2014-08-12 Navatek, Ltd. Inflatable watercraft with reinforced panels
CN102230761A (zh) * 2011-05-20 2011-11-02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海上充气展开式靶船
CN102230761B (zh) * 2011-05-20 2014-05-14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上下对称结构的海上充气展开式靶船
CN106672169A (zh) * 2016-07-21 2017-05-17 唐良 新型气垫渔船、游船
US11267544B2 (en) 2020-03-17 2022-03-08 Honda Motor Co., Ltd. Stabilization system for marine vessels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0981632Y (zh) 具有充气龙骨的充气船
CA2474675A1 (en) Air cushion vessel
JP2009522159A5 (zh)
CN210364306U (zh) 具有多组气囊的船舶防倾覆装置
CN1175185C (zh) 空气泵
CN101033613A (zh) 一种运用气囊移送下水沉箱的施工方法
CN106347579A (zh) 一种贯通型压载水舱
CN1642806A (zh) 整体通路气垫舰船和船体平板
CN1876482A (zh) 多柱桁架式单柱平台系统
DE60308502D1 (de) Schiff mit einem am boden angeordneten lufthohlraum mit einem luftdeflektor
CN203544310U (zh) 带有新型锚存放架的船舶
CN205499283U (zh) 一种便携充气式水上移动平台
CN1034115C (zh) 带有加压气垫的船
CN207374612U (zh) 海上浮动设施稳定器
CN207985160U (zh) 一种船舶动力系统
CN1974284A (zh) 节能型高速气垫船船体
CN2688610Y (zh) 腰带式快速充气救生圈
CN2780612Y (zh) 带有连通鳍的小水线面双体船船体
CN2797200Y (zh) 泛舟艇的改良
CN2871908Y (zh) 可固定握把并可延长气嘴的打气筒
CN2608417Y (zh) 有进、排气双管的小型潜水艇
CN2715628Y (zh) 一种可折弯的充气体
CN202243948U (zh) 多功能玻璃钢底充气艇
CN2511550Y (zh) 可防止汽车泡水的汽车保护筏
CN205440784U (zh) 一种内河起重打捞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