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0980788Y - 一种医用移位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医用移位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0980788Y
CN200980788Y CN 200620067720 CN200620067720U CN200980788Y CN 200980788 Y CN200980788 Y CN 200980788Y CN 200620067720 CN200620067720 CN 200620067720 CN 200620067720 U CN200620067720 U CN 200620067720U CN 200980788 Y CN200980788 Y CN 200980788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e
hole
steering controller
pin
clo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620067720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冠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0620067720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0980788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0980788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0980788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用移位器,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和与病人背部接触的部件的厚度可忽略的医用移位器。包括两条拉筒,光滑尼龙布,尼龙布两端分别和两条拉筒连接,其中至少一条拉筒内安装有卷布装置,卷布装置包括卷布棍和转向控制器,卷布辊安装于拉筒内,转向控制器通过连轴器与卷布棍连接,转向控制器安装于拉筒的端部。

Description

一种医用移位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移位器,特别是能够方便轻松的将病人从一张床转移到另一张床,或在同一张床内移位的医用移位器。
背景技术
目前,医院里病人的移床,为了减少病人的痛苦和避免对病人造成新的伤害,出现了一种医用过床器,其专利号为00227606.2。但是这种过床器有较大的缺点,首先,由于过床器有较大的厚度,过床器刚被塞进病人的背部下面时,病人会感到背部很不舒服,特别是背部受了伤的病人;其次,当把病人移过另一张床后,过床器被压在病人的背下面难以取出,若强制将其取出需用很大的拉力,而且还会给病人造成新的伤害;再次,过床器没办法将重病的病人在同一张内移位而方便换床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和与病人背部接触的部件的厚度可忽略的医用移位器。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医用移位器,包括两条拉筒,光滑尼龙布,尼龙布两端分别和两条拉筒连接,其中至少一条拉筒内安装有卷布装置,卷布装置包括卷布棍和转向控制器,卷布辊安装于拉筒内,转向控制器通过连轴器与卷布棍连接,转向控制器安装于拉筒的端部。
上述转向控制器由空心转轴、控制轮、控制销、弹簧、单齿棘轮、平面涡卷弹簧及外壳组成,空心转轴设置于外壳内,空心转轴的一端在径向上开有销孔,控制销安装于销孔内,且控制销有一端伸出销孔外,该端形状为斜角形,在空心转轴开有销孔的位置套装有单齿棘轮与控制销配合,控制轮垂直固定于控制销上,在控制销不伸出销孔的一端与控制轮之间套装有弹簧,平面涡卷弹簧套装于空心转轴上,其一端固定于空心转轴上,另一端连接于固定钉上;
上述空心转轴上套装有滑动外套,滑动外套上配装有限位块,固定钉固定于限位块上,限位块通过螺钉与转向控制器的外壳连接;
上述转向控制器通过螺钉与拉筒外壳连接,在拉筒外壳与转向控制器连接的一端套装有塑料套;
上述卷布辊里面设置有细长孔且孔边开有细长缝,细长孔里放置有细长杆,尼龙布的一端固定于细长杆上再从细长缝拉出;
上述拉筒都为多边形壳体,没设置有转向控制器的拉筒里设有细长孔,孔里放置空心细长杆,孔边有细缝,尼龙布从细缝拉出;
上述拉筒外壳侧边开有细长缝。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一个拉筒里面装有卷布辊,卷布辊连接表面光滑的尼龙布的一端,拉筒两端的转向控制器里装有弹簧,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卷布辊把尼龙布卷进拉筒里面;(2)取出移位器比较方便,由于布的厚度可以忽略,达到移位目的同时,病人感觉不到移位过程中背部有障碍物,不会造成新的伤害,还可以将重病的病人在同一张床内移位而方便换床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的一种实施方案的示意图;
图2是医用移位器第一个实施例转向控制器的剖面构造图;
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
图4是图2的B-B剖视图;
图5是图2的C-C剖视图;
图6是医用移位器第二个实施例图2的A-A剖视图;
图7是卷布辊的主视图;
图8是图7的右视图;
图9是图8的放大图;
图10是拉筒5的主视图;
图11是图10的D-D剖视图。
1.手推急救床,2.固定病床,3.转向控制器,4卷边拉筒,5.拉筒,6.尼龙布,7.塑料套,8.单齿棘轮,9.弹簧,10.控制轮,11.铜套,12.控制销,13.滑动外套,14.限位块,15.固定钉,16.拉筒外壳,17转向控制器外壳,18.平面涡卷弹簧,19.挡圈,20.方孔块,21.空心转轴,22.螺钉,27.拉筒外壳,28.空心长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医用移位器,包括两条拉筒,光滑尼龙布6,尼龙布6两端分别和两条拉筒连接,其中至少一条拉筒内安装有卷布装置,卷布装置包括卷布棍和转向控制器3,卷布辊安装于拉筒4内,转向控制器3通过连轴器25与卷布棍连接,转向控制器3安装于拉筒4的端部。
如图2、图3所示,转向控制器3由空心转轴21、控制轮10、控制销12、弹簧9、单齿棘轮8、平面涡卷弹簧18及外壳17组成,空心转轴21设置于外壳17内,空心转轴21的一端在径向上开有销孔,控制销12安装于销孔内,且控制销12有一端伸出销孔外,该端形状为斜角形,在空心转轴21开有销孔的位置套装有单齿棘轮8与控制销12配合,控制轮10通过铜套11垂直固定于控制销12上,在控制销12不伸出销孔的一端与控制轮10之间套装有弹簧9。以上结构的作用是保证空心转轴21始终只能单向转动,空心转轴21沿控制销12斜面一边转动时,控制销12的斜面与单齿棘轮8接触,齿牙能沿着斜面攀升而控制销12则不断被顶回销孔中,从而空心转轴21能顺利旋转;向相反方向转动时,单齿棘轮8与控制销12接触,没有斜面的帮助控制销12将卡住不能顶回销孔中从而限定空心转轴21的运动方向。
如图4、图5所示,空心转轴21上还套装有平面涡卷弹簧18,其一端固定于空心转轴21上,另一端连接于固定钉15上,平面涡卷弹簧18的作用在于当尼龙布6被拉出拉筒4外时,平面涡卷弹簧18将获得能将尼龙布6拉回拉筒4内的弹性势能。空心转轴21中部套装有滑动外套13,滑动外套13上配装有限位块14,固定钉15固定于限位块14上,限位块14通过螺钉22与转向控制器的外壳17连接,上述结构的优点在于在拉动尼龙布6时,卷布轴能在拉筒4内做一定幅度的滑动,减缓了卷布轴受到的瞬间拉力,避免了拉力过而损坏卷布轴,延长了移位器的使用寿命。
如图1、图7、图8、图9、图10、图11所示,转向控制器3通过螺钉22与拉筒外壳16连接,在拉筒外壳16与转向控制器3连接的一端套装有塑料套7;卷布辊里面设置有细长孔且壳上开有细长缝,细长孔里放置有细长杆,尼龙布6的一端固定于细长杆上再从细长缝拉出;拉筒都为多边形壳体,没设置有转向控制器3的拉筒5里有细长孔,孔里放置空心细长杆28,孔边有细缝,尼龙布6从细缝拉出,拉筒外壳侧边也开有细长缝。
如图1所示,医用移位器工作时,先把尼龙布6从拉筒3里拉出时,卷布辊逆时针旋转,由于连轴器25插进方孔块20里,使空心轴21、控制销12和控制轮10一起逆时针旋转,不可以顺时针旋转,这时平面涡卷弹簧18被越拉越绷紧。将装有转向控制器3的拉筒4放置在固定病床2上,手推急救床1和固定病床2并排放置,如果两床之间的间隙较大或两床有高低,可以用一条床单将间隙填满,接近没装转向控制器3的拉筒5的那一端尼龙布6叠成两层,没装转向控制器3的拉筒5放置在布块的上面。手推急救床1上的病人侧一下身,再把双层布压在其背部下面。由于床单和病人的衣服都比较粗糙,尼龙布6很光滑,尼龙布6与床单和病人的衣服之间的摩擦系数较大,而上下两层尼龙布6之间的摩擦系数很小,所以只要一个人推动病人一个人轻轻拉动没装转向控制器的拉筒5,便可将上层尼龙布6和病人一起移到空床上。然后一个人用手限制一下病人,一个人拖动装有转向控制器的拉筒4把下层尼龙布拉出来。达到了移床和方便取出医院用移位器的目的。同理,也可以把病人从固定病床2移到手推急救床1,或在同一张床内移位。
如图6所示,病人被移位后,先将控制轮10转过180度,使控制销12也转过180度,空心轴21和卷布辊在平面涡卷弹簧18的作用下顺时针旋转,而不能逆时针旋转,因此尼龙布6有被卷进拉筒4里的趋势。拉动进拉筒4,底层尼龙布6带动上层尼龙布脱离病人的背部,最后全部尼龙布6被卷进拉筒4。这样便完成了病人移位和卷进尼龙布的工作。
换布过程:先拉出任一个塑料套7,松开螺钉22,取出一个转向控制器3,把卷布辊和尼龙布6一起拿出来,换上新的尼龙布,再把卷布辊和尼龙布装进拉筒4,从拉筒卷边外壳16两卷边之间拉出尼龙布,将转向控制器3的空心轴21逆时针旋转一圈,使平面涡卷弹簧18有一定的预紧力,然后装上转向控制器3;尼龙布的拉出端和拉筒5连接,装法跟卷布辊里的布块装法一样。完成换布过程。

Claims (7)

1.一种医用移位器,包括两条拉筒,光滑尼龙布(6),尼龙布两端分别和两条拉筒连接,其特征是:至少一条拉筒内安装有卷布装置,卷布装置包括卷布棍和转向控制器(3),卷布辊安装于拉筒(4)内,转向控制器(3)通过连轴器(25)与卷布棍连接,转向控制器(3)安装于拉筒(4)的端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移位器,其特征是:所述转向控制器(3)由空心转轴(21)、控制轮(10)、控制销(12)、弹簧(9)、单齿棘轮(8)、平面涡卷弹簧(18)及外壳(17)组成,空心转轴(21)设置于外壳(17)内,空心转轴(21)的一端在径向上开有销孔,控制销(12)安装于销孔内,且控制销(12)有一端伸出销孔外,该端形状为斜角形,在空心转轴(21)开有销孔的位置套装有单齿棘轮(8)与控制销(12)配合,控制轮(10)通过铜套(11)垂直固定于控制销(12)上,在控制销(12)不伸出销孔的一端与控制轮(10)之间套装有弹簧(9),平面涡卷弹簧(18)套装于空心转轴(21)上,其一端固定于空心转轴(21)上,另一端连接于固定钉(15)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移位器,其特征是:空心转轴(21)上套装有滑动外套(13),滑动外套(13)上配装有限位块(14),固定钉(15)固定于限位块(14)上,限位块(14)通过螺钉(22)与转向控制器的外壳(17)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移位器,其特征是:转向控制器(3)通过螺钉(22)与拉筒外壳(16)连接,在拉筒外壳(16)与转向控制器(3)连接的一端套装有塑料套(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移位器,其特征是:所述卷布辊里面设置有细长孔且孔边开有细长缝,细长孔里放置有细长杆,尼龙布(6)的一端固定于细长杆上再从细长缝拉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移位器,其特征是:拉筒都为多边形壳体,没设置有转向控制器(3)的拉筒(5)里设有细长孔,孔里放置空心细长杆,孔边有细缝,尼龙布(6)从细缝拉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移位器,其特征是:拉筒外壳侧边开有细长缝。
CN 200620067720 2006-11-11 2006-11-11 一种医用移位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0980788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20067720 CN200980788Y (zh) 2006-11-11 2006-11-11 一种医用移位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20067720 CN200980788Y (zh) 2006-11-11 2006-11-11 一种医用移位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0980788Y true CN200980788Y (zh) 2007-11-28

Family

ID=389079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620067720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0980788Y (zh) 2006-11-11 2006-11-11 一种医用移位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0980788Y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67922A (zh) * 2015-09-21 2015-12-23 沈阳化工大学 一种医用转移病床
CN108969254A (zh) * 2018-06-06 2018-12-11 中山爱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利用床单过床装置对病人进行过床的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67922A (zh) * 2015-09-21 2015-12-23 沈阳化工大学 一种医用转移病床
CN105167922B (zh) * 2015-09-21 2017-06-09 沈阳化工大学 一种医用转移病床
CN108969254A (zh) * 2018-06-06 2018-12-11 中山爱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利用床单过床装置对病人进行过床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23536B (zh) 一种心血管内科用患者搬运车
CN109172090B (zh) 一种骨科腿部牵引床
CN200980788Y (zh) 一种医用移位器
CN206745600U (zh) 一种医疗用按摩式病床
CN1351862A (zh) 人体牵引床
CN111317639B (zh) 一种神经内科检查托举辅助装置
CN105853108A (zh) 一种医用过床装置
CN109820698A (zh) 一种具有调节功能的清洁型辅助行走装置
CN115024917A (zh) 一种老年人的身体护理翻身调节装置
CN106965207A (zh) 一种可自由伸缩的护理机器人脚踏板机构
CN200984302Y (zh) 多功能康复床
CN212973321U (zh) 一种消化内科腹胀辅助治疗装置
CN212090109U (zh) 一种脊柱调理床
CN2673355Y (zh) 一种医用床
CN209048501U (zh) 一种医疗用自动翻身护理装置
CN209048494U (zh) 一种多功能移动式病床
CN205698333U (zh) 一种医用过床装置
CN2757797Y (zh) 推拿按摩床
CN212730177U (zh) 一种急症科用担架
CN217014618U (zh) 一种床旁上下肢康复训练系统
CN1768721A (zh) 多功能电动护理床
CN210844037U (zh) 一种麻醉后防窒息固定装置
CN219557858U (zh) 一种病患用术后护理支撑装置
CN2424767Y (zh) 分体式自动护理床
CN2657649Y (zh) 按摩椅机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1128

Termination date: 2009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