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57858U - 一种病患用术后护理支撑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病患用术后护理支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57858U
CN219557858U CN202222724702.7U CN202222724702U CN219557858U CN 219557858 U CN219557858 U CN 219557858U CN 202222724702 U CN202222724702 U CN 202222724702U CN 219557858 U CN219557858 U CN 2195578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plate
patient
bed
dise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72470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Jin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Jin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Jin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Jin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2272470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578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578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578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病患用术后护理支撑装置,包括床板,床板底部固定连接有支腿,床板下方设置有调节机构,床板右侧设置有支撑机构,调节机构包括固定转轴,固定转轴固定连接于床板顶部内前后两侧,固定转轴外圈转动连接有活动板,活动板右侧固定连接有凸板。该病患用术后护理支撑装置,通过设置的调节机构,只需启动双轴电机带动蜗杆进行双向旋转即可带动活动板向上或向下进行翻转,操作简单便于使用,对卧躺于床板顶部的病患进行支撑,辅助医护人员对病患进行翻身的动作,便于医护人员对病患进行翻身来对病患身体进行擦拭,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病患用术后护理支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病患用术后护理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护理是一门运用科学,分为家庭护理和有偿护理。有偿护理必须按照卫生部、卫健委、医政部所规定的法律法规相关条文执行开展相应的护理项目,有条理、有目的、有计划的完成基础或常规护理,观察了解病人体表体重基础情况,根据病情变化监测或获取病情数据,以配合医生完成对病人的治疗,加强输液巡视和教育,及时处理医疗纠纷,防止医疗事故的发生。
刚做完重大手术的病人在医院休养期间,部分病人体质较差或手术情况较重,失去部分自理能力,医护人员在对自理能力缺陷患者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注意加强巡视,并指导和鼓励患者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协助患者摄入充足的营养,保证患者的身体需求;二、协助患者起居、穿衣、入浴、如厕等,保持患者皮肤清洁;三、定时给患者翻身拍背,预防压疮。对于行动不便的患者,需要为奇配制拐杖,室内或走道安装扶手等;四、鼓励患者进行运动训练,增强患者信心,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对于患有急性心肌梗死的自理能力缺陷的患者,应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类急救药物,可以预防病情发作后对患者生命安全的威胁。
其中第三条中明确表示需要医护人员对病患的身体进行清洁,使病人不会因一侧身体始终位于下方受到压迫而产生压疮(压疮又称压力性溃疡、褥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溃烂坏死),现在医院中的医护人员在对患者进行身体清洁和按摩工作时,医护人员的力量不可能始终与病患体重相匹配,此时就需要多位医护人员进行配合工作,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病患用术后护理支撑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病患用术后护理支撑装置,包括床板,所述床板底部固定连接有支腿,所述床板下方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床板右侧设置有支撑机构。
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固定转轴,所述固定转轴固定连接于床板顶部内前后两侧,所述固定转轴外圈转动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右侧固定连接有凸板,所述床板顶部右侧对应凸板位置开设有嵌槽,所述凸板内滑动连接有螺纹筒,所述凸板对应螺纹筒位置开设有第一滑槽。
优选的,所述第一滑槽前后两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滑块,所述凸板内对应限位滑块位置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螺纹筒内圈螺纹连接有螺纹杆,限位滑块通过第二滑槽滑动与凸板内对螺纹筒进行限位,使螺纹筒无法进行旋转只能随螺纹杆旋转而进行上下移动。
优选的,所述螺纹杆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片,所述螺纹杆外圈底部固定连接有蜗轮,所述蜗轮外圈左侧啮合有蜗杆,限位片对螺纹筒进行限位,使螺纹筒在向上移动的过程中不会脱离螺纹杆外圈,增加了该装置使用时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蜗杆内侧固定连接有双轴电机,所述双轴电机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于床板底部,双轴电机通过蜗杆带动蜗轮进行旋转。
优选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垫块,所述垫块设置于活动板下方,所述垫块固定连接于床板内底部,所述床板底部固定连接有L型连接臂,垫块对活动板进行支撑。
优选的,所述L型连接臂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转筒,所述第一转筒转动连接于螺纹杆外圈,所述蜗杆前后两侧固定连接有凸杆,L型连接臂通过第一转筒与螺纹杆转动连接对螺纹杆进行限位,增加了螺纹杆的结构强度。
优选的,所述凸杆外圈转动连接有第二转筒,所述第二转筒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固定连接于支腿右侧,固定杆通过第二转筒与凸杆转动连接对凸杆进行支撑,使凸杆位置相对于支腿保持稳定,增加了蜗杆结构的稳定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病患用术后护理支撑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病患用术后护理支撑装置,通过设置的调节机构,只需启动双轴电机带动蜗杆进行双向旋转即可带动活动板向上或向下进行翻转,操作简单便于使用,对卧躺于床板顶部的病患进行支撑,辅助医护人员对病患进行翻身的动作,便于医护人员对病患进行翻身来对病患身体进行擦拭,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2、该病患用术后护理支撑装置,通过设置的支撑机构,对调节机构的结构进行支撑,增加了调节机构该装置整体结构的稳定性,提高了该装置整体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部分结构剖视图;
图4为调节机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为调节机构部分结构剖视图。
图中:1、调节机构;11、活动板;1101、固定转轴;12、凸板;1201、嵌槽;13、螺纹筒;1301、第一滑槽;14、限位滑块;1401、第二滑槽;15、螺纹杆;1501、限位片;16、蜗轮;17、蜗杆;18、双轴电机;19、连接杆;2、支撑机构;21、垫块;22、L型连接臂;23、第一转筒;24、凸杆;25、第二转筒;26、固定杆;3、床板;4、支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实施例一
结合图1至图5,一种病患用术后护理支撑装置,包括床板3,床板3底部固定连接有支腿4,床板3下方设置有调节机构1,床板3右侧设置有支撑机构2。
调节机构1包括固定转轴1101,固定转轴1101固定连接于床板3顶部内前后两侧,固定转轴1101外圈转动连接有活动板11,活动板11右侧固定连接有凸板12,床板3顶部右侧对应凸板12位置开设有嵌槽1201,凸板12内滑动连接有螺纹筒13,凸板12对应螺纹筒13位置开设有第一滑槽1301,第一滑槽1301前后两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滑块14,凸板12内对应限位滑块14位置开设有第二滑槽1401,螺纹筒13内圈螺纹连接有螺纹杆15,螺纹杆15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片1501,螺纹杆15外圈底部固定连接有蜗轮16,蜗轮16外圈左侧啮合有蜗杆17,蜗杆17内侧固定连接有双轴电机18,双轴电机18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9,连接杆19固定连接于床板3底部。
进一步的:限位滑块14通过第二滑槽1401滑动与凸板12内对螺纹筒13进行限位,使螺纹筒13无法进行旋转只能随螺纹杆15旋转而进行上下移动,限位片1501对螺纹筒13进行限位,使螺纹筒13在向上移动的过程中不会脱离螺纹杆15外圈,增加了该装置使用时的稳定性,双轴电机18通过蜗杆17带动蜗轮16进行旋转。
实施例二
参阅图3至图5,并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一步得到支撑机构2包括垫块21,垫块21设置于活动板11下方,垫块21固定连接于床板3内底部,床板3底部固定连接有L型连接臂22,L型连接臂22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转筒23,第一转筒23转动连接于螺纹杆15外圈,蜗杆17前后两侧固定连接有凸杆24,凸杆24外圈转动连接有第二转筒25,第二转筒25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26,固定杆26固定连接于支腿4右侧。
进一步的:垫块21对活动板11进行支撑,L型连接臂22通过第一转筒23与螺纹杆15转动连接对螺纹杆15进行限位,增加了螺纹杆15的结构强度,固定杆26通过第二转筒25与凸杆24转动连接对凸杆24进行支撑,使凸杆24位置相对于支腿4保持稳定,增加了蜗杆17结构的稳定性。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当此装置使用时,首先启动双轴电机18,双轴电机18启动带动蜗杆17旋转,蜗杆17旋转带动蜗轮16旋转,蜗轮16旋转带动螺纹杆15旋转,螺纹杆15旋转带动螺纹筒13于螺纹杆15外圈向上移动,螺纹筒13向上移动通过限位滑块14于凸板12内向右侧移动带动凸板12以固定转轴1101为轴向上进行翻转,凸板12向上翻转带动活动板11以固定转轴1101为轴向上进行翻转,活动板11向上翻转辅助睡卧与床板3顶部的病患完成翻身的动作,在活动板11翻转到达合适角度后关闭双轴电机18,此时螺纹筒13通过与螺纹杆15之间的螺纹自锁来保持自身位置不会下落,此时即完成该装置的使用;
在医护人员完成对病患身体的擦拭工作时,再次启动双轴电机18,由上可知双轴电机18启动带动螺纹筒13于螺纹杆15外圈向上移动,此时双轴电机18启动带动蜗杆17反向进行旋转,即带动螺纹筒13于螺纹杆15外圈向下移动,螺纹筒13向下移动带动凸板12以固定转轴1101为轴向下进行翻转,凸板12翻转带动活动板11以固定转轴1101为轴向下进行翻转,直至活动板11底部与垫块21顶部相贴合为止,此时3人顶部与11顶部处于同一水平面,此时即可轻松将病患姿势更变回卧躺,此时即完成活动板11的下落回收工作。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Claims (7)

1.一种病患用术后护理支撑装置,包括床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3)底部固定连接有支腿(4),所述床板(3)下方设置有调节机构(1),所述床板(3)右侧设置有支撑机构(2);
所述调节机构(1)包括固定转轴(1101),所述固定转轴(1101)固定连接于床板(3)顶部内前后两侧,所述固定转轴(1101)外圈转动连接有活动板(11),所述活动板(11)右侧固定连接有凸板(12),所述床板(3)顶部右侧对应凸板(12)位置开设有嵌槽(1201),所述凸板(12)内滑动连接有螺纹筒(13),所述凸板(12)对应螺纹筒(13)位置开设有第一滑槽(13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病患用术后护理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槽(1301)前后两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滑块(14),所述凸板(12)内对应限位滑块(14)位置开设有第二滑槽(1401),所述螺纹筒(13)内圈螺纹连接有螺纹杆(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病患用术后护理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15)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片(1501),所述螺纹杆(15)外圈底部固定连接有蜗轮(16),所述蜗轮(16)外圈左侧啮合有蜗杆(1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病患用术后护理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17)内侧固定连接有双轴电机(18),所述双轴电机(18)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9),所述连接杆(19)固定连接于床板(3)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病患用术后护理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2)包括垫块(21),所述垫块(21)设置于活动板(11)下方,所述垫块(21)固定连接于床板(3)内底部,所述床板(3)底部固定连接有L型连接臂(2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病患用术后护理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连接臂(22)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转筒(23),所述第一转筒(23)转动连接于螺纹杆(15)外圈,所述蜗杆(17)前后两侧固定连接有凸杆(2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病患用术后护理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杆(24)外圈转动连接有第二转筒(25),所述第二转筒(25)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26),所述固定杆(26)固定连接于支腿(4)右侧。
CN202222724702.7U 2022-10-14 2022-10-14 一种病患用术后护理支撑装置 Active CN2195578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24702.7U CN219557858U (zh) 2022-10-14 2022-10-14 一种病患用术后护理支撑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24702.7U CN219557858U (zh) 2022-10-14 2022-10-14 一种病患用术后护理支撑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57858U true CN219557858U (zh) 2023-08-22

Family

ID=876596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724702.7U Active CN219557858U (zh) 2022-10-14 2022-10-14 一种病患用术后护理支撑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578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494237B (zh) 一种用于消化内科的旋转医疗床及旋转方法
CN115300264A (zh) 一种基于互联网方便清洁身体的多功能护理床及使用方法
CN219557858U (zh) 一种病患用术后护理支撑装置
CN106963626B (zh) 一种用于肢体锻炼康复的药浴装置及其方法
CN111214341A (zh) 一种有利于患者康复的病床
CN219049218U (zh) 一种辅助患者翻身的翻身机构
CN209951630U (zh) 医用床
CN208741347U (zh) 一种用于护理床的床板旋转机构
CN212015993U (zh) 一种心血管内科用护理床
CN115024917A (zh) 一种老年人的身体护理翻身调节装置
CN213098921U (zh) 带陪护功能的病床
CN211750667U (zh) 一种糖尿病护理用足护架
CN112294564A (zh) 用于防止压疮的可侧翻病床
CN208710321U (zh) 一种具有屈伸功能的医疗床
CN208770309U (zh) 一种医用产科产后护理锻炼装置
CN112535615A (zh) 一种用于医疗康复的辅助系统
CN206896465U (zh) 一种心脑血管护理器
CN215994556U (zh) 一种具备按摩翻身功能的防褥疮护理床
CN117064661B (zh) 一种重症护理翻身装置
CN219763859U (zh) 一种妇产科检查座椅
CN2815324Y (zh) 医用病床的便盆升降装置
CN216124707U (zh) 一种重症科用护理病床
CN214049409U (zh) 一种小儿内科用的多功能护理床
CN214806165U (zh) 一种可自动调节床头及护栏的护理床
CN221084027U (zh) 一种危重症患者护理用患者体位转换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