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0978834Y - 风扇间隔件 - Google Patents

风扇间隔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0978834Y
CN200978834Y CN 200620134723 CN200620134723U CN200978834Y CN 200978834 Y CN200978834 Y CN 200978834Y CN 200620134723 CN200620134723 CN 200620134723 CN 200620134723 U CN200620134723 U CN 200620134723U CN 200978834 Y CN200978834 Y CN 200978834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n
spacer element
plate body
positioning part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62013472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再魁
吴剑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vent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Invent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ventec Corp filed Critical Inventec Corp
Priority to CN 200620134723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0978834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0978834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0978834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一种风扇间隔件,供应用于至少组装二风扇的风扇架中,且该风扇架至少具有介于二风扇之间的夹缝与第一定位部,该风扇间隔件包括相同于该风扇表面形状的板体、以及设于该板体外侧以对应结合至该第一结合部的第二定位部,该板体供设置于该夹缝且具有对应该风扇的风道,以供将一风扇的气流导引至另一风扇,避免于内部产生扰流现象,并通过该风道可使风力更为集中,进一步提升风扇的风力。

Description

风扇间隔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扇气流的防泄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至少组装二风扇的风扇架中的风扇间隔件。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产业的蓬勃迅速发展,处理器等发热电子组件的运行速度愈来愈快,高频高速处理器不断推出,处理器的演进由早期的八位微处理器、十六位微处理器发展至现今的超线程处理器,致使其运行时所产生的热能愈来愈多,而若电子组件运行于高温环境,其稳定性及性能会大受影响。再者,随着现今数据处理量的不断增加及使用者对实时处理的要求亦愈来愈高,服务器等多处理器计算器的应用愈来愈广,由于采用多个处理器致使服务器运行时会产生更多的热能,而若具有多个处理器的服务器散热不良,亦会影响其运行的效率及稳定性,严重时甚至会致使服务器无法正常运作。因此,现今各类计算机设备的厂商通常在机箱内装设多个风扇来增强机箱内部空气的流动,以使计算机设备运行时所产生的热能能够及时散发出去。
请参阅图1A及图1B,显示业界经常采用的散热系统结构示意图,于该散热系统1中装设有一风扇架11,用以将两风扇12a及12b相串接,同时为避免该两风扇12a及12b于运作过程中因相互干扰而致使所产生的噪音增加,因此于该两风扇12a及12b之间预留有一定的夹缝13,同时为避免该两风扇12a及12b的风力自该夹缝13吹出而导致散热效果降低,该散热系统1于该风扇架11的上下两侧分别盖合一盖体14a及14b,以阻止风力向外泄漏。
当该散热系统1运作时,透过该风扇12a及12b的运转,可将所应用电子设备(未图示)内部产生的热能对外扩散,透过热对流方式驱使电子设备内部得到外部冷空气的冷却散热效果。通过此种串接至少二风扇12a及12b的散热统1设计,相较于使用单一风扇的传统散热系统而言,可提供较大甚至加成的散热功率大,能更为快速地将电子设备所产生的热能散发出去,增强散热的效果。
于前述已知散热系统1中,尽管已采用盖体14a及14b盖合该风扇架11以防止风扇12a及12b所产生的气流自该夹缝13逸出,然而,当风扇12a所产生的气流经过该夹缝13时,会朝该夹缝13而向外扩散,如此不仅难以将二风扇12a及12b的风力加成输出,更相反地在夹缝13处产生扰流现象而降低风力,从而会极大影响该散热统1的散热效能。
因此,如何解决已知的散热系统所存在的问题,实已成为业界亟待解决的技术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已知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提升风扇输出效率的风扇间隔件。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扇间隔件,可实现串接风扇之间夹缝宽度的最优化。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提供缓冲制振效果的风扇间隔件,以防止串接的风扇相互干扰,进而降低噪音。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少使用材料的风扇间隔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它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风扇间隔件,供应用于至少组装二风扇的风扇架中,且该风扇架至少具有介于二风扇之间的夹缝与第一定位部,该风扇间隔件包括:板体,呈相同于该风扇表面的形状以供设置于该夹缝,且具有对应该风扇的风道;以及第二定位部,设于该板体的外侧,用以对应结合至该风扇架的第一结合部。
前述该板体可以是一具有弹性变形特性的缓冲板。优选的是,该板体为选自塑料板、橡胶板、中空板、以及有机合成板的其中一者。于一优选实施例中,该第二定位部可包括多个凸点,而该第一定位部为对应数量的开孔,其中,各该凸点可对称分布于板体的两侧。于另一优选实施例中,该第二定位部可包括多个凹槽,而该第一定位部包括对应数量的凸点,其中,各该凹槽可对称分布于板体的两侧。于再一优选实施例中,该风道为位于该板体中央的圆形穿孔。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风扇间隔件透过设置于相串接风扇间的夹缝,可有效避免风扇于运作时所产生的气流产生扰流,同时可使风扇的风力更为集中,提升输出风力的强度。再者,该风扇间隔件具有弹性变形特性,能降低二风扇运作时所产生的震动干扰,降低噪音。亦有,该风扇间隔件中空的板体,材料消耗少,利于节约资源。
附图说明
图1A及图1B是已知散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A是散热系统分解结构示意图,图1B是散热系统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2A及图2B是本实用新型的风扇间隔件的实施例示意图,其中,图2A是本实用新型的风扇间隔件应用于串接二风扇的风扇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B是本实用新型的风扇间隔件应用于串接二风扇的风扇架的组装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3A及图3B是本实用新型的风扇间隔件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其中,图3A是本实用新型的风扇间隔件应用于接设两组串接风扇的风扇架的组装结构示意图,图3B是本实用新型的风扇间隔件应用于两两并排风扇的风扇架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散热系统
11风扇架
12a,12b风扇
13夹缝
14a,14b盖体
2a,2b,2c,2d,2c’,2d’板体
21a,21b风道
22a,22b第二定位部
3a,3b风扇架
31a,32b,31a’,31b’风扇
33a,33b第一定位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亦可通过其它不同的具体实例加以施行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亦可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不悖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与变更。
请参阅图2A及图2B,本实用新型的风扇间隔件应用于风扇架3a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风扇间隔件供应用于至少组装二风扇31a及32a的风扇架3a中,且该风扇架3a至少具有介于二风扇31a及32a的间的夹缝,以及位于该夹缝两侧与前端两侧的例如为开孔的第一定位部33a及33b。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风扇间隔件包括相同于该风扇31a及32a表面形状的板体2a、以及设于该板体2a外侧以对应结合至该第一结合部33a及33b的第二定位部22a,该板体2a供设置于该夹缝或前端,且具有对应该风扇31a及32a的风道21a。
该风扇间隔件通过该板体2a夹设于二风扇31a及32a之间的夹缝中,且透过第一定位部33a及33b与第二定位部22a的相互定位关而连接于该风扇架3a,并且具有两侧分别贴接于该风扇31a及32a的风道21a,以供将该风扇31a的气流导引至该风扇32a。该板体2a的左右相对两侧相对该第一定位部33a、33b的位置分别设有第二定位部22a,用以将该板体2a固定于该风扇架3a,其中,该风道21a呈圆柱形状,该第二定位部22a例如为多个对称分布于板体2a两侧的凸点,用以穿置该例如为开孔的第一定位部33a、33b。虽然本实施例中例释该第一定位部33a为开孔与第二定位部22a为凸点,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均可理解,于其它实施例中,该第二定位部22a亦可包括多个对称分布于板体2a两侧的凹槽,而该第一定位部33a、33b则包括对应数量的凸点,并非以本实施例中所示为限。另外,该风道21a还可以为位于该板体2a中央的圆形穿孔。
再者,该板体2a复可设置于该风扇架3a的前端,以供导引该风扇32a的气流。优选的是,该板体2a为一具有弹性变形特性的缓冲板,例如选自塑料板、橡胶板、中空板、以及有机合成板的其中一者,其厚度可依据散热设计的最优化原则予以确定。
于安装时,将该板体2a插设于该风扇31a及32b的间的夹缝,并将该第二定位部22a穿置相应该定位孔33a以将该板体2a固定于该风扇架3a上,再于该风扇32a的外侧增设同样的板体2b,透过该第二定位部22b与该定位孔33b的结合将该板体2b固定于该风扇架3a,如此,该风道21a即贴接于该风扇31a及32a,该风道21b即贴接于该风扇32a,当该风扇31a及32a运作时,该风扇31a所形成的风力即完全进入该风道21a,并通过该风道21a导引至该风扇32a,该风扇32a所形成的风力随后完全进入该风道21b,以有效避免气流扩散。
应特别注意者,第二定位部及第一定位部的设置数量及位置可依据实际的情形而变化,以有效的将板体定位及固着于风扇架上。此外,亦非以采用第二定位部将板体固定于风扇架上为限,例如,于制作时,可将该板体一体连接于该风扇架。
复请参阅图3A及图3B,本实用新型的风扇间隔件还可应用于串接有多数风扇31b、32b及31b’、32b’的风扇架3b。当风扇31b与32b串接于该风扇架3b且风扇31b’与32b’串接于该风扇架3b(如图3A所示),以透过在风扇31b与32b间、风扇31b’与32b’间、风扇32b外侧以及风扇32b’外侧设置风扇间隔件2c、2d、2c’及2d’,即以实现导风。此外,若风扇31b、32b及31b’、32b’两两并排于该风扇架3b(如图3B所示),以透过在风扇31b与32b间、风扇32b与31b’间、风扇31b’与32b’间以及风扇32b’外侧设置风扇间隔件2c、2d、2c’及2d’,即以实现导风。
相较于已知的散热统,本实用新型于两风扇之间增设一风扇间隔件,即可有效避免风力泄漏的缺失,同时通过风道以缩限气流流动的空间,使风力更为集中,进而实现散热效果增强的功效。再者,由于该风扇间隔件由具有弹性变形特性的材质所形成,可有效避震,进而可减小噪音。此外,本实用新型的风扇间隔件相较于已知避漏风的盖体,可减低材料的消耗,有效节约资源,避免浪费。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技术人员均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与改变。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应如后述的权利要求所列。

Claims (8)

1.一种风扇间隔件,供应用于至少组装二风扇的风扇架中,且该风扇架至少具有介于二风扇之间的夹缝与第一定位部,其特征在于,该风扇间隔件包括:
板体,呈相同于该风扇表面的形状以供设置于该夹缝,且具有对应该风扇的风道;以及
第二定位部,设于该板体的外侧,用以对应结合至该风扇架的第一结合部。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所述的风扇间隔件,其特征在于,该板体是一具有弹性变形特性的缓冲板。
3.根据权利要求1的所述的风扇间隔件,其特征在于,该板体为选自塑料板、橡胶板、中空板、以及有机合成板的其中一者。
4.根据权利要求1的所述的风扇间隔件,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定位部包括多个凸点,而该第一定位部为对应数量的开孔。
5.根据权利要求4的所述的风扇间隔件,其特征在于,各该凸点对称分布于板体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1的所述的风扇间隔件,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定位部包括多个凹槽,而该第一定位部包括对应数量的凸点。
7.根据权利要求6的所述的风扇间隔件,其特征在于,各该凹槽对称分布于板体的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1的所述的风扇间隔件,其特征在于,该风道为位于该板体中央的圆形穿孔。
CN 200620134723 2006-08-21 2006-08-21 风扇间隔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0978834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20134723 CN200978834Y (zh) 2006-08-21 2006-08-21 风扇间隔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20134723 CN200978834Y (zh) 2006-08-21 2006-08-21 风扇间隔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0978834Y true CN200978834Y (zh) 2007-11-21

Family

ID=389792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620134723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0978834Y (zh) 2006-08-21 2006-08-21 风扇间隔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0978834Y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67181A (zh) * 2010-11-12 2012-05-23 泰商泰达电子公司 壳体结构及其风扇架固定模块
CN111156178A (zh) * 2018-11-08 2020-05-15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串联式轴流风扇
US11293446B2 (en) 2018-11-08 2022-04-05 Nidec Corporation Inline axial flow fan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67181A (zh) * 2010-11-12 2012-05-23 泰商泰达电子公司 壳体结构及其风扇架固定模块
CN102467181B (zh) * 2010-11-12 2015-05-06 泰商泰达电子公司 壳体结构及其风扇架固定模块
CN111156178A (zh) * 2018-11-08 2020-05-15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串联式轴流风扇
US11293446B2 (en) 2018-11-08 2022-04-05 Nidec Corporation Inline axial flow fan
US11396880B2 (en) 2018-11-08 2022-07-26 Nidec Corporation Inline axial flow fan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058158B2 (en) Electronic device
CN1873583A (zh) 服务器改良结构
CN200978834Y (zh) 风扇间隔件
CN2840166Y (zh) 一种新型计算机散热系统
US20060233638A1 (en) Buffer and partition fixture for fans and fixture for rotating objects
CN100545784C (zh) 散热导风罩
US20140233178A1 (en) Fan Impeller with Multiple Blades Shaped and Disposed to Provide High Air-Power Efficiency
CN2731543Y (zh) 带有导风流道侧板的机箱
CN102647880B (zh) 散热装置
CN201440781U (zh) 散热模块及其气流导引件
CN205103757U (zh) 计算机散热风扇
CN206728453U (zh) 一种电子设备的减振散热结构
CN203038191U (zh) 机架式服务器
CN2864794Y (zh) 主机板及其cpu散热装置
CN113985983A (zh) 一种互联网信息共享服务器
CN201312471Y (zh) 导风罩
CN2903500Y (zh) 风扇磁附装置
CN2699475Y (zh) 电子设备散热装置
CN111396368A (zh) 一种it信息设备用降噪风扇
JP3125317U (ja) コンピュータのハウジングの散熱手段
CN206523966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pos机主板
CN2678133Y (zh) 具有回旋式流道的散热装置
CN111338442A (zh) 一种服务器机箱及其高风速低功耗导风散热结构
US20130265712A1 (en) Server heat dissipating assembly
CN2543204Y (zh) 散热风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1121

Termination date: 20150821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