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0971090Y - 车辆防盗报警系统 - Google Patents

车辆防盗报警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0971090Y
CN200971090Y CNU2006200457130U CN200620045713U CN200971090Y CN 200971090 Y CN200971090 Y CN 200971090Y CN U2006200457130 U CNU2006200457130 U CN U2006200457130U CN 200620045713 U CN200620045713 U CN 200620045713U CN 200971090 Y CN200971090 Y CN 200971090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relay
motor
alarm system
the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62004571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全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U20062004571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0971090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0971090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0971090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rglar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机动车辆防盗报警系统,属于防盗安全技术系统。它解决了现在的车辆防盗装置防盗效果差及结构复杂的问题。本车辆防盗报警系统,包括装于车辆上的采用电机控制其开闭的机械锁具、防盗报警器和对整个系统供电的电源,本系统还包括一个用于控制上述电机及防盗报警器的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中包括有用于操作的按钮开关K和电子开关装置S。本车辆防盗报警系统结构完善,防盗性能高,操作简便。

Description

车辆防盗报警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防盗安全技术系统,特别是一种机动车辆防盗报警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自行车、电动自行车、助力车、摩托车逐渐成为人们首选的代步工具。但是,自行车、摩托车、轻骑失窃现象严重,一方面给失主带来了经济上的损失,另一方面也给社会治安带来不利因素。目前,尽管防盗装置很多,但这些防盗装置大多采用机械锁,需要将正确的机械钥匙插入对应的锁具中才可以开锁。这种锁易被撬开,或是不牢固,且没有报警装置,结构简单,安全性较差,车容易被盗,这些防盗装置不能起到有效的防盗效果。还有的就是结构复杂,虽然能起到好的防盗效果,但操作不便,成本较高,不利于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车辆防盗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结构完善,防盗性能高,操作简便的车辆防盗报警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车辆防盗报警系统,包括装于车辆上的采用电机控制其开闭的机械锁具、防盗报警器和对整个系统供电的电源,其特征在于,本系统还包括一个用于控制上述电机及防盗报警器的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中包括有用于操作的按钮开关K和电子开关装置S。
在本实用新型的车辆防盗报警系统中,一方面控制电路控制电机的正转与反转,从而控制机械锁具的开闭,另一方面控制防盗报警器的报警。按钮开关K控制电路的接通与断开,通过操作按钮开关K及电子开关装置S来使车辆实现上锁和开锁。
在上述的辆防盗报警系统中,所述的控制电路中包括电机控制部分,电机控制部分是由一个继电器J1和两个行程开关所组成,所述的继电器上有为常闭的触点一J1和触点二J2,为常开的触点三J3和触点四J4,继电器触点一J1和触点三J3共同连接在按钮开关K的一端,触点一J1和触点三J3的另一端分别接在电机负极和电机正极,继电器触点二J2和触点四J4共同连接在电源负极,继电器触点四J4的另一端与行程开关二K2串联后接在电机负极,继电器触点二J2的另一端与行程开关一K1串联后接在电机正极,继电器线圈J1与电子开关装置S串联后其一端接于按钮开关K的一端,另一端接在电源负极上。
继电器触点一J1和触点二J2为常闭触点,触点三J3和触点四J4为常开触点。两个行程开关分别设在电机转轴的两边,电机转轴的端部设有一个压头,可以随着电机转轴的转动而转动,压头转向行程开关将行程开关压下,使其断开。
按下按钮开关K,此时电子开关装置S为闭合状态,常闭触点J1、J2为断开状态,J3、J4为闭合状态,行程开关二K2断开,行程开关一K1闭合。通过TM感应卡刷卡,指纹输入和密码输入等操作使电子开关装置S断开,此时继电器线圈J1断路,常闭触点J1、J2闭合,电路形成通路。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出经按钮开关K、继电器触点一J1、电机负极、电机正极、行程开关一K1、继电器触点二J2进入电源负极,电机通电后转轴转动过程中其上的压头向行程开关一K1转动,通过压头紧压在行程开关一K1上,使行程开关一K1处于断开状态。此时电路不通,电机停转,行程开关一K1一直处于断开状态。
再次使用TM感应卡刷卡,指纹输入和密码输入等操作时,电子开关装置S又从断开状态转变为闭合状态,继电器线圈J1通电后,继电器的触点一J1、触点二J2均为断开状态,而触点三J3、触点四J4均为闭合状态。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出经按钮开关K、继电器触点三J3、电机正极、电机负极、行程开关二K2、继电器触点四J4进入电源负极。可以看出,此时电机反转,转轴转动过程中其上的压头向行程开关二K2转动,压头紧压在行程开关二K2上,使行程开关二K2处于断开状态。此时电路不通,电机停转,行程开关二K2就一直处于断开状态。
再按动按钮开关K使其弹上复位,整个控制电路断开,继电器线圈J1不通电,继电器触点一J1、触点二J2均恢复到闭合状态,触点三J3、触点四J4均处于断开状态,电子开关装置S仍处于闭合状态。
由此可知,通过操作按钮开关K和电子开关装置S使继电器J1的触点接通或断开,从而使电机实现正转与反转,最终达到机械锁具开和闭的目的。
在上述的车辆防盗报警系统中,所述的控制电路中包括防盗报警器控制部分,防盗报警器控制部分中有继电器J5和延时电路,延时电路、继电器触点J5、防盗报警器依次相联接,继电器线圈J5与继电器线圈J1并联。
开锁时,按下按钮开关K后,电路接通,此时电子开关装置S为断开状态,继电器触点J5为常闭触点,电流依次经过延时继电器J6、继电器触点J5、防盗报警器,电流经过延时继电器J6的延时后经由常闭触点J5到达防盗报警器发出报警声。
在上述的的车辆防盗报警系统中,所述的控制电路中包括车辆仪表控制部分,车辆仪表控制部分中有继电器J7,继电器线圈J7与继电器线圈J1并联,继电器触点J7与车辆仪表电路串联。
在上述的车辆防盗报警系统中,所述的电子开关装置S是射频感应卡控制装置、指纹控制装置或密码控制装置中的一种或者两种组合
该电子开关装置S有闭合和断开两种状态,两种状态的转换需通过TM感应卡刷卡,指纹输入或密码输入等操作实现。
在上述的车辆防盗报警系统中,所述的射频感应卡控制装置是由天线、读卡头、用户设置装置、CPU、卡号存储器、输出端所组成,读卡头、用户设置装置、卡号存储器和输出端分别与CPU连接,天线与读卡头连接。
在上述的车辆防盗报警系统中,所述的天线设置于按钮开关K处。当电子开关装置S为射频感应卡控制装置时,用于接收信号的装置天线可安装在按钮开关K的旁边,一方面有利于实际操作,另一方面,电子开关装置S的主体部分就可安装在车辆的其他部位。
开锁时,按下按钮开关K接通电源后,此时电子开关装置S为断开状态,使用TM感应卡刷卡。此时天线接收到TM感应信号,感应信号经过读卡头传输至CPU,CPU将卡号存储器中所存储的卡号信息与天线接收到的卡号信息进行比较、处理。若接收到的卡号信息与卡号存储器中的卡号信息相同,则CPU输出的控制信号控制输出端改变电子开关装置S的开闭合状态,若接收到的卡号信息与卡号存储器中的卡号信息不同,则电子开关装置S仍保持原先的断开状态。
在上述的车辆防盗报警系统中,所述的指纹控制装置是由采集头、用户设置装置、CPU、指纹信息存储器、输出端所组成,采集头、指纹信息存储器、输出端和用户设置装置分别接在CPU上。
采集头将接收到的活体指纹数据输入CPU,CPU将接收到的数据与指纹信息存储器中指纹信息进行分析、识别,若接收到的指纹信息与指纹信息存储器中的指纹信息相同,则CPU输出的控制信号控制输出端改变电子开关装置S的开闭合状态,若接收到的指纹信息与指纹存储器中的指纹信息不同,则电子开关装置S仍保持原先的开闭合状态。
用户设置装置可以用来设置指纹信息存储器中所存储的指纹信息,避免了因转让或借用他人由于指纹信息唯一性而无法让他人使用的问题。用户可以根据他人的指纹信息通过用户设置装置改变指纹信息存储器中存储的指纹信息。
在上述的车辆防盗报警系统中,所述的密码控制装置是由外部信号输入装置、用户设置装置、CPU、密码信息存储器、输出端所组成,外部信号输入装置、用户设置装置、密码信息存储器和输出端分别与CPU连接。
用户可通过外部信号输入装置输入密码,外部信号输入装置将用户输入的密码转化成一串数字信息组合后传输至CPU中,CPU将密码信息存储器中的密码信息与CPU接收到的数字信息进行比较,如果两者相同,则CPU通过输出端改变整个电子开关装置S的开闭合状态,如果两者不同,则电子开关装置S仍保持原先的状态。
用户设置装置可让用户随时变更密码,重新设置的密码信息通过CPU存储到密码信息存储器中,增加了安全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优点:
1、结构完善,本系统既有机械锁定装置,又有防盗报警器,还有仪表控制,开锁方式也有TM感应卡,指纹和密码输入方式。
2、防盗性能高,机械锁具上锁后没有暴露在外面,不法分子不能通过撬锁来偷车,只能通过正确开锁途径开锁。
3、操作简便,开锁和关锁时只需用TM感应卡刷卡,或是用手指按在采集头上,或输入密码,其他所需要操作的也仅仅是一个按钮开关K。
附图说明
图1是本车辆防盗报警系统的电路原理图。
图2是本车辆防盗报警系统中电子开关装置S为射频感应卡控制装置时的结构方框图。
图3是本车辆防盗报警系统中电子开关装置S为指纹控制装置时的结构方框图。
图4是本车辆防盗报警系统中电子开关装置S为密码控制装置时的结构方框图。
图中,K、按钮开关;S、电子开关装置;G、电机;W、车辆仪表电路;K1、行程开关一;K2、行程开关二;A、防盗报警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车辆防盗报警系统是由电源,电机G,防盗报警器A,控制电路所组成,控制电路分电机G控制部分,防盗报警器A控制部分,车辆仪表控制部分和按钮开关K及电子开关装置S。
电机G控制部分由继电器J1和两个行程开关所组成,两个行程开关分别设在电机G转轴的两边,电机G转轴的端部设有一个压头,可以随着电机G转轴的转动而转动,压头转向行程开关将行程开关压下,使其断开。
继电器上有为常闭的触点一J1和触点二J2,为常开的触点三J3和触点四J4,继电器触点一J1和触点三J3共同连接在按钮开关K的一端,触点一J1和触点三J3的另一端分别接在电机G负极和电极G正极,继电器触点二J2和触点四J4共同连接在电源负极,继电器触点四J4的另一端与行程开关二K2串联后接在电机G负极,继电器触点二J2的另一端与行程开关一K1串联后接在电机G正极,继电器线圈J1与电子开关装置S串联后接在电源负极和按钮开关K与继电器触点一J1与触点三J3连接的那一端。
按动按钮开关K使其闭合后,开锁时电子开关装置S为断开状态时,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出经按钮开关K、继电器触点一J1、电机G负极、电机G正极、行程开关一K1、继电器触点二J2进入电源负极,电机G通电转轴转动过程中其上的压头向行程开关一K1转动,通过压头紧压在行程开关一K1上,使行程开关一K1处于断开状态。此时电路不通,电机G停转,行程开关一K1一直处于断开状态。
电子开关装置S闭合状态时,继电器线圈J1通电使继电器触点一J1、触点二J2均为断开状态而触点三J3、触点四J4均为闭合状态。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出经按钮开关K、继电器触点三J3、电机G正极、电机G负极、行程开关二K2、继电器触点四J4进入电源负极。可以看出,此时电机G反转,转轴转动过程中其上的压头向行程开关二K2转动,压头紧压在行程开关二K2上,使行程开关二K2处于断开状态。此时电路不通,电机G停转,行程开关二K2就一直处于断开状态。
再按动按钮开关K使其弹上复位,整个控制电路断开,继电器线圈J1不通电,继电器触点一J1、触点二J2均恢复到闭合状态,触点三J3、触点四J4均处于断开状态,。
由此可知,通过继电器触点的接通和断开的情况,从而使电机G实现正转与反转,最终达到机械锁具开和闭的目的。
防盗报警器A控制部分由继电器J5和延时电路组成,延时电路、继电器触点J5、防盗报警器A依次相联接。
开锁时,按下按钮开关K后,电路接通,继电器触点J5为常闭触点,电流依次经过延时继电器J6、继电器触点J5、防盗报警器A,电流经过延时继电器J6的延时后经由常闭触点J5到达防盗报警器A发出报警声。在延时继电器J6的延时时间内如果电子开关装置S为闭合状态,则继电器线圈J5通电,常闭触点J5断开,防盗报警器A因断路而停止报警。防盗报警器A报警工作时按动按钮开关K使其弹上复位,按钮开关K断开,则电路不通,报警停止,防止因误操作而发生持续报警的情况,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噪声污染。
必要时可在防盗报警器A和继电器触点J5之间添加一个三极管,三极管发射极接电源正极,集电极接防盗报警器A,基极与继电器触点J5相连,形成一个共射极放大电路。报警信号从三极管基极输入,放大后从集电极输出至防盗报警器A,使得防盗报警器A能以较小的控制电流经放大后发出响亮的报警声。
车辆仪表控制部分中有继电器J7,继电器线圈J7与继电器线圈J1并联,继电器触点J7与车辆仪表电路W串联。触点J7为常开触点,电子开关装置S闭合后继电器线圈J7通电,触点J7闭合,则车辆仪表电路W通电工作。
开锁时,电子开关装置S的闭合可通过TM感应卡刷卡,指纹输入和密码输入等操作实现,因此电子开关装置S可以是射频感应卡控制装置、指纹控制装置或密码控制装置中的一种或者两种组合。
如图2所示,当电子开关装置S为射频感应卡控制装置时,所述的射频感应卡控制装置由读卡头、天线、用户设置装置、CPU、卡号存储器、输出端所组成,读卡头、用户设置装置、卡号存储器和输出端分别与CPU连接,天线与读卡头连接。
开锁时,按下按钮开关K接通电源后,使用TM感应卡使电子开关装置S呈闭合状态。此时天线接收到TM感应信号,感应信号经过读卡头传输至CPU,CPU将卡号存储器中所存储的卡号信息与天线接收到的卡号信息进行比较、处理。若接收到的卡号信息与卡号存储器中的卡号信息相同,则CPU输出的控制信号控制输出端改变电子开关装置S的开闭合状态,若接收到的卡号信息与卡号存储器中的卡号信息不同,则电子开关装置S仍保持原先的状态。
实际操作时,只需在开锁时将对应的TM感应卡在射频感应卡刷卡面上刷卡,则电机G控制部分就会控制电机G的转动,使机械锁具开锁,操作简便。
如图3所示,当电子开关装置S为指纹控制装置时,所述的指纹控制装置是由采集头、用户设置装置、CPU、指纹信息存储器、输出端所组成,采集头、指纹信息存储器、输出端和用户设置装置分别接在CPU上。
原理同射频感应卡装置相似,区别在于接收信息的装置变为采集头,采集头接收的为活体指纹数据。用户设置装置可以用来设置指纹信息存储器中所存储的指纹信息,避免了因转让或借用他人由于指纹信息唯一性而无法让他人使用的问题。用户可以根据他人的指纹信息通过用户设置装置改变指纹信息存储器中存储的指纹信息。
如图4所示,当电子开关装置S为密码控制装置时,所述的密码控制装置是由外部信号输入装置、用户设置装置、CPU、密码信息存储器、输出端所组成,外部信号输入装置、用户设置装置、密码信息存储器和输出端分别与CPU连接。
密码控制装置的原理同射频感应卡控制装置和指纹控制装置相似。接收数据的装置变为外部信号输入装置,  用户设置装置可让用户随时变更密码,重新设置的密码信息通过CPU存储到密码信息存储器中,增加了安全性。
如图2、图3和图4所示,无论电子开关装置S为射频感应卡控制装置、指纹控制装置或密码控制装置,都可在CPU上连接一个语音提示装置。当车辆上锁后,通过该语音提示装置以语音的形式通知用户车辆已经上锁,如“车辆已经上锁”。开锁时,在按下按钮开关K准备刷卡开锁时,该语音提示装置提示“请刷卡”。

Claims (9)

1、一种车辆防盗报警系统,包括装于车辆上的采用电机(G)控制其开闭的机械锁具、防盗报警器(A)和对整个系统供电的电源,其特征在于,本系统还包括一个用于控制上述电机(G)及防盗报警器(A)的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中包括有用于操作的按钮开关(K)和电子开关装置(S)。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防盗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电路中包括电机(G)控制部分,电机(G)控制部分是由一个继电器(J1)和两个行程开关所组成,所述的继电器上有为常闭的触点一(J1)和触点二(J2),为常开的触点三(J3)和触点四(J4),继电器触点一(J1)和触点三(J3)共同连接在按钮开关(K)的一端,触点一(J1)和触点三(J3)的另一端分别接在电机(G)负极和电机(G)正极,继电器触点二(J2)和触点四(J4)共同连接在电源负极,继电器触点四(J4)的另一端与行程开关二(K2)串联后接在电机(G)负极,继电器触点二(J2)的另一端与行程开关一(K1)串联后接在电机(G)正极,继电器线圈(J1)与电子开关装置(S)串联后其一端接于按钮开关(K)的一端,另一端接在电源负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防盗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电路中包括防盗报警器(A)控制部分,防盗报警器(A)控制部分中有继电器(J5)和延时电路,延时电路、继电器触点(J5)、防盗报警器依(A)次相联接,继电器线圈(J5)与继电器线圈(J1)并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防盗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电路中包括车辆仪表控制部分,车辆仪表控制部分中有继电器(J7),继电器线圈(J7)与继电器线圈(J1)并联,继电器触点(J7)与车辆仪表电路(W)串联。
5、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车辆防盗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子开关装置(S)是射频感应卡控制装置、指纹控制装置或密码控制装置中的一种或者两种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防盗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射频感应卡控制装置是由天线、读卡头、用户设置装置、CPU、卡号存储器、输出端所组成,读卡头、用户设置装置、卡号存储器和输出端分别与CPU连接,天线与读卡头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防盗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天线设置于按钮开关(K)处。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防盗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指纹控制装置是由采集头、用户设置装置、CPU、指纹信息存储器、输出端所组成,采集头、指纹信息存储器、输出端和用户设置装置分别接在CPU上。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防盗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码控制装置是由外部信号输入装置、用户设置装置、CPU、密码信息存储器、输出端所组成,外部信号输入装置、用户设置装置、密码信息存储器和输出端分别与CPU连接。
CNU2006200457130U 2006-09-12 2006-09-12 车辆防盗报警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0971090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6200457130U CN200971090Y (zh) 2006-09-12 2006-09-12 车辆防盗报警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6200457130U CN200971090Y (zh) 2006-09-12 2006-09-12 车辆防盗报警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0971090Y true CN200971090Y (zh) 2007-11-07

Family

ID=388823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620045713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0971090Y (zh) 2006-09-12 2006-09-12 车辆防盗报警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0971090Y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19664B (zh) * 2006-09-12 2010-05-12 高全忠 车辆防盗报警系统
CN112758043A (zh) * 2021-01-28 2021-05-07 海芈威(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自行车防盗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19664B (zh) * 2006-09-12 2010-05-12 高全忠 车辆防盗报警系统
CN112758043A (zh) * 2021-01-28 2021-05-07 海芈威(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自行车防盗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87272A (zh) 单片机控制的机械电子密码锁
CN206615193U (zh) 带按压式指纹传感器的车门锁装置
CN200971090Y (zh) 车辆防盗报警系统
CN107010140A (zh) 电动自行车和用于电动自行车的防盗方法
CN207000404U (zh) 一种汽车音影防盗装置
CN103552543A (zh) 一种多功能汽车防盗器
CN1919664A (zh) 车辆防盗报警系统
CN204323291U (zh) 基于云计算的车辆防盗系统
CN1233917C (zh) 一种利用id数码技术的门锁联动防盗报警系统控制方法及其所采用的装置
CN106240524A (zh) 一种人脸识别车门控制装置
CN202899809U (zh) 用于智能家居的防盗锁装置
CN201689305U (zh) 带密码键盘的电动车控制器
CN2866731Y (zh) 一种智能防盗锁
CN210598616U (zh) 一种指纹解锁保险柜
CN106846587A (zh) 一种无线分体智能隐形安防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205971218U (zh) 基于指纹识别的按键启动系统
CN201165268Y (zh) 电动自行车遥控电子密码控制防盗抢报警锁
CN201420437Y (zh) 一种电磁密码防盗锁
CN201457535U (zh) 两轮、三轮、四轮电动车感应卡式防盗开关锁
CN213654499U (zh) 基于stm32的指纹密码锁
CN101464943B (zh) 一种汽车指纹身份识别系统
CN110503754A (zh) 一种智能密码锁
CN2904123Y (zh) 电子驾照车载智能监视系统
CN2533220Y (zh) 电子闭锁型防盗锁
CN212562819U (zh) 一种智能指纹锁防盗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1107

Termination date: 2011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