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0966694Y - 四轮助行器 - Google Patents

四轮助行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0966694Y
CN200966694Y CN 200620014585 CN200620014585U CN200966694Y CN 200966694 Y CN200966694 Y CN 200966694Y CN 200620014585 CN200620014585 CN 200620014585 CN 200620014585 U CN200620014585 U CN 200620014585U CN 200966694 Y CN200966694 Y CN 200966694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cushion
tube
stay tube
pipe
walking a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620014585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廖学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L CORP (SHEN ZHEN)
Original Assignee
HL CORP (SHEN ZHE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L CORP (SHEN ZHEN) filed Critical HL CORP (SHEN ZHEN)
Priority to CN 200620014585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0966694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0966694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0966694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四轮助行器,包括左、右两侧主架、座板、前轮、后轮,座板包括左座垫、右座垫,左座垫和右座垫下方设有将左、右两侧主架相连接的折叠机构;所述折叠机构由左、右两侧旋转撑管交叉活动连接形成,并设有一分别连接左、右两侧旋转撑管以限定左、右两侧旋转撑管相互交叉所张开的角度的连接件。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到左、右两侧主架且相互交叉式活动连接的两侧旋转撑管的收合动作,使左、右两侧主架相应地收合,具有可折收且携带方便的效果;而且,通过左、右两个高度可调的垂直撑管,具有较大实用价值;同时,刹车机构封闭于垂直撑管内,方便助行器行走,也适合于可调高度的垂直撑管,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Description

四轮助行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助行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四轮助行器。
背景技术
四轮助行器广泛应用于医院、家庭等场所,方便病人、老人、残疾人出行,而传统的四轮助行器不能够折叠,在未使用时,占用较多空间,体积较大,携带极为不便。
传统的四轮助行器的高度不可调节,需做成不同尺寸来适应不同身高的使用者使用,实用价值不大。
另外,传统四轮助行器的刹车线部分或全部暴露于外,打成圈状,容易挂住物件,妨碍助行器行走,同时,也不适合于高度可调的四轮助行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四轮助行器,具有可折收且携带方便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四轮助行器,其高度可调,适合各种身高的使用者,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四轮助行器,其刹车机构封闭于垂直撑管内,同时也适合于可调高度的垂直撑管,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四轮助行器,包括左、右两侧主架、座板、前轮、后轮,座板包括左座垫、右座垫,左座垫和右座垫下方设有将左、右两侧主架相连接的折叠机构;所述折叠机构由左、右两侧旋转撑管交叉活动连接形成,并设有一分别连接左、右两侧旋转撑管以限定左、右两侧旋转撑管相互交叉所张开的角度的连接件。
其中所述左、右两侧主架分别包括垂直撑管、上横管、及下横管,其中,垂直撑管下端连接后轮、上端连接扶手,上横管前端连接前轮、后端接垂直撑管,下横管前端连接上横管、后端接垂直撑管。
其中所述旋转撑管包括设于座垫下方且相互间隔一定距离的第一座垫横撑管和第二座垫横撑管、分别套接于第一座垫横撑管两端的可旋转的第一旋转连接套和第二旋转连接套、将第一旋转连接套、第二座垫横撑管和同侧主架相连的第一座垫垂直撑管、将第二旋转连接套、第二座垫横撑管和同侧主架相连的第二座垫垂直撑管、将第一座垫横撑管与另侧主架相连的旋转管。
其中所述第一座垫垂直撑管是将第一旋转连接套、第二座垫横撑管和同侧主架的上横管相连;所述第二座垫垂直撑管是将第二旋转连接套、第二座垫横撑管和同侧主架的上横管相连;所述旋转管是将第一座垫横撑管与另侧主架的下横管相连。
其中所述连接件为两端分别连接左、右两侧旋转撑管的旋转管交叉部下方的可折叠连接片。
其中所述左、右两侧旋转撑管的旋转管通过一固定于旋转管交叉部的轴心销交叉活动连接。
其中所述垂直撑管包括调节管和套接于调节管内的内管,调节管管壁上设有定位孔,内管管壁上沿轴向相间地设有多个调节孔,通过套接于调节管外的调节旋钮连接定位孔和调节孔将内管固定。
其中所述四轮助行器还包括一封闭于垂直撑管内的刹车机构,所述刹车机构包括上刹车线、下刹车线、延伸杆、将上刹车线与下刹车线相连接的刹车连接部件;所述上刹车线上端连接刹车本体,下端连接延伸杆;所述下刹车线上端固定于刹车连接部件上,下端连接刹车蹄;所述延伸杆一端连接上刹车线,一端固定于刹车连接部件上;所述刹车连接部件包括一端穿过沿调节管轴向设于调节管管壁上的腰形孔外露于垂直撑管、另一端将延伸杆固定的锁固件。
其中所述刹车连接部件包括一置于调节管内的连接套,其上设有一供延伸杆穿入的通孔,所述锁固件为一旋钮,旋紧于连接套上,穿过通孔将延伸杆固定。
其中所述连接套上固设一弹簧,弹簧另端固设一具有中心孔的垫片,延伸杆一端穿过弹簧,卡入中心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到左、右两侧主架且相互交叉式活动连接的两侧旋转撑管的收合动作,使左、右两侧主架相应地收合,具有可折收且携带方便的效果;而且,通过左、右两个高度可调的垂直撑管,具有较大实用价值;同时,刹车机构封闭于垂直撑管内,方便助行器行走,同时也适合于可调高度的垂直撑管,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旋转撑管的结构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折收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刹车机构的上段部分结构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刹车机构的下段部分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左、右两侧主架、座板、前轮301、后轮302,其中座板由左、右座垫201、202构成,左座垫201和右座垫202下方设有将左、右两侧主架相连接的折叠机构;所述折叠机构由左、右两侧旋转撑管交叉活动连接形成,并通过一连接左、右两侧旋转撑管的连接件80限定左、右两侧旋转撑管相互交叉所张开的角度。
其中左、右两侧主架分别包括垂直撑管、上横管401、及下横管402,其中,垂直撑管下端连接后轮302、上端连接扶手60,上横管401前端连接前轮301、后端接垂直撑管,下横管402前端连接上横管401、后端接垂直撑管。上横管401为一后端折弯的折弯形横管。
如图3所示,旋转撑管包括设于座垫201、202下方且相互间隔一定距离的第一座垫横撑管501和第二座垫横撑管502、分别套接于第一座垫横撑管501两端的可旋转的第一旋转连接套503和第二旋转连接套504、将第一旋转连接套503、第二座垫横撑管502和同侧主架的上横管401相连的第一座垫垂直撑管505、将第二旋转连接套504、第二座垫横撑管502和同侧主架的上横管401相连的第二座垫垂直撑管506、将第一座垫横撑管501与另侧主架的下横管402连接的旋转管。
在距离左、右两侧的旋转管507相互交叉连接的交叉部下方,还设有一连接件80,其两端可通过一螺栓连接左、右两侧的旋转管507的交叉部下方,连接件80是由两片条形连接片的一端相互活动连接构成其的中心部,另一端构成其两端形成的可折叠连接片。
在折收时,左、右两侧的旋转管507以其交叉部为中心,相互合拢,并带动左、右两侧主架的上横管、下横管和第一座垫横撑管501做相互靠拢的动作,带动左、右两侧的第一座垫垂直撑管505、第二座垫垂直撑管506和第二座垫横撑管502做相互收合动作,使套接于第一座垫横撑管501两端的第一旋转连接套503和第二旋转连接套504绕其轴心做相应地旋转动作,而左、右两侧座垫随左、右两侧的第二座垫横撑管502的收合也相应合拢。同时,随着两侧旋转管507的合拢,连接片80开始折叠,从而整个四轮助行器左、右两侧收合,如图4所示。
在展开时,左、右两侧的旋转管507以其交叉部为中心,相互张开,并带动左、右两侧主架的上横管、下横管和第一座垫横撑管501做相互张开的动作,带动左、右两侧的第一座垫垂直撑管505、第二座垫垂直撑管506和第二座垫横撑管502也做相互张开动作,使套接于第一座垫横撑管501两端的第一旋转连接套503和第二旋转连接套504绕其轴心做相应地旋转动作,而左、右两侧座垫随左、右两侧的第二座垫横撑管502的展开也相应展开。同时,连接件80的两端随着两侧旋转管507的张开而张开,直到连接件80的拉成一直线时,两侧旋转管507停止张开动作,则整个四轮助行器完全展开。
在本实施例中,左、右两侧的第二旋转连接套504后端还接有一延伸管508,用于支撑左、右两侧座垫201和202,具有加强支撑力的作用。
其中垂直撑管包括调节管102和套接于调节管102内的内管101,调节管102管壁上设有定位孔1020,内管101管壁上沿轴向相间地设有多个调节孔1010,通过套接于垂直撑管外部的调节旋钮103连接定位孔1020和调节孔1010将内管101固定。通过旋转调节旋钮103,使其将定位孔1020和合适的调节孔1010连接,从而方便了使用者根据实际需要改变助行器的高度。
如图5、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四轮助行器还包括一封闭于垂直撑管内的刹车机构,其包括上刹车线709、下刹车线715、延伸杆710、将上刹车线709与下刹车线714相连接的刹车连接部件;所述上刹车线709上端连接刹车本体703,通过由两个固定于弧形连接片707两端的连接柱708,和U型片704构成的调整螺杆706(可微调)进入内管101内,其下端连接延伸杆710一端;延伸杆710另端固定于刹车连接部件上;下刹车线715上端固定于刹车连接部件上,其下端连接刹车蹄717后端。
刹车连接部件包括一端穿过沿调节管102轴向设于调节管102管壁上的腰形孔1021外露于垂直撑管、另一端将延伸杆710固定的锁固件,和一置于调节管102内的连接套712,其上设有一供延伸杆710穿入的通孔7120,锁固件为一旋钮711,其外螺纹配合连接套712上的内螺纹,穿过腰形孔1021旋紧于连接套712上,并穿过通孔7120将延伸杆710固定住。
另外,在连接套712上还固设有一弹簧713,弹簧713另端设有一具有中心孔7140的垫片714,延伸杆710一端穿过弹簧713,卡入中心孔7140。
在调节助行器的高度时,应将旋钮711松开,使延伸杆710可随垂直撑管高度变化而相应地上、下移动;调节好垂直撑管的高度后,再旋紧旋钮711,将延伸杆710固定住。
刹车机构通过拉起刹车手柄701,使位于刹车室702内的刹车本体703带动上刹车线709及连接杆710向上,同时,因调节管102上设有一腰形孔1021,使得连接套712和旋钮711也可随之向上移动,从而使下刹车线715向上将弹簧716压缩,将刹车蹄后端上提,前端随之向下压住后轮302,达到刹车效果。

Claims (10)

1、一种四轮助行器,包括左、右两侧主架、座板、前轮、后轮,其特征在于,座板包括左座垫、右座垫,左座垫和右座垫下方设有将左、右两侧主架相连接的折叠机构;所述折叠机构由左、右两侧旋转撑管交叉活动连接形成,并设有一分别连接左、右两侧旋转撑管以限定左、右两侧旋转撑管相互交叉所张开的角度的连接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轮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两侧主架分别包括垂直撑管、上横管、及下横管,其中,垂直撑管下端连接后轮、上端连接扶手,上横管前端连接前轮、后端接垂直撑管,下横管前端连接上横管、后端接垂直撑管。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四轮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撑管包括设于座垫下方且相互间隔一定距离的第一座垫横撑管和第二座垫横撑管、分别套接于第一座垫横撑管两端的可旋转的第一旋转连接套和第二旋转连接套、将第一旋转连接套、第二座垫横撑管和同侧主架相连的第一座垫垂直撑管、将第二旋转连接套、第二座垫横撑管和同侧主架相连的第二座垫垂直撑管、将第一座垫横撑管与另侧主架相连的旋转管。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四轮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座垫垂直撑管是将第一旋转连接套、第二座垫横撑管和同侧主架的上横管相连;所述第二座垫垂直撑管是将第二旋转连接套、第二座垫横撑管和同侧主架的上横管相连;所述旋转管是将第一座垫横撑管与另侧主架的下横管相连。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四轮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两端分别连接左、右两侧旋转撑管的旋转管交叉部下方的可折叠连接片。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四轮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两侧旋转撑管的旋转管通过一固定于旋转管交叉部的轴心销交叉活动连接。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四轮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撑管包括调节管和套接于调节管内的内管,调节管管壁上设有定位孔,内管管壁上沿轴向相间地设有多个调节孔,通过套接于调节管外的调节旋钮连接定位孔和调节孔将内管固定。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四轮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四轮助行器还包括一封闭于垂直撑管内的刹车机构,所述刹车机构包括上刹车线、下刹车线、延伸杆、将上刹车线与下刹车线相连接的刹车连接部件;所述上刹车线上端连接刹车本体,下端连接延伸杆;所述下刹车线上端固定于刹车连接部件上,下端连接刹车蹄;所述延伸杆一端连接上刹车线,一端固定于刹车连接部件上;所述刹车连接部件包括一端穿过沿调节管轴向设于调节管管壁上的腰形孔外露于垂直撑管、另一端将延伸杆固定的锁固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四轮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刹车连接部件包括一置于调节管内的连接套,其上设有一供延伸杆穿入的通孔,所述锁固件为一旋钮,旋紧于连接套上,穿过通孔将延伸杆固定。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四轮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上固设一弹簧,弹簧另端固设一具有中心孔的垫片,延伸杆一端穿过弹簧,卡入中心孔。
CN 200620014585 2006-09-06 2006-09-06 四轮助行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0966694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20014585 CN200966694Y (zh) 2006-09-06 2006-09-06 四轮助行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20014585 CN200966694Y (zh) 2006-09-06 2006-09-06 四轮助行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0966694Y true CN200966694Y (zh) 2007-10-31

Family

ID=389662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620014585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0966694Y (zh) 2006-09-06 2006-09-06 四轮助行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0966694Y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10501A (zh) * 2013-01-15 2013-05-22 浙江华健医用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手术后带刹停装置的医疗用行走康复器
CN103948477A (zh) * 2014-01-23 2014-07-30 宁波乐拓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式辅助推车
CN110236893A (zh) * 2019-07-04 2019-09-17 王永维 四轮助行器
CN110974637A (zh) * 2019-12-30 2020-04-10 重庆理工大学 可折叠多功能助行器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10501A (zh) * 2013-01-15 2013-05-22 浙江华健医用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手术后带刹停装置的医疗用行走康复器
CN103110501B (zh) * 2013-01-15 2015-07-22 浙江华健医用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手术后带刹停装置的医疗用行走康复器
CN103948477A (zh) * 2014-01-23 2014-07-30 宁波乐拓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式辅助推车
CN110236893A (zh) * 2019-07-04 2019-09-17 王永维 四轮助行器
CN110974637A (zh) * 2019-12-30 2020-04-10 重庆理工大学 可折叠多功能助行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0966694Y (zh) 四轮助行器
CN214597011U (zh) 一种防摔倒的骨科护理用训练康复装置
EP1927331A1 (en) Auxiliary power device for a wheelchair
CN2560331Y (zh) 特护轮椅床
CN2524731Y (zh) 上下肢组合健身康复运动机
CN2715729Y (zh) 一种两用医护轮椅
CN217938643U (zh) 一种可折叠的康复助步车
CN215652134U (zh) 一种应用于轮椅的防倾倒装置
KR102309270B1 (ko) 전후방 전환용 안장 프레임 장착식 휠체어
CN103301607B (zh) 一种健身椅
CN111658256A (zh) 一种两用的踝关节矫正脚踏板
CN201481683U (zh) 电动轮椅
CN2569787Y (zh) 多功能肢体障碍康复轮椅
CN211634210U (zh) 一种复健用外科护理助行器
CN217311009U (zh) 一种托臂可折叠的助行车
CN204814510U (zh) 电动轮椅的蓄电池安装结构
CN215535767U (zh) 一种折叠式护理椅
CN214806563U (zh) 一种神经内科用便于折叠的康复训练架
CN217472294U (zh) 一种多功能型骨科临床用支撑机构
CN214968663U (zh) 一种便携式小儿助行康复装置
CN218899985U (zh) 一种轮椅脚踏折叠结构及电动折叠轮椅
CN2428113Y (zh) 一种新型腰椎背引器
CN2716123Y (zh) 一种可调节的三杆自行车叉架
CN2612417Y (zh) 俯立挺身器
CN2293317Y (zh) 折叠助行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1031

Termination date: 2012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