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0961109Y - 活毒污水的消毒灭菌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活毒污水的消毒灭菌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0961109Y
CN200961109Y CN 200620023257 CN200620023257U CN200961109Y CN 200961109 Y CN200961109 Y CN 200961109Y CN 200620023257 CN200620023257 CN 200620023257 CN 200620023257 U CN200620023257 U CN 200620023257U CN 200961109 Y CN200961109 Y CN 200961109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eatment tank
treatment
basket
tank
iii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62002325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汤斌
刘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RICHSTAR SCIENC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RICHSTAR SCIENC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RICHSTAR SCIENC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RICHSTAR SCIENC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EN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620023257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0961109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0961109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0961109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on Or Sterilis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活毒污水处理系统,具体说是污水的消毒灭菌处理系统。本实用新型由三个特殊的消毒灭菌处理罐及其连接的附件组成,采用高温加热的原理,完成有毒污水的消毒灭菌。同时保证进入系统的废气、废物均能实现在线消毒灭菌,保证灭菌彻底,适合于生物净化厂房、传染病医院及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内产生的有毒废水的消毒灭菌处理。运行维护方便,自动化程度高,保证运行处理安全。

Description

活毒污水的消毒灭菌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活毒污水处理系统,具体说是污水的消毒灭菌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生物安全实验室是从事对人可能产生严重危害的生物实验场所,尤其是进行三级和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主要用于对人、畜有高度传染性的研究和检测的工作,生物安全实验室试验等工作过程中会产生污水,污水中可能含有或潜在含有病源性微生物,称活毒污水。活毒污水需经有效消毒灭菌处理后才能排出实验室。
活毒污水中含有一定量的固态物质,尤其是动物房产生的污水中含有一定量的动物饲料、动物褥垫的残渣、动物粪便、毛发等,普通实验室洗衣及淋浴水中也可能存在毛发、无意中遗失的物品等。这些杂质的存在给活毒污水的处理增添了复杂性。
以往对活毒污水的处理均采用就地收集后用高压锅高温灭菌后人工取出排放,自动化程度不高,没有一套配套设施齐全的,运行安全稳定的处理系统。
活毒污水的处理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一旦运行操作不当,意外泄露,容易发生操作人员感染及环境污染等事故,必须有一套安全完善的水处理系统完成消毒灭菌。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活毒污水处理系统,解决以往污水处理工艺的不完善问题,自动化程度高,可以实现就地与远程双控制。保证进入系统的污水废气废物均被消毒灭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活度污水的消毒灭菌处理系统,包括处理罐、进水口、出水口,其特征在于:进水口通过管路与处理罐I、处理罐II、处理罐III的入口相连接、处理罐I、处理罐II、处理罐III的出口通过管路、排水泵与出水口相连接;冷却水处理设施的进水管和出水管均与处理罐I、处理罐II、处理罐III的夹套空间连通。
化学加药设施通过加药泵、管路与处理罐I、处理罐II、处理罐III的清洗入口连接,同时化学加药设施与排水泵出口连接;处理罐I、处理罐II、处理罐III内部均设置喷淋球,喷淋球通过管路与处理罐清洗入口连通。
处理罐I、处理罐II、处理罐III内部均设置搅拌装置,内部叶轮通过磁力耦合器与处理罐耦合,磁力耦合器与变频器、电机连接,变频器与电机置于罐体上方。
处理罐I、处理罐II、处理罐III中均设置筐篮,处理罐入水口与筐篮连通,筐篮接近罐体开口处设置手柄,罐体内筐篮下设置平面轨道,罐体打开时,筐篮可以自由放入取出,筐篮为中空柱状体;
处理罐I、处理罐II、处理罐III底部设有温度探头,温度探头安装在罐体内部中下方,利用温度探头测定罐体内的温度。
处理罐I、处理罐II、处理罐III内部上下设有压差测定仪,通过罐体内上下压差监控罐体内的液位。
处理罐I、处理罐II、处理罐III外部上方安装有高效过滤器,过滤器的下端通过管路伸入到处理罐中,管路露出处理罐的部分设有气动阀门;过滤器作用是截留气相物质中可能含有的病毒及细菌。过滤器外设电加热外套,用于烘干过滤器。
系统各个进出水口均由阀门控制开关。
系统工作主要有五个工作过程,第一步骤是对活毒污水的收集过滤过程,第二步是对截流在隔网内物质及罐体内污水的的高温消毒灭菌过程。高温消毒过程中装置是密闭的,进出水阀门均关闭,第三步是对消毒灭菌后的处理罐进行冷却。第四步是对处理安全的污水排放的过程。第五步是定期对筐篮内截留废物的处理过程。
系统配备的化学处理设施对系统各部件定期清洗、除垢。
一、收集过滤过程
活毒污水经收集罐网首先进入污水处理系统处理罐I的筐篮中,出水通过筐篮截留悬浮物后溢出筐篮进入罐体,收集污水达到设计水位后,处理罐I的进水阀门关闭,依次进入下面工作过程。处理罐I进行以下的消毒灭菌等工作过程时,处理罐II开始收集过滤污水,处理罐II收集污水达到设计水位时,设计处理罐I已经完成整个工作工程,处理罐II过滤收集完毕进入后续工作状态后,处理罐I进行收集过滤活毒污水。处理罐III为备用罐体。
处理罐I、处理罐II、处理罐III互为备用,也就是当处理罐I、II工作时,III备用;当处理罐I、III工作时,II备用;当处理罐II、III工作时,I备用。以上说明以处理罐III是备用为例。
处理罐中设置的筐篮上安装有便于推拉的把手,收集悬浮物达到一定里时打开罐体,拉出筐篮,将废物收集后,打包外运。清除完污物的筐篮重新推入处理罐中。
污水进入罐体时含有一定量的气相物质,通过罐体上部的过滤器截留气体中含有的病毒及细菌,过滤器外有电加热外套,作用是烘干过滤器,防止滤芯由于罐体内外温度变化形成水珠,进而堵塞滤芯。
通过设置在罐体内部的压差测定仪显示控制罐体内液位。
收集过滤污水时,进水阀门和过滤器下面的气动阀门开启,排水阀门关闭。污水到达设计水位后,进水阀门、出水阀门及过滤器下面的气动阀门均关闭。
二、加热消毒灭菌过程
污水收集过滤过程结束后进入加热消毒灭菌过程,此时启动加热设施,对处理罐内的污水、废物进行高温消毒灭菌,处理罐均为有夹套结构的耐压罐,待活度污水加热至一定温度后恒温保持一段时间,罐体内部设置温度探头,保证污水、废物全部消毒灭菌。
罐体内设置压力传感器,对应罐体外设置压力显示器,高温消毒过程中可以实时显示罐体内部的压力,当压力超过设计值时,设置在罐体上的泄压阀开启,自动泄压至收集过滤污水的处理罐,保证装置不会因为过压而爆炸。
加热方式有电加热和蒸汽加热两种。
三、装置冷却过程
罐体内的污水、废物高温灭菌后,关闭加热设施,开启冷却水进出口阀门,通过冷却水入口向罐体的夹套内通入循环冷却水,污水与冷却水完全隔离,待处理罐内的污水、废物冷却至40~55℃时,关闭冷却水处理设施。进行下一个过程的处理。
四、污水排放过程
待活毒污水完成收集过滤、灭菌、冷却后,污水已经达到实验室消毒灭菌排放要求,此时开启排水泵及过滤器下面的气动阀门,将处理罐内的污水排放至室外指定地点进行二次处理。
五、污物处理过程
以上四个过程是处于经常工作状态的,污物的处理是根据污水水质情况定期处理的,当筐篮内的废物达到一定程度时,放空处理罐内的污水,停止以上四个过程处理,保证内部废物已经处理完全灭菌后,打开处理罐,手拉出筐篮,清除截留下来的废物,清除完废物的筐篮重新放入罐体内后,关闭密封罐盖,重新进入以上四个过程,清除出来的废物打包拿出实验室,废物根据污水情况一般一个月或更长时间才打开一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活毒污水直接收集,无中间设施,无危险死角;
2.配备化学处理设施,清洗、除垢同时也是意外保护;
3.罐体内设搅拌装置,保证加热均匀;
4.罐体两用一备、系统设计更加安全;
5.罐体内置筐篮、就地过滤消毒废物;
6.整体密封、罐体内设消毒过滤器;
7.废物清理方便,筐篮采用整体推拉式结构;
8.各系统相对独立,维护管理方便;
9.自动化程度高,就地远程控制,正常运行无需操作人员。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活毒污水消毒灭菌处理系统图
图中:1、进水口;2、处理罐I;3、处理罐II;4、处理罐III;5、排水泵;6、排水口;7、化学处理设施;8、冷却水设施;9、筐篮;10、喷淋球;11、搅拌装置;12、过滤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用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活毒污水的消毒灭菌处理系统作进一步的说明,这将有助于对本实用新型及其效果的进一步了解。
实施例1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活毒污水的消毒灭菌处理系统,包括有处理罐、进水口1及排水口6,其特征在于:进水口1通过管路与处理罐I 2、处理罐II 3、处理罐III 4的入口相连接、处理罐I 2、处理罐II 3、处理罐III 4的出口通过管路、排水泵5与排水口6相连接;冷却水处理设施8的进水管和出水管均与处理罐I 2、处理罐II 3、处理罐III 4的夹套空间连通;
处理罐I 2、处理罐II 3、处理罐III 4中均设置筐篮9,各处理罐进水口与筐篮9连通,筐篮接近罐体开口处设置手柄,罐体内筐篮下设置平面轨道,罐体打开时,筐篮可以自由放入取出;
处理罐I 2、处理罐II 3、处理罐III 4底部设有温度探头(图中未画出),温度探头安装在罐体内部中下方,利用温度探头测定罐体内的温度。
处理罐I 2、处理罐II 3、处理罐III 4内部上下设有压差测定仪(图中未画出),通过其间接监控罐体内的液位。
处理罐I 2、处理罐II 3、处理罐III 4外部上方安装有过滤器,过滤器的下端通过管路伸入到处理罐中,管路露出处理罐的部分设有气动阀门。
系统各个进出水口均由阀门控制开关
收集过滤时,处理罐紧闭,将进水阀门和过滤器下面的气动阀门开启,其他的阀门都关闭,水从进水管首先进入罐体内的筐篮,污水从筐篮的底部及侧面流入罐体空间。
通过蒸汽加热或电加热将罐体内污水及污物加热至一定温度,并恒温保持一段时间,保证污水中的病源性微生物全部灭活后,将污水冷却至40~55℃后排放。
对截留的在筐篮内的废物,保证灭菌后,打开罐体,定期清理。清理后重新将筐篮推入罐体,密闭罐体后,进行正常的工作。
实施例2
所用的设备及其使用方法基本同实施例1,唯不同的是,处理罐I 2、处理罐II 3、处理罐III 4均设置搅拌装置11,内部叶轮通过磁力耦合器与处理罐耦合,磁力耦合器与变频器、电机连接,变频器与电机置于罐体上方,保证罐体的密闭性,污水均匀受热,消毒灭菌彻底。
实施例3
所用的设备及其使用方法基本同实施例1,唯不同的是,系统中设施化学处理设施7通过加药泵、管路与处理罐I 2、处理罐II 3、处理罐III 4的清洗入口连接,同时化学处理设施7与排水泵5出口连接;通过化学处理设施对管路罐体进行定期的清洗、除垢,必要时可以启动化学处理设施进行消毒灭菌;处理罐I 2、处理罐II 3、处理罐III 4内部设置喷淋球,喷淋球通过管路与清洗入口连通。

Claims (7)

1.一种活毒污水的消毒灭菌处理系统,包括有处理罐(2、3、4)、进水口(1)、出水口(6),其特征在于:进水口(1)通过管路与处理罐I(2)、处理罐II(3)、处理罐III(4)的入口相连接、处理罐I(2)、处理罐II(3)、处理罐III(4)的出口通过管路、排水泵(5)与出水口(6)相连接;处理罐I(2)、处理罐II(3)、处理罐III(4)的夹套空间均与冷却水处理设施(8)的进水管和出水管连通;处理罐I(2)、处理罐II(3)、处理罐III(4)中均设置筐篮(9),处理罐进水口(1)与筐篮(9)连通;化学处理设施(7)通过加药泵、管路与处理罐I(2)、处理罐II(3)、处理罐III(4)的清洗入口连接,同时化学处理设施(7)与排水泵(5)出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毒污水的消毒灭菌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处理罐中的筐篮(9)为中空柱体结构,筐篮(9)接近罐体开口处设置手柄,罐体内筐篮下设平面轨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毒污水的消毒灭菌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罐I(2)、处理罐II(3)、处理罐III(4)均设置搅拌装置(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毒污水的消毒灭菌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罐I(2)、处理罐II(3)、处理罐III(4)底部设有温度探头,温度探头安装在罐体内部中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毒污水的消毒灭菌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罐I(2)、处理罐II(3)、处理罐III(4)内部上下设有压差显示器,通过其间接显示罐体内的液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毒污水的消毒灭菌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罐I(2)、处理罐II(3)、处理罐III(4)外部上方安装有过滤器(12),过滤器(12)的下端通过管路伸入到处理罐中,管路露出处理罐的部分设有气动阀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毒污水的消毒灭菌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罐I(2)、处理罐II(3)、处理罐III(4)内部设置喷淋球(10),喷淋球(10)与处理罐I(2)、处理罐II(3)、处理罐III(4)各清洗入口连通。
CN 200620023257 2006-07-11 2006-07-11 活毒污水的消毒灭菌处理系统 Expired - Lifetime CN200961109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20023257 CN200961109Y (zh) 2006-07-11 2006-07-11 活毒污水的消毒灭菌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20023257 CN200961109Y (zh) 2006-07-11 2006-07-11 活毒污水的消毒灭菌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0961109Y true CN200961109Y (zh) 2007-10-17

Family

ID=387976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620023257 Expired - Lifetime CN200961109Y (zh) 2006-07-11 2006-07-11 活毒污水的消毒灭菌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0961109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28842A (zh) * 2014-11-24 2015-04-22 北京泓源科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医学实验室有机溶液废液处理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28842A (zh) * 2014-11-24 2015-04-22 北京泓源科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医学实验室有机溶液废液处理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308590U (zh) 一种防堵的废液处理设备
CN2856026Y (zh) 消毒灭菌过滤罐
CN113562880B (zh) 一种垃圾渗透液废水处理装备及处理工艺
CN101691247B (zh) 病原微生物废液处理系统
CN109111021A (zh) 一种土壤修复系统及其修复方法
CN201473350U (zh) 电加热污水处理系统
CN206366051U (zh) 一种医院垃圾消毒处理装置
CN200961109Y (zh) 活毒污水的消毒灭菌处理系统
CN205151975U (zh) 水质净化器
CN2825617Y (zh) 生物安全实验室活毒废水处理系统
CN201190131Y (zh) 一种连续式活毒废水处理系统
CN206123997U (zh) 一种处理医用废塑料的生产设备
CN209307099U (zh) 一种医疗污水处理系统
CN109607898A (zh) 一种废水处理回收装置
CN214639047U (zh) 一种垃圾处理用粉碎装置
CN2686612Y (zh) 医疗废物高温灭菌设备
CN214840841U (zh) 一种用于医疗垃圾的处理装置
CN210193840U (zh) 一种核酸提取纯化装置
CN217921718U (zh) 一种垃圾渗沥液处理装置
CN2820852Y (zh) 生物安全实验室废水处理系统
CN214400117U (zh) 一种智慧型零排放污水处理系统
CN201793453U (zh) 婴儿游泳馆水循环自动处理系统
CN206767849U (zh) 一种大型河道快速净化一体机
CN215850934U (zh) 核防护洗消处置车
CN2858621Y (zh) 生物安全实验室动物房废水处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Beijing Beiyuan Road Chaoyang District City, No. 86 hospital Jiaming Park building 301 room 1902, zip code: 100101

Patentee after: Beijing Richstar Scienc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enter Co.,Ltd.

Address before: Beijing City, Haidian District Zhongguancun Road No. 18 smartfortune International Building A 1903, zip code: 100083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Richstar Scienc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enter Co.,Ltd.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Room 10, 1009 floor, Annwa development building, 35 Anding Road, Beijing, Chaoyang District: 100020

Patentee after: Beijing Richstar Scienc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enter Co.,Ltd.

Address before: Beijing Beiyuan Road Chaoyang District City, No. 86 hospital Jiaming Park building 301 room 1902, zip code: 100101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Richstar Scienc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enter Co.,Ltd.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BEIJING RUISHIDA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ENTER CO.

Free format text: NEW ADDRESS: SUITE 1009, 10/F, ANHUA DEVELOPMENT BUILDING, NO. 35, ANDING ROAD,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CITY, ZIP CODE:100020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1017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