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11021A - 一种土壤修复系统及其修复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土壤修复系统及其修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11021A
CN109111021A CN201810959175.3A CN201810959175A CN109111021A CN 109111021 A CN109111021 A CN 109111021A CN 201810959175 A CN201810959175 A CN 201810959175A CN 109111021 A CN109111021 A CN 1091110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soil
collecting pit
sewage
aquedu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95917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111021B (zh
Inventor
徐玉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Zhongyi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Three Body Intelligen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Three Body Intelligen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Three Body Intelligen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95917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111021B/zh
Publication of CN1091110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110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1110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110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9/00Multistage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9DISPOSAL OF SOLID WASTE; 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 B09C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 B09C1/00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001Processes for the treatment of water whereby the filtration technique is of importanc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heat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28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sorp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5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flocculation or precipitation of suspended impuriti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2001/007Processes including a sedimentation step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Water Treatment By Sorp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壤修复系统及其修复方法,包括依次设置的土壤破碎机、土壤润湿搅拌箱、土壤加热容器、土壤溶解稀释搅拌箱和泥水收集池,还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水收集池、水加热容器、水冷却容器、静置沉淀池、第二水收集池和水过滤吸附箱,静置沉淀池内设置有可移动的覆盖网结构,水过滤吸附箱内设置有多个过滤吸附单元,多个过滤吸附单元可对水过滤吸附箱内的水依次进行过滤、吸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土壤修复系统及其修复方法,能够实现对土壤的有效修复,修复方法合理,便于推广。

Description

一种土壤修复系统及其修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土壤修复系统及其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自然环境,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土壤污染日益突出。土壤修复能够大大解决土壤污染问题,达到土壤修复的标准。土壤由于其属于固态,修复操作不方便,修复周期较长,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修复难度。相比土壤修复来说,污染水源的净化处理操作比较便捷,周期短,效果好。本发明将土壤溶解稀释于水中,使土壤中的污染物转移至水中,再对水进行净化处理,从而实现将土壤修复合理转化为污水净化处理。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土壤修复系统及其修复方法,能够实现对土壤的有效修复。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土壤修复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土壤破碎机、土壤润湿搅拌箱、土壤加热容器、土壤溶解稀释搅拌箱和泥水收集池;所述土壤破碎机的出料端与土壤润湿搅拌箱的土壤进口对应设置,且土壤润湿搅拌箱内设置有第一搅拌机构和多个喷淋头;所述土壤润湿搅拌箱的土壤出口与土壤加热容器的土壤进口对应设置,且土壤加热容器可对依次经过土壤破碎机破碎、土壤润湿搅拌箱润湿后的土壤进行加热;所述土壤加热容器的土壤出口与土壤溶解稀释搅拌箱的土壤进口对应设置,所述土壤溶解稀释搅拌箱内设置有第二搅拌机构,所述土壤溶解稀释搅拌箱通过第一导水管连通设置有内部盛有清水的蓄水池,且第一导水管上安装有第一抽水泵;所述土壤溶解稀释搅拌箱的泥水出口与泥水收集池的的池口对应设置;
还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水收集池、水加热容器、水冷却容器、静置沉淀池、第二水收集池和水过滤吸附箱;所述第一水收集池通过第二导水管与泥水收集池连通,且第二导水管上安装有第二抽水泵;所述水加热容器通过第三导水管与第一水收集池连通,所述第三导水管上安装有第三抽水泵,且水加热容器可对通过第三抽水泵抽入其内的水进行加热;所述水加热容器的水出口与水冷却容器的水进口对应设置,且水冷却容器可对经水加热容器加热形成的热水进行降温冷却;所述静置沉淀池通过第四导水管与水冷却容器连通,所述第四导水管上安装有第四抽水泵,且静置沉淀池内设置有可移动的覆盖网结构;所述第二水收集池通过第五导水管与静置沉淀池连通,且第五导水管上安装有第五抽水泵;所述第二水收集池的水出口位于其池底,所述水过滤吸附箱通过Y型三通导水管与第二水收集池的水出口连通,所述水过滤吸附箱内设置有多个过滤吸附单元,多个所述过滤吸附单元可对通过Y型三通导水管导流至水过滤吸附箱内的水依次进行过滤、吸附。
进一步的,多个所述过滤吸附单元在水过滤吸附箱内从上到下均匀分布;所述过滤吸附单元包括圆弧形过滤吸附板和设置在圆弧形过滤吸附板正下方的圆弧形导水板,所述圆弧形过滤吸附板与圆弧形导水板的弧度相同且开口均朝上设置;所述水过滤吸附箱的两侧箱壁分别设置有连接板,所述圆弧形过滤吸附板的两个高端分别与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圆弧形过滤吸附板包括双层过滤板和活性炭填充层,所述活性炭填充层填充于双层过滤板的夹层中;所述圆弧形导水板的矮端设置有两个导水通道,两个所述导水通道的出水端分别延伸至位于其相邻下方的圆弧形过滤吸附板的两个高端。
进一步的,所述Y型三通导水管包括相互连通的主导水管和两个副导水管,所述主导水管与第二水收集池的水出口连通,且主导水管上安装有控制阀门;两个所述副导水管的出水端分别延伸至圆弧形过滤吸附板的两个高端。
进一步的,所述覆盖网结构包括与静置沉淀池的内轮廓相适配的框架和设置在框架内的钢丝网;所述静置沉淀池上设置有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上固设有液压推杆所述框架通过第二支架与液压推杆的伸缩端连接,所述液压推杆可驱动覆盖网结构在静置沉淀池内上、下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四抽水泵开启将水冷却容器内的水抽入静置沉淀池状态下,所述液压推杆驱动覆盖网结构移动至高于第四导水管与静置沉淀池连通的进水端口。
进一步的,所述第五抽水泵开启将静置沉淀池内的水抽入第二水收集池状态下,所述液压推杆驱动覆盖网结构移动至低于第五导水管与第二水收集池连通的出水端口。
进一步的,所述水过滤吸附箱的下端设置有与其连通的最终水收集箱,所述最终水收集箱通过第六导水管与蓄水池连通,且第六导水管上安装有第六抽水泵。
进一步的,还包括污泥收集池所述污泥收集池的池口与泥水收集池的污泥排出口对应设置;所述污泥收集池通过污泥导管与土壤溶解稀释搅拌箱连通,且污泥导管上安装有吸污泵。
一种土壤修复系统的修复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土壤倒入土壤破碎机进行破碎;
步骤二:破碎后的土壤倒入土壤润湿搅拌箱,同时开启喷淋头和第一搅拌机构,进行土壤的润湿、搅拌;
步骤三:经润湿、搅拌后的土壤倒入土壤加热容器进行土壤加热,消灭土壤中的有害微生物以及有害虫类,并对土壤进行高温消毒;
步骤四:经过加热的土壤倒入土壤溶解稀释搅拌箱,通过第一抽水泵将蓄水池的清水抽入土壤溶解稀释搅拌箱内,随后开启第二搅拌机构对土壤进行搅拌稀释,使土壤充分溶解于水中,形成泥水混合物,将土壤中的污染物转移至水中;
步骤五:将泥水混合物排出至泥水收集池,静置,待泥水出现明显分层且保持稳定后,通过第二抽水泵将泥水收集池内的污水抽入第一水收集池,随后将泥水收集池内沉积的污泥排出至污泥收集池;
步骤六:通过第三抽水泵将第一水收集池内的污水抽入水加热容器,并对污水进行加热,使污水中的矿物质钙化,并对污水进行加热消毒,污水加热至沸腾,并维持沸腾状态至少15min;
步骤七:经加热后的污水排出至水冷却容器,对污水进行降温冷却;
步骤八:启动液压推杆,通过液压推杆将覆盖网结构移动至高于进水端口的位置,然后通过第四抽水泵将水冷却容器内冷却后的污水抽入静置沉淀池,随后向静置沉淀池内加入絮凝剂和生物悬浮球,使污水中的颗粒污染物以及重金属离子蓄积;
步骤九:启动液压推杆,通过液压推杆将覆盖网结构逐渐下移,覆盖网结构下移过程中将污水中的生物悬浮球、絮凝的污染物下压至低于出水端口的位置,然后通过第五抽水泵将静置沉淀池内完成絮凝沉淀后的污水抽入第二水收集池内;
步骤十:打开控制阀门,第二水收集池内的污水通过Y型三通导水管导流至水过滤吸附箱,经过Y型三通导水管的两个副导水管的分流后流至圆弧形过滤吸附板的两个高端,并慢慢流下,此过程中双层过滤板对污水进行过滤,去除污水中剩余的颗粒杂质,活性炭填充层对污水进行吸附,去除污水中的异味;经过滤、吸附后的水被圆弧形导水板聚集起来,并通过两个导水通道导流至下一个圆弧形过滤吸附板的两个高端,继续进行过滤、吸附,如此重复下去,即形成清水,清水在最后一个圆弧形导水板聚集并通过两个导水通道导流至最终水收集箱内实现清水的最终收集;
步骤十一:通过第六抽水泵将最终水收集箱内的清水抽入蓄水池内。
进一步的,在步骤五与步骤六之间还有一个污泥剩余污染物检测步骤,当污泥污染物检测未达到土壤修复标准时,通过吸污泵将污泥收集池内的污泥抽入土壤溶解稀释搅拌箱内,随后重复步骤四至步骤十一,直到污泥污染物检测达到土壤修复标准为止。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一种土壤修复系统及其修复方法,有益效果如下:
1)将土壤溶解稀释于水中,从而将土壤中的污染物转移至水中,再对水进行净化处理,从而实现将土壤修复合理转化为污水净化处理,大大缩短了土壤修复的周期,且修复效果好、效率高;
2)在对污水进行处理过程中,依次进行污水的高温加热处理、静置沉淀处理和过滤吸附处理,其中过滤吸附处理相应的装置结构较为独特,保证污水过滤吸附的更加彻底,整个污水处理过程也保证了污水处理的高效性、有序性。
本发明的土壤修复方法布局合理,土壤修复效果较好,便于大规模推广。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沉淀池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液压推杆驱动覆盖网结构移动至两个不同高度位置的示意图;
附图4为过滤吸附箱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附图1所示,一种土壤修复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土壤破碎机1、土壤润湿搅拌箱2、土壤加热容器3、土壤溶解稀释搅拌箱4和泥水收集池6;所述土壤破碎机1的出料端与土壤润湿搅拌箱2的土壤进口对应设置,且土壤润湿搅拌箱2内设置有第一搅拌机构21和多个喷淋头20;所述土壤润湿搅拌箱2的土壤出口与土壤加热容器3的土壤进口对应设置,且土壤加热容器3可对依次经过土壤破碎机1破碎、土壤润湿搅拌箱2润湿后的土壤进行加热;所述土壤加热容器3的土壤出口与土壤溶解稀释搅拌箱4的土壤进口对应设置,所述土壤溶解稀释搅拌箱4内设置有第二搅拌机构22,所述土壤溶解稀释搅拌箱4通过第一导水管23连通设置有内部盛有清水的蓄水池5,且第一导水管23上安装有第一抽水泵24;所述土壤溶解稀释搅拌箱4的泥水出口与泥水收集池6的的池口对应设置;
还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水收集池8、水加热容器9、水冷却容器10、静置沉淀池11、第二水收集池13和水过滤吸附箱14;所述第一水收集池8通过第二导水管27与泥水收集池6连通,且第二导水管27上安装有第二抽水泵28;所述水加热容器9通过第三导水管29与第一水收集池8连通,所述第三导水管29上安装有第三抽水泵30,且水加热容器9可对通过第三抽水泵30抽入其内的水进行加热;所述水加热容器9的水出口与水冷却容器10的水进口对应设置,且水冷却容器10可对经水加热容器9加热形成的热水进行降温冷却;所述静置沉淀池11通过第四导水管31与水冷却容器10连通,所述第四导水管31上安装有第四抽水泵32,且静置沉淀池11内设置有可移动的覆盖网结构41;所述第二水收集池13通过第五导水管33与静置沉淀池11连通,且第五导水管33上安装有第五抽水泵34;所述第二水收集池13的水出口位于其池底,所述水过滤吸附箱14通过Y型三通导水管与第二水收集池13的水出口连通,所述水过滤吸附箱14内设置有多个过滤吸附单元16,多个所述过滤吸附单元16可对通过Y型三通导水管导流至水过滤吸附箱14内的水依次进行过滤、吸附。
如附图4所示,为了进行污水的多次过滤、吸附,以保证污水净化处理的更为彻底,多个所述过滤吸附单元16在水过滤吸附箱14内从上到下均匀分布;所述过滤吸附单元16包括圆弧形过滤吸附板17和设置在圆弧形过滤吸附板17正下方的圆弧形导水板18,所述圆弧形过滤吸附板17与圆弧形导水板18的弧度相同且开口均朝上设置;所述水过滤吸附箱14的两侧箱壁分别设置有连接板12,所述圆弧形过滤吸附板17的两个高端分别与连接板12固定连接;所述圆弧形过滤吸附板17包括双层过滤板50和活性炭填充层51,所述活性炭填充层51填充于双层过滤板50的夹层中;所述圆弧形导水板18的矮端设置有两个导水通道19,两个所述导水通道19的出水端分别延伸至位于其相邻下方的圆弧形过滤吸附板17的两个高端,圆弧形过滤吸附板17结构独特,再结合圆弧形导水板18上两个导水通道19的设计,则保证了污水从圆弧形过滤吸附板17的高端流入低端,能够增大污水在圆弧形过滤吸附板17的流动行程以及污水自身的流动性,污水过滤、吸附效果好,效率高。
所述Y型三通导水管包括相互连通的主导水管35和两个副导水管40,所述主导水管35与第二水收集池13的水出口连通,且主导水管35上安装有控制阀门36;两个所述副导水管40的出水端分别延伸至圆弧形过滤吸附板17的两个高端,保证污水初始导流至水过滤吸附箱14内就会从圆弧形过滤吸附板17的两个高端流下。
如附图2所示,所述覆盖网结构41包括与静置沉淀池11的内轮廓相适配的框架42和设置在框架42内的钢丝网43;所述静置沉淀池11上设置有第一支架46,所述第一支架46上固设有液压推杆45,所述框架42通过第二支架44与液压推杆45的伸缩端连接,所述液压推杆45可驱动覆盖网结构41在静置沉淀池11内上、下移动。
如附图3所示,所述第四抽水泵32开启将水冷却容器10内的水抽入静置沉淀池11状态下,所述液压推杆45驱动覆盖网结构41移动至高于第四导水管31与静置沉淀池11连通的进水端口61,此时覆盖网结构41不会对注入静置沉淀池11内的污水造成任何阻挡,保证污水注入的有序进行。
如附图3所示,所述第五抽水泵34开启将静置沉淀池11内的水抽入第二水收集池13状态下,所述液压推杆45驱动覆盖网结构41移动至低于第五导水管33与第二水收集池13连通的出水端口62,此时覆盖网结构41对静置沉淀池11内的生物悬浮球、絮凝污染物起到下压阻挡作用,保证不会随静置沉淀池11内污水排出时被排出,使其留在静置沉淀池11的池底。
如附图1所示,所述水过滤吸附箱14的下端设置有与其连通的最终水收集箱15,所述最终水收集箱15通过第六导水管38与蓄水池5连通,且第六导水管38上安装有第六抽水泵39,水资源循环利用,避免造成浪费,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如附图1所示,还包括污泥收集池7所述污泥收集池7的池口与泥水收集池6的污泥排出口对应设置;所述污泥收集池7通过污泥导管25与土壤溶解稀释搅拌箱4连通,且污泥导管25上安装有吸污泵26,可以对污泥进行重复多次的搅拌稀释,逐渐实现土壤中污染物的一步步转移,保证土壤修复的彻底性。
一种土壤修复系统的修复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土壤倒入土壤破碎机1进行破碎;
步骤二:破碎后的土壤倒入土壤润湿搅拌箱2,同时开启喷淋头20和第一搅拌机构21,进行土壤的润湿、搅拌;
步骤三:经润湿、搅拌后的土壤倒入土壤加热容器3进行土壤加热,消灭土壤中的有害微生物以及有害虫类,并对土壤进行高温消毒;
步骤四:经过加热的土壤倒入土壤溶解稀释搅拌箱4,通过第一抽水泵24将蓄水池5的清水抽入土壤溶解稀释搅拌箱4内,随后开启第二搅拌机构22对土壤进行搅拌稀释,使土壤充分溶解于水中,形成泥水混合物,将土壤中的污染物转移至水中;
步骤五:将泥水混合物排出至泥水收集池6,静置,待泥水出现明显分层且保持稳定后,通过第二抽水泵28将泥水收集池6内的污水抽入第一水收集池8,随后将泥水收集池6内沉积的污泥排出至污泥收集池7;
步骤六:通过第三抽水泵30将第一水收集池8内的污水抽入水加热容器9,并对污水进行加热,使污水中的矿物质钙化,并对污水进行加热消毒,污水加热至沸腾,并维持沸腾状态至少15min;
步骤七:经加热后的污水排出至水冷却容器10,对污水进行降温冷却;
步骤八:启动液压推杆45,通过液压推杆45将覆盖网结构41移动至高于进水端口61的位置,然后通过第四抽水泵32将水冷却容器10内冷却后的污水抽入静置沉淀池11,随后向静置沉淀池内加入絮凝剂和生物悬浮球,使污水中的颗粒污染物以及重金属离子蓄积;
步骤九:启动液压推杆45,通过液压推杆45将覆盖网结构41逐渐下移,覆盖网结构41下移过程中将污水中的生物悬浮球、絮凝的污染物下压至低于出水端口62的位置,然后通过第五抽水泵34将静置沉淀池11内完成絮凝沉淀后的污水抽入第二水收集池13内;
步骤十:打开控制阀门36,第二水收集池13内的污水通过Y型三通导水管导流至水过滤吸附箱14,经过Y型三通导水管的两个副导水管40的分流后流至圆弧形过滤吸附板17的两个高端,并慢慢流下,此过程中双层过滤板50对污水进行过滤,去除污水中剩余的颗粒杂质,活性炭填充层51对污水进行吸附,去除污水中的异味;经过滤、吸附后的水被圆弧形导水板18聚集起来,并通过两个导水通道19导流至下一个圆弧形过滤吸附板17的两个高端,继续进行过滤、吸附,如此重复下去,即形成清水,清水在最后一个圆弧形导水板18聚集并通过两个导水通道19导流至最终水收集箱15内实现清水的最终收集;
步骤十一:通过第六抽水泵39将最终水收集箱15内的清水抽入蓄水池5内。
在步骤五与步骤六之间还有一个污泥剩余污染物检测步骤,当污泥污染物检测未达到土壤修复标准时,通过吸污泵26将污泥收集池7内的污泥抽入土壤溶解稀释搅拌箱4内,随后重复步骤四至步骤十一,直到污泥污染物检测达到土壤修复标准为止。
值得注意的是,本发明还具有以下优点:
3)将土壤溶解稀释于水中,从而将土壤中的污染物转移至水中,再对水进行净化处理,从而实现将土壤修复合理转化为污水净化处理,大大缩短了土壤修复的周期,且修复效果好、效率高;
4)在对污水进行处理过程中,依次进行污水的高温加热处理、静置沉淀处理和过滤吸附处理,其中过滤吸附处理相应的装置结构较为独特,保证污水过滤吸附的更加彻底,整个污水处理过程也保证了污水处理的高效性、有序性。
本发明的土壤修复方法布局合理,土壤修复效果较好,便于大规模推广。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土壤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土壤破碎机(1)、土壤润湿搅拌箱(2)、土壤加热容器(3)、土壤溶解稀释搅拌箱(4)和泥水收集池(6);所述土壤破碎机(1)的出料端与土壤润湿搅拌箱(2)的土壤进口对应设置,且土壤润湿搅拌箱(2)内设置有第一搅拌机构(21)和多个喷淋头(20);所述土壤润湿搅拌箱(2)的土壤出口与土壤加热容器(3)的土壤进口对应设置,且土壤加热容器(3)可对依次经过土壤破碎机(1)破碎、土壤润湿搅拌箱(2)润湿后的土壤进行加热;所述土壤加热容器(3)的土壤出口与土壤溶解稀释搅拌箱(4)的土壤进口对应设置,所述土壤溶解稀释搅拌箱(4)内设置有第二搅拌机构(22),所述土壤溶解稀释搅拌箱(4)通过第一导水管(23)连通设置有内部盛有清水的蓄水池(5),且第一导水管(23)上安装有第一抽水泵(24);所述土壤溶解稀释搅拌箱(4)的泥水出口与泥水收集池(6)的的池口对应设置;
还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水收集池(8)、水加热容器(9)、水冷却容器(10)、静置沉淀池(11)、第二水收集池(13)和水过滤吸附箱(14);所述第一水收集池(8)通过第二导水管(27)与泥水收集池(6)连通,且第二导水管(27)上安装有第二抽水泵(28);所述水加热容器(9)通过第三导水管(29)与第一水收集池(8)连通,所述第三导水管(29)上安装有第三抽水泵(30),且水加热容器(9)可对通过第三抽水泵(30)抽入其内的水进行加热;所述水加热容器(9)的水出口与水冷却容器(10)的水进口对应设置,且水冷却容器(10)可对经水加热容器(9)加热形成的热水进行降温冷却;所述静置沉淀池(11)通过第四导水管(31)与水冷却容器(10)连通,所述第四导水管(31)上安装有第四抽水泵(32),且静置沉淀池(11)内设置有可移动的覆盖网结构(41);所述第二水收集池(13)通过第五导水管(33)与静置沉淀池(11)连通,且第五导水管(33)上安装有第五抽水泵(34);所述第二水收集池(13)的水出口位于其池底,所述水过滤吸附箱(14)通过Y型三通导水管与第二水收集池(13)的水出口连通,所述水过滤吸附箱(14)内设置有多个过滤吸附单元(16),多个所述过滤吸附单元(16)可对通过Y型三通导水管导流至水过滤吸附箱(14)内的水依次进行过滤、吸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壤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过滤吸附单元(16)在水过滤吸附箱(14)内从上到下均匀分布;所述过滤吸附单元(16)包括圆弧形过滤吸附板(17)和设置在圆弧形过滤吸附板(17)正下方的圆弧形导水板(18),所述圆弧形过滤吸附板(17)与圆弧形导水板(18)的弧度相同且开口均朝上设置;所述水过滤吸附箱(14)的两侧箱壁分别设置有连接板(12),所述圆弧形过滤吸附板(17)的两个高端分别与连接板(12)固定连接;所述圆弧形过滤吸附板(17)包括双层过滤板(50)和活性炭填充层(51),所述活性炭填充层(51)填充于双层过滤板(50)的夹层中;所述圆弧形导水板(18)的矮端设置有两个导水通道(19),两个所述导水通道(19)的出水端分别延伸至位于其相邻下方的圆弧形过滤吸附板(17)的两个高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土壤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Y型三通导水管包括相互连通的主导水管(35)和两个副导水管(40),所述主导水管(35)与第二水收集池(13)的水出口连通,且主导水管(35)上安装有控制阀门(36);两个所述副导水管(40)的出水端分别延伸至圆弧形过滤吸附板(17)的两个高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壤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网结构(41)包括与静置沉淀池(11)的内轮廓相适配的框架(42)和设置在框架(42)内的钢丝网(43);所述静置沉淀池(11)上设置有第一支架(46),所述第一支架(46)上固设有液压推杆(45),所述框架(42)通过第二支架(44)与液压推杆(45)的伸缩端连接,所述液压推杆(45)可驱动覆盖网结构(41)在静置沉淀池(11)内上、下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土壤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抽水泵(32)开启将水冷却容器(10)内的水抽入静置沉淀池(11)状态下,所述液压推杆(45)驱动覆盖网结构(41)移动至高于第四导水管(31)与静置沉淀池(11)连通的进水端口(61)。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土壤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抽水泵(34)开启将静置沉淀池(11)内的水抽入第二水收集池(13)状态下,所述液压推杆(45)驱动覆盖网结构(41)移动至低于第五导水管(33)与第二水收集池(13)连通的出水端口(6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壤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过滤吸附箱(14)的下端设置有与其连通的最终水收集箱(15),所述最终水收集箱(15)通过第六导水管(38)与蓄水池(5)连通,且第六导水管(38)上安装有第六抽水泵(39)。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壤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污泥收集池(7)所述污泥收集池(7)的池口与泥水收集池(6)的污泥排出口对应设置;所述污泥收集池(7)通过污泥导管(25)与土壤溶解稀释搅拌箱(4)连通,且污泥导管(25)上安装有吸污泵(26)。
9.一种土壤修复系统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土壤倒入土壤破碎机(1)进行破碎;
步骤二:破碎后的土壤倒入土壤润湿搅拌箱(2),同时开启喷淋头(20)和第一搅拌机构(21),进行土壤的润湿、搅拌;
步骤三:经润湿、搅拌后的土壤倒入土壤加热容器(3)进行土壤加热,消灭土壤中的有害微生物以及有害虫类,并对土壤进行高温消毒;
步骤四:经过加热的土壤倒入土壤溶解稀释搅拌箱(4),通过第一抽水泵(24)将蓄水池(5)的清水抽入土壤溶解稀释搅拌箱(4)内,随后开启第二搅拌机构(22)对土壤进行搅拌稀释,使土壤充分溶解于水中,形成泥水混合物,将土壤中的污染物转移至水中;
步骤五:将泥水混合物排出至泥水收集池(6),静置,待泥水出现明显分层且保持稳定后,通过第二抽水泵(28)将泥水收集池(6)内的污水抽入第一水收集池(8),随后将泥水收集池(6)内沉积的污泥排出至污泥收集池(7);
步骤六:通过第三抽水泵(30)将第一水收集池(8)内的污水抽入水加热容器(9),并对污水进行加热,使污水中的矿物质钙化,并对污水进行加热消毒,污水加热至沸腾,并维持沸腾状态至少15min;
步骤七:经加热后的污水排出至水冷却容器(10),对污水进行降温冷却;
步骤八:启动液压推杆(45),通过液压推杆(45)将覆盖网结构(41)移动至高于进水端口(61)的位置,然后通过第四抽水泵(32)将水冷却容器(10)内冷却后的污水抽入静置沉淀池(11),随后向静置沉淀池(11)内加入絮凝剂和生物悬浮球,使污水中的颗粒污染物以及重金属离子蓄积;
步骤九:启动液压推杆(45),通过液压推杆(45)将覆盖网结构(41)逐渐下移,覆盖网结构(41)下移过程中将污水中的生物悬浮球、絮凝的污染物下压至低于出水端口(62)的位置,然后通过第五抽水泵(34)将静置沉淀池(11)内完成絮凝沉淀后的污水抽入第二水收集池(13)内;
步骤十:打开控制阀门(36),第二水收集池(13)内的污水通过Y型三通导水管导流至水过滤吸附箱(14),经过Y型三通导水管的两个副导水管(40)的分流后流至圆弧形过滤吸附板(17)的两个高端,并慢慢流下,此过程中双层过滤板(50)对污水进行过滤,去除污水中剩余的颗粒杂质,活性炭填充层(51)对污水进行吸附,去除污水中的异味;经过滤、吸附后的水被圆弧形导水板(18)聚集起来,并通过两个导水通道(19)导流至下一个圆弧形过滤吸附板(17)的两个高端,继续进行过滤、吸附,如此重复下去,即形成清水,清水在最后一个圆弧形导水板(18)聚集并通过两个导水通道(19)导流至最终水收集箱(15)内实现清水的最终收集;
步骤十一:通过第六抽水泵(39)将最终水收集箱(15)内的清水抽入蓄水池(5)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壤修复系统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五与步骤六之间还有一个污泥剩余污染物检测步骤,当污泥污染物检测未达到土壤修复标准时,通过吸污泵(26)将污泥收集池(7)内的污泥抽入土壤溶解稀释搅拌箱(4)内,随后重复步骤四至步骤十一,直到污泥污染物检测达到土壤修复标准为止。
CN201810959175.3A 2018-08-22 2018-08-22 一种土壤修复系统及其修复方法 Active CN10911102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59175.3A CN109111021B (zh) 2018-08-22 2018-08-22 一种土壤修复系统及其修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59175.3A CN109111021B (zh) 2018-08-22 2018-08-22 一种土壤修复系统及其修复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11021A true CN109111021A (zh) 2019-01-01
CN109111021B CN109111021B (zh) 2021-06-22

Family

ID=648534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959175.3A Active CN109111021B (zh) 2018-08-22 2018-08-22 一种土壤修复系统及其修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111021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14034A (zh) * 2019-05-23 2019-07-16 丁乙飞 土壤污染物转移修复系统及其土壤污染物转移修复方法
CN111530910A (zh) * 2020-05-13 2020-08-14 徐州康卓化工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化工污染的深层土壤修复装置
CN111659722A (zh) * 2020-06-16 2020-09-15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一种节能环保的土壤污染处理装置
US11414334B2 (en) 2020-10-09 2022-08-16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as represented by the Administrator of the U.S. EPA Method for sequestering ions in an environmental matrix
CN115925060A (zh) * 2022-12-21 2023-04-07 华侨大学 一种基于电絮凝的建筑泥水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US12097546B2 (en) 2020-10-09 2024-09-24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as represented by the Administrator of the U.S. EPA Method for sequestering ions in an environmental matrix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83263A (en) * 1986-06-17 1988-11-08 Trost Paul B Detoxification process
US4978508A (en) * 1988-09-01 1990-12-18 Pacific Resource Recovery Cor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oil decontamination
CN201848424U (zh) * 2010-11-11 2011-06-01 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一种污染土壤的淋洗修复设备
CN102172614A (zh) * 2011-01-28 2011-09-07 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硝基氯苯污染土壤的异位淋洗修复方法
CN103496833A (zh) * 2013-10-22 2014-01-08 山东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 底泥重金属污染模块化异位治理方法
CN104438299A (zh) * 2013-09-23 2015-03-25 天津绿茵景观生态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污染土壤修复和植被恢复的综合装置
CN104889149A (zh) * 2015-06-10 2015-09-09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一种砷和重金属污染土壤异位分级淋洗修复成套工艺
CN105457995A (zh) * 2015-12-22 2016-04-06 凯天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土壤洗脱装置
CN105964670A (zh) * 2016-07-05 2016-09-28 湖南艾布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重金属污染土壤异位化学淋洗修复和洗出液回用装置及方法
CN106745877A (zh) * 2016-11-28 2017-05-31 湖州环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膜过滤反应器
CN107215973A (zh) * 2017-07-08 2017-09-29 南京白云化工环境监测有限公司 一种污水过滤装置
CN206963969U (zh) * 2017-03-26 2018-02-06 深圳市忆食尚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食品加工装置
CN207266967U (zh) * 2017-08-10 2018-04-24 广州市金龙峰环保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污染土壤的热修复成套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83263A (en) * 1986-06-17 1988-11-08 Trost Paul B Detoxification process
US4978508A (en) * 1988-09-01 1990-12-18 Pacific Resource Recovery Cor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oil decontamination
CN201848424U (zh) * 2010-11-11 2011-06-01 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一种污染土壤的淋洗修复设备
CN102172614A (zh) * 2011-01-28 2011-09-07 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硝基氯苯污染土壤的异位淋洗修复方法
CN104438299A (zh) * 2013-09-23 2015-03-25 天津绿茵景观生态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污染土壤修复和植被恢复的综合装置
CN103496833A (zh) * 2013-10-22 2014-01-08 山东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 底泥重金属污染模块化异位治理方法
CN104889149A (zh) * 2015-06-10 2015-09-09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一种砷和重金属污染土壤异位分级淋洗修复成套工艺
CN105457995A (zh) * 2015-12-22 2016-04-06 凯天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土壤洗脱装置
CN105964670A (zh) * 2016-07-05 2016-09-28 湖南艾布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重金属污染土壤异位化学淋洗修复和洗出液回用装置及方法
CN106745877A (zh) * 2016-11-28 2017-05-31 湖州环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膜过滤反应器
CN206963969U (zh) * 2017-03-26 2018-02-06 深圳市忆食尚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食品加工装置
CN107215973A (zh) * 2017-07-08 2017-09-29 南京白云化工环境监测有限公司 一种污水过滤装置
CN207266967U (zh) * 2017-08-10 2018-04-24 广州市金龙峰环保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污染土壤的热修复成套装置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14034A (zh) * 2019-05-23 2019-07-16 丁乙飞 土壤污染物转移修复系统及其土壤污染物转移修复方法
CN110014034B (zh) * 2019-05-23 2021-04-23 泰科检测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土壤污染物转移修复系统及其土壤污染物转移修复方法
CN111530910A (zh) * 2020-05-13 2020-08-14 徐州康卓化工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化工污染的深层土壤修复装置
CN111659722A (zh) * 2020-06-16 2020-09-15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一种节能环保的土壤污染处理装置
CN111659722B (zh) * 2020-06-16 2022-01-28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一种节能环保的土壤污染处理装置
US11414334B2 (en) 2020-10-09 2022-08-16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as represented by the Administrator of the U.S. EPA Method for sequestering ions in an environmental matrix
US12097546B2 (en) 2020-10-09 2024-09-24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as represented by the Administrator of the U.S. EPA Method for sequestering ions in an environmental matrix
CN115925060A (zh) * 2022-12-21 2023-04-07 华侨大学 一种基于电絮凝的建筑泥水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CN115925060B (zh) * 2022-12-21 2024-06-25 华侨大学 一种基于电絮凝的建筑泥水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11021B (zh) 2021-06-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11021A (zh) 一种土壤修复系统及其修复方法
CN208617532U (zh) 一种污水净化过滤系统
CN208120887U (zh) 一种实验室用废水处理装置
CN105645656B (zh) 一种工业废水净化处理设备
CN108862712A (zh) 一种便于清洁的净水装置
CN105712583B (zh) 一种污水净化过滤装置
CN107986575A (zh) 一种用于河道污水净化的过滤装置
CN107998832A (zh) 化工废水及废气可循环净化装置
CN207347291U (zh) 一种市政污水净化处理装置
CN108178482A (zh) 一种污泥脱水环保装置
CN208684666U (zh) 一种生活污水净化处理设备
CN209065628U (zh) 一种模块集成式循环水处理装置
CN108854427A (zh) 一种废水和废气的处理装置
CN222024224U (zh) 便于清理的废水一体化处理设备
CN209221794U (zh) 一种废水和废气的处理装置
CN106277461A (zh) 一种污水净化处理系统
CN106242234A (zh) 一种适用于工业和矿业污泥处理的环保净化装置
CN215828522U (zh) 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沉淀池
CN205710289U (zh) 一种循环水处理系统
CN209685433U (zh) 一种反洗废水零排放的超滤净水装置
CN209989219U (zh) 一种河道污染的淤泥处理系统
CN107698077A (zh) 一种工业设备用废水处理装置
CN209367890U (zh) 一种移动式全自动高效快速污水处理装置
CN211198845U (zh) 一种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机
CN206173140U (zh) 一种锅炉清洁水净化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602

Address after: 510700 603-604, building e, Greenland Central Plaza, 48 science Avenue, Huangp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Guangzhou Zhongyi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100 17 17, Swan Road, Heng Jing, Wuzhong District, Suzhou, Jiangsu

Applicant before: SUZHOU SANT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