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0958433Y - 用于气体发动机的气体混合器 - Google Patents

用于气体发动机的气体混合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0958433Y
CN200958433Y CNU200620046211XU CN200620046211U CN200958433Y CN 200958433 Y CN200958433 Y CN 200958433Y CN U200620046211X U CNU200620046211X U CN U200620046211XU CN 200620046211 U CN200620046211 U CN 200620046211U CN 200958433 Y CN200958433 Y CN 200958433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joint
plug
plate
arcu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62004621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志南
徐卫忠
艾钢
吴建平
高鹏
曾宪友
张霞云
周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shine Heavy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711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SI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711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SIC filed Critical 711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SIC
Priority to CNU20062004621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0958433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0958433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0958433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30Use of alternative fuels, e.g. biofuel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气体发动机的气体混合器,包括:文丘里混合腔体,由两个左右相对的侧板和前后两个固定板构成,侧板内侧面具有拱状部,两拱状部之间形成喉口,喉口上方形成混合腔体的进气部,下方形成混合部,拱状部内分别设有由前到后贯穿的空腔,形成两个燃气通道,侧板位于拱状部处的侧壁分别设有一排连通到喉口的燃气孔;燃气接头,设于前固定板上并穿过前固定板与燃气通道连通;机翼式调节芯棒,从所述进气部置入所述喉口,且两端连接于前后两固定板;浓度调节机构,分别设于前后两固定板上,作用于调节芯棒两端以调节其在固定板上的纵向位置。本实用新型可确保气体混合质量及发动机工况运行要求,且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满足不同狭窄空间的安装要求。

Description

用于气体发动机的气体混合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气体发动机的气体混合器,属于气体发动机燃气供给系统领域。
背景技术
气体发动机是一种不冒黑烟,有害气体排放很低的环保型发动机,随着世界范围内石油危机和环境污染加剧,在国内外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气体混合器是气体发动机燃料供给系统中极其重要的一个部件,其主要功能是向发动机提供适应不同工况的可燃混合气。
图1示出一种传统的文丘里气体混合器的结构示意图。该混合器包括一个圆柱形外壳体10、一个设于外壳体10外壁的燃气接头11、一个连接于外壳体10内的混合腔体12、以及设在混合腔体12周围的一圈燃气孔13。燃气接头11导入燃气,燃气孔13可通过燃气接头来导入燃气。燃气和空气在混合腔体12内形成混合气以供发动机燃烧。混合气太浓会使燃烧不完全,混合气太稀则燃烧不稳定。由于气体发动机在起动、怠速以及加载等工况下燃气的供给量差异较大,该传统文丘里混合器无法满足发动机不同工况下对混合气成分的要求,需另外采用电子控制单元控制两个流量调节阀分别控制一级压力和二级压力供气管路,这样虽然能精确控制燃气混合程浓度,但存在系统部件多、可靠性下降以及系统成本高等缺点,同时该传统混合器均为圆形结构,满足不了狭窄空间的安装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气体发动机的气体混合器,确保混合质量及发动机工况运行要求,满足不同狭窄空间的安装要求。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气体发动机的气体混合器,包括一文丘里混合腔体,由两个左右相对的侧板和前后两个固定板构成,两个侧板内侧面具有拱状部,两拱状部之间形成喉口,喉口上方形成混合腔体的进气部,下方形成混合部,拱状部内分别设有由前到后贯穿的空腔,形成两个燃气通道,侧板位于拱状部处的侧壁分别设有一排连通到喉口的燃气孔,两个燃气接头设于前固定板上并穿过前固定板与两个燃气通道连通,在喉口部置入一机翼式调节芯棒,用以调节喉口部的空气进气量和真空度,利用分别设于前后两固定板上的浓度调节机构,作用于调节芯棒两端以调节其在固定板上的纵向位置。
两侧板的内侧面包括下部的长而缓的第一斜面和上部的短而陡的第二斜面,两侧板第一斜面之间形成混合部,两侧板第二斜面之间形成进气部,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之间平滑连接且在连接部形成拱状部,由此构成完成的文丘里混合腔体。
调节芯棒的两端设有连接部,前、后固定板上分别设有容置所述连接部的纵向导向槽,浓度调节机构作用于调节芯棒两端的连接部以使其沿所述导向槽纵向移动,借此调节喉口部的空气进气量和真空度。
浓度调节机构包括分别固定于所述前、后固定板且与调节芯棒的连接部相对的螺钉座、置于螺钉座与调节芯棒的连接部之间的压簧、以及穿设于螺钉座、压簧和调节芯棒的连接部中的调节螺杆,依靠调节螺钉和压簧的共同作用,可控制连接部与螺钉座之间的距离,进而控制调节芯棒的纵向位置。
浓度调节机构还可包括一导向套,套在调节螺杆位于螺钉座与调节芯棒的连接部之间的段上。
前、后固定板与所述两相对侧板之间通过螺钉固定,形成长方形的腔体,以适应不同的狭窄空间安装要求。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的气体混合器优点在于:
1.由于采用机翼式调节芯棒及文丘里混合腔,使混合器具有最佳的气体动力学特性,流量系数可达0.98,有效改善了燃料与空气的混合;
2.由于采用长方形结构的设计思想,可十分灵活地根据不同的狭窄空间进行设计,以满足不同空间的安装要求。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和优点,其中:
图1是一种传统的文丘里气体混合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气体混合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气体混合器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气体混合器的内部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气体混合器的侧板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气体混合器的调节芯棒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结合参阅图2、图3及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气体混合器包括主要包括一个由两个左右相对的侧板21和前、后两个固定板23、24形成的混合腔体20、一个用于导入燃气至混合腔体20内的燃气接头22以及燃气通道210、以及一个调节混合气浓度的机翼式调节芯棒26。
混合腔体20按文丘里原理设计,其内部形状主要取决于两侧板21的内侧面。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气体混合器的侧板结构示意图,请结合参阅图5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该两侧板21相对的面分别包括下部的长而缓的第一斜面21a和上部的短而陡的第二斜面21b,两个侧板的第一斜面21a之间形成混合腔体的混合部200、两个侧板的第二斜面21b之间形成混合腔体的进气部201,第一斜面21a与第二斜面21b平滑连接且在连接处形成拱状部21c。两个拱状部21c之间形成喉口25。
每个侧板21在其拱状部21c内设有由前到后贯穿侧板的燃气通道210,并在拱状部21c处设有一排燃气孔21d,以将燃气从燃气通道210导入混合腔体20内。一对燃气接头22固定于前固定板23上,并贯穿前固定板23的一对通孔231与燃气通道210相通。
在两侧板21之间的进气部201置入一机翼式调节芯棒26至喉口25位置,调节芯棒26作用于混合腔体20的喉口处,与两侧板21的拱状部21c之间分别形成空气的进气通道,由于调节芯棒26具有弧线形侧壁,因此通过其纵向移动,可调节喉口处的空气进气量和真空度。请参阅图4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气体混合器的内部剖视图。由于采用按文丘里原理设计的侧板21和机翼式调节芯棒26,使本实用新型的气体混合器具有最佳的动力学特性,其流量系数可达0.98。
调节芯棒26两端连接于前、后两固定板23、24,并可被分别设于前、后固定板23、24的浓度调节机构28控制以调整其在固定板23、24的纵向位置。具体结构请结合图6所示的调节芯棒结构示意图参阅图3所示,其中调节芯棒26两端各具有连接部26a、26b,相应地,在前、后两固定板23、24上设有分别容置连接部26a、26b的纵向的导向槽230、240,连接部26a、26b分别穿过导向槽230、240延伸到混合器外部。浓度调节机构28包括:分别固定于前、后固定板23、24下边缘且与调节芯棒的连接部26a、26b相对的螺钉座281、置于螺钉座281与调节芯棒的连接部26a、26b之间的压簧282、以及穿设于螺钉座281、压簧282和调节芯棒的连接部26a、26b中的调节螺杆283。调节螺杆283螺接于连接部26a、26b以限定其纵向位置,在调节螺杆283位于螺钉座281与调节芯棒的连接部之间26a、26b的段上,还可套入一导向套284,保证连接部26a、26b更好地纵向移动。这样,依靠调节螺钉283和压簧282的共同作用,可控制连接部26a、26b与螺钉座281之间的距离,进而控制调节芯棒26的纵向位置。
调节芯棒26的纵向位置调整时,既可调节喉口25的开度以控制空气进气量,并可调节喉口25处的真空度,以控制燃气进气量,因而有效调节气体的混合。由于本混合器组成简单,省去了流量调节阀并简化了控制器,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此外,前、后固定板23、24上分别设有四个螺钉29,与两相对侧板21之间固定组成长方形一体结构,使本混合器外表呈长方形,适合不同狭窄空间的安装要求。

Claims (6)

1.用于气体发动机的气体混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文丘里混合腔体,由两个左右相对的侧板和前后两个固定板构成,其中所述侧板内侧面具有拱状部,两拱状部之间形成喉口,喉口上方形成混合腔体的进气部,下方形成混合部;所述拱状部内分别设有由前到后贯穿的空腔,侧板位于拱状部处的侧壁分别设有一排连通到喉口的燃气孔;
两个燃气通道,由所述侧板内的空腔构成,且通过所述燃气孔连通到所述喉口处;
燃气接头,设于所述前固定板上并穿过前固定板与所述燃气通道连通;
机翼式调节芯棒,从所述进气部置入所述喉口,且两端连接于前后两固定板;
浓度调节机构,分别设于前后两固定板上,作用于调节芯棒两端以调节其在固定板上的纵向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气体发动机的气体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侧板的内侧面包括下部的长而缓的第一斜面和上部的短而陡的第二斜面,两侧板第一斜面之间形成所述混合部,两侧板第二斜面之间形成所述进气部,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之间平滑连接且在连接部形成所述拱状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气体发动机的气体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芯棒的两端设有连接部,所述前、后固定板上分别设有容置所述连接部的纵向导向槽,所述浓度调节机构作用于调节芯棒两端的连接部以使其沿所述导向槽纵向移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气体发动机的气体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浓度调节机构包括:分别固定于所述前、后固定板且与调节芯棒的连接部相对的螺钉座、置于螺钉座与调节芯棒的连接部之间的压簧、以及穿设于螺钉座、压簧和调节芯棒的连接部中的调节螺杆。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气体发动机的气体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浓度调节机构还包括一导向套,套在所述调节螺杆位于螺钉座与调节芯棒的连接部之间的段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气体发动机的气体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固定板与所述两相对侧板之间通过螺钉固定。
CNU200620046211XU 2006-09-25 2006-09-25 用于气体发动机的气体混合器 Expired - Lifetime CN200958433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620046211XU CN200958433Y (zh) 2006-09-25 2006-09-25 用于气体发动机的气体混合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620046211XU CN200958433Y (zh) 2006-09-25 2006-09-25 用于气体发动机的气体混合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0958433Y true CN200958433Y (zh) 2007-10-10

Family

ID=387853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620046211XU Expired - Lifetime CN200958433Y (zh) 2006-09-25 2006-09-25 用于气体发动机的气体混合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0958433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44740A (zh) * 2011-11-14 2014-11-12 Mtu腓特烈港有限责任公司 气体混合器与气体混合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44740A (zh) * 2011-11-14 2014-11-12 Mtu腓特烈港有限责任公司 气体混合器与气体混合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E102011056519B4 (de) Diesel-Benzin-Hybridmotor
CN201318227Y (zh) 机械控制式废气再循环装置
CN200958433Y (zh) 用于气体发动机的气体混合器
EP2129890A1 (en) Intake system for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JPS5932650B2 (ja) 空気/燃料比調整器
CA2841653C (en) Port fuel injection apparatus
CN100359146C (zh) 实现汽油机缸内分层式废气再循环的装置及进气控制方法
CN101397951B (zh) 可调式手动补气阀
CN203248279U (zh) 一种全范围控制新型电控化油器
CN1309235A (zh) 一种化油器
CN2214535Y (zh) 变锥度油针节油化油器
CN1062641C (zh) 一种内燃发动机富氧助燃方法及富氧助燃装置
CN220849854U (zh) 一种三燃料结构通机节气门体
CN101435370A (zh) 一种发动机燃料自动供给装置
CN205805770U (zh) 一种流线型电动egr阀阀芯
CN210509400U (zh)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上的进气系统
CN200961537Y (zh) 单向可控节油化油器
CN1944980A (zh) 内燃机空气进气调压装置
CN201141322Y (zh) 电喷式汽油机分区稀薄燃烧电控节油器
CN114370344B (zh) 一种发动机进气控制方法
CN2706597Y (zh) 稀薄燃烧节油增效装置
CN211008898U (zh) 天然气发动机用燃料双喷射系统
CN218953469U (zh) 一种三燃料电喷系统
CN221169796U (zh) 进气歧管、发动机、混动总成和车辆
CN2622409Y (zh) 一种化油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1211

Address after: 201108 Shanghai city Minhang District Huaning Road No. 3111 Building 1 room 629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shine Heavy Industr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00011 Shanghai Nanjiang Road No. 18

Patentee before: The 711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a Shipbuilding Industrial Corporation(CSIC)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1010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