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0950197Y - 镜头与主板的结合构造 - Google Patents

镜头与主板的结合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0950197Y
CN200950197Y CN 200620131384 CN200620131384U CN200950197Y CN 200950197 Y CN200950197 Y CN 200950197Y CN 200620131384 CN200620131384 CN 200620131384 CN 200620131384 U CN200620131384 U CN 200620131384U CN 200950197 Y CN200950197 Y CN 200950197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mera lens
perforation
lens module
plate body
adjustment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62013138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丰
林志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tek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lte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tek Corp filed Critical Altek Corp
Priority to CN 200620131384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0950197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0950197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0950197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 And Mechanism Of Cameras (AREA)

Abstract

一种镜头与主板的结合构造,包含:一板体,该板体上设有至少一第一贯孔;一镜头模块,该镜头模块设有至少一第二贯孔;至少一连结装置,贯穿上述第一贯孔以及上述第二贯孔,以连结上述板体与上述镜头模块,该连结装置上设有一第一调整部恰对应该第一贯孔以及一第二调整部恰对应该第二贯孔;如上述构造,借助该第一调整部以及该第二调整部分别调控该第一贯孔以及该第二贯孔,使镜头模块与板体间维持一适当空间,防止板体产生板翘现象而影响镜头模块平整度,从而维持镜头模块的解像力(MTF值)。

Description

镜头与主板的结合构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镜头模块与主板的结合构造,特指一种可手动微调镜头模块平整度,并避免板体的板翘现象干扰的镜头模块与主板的结合构造。
背景技术
摄影影像的“成像品质”其实决定于撷取的阶段,如果摄影机器的“清晰度”、“锐利度”,即解像力(MTF值)越高,通常便可以得到较好的数字元影像。
而不论是数字或传统摄影机器,其解像力是决定于镜头模块而非感光材料,因此镜头模块直接主宰了画面的“清晰度”、“锐利度”等光学方面的特性,故而一个解像力优越的镜头模块,其分辨景物细致的能力越高,必使成像后的景致更细腻分明,因此产业界无不致力于如何提升镜头模块解像技术。
事实上,影响镜头模块解像力因素除了镜头模块内部多组透镜的搭配外,镜头模块组装时的平整度,也影响甚钜,若镜头模块组装后产生“倾斜”,平整度不佳,则无法充分发挥镜头模块应有的解像能力。
一般数字摄影机器的镜头的固定方式,是将镜头模块与PCB板以全螺纹的螺丝结合固定而成。
然如上述摄影机器构造于实际使用时,仍具有以下缺陷:
PCB板在制作过程中,需经过锡炉加热,期间有可能产生10%的翘曲度,是以PCB板厚1.0mm来计算,其翘曲尺寸可能达到0.1mm。现有摄影机器其解像力(MTF值)在镜头模块与PCB板结合时,即决定其测试优劣结果,若遇到PCB板的板翘严重时,将造成镜头模块倾斜,无法维持应有的平整度,进而使得镜头模块的解像力(MTF值)下降,无法完全发挥。针对此情况,目前业界的应变方式为:
1、降低该产品的解像力规格标准,然而降低产品的解像力规格标准,将导致产品竞争力下降,丧失商机。
2、利用摄影机器外壳前后结合的力量来迫使PCB板翘曲度减少、来达到调整解像力(MTF值)效果。然而外壳前后结合的力量无法控制,对解像力的改善效果也不明确,不可靠。
本案实用新型人有鉴于上述公知的摄影机器的镜头模块于实际组装时的缺陷,且积累个人从事相关产业开发实务上多年的经验,精心研究,终于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问题的镜头与主板的结合构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旨在提供一种镜头与主板的结合构造,而达到手动微调镜头模块使其发挥所能表现的最佳解像力,并避免镜头模块结合后,板体的板翘现象干扰微调镜头模块平整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镜头与主板的结合构造,其包含:一板体,该板体上设有至少一第一贯孔;一镜头模块,该镜头模块设有至少一第二贯孔;至少一连结装置,贯穿上述第一贯孔以及上述第二贯孔,以连结上述板体与上述镜头模块,该连结装置上设有一第一调整部恰对应该第一贯孔以及一第二调整部恰对应该第二贯孔。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镜头与主板的结合构造,其包含:一板体,该板体上设有至少一第一贯孔;一镜头模块,该镜头模块设有至少一第二贯孔;至少一连结装置,贯穿上述第一贯孔以及上述第二贯孔,以连结上述板体与上述镜头模块,该连结装置上设有一第一调整部恰对应该第一贯孔以及一第二调整部恰对应该第二贯孔;一缓冲单元,设于该板体与该镜头模块间。
如上述构造,借助该第一调整部以及该第二调整部分别调控该第一贯孔以及该第二贯孔,使镜头模块与板体间维持一适当空间,防止板体产生板翘现象而影响镜头模块平整度,从而维持镜头模块的解像力(MTF值)。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下列诸优点:
1、本实用新型可借助连结装置来调控板体与镜头模块之间维持一适当间距,使板体上经热处理所产生板翘现象的部分恰好位于间隔部上,而不会影响镜头模块,借以避开板体经热处理所产生的板翘现象对镜头模块的干扰,使镜头模块维持平整度。
2、本实用新型可经过连结装置微调来改善镜头模块平整度值,进而发挥镜头模块应有的解像力(MTF值)。
3、本实用新型更可于板体与镜头模块间设置缓冲单元,来增加镜头模块的定位性。
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连结装置的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连结装置立体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侧视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本实用新型
1-板体
11-集成电路
12-第一贯孔
2-镜头模块
21-组装臂
22-第二贯孔
3-连结装置
31-杆体
32-第一调整部
33-第二调整部
34-间隔部
35-帽体
351-旋调孔
4-缓冲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是包含:一板体1、一镜头模块2以及一连结装置3;其中,依图1、图2、图3以及图4、图5所示,该板体1为印刷电路板,该板体1表面布设有一个以上集成电路11,并于该板体1上适当位置设有一第一贯孔12,并于该第一贯孔12内设有螺纹。
该镜头模块2侧端是延伸一组装臂21,于该组装臂21上设有一第二贯孔22,并于该第二贯孔22内设有螺纹。
该连结装置3为金属材质或橡胶材质构成,用以连结上述板体1与上述镜头模块2。该连结装置3其具有一杆体31贯穿上述第一贯孔12以及上述第二贯孔22,于该杆体31上间隔设置一第一调整部32以及一第二调整部33,且该第一调整部32与该第二调整部33间的该杆体31形成有一间隔部34。该第一调整部32于该杆体31表面一段设有螺纹恰对应该第一贯孔12的螺纹。该第二调整部33于该杆体31表面另段设有螺纹恰对应该第二贯孔22的螺纹。又该杆体31一端设有一帽体35,并于该帽体35上设有一旋调孔351。
如上述构造,可利用一螺丝起子或相关工具自旋调孔351来旋调控制该连结装置3的第一调整部32以及该第二调整部33分别对应螺合该板体1的第一贯孔12以及该镜头模块2的第二贯孔22,使该镜头模块2稳固结合该板体1,更借助该第一调整部32以及该第二调整部33分别微调控该第一贯孔12以及该第二贯孔22,使镜头模块2与板体1间维持一适当空间,并使该板体1经热处理所产生板翘现象的部分恰位于该第一调整部32以及该第二调整部33间的间隔部34上,使该板体1的板翘现象部分不会影响镜头模块2,借以维持镜头模块2平整度值,进而发挥镜头模块2应有的解像力(MTF值)。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如图6所示,上述构造中该板体1与该镜头模块2间的适当空间设有一保丽龙材质的缓冲单元4,且该缓冲单元4是套设于该连结装置3的间隔部34上。
如上述构造,由于该镜头模块2与该板体1设有缓冲单元4,更能确保镜头模块2的定位性,确保镜头模块2应有的解像力。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如图7以及图8所示,上述构造中,该连结装置3的该第一调整部32是紧邻该帽体35。
如上述构造实施,该连结装置3的第一调整部32以及该第二调整部33分别对应螺合该板体1的第一贯孔12以及该镜头模块2的第二贯孔22,使该镜头模块2与该板体1结合定位时,该帽体35底部恰贴靠该板体1,且由于该镜头模块2与该板体1设有缓冲单元4,更能确保镜头模块2的定位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下列诸优点:
1、本实用新型可借助连结装置3来调控板体1与镜头模块2的间维持一适当间距,使板体1上经热处理所产生板翘现象的部分恰好位于间隔部34上,而不会影响镜头模块2,借以避开板体1经热处理所产生的板翘现象对镜头模块2的干扰,使镜头模块2维持平整度。
2、本实用新型可经过连结装置3微调来改善镜头模块2平整度值,进而发挥镜头模块2应有的解像力(MTF值)。
3、本实用新型更可于板体1与镜头模块2间设置缓冲单元4,来增加镜头模块2的定位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可行实施例,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镜头与主板的结合构造,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板体,该板体上设有至少一第一贯孔;
一镜头模块,该镜头模块设有至少一第二贯孔;
至少一连结装置,贯穿上述第一贯孔以及上述第二贯孔,以连结上述板体与上述镜头模块,该连结装置上设有一第一调整部恰对应该第一贯孔以及一第二调整部恰对应该第二贯孔;
借助该第一调整部以及该第二调整部分别调控该第一贯孔以及该第二贯孔,使镜头模块与板体间维持一适当空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与主板的结合构造,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板体为印刷电路板,且其表面设有一个以上集成电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与主板的结合构造,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镜头模块侧端延伸至少一组装臂,该第二贯孔设于该组装臂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与主板的结合构造,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连结装置具有一杆体,于该杆体上间隔设置该第一调整部以及该第二调整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镜头与主板的结合构造,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杆体一端设有一帽体,且该帽体上设有一旋调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与主板的结合构造,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调整部或该第二条整部于该连结装置表面一段设有螺纹,且相对应的该第一贯孔或该第二贯孔内对应设有螺纹。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与主板的结合构造,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调整部与该第二调整部间的该连结装置形成有一间隔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与主板的结合构造,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连结装置为金属或橡胶材质。
9、一种镜头与主板的结合构造,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板体,该板体上设有至少一第一贯孔;
一镜头模块,该镜头模块设有至少一第二贯孔;
至少一连结装置,贯穿上述第一贯孔以及上述第二贯孔,以连结上述板体与上述镜头模块,该连结装置上设有一第一调整部恰对应该第一贯孔以及一第二调整部恰对应该第二贯孔;
一缓冲单元,设于该板体与该镜头模块间。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镜头与主板的结合构造,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缓冲单元为保丽龙材质。
CN 200620131384 2006-08-23 2006-08-23 镜头与主板的结合构造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0950197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20131384 CN200950197Y (zh) 2006-08-23 2006-08-23 镜头与主板的结合构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20131384 CN200950197Y (zh) 2006-08-23 2006-08-23 镜头与主板的结合构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0950197Y true CN200950197Y (zh) 2007-09-19

Family

ID=388927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620131384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0950197Y (zh) 2006-08-23 2006-08-23 镜头与主板的结合构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0950197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16279A (zh) * 2019-03-04 2019-06-2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终端盖板的平整度检测方法、装置、测试机台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16279A (zh) * 2019-03-04 2019-06-2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终端盖板的平整度检测方法、装置、测试机台及存储介质
CN109916279B (zh) * 2019-03-04 2020-09-2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终端盖板的平整度检测方法、装置、测试机台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44966A (zh) 不可调焦型相机模块
CN1104185C (zh) 电子元件制造方法及其利用该方法的电子元件
CN209117945U (zh) 成像镜头、相机模块及电子装置
CN1826046A (zh) 用于电子设备的散热装置
CN1669305A (zh) 摄像机模块、摄像机系统和摄像机模块的制造方法
CN1649418A (zh) 摄像装置
CN1495518A (zh) 透射型屏幕和背面型投影仪
CN102809797B (zh) 一种精确调整监控产品镜头后焦距的机构
CN1139910C (zh) 液晶显示投影系统
CN101221347A (zh) 光阀模块
CN103246039A (zh) 一种定焦模组及其组装工艺
CN1441309A (zh) 用于固态成像装置的安装板及将固态成像装置结合在安装板上的方法
CN200950197Y (zh) 镜头与主板的结合构造
JP4677372B2 (ja) ディジタルカメラ
CN219417843U (zh) 一种无装夹应力二维反射镜扫描装置
CN1214277C (zh) 反射型显示装置、信息设备以及液晶显示方法
CN204928990U (zh) 一种多摄像头组件和移动终端
CN206206918U (zh) 应用于全景双摄模组中的支架
EP2230892B1 (en) Electro-magnetic sealing with solder bump array gasket on printed circuit board
JP4328189B2 (ja) 撮像装置
CN214480860U (zh) 一种具有数字变焦功能的电脑摄像头
CN1932634A (zh) 图像拾取设备
JPH0122291Y2 (zh)
CN100351661C (zh) 单焦点镜头模块
CN216310845U (zh) 一种多相机内外参快速标定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919

Termination date: 2013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