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0943184Y - 化风墙 - Google Patents

化风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0943184Y
CN200943184Y CN 200620123521 CN200620123521U CN200943184Y CN 200943184 Y CN200943184 Y CN 200943184Y CN 200620123521 CN200620123521 CN 200620123521 CN 200620123521 U CN200620123521 U CN 200620123521U CN 200943184 Y CN200943184 Y CN 200943184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
wind transmission
transmission plate
eliminating
supporting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62012352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棉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0620123521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0943184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0943184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0943184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缓解风力的装置,特别是一种化风墙,主要是用于缓解自然界中的有害风,使其变为无害风,为人类的生产生活起到积极的作用。包括支撑架体,在支撑架体上设有若干排对称的第一化风板和对称的第二化风板,所述的第一化风板和第二化风板间隔排列,第一化风板与支撑架体所在的平面之间形成一对锐角α,第二化风板与支撑架体所在的平面之间形成一对锐角β,锐角α和锐角β之差为5°-10°,在相邻的第一化风板和第二化风板的外边处形成一风口。本装置易制造,好拆装,可根据需要移动位置,生产成本低,化风效果好。

Description

化风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缓风装置,特别是一种化风墙,主要是用于缓解自然界中的有害风,使其变为无害风,对人类的生产生活起到积极的作用。
背景技术:
风是一种自然现象,可称为流动的空气,但风是不同的,有无害风和有害风之分,无害风对人类生产生活起着积极的作用,但有害风会在很多方面给人类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失。通常人们对有害风要进行防风处理,使之减少对人类的侵害,现有的办法是营造防风林、修筑砖、土、石质的防风墙等,目前的这些方式,只能相对的缓解一下风势,效果不理想,而且工程大,施工麻烦,成本高,不可移动,更不能化有害风为无害风供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易制造、好安装、防风效果好、可将有害风化为有益风、成本低、根据需要随意移动的化风墙,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化风墙,包括支撑架体,在支撑架体上设有若干排对称的第一化风板和对称的第二化风板,所述的第一化风板和第二化风板间隔排列,第一化风板与支撑架体所在的平面之间形成一对锐角α,对称的第二化风板与支撑架体所在的平面之间形成一对锐角β,锐角α和锐角β之差为5°-10°,在相邻的第一化风板和第二化风板的外边处形成一风口。
本实用新型的化风墙,其中所述锐角α的度数为11°-45°。
本实用新型的化风墙,其中所述的支撑架体由若干个纵向支撑梁和若干个横向支撑梁组成,在纵向支撑梁和横向支撑梁的交接处设有交叉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化风板和第二化风板固定在纵向支撑梁上。
本实用新型的化风墙,其中所述的锐角α和锐角β的度数之差为7°-8°。
本实用新型的化风墙,其中所述的锐角α为20°,锐角β为15°。
本实用新型的化风墙,由于在支撑架体上设有若干排对称的第一化风板和对称的第二化风板,所述的第一化风板和第二化风板间隔排列,第一化风板与支撑架体所在的平面之间形成一对锐角α,第二化风板与支撑架体所在的平面之间形成一对锐角β,锐角α和锐角β之差为5°-10°,在相邻的第一化风板和第二化风板的外边处形成一风口。当风吹向第一化风板、第二化风板的锐角一侧时,会出现反射,因相邻的第一化风板和第二化风板与支撑架体所在的平面成的锐角大小不同,会使进风发生撞击,化解直风力,风力被削弱后,由于惯性可自风口处吹出,再与相邻的风口吹出的风二次撞击进一步化解风力,即在一定范围内形成紊风区,从而使有害风化解为无害风。本装置化风能力强,改变了现有技术中的直接阻挡风力的方式,同时会产生频率很高的颤动,不仅具有削弱风能的作用,还会引起化风板内部发热,颤动和发热还具有防止风雪堵塞风口的作用,故本装置也适用于高寒地带,本装置是采用部件组装的方式,易制造,好拆装,可根据需要移动位置,生产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化风墙的具体实施方式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右视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的C-C断面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的D-D断面示意图;
图6、图7是化风板、风口处的化风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4、5所示:1为支撑架体,支撑架体1包括由若干个纵向支撑梁和若干个横向支撑梁组成,即相互平行的第一纵向支撑梁6、第二纵向支撑梁7、第三纵向支撑梁8等,与上述支撑梁相垂直的且互相平行的下横向支撑梁2和上横向支撑梁3。在所述的各纵向支撑梁和各横向支撑梁的交接处设有交叉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的交叉连接件可选用建筑施工中绞手架上的连接件,其连接方式与绞手架上的纵横支撑梁连接方式相同。各纵向、横向的支撑梁均采用钢管制作。在第一纵向支撑梁6上固定有纵向排列的对称设置的第一化风板4,在第二纵向支撑梁7上固定有纵向排列的对称设置的第二化风板5。第一化风板4和第二化风板5在支撑架体上间隔纵向排列。第一化风板4与支撑架体1所在的平面之间形成一对锐角α,第二化风板5与支撑架体所在的平面之间形成一对锐角β,锐角α和锐角β之差为5°或6°或7°或8°或9°或10°,在相邻的第一化风板4和第二化风板5的外边处形成一风口10。
所述对称的第一化风板4为一体结构,即在中间压制有与纵向支撑梁外侧相吻合的弧面,安装时该弧面靠在纵向支撑梁上并用螺栓11固定连接(参看图4)。
所述对称的第二化风板5为一体结构,即在中间压制有与纵向支撑梁外侧相吻合的弧面,安装时该弧面靠在纵向支撑梁上并用螺栓11固定连接(参看图5)。
所述锐角α的度数为11°或15°或20°或25°或30°或35°或40°或45°。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锐角α确定为20°,锐角β确定为15°两角之差为5°。
为了便于在地面上固定,在各纵向支撑梁的下端留有一定长度的安装段,安装时将该部分埋于地下,其长度根据当地通常的风力确定,也可采用其它的固定方式,只要能够抵抗风力不被吹倒即可。
所述的各化风板采用金属板压制成形,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1.5-3毫米的钢板制作,表面可喷涂彩漆用以保护和装饰。
化风过程如下:如图6、7所示:根据光学原理,与支撑架体1成15°角的化风板5可将垂直于支撑架体1所在的平面的进风向与化风板5呈105°角的方向反射,同理垂直于支撑架体1所在的平面的进风向与化风板4呈110°角的方向反射,这样两个不同角度的化风板会使进风呈105°和110°的方向相对撞击,化解直风力。由于化风板5反出的风力大于化风板4反出的风力,所以进风经两力撞击减弱后受惯性力推动,会沿化风板4的方向前挤,而以较弱的力度自风口10近似平行于化风板5方向吹出,再与相邻的风口吹出的风二次撞击进一步弱化风力,从而使强有力的有害风化为无害风。根据流体力学的原理,风力垂直于本化风墙吹入,遇不同角度的化风板阻止时,会向与化风板平行的方向前进,前进中由于直接接触化风板的风受阻压缩,密度增大,内外的摩擦力加大,从而流速减慢,而末接触化风板的风流速要快,相对密度要小些,此时,密度大的部分要补充密度小的部分,这样就会形成折反方向的旋流,各旋流相撞,会极大的减弱风力。

Claims (5)

1、一种化风墙,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体(1),在支撑架体(1)上设有若干排对称的第一化风板(4)和对称的第二化风板(5),所述的第一化风板(4)和第二化风板(5)间隔排列,第一化风板(4)与支撑架体(1)所在的平面之间形成一对锐角α,第二化风板(5)与支撑架体(1)所在的平面之间形成一对锐角β,锐角α和锐角β之差为5°-10°,在相邻的第一化风板(4)和第二化风板(5)的外边处形成一风口(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风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锐角α的度数为11°-4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化风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架体(1)由若干个纵向支撑梁和若干个横向支撑梁组成,在纵向支撑梁和横向支撑梁的交接处设有交叉连接件(9)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化风板(4)和第二化风板(5)固定在纵向支撑梁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化风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锐角α和锐角β的度数之差为7°-8°。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化风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锐角α为20°,锐角β为15°。
CN 200620123521 2006-08-01 2006-08-01 化风墙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0943184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20123521 CN200943184Y (zh) 2006-08-01 2006-08-01 化风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20123521 CN200943184Y (zh) 2006-08-01 2006-08-01 化风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0943184Y true CN200943184Y (zh) 2007-09-05

Family

ID=387178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620123521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0943184Y (zh) 2006-08-01 2006-08-01 化风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0943184Y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71238A (zh) * 2010-06-24 2010-10-27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 高层建筑抗风肋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3938559A (zh) * 2014-04-11 2014-07-23 余江 导流型风屏障
CN105102719A (zh) * 2012-10-10 2015-11-25 远见Sq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控制大气污染的装置和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71238A (zh) * 2010-06-24 2010-10-27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 高层建筑抗风肋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1871238B (zh) * 2010-06-24 2012-08-22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 高层建筑抗风肋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5102719A (zh) * 2012-10-10 2015-11-25 远见Sq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控制大气污染的装置和方法
CN105102719B (zh) * 2012-10-10 2017-06-30 远见Sq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控制大气污染的装置和方法
CN103938559A (zh) * 2014-04-11 2014-07-23 余江 导流型风屏障
CN103938559B (zh) * 2014-04-11 2016-02-24 余江 导流型风屏障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59180B (zh) 桁架组合梁与上下层连接的轻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2248251U (zh) 桁架组合梁与上下层连接的轻钢结构
CN200943184Y (zh) 化风墙
CN109958071B (zh) 一种声屏障及其使用方法
CN206370808U (zh) 一种太阳能光伏板桁架
CN201770943U (zh) 一种用于钢结构桥安装的临时支撑装置
CN106656009A (zh) 一种太阳能光伏板桁架
CN200952201Y (zh) 体内预应力空间管桁架四点支承大跨度扁网壳屋盖
CN2923870Y (zh) 大跨度大柱距拟肋型楼盖式预应力钢网格屋盖
CN100422468C (zh) 大跨度大柱距拟肋型楼盖式预应力钢网格屋盖结构
CN202363062U (zh) 一种抗强风广告牌
CN102094456A (zh) 一种通廊与双塔楼之间的连接方法及结构
CN201521049U (zh) 楼盖井字形钢剪力键
CN205531410U (zh) 一种用于钢结构施工现场的简易可拆卸施工棚
CN214402375U (zh) 一种大跨度条网结构
CN2823430Y (zh) 菊花扣式脚手架用横杆接头
CN203097331U (zh) 木塑六角凉亭
CN112696009A (zh) 一种适用于建筑工程的盘扣式支架配套托梁平台
CN207939445U (zh) 格构式柔性光伏支架系统
CN218375106U (zh) 一种可调节式施工电梯操作平台
CN214834162U (zh) 一种高速公路光伏顶棚的除雪运维通道结构
CN220365356U (zh) 一种减小既有空间网格结构杆件长细比的装置
CN220036069U (zh) 一种用于阳台、飘窗、消防连廊部位的外挂架体结构
CN201180345Y (zh) 房屋烟囱加固装置
CN215405540U (zh) 一种跨沟谷非标跨度现浇梁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905

Termination date: 2009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