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0939718Y - 复合面板结构 - Google Patents

复合面板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0939718Y
CN200939718Y CN 200620004686 CN200620004686U CN200939718Y CN 200939718 Y CN200939718 Y CN 200939718Y CN 200620004686 CN200620004686 CN 200620004686 CN 200620004686 U CN200620004686 U CN 200620004686U CN 200939718 Y CN200939718 Y CN 200939718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re
light
permeable
panel structure
composite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62000468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聪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cheng Corp
Original Assignee
Hocheng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cheng Corp filed Critical Hocheng Corp
Priority to CN 200620004686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0939718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0939718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0939718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一种复合面板结构,包括由下而上依序层叠的底层、芯材以及可透光纤维层,所述底层具有纤维材质,而所述芯材可为布料、金属、皮革、木材或上述各素材的集成的其中一种。上述底层及可透光纤维层已预浸树脂,在底层、芯材与可透光纤维层加压、加热成型过程中,树脂由底层及可透光纤维层中渗出,于硬化后形成第一黏着层及第二黏着层,以将底层、芯材与可透光纤维层黏结成一体。藉此,使用者可透过可透光纤维层而目视芯材表面的纹路,且在可透光纤维层及第二黏着层的保护之下,可保持芯材表面的完整。

Description

复合面板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面板,特别涉及一种将一底层、一芯材及一可透光纤维层依序层叠,加压黏结成一体,以让使用者可目视芯材表面的纹路,且可保持芯材表面的完整,供结合于3C产品外部的复合面板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市面上常见的3C产品面板大多是以塑料或压克力制成,再以喷涂或溅镀方式于成品表面形成一保护膜。利用上述方式所成型的面板,除了可表现不同的色彩之外,并无法形成各种纹路(例如:木纹、布纹等),以产生立体的视觉效果。且由于成本的考虑,利用喷涂或溅镀的方式所形成的保护膜,不但其厚度相当薄,无法形成强力的防护,且所述保护膜与面板之间的结合力薄弱,当受到轻微的破坏力量时,即容易产生刮痕,甚至于脱落。
另,有业者利用布料、金属、皮革或木材等材质所成型的面板以与一基板结合,使面板表面形成独特的立体纹路,其在视觉效果上虽然比上述现有面板好,但所述面板与基板二者的材质并不相同,虽然可通过黏贴的方式结合,但二者之间的结合力量并不稳固,容易在长久使用的后,因胶剂的黏着力减弱,使面板与基板分离。且所述面板虽然在视觉效果上相当好,但由于在表面并不具有完善的保护,在长久使用之后,容易产生刮痕,而形成难以弥补的缺陷。
有鉴于此,为了改善上述的缺点,使复合面板结构不仅能稳固结合成型,让使用者目视各种独特的表面纹路,且可在表面纹路上形成完善的保护,以防止产生刮痕或毁损,发明人积多年的经验及不断的研发改进,遂有本实用新型的产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复合面板结构,通过在一具有纹路的芯材表面结合一可透光纤维层,俾能让使用者能目视芯材表面的纹路,以加强刺激,而提高产品的销售机会。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提供一种复合面板结构,通过在一芯材表面结合一可透光纤维层及由树脂硬化而成的第二黏着层,能对芯材的表面形成完整的保护。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提供一种复合面板结构,通过在底层、芯材与可透光纤维层加压成型时,分别以底层及可透光纤维层所渗出硬化的第一黏着层及第二黏着层黏结,俾能使底层、芯材与可透光纤维层一体成型,以稳固结合。
为达上述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复合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层;芯材,是叠置于底层上方;可透光纤维层,是叠置于芯材上方。
所述可透光纤维层的纤维为玻璃纤维、石英纤维、尼龙纤维、棉纱纤维或混编纤维。所述芯材为布料、金属、皮革、木材、玻璃纤维或上述各素材的集成。所述底层具有纤维材质。
更包括供黏结底层与芯材的第一黏着层,所述第一黏着层为树脂硬化而成。所述底层是经预浸树脂,所述树脂于硬化后形成第一黏着层。
更包括供黏结芯材与可透光纤维层的第二黏着层,所述第二黏着层为树脂硬化而成。所述可透光纤维层是经预浸树脂,所述树脂于硬化后形成第二黏着层。
所述底层、芯材与可透光纤维层是于加压、加热后成型。
所述芯材与底层上分别设有开窗,所述二开窗为相通。
在实际应用时,所述芯材与底层可局部开窗,以做为灯光或显示器的窗口区。
藉此,使用者可透过所述可透光纤维层而目视芯材表面的纹路,且可在可透光纤维层及第二黏着层的保护的下,保持芯材表面的完整。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优点:
1、本实用新型可让使用者能目视芯材表面的纹路,当芯材设计为各种材质或纹路时,可加强刺激,以提高产品的销售机会。
2、本实用新型可在芯材的表面形成完整的保护,不但能避免芯材表面被刮伤,以确保芯材表面纹路的完整,且可有效延长产品使用寿命。
3、本实用新型可让底层、芯材与可透光纤维层形成稳固的黏结,在长时间使用后,仍可确保各组件不会分离。
4、本实用新型可形成一受可透光纤维层保护的窗口区,以弹性应用在各种设有灯光或显示器的3C产品上,使用范围上相当广泛。
为便于对本实用新型能有更深入的了解,详述于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图2为图1的A-A’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组件分解图。
附图标记说明:复合面板结构1;底层2;芯材3;可透光纤维层4;第一黏着层5;第二黏着层6。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3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复合面板结构1的较佳实施例,包括由下而上依序层叠的一底层2、一芯材3以及一可透光纤维层4。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层2、芯材3及可透光纤维层4为三个具有相同形状大小的长条状平板,所述底层2可供结合于电子、通讯或计算机产品的盖板上,在实际应用时,并不局限于上述长条状外观,可依产品的外型不同而变化。所述底层2设有纤维材质,所述可透光纤维层4为多个条玻璃纤维编织而成,所述的可透光纤维层4亦可为多个条玻璃纤维以乱纤方式组合形成,上述玻璃纤维可以石英纤维、尼龙纤维、棉纱纤维或混编纤维所取代。所述芯材3为布料材质,所述的芯材3亦可为金属、皮革、木材、玻璃纤维或上述各素材的集成,在此不特予限定。
上述底层2及可透光纤维层4在结合的前已预浸树脂,所述的树脂可为环氧树脂、聚酯树脂、酚树脂、聚双马来酰亚胺树脂或聚酰亚胺树脂;所述底层2及可透光纤维层4在结合的前亦可不预浸树脂,而以外加的方式,以黏结底层2、芯材3及可透光纤维层4。
当所述底层2及可透光纤维层4已预浸树脂,在加压、加热底层2、芯材3及可透光纤维层4的过程中,可使底层2的各纤维之间的树脂向外渗出,以充填于底层2的上表面与芯材3的下表面之间,而可透光纤维层4的各纤维之间的树脂则于渗出后,充填于芯材3的上表面与可透光纤维层4的下表面之间,于树脂于硬化后,分别形成第一黏着层5及第二黏着层6。
当上述第一黏着层5及第二黏着层5分别呈液态时,可在底层2、芯材3及可透光纤维层4层叠后,渗入于底层2、芯材3及可透光纤维层4的各纤维(或毛细孔)的中;而在硬化后,使底层2、芯材3及可透光纤维层4形成稳固的连结。
所述可透光纤维层4及第二黏着层6黏结于芯材3的上表面时,是呈透明或半透明状,可供使用者的目光直接穿过,以目视芯材3的上表面;而当液态树脂硬化成第二黏着层6后,则可让可透光纤维层4的各纤维固定,并通过可透光纤维层4及第二黏着层6对芯材3的上表面形成强力的保护。
另,在实际应用时,所述芯材3与底层2上分别设有一开窗(图中未示),所述二开窗为相通状态。当本实用新型结合于3C产品的盖板上,使所述二开窗与盖板上所设的灯光或显示器重叠时,可形成一受可透光纤维层4保护的窗口区,供使用者观看。
综上所述,依上文所揭示的内容,本实用新型确可达到实用新型的预期目的,提供一种不仅能稳固结合成型,让使用者目视各种独特的表面纹路,且可在表面纹路上形成完善的保护,以防止产生刮痕或毁损的复合面板结构。

Claims (10)

1、一种复合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层;
芯材,是叠置于底层上方;
可透光纤维层,是叠置于芯材上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透光纤维层的纤维为玻璃纤维、石英纤维、尼龙纤维、棉纱纤维或混编纤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材芯材为布料、金属、皮革、木材或玻璃纤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具有纤维材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供黏结底层与芯材的第一黏着层,所述第一黏着层为树脂硬化而成。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是经预浸树脂,所述树脂于硬化后形成第一黏着层。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供黏结芯材与可透光纤维层的第二黏着层,所述第二黏着层为树脂硬化而成。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复合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透光纤维层是经预浸树脂,所述树脂于硬化后形成第二黏着层。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芯材与可透光纤维层是于加压、加热后成型。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材与底层上分别设有开窗,所述二开窗为相通。
CN 200620004686 2006-04-11 2006-04-11 复合面板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0939718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20004686 CN200939718Y (zh) 2006-04-11 2006-04-11 复合面板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20004686 CN200939718Y (zh) 2006-04-11 2006-04-11 复合面板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0939718Y true CN200939718Y (zh) 2007-08-29

Family

ID=387459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620004686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0939718Y (zh) 2006-04-11 2006-04-11 复合面板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0939718Y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65425A (zh) * 2012-06-26 2012-11-07 金华亚曼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可用于中型或大型客车的车顶板及其生产工艺
CN103821297A (zh) * 2013-12-24 2014-05-28 上海中路实业有限公司 光纤板,光纤板制备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33587A (zh) * 2014-09-19 2014-12-24 南京春辉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人造透光石材用增强型光纤垫布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65425A (zh) * 2012-06-26 2012-11-07 金华亚曼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可用于中型或大型客车的车顶板及其生产工艺
CN103821297A (zh) * 2013-12-24 2014-05-28 上海中路实业有限公司 光纤板,光纤板制备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21297B (zh) * 2013-12-24 2016-04-20 上海中路实业有限公司 光纤板,光纤板制备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33587A (zh) * 2014-09-19 2014-12-24 南京春辉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人造透光石材用增强型光纤垫布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33587B (zh) * 2014-09-19 2016-01-20 南京春辉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人造透光石材用增强型光纤垫布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PL1727669T3 (pl) Element kompozytowy
CN200939718Y (zh) 复合面板结构
CN102300424A (zh) 注射成型制品及其制造方法
CN101775892A (zh) 一种阻燃复合地板及其制造方法
US20190030401A1 (en) Process for manufacturing a golf club head
CN106255434B (zh) 纤维复合材料的复合体和装饰性元件
WO2005103179A3 (en) Fabric coated foam
AU2011369470A1 (en) Composite materials and articles comprising the same
KR101316525B1 (ko) 중첩된 이중 헤어 라인 효과를 갖는 장식 필름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US7393001B2 (en) Multilayer film for constructing skis
CN101628434B (zh) 集装箱用复合板
CN114500698A (zh) 电子设备后盖及电子设备
CN204145915U (zh) 电子通讯装置的外壳
CN215120859U (zh) 复合材料及应用其的壳体和电子设备
CN201868290U (zh) 键帽及键盘
TW201113154A (en) Fiberlaminate structure having fabric touch feeling and preparing method thereof
CN213563161U (zh) 一种环保重组木三合板
CN207310746U (zh) 一种改良的新型3d保护膜
CN113853288A (zh) 注射成型件和制造注射成型件的方法
US20110089791A1 (en)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bamboo appearance and bamboo film structure thereof
CN201279814Y (zh) 密度纤维复合板的结构
CN101677497B (zh) 壳体及其制作方法
CN221010475U (zh) 一种壳体及电子设备
CN220823112U (zh) 盖体膜层及手机后盖
CN210578676U (zh) 一种新型终端后盖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829

Termination date: 2012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