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0938790Y - 一种高低位串联养殖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低位串联养殖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0938790Y
CN200938790Y CNU2006200624241U CN200620062424U CN200938790Y CN 200938790 Y CN200938790 Y CN 200938790Y CN U2006200624241 U CNU2006200624241 U CN U2006200624241U CN 200620062424 U CN200620062424 U CN 200620062424U CN 200938790 Y CN200938790 Y CN 200938790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vel culture
culture pool
pond
low
cultur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62006242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卓佳
文国樑
曹煜成
杨铿
贾晓平
陈永青
杨莺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 China Sea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Fishery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South China Sea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Fishery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 China Sea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Fishery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South China Sea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Fishery Sciences
Priority to CNU20062006242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0938790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0938790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0938790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低位串联养殖池,它包括一级养殖池、二级养殖池、转移管道、二个排水管,所述的一级养殖池底部高于二级养殖池底部;所述转移管道的一端位于一级养殖池的底部,另一端位于二级养殖池的一侧壁,转移管道连通一级养殖池和二级养殖池,转移管道上设置有用于控制管道中水流通的闸管;二个排水管各自的排水口端与一级养殖池和二级养殖池的中央排污口相接,出水口端各设置有闸管。使用本实用新型可以进行一年三茬室外工厂化虾类和鱼类养殖,年产量可提高30%以上,因为可避开收获高峰期,平均价格提高30%,年经济效益提高70%以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

Description

一种高低位串联养殖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养殖池,尤其涉及一种双池高低位串联养殖池。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水产养殖池都是单池结构,通常只能一年养殖一茬或两茬,在养殖过程中养殖池至少有100天闲置,导致资源浪费,而且成品集中上市,不利于平衡销售市场,稳定鱼类或虾类的售价,不能在各个季节提供鲜活的相同的虾类或鱼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小池高低串联养殖池,使用这种养殖池可以进行一年三茬室外工厂化虾类或鱼类养殖,可显著提高养殖的生产效益和市场效益。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措施来实现:一种高低串联养殖池,包括一级养殖池、二级养殖池、转移管道、二个排水管,所述的一级养殖池底部高于二级养殖池底部;所述转移管道的一端与一级养殖池的底部相连接,另一端与二级养殖池的一侧壁相连接,从而将一级养殖池和二级养殖池相连通,转移管道上设置有用于控制管道中水流通的闸管;二个排水管各自的排水口端与一级养殖池和二级养殖池的中央排污口相接,出水口端各设置有闸管,用于控制水的排放,养殖期间定期开启闸管,通过中央排污口进行排污。
所述的一级养殖池的面积为二级养殖池面积的25%,所述的一级养殖池的面积小于2000m2,养殖池的面积小,在养殖期间容易调控水质,虾类或鱼类在较好的水质里养殖,提高存活率。
所述的一级养殖池与二级养殖池之间连通管两端口的高度落差至少1.8m,通常在养殖时,二级养殖池第一次至少进海水1.5米进行水色培养,使硅藻、绿藻等有益藻占优势,呈豆绿或褐色,透明度在40~60cm;再将一级养殖池里养殖的虾类或鱼类一起经转移管排入二级池,而至少1.8m的高度落差恰好能实现将一级养殖池里的虾类全部排入二级养殖池里。
所述的一级养殖池和二级养殖池的横截面呈等腰梯形,它的两腰边与底边所成的角度优选为105°;所述的池底四周向中央排污口倾斜,中央排污口处于最低的位置,利于养殖污染物质集中于池底的中央排污口处,在养殖过程中定期开启排污闸管,即可将沉积于池底的污染物经排污口排出到池外。
所述的养殖池为圆形或具有圆角的正方形,这样的形状设计的优点在于相邻的两个侧壁不会形成死角沉积养殖污染物质,也方便于养殖池的清洗。
所述的转移管道、二个排水管、排水管闸管的直径至少为30cm,既满足幼虾或幼鱼通过转移管道进入二级池,也利于污水的排放。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虾苗或鱼苗在一级养殖池养殖一定时间,然后移到二级养殖池继续养殖,同时在一级养殖池内继续标粗虾苗或鱼苗,可以进行一年三茬室外工厂化虾类或鱼类养殖,年产量可提高30%以上,因为可避开收获高峰期,平均价格提高30%,年经济效益提高70%以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2一级养殖池面积小于2000m2,容易控制水质,使水质指标处于适宜于虾苗生长的范围;3养殖池采用圆形或具有圆角的正方形,且横截面呈等腰梯形,各侧壁与池底具有夹角,而且池底的四周向中央排污口倾斜,使池中的污染物集中于中央排污口,方便对养殖池的清洗。本实用新型可以广泛地运用于多种水产动物的养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仅用于阐明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以上公开的内容均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的大小池高低串联养殖池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它包括一级养殖池1、二级养殖池2、转移管道6、二个排水管3,一级养殖池1和二级养殖池2高2m,其中一级养殖池1为1500m2,二级养殖池2的面积为6000m2;一级养殖池1的底部所处的水平线高于二级养殖池2底部所处的水平线;转移管道6的一端在接近中央排污口5处与一级养殖池1底部相连通,另一端连接于二级养殖池2的与一级养殖池1相邻的侧壁上,使一级养殖池1和二级养殖池2相连通,转移管道的管道直径为30cm,一级养殖池与二级养殖池之间转移管道两端口的高度落差至少1.8m,转移管道上设置有用于控制管道中水流通的闸管4。二个排水管3各自的一端与一级养殖池1和二级养殖池2的中央排污口5相接,而且在中央排污口5处设置有筛网,防止排水时虾或鱼在排水时被排出池外。另一端各设置有闸管4,将排水管3的出水口端封闭,所述的排水管和闸管的直径均为30cm,养殖期间定期开启闸管4,通过中央排水口5进行排污。
虾苗或鱼苗先在一级养殖池1中养殖一段时间,开启转移管道上的闸管4,然后把幼虾或幼鱼连水一起转移到二级养殖池2继续养殖至成品虾或成品鱼,在养殖过程中定期开启排污上的闸管4,通过中央排污口5进行排污,以保持水质;在二级养殖池2进行养成时,一级养殖池1同时标粗虾苗,进行三茬循环养殖,全年不间断。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的大小池高低位串联养殖池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它包括一级养殖池1、二级养殖池2、转移管道6、二个排水管3,所述的一级养殖池1和二级养殖池2池高2m,其中一级养殖池的面积为2000m2,二级养殖池2的面积为8000m2;二个养殖池的横截面呈等腰梯形,其两腰边与池底边的夹角为105°;而一级养殖池1的底部所处的水平线高于二级养殖池2底部所处的水平线;转移管道6的一端在接近中央排污口5处与一级养殖池1底部相连通,另一端连接于二级养殖池2的与一级养殖池1相邻的侧壁上,使一级养殖池1和二级养殖池2相连通,转移管道的管道直径为30cm,一级养殖池与二级养殖池之间转移管道两端口的高度落差至少1.8m,转移管道上设置有用于控制管道中水流通的闸管4。二个排水管3各自的一端与一级养殖池1和二级养殖池2的中央排污口5相接,而且在中央排污口5处设置有筛网,防止排水时虾或鱼在排水时被排出池外。另一端各设置有闸管4,将排水管3的出水口端封闭,排水管和闸管的直径均为30cm,养殖期间定期开启闸管4,通过中央排水口5进行排污。
虾苗或鱼苗先在一级养殖池1中养殖一段时间,然后把幼虾或幼鱼转移到二级养殖池2继续养殖至成品虾或成品鱼,在养殖过程中定期开启闸管4,通过中央排污口5进行排污,以保持水质;在二级养殖池2进行养成时,一级养殖池1同时标粗虾苗或鱼苗,进行三茬循环养殖,全年不间断。

Claims (8)

1、一种高低位串联养殖池,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级养殖池、二级养殖池、转移管道、二个排水管,所述的一级养殖池底部高于二级养殖池底部;所述转移管道的一端位于一级养殖池的底部,另一端位于二级养殖池的一侧壁,转移管道连通一级养殖池和二级养殖池,转移管道上设置有用于控制管道中水流通的闸管;二个排水管各自的排水口端与一级养殖池和二级养殖池的中央排污口相接,出水口端各设置有用于控制池水排放的闸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低位串联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级养殖池的面积为二级养殖池面积的2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低位串联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级养殖池的面积小于2000m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低位串联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养殖池与二级养殖池之间转移管道两端口的高度落差至少1.8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低位串联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级养殖池和二级养殖池的横截面呈等腰梯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低位串联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截面的两腰边各自与底边所成的角度为10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低位串联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养殖池为圆形或具有圆角的正方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低位串联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移管道、排水管、排水管闸管的直径至少为30cm。
CNU2006200624241U 2006-08-02 2006-08-02 一种高低位串联养殖池 Expired - Lifetime CN200938790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6200624241U CN200938790Y (zh) 2006-08-02 2006-08-02 一种高低位串联养殖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6200624241U CN200938790Y (zh) 2006-08-02 2006-08-02 一种高低位串联养殖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0938790Y true CN200938790Y (zh) 2007-08-29

Family

ID=387449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6200624241U Expired - Lifetime CN200938790Y (zh) 2006-08-02 2006-08-02 一种高低位串联养殖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0938790Y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12636C (zh) * 2006-08-02 2009-07-15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一种三茬工厂化对虾养殖方法及其养殖池
CN103548738A (zh) * 2013-11-04 2014-02-05 天津海友佳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连续虾养殖系统及养殖方法
CN103766261A (zh) * 2014-02-26 2014-05-07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脊尾白虾一年连续多茬人工养殖方法
CN105145457A (zh) * 2015-08-28 2015-12-16 杭州千岛湖鲟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鲟鱼南方陆地度夏池度夏系统
CN105994196A (zh) * 2016-06-08 2016-10-12 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淡水糠虾捕捞装置
CN106259072A (zh) * 2016-08-08 2017-01-04 滁州市南谯区长江水产良种繁育场 一种鳜鱼生态养殖的方法
CN106818563A (zh) * 2017-04-01 2017-06-13 深圳万智联合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提高淡水鱼品质的安全环保养殖系统
CN112931379A (zh) * 2021-02-20 2021-06-11 东营市阔海水产科技有限公司 分阶段立体养殖装置
CN112931378A (zh) * 2021-02-20 2021-06-11 东营市阔海水产科技有限公司 多物种水产经济生物立体养殖装置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12636C (zh) * 2006-08-02 2009-07-15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一种三茬工厂化对虾养殖方法及其养殖池
CN103548738B (zh) * 2013-11-04 2016-01-13 天津海友佳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连续虾养殖系统及养殖方法
CN103548738A (zh) * 2013-11-04 2014-02-05 天津海友佳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连续虾养殖系统及养殖方法
CN103766261A (zh) * 2014-02-26 2014-05-07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脊尾白虾一年连续多茬人工养殖方法
CN103766261B (zh) * 2014-02-26 2015-08-26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脊尾白虾一年连续多茬人工养殖方法
CN105145457B (zh) * 2015-08-28 2017-11-28 杭州千岛湖鲟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鲟鱼南方陆地度夏池度夏系统
CN105145457A (zh) * 2015-08-28 2015-12-16 杭州千岛湖鲟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鲟鱼南方陆地度夏池度夏系统
CN105994196A (zh) * 2016-06-08 2016-10-12 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淡水糠虾捕捞装置
CN105994196B (zh) * 2016-06-08 2018-08-31 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淡水糠虾捕捞装置
CN106259072A (zh) * 2016-08-08 2017-01-04 滁州市南谯区长江水产良种繁育场 一种鳜鱼生态养殖的方法
CN106818563A (zh) * 2017-04-01 2017-06-13 深圳万智联合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提高淡水鱼品质的安全环保养殖系统
CN112931379A (zh) * 2021-02-20 2021-06-11 东营市阔海水产科技有限公司 分阶段立体养殖装置
CN112931378A (zh) * 2021-02-20 2021-06-11 东营市阔海水产科技有限公司 多物种水产经济生物立体养殖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0938790Y (zh) 一种高低位串联养殖池
CN104663552B (zh) 一种生态修复型海洋牧场及其构建方法
CN102742529B (zh) 室内室外虾鳖鱼多茬立体生态混养方法
CN100512636C (zh) 一种三茬工厂化对虾养殖方法及其养殖池
CN105454113A (zh) 一种鱼虾贝海水围塘循环养殖方法
CN101664003A (zh) 一种虾苗工厂化繁育养殖模式
CN104719224A (zh) 一种翘嘴红鲌自然产卵孵化双功能设备及其人工大批量繁殖方法
CN105850860B (zh) 一种大棚泥鳅养殖系统
CN204317286U (zh) 一种海参养殖池
CN107114296A (zh) 一种控制对虾循环水养殖池水流态的系统及养殖方法
CN207201770U (zh) 家庭生态循环养殖鱼系统
CN207040576U (zh) 鱼养殖滴灌一体化系统
CN103766269A (zh) 紫黑翼蚌早期幼蚌的双循环养殖系统
CN101589691A (zh) 罗非鱼工厂化育苗生产线
CN211631399U (zh) 一种基于工厂化循环海水养殖的鱼菜共生系统
CN104322430A (zh) 一种海参养殖池
CN104304163A (zh) 一种中华鳖生态养殖系统
CN203709049U (zh) 紫黑翼蚌早期幼蚌的双循环养殖系统
CN203446402U (zh) 用于蔬菜大棚的喷药系统
CN211064524U (zh) 一种气浮式水草放置装置
CN204206931U (zh) 一种中华鳖生态养殖池水质净化装置
CN211458507U (zh) 一种海马的生态养殖系统
CN204132204U (zh) 鱼苗自动集中收集器
CN104041447A (zh) 泥鳅生态养殖池设置方法
CN207754367U (zh) 一种新型淡水龙虾养殖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060802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