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93975B - 信息处理系统及其使用的信息处理方法、信息处理装置及其使用的信息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信息处理系统及其使用的信息处理方法、信息处理装置及其使用的信息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93975B
CN1993975B CN2005800254914A CN200580025491A CN1993975B CN 1993975 B CN1993975 B CN 1993975B CN 2005800254914 A CN2005800254914 A CN 2005800254914A CN 200580025491 A CN200580025491 A CN 200580025491A CN 1993975 B CN1993975 B CN 199397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encrypted
data item
cut apart
input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58002549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93975A (zh
Inventor
水野泰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9939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939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9939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9397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41Bandwidth or redundancy redu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44Secrecy systems
    • H04N1/448Rendering the image unintelligible, e.g. scramb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06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the encryption apparatus using shift registers or memories for block-wise or stream coding, e.g. DES systems or RC4; Hash functions; Pseudorandom sequence generat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44Secrecy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3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hierarchical techniques, e.g. scalability
    • H04N19/33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hierarchical techniques, e.g. scalability in the spatial domai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48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compressed domain processing techniques other than decoding, e.g. modification of transform coefficients, variable length coding [VLC] data or run-length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6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transform coding
    • H04N19/63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transform coding using sub-band based transform, e.g. wavelets
    • H04N19/64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transform coding using sub-band based transform, e.g. wavelets characterised by ordering of coefficients or of bits for transmis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4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a video clip retrieved from local storage with an incoming video stream or rendering scenes according to encoded video stream scene graphs
    • H04N21/4405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a video clip retrieved from local storage with an incoming video stream or rendering scenes according to encoded video stream scene graphs involving video stream decryp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209/00Additional information or applications relating to 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 H04L9/00
    • H04L2209/20Manipulating the length of blocks of bits, e.g. padding or block trun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209/00Additional information or applications relating to 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 H04L9/00
    • H04L2209/30Compression, e.g. Merkle-Damgard constru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ression Or Coding Systems Of Tv Signals (AREA)
  • Facsimile Transmission Control (AREA)
  • Compression Of Band Width Or Redundancy In Fax (AREA)
  • Storage Device Security (AREA)
  • Editing Of Facsimile Originals (AREA)
  • Image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信息处理系统与方法、信息处理设备与方法、及程序,用来解密已加密数据的所希望部分。在构成JPEG 2000分层编码的图像数据(201)的比特流的数据包(211至216)中,单独地加密数据包(211至213)与数据包(214至216),以生成其中空间分辨率为级零的已加密的分割数据(262)(对应于R0),以及其中空间分辨率为级一的已加密的分割数据(263)(对应于R1)。输出数据(251)作为最终已加密数据,其中被用作头部(261)的分层编码的图像数据(201)的头部(SOC到SOD)、已加密的分割数据(262)、已加密的分割数据(263)、以及EOC(264)按该顺序在头部之后排列。本发明使用于图像提供设备。

Description

信息处理系统及其使用的信息处理方法、信息处理装置及其使用的信息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处理系统及其使用的信息处理方法、信息处理装置及其使用的信息处理方法、以及程序。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能够从已加密数据中提取所希望部分、以及解密所提取部分的信息处理系统及其使用的信息处理方法、信息处理装置及其使用的信息处理方法、以及程序。
背景技术
近年来公知的一种允许分层编码图像数据的典型压缩编码标准为JPEG(联合图像专家组))2000。这是一种不仅允许处理静止图像数据而且允许处理活动图像数据的标准。
当图像数据为根据诸如JPEG 2000等压缩编码标准分层编码的(此后称为分层编码的图像数据)时,在对该数据的以后的解码期间,可以利用该分层编码的图像数据的分层结构。通过利用分层编码的数据的分层结构,可以给定分层的空间分辨率,解码图像数据,并且通过利用分层编码的数据的分层结构,可以给定分层的比特率,解码图像数据。
在通过网络将分层编码的图像数据从服务器分发到其客户端的情况下,必须保护该数据。在这种情况下,服务器可能在向其客户端传送分层编码的图像数据之前对其加密。在以下文件中说明性地公开了可以用于此类加密的典型编码技术。
(专利文件1)
PCT专利公开号WO 02/017636
(专利文件2)
日本专利公开号Hei 8-331543
(专利文件3)
日本专利公开号2003-324418
在以下说明书中,假定压缩编码的数据“被解码”的情况与已加密数据“被解密”的情况不同。
发明内容
但是,当通过诸如上述专利文件1、2、3中公开的技术等技术加密分层编码的图像数据时,非常难于利用分层编码的图像数据在加密之前形成的分层结构。结果,难于仅仅提取与解密分层编码的图像数据对应于所希望的层的那些部分。
在要解码给定分层的空间分辨率的图像数据、或者给定分层的比特率的图像数据的情况下,不需要使用所有未加密的分层编码的图像数据。经常的情况是,只有部分数据是必须的。但是,如上所述,难于从已加密的分层编码的图像数据中仅仅提取与解密所希望的部分。结果,必须解密所有的已加密的分层编码的图像数据。
就最一般化的情况来说,在利用上述专利文件中公开的技术等技术不仅加密分层编码的图像数据而且加密其他数据的情况下,难于提取与解密部分已加密数据。更具体地,当利用常规技术(例如诸如AEC(高级加密标准)等块编码)加密只包含一个静止图像的图像数据时,该图像作为整体被加密。这样就难于提取与解密已加密图像数据的对应于静止图像的给定区域的部分(即该静止图像的全部空间域的一部分)。
考虑到上述情况作出了本发明,并且本发明提供了用来提取与解密已加密数据的所希望部分的方案。
在实现本发明时、并且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系统,包括第一与第二信息处理装置,所述第一信息处理装置加密至少部分输入数据,并且输出已加密数据作为已加密输入数据,所述第二信息处理装置解密至少部分所述已加密输入数据。更具体地,所述第一信息处理装置包括:分割部件,用来根据预定规则,将所述输入数据分割为多个已分割的数据项;加密部件,用来在输出每个已加密的分割数据项之前,单独地加密所述分割部件提供的预定数目的所述已分割的数据项的每一个;标识数据创建部件,用来创建标识数据,以单独地标识所述加密部件输出的所述已加密的分割数据项的每一个,当按所述预定顺序排列所述标识数据、所述已加密的分割数据项、以及所述分割部件提供的所述多个已分割的数据项中的尚待所述加密部件加密的未加密的分割数据项时,所述标识数据标识每个所述已加密的分割数据项的位置与大小;已加密输入数据创建部件,用来创建所述已加密输入数据,作为由按所述预定顺序排列的所述标识数据创建部件创建的所述标识数据、所述加密部件输出的所述已加密的分割数据项、以及所述未加密的分割数据项构成的数据;以及传送部件,用来传送所述已加密输入数据创建部件创建的所述已加密输入数据到所述第二信息处理装置。所述第二信息处理装置包括:提取部件,用来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处理装置的所述传送部件传送的所述已加密输入数据中包含的所述标识数据,提取在所述已加密输入数据中包含的全部所述已加密的分割数据项的部分;以及解密部件,用来解密由所述提取部件从由所述第一信息处理装置的所述传送部件传送的所述已加密输入数据中包含的所述已加密的分割数据项中提取的已加密的分割数据项。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用于包括第一与第二信息处理装置的信息处理系统,所述第一信息处理装置加密至少部分输入数据,并且输出已加密数据作为已加密输入数据,所述第二信息处理装置解密至少部分所述已加密输入数据。更具体地,所述信息处理方法包括使所述第一信息处理装置进行以下的步骤:根据预定规则,将所述输入数据分割为多个已分割的数据项;在输出每个已加密的分割数据项之前,单独地加密所述分割步骤中提供的预定数目的所述已分割的数据项的每一个;创建标识数据,以单独地标识所述加密步骤中输出的所述已加密的分割数据项的每一个,当按预定顺序排列所述标识数据、所述已加密的分割数据项、以及所述分割步骤中提供的所述多个已分割的数据项中的尚待所述加密步骤中加密的未加密的分割数据项时,所述标识数据标识每个所述已加密的分割数据项的位置与大小;创建所述已加密输入数据,作为由按所述预定顺序排列的所述标识数据创建步骤中创建的所述标识数据、所述加密步骤中输出的所述已加密的分割数据项、以及所述未加密的分割数据项构成的数据;以及传送所述已加密输入数据创建步骤中创建的所述已加密输入数据到所述第二信息处理装置。所述信息处理方法还包括使所述第二信息处理装置进行以下的步骤: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处理装置的所述传送步骤中传送的所述已加密输入数据中包含的所述标识数据,提取在所述已加密输入数据中包含的全部所述已加密的分割数据项的部分;以及解密所述提取步骤中从所述第一信息处理装置的所述传送步骤中传送的所述已加密输入数据中包含的所述已加密的分割数据项中提取的已加密的分割数据项。
在使用以上概述的信息处理系统以及其使用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情况下,至少部分输入数据被第一信息处理装置加密,并且作为结果的已加密数据被作为已加密输入数据输出到第二信息处理装置,该第二信息处理装置解密至少部分已加密输入数据。更具体地,第一信息处理装置执行分割处理、加密处理、标识数据创建处理、已加密输入数据创建处理、以及传送处理。分割处理涉及:根据预定规则,将所述输入数据分割为多个已分割的数据项。加密处理涉及:在输出每个已加密的分割数据项之前,单独地加密所述分割处理提供的预定数目的所述已分割的数据项的每一个。标识数据创建处理涉及:创建标识数据,以单独地标识所述加密处理输出的所述已加密的分割数据项的每一个,当按预定顺序排列所述标识数据、所述已加密的分割数据项、以及所述分割处理提供的所述多个已分割的数据项中的尚待所述加密处理加密的未加密的分割数据项时,所述标识数据标识每个所述已加密的分割数据项的位置与大小。已加密输入数据创建处理涉及:创建所述已加密输入数据,作为由按所述预定顺序排列的所述标识数据创建处理创建的所述标识数据、所述加密处理输出的所述已加密的分割数据项、以及所述未加密的分割数据项构成的数据。传送处理涉及:传送所述已加密输入数据创建步骤中创建的所述已加密输入数据到所述第二信息处理装置。所述第二信息处理装置执行:提取处理,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处理装置的所述传送处理传送的所述已加密输入数据中包含的所述标识数据,提取在所述已加密输入数据中包含的全部所述已加密的分割数据项的部分;以及解密处理,从所述第一信息处理装置的所述传送处理传送的所述已加密输入数据中包含的所述已加密的分割数据项中,解密所述提取处理提取的已加密的分割数据项。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第一信息处理装置,用来加密至少部分输入数据,并且输出已加密数据作为已加密输入数据,该第一信息处理装置包括:分割部件,用来根据预定规则,将所述输入数据分割为多个已分割的数据项;加密部件,用来在输出每个已加密的分割数据项之前,单独地加密所述分割部件提供的预定数目的所述已分割的数据项的每一个;标识数据创建部件,用来创建标识数据,以单独地标识所述加密部件输出的所述已加密的分割数据项的每一个,当按所述预定顺序排列所述标识数据、所述已加密的分割数据项、以及所述分割部件提供的所述多个已分割的数据项中的尚待所述加密部件加密的未加密的分割数据项时,所述标识数据标识每个所述已加密的分割数据项的位置与大小;以及已加密输入数据创建部件,用来创建所述已加密输入数据,作为由按所述预定顺序排列的所述标识数据创建部件创建的所述标识数据、所述加密部件输出的所述已加密的分割数据项、以及所述未加密的分割数据项构成的数据。
优选地,所述输入数据可以被输入该信息处理装置作为通过按照预定的分层编码标准将给定的图像数据分层编码而获取的、分层编码的图像数据;以及所述分割部件将该输入的分层编码的图像数据分割为构成所述已分割的数据项的、逐层编码的数据项。
优选地,如果所述预定的分层编码标准为JPEG 2000,则所述标识数据创建部件可以获取所述分层编码的图像数据的头部,从而分配所述头部用于所述标识数据,而不是重新创建所述标识数据,所述头部包括SIZ(图像与图块大小)、COD(缺省编码风格)、PLM(数据包长度,主头部)、以及PLT(数据包长度,图块部分头部)中的任何一个;并且所述已加密输入数据创建部件以与构成所述分层编码的图像数据的数据包的数组序列一致地将包括所述识别标识数据创建部件分配用于所述识别标识数据的所述分层编码的图像数据的所述头部的所述未加密的分割数据项以及所述已加密的分割数据项的数组创建为所述已加密输入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第一信息处理方法,用于第一信息处理装置,该第一信息处理装置用来加密至少部分输入数据,并且输出已加密数据作为已加密输入数据,所述第一信息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预定规则,将所述输入数据分割为多个已分割的数据项;在输出每个已加密的分割数据项之前,单独地加密所述分割步骤中提供的预定数目的所述已分割的数据项的每一个;创建标识数据,以单独地标识所述加密步骤中输出的所述已加密的分割数据项的每一个,当按预定顺序排列所述标识数据、所述已加密的分割数据项、以及所述分割步骤中提供的所述多个已分割的数据项中的尚待所述加密步骤中加密的未加密的分割数据项时,所述标识数据标识每个所述已加密的分割数据项的位置与大小;以及创建所述已加密输入数据,作为由按所述预定顺序排列的所述标识数据创建步骤中创建的所述标识数据、所述加密步骤中输出的所述已加密的分割数据项、以及所述未加密的分割数据项构成的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第一程序,用来使计算机执行加密至少部分输入数据、并且输出已加密数据作为已加密输入数据的程序,所述程序以下步骤:根据预定规则,将所述输入数据分割为多个已分割的数据项;在输出每个已加密的分割数据项之前,单独地加密所述分割步骤中提供的预定数目的所述已分割的数据项的每一个;创建标识数据,以单独地标识所述加密步骤中输出的所述已加密的分割数据项的每一个,当按预定顺序排列所述标识数据、所述已加密的分割数据项、以及所述分割步骤中提供的所述多个已分割的数据项中的尚待所述加密步骤中加密的未加密的分割数据项时,所述标识数据标识每个所述已加密的分割数据项的位置与大小;以及创建所述已加密输入数据,作为由按所述预定顺序排列的所述标识数据创建步骤中创建的所述标识数据、所述加密步骤中输出的所述已加密的分割数据项、以及所述未加密的分割数据项构成的数据。
在使用以上概述的第一信息处理装置、其使用的第一信息处理方法、以及第一程序的情况下,至少部分输入数据被第一信息处理装置加密,并且作为结果的已加密数据被作为已加密输入数据输出。更具体地,根据预定规则,将所述输入数据分割为多个已分割的数据项;单独地加密预定数目的所述已分割的数据项的每一个;以及输出每个所述已加密分割数据项。然后创建标识数据,以单独地标识所述已加密的分割数据项的每一个,当按预定顺序排列所述标识数据、所述已加密的分割数据项、以及所述分割步骤中提供的所述多个已分割的数据项中的尚待所述加密步骤中加密的未加密的分割数据项时,所述标识数据标识每个所述已加密的分割数据项的位置与大小。输出所述已加密输入数据,作为由按所述预定顺序排列的所述标识数据、所述已加密的分割数据项、以及所述未加密的分割数据项构成的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第二信息处理装置,当在以下情况时,使用该第二信息处理装置:给定数据被按照预定规则分割为多个已分割的数据项;预定数目的所述已分割的数据项的每一个被单独地加密以输出每个已加密的分割数据项;创建标识数据,以单独地标识所述已加密的分割数据项的每一个,以如下方式执行该数据创建,该方式使得:当按所述预定顺序排列所述标识数据、所述已加密的分割数据项、以及所述多个已分割的数据项中的未被加密的未加密的分割数据项时,所述标识数据标识每个所述已加密的分割数据项的位置与大小;所述已加密输入数据创建被作为由按所述预定顺序排列的所述标识数据、所述已加密的分割数据项、以及所述未加密的分割数据项构成的数据;并且所述已加密输入数据被传送到所述第二信息处理装置,该第二信息处理装置解密至少部分所述已加密输入数据。更具体地,该第二信息处理装置包括:提取部件,用来根据所述已加密输入数据中包含的所述标识数据,提取在所述已加密输入数据中包含的全部所述已加密的分割数据项的部分;以及解密部件,用来解密由所述提取部件从由所述已加密输入数据中包含的所述已加密的分割数据项中提取的已加密的分割数据项。
优选地,所述输入数据可以被输入作为通过按照预定的分层编码标准将给定的图像数据分层编码而获取的、分层编码的图像数据;所述被分割为构成被作为所述已加密的输入数据传送到所述第二信息处理装置的所述已分割的数据项的、逐层编码的数据项的所述分层编码的图像数据;所述第二信息处理装置还包括:分层指定部件,用来指定从其再生所述给定图像数据的分层;其中,根据所述已加密的输入数据中包含的所述标识数据,所述提取部件可以从所述已加密输入数据中包含的全部所述已加密的分割数据项中,提取对应于所述分层指定部件指定的所述分层的已加密的分割数据项。
优选地,如果所述预定的分层编码标准为JPEG 2000,如果所述分层编码的图像数据的头部被分配用于所述标识数据,并且如果与构成所述分层编码的图像数据的数据包的数组序列一致地包括所述头部的所述未加密的分割数据项与所述已加密的分割数据项被排列,作为结果的数据数组被作为所述已加密输入数据传送;则,根据SIZ(图像与图块大小)、COD(缺省编码风格)、PLM(数据包长度,主头部)、以及PLT(数据包长度,图块部分头部)中的任何一个,所述提取部件可以从所述已加密输入数据中包含的全部所述已加密的分割数据项中,提取对应于所述分层指定部件指定的所述分层的已加密的分割数据项。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第二信息处理方法,用于当在以下情况时使用的第二信息处理装置:给定数据被按照预定规则分割为多个已分割的数据项;预定数目的所述已分割的数据项的每一个被单独地加密以输出每个已加密的分割数据项;创建标识数据,以单独地标识所述已加密的分割数据项的每一个,以如下方式执行该数据创建,该方式使得:当按所述预定顺序排列所述标识数据、所述已加密的分割数据项、以及所述多个已分割的数据项中的未被加密的未加密的分割数据项时,所述标识数据标识每个所述已加密的分割数据项的位置与大小;所述已加密输入数据创建被作为由按所述预定顺序排列的所述标识数据、所述已加密的分割数据项、以及所述未加密的分割数据项构成的数据;并且所述已加密输入数据被传送到所述第二信息处理装置,该第二信息处理装置解密至少部分所述已加密输入数据。更具体地,所述第二信息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所述已加密输入数据中包含的所述标识数据,提取在所述已加密输入数据中包含的全部所述已加密的分割数据项的部分;以及解密所述提取步骤中从所述已加密输入数据中包含的所述已加密的分割数据项中提取的已加密的分割数据项。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第二程序,当在以下情况时,该第二程序使计算控制一例程:给定数据被按照预定规则分割为多个已分割的数据项;预定数目的所述已分割的数据项的每一个被单独地加密以输出每个已加密的分割数据项;创建标识数据,以单独地标识所述已加密的分割数据项的每一个,以如下方式执行该数据创建,该方式使得:当按所述预定顺序排列所述标识数据、所述已加密的分割数据项、以及所述多个已分割的数据项中的未被加密的未加密的分割数据项时,所述标识数据标识每个所述已加密的分割数据项的位置与大小;所述已加密输入数据创建被作为由按所述预定顺序排列的所述标识数据、所述已加密的分割数据项、以及所述未加密的分割数据项构成的数据;并且所述已加密输入数据被传送到所述例程,该例程解密至少部分所述已加密输入数据。更具体地,所述第二程序使计算机执行包含以下步骤的所述例程:根据所述已加密输入数据中包含的所述标识数据,提取在所述已加密输入数据中包含的全部所述已加密的分割数据项的部分;以及解密所述提取步骤中从所述已加密输入数据中包含的所述已加密的分割数据项中提取的已加密的分割数据项。
在使用以上概述的第二信息处理装置、其使用的第二信息处理方法、以及第二程序的情况下,假定:给定数据被按照预定规则分割为多个已分割的数据项;预定数目的所述已分割的数据项的每一个被单独地加密以输出每个已加密的分割数据项;创建标识数据,以单独地标识所述已加密的分割数据项的每一个,以如下方式执行该数据创建,该方式使得:当按所述预定顺序排列所述标识数据、所述已加密的分割数据项、以及所述多个已分割的数据项中的未被加密的未加密的分割数据项时,所述标识数据标识每个所述已加密的分割数据项的位置与大小;所述已加密输入数据创建被作为由按所述预定顺序排列的所述标识数据、所述已加密的分割数据项、以及所述未加密的分割数据项构成的数据;并且传送所述已加密输入数据。在该假定下,解密至少部分所述已加密输入数据。更具体地,根据所述已加密输入数据中包含的所述标识数据,提取在所述已加密输入数据中包含的全部所述已加密的分割数据项的部分;以及解密所述提取步骤中从所述已加密输入数据中包含的所述已加密的分割数据项中提取的已加密的分割数据项。
附图说明
图1为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信息处理系统的功能结构的方框图;
图2为解释包含在图1中的编码设备所使用的编码标准JPEG 2000的示意图;
图3为解释包含在图1中的编码设备所使用的编码标准JPEG 2000的另一示意图;
图4为解释包含在图1中的编码设备所使用的编码标准JPEG 2000的另一示意图;
图5为解释包含在图1中的编码设备所使用的编码标准JPEG 2000的另一示意图;
图6为解释包含在图1中的编码设备所使用的编码标准JPEG 2000的另一示意图;
图7为解释包含在图1中的加密设备所使用的加密算法(使用模式)的示意图;
图8为解释包含在图1中的加密设备所使用的另一加密算法(使用模式)的示意图;
图9为解释包含在图1中的加密设备所使用的另一加密算法(使用模式)的示意图;
图10为解释包含在图1中的加密设备所使用的另一加密算法(使用模式)的示意图;
图11为解释包含在图1中的加密设备所使用的另一加密算法(使用模式)的示意图;
图12为解释传统加密处理的示意图;
图13为解释另一传统加密处理的示意图;
图14为显示根据本发明的加密处理所需的基于JPEG 2000的主头部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15为显示在图14中包含的PLM的详细结构的示意图;
图16为显示根据本发明的加密处理所需的基于JPEG 2000的图块头部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17为显示在图14中包含的PLT的详细结构的示意图;
图18为解释根据本发明的加密处理的示意图,该过程由图1的加密设备执行;
图19为解释根据本发明的加密处理的另一示意图,该过程由图1的加密设备执行;
图20为解释根据本发明的加密处理的另一示意图,该过程由图1的加密设备执行;
图21为解释根据本发明的加密处理的另一示意图,该过程由图1的加密设备执行;
图22为解释根据本发明的加密处理的另一示意图,该过程由图1的加密设备执行;
图23为显示根据本发明的图1中加密设备的详细结构的方框图;
图24为图1中包含的加密装置所执行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25为构成图24中包含的分割加密处理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26为图1中包含的解密装置所执行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27为构成图26中包含的部分数据提取与解密过程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28为显示图26与28中的解密装置所执行的处理的作为结果的示意图;
图29为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信息处理系统的另一功能结构的方框图;
图30为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信息处理装置的功能结构的方框图;
图31为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信息处理装置的硬件结构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本发明可以用于各种信息处理装置与信息处理系统。换而言之,本发明当实现时将采用许多形式。以下将参照图1至28描述此类实施例之一。然后将参照图29至31描述某些其他实施例。
图1为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信息处理系统的功能结构的方框图。
如图1所示,该信息处理系统由加密装置1与解密装置2构成。
加密装置1能够编码(即分层编码)源图像,加密分层编码的源图像,并且将已加密图像记录到可移动记录介质3。
应该注意:加密装置1输出的数据、即分层编码与加密的源图像(以后称为已加密源图像数据)不被修改,并且只提取与解密要从所希望的层再生(reproduce)(解码)的必要数据部分。以后将描述已加密源图像数据的更多的细节与例子。
更精确地说,输入到加密装置1的源图像指表示源图像的模拟或数字图像信号(数据)。源图像可以为活动图像(图像信号)或者静止图像(图片信号)。
通过这种方式,将至少一项已加密图像数据记录到可移动记录介质3。
解密装置2从可移动记录介质3获取一项已加密图像数据,解码所获取的数据项,并且输出作为结果的图像信号作为再生的图像。
此处应该注意:解密装置2不一定解密来自可移动记录介质3的所有已加密源图像数据;仅仅提取与解码要从所希望层再生(解码)的必要部分。换而言之,当要从表示给定质量类型的给定分层(即低于源图像中固有的最高层的层)再生(解码)源图像时,解密装置2只解密已加密源图像数据的必要部分,并且不解密所有已加密源图像数据。
如果源图像或者再生的图像为活动图像,则加密装置1与解密装置2可以帧或者场为单位处理图像。此类帧或者场每个都称为存取单元。帧表示构成活动图像的每个静止图像。加密装置1与解密装置2可以对构成活动图像的每个静止图像(即帧)重复执行各种处理中的任何一个。在以下描述中,假定对单个静止图像进行处理。换而言之,假定源图像与再生的图像每个都是单个静止图像(图像信号)。
现在描述加密装置1与解密装置2的典型功能结构。首先讨论加密装置1。
加密装置1包括:编码设备11、加密设备12、以及记录控制设备13。
根据预定分层编码标准,按照质量类型的顺序,编码设备11分层编码源图像(静止图像)。作为结果的分层编码的图像数据被提供给加密设备12。
说明性地,编码设备11使用的分层编码标准为JPEG 2000,但不限于此。在JPEG 2000下,质量类型典型地包括空间分辨率、SNR(信噪比)图像质量(以后简称为图像质量)、位置(空间域)、以及分量。以后将参照图2至6详细解释JPEG 2000的其他方面。
加密设备12将来自编码设备11的分层编码的图像数据分割为逐层的已编码数据项。使用预定的加密技术(加密算法)单独地加密每个分层(级别)上的每个分割的已编码数据项。如此逐层加密的数据项的每个都被称为每个分层上已加密的分割数据项。
在本说明书中,分割处理不仅指实际将数据分割为数据项(即提取数据项),而且指创建在以后处理期间用于标识数据的分隔符(截断点)的信息。在以下说明书中,为了简化与说明的目的,假定分割处理涉及实际分割数据(例如分割为逐层加密的分割数据项)。
加密设备12使用的加密算法可以从任何适当的加密标准导出。以后将参照图7至11描述加密设备12可以使用的具体的算法。
加密设备12还将逐层加密的分割数据项排列为预定顺序,并且还为该数据数组补充用来标识每个分层上已加密分割数据项的位置与大小的特定数据(称为标识数据),即用来允许解密时单独地提取逐层加密的分割数据项的数据。作为结果的数据被提供给记录控制设备13,作为已加密源图像数据。
如上定义的标识数据可以为任何类型,只要其可以标识每个分层上每个已加密分割数据项的数组位置与大小即可。换而言之,标识数据可以为允许解密时单独地提取逐层加密的分割数据项的任何数据。
对于该实施例,将JPEG 2000(以后讨论)下分层编码的图像数据从编码设备11转发到加密设备12。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用分层编码的图像数据的每个头部作为标识数据。这是因为这些头部包括图14至17所示的SIZ、COD、PLM、以及PLT。以后将参照相关附图讨论这些元素。
即,如下为可以由本实施例作为已加密源图像数据使用:JPEG 2000下分层编码的图像数据的头部(即对于未加密数据)可以被分配用于标识数据。该头部以及逐层加密的分割数据项可以根据构成未加密分层编码的图像数据的数据包序列(以后解释)排列。然后将该数据数组用作已加密源图像数据。
上述为加密设备12所执行的处理的大概。以后将参照图12至22对对该处理进行更详细的解释(集体例子等等)。以后还将参照图23讨论加密设备12的详细功能结构。
记录控制设备13将从加密设备12提供的已加密源图像数据记录到可移动记录介质3。
以上描述了加密装置1的典型功能结构。以下为对解密装置2的典型功能结构的描述。
解密装置2包括:再生分层指定设备21、提取设备22、解密设备23、以及解码设备24。
当要再生对应于记录在可移动记录介质3上的已加密源图像数据的源图像时,再生分层指定设备21指定表示特定质量类型的层(称为再生分层),并且通知提取设备22所指定的层。此时,再生分层指定设备21可以按照用户指示(即根据通过用户界面(未显示)输入的指令)或者自动地自行指定再生分层。
从记录在可移动记录介质3上的已加密源图像数据中,提取设备22可以只提取再生分层指定设备21指定的再生分层上图像再生所需的数据部分,并且将所提取的数据部分提供给解密设备23。此时,当标识要提取的数据部分时,提取设备22使用包含记录在可移动记录介质3上的已加密源图像数据中的上述标识数据。说明性地,提取设备22可以凭借分配用于标识数据的基于JPEG 2000的头部(更确切地说,利用SIZ、COD、PLM和/或PLT,如以后讨论),以标识与提取相关数据部分。
解密设备23解密由提取设备22从记录在可移动记录介质3上的已加密源图像数据中提取的数据部分。作为结果的已解密的数据(此后称为再生分层中的已编码数据)被提供给解码设备24。
更确切地说,再生分层中的已编码数据本身不是已加密数据,而是通过对已加密数据执行各种处理(例如参照图27的步骤S66以及图26的步骤S48)而获得的数据。
解码设备24解码来自解密设备23的、再生分层中的已编码数据,并且输出作为结果的图像信号(即表示所希望的质量类型的再生分层上重构的源图像),作为再生的图像。
如上所述,加密装置1能够加密分层编码的图像数据。具体地,构造加密装置1,以在仅提取以后处理所需(例如图1的例子中解密装置2的解密设备23所需的)的数据部分时、不修改加密装置1加密的分层编码的图像数据本身(即已加密源图像数据)。该结构消除了对解密装置2解密所有已加密源图像数据的需求;解密装置2只需要解密可以在再生分层指定设备21所指定的再生分层上再生(解码)的图像部分。这一特征解决了本领域面临的上述主要问题。
以下参照图2至6描述本实施例的编码设备11所使用的JPEG 2000下的分层结构(可扩展性)。
在JPEG 2000下,单个单元的压缩编码图像数据被称为数据包(packet)。在以下说明书中将始终使用该术语。
根据JPEG 2000的图像再生过程一般如下进行:在分层编码的图像数据(包括头部的所有数据)中,从开始依次解码并且连续再生该构成实际数据(即对应于图像的数据)的比特流。当数据包的渐进(progression)顺序根据选定的质量类型变化时,可以控制图像再生的各种质量类型(例如对于所希望层上的再生)。重复以上描述,JPEG 2000下的质量类型典型地包括图像质量、空间分辨率、位置(空间域)、以及分量。
现在将参照图2描述空间分辨率的可扩展性。
图2示意性显示由按空间分辨率的顺序排列的数据包形成的分层编码的图像数据31。按逐步提高空间分辨率的数据包渐进提供分层编码的图像数据31。在需要低空间分辨率上的所有图像分量的情况下,该数据包渐进有效。
在图2的分层编码的图像数据31中,每个矩形框(框形结构)表示单个数据包。
如图2所示,第一数据包为SOC(代码流开始),即附接到渐进开始处的标志。SOC后为主头部,其细节在以后参照图14讨论。主头部后为数据包SOT(图块部分开始)。SOT为总是置于后面的图块头部之前的标志。图块头部的细节在以后参照图16讨论。头部后为数据包SOD(数据开始),即指示以后为根据JPEG 2000的比特流的标志。
以上一组数据包SOC至SOD简称为头部。头部后为基于JPEG 2000的比特流。如上所述,该比特流由构成源图像的压缩编码的数据形成,该数据被分割为数据包。在比特流的结束处总是称为EOC(代码流结束)的数据包。
在图2的例子中,只显示了比特流的数据包41至49。
每个数据包41至49按优先级的顺序自左向右描述了质量类型与分层(级别)。此处描述的质量类型包括R、L、C。赋予每个类型R、L、C数字值(在图2的例子中为0、1、或2),其指示对应数据包的分层。更具体地,R表示分辨率(空间分辨率)、L表示质量(分层)、C表示分量。虽然实践中分量C后为位置,但是图2的例子中省略了对位置的描述。说明性地,R0指示空间分辨率的分层为级别零。该可扩展性方案被称为质量方面的RLCP空间分辨率可扩展性方案。以上解释也适用于以后描述的图3至6、图12与13、以及图18至22。
在RLCP空间分辨率可扩展性方案之下,从用于R0的所有数据包41至43再生最低空间分辨率(分层:级别零)的图像51。即,解码数据包41至43产生图像51。从用于R1与R0的所有数据包再生具有下一空间分辨率(分层:级别一)的图像52。从用于R0至R2的所有数据包41至49再生下一空间分辨率(分层:级别二)的图像53。通过这种方式,再生具有渐进升高空间分辨率的图像。
现在参照图3描述图像质量可扩展性。
图3示意性显示由按图像质量的顺序排列的数据包形成的分层编码的图像数据61。按逐步提高图像质量的数据包渐进提供分层编码的图像数据61。在开始就需要所有空间分辨率的所有分量信息(即使图像质量不高)的情况下,该数据包渐进有效。
在图3的分层编码的图像数据61中,与图2中相同的头部(从SOC到SOD)之后为比特流。在图3的例子中,只显示了构成该比特流的数据包中的数据包71至79。
就图像质量可扩展性而言,构成该比特流的每个数据包按优先级的顺序自左向右描述了L、R、C、与P(P未显示)。在这一意义上,该图像质量可扩展性可以称为LRCP图像质量可扩展性。
在LRCP图像质量可扩展性方案之下,从用于L0的所有数据包71至73再生具有最低图像质量(分层:级别零)的图像81。即,解码数据包71至73产生图像81。从用于L0与L1的所有数据包71至76再生具有下一图像质量(分层:级别一)的图像82。从用于L0至L2的所有数据包71至79再生具有下一图像质量(分层:级别二)的图像83。通过这种方式,再生具有渐进升高图像质量的图像(未显示)。
现在参照图4描述另一种空间分辨率可扩展性(不同于图2所示)。
图4示意性显示由按空间分辨率的顺序排列的数据包形成的分层编码的图像数据91。图2中的分层编码的图像数据31符合RLCP空间分辨率可扩展性方案,而图4中的分层编码的图像数据91符合RPLC空间分辨率可扩展性方案,这可以从数据包101至109的描述(即其顺序)看出。在最初需要就空间特定位置而言的所有分量的低空间分辨率级别的情况下,这种类型的分层编码的图像91(即其数据包渐进)有效。
在图4的分层编码的图像数据91中,与图2中相同的头部(从SOC到SOD)之后为比特流。在图4的例子中,只显示了构成该比特流的数据包中的数据包101至109。在数据包101至1 09中,附图标记P表示位置。
在RPLC空间分辨率可扩展性方案之下,从用于R0的所有数据包101至103再生具有最低空间分辨率(分层:级别零)的图像111。即,解码数据包101至103产生图像111。从用于R0与R1的所有数据包101至106再生具有下一空间分辨率(分层:级别一)的图像112。从用于R0至R2的所有数据包101至109再生下一空间分辨率(分层:级别二)的图像113。通过这种方式,再生具有渐进升高空间分辨率的图像(未显示)。
现在参照图5描述位置可扩展性。
图5示意性显示由按位置的顺序排列的数据包形成的分层编码的图像数据121。按逐步提高空间位置的数据包渐进提供分层编码的图像数据121。在将高采样准确性给予所有分量中特定空间位置的情况下,该数据包渐进有效。
在图5的分层编码的图像数据121中,与图2中相同的头部(从SOC到SOD)之后为比特流。在图5的例子中,只显示了构成该比特流的数据包中的数据包131至139。
就位置可扩展性而言,构成该比特流的每个数据包按优先级的顺序自左向右描述了P、C、R、L,这可以从数据包131至139中的描述看出。在这一意义上,该位置可扩展性可以称为PCRL位置可扩展性。
例如,如果将源图像按预定间隔自顶向下在空间上分割为N(任意整数)个块(区域),则将有位置分层零至N-1。即,每个位置分层表示整个源图像中待再生的给定数目的目标块。
由此,从级零上的位置分层再生意味着从源图像中再生从顶部起的第一块。该顶部上的第一块由图像141指示。从用于P0的所有数据包131至133再生具有级零上位置分层的图像141。即,解码数据包131至133产生图像141。
类似的,从级一上的位置分层再生表示再生由从顶部起的第一块与第二块构成的区域。该由第一块与第二块构成的区域显示为图像142。从用于P0与P1的所有数据包131至136再生级一上位置层的图像142。
从级二上的位置分层再生表示再生由从顶部起的第一块至第三块构成的区域。该由第一块至第三块构成的区域显示为图像143。从用于P0至P2的所有数据包131至139再生级二上位置层的图像143。
通过这种方式,再生由逐渐增大数目的块构成的区域(图像)。
最后,参照图6描述分量可扩展性。
图6示意性显示由按分量的顺序排列的数据包形成的分层编码的图像数据151。按逐步提高分量质量的数据包渐进提供分层编码的图像数据151。在将高准确性赋予特定图像分量内特定空间位置的情况下,该数据包渐进有效。
在图6的分层编码的图像数据151中,与图2中相同的头部(从SOC到SOD)之后为比特流。在图6的例子中,只显示了构成该比特流的数据包中的数据包161至169。
就分量可扩展性而言,构成该比特流的每个数据包按优先级的顺序自左向右描述了C、P、R、L,这可以从数据包161至169中的描述看出。在这一意义上,该分量可扩展性可以称为CPRL分量可扩展性。
在CPRL分量可扩展性方案之下,如下定义分量分层:说明性地,如果根据预定的规则(例如根据该规则,首先再生灰度分量,随后为颜色分量)、赋予M(任意整数)个分量的每一个零到M-1的数字中的一个,则数字零到M-1表示分量分层。
由此,从级零上的分量分层再生意味着用标号为零的分量再生图像。用标号为零的分量再生的图像可以被当作级零的分量分层(对应于C0)上的图像。在图6的例子中,这是图像171。从用于C0的所有数据包161至163再生级零上分量分层的图像171。即,解码数据包161至163产生图像141。
类似的,从级一上的分量分层再生意味着再生用标号为一的分量再生图像。用标号为一的分量再生的图像可以被当作级一的分量分层(对应于C1)上的图像。在图6的例子中,这是图像172。从用于C1的所有数据包164至166再生级一分量分层上的图像172。
从级二上的分量分层再生表示再生用标号为二的分量再生图像。用标号为二的分量再生的图像可以被当作级二的分量分层(对应于C2)上的图像。在图6的例子中,这是图像173。从用于C2的所有数据包167至169再生级一分量分层上的图像173。
通过这种方式,利用具有从三到M-1的对应标号的分量,按该顺序连续再生图像。因此,如果适当地安排标号,则如上所述、说明性地、可以在颜色信息分量之前解码灰度分量。
以上参照图2至6的描述是关于图1所示实施例的编码设备11所使用的JPEG 2000D分层结构(可扩展性)。
以下参照图7至22描述JPEG 2000下对分层编码的图像数据的加密处理的细节。即,以下详细讨论图1中的加密设备12执行的过程。
首先参照图7至11进行描述块加密。这是加密设备12可以使用的加密算法的例子。
块加密为通过起以块为单位加密数据的加密算法。在根据该加密算法的块加密的例子中,一个数据块可以包括128个比特,并且数据可以128块为单位加密。AES(高级加密标准)是目前公知的块加密方案。但是,加密设备12可以使用的加密算法不限于AES;只要以块为单位加密数据,就可以使用任何种类的块加密。
在加密设备12采用块加密的情况下,存在进行加密的几种使用模式。以下将参照图7至11逐一描述五种使用模式。
图7为解释这五种使用模式之一的ECB模式(电子代码块模式)的示意图。
在图7中,其中写有“加密”的每个矩形符号表示以下处理:在输出之前加密输入数据。虽然图7的例子中有三个此类符号,但是这不意味着需要三个加密设备或者加密装置;这些符号只是简单地指示进行三次加密。
其中写有“未加密数据”的每个矩形符号表示未加密数据项。由此,三个符号H1至H3表示三个连续的未加密数据项。
其中写有“已加密数据”的每个矩形符号表示从单遍次加密产生的已加密数据项。
在以后描述的图8至11中,假定以上符号具有相同含义。
在ECB模式中,如图7所示,加密三个符号H1至H3中的每一个,从而该加密提供三个已加密数据项Aa1至Aa3。换而言之,未加密数据项逐一对应于已加密数据项。如果未加密数据项H1至H3中的至少两个具有相同的内容,例如,如果未加密数据项H1与H2共享同一内容,则对应的已加密数据项Aa1与Aa2也具有相同的数据内容。这样,ECB模式比以后描述的其他模式更容易实现。该模式的主要缺点在于其不十分适合于统计处理。
以下参照图8描述CBC模式(密码块链接模式)。
在图8中,其中写有“初始值”的矩形符号表示初始值数据。其中写有叉号的每个圆形符号表示以下处理:异或两个输出数据项,并且输出该运算的结果。虽然在图8的例子中有三个圆形符号,但是这不意味着需要三个异或设备或者三个异或装置;这些符号只是表示执行异或运算三次。符号H1至H3表示与图7中相同的未加密数据项。在以后描述的图9至11中,假定这些符号具有相同含义。
在CBC模式中,如图8所示,首先异或未加密数据项H1与初始值,并且将该运算的结果加密为已加密数据项Ab1。然后,已加密数据项Ab1与未加密数据项H2异或,并且将该运算的结果加密为已加密数据项Ab2。类似地,已加密数据项Ab2与下一个未加密数据项H3异或,并且将该运算的结果加密为已加密数据项Ab3。
在CBC模式中,如上所述,即使某些未加密数据项具有相同的内容,其也产生不同加密的数据。在这一意义上,可以将CBC模式当作比上述图7中EBC模式更强大的加密算法。为此,目前广泛使用CBC模式。
在图7的EBC模式与图8的CBC模式中,已加密数据的长度为块的整数倍。这意味着在未加密数据的末端进行填充。
相反,以下参照图9至11解释的使用模式消除了对填充处理的需要。
图9为解释OFB模式(输出反馈模式)的示意图。
在OFB模式中,如图9所示,首先加密初始值。已加密初始值与未加密数据项H1异或,以产生已加密数据项Ac1。再次加密已加密初始值(即加密两次),并且已加密两次的初始值与下一未加密数据项H2异或,以产生已加密数据项Ac2。再次加密已加密两次的初始值(即加密三次),并且已加密三次的初始值与下一未加密数据项H3异或,以产生已加密数据项Ac3。
在OFB模式中,如上所述,在与下一未加密数据项异或之前,将初始值反复加密,由此连续获得已加密数据项。
图10为解释CFB模式(密码反馈模式)的示意图。
在CFB模式中,如图10所示,首先加密初始值。已加密初始值与未加密数据项H1异或,以产生已加密数据项Ad1。已加密数据项Ad1进一步加密,并且作为结果的已加密数据与下一未加密数据项H2异或,以产生已加密数据项Ad2。已加密数据项Ad2进一步加密,并且作为结果的已加密数据与下一未加密数据项H3异或,以产生已加密数据项Ad3。
在CFB模式中,如上所述,加密前一块的已加密数据项,将作为结果的已加密数据与当前块的未加密数据项异或,以产生当前块的已加密数据项。
图11为解释CTR模式(计数器模式)的示意图。CTR模式为无线通信领域中广泛使用的模式。
在图11中,其中写有“计数器”的每个矩形符号表示预定计数器值。附加到这些符号的不同的附图标记C1与C2指示每次进行加密时都使用不同的计数器值。在图11的例子中,计数器值C1用于第一未加密数据项H1,计数器值C2用于下一未加密数据项H2。
在CTR模式中,如图11所示,首先加密计数器值C1。已加密计数器值与未加密数据项H1异或,以产生已加密数据项Ae1。然后,加密与计数器值C1不同的计数器值C2。如此加密的计数器值与下一未加密数据项H2异或,以产生已加密数据项Ae2。
在图9的OFB模式、图10的CFB模式、以及图11的CTR模式中,未加密数据的长度变得等于上述已加密数据的长度。这消除了对填充处理的需要。
以上为对当图1的加密设备12借助块加密时、可以采用的五种使用模式的解释。
在图1中,由编码设备11编码的源图像(即分层编码的图像数据)假定为表示静止图像的数据。但是,在实践中,该数据也可以对应于活动图像。换而言之,源图像可以为活动图像。在这种情况下,可由加密设备12执行的最简单的加密将涉及加密对应于活动图像的所有分层编码的图像数据。但是,该加密处理不适合于加密设备12,这是因为其消除了逐帧独立性。
此处所不希望的是逐帧加密方案,如图12说明性所示。图12中所示的分层编码的图像数据201为对应于单个帧(静止图像)数据。
分层编码的图像数据201符合与图2所示相同的RLCP空间分辨率可扩展方案。即,与图2所示相同的头部后为分割为六个数据包211至216的比特流(对应于源图像的实际数据)。如数据包211至216中的描述所示,解码要再生的数据包211至213产生级零(R0)的空间分辨率分层上的图像。解码要再生的所有数据包211至216产生级一(R1)的空间分辨率分层上的图像。
图12中的中空箭头,从其中的描述可以看出,指示要执行的填充与加密。如上所述,根据加密的使用模式,会不需要填充处理。
如图12所示,加密设备12可以利用加密密钥Key1加密所有分层编码的图像数据201,并且输出作为结果的已加密源图像数据221。已加密源图像数据221为“有填充”的已加密源图像数据,如最后一个数据包之后的填充部分所示。
可替换地,如图13所示,加密设备12可以利用加密密钥Key1加密除头部(从SOC到SOD)之外的所有分层编码的图像数据201。即,通过利用加密密钥Key1,加密设备12可以加密构成比特流的数据包211至216以及EOC。加密设备12还可以分配分层编码的图像数据201的头部用于可以置于从该加密导出的已加密数据242之前的头部241。然后,可以输出作为结果的已加密源图像数据231。已加密源图像数据231也是“有填充”已加密源图像数据,在最后一个数据包之后缀有填充部分。
传统上使用图12与13所示的加密处理。从图中可以看出,图12中的已加密源图像数据221以及图13中的已加密源图像数据231已经失去了作为在JPEG 2000下特有特征的可扩展性。如果希望再生级零空间分辨率上的图像,则如上所述,只需要解码数据包211至213。但是,难于(实际上不可能)从图12中的已加密源图像数据221以及图13中的已加密源图像数据231中提取并且仅仅解密由数据包211至213构成的部分(已加密数据)。此处需要作的是,解密图12中的所有已加密源图像数据221或者图13中的所有已加密源图像数据231,以重构所有分层编码的图像数据201。只有那时才能提取与解密数据包211至213。否则,难于(即实际上不可能)进行对数据包211至213的部分解码。
只要基本不可能在图12有13所示的常规加密的源图像数据中找到数据包分隔符,就难于解决上述问题。试图绕过这一问题只会使其再现。
在未加密的分层编码的图像数据中,可以容易地使用SOP标志(根据JPEG2000的标志之一,缀在每个数据包之前),来区分各个数据包。但是,当如图12与13所示地加密整个比特流时,SOP标志也被加密,并且不能用作数据包分隔符。即使不加密SOP标志,某些已加密数据也可能会与未加密SOP标志雷同。在这种情况下,图1的解密装置2可能会误将与SOP标志雷同的已加密数据识别为SOP。此类误识别的可能性使利用SOP标志不适合于数据包区分的目的。
在这种情况下,本申请人提出了以下描述的加密处理,其能够解决传统上遇到的问题,而不用借助SOP标志。由加密设备12执行的创造性过程涉及将分层编码的图像数据分割为逐层编码的数据项,并且单独地加密每个编码的数据项。作为结果的逐层加密的分割数据项排列为预定顺序。该数据数组以用来标识每个逐层编码的分割的数据项的位置与大小(数据长度)的标识数据补充。作为结果的数据组合被输出为最终的已加密源图像数据。
只要标识数据可以标识上述逐分层加密的分割数据项中每个的位置和大小,该标识数据就可以为任何种类。可将该标识数据置于该经加密的源图像数据中的任何位置。
利用本发明这一实施例,根据JPEG 2000,通过分层编码源图像,获得分层编码的图像数据。因此,如果与构成未加密分层编码源图像数据的渐进一致地排列从已加密的源图像中导出的逐层加密的分割数据项,则可以使用未加密的分层编码的图像数据的头部作为标识数据,而不用改变它。即,可以分配未加密的分层编码的图像数据的头部用于标识数据。可以将该头部以及每个逐层加密的分割数据项排列为与未加密的分层编码的图像数据的数据包相同的渐进。该数据数组可以用作为已加密源图像数据。
因为包含在图14所示的主头部中的SIZ与COD以及主头部中的PLM、或者包含在图16所示的图块头部中的PLT可以用于确定每个逐层加密的分割数据项的位置与大小,所以以上安排是可能的。
以下参照图14至17描述包含在主头部中的SIZ、COD、和PLM,以及包含在图块头部中的PLT。
图14示意性显示了根据JPEG 2000的主头部的典型结构。
主头部在上述SOC之后。如图14所示,主头部包括:SIZ,其为紧跟SOC之后的标志;COD与COC,其为强制性标志段;QCD、QCC、RGN、POC、PPM、TLM、PLM、CRG、以及COM,其为可选标志段。
如上所述,可以使用主头部的组成部分中的SIZ、COD、和PLM作为用于标识每个逐层加密的分割数据项的位置与大小的部分元素。以下将分别解释SIZ、COD、和PLM的每一个。
SIZ为描述关于目标图像(在这种情况的为图1的源图像)的各种信息(图块大小、分量计数等等)的标志。
COD为描述缺省编码风格的强制性标志。如果图块为分割为多个图块部分,则在第一图块部分上附接COD。COD包含渐进顺序(用于标识上述LRCP、RLCP、RPCL、PCRL、和CPRL的信息)、分层计数、以及颜色转换信息。
PLM为描述图块部分的数据包长度列表的可选标志。
图15示出PLM的典型结构。现参照图15描述PLM的分量。
如图15所示,PLM(标志段)由PLM(参数)、Lplm、Zplm、Nplm(i)、和Iplm(ij)构成(“i”为1与“n”之间的任意数字;“j”为1与“m”之间的任意数字;“n”与“m”都为依赖于图块数目以及数据包数目的任意整数)。
PLM为标志。Lplm表示该标志段(PLM)的大小。Zplm表示PLM标志的标识号。Nplm(i)指示第i个图块部分中Iplm中的字节数目。Iplm(ij)表示第i个图块部分中第j个数据包的长度。
以上为对根据JPEG 2000的主头部中的SIZ、COD、和PLM的描述,其作为典型信息,可以用来标识每个逐层加密的分割数据项的位置与大小。
此处不描述主头部除SIZ、COD、和PLM之外的其他组成部分。对于本实施例的加密与解密过程,不使用其他组成部分。另外,这些组成部分被定义为JPEG 2000下的编码格式的一部分,由此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是公知的。
与以上解释的主头部结构相对,在图16中指示了典型的图块头部结构。图16显示如何构造图块头部。
如上所述,图块头部位于SOT与SOD之间。如图16所示,图块头部包括:COD与COC,其为强制性标志段;以及QCD、QCC、RGN、POC、PPM、PLT、以及COM,其为可选标志段。
与上述PLM一样,可以使用为图块头部的组成部分之一的PLT作为用来标识每个逐层加密的分割数据项的位置与大小的信息的一部分。以下为对PLT的描述。
PLT为描述图块部分的数据包长度的列表的可选标志段。
图17示意性地显示PLT的典型结构。以下参照图17描述PLT的分量。
如图17所示,PLT(标志段)包括:PLT(参数)、Lplt、Zplt、以及Iplt(i)(“i”为1与“n”之间的任意数字;“n”为依赖于数据包数目的任意整数)。
PLT为标志。Lplt表示该标志段(PLT)的大小。Zplt表示PLT标志的标识号。Iplt(i)表示第i个数据包的长度。
此处不描述图块头部除PLT之外的其他分量。对于本实施例的加密与解密过程,不使用其他分量。另外,这些分量被定义为JPEG 2000下的编码格式的一部分,由此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是公知的。
如上所述,PLM与PLT每个都是可选标志,其描述图块部分的数据包长度的列表。即,在PLM与PLT每个中描述的信息表示编码的代码流中的所有数据包的长度。PLT分别写入每个图块中,而PLT连续描述在该图块中包含的所有数据包的长度。
为此,PLT或PLM都足以标识每个逐层加密的分割数据项的位置与大小;不需要使用PLT与PLM两者。当根据JPEG 2000分层编码源图像时,图1中的编码设备11只需要将必要的信息写到PLT或PLM。
重复以上关于本实施例的描述,分层编码的图像数据被分割为被单独地加密的逐层编码的数据项。这产生被排列为预定顺序的逐层加密的分割数据项,由此创建已加密源图像数据。在这种情况下,希望从已加密源图像数据中提取特定的已加密分割数据项。这需要获取要提取的已加密分割数据项的位置(偏移位置)与大小。通过利用以下来满足该需求:标识数据,其能够标识每个逐层加密的分割数据项的位置与大小,该标识数据包含在适用于本实施例的已加密源图像数据中。
如果在以上安排下、未加密的分层编码的图像数据没有可以被用作标识数据的信息,则必须在加密处理(由图1的加密设备12执行)期间新创建标识数据。
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未加密的分层编码的图像数据根据JPEG 2000编码。基于JPEG 2000的头部(即主头部或图块头部)包含诸如SIZ、COD、PLM、和PLT等可以用来确定每个逐层加密的分割数据项的位置与大小的信息。由此本实施例不需要在加密处理期间新创建标识数据;可以分配分层编码的图像数据的头部用于标识数据,而不需要对其进行改变。
最后,通过如下的本实施例的加密处理,获得已加密源图像数据:分配未加密的分层编码的图像数据的头部用于新头部。与构成未加密分层编码图像数据的数据包的渐进一致地排列所分配的头部与逐层加密的分割数据项。由图1所示的加密设备12将作为结果的数据数组输出,作为最终的已加密源图像数据。
图18至22显示了此类已加密源图像数据的例子。以下参照图18至22描述已加密源图像数据的这些例子,以及能够创建此类已加密源图像数据的(根据本发明的)加密处理。
图18指示已经在图12与13中显示、并且已经结合常规加密处理解释的分层编码的图像数据201。图18还显示通过使分层编码的图像数据201经过本发明的加密处理而获得的已加密源图像数据251。
重复以上描述,分层编码的图像数据201为符合与图2所示相同的RLCP空间分辨率可扩展性方案的分层编码的图像数据。在该分层编码的图像数据中,与图2中相同的头部(从SOC到SOD)之后为由六个数据包211至216构成的比特流(表示源图像的实际数据)。如数据包211至216中的描述所示,解码要再生的数据包211至213产生级零(R0)的空间分辨率分层上的图像。解码要再生的所有数据包211至216产生级一(R1)的空间分辨率分层上的图像。
开始时,图1的加密设备12将分层编码的图像数据201分割为头部(从SOC到SOD)与比特流,然后将比特流划分为逐层编码的数据。在图18的例子中,加密设备12将分层编码的图像数据201分割为包含数据包211至213的第一编码的数据、以及由数据包214至216构成的第二编码的数据。
然后,加密设备12单独地加密每个逐层编码的数据项。在图18的例子中,加密设备12利用加密密钥Key1加密包含数据包211至213的第一编码的数据。这产生具有级零(R0)上空间分辨率分层的已加密分割数据262。加密设备12还利用加密密钥Key1加密由数据包214至216构成的第二编码的数据。可以替代密钥Key1使用不同的密钥Key2。这产生具有级一(R1)上空间分辨率分层的已加密分割数据263。
加密设备12分配未加密的分层编码的图像数据201的头部(从SOC到SOD)用于头部261。与未加密的分层编码的图像数据201中的数据包渐进一致地排列头部261、已加密分割数据262、已加密分割数据263、以及EOC 264。作为结果的数据数组提供了最终的已加密源图像数据251,其被提供给图1的记录控制设备13。
结果,从已加密源图像数据251中,图1的解密装置2可以只提取低空间分辨率上的已加密数据,即级零空间分辨率分层上的已加密分割数据262。可以进行部分数据提取是由于以下两个原因:因为可以根据头部261中的PLM或者PLT标志,计算对应于R0(在该例子中为已加密分割数据262)所有数据包的长度(大小);并且因为可以利用头部261中的SIZ或COD,计算相对于SOD的开始数据包位置(在该情况下为已加密分割数据262的开始)的偏移。
可以单独地加密每个不同分层中的编码的数据意味着可以对每层改变加密密钥。例如,可以使用加密密钥Key1加密级零的空间分辨率分层上的编码的数据(即对应于R0的数据包211至213)。可以使用加密密钥Key1或加密密钥Key2加密级一的空间分辨率分层上的编码的数据(即对应于R1的数据包214至216)。如果使用加密密钥Key2加密、并且如果解密装置2只掌握加密密钥Key1,则不能在级一的空间分辨率分层(对应于R1)上再生源图像。为了再生级一的分辨率分层上的源图像,解密装置2除加密密钥Key1之外必须还掌握加密密钥Key2。
以上参照图18描述的加密处理为其中不需要填充的例子。以下参照图19描述其中需要填充的加密的例子。
图19显示分层编码的图像数据201与已加密源图像数据271。分层编码的图像数据201与图18中的相同(与图12与13中一样),并且通过使分层编码的图像数据201经过涉及填充的加密处理获得已加密源图像数据271。
开始时,图1的加密设备12将分层编码的图像数据201分割为头部(从SOC到SOD)与比特流,然后将比特流划分为逐层编码的数据。在图19的例子中,加密设备12将分层编码的图像数据分割为包含数据包211至213的第一编码的数据、以及由数据包214至216构成的第二编码的数据。直到此时的过程都与以上参照图18所讨论的相同。
然后,加密设备12单独地加密每个逐层编码的数据项。这一处理步骤涉及填充。在图19的例子中,加密设备12将填充0(PDDDING0)添加到包含数据包211至213的第一编码的数据、并且利用加密密钥Key1加密作为结果的数据。这产生级零(对应于R0)空间分辨率分层上的已加密分割数据282。加密设备12还将填充1(PDDDING1)添加到由数据包214至216构成的第二编码的数据、并且利用加密密钥Key1加密作为结果的数据。在编码第二编码的数据时,可以替代使用不同的加密密钥Key2。这产生具有级一(对应于R1)空间分辨率分层上的已加密分割数据283。
以后的处理步骤流程与以上参照图18所讨论的相同。即,加密设备12与未加密的分层编码的图像数据201中的数据包渐进一致地分配未加密的分层编码的图像数据201的头部(从SOC到SOD)用于头部281。然后,加密设备12排列头部281、已加密分割数据282、已加密分割数据283、以及EOC 284。作为结果的数据数组提供了最终的已加密源图像数据271,其被提供给图1的记录控制设备13。
以下参照图20与21描述一般如何对分割为图块的分层编码的图像数据进行加密,以及从此类加密产生的已加密源图像数据的特定例子。在这一过程期间,加密设备12对所划分的每个图块重复加密。
更具体地,在不需要填充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如图20说明性所示的加密处理。
现在假定图20所示的分层编码的图像数据301被提供给加密设备12。
分层编码的图像数据301符合如图2所示的RLCP空间分辨率可扩展性方案。但是,应该注意:分层编码的图像数据301包含构成源图像的第一与第二图块。对于该结构,主头部部分311(从SOC到SOT)之后的图块头部部分312(即图块头部与SOD)作为用于随后的第一图块的比特流(即用于数据包313到315)的头部。接着数据包315的图块头部部分316(即图块头部与SOD)作为用于随后的第二图块的比特流(即用于数据包317到319)的头部。
然后,开始时,加密设备12由此将分层编码的图像数据301分割为主头部部分311、用于第一图块的图块头部部分312、构成第一图块的比特流(编码的数据)的数据包313至315、用于第二图块的图块头部部分316、构成第二图块的比特流(编码的数据)的数据包317至319、以及EOC 320。
以后,加密设备12一般将每个图块分割为逐层编码的数据项。但是,在图20的例子中,因为每个图块只有一层,所以不进行进一步的分割。即,空间分辨率分层仅为级零(只存在R0的数据包)。
然后,加密设备12单独地加密每个图块的编码的数据项。在图20的例子中,加密设备12利用加密密钥Key1加密由数据包313到315构成的第一图块。这产生第一图块的已加密分割数据333。加密设备12还利用加密密钥Key1加密由数据包317到319构成的第二图块。此时,可以替代使用不同的加密密钥Key2。这产生第二图块的已加密分割数据335。
然后,加密设备12分配未加密的分层编码的图像数据301的头部(即主头部部分311)第一图块的图块头部部分312、以及第二图块的图块头部部分316,分别用于主头部部分331、第一图块的图块头部部分332、以及第二图块的图块头部部分334,而不添加改变,由此创建已加密源图像数据321。即,加密设备12与原始数据包渐进一致地排列主头部部分331、第一图块的图块头部部分332、第一图块的已加密的分割的数据333、第二图块的图块头部部分334、第二图块的已加密的分割的数据335、以及EOC 336。作为结果的数据数组提供了最终的已加密源图像数据321,其被提供给图1的记录控制设备13。
可以单独地加密每个不同图块中的编码的数据表示可以对每个图块改变加密密钥。在以上例子中,显示利用加密密钥Key1加密第一图块的编码的数据(数据包313到315)。可以利用加密密钥Key1或加密密钥Key2加密第二图块的编码的数据(数据包317到319)。如果使用加密密钥Key2加密、并且如果解密装置2只掌握加密密钥Key1,则不能再生源图像的第二图块部分。为了再生源图像的所有图块,解密装置2除加密密钥Key1之外必须还掌握加密密钥Key2。
以上参照图20描述的加密处理为其中在将数据分割为图块之后不需要填充的例子。以下参照图21描述其中除将数据分割为图块之外还需要填充的加密的例子。
图21显示分层编码的图像数据301与已加密源图像数据341。分层编码的图像数据301与图21中的相同(与图12与13中一样),并且通过使分层编码的图像数据301经过涉及填充的加密处理获得已加密源图像数据341。
首先,加密设备12将分层编码的图像数据301分割为主头部部分311、用于第一图块的图块头部部分312、构成第一图块的比特流(编码的数据)的数据包313至315、用于第二图块的图块头部部分316、构成第二图块的比特流(编码的数据)的数据包317至319、以及EOC 320。直到此时的过程都与以上参照图20所讨论的相同。
然后,加密设备12单独地加密每个图块的编码的数据。在这一过程期间,加密设备12进行填充。在图21的例子中,加密设备12将填充1(PDDDING1)添加到由数据包313至315构成的第一图块、并且利用加密密钥Key1加密作为结果的数据。这产生第一图块的已加密分割数据353。然后,加密设备12将填充2(PDDDING2)添加到由数据包317至319构成的第一图块、并且利用加密密钥Key1加密作为结果的数据。此时,可以替代使用不同的加密密钥Key2。这产生第二图块的已加密分割数据355。
以后的处理步骤流程与以上参照图20所讨论的相同。即,加密设备12分配未加密的分层编码的图像数据301的头部、即主头部部分311、第一图块的图块头部部分312、以及第二图块的图块头部部分316,分别用于主头部部分351、第一图块的图块头部部分352、以及第二图块的图块头部部分354,而不添加改变,由此创建已加密源图像数据341。即,加密设备12与原始数据包渐进一致地排列主头部部分351、第一图块的图块头部部分352、第一图块的已加密的分割的数据353、第二图块的图块头部部分354、第二图块的已加密的分割的数据355、以及EOC 356。作为结果的数据数组提供了最终的已加密源图像数据341,其被提供给图1的记录控制设备13。
以上参照图20与21解释的加密处理的例子为其中图块仅仅构成单分层结构的情况。以下参照图22描述其中在所涉及的至少一个图块具有多分层结构的情况下进行加密的例子。
现在假定图22所示的分层编码的图像数据401被提供给加密设备12。
与在上述的图20与21的例子中一样,分层编码的图像数据401构成被分割为第一与第二图块的源图像。对于该结构,主头部部分411(从SOC到SOT)之后的图块头部部分412(即图块头部与SOD)作为用于以后的第一图块的比特流(即用于数据包413与414)的头部。接着数据包414的图块头部部分(图块头部与SOD)415作为用于以后的第二图块的比特流(即用于数据包416与417)的头部。
开始时,加密设备12由此将分层编码的图像数据401分割为主头部部分411、用于第一图块的图块头部部分412、构成第一图块的比特流(编码的数据)的数据包413与414、用于第二图块的图块头部部分415、构成第二图块的比特流(编码的数据)的数据包416与417、以及EOC 418。
从数据包413、414、416与417中的描述可以看出,该空间分辨率的分层结构具有两级零与一。加密设备12由此将第一图块的比特流(编码的数据)分割为级零(对应于R0)的空间分辨率分层上的数据包413以及级一(对应于R1)的空间分辨率分层上的数据包414。类似地,加密设备12由此将构成第二图块的比特流(编码的数据)的数据包416与417分割为级零(对应于R0)的空间分辨率分层上的数据包416以及级一(对应于R1)的空间分辨率分层上的数据包417。
然后,加密设备12单独地加密每层中每个图块的编码的数据项。在图22的例子中,加密设备12利用加密密钥Key1加密数据包413。这产生已加密分割数据433。类似地,加密设备12利用加密密钥Key2加密数据包414、利用加密密钥Key1加密数据包416、并且利用加密密钥Key2加密数据包417。该基于密钥的解密过程产生已加密分割数据434、436、以及437。
在以上例子中,显示对每个不同的空间分辨率级别使用不同的加密密钥(即,交替地使用密钥Key1与Key2),以管理空间分辨率方面的数据加密。但是,图22的例子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可以任何其他方式(以任意其他组合)使用加密密钥。例如,如果希望管理就图块而言的加密数据的方式,则可以对数据包413与414使用加密密钥Key1,对数据包416与417使用加密密钥Key2。作为另一替换方式,可以分别对数据包413、414、416与417施加四个不同的加密密钥Key1至Key4。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对空间分辨率与图块两方面管理数据加密。
此后,加密设备12分配未加密的分层编码的图像数据401的头部,即主头部部分411、第一图块的图块头部部分412、以及第二图块的图块头部部分415,分别用于主头部部分431、第一图块的图块头部部分432、以及第二图块的图块头部部分435,而不用添加改变,由此创建已加密源图像数据421。
即,加密设备12与原始数据包渐进一致地排列主头部部分431、第一图块的图块头部部分432、级零(对应于R0)的空间分辨率分层上第一图块的已加密分割数据433、级一(对应于R1)的空间分辨率分层上第一图块的已加密分割数据434、第二图块的图块头部部分435、级零(对应于R0)的空间分辨率分层上第二图块的已加密分割数据436、级一(对应于R1)的空间分辨率分层上第二图块的已加密分割数据437、以及EOC 438。作为结果的数据数组提供了最终的已加密源图像数据421,其被提供给图1的记录控制设备13。
以上参照图18至22讨论的实际是当根据JPEG 2000的(数据包的)渐进符合RLCP方案时的加密处理。当渐进顺序符合以上描述的其他方案中的任何一个时,该加密处理保持相同。
在上述例子中,显示加密所有逐层编码的数据项。可替换地,因为可以单独地加密任意给定分层上的每个数据项,所以容易按照希望加密任意给定分层上的任意数目的编码的数据项。另外,在上述例子中,显示加密所有图块的所有编码的数据项。可替换地,因为可以单独地加密任意图块的每个数据项,所以容易按照希望加密任意图块的任意数目的编码的数据项。
在上述例子中,假定未加密数据为逐层编码的图像数据。可替换地,可以使用任何数据(即不限于图像数据)作为未加密数据。在这种情况下,加密设备12可以连续执行第一至第四过程,如下所述。
第一过程涉及根据预定规则,将未加密输入数据分割为多个数据项,并且输出作为结果的分割数据项。说明性地,该预定规则可以为以下,其中在上述例子中,该规则要求将输入数据分割为头部部分与比特流(对应于源图像的实际数据),以及进一步将比特流分割为不同分层上的图块。
第二过程涉及单独地加密从以上第一过程导出的多个分割数据项中所希望数目的分割数据项中的每一个,并且输出作为结果的已加密分割数据项。
第三过程涉及创建标识数据。该标识数据用来在解密时标识第二过程导出的已加密分割数据项。由此,创建标识数据从而:当按预定顺序排列已加密分割数据项、来自第一过程的多个分割数据项中除第二过程中处理的那些分割数据项之外的分割数据项、以及标识数据自身时,实际确定每个已加密分割数据项的数组位置与大小。在上述范例中,假设输入数据为根据JPEG2000的经分层编码的图像数据。因此,可以分配包含SIZ、COD、PLM和/或PLT的头部部分用于所述头部,而不要对其添加改变。以上预定顺序可以为未加密分层编码的图像数据中的数据包渐进。
第四过程涉及输出其中按上述预定顺序排列已加密分割数据项、未加密分割数据项、以及第三过程中创建的标识数据的数据,作为表示输入数据的已加密输入数据。在以上例子中所称的已加密源图像数据为如此创建的已加密输入数据。
图23显示加密设备12的详细功能结构,其能够执行如上列出的第一到第四过程等一系列过程。即,图23在功能性方面详细指示一般如何构造加密设备12。
如图23所示,加密设备12包括:数据分割部451、加密处理部452、标识数据创建部453、以及已加密输入数据创建部454。这些组成部件451至454分别执行上述的第一到第四过程。
如果输入数据为上述根据JPEG 2000的分层编码的图像数据,则可以分配包含SIZ、COD、PLM和/或PLT的头部用于标识数据。在这种情况下,标识数据创建部453可以被当作头部获取设备,其根据JPEG 2000从分层编码的图像数据获取头部。
如果输入数据为上述根据JPEG 2000的分层编码的图像数据,则已加密输入数据指已加密源图像数据。在这种情况下,已加密输入数据创建部454可以被当作已加密源图像数据创建设备。
以下参照图24的流程图描述图1的加密装置1一般如何进行处理,其包含具有图23所示的功能结构的加密设备12。
在步骤S1,编码设备11编码源图像,并且输出作为结果的分层编码的图像数据。
更具体地,在步骤S1,编码设备11根据JPEG 2000分层编码源图像,从而对于目标质量类型的分层数目变为A(A为至少为1的任意整数)。说明性地,在以上图18至22的例子中,显示目标质量类型为空间分辨率,并且分层计数A为一或二。在图18的例子中,当输出包含对应于R0与R1的数据包的分层编码的图像数据时,分层计数A为二。相反,在图20的例子中,当输出仅由对应于R0的数据包构成的分层编码的图像数据时,分层计数A为一。
在这些情况中,如上所述,在识别逐层加密的分割数据项时,解密装置2不仅使用在JPEG 2000下被定义为要写入的强制性标志的SIZ与COD、而且使用被定义为可选标志的PLM或PLT。这要求编码设备11不仅利用主头部中的SIZ与COD、而且要利用主头部中的PLM或图块头部中PLT,以写入必要信息。
当编码设备11输出的分层编码的图像数据被提供给加密设备12时,控制传递给步骤S2。
在步骤S2,如上所述,加密设备12分割分层编码的图像数据中(目标质量类型的)逐层编码的数据,并且单独地加密每个分层上每个分割的编码数据项。该步骤产生逐层加密的分割数据。
在以下描述中将把步骤S2中发生的过程称为分割加密处理。以后将参照图25详细讨论该分割加密处理。
在步骤S3,图23中加密设备12的已加密输入数据创建部454排列从步骤S2的分割加密处理导出的逐层加密的分割数据项为预定顺序,并且向该数据数组添加头部部分(即由图23中标识数据创建部453创建的标识信息),其包含提取每个分层上已加密的分割数据项所需的信息(SIZ、COD、PLM和/或PLT)。结果数据作为已加密源图像数据提供。
如果来自步骤S1的过程的分层编码的图像数据为根据JPEG 2000的已编码数据,则上述预定顺序与JPEG 2000下的分层编码的图像数据中的数据包渐进相同。在此类情况中,根据JPEG 2000的分层编码的图像数据的头部被分配用于标识数据,而不用对其添加改变(上述参照图18至22讨论了例子)。
当加密设备12创建的已加密源图像数据被提供给记录控制设备13时,控制传递到步骤S4。
在步骤S4,记录控制设备13将已加密源图像数据记录到可移动记录介质3。
这就终止了加密装置1的处理。
现在将参照图25流程图详细描述步骤S2的分割加密处理。
在步骤S21,图23的数据分割部451(图1的加密设备12的部件)从分层编码的图像数据的主头部中的SIZ或COD中获取分层计数A。
更具体地,当图18中的分层编码的图像数据201被提供给数据分割部451时,在步骤S21中获得的分层计数A为二。
在步骤S22,数据分割部451初始化处理所针对的分层I(此后称为目标分层I)。此时,目标分层I设置为级零。
在步骤S 23,数据分割部451检查以确定目标分层I是否小于分层计数A(I<A)。
因为在当前例子中目标分层I为零、并且分层计数A为二,所以数据分割部451在步骤S23确定目标分层I小于分层计数A(I<A),并且达到步骤S24。
在步骤S24,根据分层编码的图像数据的主头部中PLM或PLT,数据分割部451获取分层编码的图像数据的数据包中属于目标分层I的所有数据包的总数据包长度。
即,其中要进行加密的数据单元(分割的单元)等于同一层中包含的所有数据包的总数据包长度。该总数据包长度为从PLM或PLT获取的数据包长度的和。在此类情况中,如果发现要添加SOP标志,则需要向每个数据包添加六字节SOP。在主头部中指定有无SOP,可以参照主头部以寻找所需要的标志。
从分层编码的图像数据中,数据分割部451提取(分割)由如此计算的总数据包长度标识的部分,并且向加密处理部452提供所提取的内容,作为目标分层I上的已编码数据。具体地,因为此时目标分层I为零,所以在图18的例子中计算从数据包211到数据包213的总数据包长度。结果,从分层编码的图像数据201中分割数据包211到213,并且将其提供给加密处理部452。
在步骤S25,加密处理部452加密属于目标分层I的数据包,即分层编码的图像数据中由在步骤S24中计算的总数据包长度所标识的数据部分。
更具体地,对于当前设置为零的目标分层I,在图18的例子中是加密级零(对应于R0)的空间分辨率分层上的数据包211到213。这产生已加密的分割数据262。
如果此时需要填充,则在进行加密之前、加密处理部452向最后一块添加填充。说明性地,对于当前设置为零的目标分层I,加密处理部452向级零(对应于R0)的空间分辨率分层上的数据包211到213添加填充0(PDDING0)如图19所示。这产生已加密的分割数据282。
在步骤S26,在返回到步骤S23之前,数据分割部451将目标分层I增加一(I++)。然后重复随后的步骤。
具体地,对于更新为一的目标分层I,在图18的例子中,在步骤S24的处理中,从分层编码的图像数据201(即确立为要加密的目标数据)中分割数据包214到216。在步骤S25,加密数据包214到216。这产生已加密的分割数据263。
但是,如果需要填充,则将获得图19中的已加密的分割数据283。
在步骤S26,将目标分层I更新为二。因为分层计数A当前设置为二,所以步骤S23中的检查的结果为否(“否”),并且由此结束分割加密处理。即,终止图24中步骤S2的处理,并且执行步骤S3。
在图18的例子中,标识数据创建部(头部获取部)453获取分层编码的图像数据201的头部(从SOC到SOD),分配所获取的头部用于头部(标识数据)261,并且将头部261提供给已加密输入数据(已加密源图像数据)创建部454。
此时,还向已加密输入数据创建部454馈送来自步骤S2的已加密的分割数据262与已加密的分割数据263。由此,在步骤S3中,已加密输入数据创建部454以原始数据包序列的相同顺序排列头部(标识数据)261、已加密的分割数据262、已加密的分割数据263、以及EOC 264,从而创建数据251;并且向图1的记录控制设备13输出数据251,作为已加密源图像数据。
如果进行填充,则将获得图19所示的已加密源图像数据271,并且将其提供给记录控制设备13。
在下一步骤S4,由此将图18中的已加密源图像数据215或者图19中的已加密源图像数据271记录到可移动记录介质3。
以上参照图24与25描述的是图1的加密装置1执行的处理的典型例子。
以下参照图26的流程图描述由解密装置2执行的处理的例子。在这种情况下,解密装置2的处理涉及作为上述图24与25的处理处理的结果而记录到可移动记录介质3的已加密源图像数据。由此,解密装置2的处理为解密与解码至少部分已加密源图像数据的一系列步骤。
在步骤S41,解密装置2中的再生分层指定设备21指定对于给定质量类型的再生分层X(至少为1的任意整数)。再生分层指定设备21通知提取设备22所给定的再生分层X。
在步骤S42,提取设备22从记录在可移动记录介质3上的已加密源图像数据的主头部的SIZ或COD中获取关于当前质量类型的分层计数A。
说明性地,假设以上在图18中讨论的已加密源图像数据251被记录在可移动记录介质3上。在这种情况下,在步骤S42,发现对于空间分辨率的分层计数A为二。
在步骤S43,提取设备22检查以确定再生分层X是否小于分层计数A(X<A)。
如果在步骤S43提取设备22确定再生分层X等于或大于分层计数A(即,如果步骤S43的检查结果为“否”),则达到步骤S44。在步骤S44,执行适当的错误处理,并且该处理结束。
具体地,如果再生分层X被设置为至少二,则步骤S43的检查结果为否定的(“否”),并且在步骤S44执行错误处理。该处理的原因在于:由于在图18的例子中空间分辨率分层只是级零或级一,所以再生分层X只能被设置为零或一。
相反,如果再生分层X被设置为零或一,则步骤S43的检查结果为肯定的(“是”)。在这种情况下,达到步骤S45。
在步骤S45,提取设备22检查以确定再生分层X是否比分层计数A小一(X=A-1)。
关系“X=A-1”指示对于目标质量类型的再生分层X为最高(即源图像中固有的最高级别)。说明性地,因为空间分辨率的最高分层当前为级一,所以为再生分层X指定“1”意味着指定以最高空间分辨率(在级一上)再生。
在这种情况下,在步骤S45,提取设备22确定X=A-1,并且进一步从可移动记录介质3中获取整个已加密源图像数据。所获取的数据被提供给解密设备23。
在当前例子中,向解密设备23馈送图18所示的已加密源图像数据251。
在步骤S46,解密设备23解密已加密源图像数据的所有加密部分。在这个例子中,在步骤S46中解密已加密分割数据262与已加密分割数据263两者。结果,构造所有数据包211至216。
如果向解密设备23提供已填充已加密源图像数据,例如图19中的已加密源图像数据,则解密设备23解密已加密数据部分,并且去除填充部分(在图19的例子中为填充0与填充1)。
在步骤S48,解密设备23向已解密数据添加头部部分,从而重构再生分层X上的已编码数据。
在当前例子中,所重构的是其再生分层X被设置为空间分辨率级一的已编码数据。即,重构图18所示的分层编码的图像数据。
当重构的已编码数据从解密设备23发送到解码设备24时,达到步骤S49。
在步骤S49,解码设备24根据JPEG 2000,解码再生分层上的已编码数据,并且输出作为结果的图像信号作为所再生的图像。在当前例子中,作为所再生的图像输出的为其空间分辨率分层被设置为级一(即源图像中固有的最高空间分辨率级)的图像信号。这使解密装置2的处理结束。
相反,如果所指定的再生分层X低于最高分层(例如,如果在该例子中再生分层X被设置为级零),则步骤S45中的检查结果为否定的(“否”)。在这种情况下,控制被传递给步骤S47。
在步骤S47,从记录在可移动记录介质3上的已加密源图像数据中,提取设备22提取在目标质量类型的再生分层X上再生(即解码)所需的已加密分割数据。所提取的数据被提供给解密设备23。解密设备23只解密已经被提取的已加密分割数据。
在当前例子中,再生分层X被设置为空间分辨率的级零。结果,所提取与解密的为图8所示的已加密源图像数据251中对应于R0的已加密分割数据262。假定基本同时地提取未加密部分,即图18的例子中的头部261与EOC264。
在以下描述中,步骤S47中发生的处理将被称为部分数据提取与解密处理。现在参照显示其详细步骤的图27的流程图描述该部分数据提取与解密处理。
在步骤S61,提取设备22提取记录在可移动记录介质3上的已加密源图像数据的头部。
在当前例子中,提取图28所示的已加密源图像数据(与图18所示的已加密源图像数据相同)的头部261。
在步骤S62,根据所提取的头部中SIZ、COD、PLM、和PLT的至少一部分,提取设备22识别已加密源图像数据中的、对应于再生分层X上已编码数据的已加密部分。即,提取设备22获得已加密部分相对于SOD的偏移以及该部分的数据长度两者。
在步骤S63,提取设备22从记录在可移动记录介质3上的已加密源图像数据中提取如此识别的已加密部分(即,至少一个相关的已加密分割数据项)。如此提取的已加密部分被提供给解密设备23。
在当前例子中,从图28所示的已加密源图像数据251中提取已加密分割数据262,并且将其转发给解密设备23。同时,还将头部261与EOC 264送往解密设备23。
在步骤S64,解密设备23解密如此提取的已加密部分。
在当前例子中,解密图28所示的已加密分割数据262。这产生数据包211到213。
在步骤S65,解密设备23检查以确定已解密的数据是否包含任何填充。
因为在当前例子中(如图28所示)不包含填充,所以步骤S65中的检查结果为否定的(“否”)。这使部分数据提取与解密处理结束。
相反,如果解密图19所示的已加密分割数据282,则与填充(填充0)一道获取数据包211至213。在这种情况下,步骤S65中解密设备23的检查结果为肯定的(“是”)。然后达到步骤S66,并且去除填充。这使部分数据提取与解密处理结束。
当以上述方式终止部分数据提取与解密处理时,即当完成图26中的步骤S47时,控制被传递给步骤S48。然后执行随后的步骤。
在当前例子中,步骤S48中的处理将头部261置于数据包211至213之前,随后为EOC 261,如图28所示。该步骤重构了级零空间分辨率的已编码数据481。
在步骤S49,解码已编码数据481。输出具有级零空间分辨率的作为结果的图像信号(即其空间分辨率相对于具有级一空间分辨率的源图像减少的图像信号),作为所再生的图像。
已经对作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实现的信息处理系统进行了以上描述。显示该系统包含加密装置1与解密装置2,并且具有如图1所示地功能构造。
但是,应该注意以上实施例只是对本发明的说明,而不应该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或设想对本发明的许多其他修改与替代。
例如,本发明可以用于另一信息处理系统,如图29所示。图29为显示根据本发明的此类信息处理系统的功能结构的方框图。
如图29所示,该信息处理系统也由加密装置501与解密装置503构成。
在图1的信息处理系统中,显示通过可移动记录介质3从加密装置1向解密装置2提供已加密源图像数据。相反,在图29的信息处理系统中,通过网络502上的通信(流传送)从加密装置501向解密装置503发送已加密源图像数据。在这种情况下,说明性地,加密装置501可以为传送内容(源图像)的服务器,并且说明性地,解密装置503可以为能够在用户的管理下下载内容的客户端。
由此,加密装置501的特征在于:除编码设备511与加密设备512之外,还存在发送设备513,用来控制通过网络502的通信。发送设备513能够通过网络502将来自加密设备512的已加密源图像数据发送(即传送)到解密装置503。
编码设备511和加密设备512具有与图1的编码设备11和加密设备12基本相同的结构,因此不再描述。
除从再生分层指定设备523到解码设备526的通常组成部分之外,解密装置503还包括:接收设备521,用来控制通过网络502的通信;以及存储设备522,其一般由硬盘驱动器构成。接收设备521在存储设备522中存储通过网络502来自加密装置501的已加密源图像数据(内容数据)。在该结构下,提取设备524按照需要从不是从可移动记录介质中找到的、而是在存储设备522中存储的已加密源图像数据中提取数据。
从再生分层指定设备523到解码设备526的组成部分具有与图1的从再生分层指定设备21到解码设备24的对应部分基本相同的结构,因此不再描述。应该注意:提取设备524具有从存储设备522读取数据附加功能。
根据本发明,可以容易地组合图1的设置与图29的设置,以形成可以利用可移动记录介质3与网络502两者作为传送已加密源图像数据的手段的另一信息处理装置。
在利用网络502以流传送模式传送数据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比PLM更有利的PLT,作为从中获取数据包长度的信息来源。这是因为对于整个图像只存在一个PLM,而为该图像中所涉及的每个图块都配备PLT。因此,当只传送部分图块而非所有图块时,利用PLT标志会减少开销,并且允许容易地控制每个所发送的图块。
在流传送模式下,作为通信线路,网络的存在不是强制性的。对于如何以及在哪里设置适当的通信路径,没有限制。
除上述信息处理系统之外,本发明还可以用于单个信息处理装置,例如基于硬盘的记录与再生装置。
更具体地,在实现图30所示的记录与再生装置551时,可以实现本发明。图30为显示作为根据本发明的信息处理装置的记录与再生装置551的功能结构的方框图。
如图30所示,记录与再生装置551具有从编码设备561到解码设备568的组成部分。
从编码设备561到记录控制设备563的组成部分具有与图1的从编码设备11到记录控制设备13的对应部分基本相同的结构,因此不再描述。
说明性地,存储设备564由硬盘构成,其可以存储加密设备562输出的已加密源图像数据。
从再生分层指定设备565到解码设备568的组成部分具有与图1的从再生分层指定设备21到解码设备24的对应部分基本相同的结构,因此不再描述。但是,应该注意:提取设备566具有从可移动记录介质552读取数据的功能以及从存储设备564读取数据的功能两者。
上述的一系列步骤或处理可以由软件或硬件或执行。
具体地,可以使用诸如图31所示的等个人计算机来分别实现图1所示的加密装置1与解密装置2、图29的加密装置501与解密装置503、以及记录与再生装置551。
在图31的结构中,CPU(中央处理单元)601根据在ROM(只读存储器)602中保存的程序、或者根据从存储设备608加载到RAM(随机访问存储器)603中的程序,执行各种处理。RAM 603还容纳CPU 601在执行其处理时可能需要的数据。
CPU 601、ROM 602、以及RAM 603通过总线604互连。总线604还与输入/输出接口605连接。
输入/输出接口605连接到输入设备606、输出设备607、存储设备608、以及通信设备609。说明性地,输入设备606由键盘与鼠标构成,输出设备607由显示单元构成,存储设备608由硬盘驱动器构成,通信设备609由调制解调器与终端适配器构成。通信设备609通过诸如因特网等网络与另一信息处理装置进行通信。
按照需要,将驱动器610连接到输入/输出接口605。可以将可移动记录介质611载入驱动器610中,例如磁盘、光盘、磁光盘、或者半导体存储器。按照需要,在存储设备608中安装由驱动器610从所载入的记录介质读取的计算机程序。
在由软件执行所述一系列步骤或者处理的情况下,可以预先在计算机的专用硬件中融入、或者当使用时通过网络或者从适当的记录介质在通用个人计算机等等能够根据所安装的程序执行各种功能的装备中安装构成该软件的程序。
如图31所示,向用户提供承载此类程序的记录介质,不仅作为与其装置分离的可移动记录介质(打包介质)611,包括磁盘(包括软盘)、光盘(包括CD-ROM(密致盘-只读存储器)与DVD(数字多用途盘))、磁光盘(包括MD(迷你盘))、或者半导体存储器;而且以如下形式提供所述记录介质:ROM602或者构成存储设备608的硬盘驱动器,其每个都包含了程序,并且被预先融入该装置中。
在本说明书中,描述在记录介质上存储的程序的步骤不仅表示要按所述序列执行(即时间序列基础上)的处理,而且表示可以并行或者单独执行的、并非按时间顺序的处理。
在本说明书中,术语“系统”指由多个组成设备以及处理装置构成的整个配置。
如上所述,说明性地,在服务器501保存已加密源图像数据作为图29所示的网络传送模型的一部分的情况下,可以提取比特速率与空间分辨率级别与网络502的通信环境或者客户端503的设备性能兼容的数据。该设置允许不用借助于重复编码或者加密处理的前提下的数据传送。
以上结构还适用于图1所示模型,即其中打包已加密源图像数据的模型。从已加密内容数据中,可以提取已加密形式的、具有与再生设备的性能或者显示介质的功能(空间分辨率)兼容的限定的数据。该设置还允许不需要重复编码或者加密处理的前提下的数据传送。
可能会发生以下情况:高比特速率或者高级别空间分辨率的图像可用,但是不能用客户端当前持有的加密密钥Key1解密。在这种情况下,客户端可以从服务器秘密地获取另一加密密钥Key2,并且再欣赏利用该附加密钥解密的图像。类似地,在利用另一加密密钥加密部分图像的情况下,客户端可以获取新近发布的解密密钥,以解密此时还未被解密的图像部分。
如上所述,可以分层方式传送与再生内容,而不需要重复编码或者加密处理。在使用多个密钥加密内容的情况下,可以发布新密钥用于随后的选择性解密,或者可以允许每个用户具有对已加密内容的受限访问。以类似的方式,可以按照希望将部分给定图像保持秘密。
换而言之,根据本发明,可以得到保持基于JPEG 2000的分层结构不动的数据加密与解密技术。根据一种此类技术,容易加密给定的图像文件,并且以如下方式提取该图像文件的部分,该方式使得提取具有低空间分辨率级别的已加密图像。根据另一本发明的技术,可以容易地提取具有低比特速率的已加密图像。
在应用本发明的情况下,还可以不仅在空间分辨率与比特速率方面,而且在几何选择性方面加密每个图像。即,可以只加密给定图像的所希望的几何部分。没有适当的密钥就不能正确地解码该图像部分,由此可以容易地保持秘密。
在组合地使用本发明技术的情况下,可以按照希望,同时在空间分辨率、比特速率、以及几何选择性方面加密每个图像。可以按照这些方面的任何一个提取单个图像文件的一部分。
如上所述,在需要在空间分辨率或比特速率方面修改图像以符合网络(例如因特网)要求的情况下,可以有利地实现本发明。还可以与其中安全要求较高的数字影院环境相联系地容易地实现本发明。

Claims (10)

1.一种信息处理系统,包括第一与第二信息处理装置,所述第一信息处理装置加密至少部分输入数据,并且输出已加密数据作为已加密输入数据,所述第二信息处理装置解密至少部分所述已加密输入数据;
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处理装置包括:
分割部件,用来根据预定规则,将所述输入数据分割为多个已分割的数据项;
加密部件,用来在输出每个已加密的已分割的数据项之前,单独地加密所述分割部件提供的预定数目的所述已分割的数据项的每一个;
标识数据创建部件,用来创建标识数据,以单独地标识所述加密部件输出的所述已加密的已分割的数据项的每一个,当按预定顺序排列所述标识数据、所述已加密的已分割的数据项、以及所述分割部件提供的所述多个已分割的数据项中的尚待所述加密部件加密的未加密的已分割的数据项时,所述标识数据标识每个所述已加密的已分割的数据项的位置与大小;
已加密输入数据创建部件,用来创建所述已加密输入数据作为由按所述预定顺序排列的所述标识数据创建部件创建的所述标识数据、所述加密部件输出的所述已加密的已分割的数据项、以及所述未加密的已分割的数据项构成的数据;和
传送部件,用来传送所述已加密输入数据创建部件创建的所述已加密输入数据到所述第二信息处理装置;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信息处理装置包括:
提取部件,用来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处理装置的所述传送部件传送的所述已加密输入数据中包含的所述标识数据,提取在所述已加密输入数据中包含的全部所述已加密的已分割的数据项的部分;和
解密部件,用来解密由所述提取部件从由所述第一信息处理装置的所述传送部件传送的所述已加密输入数据中包含的所述已加密的已分割的数据项中提取的已加密的已分割的数据项,
其中所述已加密输入数据创建部件与构成输入数据的数据包的数组序列一致地,将包括所述标识数据创建部件分配用于所述标识数据的所述输入数据的头部的所述未加密的分割数据项以及所述已加密的分割数据项的数组创建为所述已加密输入数据,
其中,所述分割部件将来自编码设备的分层编码的输入数据分割为逐层的已编码数据,所述加密部件使用预定的加密技术单独地加密每个分层上的每个分割的已编码数据项;
所述信息处理系统还包括:
再生分层指定部件,用于指定图像再生所需的再生分层数据部分。
2.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用于包括第一与第二信息处理装置的信息处理系统,所述第一信息处理装置加密至少部分输入数据,并且输出已加密数据作为已加密输入数据,所述第二信息处理装置解密至少部分所述已加密输入数据;
其中所述信息处理方法包括使所述第一信息处理装置进行以下的步骤:
根据预定规则,将所述输入数据分割为多个已分割的数据项;
在输出每个已加密的已分割的数据项之前,单独地加密所述分割步骤中提供的预定数目的所述已分割的数据项的每一个;
创建标识数据以单独地标识所述加密步骤中输出的所述已加密的已分割的数据项的每一个,当按预定顺序排列所述标识数据、所述已加密的已分割的数据项、以及所述分割步骤中提供的所述多个已分割的数据项中的尚待所述加密步骤中加密的未加密的已分割的数据项时,所述标识数据标识每个所述已加密的已分割的数据项的位置与大小;
创建所述已加密输入数据,作为由按所述预定顺序排列的所述标识数据创建步骤中创建的所述标识数据、所述加密步骤中输出的所述已加密的已分割的数据项、以及所述未加密的已分割的数据项构成的数据;以及
传送所述已加密输入数据创建步骤中创建的所述已加密输入数据到所述第二信息处理装置;并且
其中所述信息处理方法还包括使所述第二信息处理装置进行以下的步骤:
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处理装置的所述传送步骤中传送的所述已加密输入数据中包含的所述标识数据,提取在所述已加密输入数据中包含的全部所述已加密的已分割的数据项的部分;以及
解密所述提取步骤中从所述第一信息处理装置的所述传送步骤中传送的所述已加密输入数据中包含的所述已加密的已分割的数据项中提取的已加密的已分割的数据项,
其中所述创建所述已加密输入数据的步骤与构成输入数据的数据包的数组序列一致地,将包括所述创建标识数据的步骤分配用于所述标识数据的所述输入数据的头部的所述未加密的分割数据项以及所述已加密的分割数据项的数组创建为所述已加密输入数据,
其中,所述分割步骤将来自编码设备的分层编码的输入数据分割为逐层的已编码数据,所述加密步骤使用预定的加密技术单独地加密每个分层上的每个分割的已编码数据项;
所述信息处理方法还包括:指定图像再生所需的再生分层数据部分。
3.一种信息处理装置,用来加密至少部分输入数据,并且输出已加密数据作为已加密输入数据,该信息处理装置包括:
分割部件,周来根据预定规则,将所述输入数据分割为多个已分割的数据项;
加密部件,用来在输出每个已加密的已分割的数据项之前,单独地加密所述分割部件提供的预定数目的所述已分割的数据项的每一个;
标识数据创建部件,用来创建标识数据,以单独地标识所述加密部件输出的所述已加密的已分割的数据项的每一个,当按所述预定顺序排列所述标识数据、所述已加密的已分割的数据项、以及所述分割部件提供的所述多个已分割的数据项中的尚待所述加密部件加密的未加密的已分割的数据项时,所述标识数据标识每个所述已加密的已分割的数据项的位置与大小;以及
已加密输入数据创建部件,用来创建所述已加密输入数据,作为由按所述预定顺序排列的所述标识数据创建部件创建的所述标识数据、所述加密部件输出的所述已加密的已分割的数据项、以及所述未加密的已分割的数据项构成的数据,
其中所述已加密输入数据创建部件与构成输入数据的数据包的数组序列一致地,将包括所述标识数据创建部件分配用于所述标识数据的所述输入数据的头部的所述未加密的分割数据项以及所述已加密的分割数据项的数组创建为所述已加密输入数据,
其中,所述分割部件将来自编码设备的分层编码的输入数据分割为逐层的已编码数据,所述加密部件使用预定的加密技术单独地加密每个分层上的每个分割的已编码数据项。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将所述输入数据作为通过按照预定的分层编码标准将给定的图像数据分层编码而获取的、分层编码的图像数据输入;以及
其中所述分割部件将该输入的分层编码的图像数据分割为构成所述已分割的数据项的、逐层编码的数据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如果所述预定的分层编码标准为JPEG 2000,则所述标识数据创建部件获取所述分层编码的图像数据的头部,从而分配所述头部用于所述标识数据,而不是重新创建所述标识数据,所述头部包括SIZ图像与图块大小、COD缺省编码风格、PLM数据包长度,主头部、以及PLT数据包长度,图块部分头部中的任何一个。
6.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用于信息处理装置,该信息处理装置用来加密至少部分输入数据,并且输出已加密数据作为已加密输入数据,所述信息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预定规则,将所述输入数据分割为多个已分割的数据项;
在输出每个已加密的已分割的数据项之前,单独地加密所述分割步骤中提供的预定数目的所述已分割的数据项的每一个;
创建标识数据,以单独地标识所述加密步骤中输出的所述已加密的已分割的数据项的每一个,当按预定顺序排列所述标识数据、所述已加密的已分割的数据项、以及所述分割步骤中提供的所述多个已分割的数据项中的尚待所述加密步骤中加密的未加密的已分割的数据项时,所述标识数据标识每个所述已加密的已分割的数据项的位置与大小;以及
创建所述已加密输入数据,作为由按所述预定顺页序排列的所述标识数据创建步骤中创建的所述标识数据、所述加密步骤中输出的所述已加密的已分割的数据项、以及所述未加密的已分割的数据项构成的数据,
其中所述创建所述已加密输入数据的步骤与构成输入数据的数据包的数组序列一致地,将包括所述创建标识数据的步骤分配用于所述标识数据的所述输入数据的头部的所述未加密的分割数据项以及所述已加密的分割数据项的数组创建为所述已加密输入数据,
其中,所述分割步骤将来自编码设备的分层编码的输入数据分割为逐层的已编码数据,所述加密步骤使用预定的加密技术单独地加密每个分层上的每个分割的已编码数据项。
7.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当在以下情况时,使用该信息处理装置:
按照预定规则将给定数据分割为多个已分割的数据项;
单独地加密预定数目的所述已分割的数据项的每一个以输出每个已加密的已分割的数据项;
创建标识数据,以单独地标识所述已加密的已分割的数据项的每一个,以如下方式执行该数据创建,当按所述预定顺序排列所述标识数据、所述已加密的已分割的数据项、以及所述多个已分割的数据项中的尚待加密的未加密的已分割的数据项时,所述标识数据标识每个所述已加密的已分割的数据项的位置与大小;
将所述已加密输入数据创建为由按所述预定顺序排列的所述标识数据、所述已加密的已分割的数据项、以及所述未加密的已分割的数据项构成的数据;并且
将所述已加密输入数据传送到所述信息处理装置,该信息处理装置解密至少部分所述已加密输入数据;
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包括:
提取部件,用来根据所述已加密输入数据中包含的所述标识数据,提取在所述已加密输入数据中包含的全部所述已加密的已分割的数据项的部分;和
解密部件,用来解密由所述提取部件从所述已加密输入数据中包含的所述已加密的已分割的数据项中提取的已加密的已分割的数据项,
其中所述创建所述已加密输入数据的步骤与构成输入数据的数据包的数组序列一致地,将包括所述创建标识数据的步骤分配用于所述标识数据的所述输入数据的头部的所述未加密的分割数据项以及所述已加密的分割数据项的数组创建为所述已加密输入数据,
其中,使用该信息处理装置以便将来自编码设备的分层编码的输入数据分割为逐层的已编码数据,并使用预定的加密技术单独地加密每个分层上的每个分割的已编码数据项,
所述信息处理装置还包括:
再生分层指定部件,用于指定图像再生所需的再生分层数据部分。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将所述给定数据作为通过按照预定的分层编码标准将给定的图像数据分层编码而获取的、分层编码的图像数据输入,其中所述分层编码的图像数据被分割为逐层编码的数据项,该逐层编码的数据项构成作为所述已加密的输入数据传送到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的所述已分割的数据项的逐层编码的数据项;
所述信息处理装置还包括:分层指定部件,用来指定从其再生所述给定图像数据的分层;
其中,根据所述已加密的输入数据中包含的所述标识数据,所述提取部件从所述已加密输入数据中包含的全部所述已加密的已分割的数据项中提取对应于所述分层指定部件指定的所述分层的已加密的已分割的数据项。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如果所述预定的分层编码标准为JPEG 2000,如果所述分层编码的图像数据的头部被分配用于所述标识数据,并且如果与构成所述分层编码的图像数据的数据包的数组序列一致地排列包括所述头部的所述未加密的已分割的数据项与所述已加密的已分割的数据项,作为结果的数据数组被作为所述已加密输入数据传送;
则,根据SIZ图像与图块大小、COD缺省编码风格、PLM数据包长度,主头部、以及PLT数据包长度,图块部分头部中的任何一个,所述提取部件从所述已加密输入数据中包含的全部所述已加密的已分割的数据项中,提取对应于所述分层指定部件指定的所述分层的已加密的已分割的数据项。
10.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用于当在以下情况时使用的信息处理装置:
给定数据被按照预定规则分割为多个已分割的数据项;
预定数目的所述已分割的数据项的每一个被单独地加密以输出每个已加密的已分割的数据项;
创建标识数据,以单独地标识所述已加密的已分割的数据项的每一个,以如下方式执行该数据创建,该方式使得:当按所述预定顺页序排列所述标识数据、所述已加密的已分割的数据项、以及所述多个已分割的数据项中的傻尚待加密的未加密的已分割的数据项时,所述标识数据标识每个所述已加密的已分割的数据项的位置与大小;
将所述已加密输入数据创建为由按所述预定顺序排列的所述标识数据、所述已加密的已分割的数据项、以及所述未加密的已分割的数据项构成的数据;并且
所述已加密输入数据被传送到所述信息处理装置,该信息处理装置解密至少部分所述已加密输入数据;
所述信息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所述已加密输入数据中包含的所述标识数据,提取在所述已加密输入数据中包含的全部所述已加密的已分割的数据项的部分;以及
解密所述提取步骤中从所述已加密输入数据中包含的所述已加密的已分割的数据项中提取的已加密的已分割的数据项,
其中所述创建所述已加密输入数据的步骤与构成输入数据的数据包的数组序列一致地,将包括所述创建标识数据的步骤分配用于所述标识数据的所述输入数据的头部的所述未加密的分割数据项以及所述已加密的分割数据项的数组创建为所述已加密输入数据,
其中,使用信息处理方法用于将来自编码设备的分层编码的输入数据分割为逐层的已编码数据,并使用预定的加密技术单独地加密每个分层上的每个分割的已编码数据项;
所述信息处理方法还包括:指定图像再生所需的再生分层数据部分。
CN2005800254914A 2004-05-27 2005-03-23 信息处理系统及其使用的信息处理方法、信息处理装置及其使用的信息处理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99397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58325/2004 2004-05-27
JP2004158325A JP2005341316A (ja) 2004-05-27 2004-05-27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PCT/JP2005/005213 WO2005117411A1 (ja) 2004-05-27 2005-03-23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93975A CN1993975A (zh) 2007-07-04
CN1993975B true CN1993975B (zh) 2011-12-21

Family

ID=354512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80025491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993975B (zh) 2004-05-27 2005-03-23 信息处理系统及其使用的信息处理方法、信息处理装置及其使用的信息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8532287B2 (zh)
EP (1) EP1750427A4 (zh)
JP (1) JP2005341316A (zh)
KR (1) KR101120258B1 (zh)
CN (1) CN1993975B (zh)
TW (1) TW200604969A (zh)
WO (1) WO200511741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987514B2 (en) * 2006-04-04 2011-07-26 Intertrust Technologies Corp.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trofitting electronic appliances to accept different content formats
US8868930B2 (en) 2006-05-31 2014-10-2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ransformation of logical data objects for storage
WO2007138603A2 (en) 2006-05-31 2007-12-06 Storwize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ansformation of logical data objects for storage
JP2008009140A (ja) * 2006-06-29 2008-01-17 Fujitsu Ltd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
EP2154878A4 (en) * 2007-05-30 2012-09-26 Fujitsu Ltd IMAGE ENCRYPTION DEVICE, IMAGE KEYING DEVICE, METHOD AND PROGRAM
EP2154815A4 (en) * 2007-05-30 2012-11-14 Fujitsu Ltd IMAGE ENCRYPTION DEVICE, IMAGE KEYING DEVICE, METHOD AND PROGRAM
JP4995042B2 (ja) * 2007-11-05 2012-08-08 株式会社リコー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情報記録媒体
JP2009124456A (ja) * 2007-11-15 2009-06-04 Ricoh Co Ltd 情報処理装置と情報処理方法と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及び情報記録媒体
US8600050B1 (en) * 2008-02-22 2013-12-03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Encrypting a data transmission using multiple channels
CN102224704A (zh) * 2008-11-13 2011-10-19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内容解密处理装置、内容解密处理方法及集成电路
GB2454606C (en) * 2009-02-02 2017-01-25 Skype Ltd Method of transmitting data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JP2011071649A (ja) * 2009-09-24 2011-04-07 Sony Corp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
JP5515758B2 (ja) * 2010-01-18 2014-06-11 ソニー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
US9208335B2 (en) * 2013-09-17 2015-12-08 Auburn University Space-time separated and jointly evolving relationship-based network access and data protection system
US20150235633A1 (en) * 2014-02-20 2015-08-20 Chanpreet Singh Multi-layer display system
WO2015194393A1 (ja) * 2014-06-20 2015-12-23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情報処理方法
SG11201609457UA (en) 2014-08-07 2016-12-29 Sonic Ip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tecting elementary bitstreams incorporating independently encoded tiles
TWI671721B (zh) * 2014-09-15 2019-09-11 比利時商巴而可公司 顯示磚、用於顯示磚的框架及其製作方法
CR20190075A (es) 2016-09-15 2019-06-05 Nuts Holdings Llc Tránsito y almacenamiento de datos de usuario encriptados
CN110446105B (zh) * 2019-09-20 2021-11-16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视频加密、解密的方法及装置
US11756218B2 (en) * 2019-10-08 2023-09-12 Sony Group Corporation Secure distribution of multi-resolution point cloud
IL296952A (en) 2020-04-09 2022-12-01 Nuts Holdings Llc (Encrypted User Data Transit and Storage Policy): Flexible Hierarchy Object Graphs
CN112600848B (zh) * 2020-12-17 2023-03-24 上海芯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软件升级包封装方法和装置、解封装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431934B2 (ja) * 1992-10-30 2003-07-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その方法
JP3288898B2 (ja) 1995-05-31 2002-06-04 株式会社東芝 ディジタルテレビジョン放送システム
JP2000013614A (ja) * 1998-06-25 2000-01-14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画像データ通信システム
JP2001258031A (ja) 2000-03-08 2001-09-21 Sony Corp 信号処理方法、画像符号化装置及び画像復号装置
WO2002017637A1 (fr) 2000-08-25 2002-02-2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ocede de transmission de donnees et procede de relais de donnees
US6898323B2 (en) * 2001-02-15 2005-05-24 Ricoh Company, Ltd. Memory usage scheme for performing wavelet processing
JP2002300408A (ja) 2001-03-30 2002-10-11 Toshiba Corp 画像ファイリング装置及び方法、並びに画像復元装置及び方法
US6983049B2 (en) * 2001-05-04 2006-01-03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Storage devices for secure scalable data streaming
US7409094B2 (en) * 2001-05-04 2008-08-05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packetizing encoded data
US6990202B2 (en) 2001-10-04 2006-01-24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Packetizing devices for secure scalable data streaming
SE522647C2 (sv) 2001-07-04 2004-02-24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Säker brevhuvudinformation för e-brev av multi-innehållstyp
JP2003153228A (ja) 2001-11-15 2003-05-23 Sony Corp 画像符号化装置及び画像復号化装置
JP2003324418A (ja) 2002-02-27 2003-11-14 Canon Inc 画像処理装置、データ処理装置及びデータ処理方法
FR2842378B1 (fr) * 2002-07-15 2005-02-04 Canon Kk Procede et dispositif de traitement d'une requete ou de donnees numeriques compressees
US7167560B2 (en) * 2002-08-08 2007-01-2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artial encryption of stream-formatted media
JP2004140668A (ja) * 2002-10-18 2004-05-13 Canon Inc 情報処理方法
JP2004140667A (ja) 2002-10-18 2004-05-13 Canon Inc 情報処理方法
JP2004242287A (ja) * 2003-01-14 2004-08-26 Canon Inc 情報処理方法及び装置、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及びコンピュータ可読記憶媒体
US7504968B2 (en) * 2004-02-13 2009-03-17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Media data decoding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750427A4 (en) 2011-01-05
CN1993975A (zh) 2007-07-04
KR20070026523A (ko) 2007-03-08
JP2005341316A (ja) 2005-12-08
KR101120258B1 (ko) 2012-03-16
EP1750427A1 (en) 2007-02-07
TWI333176B (zh) 2010-11-11
TW200604969A (en) 2006-02-01
US8532287B2 (en) 2013-09-10
WO2005117411A1 (ja) 2005-12-08
US20070223697A1 (en) 2007-09-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93975B (zh) 信息处理系统及其使用的信息处理方法、信息处理装置及其使用的信息处理方法
US7756271B2 (en) Scalable layered access control for multimedia
Wu et al. Separable reversible data hiding for encrypted palette images with color partitioning and flipping verification
CN102625151B (zh) 流处理系统和流处理方法
CN100591121C (zh) 用于可升级媒体的可升级差错弹性drm
US7457419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crypting encoded data
CN100584014C (zh) 媒体数据代码转换设备
CN101911684B (zh) 选择性数据加密的方法和设备
US9436815B2 (en) Block management unif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CN101465724B (zh) 一种加密的Huffman编码方法,及其解码方法
JP2003324418A (ja) 画像処理装置、データ処理装置及びデータ処理方法
CN100571388C (zh) 对渐次加密的可伸缩数据序列进行伸缩变换的方法
CN107078901A (zh) 采用部分数据加密的编码器、解码器和方法
CN100456668C (zh) 信息处理方法和信息处理设备
JP5269984B2 (ja) 暗号鍵生成装置
CN106936820A (zh) 数据变长修改方法及其在大数据加密中的应用
CN106941402A (zh) 一种同态密文域可逆隐藏方法
CN111988639B (zh) 一种基于国密算法和可逆隐写术的视频加密及解密方法
JP4703805B2 (ja) 暗号化装置、暗号化方法、復号化装置、復号化方法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JP2010041112A (ja) 階層型マルチキャスト配信のためのコンテンツ暗号化方法及び復号化方法並びにコンテンツ暗号化装置及び復号装置
CN109495670A (zh) 一种彩色jpeg图像的格式兼容加解密方法
Walke et al. Reversible data hiding using color partitioning technique for encrypted palette images
Tsai et al. An (3, 3)-visual secret sharing scheme for hiding three secret data
JP2009124456A (ja) 情報処理装置と情報処理方法と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及び情報記録媒体
CN1186277A (zh) 文件加密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221

Termination date: 20150323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