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93094A - 短裤型一次性尿布 - Google Patents

短裤型一次性尿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93094A
CN1993094A CN 200580025768 CN200580025768A CN1993094A CN 1993094 A CN1993094 A CN 1993094A CN 200580025768 CN200580025768 CN 200580025768 CN 200580025768 A CN200580025768 A CN 200580025768A CN 1993094 A CN1993094 A CN 19930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aper
zone
type disposable
imaginary
lower lim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8002576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86408C (zh
Inventor
金井妙子
佐佐木纯
大塚美智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a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o Corp filed Critical Ka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9930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930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8640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86408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bsorbent Articles And Support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尿布的裆部正好沿着穿戴者的腹股沟部、尿布的裆部具有利落的外观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本发明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1)具备腰开口部(5)和一对腿开口部(6)。在尿布(1)的展开状态下,长度方向前侧部的折翼部(F)的下端边缘和后侧部的折翼部(F)的下端边缘之间的距离(M)为210~280mm。另外,尿布(1)的长度方向中央部附近的最小宽度部的宽度(N)为50~160mm。

Description

短裤型一次性尿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短裤型一次性尿布,特别是涉及幼儿用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
背景技术
以往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在穿戴状态下大多裆部肥大,呈现松弛下垂的外观。其结果,腿往往难以活动,且由于活动易引起尿布的错位。尿布的错位是渗漏的原因。另外,如果裆部肥大,则在尿布上难以穿上外裤或裤子等外衣,而且外衣的外观变得不好。如果由于裆部的肥大引起尿布错位,则该肥大将会更加加剧。
因此,提出了使尿布的裆部宽度变窄的各种技术(参照日本专利申请特开2002-159529号公报、日本专利申请实开平2-84623号公报、日本专利申请特开平11-188056号公报)。但是,如果使裆部的宽度变窄,则在穿戴状态下裆部变为细长下垂的形状,肥大变得更加显眼。另外,活动的容易性、外裤和裤子等外衣的穿戴性也未被改善。在穿戴状态下的外观也同样未被改善。特别是日本专利申请特开2002-159529号公报中记载的尿布,由于在缩小裆部的宽度的同时,还缩短了相对于尿布全长的侧边密封部的长度,即延长了非接合部(=裆部),因此进一步助长了裆部的细长下垂。
除了缩小裆部宽度的技术之外,还提出了防止尿布错位的技术。例如,提出了一种短裤型一次性尿布,其具有第1腰身区域和第2腰身区域,所述第1腰身区域是尿布的至少腹侧在以芯部的前端边缘为边际的上下最大各20mm的范围内划分出来的,所述第2腰身区域是在所述第1腰身区域和腿开口部之间划分出来的,并且第1腰身区域中的弹性部件的各个排列间隔尺寸小于第2腰身区域中的弹性部件的各个排列间隔尺寸(参照日本专利中请特开平9-84826号公报)。该尿布中,使第1腰身区域及第2腰身区域的每一定面积的面压实质性地均等化,并且在与肌肤的密合性上,使第1腰身区域好于第2腰身区域,希望以此在不损害尿布的穿戴舒适感的情况下可以防漏。
另外,我们还知道一种短裤型一次性尿布,其中通过使弹性部件的配设间隔向着腿开口部逐渐变窄,从而使强劲的收缩力可以作用于穿戴者躯体腰骨的上部(参照日本专利申请实开平6-421号公报)。
但是,由于这些尿布的形状并没有充分对应于穿戴者的体型和骨骼,因此在穿戴中有可能尿布错位下掉从而外观变差、或者由于错位下掉而引起穿戴者难以活动。另外,由于对腰开口部处施加了强大的收束力,因此有可能尿布难以穿戴。
可是,短裤型一次性尿布中的腿洞通常为弯曲成凹状的形状。针对这种形状的腿洞,已知一种使前侧的腿洞凹向内侧的形状的尿布(例如参照日本专利申请特开平9-66071号公报和WO 96/40035)。在这些尿布中,使腿洞成为上述形状的目的并非是为了使腿洞吻合于穿戴者的腹股沟部。因此,腿洞的形状相对于穿戴者的身体来说称不上是最佳化的。因此,为了防止在尿布与穿戴者的腿周围之间产生空隙而在腿洞上配置弹性部件时,容易产生过度的收束。另外,由于穿戴者的活动而易发生错位,尿布在穿戴状态下的外观称不上良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形成有腰开口部和一对腿开口部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以下提到第1发明时是指此发明)。在上述尿布的展开状态下,使长度方向前侧部的折翼部的下端边缘和后侧部的折翼部的下端边缘之间的距离为210~280mm,同时使该尿布的长度方向中央部附近的最小宽度部的宽度为50~160mm。
本发明还提供形成有腰开口部和一对腿开口部的另一种短裤型一次性尿布(以下提到第2发明时是指此发明)。当考虑将上述尿布在其正侧面的位置上沿纵方向假想地切断并展开后得到的假想展开图时,在前侧部上,假想纵切断线和与其交叉的腿洞所成的角小于90度。在后侧部上,腿洞比直线P1-P2更朝向外侧成为凸状,该直线P1-P2是连接假想纵切断线的下端部的位置P1和长度方向中央线与腿洞的交点位置P2的直线。另外,在上述凸状部上,直线P1-P2与腿洞之间的距离为最大时在该直线P1-P2上的位置比该直线P1-P2的中点更靠近假想展开图的中央侧,且该位置与中点的距离为0~50mm。从前侧部的假想纵切断线的下端部至假想展开图中的最小宽度部之间的长度T1和从后侧部的假想纵切断线的下端部至假想展开图中的最小宽度部之间的长度T2之比T1∶T2为25∶75~40∶60。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第1发明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2为表示组装图1所示尿布之前的状态的分解立体图。
图3为表示图2中的外包覆材料的展开状态的俯视图。
图4(a)~(f)为用于说明尿布的新型设计手法的图,图4(a)~(c)为表示转印身体形状得到的基础图案的图,图4(d)为表示在基础图案上加以校正得到的校正基础图案的图,图4(e)为表示考虑穿戴者的皮肤的伸缩,在主要图案上加以校正得到的校正主要图案的图,图4(f)为表示考虑到穿戴容易性(容易穿戴)等而在校正主要图案上加以校正得到的最终图案的图。
图5为表示一次性尿布的新型设计手法中测量部位等的图。
图6为表示吸收性芯的结构的俯视图。
图7为表示髂骨的说明图。
图8为表示髂前上棘点高前后长的测定方法的说明图。
图9(a)为表示第1发明的尿布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图9(b)为表示图9(a)所示尿布的展开状态的俯视图。
图10(a)~(c)为表示吸收性芯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图11(a)和(b)为表示吸收性芯的又另一个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图12(a)~(e)为表示吸收性芯的又另一个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图13为表示第2发明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的外包覆材料的展开状态的俯视图。
图14为表示第2发明的尿布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根据其优选的实施方式说明本发明。另外,以下说明中的“本发明”根据上下文指第1发明或第2发明或这两个发明。图1中表示了第1发明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图2中表示了组装图1所示尿布之前的状态的分解立体图。图3中表示了图2的尿布的展开状态的俯视图。另外在以下说明中,尿布的展开状态是指尿布的侧边密封部被接合前的状态。
首先,给出一个例子简单说明作为完成本发明(第1发明和第2发明)基础的新型设计手法。
第1步:将平纹布(与吸收性物品的平面形状相比具有充分尺寸的布)直接接触于监测者(幼儿等)的身体,进行立体裁剪。在平纹布上画出监测者的腰围、沿大腿根的大腿根围(图5中的大腿根周围)、侧面接缝的各线和折叠的省缝。此时,正确采集右半身。将展开平纹布得到的图案扫描到CAD中,按照左右对称的方式进行复印,将所得的图案作为平面形状设计的基础图案。图4(a)~(c)为表示如此所得的基础图案的图,图中的纵线段La表示监测者的立裆前后长(从腰线前中心通过裆部至腰线后中心的距离)[参照图5],与该纵线段垂直的横线段Lb表示胯部位置(相当于左右大腿根围的线间距离为最小的前后方向的位置、监测者的胯间宽度为最小的前后方向的位置)和胯部长度。另外,曲线Lc表示上述大腿根围的线,曲线Ld表示腰围的线,曲线Le表示监测者的侧面接缝的线(监测者的左右侧部的稜线)。如上所述地得到多个监测者的基础图案。
第2步:根据监测者的年龄(月龄)和男女差别等,将基础图案分为多个组,对各组进行平均化,得到主要图案。此时,腰围、立裆前后长、侧面接缝、大腿根周围的尺寸使用对约350名乳幼儿进行身体测量而得到的尺寸的各组的平均值,大腿根围的线形状、胯部位置和胯部长度、省缝的位置、数量、大小使用将各组的基础图案平均化的数值。图4(d)表示如此所得的主要图案。也可综合所有的基础图案进行平均化,将其作为主要图案。
第3步:使监测者自由活动,利用录像机等记录其活动的样子进行观察。判断监测者如何频繁地进行活动以及在这些活动中穿戴者的肌肤如何伸缩。对幼儿的行动进行观察和分析的结果表明,使用短裤型吸收性物品(特别是短裤型尿布)的月龄幼儿频繁地进行匍匐动作、从站位到坐位以及与其相反的动作、在坐位状态下向前弯腰的动作以及四处走动的动作,在这些动作中大腿根部后侧的皮肤频繁地伸缩。
第4步:对第2步中得到的各主要图案(或单一的主要图案)加以校正,该校正反映了在第3步中所得到的对皮肤伸缩的认识。该校正是为了确保仅可追随皮肤伸缩的区域而进行的。图4(e)表示为了在一次性吸收性物品中确保用于追随穿戴者大腿根部后侧的皮肤伸缩的区域,在主要图案上施加带有格子状样式的区域而得到的校正主要图案。
第5步:对校正主要图案加以校正以赋予穿戴容易性(容易穿戴)。图4(f)为表示在宽度方向上以规定倍率放大校正主要图案所得的图案的图。通过该校正得到的图案为成为尿布的平面形状的最终图案。如此所得的图案由于是从幼儿的体型直接获得的,因此可以说是对体型的吻合性非常高的图案。
本实施方式的尿布1具备实质上为纵长形状的吸收体主体10和配置于该吸收体主体10的背面片材3一侧的外包覆材料11,其中所述吸收体主体10具有液体透过性的正面片材2、液体不透过性或防水性的背面片材3以及配置在两个片材2、3之间的液体保持性的吸收性芯4。
外包覆材料11的两侧边在长度方向的中央部呈向内侧收紧的沙漏形状,画出尿布的轮廓。由此,在外包覆材料11的左右两侧部上形成腿洞H(参照图2)。外包覆材料11在其长度方向上划分为配置于穿戴者腹侧的腹侧部A、配置于背侧的背侧部B和位于它们之间的裆部C。腹侧部A和背侧部B相当于外包覆材料11的长度方向前侧部和后侧部,裆部C相当于外包覆材料11的长度方向中央部。如图3所示,在外包覆材料11的长度方向前侧部和后侧部上分别形成有向左右伸出的折翼部F。在外包覆材料11中,其腹侧部A的折翼部F的两侧边A1、A2与背侧部B的折翼部F的两侧边B1、B2相互接合,在图1所示的尿布1上形成腰开口部5和一对腿开口部6。通过该接合,在尿布1的左右两侧边上形成一对侧边密封部S。作为该接合,可以使用例如热密封、高频密封、超声波密封等。
正面片材2和背面片材3分别为矩形,它们与吸收性芯4被一体化而形成纵长的吸收体主体10。作为正面片材2和背面片材3,可以使用与以往用于这种尿布的材料相同的材料。在后面叙述吸收性芯4的详细内容。
如图2所示,在吸收体主体10的长度方向的左右两侧形成了由抗液体性或液体不透过性而且透气性的材料构成的侧部折边8、8。各侧部折边8沿着吸收体主体10的长度方向具有固定端部和自由端部。固定端部固定于正面片材2上。另一方面,在自由端部的附近以伸长状态配置有侧部折边弹性部件81。由此,侧部折边8竖起,阻止液体流向吸收体主体10的宽度方向。
外包覆材料11具有至少2张无纺布、即外层无纺布12和配置于该外层无纺布12的内表面一侧的内层无纺布13。外层无纺布12构成尿布1的外表面,内层无纺布13通过热熔融粘合剂等粘接剂接合在外层无纺布12的内表面一侧。从防止来自尿布外侧的液体渗入和液体从内侧渗出的观点出发,优选内层无纺布13和外层无纺布12均为防水性无纺布。
外包覆材料11从吸收体主体10的前后端边缘向外侧伸出,伸出的部分折回到吸收体主体10一侧。折回的外包覆材料11将吸收体主体10的前后端部上(即吸收体主体10的前后端部的正面片材2上)覆盖。
在外包覆材料11的前后端部上,沿着前后端边缘横跨其宽度方向配置有多条腰部弹性部件51、51。各腰部弹性部件51、51以伸长状态被外层无纺布12和内层无纺布13挟持固定。在使尿布1的腹侧部A的两侧边A1、A2和背侧部B的两侧边B1、B2相互接合时,各腰部弹性部件51、51按照两弹性部件51、51的端部之间重叠的方式进行配置。由此,如图1所示,在尿布1的腰开口部5附近形成了实质上连续的环状的腰部褶裥。
在外包覆材料11的左右两侧的弯曲部上配置有腿部弹性部件61a、61b。各腿部弹性部件61a、61b沿着上述弯曲部配置。各腿部弹性部件61a、61b配置在外层无纺布12和内层无纺布13之间,通过规定的接合方法以伸长状态固定在两无纺布12、13上。各腿部弹性部件61a、61b的各自一端之间在裆部C处重合。另一方面,另一端在腹侧部A和背侧部B的各侧边的位置上形成终端。在使尿布1的腹侧部A的两侧边A1、A2和背侧部B的两侧边B1、B2相互接合时,各腿部弹性部件61a、61b按照两弹性部件61a、61b的端部之间重叠的方式进行配置。由此,如图1所示,在尿布1的腿开口部6、6附近形成了实质上连续的环状的腿部褶裥。
就尿布1而言,在尿布1的腹侧部A和背侧部B各自的腰开口部5和腿开口部6之间配置有大量沿尿布1的宽度方向延伸的弹性部件。通过配置弹性部件,在腰开口部5和腿开口部6之间形成了延伸存在于尿布1的宽度方向上的第1区域71和第2区域72。在第1区域71上配置有第1弹性部件71a,在第2区域72上配置有第2弹性部件72a。第1区域71位于腰开口部5和腿开口部6之间,第2区域72位于第1区域71和腿开口部之间。
第1弹性部件71a和第2弹性部件72a均以伸长状态被外层无纺布12和内层无纺布13挟持固定。在使尿布1的腹侧部A的两侧边A1、A2与背侧部B的两侧边B1、B2相互接合时,第1弹性部件71a按照腹侧部A的第1弹性部件71a和背侧部B的第1弹性部件71a的端部之间重叠的方式进行配置。第2弹性部件72a也按照同样方式配置。由此,如图1所示,在尿布1的腹侧部A和背侧部(图中未示出)的第1区域71和第2区域72上分别形成了褶裥。
第1弹性部件71a和第2弹性部件72a均延伸存在于尿布1的左右两侧边(即外包覆材料11的左右两侧边)和吸收性芯4的左右两侧边之间。而且,在吸收性芯4所存在的部位上实质上不存在第1弹性部件71a和第2弹性部件72a。结果,形成在第1区域71和第2区域72上的褶裥位于尿布1的左右两侧边和吸收性芯4的左右两侧边之间,在吸收性芯4所存在的位置上基本上不形成褶裥。由此,即便在穿戴的状态下,在吸收性芯4所存在的部位,外包覆材料11也不会由于第1弹性部件71a和第2弹性部件72a的收缩而收缩,尿布1的外观和吸收性能均变得良好。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构成,第1弹性部件71a和第2弹性部件72a也可以在尿布1的宽度方向上实质上横跨全周而配置。
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尿布1的各弹性部件,可分别优选使用将天然橡胶、聚氨酯类树脂、发泡聚氨酯类树脂、伸缩性无纺布或热熔融类伸缩部件等伸缩性材料形成为线状(胶丝)、带状(平型胶带)、网状或薄膜状的部件。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在尿布1的展开状态下,长度方向前侧部的折翼部F的下端边缘与后侧部的折翼部F的下端边缘之间的距离M设定为210~280mm(以下称该距离为下端间距离)。该下端间距离M的值为在通过上述设计方法所得的最终图案的下端间距离上加上考虑到由尿布材料产生的厚度等的必要长度后得到的数值。也就是说,该下端间距离M是针对穿戴者的体型而最佳化的数值,其特征为,该数值比以往的短裤型尿布的下端间距离更短。在短裤型尿布中,下端间距离M成为表示位于穿戴者胯间部的部分的长度或者面积的尺度。详细地说,在下端间距离M较长的短裤型尿布中,位于穿戴者胯间部的部分的长度较长或者面积较大,而下端间距离M较短的尿布则相反。而且,在本实施方式的尿布1中,使下端间距离M相对于穿戴者的体型最佳化的结果是,使该距离M比以往的短裤型尿布短,在尿布1中,位于穿戴者胯间部的部分的长度也短于以往的尿布,或者面积小于以往的尿布。结果,在尿布1的吸收性芯4中,存在于穿戴者胯间部的部分变少,尿布1的裆部C的肥大部分变少,尿布1的外观变得利落。因此,也不容易妨碍穿戴者的活动、特别是腿部的活动。另外,还不容易发生尿布在穿戴过程中由于穿戴者的活动等引起的尿布的错位下掉。结果,还不容易发生尿液、粪便的泄漏。另外,在尿布上容易穿上外裤或裤子等外衣,穿戴后的外衣的外观也利落。
从使尿布1的裆部C的外观更加利落的观点出发,优选使尿布1的下端间距离M为230~270mm,特别优选为230~260mm。
另外,尿布1在展开状态下的外包覆材料11的全长L可以任意设定,但如果考虑尿布穿戴时和使用后的“利落感”和“防止错位下掉性”,优选设定为460~520mm。另外,如果考虑“穿戴时的安心感”,优选将肚脐完全覆盖,由此观点出发,优选设定为490~580mm。
为了使穿戴者的胯间部存在适当量(长度或面积)的吸收性芯4,提高尿布裆部C的外观,不仅下端间距离M很重要,尿布裆部C的宽度方向的尺寸也很重要。尿布裆部C的尺寸如果过大,则裆部C不会适当吻合于穿戴者的胯间部,产生肥大。由此观点出发,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尿布裆部C的最小宽度部的宽度、即展开状态的外包覆材料11的长度方向中央部上最小宽度部的宽度N(参照图3)设定为50~160mm。此外,当最小宽度部并非限定为一个位置,而是最小宽度部以同样宽度沿长度方向延伸时,将其同样宽度部分的长度方向上1/2长度的位置定义为最小宽度部。
上述最小宽度部的宽度N的特征是,比以往的短裤型尿布短。也就是说,本实施方式的尿布1中,存在于穿戴者的胯间部的吸收性芯4的尺寸无论在其长度方向上还是宽度方向上都比以往的短裤型尿布短。从进一步提高尿布裆部C的外观的观点出发,优选上述最小宽度部的宽度N为60~140mm,特别优选为60~120mm。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尿布1中,存在于穿戴者胯间部的吸收性芯4的尺寸在长度方向上和宽度方向上均变小。即,存在于穿戴者胯间部的吸收性芯4的量变少。但是,这可能会引起尿布1的吸收容量下降。为了防止该问题,使吸收性芯4在其宽度方向两侧边部附近可与尿布主体(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外包覆材料11)分开,同时在能够分开的部分之间固定于尿布主体上。具体地说,如下所述那样在吸收性芯4的形状上下功夫。
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尿布1中的吸收性芯4中,由绒毛浆和高吸收性聚合物的纤维层叠体构成的吸收材料分为在长度方向上延伸的3个分割体4a、4b、4c。这3个分割体全部由薄纸(图中未示出)包裹,构成作为一体的吸收性芯4。左右两侧的分割体4a、4c在吸收性芯4的长度方向中央部处与中央的分割体4b分割。吸收性芯4的长度方向前侧部和后侧部仅由中央的分割体4b构成。吸收性芯4的下表面粘接固定于外包覆材料(图中未示出)上,但此时左右两侧的分割体4a、4c不固定在外包覆材料上,可以与外包覆材料分开。另一方面,除去左右两侧的分割体4a、4c之后的分割体、即中央的分割体4b固定在外包覆材料11上。由于这种构成,在尿布1的穿戴过程中,左右两侧的分割体4a、4c由于施加于吸收性芯4的宽度方向的体压而与外包覆材料分开并竖起。为了提高分割体的竖起性,优选在左右两侧的分割体4a、4c的侧边部附近配置弹性体。结果,吸收性芯4的实质上的宽度与中央的分割体4b的宽度接近。总而言之,在尿布1穿戴前的吸收性芯4的宽度即便大,穿戴中的吸收性芯4的宽度也会变小,使吸收性芯4适当吻合于穿戴者的胯间部。与此同时,由于左右两侧的分割体4a、4c的存在,可充分确保作为吸收性芯4整体的吸收容量。基于上述理由,在本实施方式的尿布1中,即便存在于穿戴者胯间部的吸收性芯4的量变少,也能防止吸收容量的下降。
尿布穿戴中的吸收性芯4的实质上的宽度(吸收性芯4和外包覆材料11的粘接宽度)优选设定为20~90mm。从尿布穿戴中的裆部C的吻合性和防止肥大的观点出发,更优选设定为20~80mm,进一步优选设定为30~70mm。另外,尿布穿戴前的吸收性芯4的宽度(左右两侧的分割体4a、4c分开前的吸收性芯的总宽度)优选设定为50~150mm。从提高裆部C的吸收性能的观点出发,该宽度更优选为60~150mm,进一步优选为70~140mm。
在本实施方式的尿布1中,通过将在前面说明的第1区域71上的尿布1穿戴时的压力平均值优选为1.1~2.5kPa、更优选为1.1~2.0kPa、进一步优选为1.2~1.8kPa,可以进一步提高穿戴状态下的尿布1的外观。第1区域71优选形成在穿戴尿布1时与穿戴者的从髂骨嵴至髂前上棘之间的部位(以下也称为髂骨区域)接触的部位。髂骨嵴和髂前上棘为解剖学用语。髂骨嵴是指图7中9a所示的部位,髂前上棘是指图7中9b所示的部位。一直以来人们认为,为了防止短裤型尿布在穿戴中的错位下掉、特别是为了防止幼儿用短裤型一次性尿布在穿戴中的错位下掉,有效的是提高配设于腰开口部的弹性部件的收束压,通过该腰开口部使短裤型尿布紧贴在穿戴者的身体上(例如参照在前所述的日本专利申请实开平2-84623号公报)。但是,本发明人等的研究结果表明,为了有效地防止短裤型尿布在穿戴中的错位下掉,与提高腰开口部的收束压相比,使与穿戴者的髂骨区域相对应的尿布部位的收束压高于以往尿布更为有效。其理由是:因为穿戴者特别是幼儿,其身体特征是腰围突出,所以提高与该突出的腰围相接触的腰开口部的收束压时,由于收束压高,腰开口部渐渐缩小,从而该腰开口部会错位下滑到腰围变细的部位。
第1区域71上的尿布1穿戴时的压力可以通过调整例如第1弹性部件71a的材料、粗细、伸长率或配设间隔来控制。
第1区域71上的尿布1穿戴时的压力通过将尿布1穿戴在周长为500mm的圆筒上,利用穿戴压测定装置(株式会社AMI Techno生产的接触压测定器(AMI3037-2))进行测定。具体测定方法如下所述。
[第1区域71的压力的测定方法]
使用Φ=15mm的气囊,按照气囊的中心位于腰开口部的前端部的方式进行设置,测定穿戴压(P1)。设置气囊的尿布宽度方向的位置为尿布的左右两侧边和吸收性芯4的左右两侧边的大致中心(参照图3)。接着,沿着尿布1的长度方向使气囊中心移动5mm,测定穿戴压(P2)。同样,以5mm的间隔进行测定,得到P3、P4、P5、...、Pn。P1~Pn的测定是在外包覆材料11上的从腰开口部至腿开口部的左右两侧部彼此相互接合的范围内进行的。在腹侧部上,P1~Pn以左右各2点,进行合计4点的测定。将它们的平均值作为腹侧部的穿戴压。同样,在背侧部上也进行合计4点的测定,将平均值作为背侧部的穿戴压。在P1~Pn的值中,将连续满足1.1~2.5kPa的部位间的距离作为第1区域71的宽度。例如,当P3~P6满足上述值时,区域的宽度=(6-3)×5=15mm。另外,此时第1区域71的中心设定为测定点3和测定点6的中点。
使圆筒周长为500mm的理由是由于作为穿戴本实施方式尿布1的主要对象的幼儿的腰围周长的平均值大约为500mm。另外,这里所谓的腰围周长是考虑幼儿的姿势变化时的腰围周长的变化,以站位和坐位测定的腰围的平均值。
穿戴者的从髂骨嵴至髂前上棘的部位具有一定宽度,通过在该宽度范围内将尿布1的第1区域71固定在该部位上,能够更加有效地防止尿布1的错位下掉。由此观点出发,在本实施方式的尿布1中,优选的第1区域71的宽度(即沿着尿布1的长度方向的第1区域71的长度)W1为15~35mm。如果该宽度W为20~35mm、特别是25~30mm,则可以更有效地防止尿布1的错位下掉,另外还可以进一步提高穿戴状态下的尿布1的外观和尿布1的穿戴操作性(穿戴容易性等)。
在尿布1的穿戴状态下,为了使第1区域71接触于穿戴者的从髂骨嵴至髂前上棘的部位,尿布1的尺寸与穿戴者的体格的关系也很重要。例如,当考虑短裤型尿布的主要穿戴对象者的幼儿时,在尿布1的展开状态下,优选将腹侧部A的第1区域71的中心位置(沿着尿布1的长度方向的中心位置)和尿布1的长度方向中心线CL之间的距离K1设定为180~220mm,并且在尿布1的展开状态下,优选将背侧部B的第1区域71的中心位置(沿着尿布1的长度方向的中心位置)和尿布1的长度方向中心线CL之间的距离K2设定为180~220mm,由此可以使第1区域71顺利地接触穿戴者的髂骨区域。该值是对350位短裤型尿布的主要穿戴对象者的幼儿进行身体测量后决定的。具体地说,如图8所示,如果以位于髂前上棘的水平位置高度的腹侧部左右中心点作为髂前上棘点高前中心,以背侧部作为髂前上棘点高后中心,则上述值是将从髂前上棘点高前中心经由裆部至髂前上棘点高后中心的长度作为髂前上棘点高前后长,在该髂前上棘点高前后长上加上考虑了尿布材料产生的厚度等的必要长度后得到某个数值,将该数值一分为二后得到的值。通过将该距离K1和K2设定为185~215mm、特别是190~215mm,可以使第1区域71更加顺利地接触穿戴者的髂骨区域。
第1区域71存在于腹侧部A和背侧部B上,但腹侧部A和背侧部B在穿戴时的压力不必完全相同。即,腹侧部A和背侧部B的第1区域71上的穿戴时压力如果满足1.1~2.5kPa,则弹性体的材料、粗细、伸长率、配设间隔在腹侧部A和背侧部B上也可以不同。但是,腹侧部A和背侧部B的第1区域71的构成如果过度不同,则外包覆材料11上的长度方向前后端部的左右两侧部彼此互相接合的部位在穿戴时有可能前后某一方发生错位,在尿布1的外观上产生不良。因此,当将腹侧部A和背侧部B的第1区域71的穿戴时压力较大者作为A、较小者作为B时,(A-B)/A的比优选在30%以内。
本发明中,尿布1的长度方向中心线CL是指当尿布1的腹侧部A的两侧边A1、A2与背侧部B的两侧边B1、B2实质上不错位而相互接合时,从尿布1展开状态的A1、B1的中点通过且沿尿布宽度方向的直线(参照图3)。与此不同,如图9(a)和(b)所示,腹侧部A的两侧边A1、A2不与背侧部B的两侧边B1’、B2’接合、而在比两侧边B1’、B2’更靠近长度方向内侧的位置B1、B2处接合时,假设没有从B1、B2至B1’、B2’的区域,然后如上所述地决定尿布长度方向的中心线。
本实施方式的尿布1的收束力优选主要利用配置于第1区域71的第1弹性部件71a。换句话说,与以往的短裤型尿布不同,不必将配置于腰开口部5的弹性部件所产生的收束力用作将尿布1固定于穿戴者身体的主要手段。相反,本发明人等确认,如果提高腰开口部5的收束力,则会助长尿布1的错位下掉。由此观点出发,在本实施方式的尿布1中,优选将尿布穿戴时的腰开口部5的压力平均值设定为低于以往的短裤型尿布的值即0.3~1.5kPa。该压力优选比尿布穿戴时的第1区域71的压力平均值低0.5~1.0kPa。另外,通过使尿布穿戴时的腰开口部5的压力在上述范围内,则具有在穿戴尿布1时容易扩大腰开口部5,从而容易进行穿戴操作的优点。如果为0.3kPa以下,则往往产生穿戴前的尿布1的自然长度增大、作为衣服看上去不美观等不良情况。
尿布穿戴时的腰开口部5的压力平均值更优选为0.4~1.2kPa、进一步优选为0.4~1.0kPa时,可以更有效地防止尿布1的错位下掉。腰开口部5的压力可通过与上述第1区域71的压力的测定方法相同的方法测定。即,在尿布1的腰开口部5中插入(穿戴)周长为500mm的圆筒,使穿戴压测定装置的气囊中心位于尿布长度方向上距离腰开口部的前端部15mm的位置上,测定穿戴压。测定沿着圆周方向以50mm间隔分10个点进行,以其平均值作为腰开口部的压力。如图9(a)和(b)所示,腹侧的腰开口部的端缘位置和背侧的腰开口部的端缘位置不一致时,以腹侧和背侧相重合的区域中最靠近端部的位置作为腰开口部。腰开口部5的压力可以通过例如调整腰部弹性部件51的材料、粗细、伸长率或配设间隔来控制。再者,腰开口部5的压力落入第1区域71的压力范围时,该位置包含在第1区域71中。
在尿布1中,优选实质上沿着腿开口部以伸长状态配置有弹性部件61a、61b。而且,尿布穿戴时的腿开口部6的压力平均值优选为1.0~2.4kPa,特别优选为1.2~2.2kPa。由于尿布穿戴时的腿开口部6的压力在上述范围内,因此腿开口部6的开口端可以适当地吻合于穿戴者的腹股沟部,可以有效地防止液体从穿戴者的腿周围的渗漏。另外,即便穿戴时由于排尿和排便引起的尿布1的裆部重量增加,也可以防止裆部的吸收体与穿戴者的身体分开,防止穿戴中的尿布1的外观变差和尿液及粪便的渗漏。结果,可以得到能将穿戴状态的尿布1保持在良好状态等的效果。
用下述方法测定腿开口部的穿戴压。装置和气囊与腰开口部的测定相同。在尿布1的腿开口部6中插入(穿戴)周长为300mm的圆筒,在配置有弹性部件61a、61b的部位上,沿着圆周方向以50mm间隔进行6个点的测定。当存在多条弹性部件61a、61b时,在配置有该弹性部件的区域的宽度中心点进行测定。以右腿和左腿共计12点的平均值作为腿开口部6的穿戴压。对于完全或部分没有腿部弹性部件61a、61b的尿布而言,以对应部位的配置了侧部折边弹性部件81的区域的穿戴压作为腿开口部的穿戴压。使圆筒周长为300mm的理由是因为穿戴本实施方式尿布1的主要对象者的幼儿的腹股沟部(腿根部)的周长平均值大致为300mm。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的尿布1中,尿布穿戴时的第1区域71、腰开口部5和腿开口部6以外的区域,例如位于第1区域71与腿开口部6之间的第2区域72的压力平均值优选为0.2~0.8kPa,更优选为0.3~0.6kPa。由此,可以以适当的压力使尿布1紧贴在穿戴者的身体上,可以有效地防止液体渗漏。在穿戴尿布1时,第2区域72接触于穿戴者的髂骨区域的下侧区域(下腹部)。第2区域72的宽度(即,沿着尿布1的长度方向的第2区域72的长度)W2优选为40~70mm,特别优选为45~65mm。
与此相关,在尿布1中,当比较尿布穿戴时的腰开口部5、第1区域71和第2区域72的压力时,优选第1区域71的压力最高、腰开口部5的压力次之、第2区域72的压力最低。通过将各部位的压力设定成此种顺序,不仅能够有效地防止穿戴中尿布1的错位下掉,而且尿布1可以舒适地紧贴在穿戴者的身体上,有效地防止液体渗漏。
在第1发明中,作为吸收性芯6还可以使用图6所示实施方式以外的方式。例如,在图6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吸收性芯4在其长度方向上分割为3个,但是分割体的左右两侧的分割体只要可以与外包覆材料分开即可,分割数不限于3个,也可分割成4个以上。
另外,只要吸收性芯4在其宽度方向两侧边部附近能够与尿布主体分开,则吸收性芯4的形状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如,如图10(a)所示,吸收性芯4可以是下部吸收体42和配置在其上的上部吸收体41形成的两层结构。上部吸收体41为大致T字形。下部吸收体42具有大于上部吸收体42的尺寸,作为整体具有纵长的矩形。下部吸收体42沿着其长度方向具有一对非纤维层压部43。非纤维层压部43在下部吸收体42的长度方向上延伸。非纤维层压部43并不延伸至下部吸收体42的长度方向的各端缘,仅在下部吸收体42的长度方向的大致中央部上形成。因此,非纤维层压部43的各端部和下部吸收体42的长度方向的各端缘42a之间成为没有非纤维层压部的纤维层压部44、44。
各非纤维层压部43形成在相对于下部吸收体42的纵中心线左右对称的位置上。非纤维层压部43具有由直线部45和连接于该直线部45的各端部的圆弧部46所划分的大致弓形的细长形状。在各非纤维层压部43中,其直线部45位于下部吸收体42的宽度方向靠外侧,圆弧部46位于下部吸收体42的宽度方向靠内侧。
另一方面,成为大致T字形的上部吸收体41的脚部41a位于下部吸收体42的非纤维层压部43之间的部位。脚部41a的长度与非纤维层压部43的长度大致相同。上部吸收体41的头部41b位于下部吸收体42的一个纤维层压部44上。头部41b的宽度比下部吸收体42的宽度窄一些。而且,在吸收性芯4中,上部吸收体41的头部41b所在之侧配置于尿布的背侧。
就本实施方式的吸收性芯4而言,在下部吸收体42中,比非纤维层压部43更位于宽度方向外侧的部分相当于图6所示吸收性芯的左右两侧的分割体4a、4c。另外,在下部吸收体42中,位于非纤维层压部43之间的部分以及上部吸收体41的脚部41a相当于图6所示吸收性芯的中央部的分割体4b。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吸收性芯4,由于非纤维层压部43具有上述的大致弓形的形状,因此在下部吸收体42中,比非纤维层压部43更位于宽度方向外侧的部分的竖起性变得良好。
作为图10(a)~(c)所示实施方式的吸收性芯的变形例,还可以使用图11(a)和(b)所示实施方式的吸收性芯4。图11(a)和(b)所示实施方式的吸收性芯4是仅由图10(a)~(c)所示实施方式的吸收性芯中的下部吸收体构成的。在本实施方式的吸收性芯中,由于沿着吸收性芯4的长度方向形成了一对呈大致弓形的细长的非纤维层压部43,因此比非纤维层压部43更位于宽度方向外侧的部分的竖起性变得良好。
另外,图12(a)和(b)所示实施方式的吸收性芯4为图11(a)和(b)所示吸收性芯的变形例,非纤维层压部43并非是闭合的形状。而且,在长度方向上延伸的左右分割体4a、4c为在它们的一个端部处与中央的分割体4b相连接的状态。另外,在图12(c)所示实施方式的吸收性芯4中,在矩形状的吸收性芯4的左右两侧边部分别形成有多个凹口4d,位于凹口4d之间的吸收性芯4可与尿布主体分开。进而,在图12(d)和(e)所示实施方式的吸收性芯4中,吸收性芯4为上层4e和下层4f的两层结构。上层4e和下层4f各自的形状为,在将两者重叠的状态下,在吸收性芯4的左右两侧边部分别形成有多个凹口4d,且位于凹口4d之间的吸收性芯4可与尿布主体分开。
接着,参照图13和图14说明第2发明的实施方式。另外,对于未对第2发明进行特别说明的方面,可以适当采用上述第1发明的相关说明。另外,在图13和图14中,与图1~图12相同的部件用相同符号表示。
图13(a)和(b)表示了短裤型一次性尿布的外包覆材料的展开状态的俯视图。图13(a)和图13(b)为相同图,为了容易观察图面将符号分开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尿布的立体图和组装尿布前的状态的分解立体图与在第1发明中说明过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的实施方式相同。因此,对于该立体图和分解立体图可以参照图1和图2。此外,在以下说明中,所谓的假想展开图是指将短裤型尿布在其正侧面的位置上沿纵方向假想地切断并展开后得到的图。另外,所谓的假想纵切断线是指将短裤型尿布在其正侧面的位置上沿纵方向假想地切断时的线。
在本实施方式的尿布1中,在尿布1的正侧面位置上设置有侧边密封部S。因此,将尿布1在其正侧面的位置上沿纵方向假想地切断并展开后得到的假想展开图的形状与外包覆材料11的展开图的形状一致。另外,假想纵切断线与沿纵方向通过侧边密封部S上的线一致。
如图13(a)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尿布1中,在上述假想展开图、即本实施方式的尿布1的外包覆材料11的展开图的前侧部上,假想纵切断线、即通过侧边密封部上的纵线S1和与其交叉的腿洞所成的角θ1小于90度。即,尿布1的腹侧部A中的腿洞形状为凹向内侧的凹状。该角度优选为50~85度。另一方面,在外包覆材料11的展开图的后侧部上,腿洞比直线P1-P2更朝向外侧而成为凸状,该直线P1-P2是连接通过侧边密封部上的纵线S2的下端部的位置P1和长度方向中央线U与腿洞的交点位置P2的直线。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尿布1中,腹侧部A的腿洞成为凹向内侧的凹状,同时背侧部C的腿洞成为朝向外侧的凸状。该形状是通过上述的设计方法得到的形状,这种特异形状的腿洞极好地吻合于穿戴者的腹股沟部。结果,穿戴状态时的尿布1的外观变得极为良好。特别是,尿布1的裆部C在外观上变得利落。另外,由于防止了在穿戴者的腿周围产生空隙,因此在尿布1的腿洞上配置弹性部件时,可以降低其收束力。另外,不易引起在尿布1的穿戴过程中由于穿戴者的动作等引起的尿布1的错位下掉、以及由腿洞后侧部的错位上窜导致的臀部露出。特别是,不易引起尿布1的裆部C的肥大。由于可以降低尿布1的腿洞的收束力以及不易引起错位下掉和错位上窜,因此也不易妨碍穿戴者的动作。
此外,背侧部C的腿洞成为朝向外侧的凸状的含义不仅限于图13(a)所示的形状,还包括整体并非凸状而部分具有凸状部的形状,例如也包括图14(a)~(c)所示的形状。
从使腿洞更加良好地吻合于穿戴者的腹股沟部的观点出发,在外包覆材料11的展开图的后侧部上,如图13(a)所示,使凸状部上的直线P1-P2与腿洞之间的距离为最大时在该直线P1-P2上的位置(图中用P3表示)比该直线P1-P2的中点(图中用P4表示)更靠近外包覆材料11的展开图的中央侧。也就是说,由于呈凸状的腿洞的顶点位于靠近尿布裆部C的位置(比直线P1-P2的中点P4更靠近假想展开图的中央侧),因此可以使腿洞进一步良好地吻合于穿戴者的腹股沟部。
同样,从使腿洞更加良好地吻合于穿戴者的腹股沟部的观点出发,如图13(a)所示,将位置P3与直线P1-P2的中点P4之间的距离设定为0~50mm,所述位置P3是凸状部上的直线P1-P2与腿洞之间的距离为最大时在该直线P1-P2上的位置。上述距离优选为0~30mm,特别优选为0~20mm。
为了使腿洞良好地吻合于穿戴者的腹股沟部,尿布1的腹侧部A和背侧部B的平衡也很重要。详细地说,如图13(a)所示,将从纵线S1的下端部至该展开图中的最小宽度部的长度T1、以及从纵线S2的下端部至该展开图中的最小宽度部的长度T2之比即T1∶T2设定为25∶75~40∶60,所述纵线S1通过外包覆材料11的展开图中的前侧部的侧边密封部上,所述纵线S2通过外包覆材料11的展开图中的后侧部的侧边密封部上。上述比值优选为T1∶T2=30∶70~35∶65。如果T1和T2之比在该范围之外,则腿洞不会沿着腹股沟部的立体形状而吻合于腹股沟部,为了防止在尿布与穿戴者的身体之间产生空隙,则必须在尿布上配置具有过强收束力的弹性部件,同时穿戴状态下的尿布外观变差。此外,最小宽度部不限定在一个位置,当最小宽度部以同样宽度在长度方向上延伸时,将该同样宽度部分的长度方向上1/2长度的位置定义为最小宽度部。
本发明人等发现,为了使即便穿戴者活动腿洞的位置也正确吻合于穿戴者的腹股沟部,有利的是在外包覆材料11的展开图的后侧部上,腿洞的周边部可以在与该周边部垂直的方向上伸缩。为了达到该目的,如图13(a)所示,优选在后侧部的腿洞周边部的外层无纺布和内层无纺布之间配置弹性部件E,赋予该部位伸缩性。此时,对于弹性部件E的排列方向,与外包覆材料11的展开图中的宽度方向中心线V所成角θ2优选为10~90度,更优选为30~60度。由此,即便穿戴者活动,由于该部位随着伴随腿部运动的皮肤伸缩而柔软地伸缩,因此可以防止该部位的肥大、以及由该部位的错位上窜所导致的臀部露出等。结果,穿戴状态下的尿布1的穿戴舒适感和外观进一步提高。
从进一步提高穿戴状态下的尿布的外观的观点出发,如图13(a)所示,在外包覆材料11的展开状态下,使通过前侧部的侧边密封部上的纵线S1的下端部与通过后侧部的侧边密封部上的纵线S2的下端部之间的距离、即在前面第1发明中说明过的下端间距离M优选为210~280mm,特别优选为230~270mm,进一步优选为230~260mm。
另外,为了使穿戴者的胯间部存在适当量(长度或面积)的吸收性芯4,提高尿布裆部C的外观,与之前说明的第1发明同样,优选将尿布裆部C的最小宽度部的宽度、即展开状态的外包覆材料11的长度方向中央部的最小宽度部的宽度N(参照图13(a))设定为50~150mm、特别优选为60~140mm、进一步优选为60~120mm。
在本实施方式的尿布1中,通过将之前说明的第1区域71上的尿布1穿戴时的压力优选为1.1~2.5kPa、更优选为1.1~2.0kPa、进一步优选为1.2~1.8kPa,可以防止尿布1的错位下掉,进一步提高穿戴状态下的尿布1的外观。该理由与之前说明的第1发明的情况相同。第1区域71优选形成在穿戴尿布1时与穿戴者的髂骨区域相接触的部位上。第1区域71上的尿布1穿戴时的压力的测定方法如前所述。
在本实施方式的尿布1中,如图13(b)所示,优选使第1区域71的宽度(即,沿着尿布1的长度方向的第1区域71的长度)W1为15~35mm。该理由与之前说明的第1发明的情况相同。如果该宽度W为20~35mm、特别是25~30mm,则可更有效地防止尿布1的错位下掉,并且能够进一步提高穿戴状态下的尿布1的外观和尿布1的穿戴操作性(穿戴容易性等)。
如图13(b)所示,通过在尿布1的展开状态下使腹侧部A的第1区域71的中心位置(沿尿布的1长度方向的中心位置)与尿布1的长度方向中心线CL之间的距离K1为180~220mm、且在尿布1的展开状态下使背侧部B的第1区域71的中心位置(沿尿布1的长度方向的中心位置)与尿布1的长度方向中心线CL之间的距离K2为180~220mm,可以使第1区域71顺利地接触于穿戴者的髂骨区域。该理由与之前说明的第1发明的情况相同。通过将距离K1和K2更加优选设定为185~215mm、进一步优选设定为190~215mm,可以使第1区域71更加顺利地接触于穿戴者的髂骨区域。
本实施方式的尿布1也与第1发明的尿布同样,优选使尿布的收束力主要利用配置于第1区域71的第1弹性部件71a。由此观点出发,在本实施方式的尿布1中,优选使尿布穿戴时的腰开口部5的压力为低于以往的短裤型尿布的值,即0.3~1.5kPa。该压力优选小于尿布穿戴时的第1区域71的压力。如果将尿布穿戴时的腰开口部5的压力更加优选设定为0.4~1.2kPa、进一步优选设定为0.4~1.0kPa,则可更加有效地防止尿布1的错位下掉。
本实施方式的尿布1与第1发明的尿布相同,优选使尿布穿戴时的腿开口部6的压力为1.0~2.4kPa,特别优选为1.2~2.2kPa。其理由与第1发明的情况相同。腿开口部的穿戴压的测定方法如前所述。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尿布1与第1发明的尿布同样,尿布穿戴时的第1区域71、腰开口部5和腿开口部6以外的区域,例如位于第1区域71和腿开口部6之间的第2区域72的压力优选为0.2~0.8kPa,更优选为0.3~0.6kPa。其理由与第1发明的情况相同。第2区域72在穿戴尿布1时接触于穿戴者的髂骨区域的下侧区域(下腹部)。如图13(b)所示,第2区域72的宽度(即沿着尿布1的长度方向的第2区域72的长度)W2优选为40~70mm,特别优选为45~65mm。
与此相关,本实施方式的尿布1也与第1发明的尿布同样,在比较尿布穿戴时的腰开口部5、第1区域71和第2区域72的压力时,优选第1区域71的压力最高、腰开口部5的压力次之、第2区域72的压力最低。其理由与第1发明的情况相同。
在第2发明的尿布中,优选存在于穿戴者的胯间部的吸收性芯的尺寸在长度方向上和宽度方向上均减小。即,优选存在于穿戴者的胯间部的吸收性芯的量减少。但是,这可能会引起尿布吸收容量的下降。为了防止该问题,在第2发明的尿布中也与之前所述第1发明的尿布同样,优选使用图6所示形状的吸收性芯。
在第2发明中使用图6所示形状的吸收性芯4时,优选将穿戴中的吸收性芯4的实质上的宽度(吸收性芯与尿布主体的粘接宽度)设定为20~90mm。从穿戴时裆部的吻合性、以及防止肥大的观点出发,更优选为20~80mm,进一步优选为30~70mm。另外,优选将尿布1的穿戴前的吸收性芯4的宽度(左右分割体分开前的宽度)设定为50~150mm。从裆部的吸收性能的观点出发,更优选为60~150mm,进一步优选为70~140mm。
在第2发明中,也可以使用图10、图11和图12(a)~(e)所示形状的吸收性芯代替图6所示形状的吸收性芯。
以上,根据其优选实施方式说明了本发明(第1发明和第2发明),但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如,在第1发明和第2发明中,可以仅使外包覆材料11中的内层无纺布13和外层无纺布12的任何一方为防水性无纺布。另外,在通过侧部折边8可确保充分的防漏性时,内层无纺布13和外层无纺布12两者也均可以使用透水性无纺布。
另外,在第2发明的图13(a)和(b)所示实施方式的尿布中,由于侧边密封部S位于尿布1的正侧面位置上,因此假想展开图与外包覆材料11的展开图一致,但第2发明也可同样适用于侧边密封部的位置比尿布的正侧面位置更偏靠前侧或后侧的尿布(例如在背景技术项中说明的日本专利申请特开平9-66071号公报中记载的尿布)。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更加详细地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的范围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定。
[实施例1和2(第1发明的实施例)以及比较例1~3]
制作图1~图3所示的短裤型尿布。吸收体主体10的正面片材2由单位面积质量为25g/m2的亲水性热风法无纺布构成。背面片材3由单位面积质量为20g/m2的聚乙烯片材构成。另外,外包覆材料11的外层无纺布11由单位面积质量为25g/m2的防水性热风法无纺布构成,内层无纺布由单位面积质量为18g/m2的防水性纺粘法无纺布构成。由各弹性部件产生的压力通过改变弹性材料的种类和伸长率进行调整。所得尿布的各值示于表1中。
将所得的尿布穿戴在1~2岁的3名幼儿身上,按照以下标准由母亲评价此时的穿戴性和穿戴状态。结果示于表1中。
(1)尿布在穿戴状态下的裆部的肥大
○:不烦扰
△:稍微有些烦扰
×:烦扰
(2)尿布在穿戴状态下的活动容易性
○:容易活动
△:活动稍有困难
×:难以活动
(3)在尿布上穿上裤子的容易性
○:容易穿上
△:比较容易穿上
×:难穿上
(4)在尿布上穿上裤子时的裆部肥大
○:不烦扰
△:稍微有些烦扰
×:烦扰
(5)穿戴60分钟后的尿布的错位下掉
○:无错位
△:稍有错位
×:有错位
表1
    下端间距离(mm)   最小宽度部的宽度(mm) 裆部的肥大 活动容易性 裤子的穿戴容易性 穿上裤子时的裆部的肥大 尿布的错位下掉
实施例1     250   100   ○
实施例2     270   150   ○
比较例1     250   180   △ ×
比较例2     295   120   × × ×
比较例3     290   185   × × × × ×
由表1所示结果可知,各实施例的尿布在其穿戴状态下不会产生肥大,活动容易。另外,还可知在尿布上容易穿上裤子,裤子上不会产生肥大。而且也没有尿布的错位下掉。与此相对照,就尿布裆部的最小宽度部的宽度较大的比较例1的尿布而言,在尿布及在其上穿有的裤子的裆部会产生肥大,并且难以活动,易错位下掉。比较例2的尿布由于下端间距离大,因此与比较例1的尿布相比较,在尿布及在其上穿有的裤子的裆部更加产生肥大。比较例3的尿布由于尿布裆部的最小宽度部的宽度较大而且下端间距离也较大,因此所有的评价项目均差。
[实施例3和4(第2发明的实施例)以及比较例4~7]
制作图1、图2和图13(a)和(b)所示的短裤型尿布。吸收体主体10的正面片材2由单位面积质量为25g/m2的亲水性热风法无纺布构成。背面片材3由单位面积质量为20g/m2的聚乙烯片材构成。外包覆材料11的外层无纺布11由单位面积质量为25g/m2的防水性热风法无纺布构成,内层无纺布由单位面积质量为18g/m2的防水性纺粘法无纺布构成。所得的尿布的各值示于表2。
将所得的尿布穿戴在3名1~2岁的幼儿身上,进行以下评价。结果示于表2。
(1)穿戴60分钟后腿周围的橡胶痕迹
○:无橡胶痕迹
△:稍有橡胶痕迹
×:有橡胶痕迹
(2)穿戴60分钟后腰围上的错位
○:无错位
△:稍有错位
×:有错位
(3)穿戴60分钟后腿洞后侧部的错位上窜
○:无错位上窜
△:稍有错位上窜
×:有错位上窜
表2
θ1(°)   相对于P1-P2的凹凸   P1-P2与腿洞的距离为最大时的位置   P3-P4(mm)   T1∶T2 腿周围的橡胶痕迹 腰围上的错位 腿洞后侧部的错位上窜
实施例3 75   凸   比中点更靠中央侧 9.6 33∶67
实施例4 82   凸   比中点更靠中央侧 25.3 39∶61
比较例4 100   凸   比中点更靠中央侧 9.6 33∶67 ×
比较例5   75   不凸出   -   -   35∶65 ×
比较例6 74   凸   比中点更靠外侧 - 34∶66 ×
比较例7 75   凸   比中点更靠中央侧 56.3 46∶54 × ×
如表2所示结果可知,在各实施例的尿布中,腿周围没有被过度地收束,并且可防止腰围上尿布的错位下掉以及腿洞后侧部的错位上窜。与此相对照,在腿洞形状脱离本发明范围的比较例4~7的尿布中,腿周围被过度收束(比较例4),并且产生腰围上尿布的错位下掉以及腿洞后侧部的错位上窜(比较例5~7)。
第1发明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在穿戴状态下裆部不肥大,尿布的外观利落。因此不会妨碍穿戴者的活动,特别是腿部的活动,另外,在尿布的穿戴中不易发生由于穿戴者的动作等引起的尿布的错位下掉。结果也不易引起尿液和粪便渗漏。并且在尿布上容易穿上外裤或裤子等外衣,穿上后的外衣也具有利落的外观。
在第2发明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中,尿布的裆部正好沿着穿戴者的腹股沟部,尿布的裆部具有利落的外观。另外,为了防止在穿戴者的腿周围产生缝隙而在腿洞上配置弹性部件时,可以降低其收束力。另外,在尿布的穿戴中不易发生由于穿戴者的动作等引起的尿布的错位下掉、以及腿洞后侧部的错位上窜导致的臀部露出。特别是不易发生尿布的裆部肥大。由于可以降低腿洞的过度收束力以及不易发生尿布的错位下掉和错位上窜,因此也不易妨碍穿戴者的活动。

Claims (11)

1、一种短裤型一次性尿布,在该尿布上形成有腰开口部和一对腿开口部,其中,在所述尿布的展开状态下,长度方向前侧部的折翼部的下端边缘与后侧部的折翼部的下端边缘之间的距离设定为210~280mm,同时所述尿布的长度方向中央部附近的最小宽度部的宽度设定为50~160m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其中,吸收性芯在其宽度方向两侧边部附近可以与尿布主体分开,同时在可分开的部分之间固定于尿布主体上。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其中,在分别位于尿布的腹侧部及背侧部的所述腰开口部和所述腿开口部之间存在将尿布穿戴时的压力设定为1.1~2.5kPa的区域,且该区域的宽度为15~35mm。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其中,在所述尿布的展开状态下,从长度方向中心线至腹侧部的所述区域的中心位置之间的距离为180~220mm,且从长度方向中心线至背侧部的所述区域的中心位置之间的距离为180~220mm。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其中,所述区域主要存在于尿布的左右两侧边和所述吸收体的左右两侧边之间。
6、如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其中,所述区域形成在穿戴尿布时与穿戴者的从髂骨嵴到髂前上棘之间的部位接触的部位上。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其中,尿布穿戴时的所述腰开口部的压力设定为0.3~1.5kPa。
8、一种短裤型一次性尿布,在该尿布上形成有腰开口部和一对腿开口部,其中,当考虑将所述尿布在其正侧面的位置上沿纵方向假想地切断并展开后得到的假想展开图时,在前侧部上,假想纵切断线和与其交叉的腿洞所成的角小于90度;在后侧部上,腿洞比直线P1-P2更朝向外侧成为凸状,该直线P1-P2是连接假想纵切断线的下端部的位置P1和长度方向中央线与腿洞的交点位置P2的直线,另外,在所述凸状部上,直线P1-P2与腿洞之间的距离为最大时在该直线P1-P2上的位置比该直线P1-P2的中点更靠近假想展开图的中央侧,且该位置与中点的距离为0~50mm;从前侧部的假想纵切断线的下端部至假想展开图中的最小宽度部之间的长度T1与从后侧部的假想纵切断线的下端部至假想展开图中的最小宽度部之间的长度T2之比T1∶T2为25∶75~40∶60。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其中,当考虑所述假想展开图时,前侧部的假想纵切断线的下端部与后侧部的假想纵切断线的下端部之间的距离为210~280mm。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其中,所述外包覆材料的后侧部的腿洞的周边部在与该周边部垂直的方向上可以伸缩。
11、如权利要求8~10中任一项所述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其中,所述外包覆材料的后侧部的腿洞的凸状部的顶点位于比直线P1-P2的中点更靠假想展开图的中央侧的位置上。
CN200580025768A 2004-07-30 2005-07-21 短裤型一次性尿布 Active CN100586408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24891/2004 2004-07-30
JP2004224888 2004-07-30
JP224888/2004 2004-07-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93094A true CN1993094A (zh) 2007-07-04
CN100586408C CN100586408C (zh) 2010-02-03

Family

ID=382148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80025768A Active CN100586408C (zh) 2004-07-30 2005-07-21 短裤型一次性尿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586408C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26709A (zh) * 2009-06-23 2010-12-29 花王株式会社 衬垫保持器
CN104185464A (zh) * 2012-03-30 2014-12-03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一次性尿布
CN104203175A (zh) * 2012-03-30 2014-12-10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一次性尿布
TWI578973B (zh) * 2015-09-04 2017-04-21 Oji Holdings Corp Absorbent items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26709A (zh) * 2009-06-23 2010-12-29 花王株式会社 衬垫保持器
CN101926709B (zh) * 2009-06-23 2014-05-07 花王株式会社 衬垫保持器
CN104185464A (zh) * 2012-03-30 2014-12-03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一次性尿布
CN104203175A (zh) * 2012-03-30 2014-12-10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一次性尿布
CN104185464B (zh) * 2012-03-30 2015-09-30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一次性尿布
CN104203175B (zh) * 2012-03-30 2016-04-27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一次性尿布
TWI551274B (zh) * 2012-03-30 2016-10-01 Uni Charm Corp Disposable disposable diaper
TWI578973B (zh) * 2015-09-04 2017-04-21 Oji Holdings Corp Absorbent item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586408C (zh) 2010-0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705184B1 (ko) 팬츠형 일회용 기저귀
CN1199625C (zh) 一次性尿布
CN101170978B (zh) 一次性尿布
TWI405563B (zh) Pants can be discarded diaper
CN1282234A (zh) 为改进外观和保持性能采用增强弹性设计的吸收制品
CN101043863A (zh) 具有阻碍箍条的一次性吸收制品
JP5632521B2 (ja) パンツタイプ使い捨ておむつ
CN106029023B (zh) 短裤型的穿着物品
JP2006061681A (ja) パンツ型使い捨ておむつ
CN108289765A (zh) 吸收性物品
CN1993094A (zh) 短裤型一次性尿布
TWI576100B (zh) Absorbent items
CN108135756A (zh) 带有腿部裤边的一次性裤型吸收性物品
CN1264490C (zh) 短裤型一次性尿布及其制造方法
JP2009125088A (ja) パンツ型吸収性物品
JP4961259B2 (ja) パッドホルダー
JP5632346B2 (ja) パンツタイプ使い捨ておむつ
CN110337285A (zh) 适用于男性用户的一次性裤型吸收性物品
CN108883006A (zh) 吸收性制品
CN100337609C (zh) 内裤型一次性尿布
JP2013070820A5 (zh)
JP4493435B2 (ja) パンツ型使い捨ておむつ
JP5444541B2 (ja) 着用物品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TWI774912B (zh) 短褲型用後即棄式紙尿褲
JP2006043015A (ja) パンツ型使い捨ておむ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