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91416A - 光学片和使用该光学片的背光单元 - Google Patents

光学片和使用该光学片的背光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91416A
CN1991416A CNA2006100943468A CN200610094346A CN1991416A CN 1991416 A CN1991416 A CN 1991416A CN A2006100943468 A CNA2006100943468 A CN A2006100943468A CN 200610094346 A CN200610094346 A CN 200610094346A CN 1991416 A CN1991416 A CN 19914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diffusion sheet
scattering
sheet
diffu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09434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07613C (zh
Inventor
李万焕
文源铎
朴裁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Displ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Philips LC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Philips LCD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Philips LCD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9914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914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0761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07613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02B5/0273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zed by the use
    • G02B5/0278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zed by the use used in transmiss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02B5/0205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 G02B5/0236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the diffusion taking place within the volume of the element
    • G02B5/024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the diffusion taking place within the volume of the element by means of dispersed particl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02B5/0205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 G02B5/0257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creating an anisotropic diffusion characteristic, i.e. distributing output differently in two perpendicular ax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1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in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source into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2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in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source into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by one optical element, or plurality thereof, placed between the light guide and the light source, or around the light source
    • G02B6/0025Diffusing sheet or layer; Prismatic sheet or laye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6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a specially adapted diffusing, scattering or light controlling memb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光学片和使用该光学片的背光单元,其中使视角的偏差最小化,从而提高了图像质量。该光学片包括:具有多个散射图案的散射片,用于使入射光在至少两个方向上散射,从而使该入射光具有不同的强度。

Description

光学片和使用该光学片的背光单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LCD)器件,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光学片和使用该光学片的背光单元,其中视角的偏差被最小化以提高图像质量。
背景技术
近来,已经开发出多种能够减小阴极射线管的重量和体积的平板显示器。平板显示器的示例包括液晶显示器(LCD)、场发射显示器(FED)、等离子体显示板(PDP),以及发光显示器(LED)。
其中,LCD通过使用LCD板对从背光单元发出的光束进行控制来显示期望的图像。LCD板包括多个液晶单元以及用于切换要提供给各个液晶单元的视频信号的多个控制开关。
背光单元包括棱镜片和散射片,其能够有效地对光进行会聚和散射。
下面将参照附图来描述现有技术的棱镜片和散射片。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的棱镜片和散射片。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的棱镜片11包括聚光片12,以及形成在聚光片12上的多个棱镜峰(prism peak)13。
每一个棱镜峰13都具有三棱柱形状,它们的顶点排列在聚光片12上,以与散射片10相对。棱镜峰13对从灯发出的光进行会聚并将会聚光传送至散射片10。
同时,棱镜片11对沿棱镜峰13的排列方向在X轴方向上散射的光或者在Y轴方向上散射的光进行更有效的会聚。
具体地,棱镜片11对棱镜峰13的倾斜方向,即该图中Y轴方向上散射的光进行有效会聚。相反,棱镜片11不能对在棱镜片13的纵向,即该图中X轴方向上散射的光进行有效会聚。
因此,穿过棱镜片11的光在Y轴方向上很少散射,因为其很好地会聚。然而,该光在X轴方向上散射更严重,因为其没有很好地会聚。
然后,穿过棱镜片11的光穿过散射片10,并随后朝向LCD板的背面照射。此时,由于会聚效率取决于各个方向,所以朝向LCD板的背面照射的光导致以下问题。
图2示出了取决于会聚效率的视角特性。
如上所述,由于光在X轴方向上没有很好地会聚而在Y轴方向上更有效地会聚,所以如图2所示,从LCD板的背面在X方向上的视角θ1较宽,而Y轴方向上的视角θ2较窄。出现了图像质量由于X轴方向的视角θ1与Y轴方向的视角θ2之间的偏差而劣化的问题。通常,X轴方向上的视角θ1大约为45度,而视角θ2大约为32度。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致力于一种光学片和使用该光学片的背光单元,其基本上消除了由于现有技术的局限性和缺点而导致的一个或更多个问题。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光学片和使用该光学片的背光单元,其中设置了两个散射片,以使入射光在至少两个方向上散射,从而入射光具有不同的强度,由此使视角的偏差最小化。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的和特征将在下列说明中部分阐述,并且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将通过以下验证而部分地变得明显,或者可从本发明的实践中习得。本发明的目的和其它优点可通过书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以及附图中具体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为了实现这些目的和其他优点,并根据本发明的目的,如此处具体实施和广义描述的,根据本发明的光学片包括具有多个散射图案的散射片,用于使入射光在至少两个方向上散射,从而使得入射光能够具有不同的强度。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一种光学片包括:具有多个散射图案的至少一个散射片,用于使入射光在至少两个方向上散射,从而使得入射光能够具有不同的强度;以及设置在散射片的至少一个表面上的增亮片,用于增强光的亮度。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一种背光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光源,用于发光;导光板,其利用从光源发出的光通过入射表面发出表面光;被设置用来固定光源的灯罩,用于将从光源发出的光会聚到导光板的入射表面;设置在导光板下面的反射板,用于反射光;设置在导光板上方的棱镜片,用于将所发出的光会聚到导光板;以及设置在棱镜片上方并具有多个散射图案的至少一个散射片,用于使来自棱镜片的光在至少两个方向上散射,从而使得该光能够具有不同的强度。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一种背光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光源,用于发光;底盖,用于容纳和支撑光源;棱镜片,用于对从光源发出的光进行会聚并发出会聚光;以及设置在棱镜片上方并具有多个散射图案的至少一个散射片,用于使来自棱镜片的光在至少两个方向上散射,从而使得该光能够具有不同的强度。
应该理解,本发明的以上总体描述和下面的详细描述都是示例性和说明性的,旨在为所要求保护的本发明提供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包含附图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入附图且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连同说明书一起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原理,附图中: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的棱镜片和散射片;
图2示出了取决于会聚效率的视角特性;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散射片;
图4示出了图3所示的散射片的下表面;
图5示出了图4中的任意一种散射图案;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散射片的实际照片;
图7示出了当光朝向图6的散射片照射时,穿过该散射片的光的散射范围;
图8示出了识别穿过该散射片的光的散射范围的实验;
图9的曲线图示出了图8的实验结果;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偏振膜;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偏振膜;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偏振膜;
图13是表示穿过图12的第二散射片的光的透射率的曲线图;
图1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偏振膜;
图1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偏振膜;
图16示出了图15所示的第一散射片的下表面和第二散射片的上表面;
图17示出了穿过第一和第二散射片的光的校正状态;
图1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背光单元;
图1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背光单元;以及
图2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背光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附图中示出了其实例。只要可能,在所有附图中使用相同的标号来指代相同或类似的部分。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光学片和使用该光学片的背光单元进行说明。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散射片。
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散射片300使入射光在至少两个方向上散射,从而使得入射光具有不同的强度。
换句话说,散射片300使入射光在X轴和Y轴方向上散射,因而入射光在X轴方向上具有第一强度,而在Y轴方向上具有第二强度。
下面将更详细地说明散射片300。
换句话说,从现有技术的棱镜片(图1的11)发出的光在X轴方向上散射较多,而在Y轴方向上散射较少。
为了避免这种偏差,本发明的散射片300减小在X轴方向上散射的光的透射率,并增大在Y轴方向上散射的光的透射率。
为此,散射片300具有以下结构。
图4是表示图3所示的散射片的背面的后视图,而图5示出了图4中的任意一个散射图案。
换句话说,如图4所示,该散射片的背面具有多个散射图案333a。每一个散射图案333a都具有椭圆形状,该椭圆形状具有长轴555a和短轴555b。
如图5所示,每一个散射图案333a都被设置为使得长轴555a朝向X轴方向,而短轴555b朝向Y轴方向。
散射片的这种结构可以更加有效地使穿过散射片300的光在X轴方向上会聚,从而使该光在X轴方向上较少散射,但是不能使光在Y轴方向上很好地会聚,从而更加有效地使该光在Y轴方向上散射。
如果朝向具有这种结构的散射片300照射光,则光的散射形状如下。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散射片的实际照片。如图6所示,散射片300具有多个椭圆形状的散射图案333a。
图7示出了当朝向该散射片照射光时,穿过该散射片的光的散射范围。如图7所示,光在X轴方向上没有很好地散射,而在Y轴方向上很好地散射。
更具体地,穿过散射片300的光在X轴方向上很好地会聚,因此在X轴方向上没有很好地散射。然而,该光在Y轴方向上没有很好地会聚,因此在Y轴方向上很好地散射。
下面将参照曲线图表详细说明散射片300的散射范围。
图8示出了识别穿过该散射片的光的散射范围的实验,图9的曲线图示出了图8的实验结果。
首先,如图8所示,如果在Z轴方向上朝向散射片300的中心照射光,则光在穿过散射片300的同时,在X轴方向和Y轴方向上都发生了散射。
此时,如图8(a)和图9所示,随着由在正X轴方向上散射的光的轴801与Z轴形成的角度增大,在正X轴方向上散射的光的透射率减小。换句话说,随着θ1的值增大,在正X轴方向上散射的光的透射率减小。
此外,随着由在负X轴方向上散射的光的轴802与Z轴形成的角度增大,在负X轴方向上散射的光的透射率减小。换句话说,随着θ2的值增大,在负X轴方向上散射的光的透射率减小。
这意味着,除了到达散射片300的中心的光以外,在X方向上散射的光的大部分都不能穿过散射片300。换句话说,这意味着,光在X方向上很少散射。
同时,如图8(b)和图9所示,随着由在正Y轴方向上散射的光的轴803与Z轴形成的角度增大,在正Y轴方向上散射的光的透射率减小。换句话说,随着θ3的值增大,在正Y轴方向上散射的光的透射率减小。
此外,随着由在负Y轴方向上散射的光的轴804与Z轴形成的角度增大,在负Y轴方向上散射的光的透射率减小。换句话说,随着θ4的值增大,在负Y轴方向上散射的光的透射率减小。
换句话说,在Y轴方向上散射的光的透射率表现出与在X轴方向上散射的光的透射率相类似的分布。
然而,如图9所示,在所有方向上,在Y轴方向上散射的光的透射率都大于在X轴方向上散射的光的透射率。
这意味着,在Y轴方向上散射的光的透射率大于在X轴方向上散射的光的透射率。
换句话说,这意味着,在Y轴方向上散射的光的散射范围大于在X轴方向上散射的光的散射范围。这还意味着散射片300使得光在Y轴方向上比在X轴方向上更有效地散射。
同时,在对角线方向(该方向对角分割散射片300的区域)上散射的光的透射率几乎与在X轴方向上散射的光的透射率相等。
因此,来自棱镜片(图1的11)的光,即在X轴方向上散射较多而在Y轴方向上散射较少的光在穿过散射片300时,在X轴方向上散射较少而在Y轴方向上散射较多。来自棱镜片11的光在穿过散射片300时进行了校正,以使得该光在X轴方向上的散射范围几乎与该光在Y轴方向上的相同。
同时,散射片300由聚碳酸酯、丙烯以及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PET)中的任意一种形成。每一个散射图案333a都由以上材料中的任意一种形成。
下面将详细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偏振膜。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偏振膜。
如图10所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偏振膜100包括:散射片101,用于散射入射光;以及设置在散射片101上方的增亮片102,用于增强从散射片101散射的光的亮度。
在这种情况下,如上所述,散射片101的背面上形成有多个散射图案333a。
由于散射片101具有与上述散射片300相同的结构和功能,所以可以用散射片300来代替对其的描述。
同时,光被分为垂直偏振光(P偏振光)和水平偏振光(S偏振光)。增亮片102使垂直偏振光和水平偏振光中的任意一种通过,而反射另一种。可以使用线性反射型偏振材料(例如,增亮膜(BEF)或反射式偏光增亮膜(DBEF))作为增亮片102。
假设增亮片102使每一个垂直偏振光穿过,而反射大部分的水平偏振光,所反射的水平偏振光再次被分为垂直偏振光和水平偏振光。
所分离的垂直偏振光穿过增亮片102,而所分离的水平偏振光被再次反射。所反射的水平偏振光再次被分为垂直偏振光和水平偏振光。
这样,增亮片102增强了光的亮度。
在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前述偏振膜100中,照射到散射片101的背面上的光以预定的顺序穿过散射片101和增亮片102,由此校正了视角并增强了亮度。
接下来详细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偏振膜。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偏振膜。
如图11所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偏振膜110包括:散射片111,用于散射入射光;以及设置在散射片111下方的增亮片112,用于增强外部光的亮度。
在这种情况下,如上所述,散射片111的上表面上形成有多个散射图案333a。
由于散射片111具有与上述散射片300相同的结构和功能,所以可以用散射片300来代替对其的描述。
在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前述偏振膜110中,照射到增亮片112的背面上的光以预定的顺序穿过增亮片112和散射片111,由此校正了视角并增强了亮度。
接下来,详细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偏振膜。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偏振膜。
如图12所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偏振膜120包括:第一散射片121,用于散射入射光;第二散射片122,设置在第一散射片121上方,以与第一散射片121相对;以及设置在第一散射片121和第二散射片122之间的增亮片123,用于增强从第一散射片121散射的光的亮度,并向第二散射片122发出被增强了亮度的光。
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散射片121的下表面上形成有多个散射图案333a。由于第一散射片121具有与上述散射片300相同的结构和功能,所以可以用散射片300来代替对其的描述。
同时,第二散射片122包括:具有珠444的第一和第二珠层122a和122b;以及形成在第一和第二珠层122a和122b之间的散射层122c。
第二散射片122利用珠444和散射层122c对入射光进行均匀散射。换句话说,第二散射片122使光在X轴方向和Y轴方向均匀地散射。
下面将参照穿过第二散射片122的光的透射率来说明光的散射范围。
图13的曲线图示出了穿过图12的第二散射片的光的透射率。
由于穿过第二散射片122的光的透射率是通过与实验测定散射片300的光的透射率的方法相同的方式获得的,因此将参照图8进行说明。
首先,如图8所示,如果光在Z轴方向朝向第二散射片122的中心照射,则该光在穿过第二散射片122时在X轴方向和Y轴方向上散射。
此时,如图8(a)和图13所示,随着由在正X轴方向上散射的光的轴801与Z轴形成的角度增大,在正X轴方向上散射的光的透射率减小。换句话说,随着θ1的值增大,在正X轴方向上散射的光的透射率减小。
此外,随着由在负X轴方向上散射的光的轴802与Z轴形成的角度增大,在负X轴方向上散射的光的透射率减小。换句话说,随着θ2的值增大,在负X轴方向上散射的光的透射率减小。
同时,如图8(b)和图13所示,随着由在正Y轴方向上散射的光的轴803与Z轴形成的角度增大,在正Y轴方向上散射的光的透射率减小。换句话说,随着θ3的值增大,在正Y轴方向上散射的光的透射率减小。
此外,随着由在负Y轴方向上散射的光的轴804与Z轴形成的角度增大,在负Y轴方向上散射的光的透射率减小。换句话说,随着θ4的值增大,在负Y轴方向上散射的光的透射率减小。
换句话说,如图13所示,在Y轴方向上散射的光的透射率表现出与在X轴方向上散射的光的透射率相类似的分布。
此时,在所有方向上,在Y轴方向上散射的光的透射率与在X轴方向上散射的光的透射率几乎相等。另外,在对角线方向上散射的光的透射率也与在X轴方向上散射的光的透射率几乎相等。
这意味着,第二散射片122使光在所有方向上均匀地散射。
在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前述偏振膜120中,通过第一散射片121对照射到第一散射片121的背面上的光进行校正,以补偿视角的偏差,通过增亮片123增强经校正的光的亮度,并且通过第二散射片122使具有增强亮度的光均匀地散射。
同时,可以通过在第一散射片121和第二散射片122之间插入增亮片123,来彼此交换第一散射片121和第二散射片122的位置。
图1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偏振膜。
如图14所示,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偏振膜140包括:第一散射片141,用于散射入射光;第二散射片142,设置在第一散射片141下方,以与第一散射片141相对;以及设置在第一散射片141和第二散射片142之间的增亮片143。
在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上述偏振膜140中,通过第二散射片142对照射到第二散射片142的下表面上的光进行均匀散射,通过增亮片143来增强散射光的亮度,并且通过第一散射片141来校正具有增强亮度的光,以补偿视角的偏差。
下面将详细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偏振膜。
图1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偏振膜,图16示出了图15所示的第一散射片的下表面和第二散射片的上表面。
如图15所示,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偏振膜150包括:第一散射片151;第二散射片152,设置在第一散射片151上方,以与第一散射片151相对;以及增亮片153,设置在第一散射片151和第二散射片152之间。
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散射片151和第二散射片152具有与前述散射片300相同的结构和功能。即,如图16(a)所示,第一散射片151的背面上形成有多个第一散射图案333a,而如图16(b)所示,第二散射片152的上表面上形成有多个第二散射图案333b。
每一个第一散射图案333a都具有沿X轴方向取向的长轴555a,而每一个第二散射图案333b都具有沿Y轴方向设置的长轴555a。
因此,第一散射图案333a的长轴555a与第二散射图案333b的长轴555a垂直。
在上述结构中,第一散射片151可以更有效地散射在Y轴方向上散射的光,而第二散射片152可以更有效地散射在X轴方向上散射的光。换句话说,第一散射片151和第二散射片152更有效地散射在彼此相反的方向上散射的光。
因此,通过第一散射片151对来自棱镜片(图1的11)的光进行一次校正,并通过第二散射片152进行二次校正。
图17示出了穿过第一散射片151和第二散射片152的光的校正状态。如图17所示,在X轴方向上散射的光在穿过第一散射片151时散射范围减小,而在穿过第二散射片152时散射范围增大。
因此,在X轴方向上散射的光在以预定的顺序穿过第一散射片151和第二散射片152之后,其散射大小与X轴方向的散射大小和Y轴方向的散射大小之间的中间大小相对应,如图17(a)所示。
同样,在Y轴方向上散射的光在穿过第一散射片151时散射范围增大,而在穿过第二散射片152时散射范围减小。因此,在Y轴方向上散射的光在以预定的顺序穿过第一散射片151和第二散射片152之后,其散射尺寸与X轴方向的散射大小和Y轴方向的散射大小之间的中间大小相对应,如图17(b)所示。
因此,在穿过第一散射片151和第二散射片152之后,在X轴方向上散射的光和在Y轴方向上散射的光具有彼此相同的散射大小,由此对从棱镜片发出的光进行了校正,以补偿视角的偏差。
来自第一散射片151的光通过增亮片153增强了亮度。
同时,第一散射片151和第二散射片152可以彼此交换位置(第六实施例)。即,第一散射片151可以设置在第二散射片152的上方。此时,第一散射片151的上表面上形成有多个第一散射图案333a,而第二散射片152的下表面上形成有多个第二散射图案333b。
在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前述偏振膜中,通过第二散射片152对照射到第二散射片152的下表面上的光进行一次校正,通过增亮片153增强经校正的光的亮度,并且通过第一散射片151对具有增强亮度的光进行二次校正。
此外,可以在增亮片153的上方和下方分别形成第一散射片151(第七实施例)。此时,第一散射片151的上表面上形成有多个第一散射图案333a。
在根据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前述偏振膜中,通过第一散射片151对照射到第一散射片151的下表面上的光进行一次校正,通过增亮片153增强经校正的光的亮度,并且通过第一散射片151对具有增强亮度的光进行二次校正。
此外,可以在增亮片153的上方和下方分别形成第二散射片152(第八实施例)。此时,第二散射片152的背面上形成有多个第二散射图案333b。
在根据本发明第八实施例的前述偏振膜中,通过第二散射片152对照射到第二散射片152的下表面上的光进行一次校正,通过增亮片153增强经校正的光的亮度,并且通过第二散射片152对具有增强亮度的光进行二次校正。
下面将对具有上述散射片的背光单元进行说明。
图1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背光单元。
如图18所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背光单元包括:用于发光的灯181;导光板182,其利用从灯181发出的光通过入射表面188发出表面光;灯罩183,其被设置为围绕导光板182的入射表面188和灯181,用于将从灯181发出的光会聚到导光板182的入射表面188;设置在导光板182下面的反射板184;设置在导光板182上方的棱镜片185,用于对穿过导光板182的光进行会聚;以及具有多个散射图案333a或333b的散射片186,用于使从棱镜片185发出的光在至少两个方向上散射,从而使得该光具有不同的强度。
主要使用冷阴极荧光灯作为灯181。灯181通过来自逆变器(未示出)的灯驱动电压点亮,从而发光。
灯罩183为U形,其中具有反射表面(未示出)。从灯181发出的光通过该反射表面传送到棱镜片185。
如上所述,棱镜片185包括会聚层以及形成在该会聚层上的多个棱镜峰。每一个棱镜峰都具有三棱柱形状,它们的顶点排列在聚光片上,以与散射片186相对。
由于散射片186与图3所示的散射片300相同,所以用散射片300的上述说明来替代对其的说明。
此外,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背光单元180可以包括第一至第八实施例的偏振膜100、110、120、140和150中的任意一个,而不是散射片186。
在这种情况下,从灯181发出的光在以预定的顺序穿过导光板182、棱镜片185和散射片186(或者根据第一至第八实施例的偏振膜100、110、120、140和150中的任意一个)之后照射到LCD板的背面上。
此时,通过散射片186(或者根据第一至第八实施例的偏振膜100、110、120、140和150中的任意一个)对来自棱镜片185的光进行了校正,从而补偿了视角的偏差。因此,对于显示在LCD板上的图像,X轴方向上的视角变得与Y轴方向上的视角相同。
下面将对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背光单元进行说明。
图1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背光单元。
如图19所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背光单元包括:导光板192,用于通过入射表面199a和199b发出表面光;设置在导光板192的一侧的第一灯191a;第一灯罩193a,与导光板192的一侧相连,以围绕导光板192的入射表面199a和第一灯191a;设置在导光板192另一侧的第二灯191b;第二灯罩193b,与导光板192的另一侧相连,以围绕导光板192的入射表面199b和第二灯191b;棱镜片195,设置在导光板192的上方,用于对穿过导光板192的光进行会聚;以及散射片196,具有多个散射图案333a或333b,用于使从棱镜片195发出的光在至少两个方向上散射,从而使得该光具有不同的强度。
由于第一灯191a、第二灯191b、第一灯罩193a和第二灯罩193b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灯181和灯罩183相同,所以省略对其的说明。
由于散射片196与图3所示的散射片300相同,所以省略对其的说明。
此外,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背光单元190可以包括根据第一至第八实施例的偏振膜100、110、120、140和150中的任意一个,而不是散射片196。
在这种情况下,从第一灯191a和第二灯191b发出的光在以预定的顺序穿过导光板192、棱镜片195和散射片196(或者根据第一至第八实施例的偏振膜100、110、120、140和150中的任意一个)之后照射在LCD板的显示区上。此时,通过散射片196(或者根据第一至第八实施例的偏振膜100、110、120、140和150中的任意一个)对来自棱镜片195的光进行了校正,从而补偿了视角的偏差。因此,对于显示在LCD板上的图像,X轴方向上的视角变得与Y轴方向上的视角相同。
下面将对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背光单元进行说明。
图2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背光单元。
如图20所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背光单元包括:用于发光的多个灯201;用于容纳和支撑灯201的底盖202;形成在底盖202内侧的反射板(未示出);形成在底盖202的上表面上的棱镜片203;以及具有多个散射图案333a和333b的散射片204,用于使从棱镜片203发出的光在至少两个方向上散射,从而使得该光具有不同的强度。
由于散射片204与图3所示的散射片300相同,所以省略对其的说明。
此外,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背光单元200可以包括根据第一至第八实施例的偏振膜100、110、120、140和150中的任意一个,而不是散射片204。
在这种情况下,从灯201发出的光在以预定的顺序穿过棱镜片203和散射片204(或者根据第一至第八实施例的偏振膜100、110、120、140和150中的任意一个)之后照射到LCD板的显示区上。此时,通过散射片204(或者根据第一至第八实施例的偏振膜100、110、120、140和150中的任意一个)对来自棱镜片203的光进行了校正,从而补偿了视角的偏差。因此,对于显示在LCD板上的图像,X轴方向上的视角变得与Y轴方向上的视角相同。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光学片和使用该光学片的背光单元具有以下优点。
散射片具有多个散射图案,以使来自棱镜片的入射光在至少两个方向上散射,以使该入射光具有不同的强度。因此,可以对从棱镜片发出的光的视角的偏差进行补偿。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或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化。因此,本发明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范围内的这些修改和变化。
本申请要求2005年12月29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P2005-134412的优先权,此处通过引用并入其内容,如同在此处进行了充分阐述。

Claims (21)

1、一种光学片,包括:具有多个散射图案的散射片,用于使入射光在至少两个方向上散射,从而使得所述入射光具有不同的强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片,其中,每一个散射图案都为具有长轴和短轴的椭圆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片,其中,所述各个散射图案的长轴彼此平行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片,其中,每一个散射图案都形成在光进入的一侧或者另一侧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片,其中,所述散射片由与各个散射图案相同的材料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片,其中,所述散射片和所述散射图案由聚碳酸酯、丙烯以及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PET)中的任意一种制成。
7、一种光学片,包括:
至少一个散射片,其具有多个散射图案,用于使入射光在至少两个方向上散射,从而使所述入射光具有不同的强度;以及
增亮片,设置在所述散射片的至少一个表面上,用于增强光的亮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片,其中,所述散射片包括设置在所述增亮片上方或下方的第一散射片或第二散射片。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片,其中,所述散射片设置在所述增亮片的上方或下方。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学片,其中,所述第一散射片或所述第二散射片具有形成在相对侧上的多个珠。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片,其中,所述增亮片是增亮膜(BEF)和反射式偏光增亮膜(DBEF)中的任意一种。
12、一种背光单元,包括:
至少一个光源,用于发光;
导光板,其利用从所述光源发出的光通过入射表面发出表面光;
被设置用来固定所述光源的灯罩,用于将从所述光源发出的光会聚到所述导光板的所述入射表面;
设置在所述导光板下方的反射板,用于反射光;
设置在所述导光板上方的棱镜片,用于将所发出的光会聚到所述导光板;以及
设置在所述棱镜片上方并具有多个散射图案的至少一个散射片,用于使来自所述棱镜片的光在至少两个方向上散射,从而使得所述光具有不同的强度。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每一个散射图案都形成在所述散射片的光进入的一侧或者所述散射片的另一侧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散射片由与各个散射图案相同的材料制成。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散射片和所述散射图案由聚碳酸酯、丙烯以及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PET)中的任意一种制成。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散射片包括第一散射片或第二散射片。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第一散射片或第二散射片具有形成在相对侧上的多个珠。
18、根据权利要求12或16所述的背光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和第二散射片之间的增亮片,用于增强入射光的亮度。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增亮片是增亮膜(BEF)和反射式偏光增亮膜(DBEF)中的任意一种。
20、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光源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两侧。
21、一种背光单元,包括:
至少一个光源,用于发光;
底盖,用于容纳和支撑所述光源;
棱镜片,用于对从所述光源发出的光进行会聚并发出所会聚的光;以及
至少一个散射片,设置在所述棱镜片上方并具有多个散射图案,用于使来自所述棱镜片的光在至少两个方向上散射,从而使得所述光具有不同的强度。
CNB2006100943468A 2005-12-29 2006-06-30 光学片和使用该光学片的背光单元 Active CN10050761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50134412A KR101244665B1 (ko) 2005-12-29 2005-12-29 광학 시트 및 이를 이용한 백 라이트 유닛
KR1020050134412 2005-12-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91416A true CN1991416A (zh) 2007-07-04
CN100507613C CN100507613C (zh) 2009-07-01

Family

ID=382138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0943468A Active CN100507613C (zh) 2005-12-29 2006-06-30 光学片和使用该光学片的背光单元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7635215B2 (zh)
KR (1) KR101244665B1 (zh)
CN (1) CN100507613C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62868A (zh) * 2011-05-04 2011-08-24 上海凯鑫森产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片及具备光学片的背光模组
CN102566137A (zh) * 2010-12-28 2012-07-11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
CN102720987A (zh) * 2012-05-25 2012-10-10 苏州晶品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侧发光发光柱的led面光源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254547B2 (en) * 2002-07-10 2012-08-28 Blake Bookstaff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directory assistance to erroneous telephone calls
US9851479B2 (en) * 2010-03-26 2017-12-26 Ubright Optronics Corporation Optical substrates having light collimating and diffusion structures
US9759843B2 (en) * 2010-06-28 2017-09-12 Axlen, Inc. Optical beam shaping and polarization selection on LED with wavelength conversion
CN104633538B (zh) 2013-11-14 2017-10-13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光调整膜片以及使用其的背光模块
KR102447323B1 (ko) * 2015-12-21 2022-09-23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광학 필름용 조성물, 광학 필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백라이트 유닛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579438B (en) * 1999-02-04 2004-03-11 Keiwa Inc Light diffusion plate and backlight device using the same
AU7064400A (en) * 1999-09-20 2001-04-24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Optical films having at least one particle-containing layer
JP2001249205A (ja) * 2000-03-07 2001-09-14 Keiwa Inc 光拡散シート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
JP2002107510A (ja) * 2000-09-27 2002-04-10 Keiwa Inc 異方性拡散シート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
KR100432438B1 (ko) * 2001-01-18 2004-05-22 주식회사 송산 빛을 회절 및 확산시키는 프리즘 디퓨저
US7327415B2 (en) * 2001-12-14 2008-02-05 Rohm And Haas Denmark Finance A/S Microvoided light diffuser
JP2005309281A (ja) * 2004-04-26 2005-11-04 Seiko Instruments Inc 指向性拡散シート及びそれを有する液晶表示装置
KR20050121523A (ko) * 2004-06-22 2005-12-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광학필름과, 이를 갖는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액정표시장치
JP4590977B2 (ja) 2004-08-18 2010-12-01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及び透過型液晶表示装置
TWM269470U (en) * 2004-12-31 2005-07-01 Innolux Display Corp Back light module
US7297380B2 (en) * 2005-05-20 2007-11-20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Light-diffusing films, backlight display devices comprising the light-diffusing films, and methods of making the same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66137A (zh) * 2010-12-28 2012-07-11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
CN102566137B (zh) * 2010-12-28 2015-01-07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
CN102162868A (zh) * 2011-05-04 2011-08-24 上海凯鑫森产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片及具备光学片的背光模组
CN102162868B (zh) * 2011-05-04 2013-05-22 凯鑫森(上海)功能性薄膜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片及具备光学片的背光模组
CN102720987A (zh) * 2012-05-25 2012-10-10 苏州晶品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侧发光发光柱的led面光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635215B2 (en) 2009-12-22
US20070153544A1 (en) 2007-07-05
US7824090B2 (en) 2010-11-02
US20100067255A1 (en) 2010-03-18
KR101244665B1 (ko) 2013-03-18
CN100507613C (zh) 2009-07-01
KR20070071184A (ko) 2007-07-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91416A (zh) 光学片和使用该光学片的背光单元
CN1043082C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1285000C (zh) 背面照明装置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292296C (zh) 照明装置和显示设备
CN1646974A (zh) 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组件
CN1639619A (zh) 光学元件、背光组件以及液晶显示器
CN1878984A (zh) 面光源装置和使用该面光源装置的设备
CN100338484C (zh) 光学材料、光学器件、照明器和显示装置
CN1696788A (zh) 液晶显示器
CN1721944A (zh) 面光源装置、照明单元及光束控制构件
CN1697999A (zh) 背光、背光驱动设备、显示设备
CN1403858A (zh) 发光装置和液晶显示器
CN1469168A (zh) 背光组件以及采用该组件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661462A (zh) 照明装置和投影型显示装置
CN1942788A (zh) 光扩散片和使用该光扩散片的背光单元
CN1873504A (zh) 背光系统及使用其的液晶显示器
CN1837920A (zh) 图像显示设备和使用该设备的便携式终端设备
CN1815333A (zh) 背光组件和具有背光组件的显示装置
CN1683976A (zh) 背光源组合体及具有该背光源组合体的显示装置
CN1815320A (zh) 支承构件、背光组件及其显示装置
CN1924429A (zh) 背光灯制造方法和背光灯
CN1918428A (zh) 面光源装置
CN1727956A (zh) 背光装置
CN1485661A (zh) 背光组件和使用该背光组件的液晶显示器
CN1624542A (zh) 照明装置和使用它的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