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90080A - 固定式净水器 - Google Patents

固定式净水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90080A
CN1990080A CN 200610165994 CN200610165994A CN1990080A CN 1990080 A CN1990080 A CN 1990080A CN 200610165994 CN200610165994 CN 200610165994 CN 200610165994 A CN200610165994 A CN 200610165994A CN 1990080 A CN1990080 A CN 19900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forementioned
filter
base component
water purifier
filter cartrid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61016599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40107C (zh
Inventor
水野元重
小谷和司
岩渕宗之
加藤喜代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GK Insulators Ltd
Original Assignee
NGK Insulator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GK Insulators Ltd filed Critical NGK Insulators Ltd
Publication of CN19900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900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4010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40107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ater Treatment By Sorption (AREA)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 Filtration Of Liquid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固定式净水器,具有其侧面带有排水管的净水器主体,能够将供给的原水导入前述净水器主体进行净化,将净化水从前述排水管排出,前述净水器主体能以其中心轴为转动轴在水平面内以规定的角度转动,而且,前述排水管能以其前述净水器主体侧的一端为转动中心在垂直面内转动,其特征在于,前述净水器主体由以下部件构成:前述排水管,用于净化从其进水口流入的原水的过滤器筒组合体,在中央部位具有连接在前述过滤器筒组合体的前述进水口的进水嘴而且在外周部具有连接前述进水嘴的原水供给口的下侧基座部件,与前述下侧基座部件的前述进水嘴周围卡合、在前述下侧基座部件上以其中心轴为转动轴在水平面内以规定的角度转动地安装的上侧基座部件,在前述上侧基座部件上以可拆卸方式安装的本体盖。

Description

固定式净水器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03年4月25日、申请号为03815100.6、发明名称为“过滤器筒及固定式净水器”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过滤器筒,特别是关于原液与净化液之间以及盒体的内部与外部之间密封良好,更换简单可靠且便于维护的过滤器筒,尤其是适用于化学工业、食品工业领域的工艺过程以及家庭净水器用的过滤器筒。此外,本发明涉及,将自来水等原水通过由陶瓷过滤器或中空纤维过滤器等过滤器材及活性炭之类的吸附材料等构成的净水机构获得净水的固定式净水器,特别是关于具有排水管的固定式净水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化学工业、食品工业等领域的工艺装备以及家庭用自来水净水器上,可以使用将陶瓷材质或中空纤维材质的过滤部件封装在壳体内的过滤器筒,使原液透过其内部进行除菌、过滤等净化处理。
如图10所示,这样的过滤器筒700配备有:使从一端引入的欲净化的原液701透过其内部净化后排出净化液702的圆筒状的过滤器主体703,和具有引入原液701的原液入口704以及排出净化液702的净化液排出口705、除原液入口704和净化液排出口705之外以密封状态收纳过滤器主体703的过滤器壳体706,和在通过过滤器主体703中心轴的剖面上呈L形的两个密封部件中的至少一个密封部件707。密封部件707设置在包括过滤器主体703外缘的区域和与之对应的包括过滤器壳体706的内周缘的区域之间,收纳过滤器主体703将其定位在过滤器外壳706中的指定位置,同时,要在不使从过滤器外壳706上的原液入口704引入的原液701混入透过过滤器主体703的净化液702中的情况下,将其导向过滤器外壳706的净化液出口706。
这样的过滤器筒700的过滤器外壳706被分割成包括原液入口704的壳本体部706a和包括净化液出口705的壳盖体部706b二个独立的个体,为提高密封的可靠性在壳盖体部706b的内周壁与壳本体部706a的外周壁之间设置有O形环,另外在壳盖体部706b的内周壁与壳本体部706a的外周壁各自对应的部位靠螺纹接合以可拆装的方式固定一体化形成。
上述过滤器筒的优点是在原液与净化液间的密封性上具有一定效果,同时更换简单,在维修性上也有一定效果。
作为将这种过滤器筒用于净水器的例子,已经提出了配备至少包括活性炭层的过滤器筒和内装在外壳内的陶瓷膜过滤器的过滤器筒的方案(日本专利公报3124627号)。
这种净水器的优点是在更换简单,维修性能上具有一定效果,同时,能够抑制陶瓷膜过滤器的堵塞及压力损失加剧。
然而,前述过滤器筒700存在的问题在于,由于其结构的原因,净化液702只能从过滤器主体703的净化液出口705侧的顶端部排出,限制了净化液702的净化处理量,在生产效率方面不理想。另外,在过滤器主体的外周壁部分净化液702的液流容易被滞留,容易受到细菌和污物的污染,又难于清理。一旦过滤器主体703的外周壁部分被污染必须更换过滤器筒。另外,如果使用者不经意地使壳盖体部706b与壳本体部706a的一体结构分解,本来的净化机能被破坏就完全不能使用了。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首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原液与净化液间以及过滤器筒的内部与外部之间密封性可靠,净化液的生产效率和净化功能的可靠性优良,同时具有更换容易可靠的良好维修性,可用于化学工业、食品工业领域的工艺装备以及家庭净水器等的过滤器筒。
目前市售的净水器大体上可分为将净水装置安装在供水管道的水龙头上和放置在离开水龙头的位置的固定式两种。
安装在供水管道水龙头上形式的净水器,具有切换阀的净水器主体直接安装在供水管道的水龙头上,以实现水龙头直接放水与从净水器中取水间的切换。从供水管道的水龙头的强度以及安装方便考虑,内装净水机构的过滤器筒的大小受到限制,净水能力小,所以,只限于家庭专用。
与此不同,固定式净水器不需要使供水管道的水龙头在直接放水与取得净水两者之间切换,不需要设置切换阀,通过使净水器主体的大型化能使净水能力相应增大,所以,被用于净水用量大的家庭和业务方面。
关于固定式净水器,有将得到的净水返回供水管道水龙头后从该处放出净水的形式,也有在净水器本身安装出水管从该处取出净水形式的,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
特别是具有出水管的后一种固定式净水器,因净水器本身的重量大,移动不便,为了改变净水器的供水方向,采取了使出水管以其一端为转动中心在水平面内转动的方式。例如,日本专利“特开平11-47731号公报”公开的净水器即是其中的一例。下面对照图16、图17说明该专利公开的固定式净水器。
前述“特开平11-47731号公报”记述的固定式净水器900由直接连接在供水管道水龙头902上的流路切换器904、净化原水的净水器主体906、和连接流路切换器与净水器主体的连接管构成。流路切换器904的原水入口通过螺母910连接在水龙头902上。
流路切换器904的下端是原水出口,后端是供水口。在该供水口上连接着前述连接管908,流路切换器904的内部装有图中未示出的流路切换阀,通过操作设置在流路切换器904侧面的手柄912实现流路切换。
净水器主体906如图17所示,由有底圆筒状的外壳914、支撑过滤器筒组合体916并装在外壳914内的上盖918和出水管920构成。外壳914上端开口,下端固定着圆盘状的底板922。被设置在下端中央部流水路的L形进水嘴924的一端,以水密方式安装在形成于外壳914底部的开口上,同时被底板922可转动地支撑着。在设置于该进水嘴924的另一端的进水口928上连接着连接管908。
上盖908的下端通过过滤器支撑板930安装过滤器筒组合体916,外壳以可拆装的方式安装。过滤器支撑板930具有从中心径向向外伸出的L形出水口932,其下端中心部具有开口的短圆筒状突起部934,在该突起部934的内周面上可拆装地连接着过滤器筒组合体916的上端出水口936。另外,过滤器筒组合体916的下端进水口938可拆装地连接在进水嘴924的外周面上。
另外,具有净水路的L形连接嘴940的一端从形成于上盖918上部外周面上的半圆状开口部942向上方突出设置,且,该连接嘴940的另一端连接在过滤器支撑板的出水口932上。另外,从开口部942突出设置的连接嘴940的一部分在上盖的内侧面上,其余部分突出于上盖的外侧面。
再有,L形出水管920的根部连接在连接嘴940的引出端,同时,出水管920以能够以连接嘴940的中心轴a为转动轴在水平面内转动的方式被支撑,出水管920的前端向下方弯曲。
不难发现,上述净水器存在一些问题。在这种净水器主体906上,由于出水管920的前端能够以a为轴在水平面内转动,其供水位置能够在出水管前端的高度上大范围变化。但是,由于该出水管920不能以其一端为中心在垂直面内转动,其净水供给位置(高度)向高的容器内供水时有供给困难的情况,反之,在向矮的容器内供水时,若将容器放在台面上水会向外溅,一般要用手拿着容器。另外,在停止供水期间若使出水管在水平面内转动,出水管内残存的净水会从出水管的前端滴落,将打湿周围。
本发明者针对上述问题经过深入研究发现,若采用使出水管本身以其一端为中心在垂直面内转动的机构,在停止供水期间即使出水管转动也不会滴水。但是,若使出水管不仅能在水平面内转动,也能在垂直面内转动,则需要将转动机构制成多关节结构,其构造复杂,问题还在于该部分漏水的可能性很大,也难于使供水管在预定的位置停留固定。
众所周知,台式保温瓶和台式电热水壶是采用使本体以其中心为轴在水平面内转动的机构实现出水口在水平面内360度自由转动的。但那种结构只是在外部未连接任何东西的情况下,或者外部连接的是电线之类的柔性物质、电线可以跟随电热水壶转动的情况下才能应用。若将这种结构用于本发明的在净水器主体上安装有刚性供水管的固定式净水器上,伴随净水器主体以其中心为转动轴在水平面内转动,供水管会转动触及周围的物品,或者净水器主体会被刚性的供水管牵动返回原位。因这种结构存在上述问题也不能直接运用。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在安装了刚性供水管的固定式净水器上,供水连接管不转动而出水管的位置不仅能在水平面内转动,也能在垂直面内转动的、结构简单又不易漏水的固定式净水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者针对上述问题深入研究发现,将密封部件和过滤器主体的结构制成净化液也能通过过滤器主体外周壁的构造能够达到上述第一目的,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按照本发明可以提供以下过滤器筒。
1.本发明的过滤器筒包括,具有使由一端部进入的欲净化的原液透过其内部进行净化后将净化液排出的圆筒状过滤器主体和引入前述原液的原液入口以及排出前述净化液的净化液排出口,除前述原液入口和前述净化液排出口以外的部位外均以密封的状态收纳前述过滤器主体的过滤器外壳,和使前述过滤器主体定位在过滤器外壳内一定位置的方式配置的密封部件,其特征在于,前述过滤器主体具有从另一端和外周壁部排出前述净化液的结构,前述过滤器外壳与前述过滤器主体的外周之间以形成将前述净化液导向前述净化液排出口形成流路的形式配置,且前述过滤器外壳能被分离为具有前述净化液排出口的壳盖体部和具有前述原液流入口的壳本体部两个各自独立的部分,同时,前述壳盖体部的内周壁与前述壳本体部的外周部以可拆卸的方式被固定一体化形成,前述密封部件由环状的弹性体构成,设置在前述过滤器主体的前述净化液排出口的端部边缘,同时,具有将前述净化液从前述过滤器主体的外周壁经前述流路导向前述净化液排出口的连通槽。(以下称之为第1发明)
2.上述第1项中记述的过滤器筒,前述壳盖体部的内周壁与前述壳本体部的外周壁利用在各自对应区域的螺纹接合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一体化形成。
3.一种过滤器筒,包括:具有使欲净化的原液从一端进入透过其内部进行净化后将净化液排出的圆筒状过滤器主体,和引入前述原液的原液入口以及排出前述净化液的净化液排出口,除前述原液入口和前述净化液排出口以外的部位外均以密封的状态收纳前述过滤器主体的过滤器外壳,其特征在于,前述过滤器主体具有从另一端和外周部排出前述净化液的结构,前述过滤器外壳与前述过滤器主体的外周之间以形成将前述净化液导向前述净化液排出口形成流路的形式配置,且前述过滤器外壳能被分离为具有前述净化液排出口的壳盖体部和具有前述原液流入口的壳本体部,同时,依靠前述壳盖体部的内周壁与前述壳本体部的外周壁在各自对应的区域螺纹接合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一体化形成,特别地,前述壳盖体部的内面接触被定位收纳在前述过滤器壳体中的前述过滤器主体的另一端部,同时,具有将前述净化液从前述过滤器主体的外周壁经前述流路导向前述净化液排出口形状的加强筋结构,具有在将前述壳盖体部的内周壁与前述壳本体部的外周壁在各自对应的区域螺纹接合使之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一体化形成时防止前述过滤器主体转动的转动防止手段。
4.上述第3项记述的过滤器筒,作为前述转动防止手段,是在前述过滤器主体的另一端与前述壳盖体部的前述加强筋结构之间设置防止过滤器转动的环。
5.上述第3项记述的过滤器筒,作为前述转动防止手段,是将前述壳盖体部的加强筋结构形成与前述过滤器主体的另一端小面积接触的加强筋突起构造。
6.上述第2项-第5项记述的过滤器筒,使壳盖体部具有不使壳盖体部在与壳本体部螺纹接合时向反方向(解除方向)转动的棘爪锁。
7.上述第6项记述的过滤器筒,前述棘爪锁机构由设置在前述壳盖体部上的其前端带有第1止动部件的加强筋构造,和设置在前述壳本体部上部的、其侧壁能阻止前述第1止动部件向螺纹接合的反方向(解除方向)转动的止动穴构成。
8.上述第6项记述的过滤器筒,前述棘爪锁机构是使前述壳盖体部与前述壳本体部相互接触的面各自形成只能向前述壳盖体部与前述壳本体部螺纹接合的方向转动的形状。
9.上述第6项记述的过滤器筒,前述棘爪锁机构由设置在前述壳盖体部的前端具有爪部的第2止动部件,和设置在前述壳本体部内壁的能阻止前述第2止动部件的爪部向螺纹接合的反方向(解除方向)转动的止动槽构成。
10.上述第1项-第9项任一项记述的过滤器筒其中前述过滤器主体由陶瓷多孔膜和活性炭构成。
如上所述,按照第1发明提供的过滤器筒,具有原液与净化液之间、过滤器筒的内部与外部之间的密封性好,净化液的生产效率以及净化功能的可靠性好,易于更换等优点,且具有优良可靠的维修性能。特别适用于化学工业、食品工业等领域的工艺设备以及家庭净水器。
本发明者针对上述问题深入研究发现,由于现实中要求固定式净水器在水平面内转动的范围要比对周知的台式保温瓶和电热水壶的转动范围小得多,所以,采用增加能使出水管本体在垂直面内转动的机构,使固定式净水器上从未采用过的连接管不转动,而是采用使净水器主体只在水平面内的一定角度内转动的结构,能够达到第二目的,完成了本发明。
即,按照本发明能提供以下固定式净水器。
11.本发明的净水器是具有其侧面带有排水管的过滤器主体,能够将供给的原水导入前述净水器主体进行净化,将净化水从前述排水管排出,且,前述净水器主体能以其中心轴为转动轴在水平面上限定的角度内转动,同时,前述排水管能以前述净水器主体侧的一端为转动中心在垂直面内转动的固定式净水器,其特征在于,前述净水器主体由前述出水管、和用于净化从前述进水口流入的原水的过滤器筒组合体、和中央部位具有连接在前述过滤器筒组合体的前述进水口且其外周部具有连接前述进水嘴的原水供给口的下侧基座部件、和卡合在前述下侧基座部件的前述进水嘴周围能够在前述下侧基座部件上围绕其中心轴在限定角度内水平转动的上侧基座部件、和在前述上侧基座部件上以可拆卸方式安装的本体盖组成。(以下称之为第2发明)
根据上述构造,转动机构简单,在下侧基座部件被固定的状态下,由于上侧基座部件以及本体盖能够在水平面内转动,而连接在下侧基座部件的原水连接管并不转动,所以,出水管在水平面上转动也不会发生滴水的现象。另外,更换过滤器和组合体也变得容易了。
12.上述第11项记述的固定式净水器,其特征在于:前述过滤器筒组合体的下端具有前述进水口,上端具有出水口;前述出水口水密地卡合在被固定在前述本体盖上的圆筒部件的一端,同时,前述圆筒部件的另一端连接在前述出水管上;前述过滤器筒组合体的前述进水口水密地、能够围绕其中心轴在水平面内转动地卡合在前述下侧基座部件的前述进水嘴上,并将前述过滤器筒组合体的外部固定在前述上侧基座部件上;使前述本体盖转动时前述过滤器筒组合体也能连动转动。
13.上述第11项记述的固定式净水器,其特征在于:前述过滤器筒组合体的前述出水口水密地、能够以其中心轴为转动轴沿水平面转动地卡合在固定于前述本体盖上的圆筒部件的一端内,前述圆筒部件的另一端连接在前述出水管上;前述过滤器筒组合体上的前述进水口水密地卡合在前述下侧基座部件的前述进水嘴上,并将前述过滤器筒组合体的外部固定在前述下侧基座部件上,即使转动前述本体盖前述过滤器筒组合体也不转动。
14.上述第11项-第13项任一项记述的固定净水器,其特征在于:前述本体盖的下端附近的圆周方向的多个位置上分别具有向内侧突出的二个突起部,前述上侧基座部件的一定位置上具有缺口部,另外,前述上侧基座部件具有大直径部。在将分别位于前述本体盖的多个位置上的前述二个突起部分别嵌入前述缺口部之后,使前述本体盖与前述上侧基座部件一起以其中心轴为转动轴沿水平面转动到转动终点,前述本体盖的比前述突起部更上侧的部分被前述上侧基座部件的前述大直径部分制止,前述本体盖不能从前述上侧基座部件内拔出。
依靠这样的结构能够很容易地将本体盖在上侧基座部件上安装或拆除。
15.上述第14项记述的固定式净水器,其特征在于:前述上侧基座部件的外周至少具有一个锁定用凸部,通过使前述本体盖进一步转动,使前述本体盖上的前述2个突起部当中的一个跨越前述锁定用凸部,使前述锁定用凸部位于前述二个突起部之间。
依靠这样的结构,本体盖与上侧基座部件结合牢固,使用中两者能够整体转动。
16.上述第14项记述的固定式净水器,其特征在于:在前述过滤器筒组合体的外表面至少具有一对沿垂直方向的加强筋,在安装前述本体盖时,前述加强筋滑动于前述本体盖上的二个突起部之间,起到导轨的作用。利用这样的结构,安装了过滤器筒组合体后,在安装本体盖之时能够顺畅地进行。
17.上述第11项-第16项任一项记述的固定式净水器,其特征在于:前述出水管具有棘轮结构,在垂直面内规定的角度范围内每隔一定的角度能制止前述出水管转动,将前述出水管固定。
利用这样的结构,在一定的位置被牢固地固定,所以不必担心因净水的出水压力使出水管转动。
18.上述第11项-第17项任一项记述的固定式净水器,其特征在于:在前述下侧基座部件的前述原水供给口上具有能以前述原水供给口的中心轴为转动中心在垂直面内转动的L形螺纹接口。
利用这样的结构,能够容易地引导有刚性的供水连接管。
19.上述第11项-第18项任一项记述的固定式净水器,其过滤器筒组合体是前述第1项-第10项任一项所述的过滤器筒组合体。
按照第2发明提供的固定式净水器,在安装有刚性供水连接管的固定式净水器上,供水连接管不动,出水管的位置不仅能在水平方向,也能在垂直方向转动,并且,构造简单,不必担心漏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1发明)的过滤器筒的第一实施形态的剖面图。
图2(a)是本发明(第1发明)的第一实施形态中的壳盖体部、壳本体部的端部以及第一密封部件放大的分解立体图;
图2(b)是显示图2(a)中第一密封部件的连通槽部分(A部分)的放大立体图;
图2(c)是显示图2(a)中第一密封部件的结合槽部分(B部分)的放大立体图;
图2(d)是显示图2(a)中的净化液液流的剖面图。
图3是本发明(第1发明)的第一实施形态的过滤器主体的一部分的结构剖面图。
图4是本发明(第1发明)的过滤器筒的第二实施形态的剖面图。
图5(a)是第二实施形态中的壳盖体部和过滤器主体的端面的分解放大立体图;
图5(b)是显示图5(a)中净化液的液流剖面图和局部放大图。
图6(a)是第二实施形态中变形例的壳盖体部和过滤器主体的端部放大的分解立体图;
图6(b)是图6(a)中净化液液流的剖面图。
图7(a)是本发明(第1发明)的过滤器筒的第三实施形态的分解立体图;
图7(b)是放大的棘爪锁机构的说明图;
图7(c)是棘爪锁机构锁定状态的剖面图。
图8(a)是棘爪锁机构变形例的说明图;
图8(b)是棘爪锁机构的剖面图。
图9是棘爪锁机构其它变形例的说明图。
图10是已有的过滤器筒之一例的说明图。
图11是本发明(第2发明)的固定式净水器除去了本体盖的上部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12是图11的A-A剖面图。
图13是图11的B-B剖面图。
图14是图12的局部放大剖面图。
图15(a)是上侧基座部件外周部侧面的局部放大图;
图15(b)是包括本体盖的图15(a)的C-C剖面图。
图16是已有的一例固定式净水器的说明图。
图17是图16所示的已有固定式净水器的纵剖面图。
图18是本发明(第1发明和第2发明)的一个实施形态所用的一例过滤器主体(多孔过滤器);
图18(a)是从一端面看的立体图;
图18(b)是其俯视图;
图18(c)是从另一端看的立体图;
图18(d)是其俯视图。
图19是本发明(第1发明和第2发明)的一个实施形态所用的一例过滤器主体(多孔过滤器)的过滤机能的说明图。
图20是本发明(第1发明和第2发明)的一个实施形态所用的另一例过滤器主体(多孔过滤器)的俯视图。
图21是配备了用于本发明(第1发明和第2发明)的一个实施形态的过滤器主体(多孔过滤器)的净水器的剖面图;
图22是用于本发明(第1发明和第2发明)的一个实施形态的另一例过滤器主体(多孔过滤器);
图22(a)是从一端面看的立体图;
图22(b)是其俯视图;
图22(c)是从另一端看的立体图;
图22(d)是俯视图。
图23(a)是图22(b)的II-II剖面图;
图23(b)是图23(a)的II(b)部分的放大图。
图24是配备了用于本发明(第1发明和第2发明)的一个实施形态的一例过滤器主体(多孔过滤器)的净水器的剖面图。
图25是用于本发明(第1发明和第2发明)的一个实施形态的另一例过滤器主体(多孔过滤器);
图25(a)是从一端面看的立体图;
图25(b)是其俯视图;
图25(c)是从另一端看的立体图;
图25(d)是其俯视图。
图26(a)是图25(b)的II-II剖面图;
图26(b)是图26(a)的II(b)部分的放大图。
图27是配备了用于本发明(第1发明和第2发明)的一个实施形态的一
例过滤器主体(多孔过滤器)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纸对本发明(第1发明)的过滤器筒的实施形态进行具体说明。
图1是显示本发明(第1发明)的过滤器筒的第一实施形态的模式的剖面图。
如图1所示,第一实施形态的过滤器筒100具有,使从一端引入的欲净化的原液101透过其内部净化作为净化液102排出的圆筒状过滤器主体103,和具有引入原液101的原液入口104以及排出净化液102的净化液排出口105、除原液入口104和净化液排出口105部位外以密封状态收纳过滤器主体103的过滤器壳体106,和将过滤器主体103定位收纳定位在过滤器壳体106内指定位置的密封部件107(第一密封部件107a、第二密封部件107b和无纺布107c)。过滤器主体103具有从另一端部和外周侧排出净化液102的结构。过滤器壳体106与过滤器主体103的外周壁之间以形成将净化液102导向净化液排出口105的流路108的方式配置。过滤器壳体106被分割成具有净化液排出口105的壳盖体部106b和具有原液引入口104的壳本体部106a两个部件。壳盖体部106b的内周壁与壳本体部106a的外周壁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固定一体化形成(图1中显示的是,靠壳盖体部106b的内周壁和壳本体部106a的外周壁各自对应部位的螺纹接合固定。但也可以靠壳盖体部106b的外周壁和壳本体部106a的内周壁各自对应的部位的螺纹接合固定)。第一密封部件107a由环状弹性体构成,且具有将净化液102从过滤器主体103的外周壁经流路108导入净化液排出口105的连通槽109。图1中展示的是过滤器主体103由陶瓷多孔膜(陶瓷过滤器)103a和活性炭103b构成的情况(以下相同)。
在这种情况下,壳本体部106a的大体中间位置的内侧设有环状突起部106c,将壳本体部106a的内部空间划分为二个空间。在该环状突起部106c的上侧空间设置靠第二密封部件107b固定定位的陶瓷多孔膜(陶瓷过滤器)103a,将靠无纺布107c等固定定位的活性炭103b设置在环状突起106c下部的空间内。此外,在原液引入口14和净化液出口105安装有O形环115,以提高与外部管路的密封性。
图2(a)是本发明(第1发明)的第一实施形态中的壳盖部、过滤器主体的端部、以及第一密封部件放大分解立体图,图2(b)是显示图2(a)中第一密封部件的连通槽部分(A部)的放大立体图。图2(c)是显示图2(a)中第一密封部件的结合槽部分(B部)的放大立体图。图2(d)是显示在图2(a)中显示一部分的净化液的液流的立体图。
如图2(a)所示,壳盖体部106b的内周壁与壳本体部106a之间填充密封部件107a(密封部件107a具有连通槽109,和与形成壳盖体部106b的加强筋构造120的结合凸起部120a结合的结合槽110),且在收纳有过滤器主体103的状态靠螺纹接合以能拆装的形式固定成为一体。
如图2(b)所示,密封部件107a的连通槽109具有能够经过形成于过滤器主体103的外壁与壳本体部106a、106b(参照图2(a))之间的流路108将净化液102导向净化液排出口105的形状。且,在过滤器主体103上形成有作为净化液102流路的多个孔室103c。
另外,如图3所示,多个孔室103c从两端用封孔材料103d交叉封孔,形成原液101透过构成过滤器主体103的多孔隔壁103e,能够高效地产生净化液102的结构。
如图2(c)所示,密封部件107a的结合槽110具有能与形成于壳盖体部106b(参照图2(a))的加强筋构造120(参照图2(a))的结合凸起部120a相结合的形状。因此,当壳盖体部106b与壳本体部106a(参照图2(a))螺纹接合时,密封部件107a能与壳盖体部106b一起转动,在过滤器主体103的端面滑动,实现平滑地螺纹接合。
关于密封部件107a的材质,如上所述,考虑耐水性、润滑性、机械强度、适当的弹性等因素,适宜的材料可例举出聚四氟乙烯等氟树脂、聚脂橡胶、聚氧化甲烯(POM)等。关于壳体(壳盖体部106b和壳本体部106a)的材质在后面叙述。
如图2(d)中箭头所指,透过过滤器主体103外周被净化了的净化液102,经过流路108和密封部件107a的连通槽109向净化液出口105流动。透过过滤器主体103中央部分被净化的净化液102不经过流路108和密封部件107a的连通槽109,直接流向净化液出口105。
于是,净化液102不仅透过过滤器主体中央部分,也透过外周壁流动。因此,在能够增大净化液的处理量的同时,还能够自动清除因产生细菌被污染的外周壁,能够持续确保密封性,提高净化液的生产性和维护保养性。
图4是展示本发明(第1发明)的过滤器筒的第二实施形态模式的剖面图。
如图4所示,第二实施形态的过滤器筒200包括,使从一端引入的欲净化的原液201透过其内部净化作为净化液202排出的圆筒状过滤器主体203,和具有引入原液201的原液入口204以及排出净化液202的净化液排出口205、除原液入口204和净化液排出口205部分之外以密封状态收纳过滤器主体203的过滤器壳体206,和将过滤器主体203(陶瓷多孔膜203a和活性炭203b)定位收纳在过滤器壳体206内指定位置的第三密封部件210a和无纺布210b。过滤器主体203具有从另一端部和外周侧排出净化液202的结构。壳体206被配置成与过滤器主体203的外周壁间形成将净化液202导入净化液排出口205的流路208的形式,且被分割成具有净化液排出口205的壳盖体部206b和具有原液引入口204的壳本体部206a两个部件,同时,在壳盖体部206b的内周壁与壳本体部206a的外周壁各自对应部位螺纹接合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固定为一体。特别是,壳盖体部206b的内面以接触过滤器主体203的一端的端部的方式将过滤器主体203收纳固定在壳体206内确定的位置,并具有将净化液202从过滤器主体203的外周壁经流路208导向净化液出口205的结构。壳盖体部206b的内周壁和壳本体部206a的外周壁在彼此对应的位置螺纹接合以可拆装的方式固定为一体,同时,作为用于防止过滤器主体203的转动的手段,在过滤器主体203的另一端与壳盖体部206b的加强筋结构220间设置了防止过滤器转动的止转环207。
在这种情况下,壳本体部206a的大体中间位置的内侧设置的环状突起部206c将壳本体部206a内的空间划分为二个空间,在该环状突起206c的上侧的空间设置靠第三密封部件210a固定定位的陶瓷多孔膜(陶瓷过滤器)203a,将靠无纺布210b固定定位的活性炭203b设置在环状突起206c下侧的空间内。而且在原液引入口204和净化液排出口205上安装O形环215,提高与外部管路的密封性。
图5(a)是显示第二实施形态中的壳盖体部及过滤器主体的端部的放大立体图,图5(b)是在图5(a)中部分显示的净化液流的局部放大的剖面图。
如图5(a)所示,壳盖体部206b的内周壁与壳本体部206a通过防止过滤器转动用的止转环207,且在收纳有过滤器主体203的状态下靠螺纹接合可拆装地固定成为一体。壳盖体部206b具有加强筋结构220,该加强筋结构包括连通槽220a、防止过滤器转动用的止转环207以及把持过滤器主体203的把持凸起部220b。
当壳盖体部206b与壳本体部206a螺纹接合时,壳盖体部206b的转动会经壳盖体部206b上的加强筋构造220的前端传递到过滤器主体203的端面,使得过滤器主体203转动,从而损坏第三密封部件210(见图4)。防止过滤器转动用的止转环207具有防止第三密封部件210损坏的作用。具体地说,通过设置由润滑性好的材料制作的止转环207,能够防止向过滤器主体203传递转动力,有效地防止密封部件210(图中未示出)的破损。
关于止转环207的材质,考虑到耐水性、润滑性、机械强度和适宜的弹性等因素,可举出适宜的材料有聚四氟乙烯等氟树脂、聚酯橡胶、聚缩醛(商品名:ジユラコン)等。
如图5(b)中的箭头所指,透过过滤器主体203的外周壁的被净化了的净化液202是经过流路208和位于壳盖体部206b的加强筋构造220的连通槽220a流向净化液排出口205,透过过滤器主体203的中央部分的被净化了的净化液是直接流向净化液排出口205。
这样,净化液202不仅透过过滤器主体203的中央部分,同时也透过其外周壁流动,因此,在能够增大净化液的处理量的同时,还能够自动清除因产生细菌被污染的外周壁,能够持续确保密封性,提高净化液的生产性和维护保养性。
图6(a)是显示第二实施形态的变形例的壳盖体部和壳本体部的端部的放大立体图。图6(b)是在图6(a)中显示的净化液的液流的剖面图。
如图6(a)所示,该变形例的作为防止转动的手段,壳盖体部306b具有与过滤器主体303的端部以小面积接触的筋凸起320a的结构。即,壳盖体部306b的内壁与壳本体部306a在装填过滤器主体303的状态下,通过螺纹接合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成一体。壳盖体部306b具有筋结构320,该筋结构320具有筋凸起320a和把持过滤器主体303用的把持用凸起部320b。
筋凸起部320a在壳盖体部306b与壳本体部306a螺纹接合固定时,壳盖体部306b的转动经过壳盖体部306b上的加强筋构造320的前端部传递给过滤器主体303的端部,使得过滤器主体303转动,因而能够有效地防止第三密封部件210(参照图4)出现破损。即,利用与过滤器主体303的端部小面积接触的筋凸起320a减小面阻力,能够防止向过滤器主体传递转动力,有效地防止密封部件210(参照图4)的破损。
作为筋凸起320a(筋构造320)的材质考虑到耐水性、滑动性、机械强度、适当的弹性等因素,可以例举的适宜材料有聚四氟乙烯等氟树脂、聚脂橡胶、聚氧化甲烯(POM)等。
如图6(b)中的箭头所指,透过过滤器主体303的被净化了的净化液302经过流路308,和壳盖体部306上的筋构造320与筋凸起320a及把持用凸起部320b之间的间隙320c流向净化液排出口305。且,透过过滤器本体303的中央部分被净化的净化液302直接流向净化液排出口305。
这样,净化液302不仅透过过滤器主体303的中央部分,同时也透过其外周壁流动,所以能够发挥上述效果。
图7(a)是显示本发明(第1发明)的过滤器筒的第三实施形态模式的分解立体图。图7(b)是说明棘爪锁的放大图。图7(c)是显示棘爪锁作用状态的剖面图。
如图7(a)所示,第三实施形态的过滤器筒,作为不使壳盖体部406b向与壳本体部406a螺纹接合时相反的方向(解除方向)转动的手段而具有如下结构:即在壳盖体部406b上设置其前端带有止动作用部件420a的加强筋构造420,和在壳本体部406a的上部的壁上设置有阻止向螺纹接合转动的反方向(解除方向)转动的止动作用穴430。
如图7(b)所示,在壳盖体部4 06b与壳本体部406a螺纹接合或解除时,加强筋结构的第一止动作用部件420a嵌入壳本体部406a的止动作用穴403,其形状如图7(c)所示。当向螺纹接合的反方向(解除方向)转动时,第一止动部件420a的前端被止动穴430的侧壁阻挡(向螺纹接合方向转动时能跨越侧壁转动)。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止动部件420a的前端最好是形成一定的倾斜角θ,该倾斜角可以在20-80度之间,较好是30-70度,尤其是45-60度特别好。
图8(a)是显示棘爪锁的又一变形例的说明图,图8(b)是其剖面图。
如图8(a)、(b)所示,该变形例中的棘爪锁的结构是,在壳盖体部506b及壳本体部506a相互接触的表面各自制成只能沿着两者螺纹接合的方向转动的形状(锯齿状530a、530b)。但图8(a)中仅示出了壳盖体部506b。
图9是显示棘爪锁的另一变形例的说明图。
如图9所示,该变形例的棘爪锁结构是由,设置在壳盖体部606b上、在其前端具有爪部620a的第二止动部件620,和设置在壳本体部606a的内壁用于阻止第二止动部件620a的爪部620a向螺纹接合的反方向转动的止动槽630构成。
如上所述,依靠具有棘爪锁结构,能够防止因使用者不注意等原因将其分解,导致净化功能下降,可提高净化功能。
关于本发明(第1发明)的过滤器筒所用的过滤器主体的材质,可以使用中空纤维材质的、陶瓷材质的(有以多个孔室作为流路交互封孔的蜂窝形状的和实心柱形状的)、纤维状或颗粒状的活性炭等。其中,最好选用耐热性、耐腐蚀性好的陶瓷过滤器(陶瓷多孔膜),也可以使用与活性炭组合的过滤器。
另外,本发明(第1发明)的过滤器筒的过滤器壳体的材质,可以选用容易成型,用后能重复回收的PP、ABS、PVDF(偏聚二氟乙烯)等合成材料。壳盖体部和壳本体部最好是用相同的材质。此外,壳盖体部和加强筋结构最好是用同一材质的整体机构。当然,将不同材质的分体件以机械方式、化学粘结方式或热熔方式连接起来也可以。
另外,本发明(第1发明)的过滤器筒所用的第二、第三密封部件的材质,可以选用食品用硅橡胶、天然橡胶或EP橡胶等。
用于本发明(第1发明)的原液没有特别的限制,例如,可以是自来水或化学工业、食品工业中的各种液体。
此外,在本发明(第1发明)的过滤器筒中,最好在壳盖体部的外周壁与壳本体部的内周壁间设置提高密封可靠性的O形环。
下面参照图纸对本发明(第2发明)的实施形态进行具体说明。
如图11-图13所示,本发明(第2发明)的净水器主体810由,包括下侧基座812和上侧基座814的基座部件816,和以可转动的方式结合在基座部件816上的上部封闭的本体盖818,和设置在本体盖818内部的过滤器筒组合体820,和排出净水的排水管821组成。本发明(第2发明)中所用的过滤器筒组合体820可以根据需要采用在净水过滤器筒中使用的众所周知的材料,如陶瓷过滤材料,中空纤维材料等过滤材料,活性炭、离子交换树脂、离子交换纤维等吸附材料,以及附有其他无机成分的材料等,将这些材料的组合构成过滤器或过滤器主体。也可以使用前述第1发明中的过滤器筒充当过滤器筒组合体。
下侧基座部件812的底部的多个位置,最好是四个位置用螺钉固定有橡胶脚,以防其滑动或摩擦损坏它的承载面。下侧基座部件812的外周具有能使本体盖818的外周可转动地滑动插入的圆筒状的竖起部826,其内侧是用于承载紧靠其内侧的本体盖818的呈肩形结构的本体盖座827,内周面的上侧是以可转动的方式支撑上基座部件814的圆弧状凸起部828。另外,在其中心部设有水嘴830,该水嘴830通过入水口832、密封可转动地连接在该入水口832上的L形管接头834、和供水软管836与自来水等原水源连接。另外,L形管接头834的L形弯曲的另一端能在其垂直面内360度转动,给水软管836通过软管固定螺母838固定在L形管接头834上。另外,圆弧状凸起部828是不与入水口832的部分重叠的圆弧状,最好是具有270度角的圆弧状。
在下侧基座部件812的圆弧状凸部828的上部,上侧基座部件814的圆弧状凹部829与之可转动地卡合。该上侧基座部件814依靠下侧基座部件812的进水嘴830的上端向外水平延伸的卡具固定环840与下侧基座部件不可分离地固定,并能在下侧基座部件812上转动。该圆弧状凹部829的圆心角也比下侧基座部件812的圆弧状凸部828的圆心角小,最好设置成约150度。
也就是说,正是由于上侧基座部件814相对于下侧基座部件812的圆心角之差,即使在上述优选例子中也只能转动120度。另外,将上侧基座部件814组装在下侧基座部件812时,起初是以没有卡具固定环840的状态制作好下侧基座部件812,在组装上侧基座部件814后,将卡具固定环840以超声焊接等方式固定在进水嘴830的顶部。
下面结合图14和图15(a)、(b)说明本体盖818向基座部件816固定的结构。在本体盖818的下端附近的圆周方向的多个位置(最好是4个位置)分别设有向内侧突出的2个突起部842,将本体盖818的多个突起部842嵌入上侧基座部件814的相应位置的缺口部841,使本体盖818的下端接触下侧基座812上的罩座部827,然后将本体盖818与上侧基座部件814一起转动到一个转动终点附近,在转动途中,虽然上侧基座部件的转动达到前述的规定的范围而停止,但若使本体盖818进一步转动,本体盖818的突起部842靠设置在上侧基座部件814上的大直径部843被制止,所以本体盖818不能拔出。
另外,若使本体盖818向同一方向转动,本体盖各位置的2个突起部842中的一个就会跨越设在上侧基座部件814外周的锁定用突起部844,接触挡块845,如图15(b)所示,锁定用突起部844就处于二个突起部842之间的位置。而且,2个突起部842中的两个可以是一样大小,也可以大小不同。图15(b)中即是大小不同的。
如此,本体盖818和上侧基座部件814构成了一个整体,使下侧基座部件812能够在限定的角度范围内转动。具体地说,至少也能只在锁定用突起部848跨越的突起部842所占据的圆心角范围内转动,例如,只在前述优选实施例中的约90度角范围内转动。
如图11所示,在需要确定本体盖818与下侧基座部件812之间的相对位置的场合,设在本体盖818的多个位置上的各2个突起部842当中,至少有一个突起部对应多个位置均匀配置,所以能在圆周方向适当移动。另外,上侧基座部件的切口部841、锁定用凸部844及挡块845的位置也是对应的,能在圆周方向移动。
当本体盖818从上侧基座部件814取出之时,按照与前述相反的方向转动,在该转动的终点处进一步使本体盖818向同一方向转动,本体盖818上的多个位置上的每2个突起部842分别从上侧基座部件814的大直径部843处移动到缺口部841的位置,就能将本体盖取出。
另外,过滤器筒组合体820的外表面至少设置1对垂直方向延伸的加强筋,设在本体盖818内侧的各2个突起部842可以在一对加强筋中间滑动,这一结构图中未示出。这一加强筋结构在安装本体盖时发挥导轨的作用,能够顺畅地安装本体盖818。
在该本体盖上侧部位设有被固定在本体盖818上并一起转动的净水连接盘846,该净水连接盘846具有将过滤器筒组合体820上的出水口847通过O形环水密卡合的短圆筒部件848,该圆筒部件848的另一端通过连接管850连接出水口连接件856。
另一方面,过滤器筒组合体820的下端的入水口851上具有止动阀852,入水口851水密地卡合在下侧基座部件812的进水嘴830内,通过供水软管836输送的自来水等原水经L形波纹软管834、下侧基座部件812的入水口832、进水嘴830和止动阀852供水。另外,在该过滤器筒组合体820内被净化的原水,通过其上端的出水口847、净水连接盘846的开口、连接软管850以及出水连接件856,从出水管821的出口端排出。
另外,在过滤器筒组合体820的下端形成突起部853(参照图12)。该突起部853与设置在上侧基座部件814上的圆筒状部854卡合,所以,若使本体盖818与上侧基座部件814一起转动,短圆筒部件848及过滤器筒组合体820也与安装在本体盖818上的出水管821一起转动,连动地过滤器筒组合体820也与上侧基座部件814一起转动。
另外,出水管821的前端部被弯曲成L字型(图中未示出),通过连接管850以在垂直面内可转动的方式安装在本体盖818的侧面的出水连接软管856上。再有,该出水连接软管856具有棘爪键858、卡扣环860、盖862。出水管821在本体盖818的侧面可360度转动地安装。但在垂直面内跨越的角度范围内,最好是将出水管821制成对于垂直角从45度到180度之间每隔一定角度靠棘爪键858被固定的结构。通过这种方式,使出水管821从完全向上到向下成45度角的区间,能够每隔一定角度被固定,这能给人一种“咔哒”的阶段感,同时也消除了因净水的出水大小导致出水管821自然转动。
在前述实施形态中显示的结构是,在过滤器筒组合体820的上部出水口847上,以水密方式可转动地安装固定在本体盖818上的圆筒部件848的一端。同时,将圆筒部件848的另一端连接在出水管821上。另外,在过滤器筒组合体820的下端的入水口851上,以水密方式固定下侧基座部件812的进水嘴830,本体盖818一旦转动,过滤器筒组合体820也会转动。虽说前述实施形态是上述结构,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按照如下结果组装:在过滤器筒组合体820的上部出水口847上,以水密方式可转动地安装固定在本体盖818上的圆筒部件848的一端。同时,将圆筒部件848的另一端连接在出水管821上。另外,在过滤器筒组合体820的下端的入水口820上,将过滤器筒组合体820的下端的入水口851与下侧基座部件812的进水嘴830间用适当的部件卡合。即使使本体盖818转动,过滤器筒组合体820也不转动。
上述后一种构造可用于大型装置,这种结构是将过滤器筒组合体820的下端的入水口851的O形环安装在净水器主体的原水压力高的一侧,由于O形环在下侧基座部件812的进水嘴830上以O形环没有滑动的方式安装,所以,当用于配备大型过滤器筒组合体的净水器的场合,能减轻使其转动所需的力。
以下对于本发明(第1发明和第2发明)的一个实施形态中所用的过滤器主体(多孔过滤器)的一例加以说明。在以下说明中所提到的剖面,在没有特别限定时都是指垂直于图18(a)中X轴的剖面。
本发明(第1发明和第2发明)的一个实施形态中所用的过滤器主体(多孔过滤器)的一例的多孔过滤器1001如图18(b)-(d)所示,是具有从一个端面1041到另一个端面1043连通的多个流通路1003a和1003b的多孔体。该例中,在多孔过滤器1001的一个端面1041上,其开口端分别为线状连续邻接的流通路1003a的开口端部被封闭着,在另一端面1043上,其余的流通路1003b的开口端部被封闭着。在图18(a)-(d)以及后面的图中,用虚线画的O表示在该端面其开口端部被封闭的流路,涂黑的●表示在该端面开着口的流通路。作为这样的构造,若使被处理的液体从其开口端分别为线状连续邻接的流通路1003a的开口端部被封闭的端面1041流入,如图19所示,被处理的液体从没有被封闭的流通路1003b流入过滤器1001内,由于流通路1003b在另一端面的开口被封闭着,从流通路1003b流入的被处理液体通过多孔基体后从外周壁排出,同时也从流通路1003a排出。如此,依靠在陶瓷过滤器内部也确保排除通路,能够提高处理能力。
在该实施例中,如图18(b)、(d)所示,邻接流通路的开口端最好是三个以上连成点线状。另外,从制作的容易程度考虑,最好是将位于任意最外周的流通路1003a0到位于任意最外周的流通路1003a0’在一个端面1041上成行地封闭。同样地,从制造容易程度考虑,在另一端面1043上最好也是成行地封闭的流通路1003a。当然,也可以是多边形形状的连续邻接的流通路,或曲线状的连续邻接的流通路。
此外,从依靠均匀排出提高处理能力的观点出发,最好将上述的开口端成行连接的流通路以一定的间隔设置。具体地说,在一个端面1041上使其开口端部被封闭的一连串流通路1003a成为一条直线。如图18(a)-(d)所示,将其设置成大体平行的形状,也可以如图20所示,设置成线状交叉的形状或者将两种形式组合起来。还可以与将连串的流通路1003a的开口端的连线设置成曲线形或多边形的情形组合,其形状并没有特别的限制。在一个端面1041上其开口端部被封闭的流通路1003a的数目没有特别的限制,但过多则该部分的流入口减少,过少则不能得到本例中的效果。其数量可以根据处理容量和过滤器的大小适当选择,使流通路的总截面积,即,流通路1003a与流通路1003b的开口截面积之和是截面积的2%-20%,6%-15%更好,8%-11%特别好。
在该例子中,虽然可以只使用构成过滤器主体的多孔的基体进行过滤,但从持续确保处理速度提高分离性能的观点考虑,最好是在孔径比较大的基体的表面上形成孔径比较小的过滤膜。利用这种结构,即使减小过滤膜平均孔径也能抑制液体透过基体内部之时的压力损失。在这种情况下,更有效地达到上述目的的方法是,在端面1043被封闭流入被处理的液体的流通路1003b的内周面上形成过滤膜。另外,为抑制压力损失,最好是在端面1041上被封闭的排出滤过液体的流通路1003a内周面上具有不形成过滤膜的部分。从上述观点出发,流通路1003a内周面没形成过滤膜的面积可以占到流通路1003a内周壁总面积的50%以上,以70%以上为较好,最好是在90%以上。
本实施例中多孔过滤器的基体的材质没有特别的限制,只要是多孔体即可。但从强度、耐久性考虑,最好是陶瓷材料的。基体微孔的孔径可以根据过滤的目的适当选择。另外,以陶瓷作基体时,对陶瓷的种类和制作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制,但最好由骨料和基体烧结助剂形成。骨料是构成基体主成分的陶瓷粒子,最好是如氧化铝、莫来石、堇青石、炭化硅、氮化硅、氮化铝、陶瓷屑等当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粒子,可根据过滤目的适当选择。骨料的平均粒径最好在5-200μm。骨料在基体中的含量以其占骨料与基体烧结助剂总合的质量百分比计,以65%-99.5%为好,以65%-90%更好。
基体烧结助剂的作用是与上述骨料一起烧结,强化骨料间的粘结,形成坚固的基体。基体烧结助剂的材质没有特别的限制,可以是氧化铝、二氧化硅、氧化锆、长石、堇青石等当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可根据过滤的目的和骨料的种类适当选择。基体烧结助剂的平均粒度没有特别的限制,但平均粒径最好在5μm以下。基体烧结助剂的含量以其占骨料与基体烧结助剂总合的质量百分比计,可在0.5%-35%范围,更好在10%-35%范围。
在本例子中,以上述由骨料和基体烧结助剂形成多孔体为基体,在其表面形成过滤膜时,该过滤膜的平均孔径应比基体的平均孔径小。平均孔径可以根据其用途,即,被处理的液体中需要除去的异物的粒径适当选择。例如,本例中用于净水器的场合,过滤膜的平均孔径以0.1-2μm为好,以0.2-0.7μm更好。为形成过滤膜,一般可以使用陶瓷粒子和过滤膜用烧结助剂。陶瓷粒子作为骨料可以从上述例举的材料中选择。例如,要得到净水器所需的范围的孔径,可以选择0.2-5μm的陶瓷粒子,选择0.4-2μm的更好。过滤膜烧结助剂可以从用作基体烧结助剂的例举的材料中选用。关于陶瓷粒和过滤膜烧结助剂的比例,陶瓷粒子占陶瓷粒子与过滤膜烧结助剂总和的质量百分比可以是85%-99.5%,更好是85%-95%,过滤膜烧结助剂占5%-15%。将陶瓷粒子和过滤膜烧结助剂调成糊状涂在基体表面烧结,即可形成过滤膜。另外,过滤膜有一层就可以了。但也可以是二层以上,在这种情况下,最好是使最外层的过滤膜的平均孔径最小,越靠近基体平均孔径越大。
本例中,具有陶瓷过滤膜的流通路3的截面的形状没有特别的限制,可以是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任意多边形,也可以是圆形、椭圆形或者是波纹形的。但考虑到其强度以及过滤膜均匀地形成于内周面,最好是圆形的。流通路1003的截面积的大小没有特别的限制,但不宜过小,否则被处理的液体流入时阻力太大;也不宜过大,否则得不到充分的过滤面积。流通路1003a的截面积的理想范围也因被处理的溶液的黏度而异。例如,本例中用于净水器的场合以0.2-20mm2为好,以0.5-10mm2更好。确定这样的范围,成膜容易均匀,每个单位容积的膜面积比较大,就是说,能使过滤器小型化。另外,流通路的数目没有特别的限制,使用者可以根据强度、大小、处理量等因素适当选择。
本例的过滤器的形状最好是如图18(a)-(d)所示的圆形,但没有特别的限制,可以根据用途、目的、安置场所制成各种形状。
如上所述,本例的多孔过滤器即使是上述的小孔径也能获得大的处理量。且,因使用导致的处理量下降也小。所以可望实现小型化,能适用于净水器,特别适用于家庭净水器。用于净水器的场合,在围绕过滤器设置的装有流入口和排出口的容器内可以装填本例的过滤器。用作净水器,特别是用于其他净化、杀菌处理时最好配备活性炭等。图21是配备了本例过滤器主体(多孔过滤器)的一例净水器,其下部配备了活性炭1212,活性炭的上部配置了本例的多孔过滤器。被处理的水从流入管1200流入,通过活性炭层1212从过滤器1001的底面侧进入过滤器1001,被过滤的净水从过滤器1001的侧面及上面通过出水管1226被排出。这样就能用本例的过滤器主体(多孔过滤器)简单地构成净水器。图21中的符号分别为:1201:顶盖;1202:底盖;1203:外围容器;1205:无纺布;1206:海绵;1208:O形环;1210:止动阀;1211:衬垫;1214:基座;1218:罩座;1219:固定螺母;1220:橡胶脚;1221:净水接管;1223:出水管;1224:管座;1225:管罩;1228:O形环;1230:外罩。
以下对于本发明(第1发明和第2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用的另一例过滤器主体(多孔过滤器)进行说明。在以下说明中所说的断面,如无预先限定均指垂直于流通路长度方向(图22(a)中的X轴方向)的横断面。
本发明(第1发明和第2发明)的一个实施形态所用的一例过滤器主体(多孔过滤器)2001如图22(a)-(d)所示,至少具有二个端面2041和2043,是一个从端面2041到另一个端面2043具有多个流通路2003a和2003b的多孔基体。该例子中,在多孔过滤器2001的一个端面2041上,指定的流通路2003a的端面被封闭,且,如图23(b)所示,流通路2003a的开口端被封闭形成的面2061(即流通路开口被塞住形成的密封层的面)与周围的面2063(即在多孔基体2011上形成的密封层2005的面)的高度差在1.0mm以下,更好在0.5mm以下。另外,在图22(a)-(d)以及以后的图中,用虚线画出的圆表示在该端面其开口端部被封闭的流路,涂黑的圆表示在该端面开着口的流通路。
本例中的多孔过滤器如图23(b)所示,由于上述高度差在1.0mm以下,在0.5mm以下较好,最好是几乎0mm,端面2041与收纳过滤器的外壳的内部直接接触,或者通过密封部件紧密接触,容易将处理前的溶液与处理后的溶液隔离,充分发挥过滤器的机能且容易装进外壳。本例中过滤器至少在一个端面上的高度差a是1.0mm以下,若在二个端面上的高度差都是1.0mm以下更好。但至少在一个端面上的高度差是1.0mm以下。当然未必是端面的整体,只要其中一部分的高度差是1.0mm以下就可以了。例如图24所示,靠衬垫2211使端面与侧面2007隔离、将从端面2041向过滤器内流入的液体与从侧面流出的处理后的液体隔离的场合,衬垫2211紧密接触的端面2041的外周附近的高度差a在上述范围之内,就能达到本例的效果。
在本例中,如图23(a)、(b)所示,在其开口端被密封了的流通路2003a内,堵塞部2006形成于从流通路的开口端部的开口端2031向流通路内部的方向(I方向)。通过形成这样的堵塞部2006,将封闭流通路2003a形成的面2061与其周围的面2063之间的高度差控制在1.0mm以下变得容易,还能提高密封的可靠性。堵塞部2006的长度没有特别的限定,但该长度过短,减小上述高度差a的效果不大,提高密封效果的作用也小。所以,从流通路的开口端部的开口端2031向流通路2003a内的方向的长度b可以是0.5mm以上,1.0mm以上更好,2.0mm以上特别好。另外,堵塞部2006的长度过长,会减小过滤器的有效面积,增加制造难度。所以,长度b应在10.0mm以下,5.0mm以下更好,3.0mm以下特别好。
本例多孔过滤器2001可以是如图22(a)、(b)所示,在多孔过滤器2001的一个端面2041上,其开口端分别线状连续邻接的指定流通路2003a的开口端被封闭。如图22(c)、(d)所示,在另一端面2043上,其余流通路2003b的开口端被封闭。作为这样的结构,使处理前的液体从端面2041流入,处理前的液体从没有被封闭的流通路2003b流入过滤器2001内。由于流通路2003b在另一端面2043的开口端被封闭,从流通路2003b流入的处理前的液体通过多孔基体从侧面2007作为处理后的液体被排出,同时也从流通路2003a排出。这样,通过在过滤器内部也确保排出路,能够实现处理能力的提高。
本例的多孔过滤器,若将被封闭的其开口端分别线状连续邻接的一串流通路看作是一条直线,构成该一条直线的流通路可以是3个以上。特别是如图22(b)所示,从容易制作的角度考虑,最好是从位于任意最外周的流通路2003a0到位于另一任意最外周的流通路2003a0’连续邻接的流通路的开口端在一个端面2041上被封闭。同样,从容易制作的角度考虑,在一个端面2041上其开口端被封闭的流通路3003a的开口端最好是分别直线状连续邻接的流通路。但也可以是曲线状连续邻接的流通路或多边形连续邻接的流通路。
另外,从依靠均匀排出提高处理能力的角度考虑,上述被封闭的、其开口端分别呈线状连续邻接的一串流通路看作是一条直线,当将该直线设置成二条以上时最好以一定间隔设置。具体地说,若将在一个端面2041上被封闭的一串流通路2003a的开口端看作是一条直线,除了如图22(a)-(d)所示的这种大体平行的设置形态之外,也可以交叉设置,或将它们组合起来。还可以与将一串流通路2003a的开口端的连线设置成曲线或多边形的情形组合,对其形态没有特别的限定。在一个端面20041上被封闭的流通路2003a的数目没有特别的限定,但,数目过多流入口相应减少,过少则不能得到足够的排出量。该数目可以根据处理容量及过滤器的大小适当选择,使流通路的总截面积,即,流通路2003a与流通路2003b的开口截面积之和是截面积的2%-20%,6%-15%更好,8%-11%特别好。
在本例中,虽然也可以只用构成过滤器的多孔体进行过滤,但从持续确保处理速度,提高分离性能的角度考虑,最好是在孔径较大多孔基体的表面形成比其孔径更小的过滤膜。通过形成这样的结构,即使过滤膜的平均孔径减小,也能抑制液体透过基体内之时的压力损失。在这种情况下,如图23(b)所示,最好是通过在处理前液体流入的流通路2003b的内表面形成过滤膜2009,能够更有效地达到上述目的。另外,通过在端面2041上的开口端被封闭的供处理后的液体排出的流通路2003a的内表面具有不形成过滤膜的部分,可望抑制压力损失。从上述观点出发,不形成过滤膜的流通路2003a内周面的面积可以占流通路2003a内周面总面积的50%以上,以70%以上为好,90%以上最好。过滤膜的孔径可以根据过滤器的用途、目的,即根据要除去的被处理液体中的异物的粒度适当选择。例如,将本例的过滤器用于净水器的场合,过滤膜的平均孔径以0.1-2.0μm为好,0.2-0.7μm更好。
本例中的多孔基体、基体烧结用助剂和过滤膜,可以与上例相同。
密封层的材质没有特别的限制,基体是陶瓷的场合,从强度及与基体的接触性考虑可以是陶瓷,其材质最好是与基体相同的陶瓷或者是基体成分一部分的陶瓷。但是,因为必须是确实不透过被处理液体的实体,所以要以使陶瓷玻璃化的釉料等、特别是要以氧化硅或氧化铝作主成分,最好是使其中含有质量百分比10%以下的含二氧化锆的玻璃化釉料。
堵塞部的材质没有特别的限制,基体是陶瓷的场合,从强度及与基体的接触性考虑可以是陶瓷,其材质最好是与基体相同的陶瓷或者是基体成分一部分的陶瓷。但是,若是被处理液体容易透过的材质,最好在端面上不出现从邻接的流通路通过堵塞部漏液体的情况,所以最好具有与过滤膜相同的或更小的孔径,实质上只从微孔透过液体。另外,堵塞的部分的材料收缩太大容易产生裂纹,最好选用收缩小的材料。具体地说,最好是玻璃化的釉料等,特别是要以氧化硅或氧化铝作主成分,可以使其中含有质量百分比10%以下的含二氧化锆的玻璃化釉料。只用这样的釉料更好。
在本例中,相对于过滤器具有流通路的长度方向的横断面的形状、流通路断面的大小以及过滤器的形状可以与上一例相同。
下面对于配备上述过滤器的净水器进行说明。
由于本例的多孔过滤器装入外壳时容易将处理前液体与处理后液体隔离,装入容易,同时能使过滤器的机能充分发挥,能够用于净水器,特别适合于家庭用净水器。用于净水器的场合,最好在围绕过滤器、设置有流入口和排出口的外壳中安装本例的过滤器。净水器最好装备作为其它净化、杀菌手段的活性炭。在图24展示了一例配备本例多孔过滤器的净水器,下部配备有活性炭2212,其上配备着本例的多孔过滤器2001。处理前的水从进水管2200流入,通过活性炭层2212,从过滤器2001的下侧的端面2041进入过滤器2001,被过滤的净水从过滤器2001的侧面2007和上侧端面流出,经排出管2226排出。此时,需要靠衬垫2211等密封部件将过滤器2001的下侧的端面2041与侧面2007隔离,使用本例的过滤器能够确保隔离并且容易安装。图24中的符号分别为:2201:顶盖;2202:底盖;2203:外围容器;2205:无纺布;2206:海绵;2208:O形环;2210:止动阀;2214:基座;2218:罩座;2219:固定螺母;2220:橡胶脚;2221:净水接管;2223:出水软管;2224:管座;2225:管罩;2226:出水管;2228:O形环;2230:外罩。
以下对于本发明(第1发明和第2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用的另一例多孔过滤器主体(多孔过滤器)进行说明。在以下说明中所说的断面,如无预先限定均指垂直于流通路长度方向(图25(a)中的X轴方向)的横断面。
本例的多孔过滤器主体3001如图25(a)-(d)所示,至少具有二个端面3041和3043,是一种从一个端面3041到另一个端面3043具有多个流通路3003a和3003b、其中一部分流通路例如图26(b)中的流通路3003b(多孔基体的3011)的内表面上形成有过滤膜3009的多孔过滤器3001。且,图26(b)中符号3005表示密封层,3006表示堵塞部。在本例中多孔过滤器3001的多孔基体面,即,没有形成过滤膜3009的面,例如图26(a)中流通路3003a的内周面以及侧面3007用空气加压时,从形成有过滤膜的某一流通路,例如图26(a)中的流通路3003b流出空气的初始压力(第一透过压力)可以是0.05-0.6MPa,较好是0.08-0.4MPa,更好是0.1-0.2MPa。
考虑到多孔过滤器的除菌性能取决于过滤膜微孔的最大孔径、平均孔径分布以及膜厚度,认为总体地减小微孔的孔径,增加膜厚度能够提高除菌性能。
本发明者等的研究结果表明,第一透过压力与过滤器的整体除菌性能有密切的关系,同时得知,第一透过压力应在0.05MPa以上,更好在0.08MPa以上,特别好是在0.1MPa以上,能够获得良好的除菌效果。
已知第一透过压力与过滤膜上比较大的气孔以及膜的厚度有很大关系,所以,可以通过减小最大孔径、减少大孔径微孔的数目、增加膜的厚度等措施提高第一透过压。另外,第一透过压过高透水量下降,这是所不希望的。所以,第一透过压应在0.6MPa以下,在0.4MPa以下更好,0.2MPa以下特别好。
另外,从提高净化性能的角度考虑,从其内周面形成有过滤膜的全部流通路流出的空气的压力(以下称第二透过压)应在0.15MPa以上,更好在0.17MPa以上,在0.2MPa以上特别好。已知第二透过压与过滤膜微孔的平均孔径以及膜的厚度有很大关系,通过减小平均孔径或增加膜的厚度等能够提高第二透过压。第二透过压过大会使透水量减少,这也是所不希望的,所以,第二透过压应在0.6MPa以下,更好在0.5MPa以下,在0.3MPa以下特别好。
过滤器的微孔的平均孔径可以根据过滤器的用途、目的适当选择,但为了将第一透过压控制在本例的范围内,过滤膜的平均孔径应控制在0.1-2.0μm,更好在0.2-0.7μm范围,并是孔径分布集中。另外,过滤膜的厚度没有特别的限制,但为了将第一透过压控制在本例的范围,最好在30-600μm的程度。
在本例中,可以使用与上例相同的多孔基体、基体用烧结助剂和过滤膜。
在本例中,对于过滤器流通路的长度方向的横断面的形状、流通路横断面的大小以及过滤器的形状可以与上述例子中相同。
本例的多孔过滤器,至少在一个端面的指定流通路,例如图26(a)所示的端面3043上的流通路3003b的开口端被封闭,这种流通路的构造可以与上述例子中相同。
另外,如图25(b)所示,从容易制作的角度考虑,最好是在一个端面上其开口端线状连续邻接的流通路开口端被封闭。这样的流通路的构造可以用与上述例子同样的方法制作。图25(b)中符号3003a0和3003a0’表示流通路3003a中位于最外周的流通路。
另外,将上述被封闭的、其开口端分别线状连续邻接的一串流通路看作一条直线,当设置二条以上的场合,从依靠均匀排出提高处理能力的角度出发,最好是以一定间隔设置。这样的流通路构造可以与上述例子中相同。
从提高密封层3005的强度和密封效果的角度考虑,在将一定的流通路封闭,例如图26(b)中的流通路3003a的前端形成密封层3005时,最好在密封层3005的流通路内方向形成堵塞部3006。
以下对配备了上述过滤器的净水器进行说明。
由于本例多孔过滤器除菌性能优秀,能用于净水器,特别适合于家庭用净水器。用于净水器的场合,可以在围绕过滤器、设有进水口和排出口的外壳上装备上述过滤器。这样的净水器,特别是作为其他净化、杀菌等手段,最好配备活性炭。图27展示了一例配备有本例多孔过滤器的净水器。该净水器的下部配置有活性炭3212,其上部配备着本例的多孔过滤器。过滤前的水从进水管3200进入,通过活性炭层从过滤器3001下侧的端面3041进入过滤器3001,被过滤的净水从过滤器3001的侧面和上侧的端面流出,经排出管被排出。图27中的符号分别为:3201:顶盖;3202:底盖;3203:外围容器;3205:无纺布;3206:海绵;3208:O形环;3210:止动阀;3211:衬垫;3214:基座;3218:罩座;3219:固定螺母;3220:橡胶脚;3221:净水接管;3223:出水软管;3224:管座;3225:管罩;3228:O形环;3230:外罩。
产业上利用的可能性
本发明过滤器筒及固定式净水器能有效地用于需要净化的以水为首的各种液体的产业领域。例如本发明的固定式净水器,不仅用于家庭,也能有效地用于各种业务、各种饮料店、各种化学工业等产业领域。

Claims (8)

1.一种固定式净水器,具有其侧面带有排水管的净水器主体,能够将供给的原水导入前述净水器主体进行净化,将净化水从前述排水管排出,前述净水器主体能以其中心轴为转动轴在水平面内以规定的角度转动,而且,前述排水管能以其前述净水器主体侧的一端为转动中心在垂直面内转动,其特征在于,前述净水器主体由以下部件构成:前述排水管,用于净化从其进水口流入的原水的过滤器筒组合体,在中央部位具有连接在前述过滤器筒组合体的前述进水口的进水嘴而且在外周部具有连接前述进水嘴的原水供给口的下侧基座部件,与前述下侧基座部件的前述进水嘴周围卡合、在前述下侧基座部件上以其中心轴为转动轴在水平面内以规定的角度转动地安装的上侧基座部件,在前述上侧基座部件上以可拆卸方式安装的本体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式净水器,其特征在于:前述过滤器筒组合体的下端具有前述进水口,上端具有出水口;前述出水口水密地卡合在被固定在前述本体盖上的圆筒部件的一端,前述圆筒部件的另一端连接在前述出水管上;前述过滤器筒组合体的前述进水口水密地、能够以其中心轴为转动轴在水平面内可转动地卡合在前述下侧基座部件的前述进水嘴上并且将前述过滤器筒组合体的外部固定在前述上侧基座部件上,使前述本体盖转动时前述过滤器筒组合体也连动转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式净水器,其特征在于:前述过滤器筒组合体的前述出水口水密地、以其中心轴为转动轴能够在水平面内转动地卡合在固定在前述本体盖上的圆筒部件的一端内并且将前述圆筒部件的另一端连接在前述出水管上,另外,前述过滤器筒组合体上的前述进水口水密地卡合在前述下侧基座部件的前述进水嘴上并且将前述过滤器筒组合体的外部固定在前述下侧基座部件上,即使转动前述本体盖前述过滤器筒组合体也不转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式净水器,其特征在于:前述本体盖的下端附近的圆周方向的多个位置上分别具有向内侧突出的二个突起部,前述上侧基座部件的一定位置上具有缺口部,另外,前述上侧基座部件具有大直径部,在将分别位于前述本体盖的多个位置上的前述二个突起部分别嵌入前述缺口部之后,使前述本体盖与前述上侧基座部件一起以其中心轴为转动轴在水平面内转动到转动终点,前述本体盖的比前述突起部更上侧的部分被前述上侧基座部件的前述大直径部分所制止,前述本体盖不能从前述上侧基座部件内拔出。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固定式净水器,其特征在于:前述上侧基座部件的外周至少具有一个锁定用凸部,通过使前述本体盖进一步转动,使前述本体盖上的前述二个突起部当中的一个跨越前述锁定用凸部,使前述锁定用凸部位于前述二个突起部之间。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固定式净水器,其特征在于:在前述过滤器筒组合体的外表面至少具有一对沿垂直方向延伸的加强筋,在安装前述本体盖时,前述加强筋起滑动于前述本体盖上的二个突起部之间导轨的作用。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固定式净水器,其特征在于:前述进水管具有棘轮结构,能跨越垂直面内规定的角度范围,每隔一定的角度间隔,制止前述出水管转动地将前述出水管固定。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固定式净水器,其特征在于:在前述下侧基座部件的前述原水供给口上具有能以前述原水供给口的中心轴为转动中心在垂直面内转动的L形螺纹接口。
CNB2006101659948A 2002-04-26 2003-04-25 固定式净水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40107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26200/2002 2002-04-26
JP2002126200A JP3901574B2 (ja) 2002-04-26 2002-04-26 フィルタカートリッジ
JP133129/2002 2002-05-08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38151006A Division CN1327928C (zh) 2002-04-26 2003-04-25 过滤器筒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90080A true CN1990080A (zh) 2007-07-04
CN100540107C CN100540107C (zh) 2009-09-16

Family

ID=295406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165994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40107C (zh) 2002-04-26 2003-04-25 固定式净水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3901574B2 (zh)
CN (1) CN100540107C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86471A (zh) * 2017-05-26 2017-07-28 睿仑空气处理技术东台有限公司 一种家用污水过滤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5150541A (ja) * 2014-02-19 2015-08-24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セラミック膜構造体
CN109019942B (zh) * 2018-10-26 2023-08-2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净水机壳体及具有其的净水机
US11161068B2 (en) * 2020-03-02 2021-11-02 MANN+HUMMEL Filtration Technology US LLC Filter assembly
CN113813713A (zh) * 2021-10-18 2021-12-21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环境艺术设计景观空气净化装置
CN114931787B (zh) * 2022-06-17 2023-11-14 安徽东旭大别山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油茶生产植物油工序中的过滤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86471A (zh) * 2017-05-26 2017-07-28 睿仑空气处理技术东台有限公司 一种家用污水过滤器
CN106986471B (zh) * 2017-05-26 2020-07-07 长乐圆明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家用污水过滤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3901574B2 (ja) 2007-04-04
CN100540107C (zh) 2009-09-16
JP2003320202A (ja) 2003-1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665578A (zh) 过滤器筒及固定式净水器
CN1360479A (zh) 具有净水功能的淋浴喷头
CN1241676C (zh) 多级浸入型薄膜分离器以及使用相同分离器的高浓度污水处理装置
CN1274606C (zh) 净化滤筒及净水器
CN1250325C (zh) 中空纤维膜盒和中空纤维膜组件及使用该盒的罐型过滤设备
CN1204952C (zh) 用于除去流体中被除去物的装置
CN101052451A (zh) 流体过滤系统的旋转阀门组件
CN101031345A (zh) 台式水过滤系统
CN101039738A (zh) 用于过滤组件的隔板
CN1798597A (zh) 一次性使用的长使用寿命的安装在水龙头上的水过滤装置
CN1923342A (zh) 用于对半导体废气进行处理的净气器
CN1604985A (zh) 龙头水处理
CN1901983A (zh) 带键的过滤器组件
CN1125909A (zh) 清洗装置及适用于该清洗装置的分离装置及过滤装置
CN1805779A (zh) 氮氧化物除去装置以及氮氧化物除去方法
CN209619073U (zh) 一种新型废水处理环保装置
CN1279993C (zh) 分离悬浮体特别是污水处理的方法和实施该方法的设备
CN1990080A (zh) 固定式净水器
CN1291912A (zh) 进行液相和气相之间物质转移的方法
CN1393401A (zh) 改性沸石及其制备、应用和再生
CN1090554A (zh) 过滤的方法及设备
CN1958119A (zh) 浸渍式膜分离系统的转筒筛结构
CN1950015A (zh) 洗碗机
CN200977424Y (zh) 功能性净出水滤器的结构改良
CN1847162A (zh) 净水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916

Termination date: 20150425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