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88783A - 散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散热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988783A CN1988783A CN 200510121197 CN200510121197A CN1988783A CN 1988783 A CN1988783 A CN 1988783A CN 200510121197 CN200510121197 CN 200510121197 CN 200510121197 A CN200510121197 A CN 200510121197A CN 1988783 A CN1988783 A CN 198878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adiator
- mentioned
- heat abstractor
- fan
- fi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一种散热装置,用于辅助电子元件散热,其包括一散热器、设于该散热器一侧的风扇及位于该散热器和风扇之间的风扇固定装置,该风扇固定装置包括一固定该风扇的面板及遮罩该散热器一端的罩体,该风扇的一部分突伸出该罩体及散热器,从而该风扇的部分气流通过该散热器,部分气流通过散热器以外的空间,冷却多个电子元件。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散热装置,特别是指一种用于电子元件的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中央处理器等电子元件在运行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热。为防止该发热电子元件因热量的累积导致其温度升高从而导致其运行不稳定,该电子元件通常需加装一散热装置以辅助其散热。
通常,一散热装置包括一导热底板及设于该底板上的若干散热鳍片。使用时,该底板的一底面紧贴发热电子元件而吸收热量,而将该热量传递至鳍片从而散发至周围空间。
但随着电脑产业的发展,电子元件的功能日益强大,从而产生越来越多的热量。上述单纯靠热传导散热的散热装置不能将电子元件产生的热量及时的散发出去,从而越来越多的热量积聚于电子元件上,影响电子元件的运行性能。为提高该散热装置的散热性能,通常将一风扇加装于该鳍片上,从而向该鳍片提供强对流空气而加速散热。然而,电脑产业的发展,电子元件的集成度和功能不断提升,导致更多的热量产生,并且越来越多的电子元件需要散热,另外,电脑体积趋向小型化,皆需该散热装置进一步优化,以满足散热需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散热性能良好、且为多个电子元件散热的散热装置。
一种散热装置,用于辅助电子元件散热,其包括一散热器、设于该散热器一侧的风扇及位于该散热器和风扇之间的风扇固定装置,该风扇固定装置包括一固定该风扇的面板及遮罩该散热器一端的罩体,该风扇的一部分突伸出该罩体及散热器,从而该风扇的部分气流通过该散热器,部分气流通过散热器以外的空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散热装置中风扇的一部分突伸出罩体及散热器,从而该风扇产生的部分气流通过该散热器,冷却该电子元件,部分气流通过散热器以外的空间,冷却其它电子元件。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散热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图1中风扇固定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散热装置的部分组装图。
图4是本发明散热装置的立体组装图。
图5是图4的倒置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一散热装置用于对设于电路板(图未示)上的电子元件如中央处理器(图未示)散热,该散热装置包括一底座10、第一鳍片组30、第二鳍片组50、一风扇固定装置70、一风扇80及一盖体90。
请参阅图1和图5,该底座10包括一第一板体11及一嵌置于该第一板体11下表面的第二板体12。该第一板体11的下表面、第二板体12的上表面对应设有二平行凹槽(未标示),从而形成二柱状通道(未标示)。该第一板体11的一端缘对应上述通道设有二切口111。第一板体11的一侧缘设有用于结合风扇固定装置70的二螺孔113。二“L”形热管20各具有一结合至上述通道内的第一传热段21及从上述第一板体11的切口111向上突伸出第一板体11的第二传热段22。
第一鳍片组30包括若干第一鳍片31和第二鳍片32。每一第一、二鳍片31、32包括一本体311、321及从该本体311、321上、下端缘垂直弯折延伸的折边313、323。第二鳍片32的本体321长于第一鳍片31的本体311。该第一鳍片组30中,第一鳍片31位于第二鳍片32的两侧,第二鳍片32的前端突伸出第一鳍片31的前端,而该第一、二鳍片31、32的後端平齐。该第一鳍片组30于其近前端处设有横切第一、二鳍片31、32的卡槽33。第一、二鳍片31、32间形成有若干气流通道。
第二鳍片组50包括相互堆叠的若干鳍片51,每一鳍片51包括一本体511和设于该本体511四角处的四卡扣机构513,相邻二鳍片51的卡扣机构513相互卡接。该第二鳍片组50最下方的鳍片51斜向下、向外延伸出二折片515。该第二鳍片组50设有上下贯穿每一鳍片51本体511的通孔517。该鳍片51间形成有若干气流通道。
请参阅图3,第一鳍片组30通过其下折边313、323结合至底座10的第一板体11的上表面。第二鳍片组50通过通孔517结合至热管20的第二传热段22上。
请参阅图1和图2,风扇固定装置70置于第一、二鳍片组30、50的一侧。该固定装置70包括一以遮罩第一鳍片组30前端的罩体710及一形成于该罩体710上以固定风扇80的面板730。该罩体710包括相对的二侧板711及连接该二侧板711的顶板713。该顶板713的端缘向下弯折延伸出一定位板714。该二侧板711的一相对应部分相互靠近延伸而连接面板730,从而该罩体710形成由面板730向第一、二鳍片组30、50延伸的扩大的通道(未标示)(参后所述)。该面板730大致呈方形,其中部设有一开口731,且该面板730和该开口731进一步向上延伸超出顶板713。该面板730的四角设有固定风扇80的固定孔733。该二侧板711于面板730两侧突伸出二固定片715,每一固定片715对应底座10的螺孔113设有一固定孔717。
请参阅图1,风扇80包括一框体81和一设于该框体81内的叶轮83。该框体81的四角对应固定装置70的面板730的固定孔733设有螺孔。
盖体90包括一顶壁91及从该顶壁91相对两侧向下延伸的第一、二侧壁93、95。该顶壁91大致呈“L”形,其前端于邻接第二侧壁95处开设一拗口913,后端于邻近第一侧壁93处挖设一缺口911。第一侧壁93于其后端处斜向外延伸出一导流片931。
请参阅图3和图4,风扇固定装置70的罩体710遮罩第一、二鳍片组30、50的前端,其定位板714嵌卡在第一鳍片组30的卡槽33内,其固定片715通过螺钉固定至底座10上。风扇80通过螺钉固定在固定装置70的面板730上,从而该风扇80的上部突伸出第一、二鳍片组30、50。该风扇80和面板730之间还夹置一弹性垫片85。盖体90遮盖在第一、二鳍片组30、50的其余部分上,第一鳍片组30的顶部通过拗口913暴露于外界环境。盖体90的第一、二侧壁93、95分别置于第二、一鳍片组50、30的外侧,第一侧壁93的导流片931远离该第二鳍片组50斜向外突伸,从而该盖体90在第一、二鳍片组30、50的后端形成一个较大的进风口,至少一系统风扇(图未示)对应该进风口设置。
使用时,散热装置底座10第二板体12的底面紧贴中央处理器吸热,再通过热管20和第一板体11将热量传递至第一、二鳍片组30、50,同时,系统风扇向该散热装置提供低温强对流气流,风扇80工作将第一、二鳍片组30、50内高温空气抽出至周围环境。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散热装置的风扇80的一部分进一步突伸出第一、二鳍片组30、50,则其产生的强对流气流部分通过该第一、二鳍片组30、50,冷却中央处理器,部分通过该第一、二鳍片组30、50的上方空间,从而冷却其它电子元件,如硬盘等。
该散热装置的风扇80、风扇固定装置70及盖体90相配合,导引低温强对气流流向第一、二鳍片组30、50进行热交换,而将高温气流导出第一、二鳍片组30、50,使该散热装置的散热性能提升。
该散热装置设有第一、二鳍片组30、50两组鳍片组,使该散热装置的散热面积增大,散热效果提升。
该散热装置中风扇80和固定装置70的面板730之间夹置弹性垫片85,减小风扇80工作时产生的震动。
Claims (13)
1.一种散热装置,包括一散热器、设于该散热器一侧的风扇及位于该散热器和风扇之间的风扇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风扇固定装置包括一固定该风扇的面板及遮罩该散热器一端的罩体,该风扇的一部分突伸出该罩体及散热器,从而该风扇的部分气流通过该散热器,部分气流通过散热器以外的空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罩体包括二侧板及连接该二侧板的顶板,该二侧板连接上述面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面板设有一开口,该面板及该开口突伸出上述顶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二侧板靠近上述面板部分相互靠近,从而该罩体形成有从上述面板向散热器延伸的扩大的通道。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顶板向上述散热器延伸一定位板,该散热器设有对应该定位板的卡槽。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散热器包括一组第一鳍片及位于该第一鳍片两侧的两组第二鳍片,第一鳍片的一端在罩体内突伸出第二鳍片的相应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散热器包括一底座,上述第一、二鳍片平行设于该底座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散热器还包括至少一与该底座连接的热管,该热管上堆叠有一鳍片组,该鳍片组位于上述鳍片的一侧。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鳍片组的一端位于上述罩体内。
10.如权利要求1-4、6-9中任一项所述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遮盖于上述散热器上的盖体,该盖体包括一顶壁及从该顶壁两侧垂直延伸的位于该散热器两侧的二侧壁。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顶壁上开设有一拗口。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其中一侧壁的末端远离上述散热器斜向外延伸一导流片。
13.如权利要求1-4、6-9中任一项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风扇和面板之间还设有一减震垫片。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5101211975A CN100482059C (zh) | 2005-12-23 | 2005-12-23 | 散热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5101211975A CN100482059C (zh) | 2005-12-23 | 2005-12-23 | 散热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988783A true CN1988783A (zh) | 2007-06-27 |
CN100482059C CN100482059C (zh) | 2009-04-22 |
Family
ID=381853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510121197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82059C (zh) | 2005-12-23 | 2005-12-23 | 散热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0482059C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355864B (zh) * | 2007-07-27 | 2011-03-30 | 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散热装置 |
CN102458081A (zh) * | 2010-10-22 | 2012-05-16 | 富瑞精密组件(昆山)有限公司 | 散热装置及使用该散热装置的电子装置 |
TWI495424B (zh) * | 2010-10-21 | 2015-08-01 | Foxconn Tech Co Ltd | 散熱裝置及使用該散熱裝置的電子裝置 |
-
2005
- 2005-12-23 CN CNB2005101211975A patent/CN100482059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355864B (zh) * | 2007-07-27 | 2011-03-30 | 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散热装置 |
TWI495424B (zh) * | 2010-10-21 | 2015-08-01 | Foxconn Tech Co Ltd | 散熱裝置及使用該散熱裝置的電子裝置 |
CN102458081A (zh) * | 2010-10-22 | 2012-05-16 | 富瑞精密组件(昆山)有限公司 | 散热装置及使用该散热装置的电子装置 |
CN102458081B (zh) * | 2010-10-22 | 2015-10-07 | 富瑞精密组件(昆山)有限公司 | 散热装置及使用该散热装置的电子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0482059C (zh) | 2009-04-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0562238C (zh) | 散热装置 | |
US7675752B2 (en) | Electronic apparatus | |
CN101610657A (zh) | 散热装置 | |
US6205025B1 (en) | Heat sink structure adapted for use in a computer | |
CN201230438Y (zh) | 散热装置组合 | |
CN102045989A (zh) | 热管散热模组 | |
CN100482059C (zh) | 散热装置 | |
CN100456205C (zh) | 散热装置 | |
CN100534282C (zh) | 散热装置 | |
CN212786443U (zh) | 一种伺服驱动器的独立风道结构 | |
CN211405842U (zh) | 变频器 | |
CN201230436Y (zh) | 散热装置组合 | |
CN102789289A (zh) | 电脑散热系统 | |
CN100410841C (zh) | 一种计算机系统散热装置 | |
CN215181753U (zh) | 散热导流结构及机箱模组 | |
US20060067057A1 (en) | Heat sink module | |
CN201097304Y (zh) | 电子装置 | |
CN205726837U (zh) | 汽车电子元器件散热器 | |
CN211019524U (zh) | 智能空气机控制板 | |
CN210119733U (zh) | 国产服务器及国产服务器主板模组 | |
CN112055519A (zh) | 一种伺服驱动器的独立风道结构 | |
CN101005748A (zh) | 散热装置 | |
CN100574594C (zh) | 散热装置 | |
CN101193532B (zh) | 散热装置 | |
CN205721602U (zh) | 车载电脑散热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422 Termination date: 201312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