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85937B - 治疗汗管瘤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治疗汗管瘤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85937B
CN1985937B CN200510121054A CN200510121054A CN1985937B CN 1985937 B CN1985937 B CN 1985937B CN 200510121054 A CN200510121054 A CN 200510121054A CN 200510121054 A CN200510121054 A CN 200510121054A CN 1985937 B CN1985937 B CN 198593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medicine
radix
syringoma
treat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5101210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85937A (zh
Inventor
兰吉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05101210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985937B/zh
Publication of CN19859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859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9859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8593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一种治疗汗管瘤的药物,按重量比其配制原料包括:牛黄100份,当归5-15份,丹皮4-16份,血竭2-8份,和100-180份的溶媒,所述溶媒为乙醇或白醋。进一步地,按重量比其配制原料还可以包括:川芎5-15份,赤芍5-15份,活血藤4-16份,鸡血藤4-16份,川牛膝3-17份,续断4-18份。其制备过程,包括步骤:①取当归,丹皮和血竭等原料药粉碎成粗粉;②将粗粉用按重量比为100-180份的溶媒,进行浸渍和渗漉,收集渗漉液;③将按重量比为100份的牛黄研成极细粉加入到渗漉液中,充分搅拌均匀,得原液;④将原液浓缩至0.5-2.0%,得药:汗管瘤牛黄晶。采用本药物及其制备方法,为采用外用药物有效治疗汗管瘤提供了可能。

Description

治疗汗管瘤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合物或药物制剂的治疗活性,尤其涉及治疗皮肤疾病的药物。
背景技术
汗管瘤(syringoma)为由脂肪代谢障碍所引起的人体表皮小汗腺导管的一种痣样肿瘤,多见于青年女性,部分患者有家族史,与内分泌、妊娠、月经及家族遗传等因素有关,它多见于女性的上下眼睑,前额两侧等处,皮疹为皮色、淡黄色或褐色的扁平丘疹,质较硬,其直径1-3毫米大小,多数密集而不融合,常对称分布。汗管瘤严重影响人的面部眼周美观,给人造成很大精神压力和情绪影响。此病属慢性病程,终生不会自行消退。有的汗管瘤多年静止无变化,当人出现精神创伤,过度劳累,月经期或内分泌失调等人体免疫力降低的时候,皮疹可逐渐增多或增大或数个融合成一个大的结节性汗管瘤。汗管瘤的组织病理为:真皮内可见较多小导管,腔内含无定形物质,管壁由两排上皮细胞构成,大多扁平,但内排细胞偶有空泡化;近表皮处可见囊样导管腔,管腔内充满角蛋白,囊壁衬以含透明角质颗粒的细胞。
目前常用治疗汗管瘤方法有激光,冷冻和电灼等,这些方法均属创伤性治疗方法。会造成皮肤破损而引起感染,治疗后不能洗脸、洗澡。这些方法对面部皮肤,特别对眼周敏感部位会产生疼痛,往往需要麻醉局部皮肤,带来更多副作用。而且这些治疗不容易掌握深度。如治疗过浅不能达到根部,汗管瘤会重新长出來,治疗过深超过真皮乳头层损伤了血管、神经、毛囊、汗腺及皮下组织,则会产生永久性疤痕。除上述治疗方法之外,目前国内外尚无对汗管瘤治疗有良好效果的药物与方法。
牛黄,是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胆囊、胆管或肝管中的结石。具有清心,化痰,利胆,镇惊的药效。主治:热病神昏、谵语,癫痫发狂,小儿惊风抽搐,牙疳,喉肿,口舌生疮,痈疽,疔毒。根据产地不同,国内的天然牛黄可划分为,西牛黄:又称西黄,为产于我国西北者,东牛黄:又称东黄,为产于我国东北者,京牛黄:又名京管牛黄,为产于北京、天津者。牛黄含水分3.28~6.92%,胆酸5.57~10.66%,脱氧胆酸1.96~2.29%,胆甾醇0.56~1.66%,以及胆色素,麦角甾醇、维生素D、钠、钙、镁、锌、铁、铜、磷等;尚含类胡萝卜素及丙氨酸、甘氨酸、牛磺酸、天冬氨酸、精氨酸、亮氨酸、蛋氨酸等氨基酸,以及2种酸性肽类成分称平滑肌收缩物质SMC-S2和SMC-F。
由于牛黄具有清热败毒、凉血祛风、善制一切疮疡肿毒的特点,在传统中医里,有外用
牛黄来治疗各类皮肤疾病的成功经验,而中国专利申请00126785.X公开了一种牛黄皮炎药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出以牛黄为主药的、能够有效治疗汗管瘤的外用药物以及该药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生产制造一种治疗汗管瘤的药物,按重量比其配制原料包括:牛黄100份,当归5-15份,丹皮4-16份,血竭2-8份,和100-180份的溶媒。
进一步地,按重量比其配制原料包括:川芎5-15份,赤芍5-15份,活血藤4-16份,鸡血藤4-16份,川牛膝-17份,续断4-18份。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按重量比其配制原料包括:牛黄100份,当归10份,丹皮10份,血竭5份,川芎10份,赤芍10份,活血藤10份,鸡血藤10份,川牛膝10份,和110-150份的溶媒。
所述溶媒为乙醇或白醋。
优选地,所述牛黄为西牛黄。
优选地,所述当归为当归尾。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提出一种治疗汗管瘤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①按重量比,取当归当归5-15份,丹皮4-16份,血竭2-8份粉碎成粗粉;
②将粗粉用按重量比为100-180份的溶媒,进行浸溃和渗漉,收集渗漉液;
③按重量比为100份的牛黄研成极细粉加入到渗漉液中,充分搅拌均匀,得原液;
④将原液浓缩至0.5-2.0%,该浓缩液即为药。
进一步地,步骤①中,参与被粉碎成粗粉的原料,按重量比,包括:川芎5-15份,赤芍5-15份,活血藤4-16份,鸡血藤4-16份,川牛膝3-17份,续断4-18份;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例中,步骤①中,参与被粉碎成粗粉的原料,按重量比,包括:当归10份,丹皮10份,血竭5份,川芎10份,赤芍10份,活血藤10份,鸡血藤10份,川牛膝10份,续断10份;
而步骤②中,溶媒的用量,按重量比,为110-150份。
步骤②中,溶媒为白醋,按重量比,为130份
而步骤④中,将原液浓缩至1.0%。
同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发明的治疗汗管瘤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为采用外用药物有效治疗汗管瘤提供了可能。
附图说明
图1为采用本发明的治疗汗管瘤的药物进行治疗的原理示意图。
图2为采用本发明的治疗汗管瘤的药物进行治疗的效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本发明的治疗汗管瘤的药物,按重量比其配制原料包括:牛黄100份,当归5-15份,丹皮4-16份,血竭2-8份,和100-180份的溶媒.除了作为主药的牛黄,当归为伞形科植物当归的干燥根,味甘、辛,性温.归肝、心、脾经,功能包括既能活血消肿止痛,又能补血生肌,故亦为外科痈疽疮疡所常用,而通常补血用当归身,活血用当归尾,补血活血用全当归.丹皮别名牡丹皮、粉丹皮、木芍药、条丹皮、洛阳花,为毛茛科芍药属植物牡丹的根皮,以根皮入药,具有清热凉血、活血散瘀的功效.血竭,别名血竭花、麒麟竭、血力,为棕榈科植物麒麟竭果实中渗出的树脂,主要分布于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婆罗洲,印度、马来西亚等地,性平,味甘、咸,具有活血祛瘀,消肿止痛,止血生肌功能.
进一步地,按重量比其配制原料还可以包括:川芎5-15份,赤芍5-15份,活血藤4-16份,鸡血藤4-16份,川牛膝3-17份,续断4-18份。川芎为伞形科植物川芎的干燥根茎,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能。赤芍,又名木芍药红芍药赤芍臭牡丹根,主要成分:芍药的根含芍药甙,活血祛瘀之力较强,善清血分瘀热。活血藤,为木通科藤本植物大血藤的藤茎,性味苦平,归大肠经,能清热解毒,祛风活血止痛,消瘀散结。鸡血藤,为豆科攀援植物豆密花、香花崖豆藤、常绿油麻藤等的藤茎,性味苦甘温,归肝经,有行血补血,调经,舒筋活络等功效。川牛膝,为苋科植物川牛膝的干燥根,味甘、微苦,平,归肝、肾经,有逐瘀通经,通利关节,利尿通淋的功效。续断,为川续断科植物川续断的干燥根,味苦、辛,微温,归肝、肾经,有补肝肾,强筋骨,续折伤,止崩漏的功效。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治疗汗管瘤的药物的配制成分,以及制备过程,予以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配方1:牛黄100份,当归15份,丹皮16份,血竭8份,和180份的溶媒。
实施例二
配方2:牛黄100份,当归5份,丹皮4份,血竭2份,和100份的溶媒。
实施例三
配方3:牛黄100份,当归10份,丹皮10份,血竭10份,和130份的溶媒。
实施例四
配方4:牛黄100份,当归10份,丹皮10份,血竭5份,川芎10份,赤芍10份,活血藤10份,鸡血藤10份,川牛膝10份,续断10份,和130份的溶媒。
实施例五
配方5:牛黄100份,当归15份,丹皮15份,血竭8份,川芎15份,赤芍15份,活血藤16份,鸡血藤16份,川牛膝17份,续断18份,和180份的溶媒。
实施例六
配方6:牛黄100份,当归5份,丹皮5份,血竭2份,川芎5份,赤芍5份,活血藤4份,鸡血藤4份,川牛膝3份,续断4份,和100份的溶媒。
实施例七
配方7:牛黄100份,当归8份,丹皮8份,血竭4份,川芎7份,赤芍7份,活血藤7份,鸡血藤7份,川牛膝7份,续断8份,和120份的溶媒。
实施例八
配方8:牛黄100份,当归13份,丹皮13份,血竭7份,川芎14份,赤芍14份,活血藤14份,鸡血藤14份,川牛膝14份,续断15份,和160份的溶媒。
实施例九
以配方4为例,介绍本发明的治疗汗管瘤的药物的制备过程,其中溶媒选用20%纯度的白醋,其中每份的量为10克,包括的步骤有:取当归、川芎、赤芍和丹皮等原科药粉碎成粗粉,粗粉的直径大小控制在2-5毫米;放入有白醋的容器进行浸渍,在常温下,温度范围在15°-30°,至浸渍液呈红葡萄酒颜色,可进行渗漉,收集渗漉液约1千克,把研成极细粉的牛黄加入到该渗漉液中,牛黄粉的粗细控制为不小于60目,充分搅拌均匀,得原液约2千克,浓缩成1.0%的原液,该浓缩液即为药:汗管瘤牛黄晶.
实施例十
以配方4为例,介绍本发明的治疗汗管瘤的药物的制备过程,其中溶媒选用80-85%纯度的乙醇,其中每份的量为10克,包括的步骤有:取当归、川芎、赤芍和丹皮等原料药粉碎成粗粉,粗粉的直径大小控制在在2-5毫米;放入有乙醇的容器进行浸渍,在常温下,温度范围在15°-30°,至浸渍液呈红葡萄酒颜色,可进行渗漉,收集渗漉液约1千克,把研成极细粉的牛黄加入到该渗漉液中,牛黄粉的粗细控制为不小于60目,充分搅拌均匀,得原液约2千克,浓缩成1.0%的原液,该浓缩液即为药。
以上虽然只列举了八种配方,和一种配方的两种溶媒制备过程,其它的配方,以及这些配方的制备过程与所列举的实施例都是相似或相同的,所以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治疗汗管瘤的药物的治疗方法是:应用本药外用患处,汗管瘤立即变平,约10-15天后汗管瘤枯萎,自动脱落而全愈。
本发明的治疗汗管瘤的药物的技术特点是:治疗时药物能精确作用于生长在皮肤真皮乳头层上的汗管瘤的根部,使突起汗管瘤立即萎缩变平,不产生疤痕。局部皮肤无破损,无疼痛无须麻醉,无副作用。实际上,采用本发明的药物,可以在常温状态下,使得肿瘤细胞内蛋白凝固,所以,相对于其它治疗方法的局部高温或者局部低温实现蛋白凝固来说,可以称为常温蛋白凝固,或者冷蛋白凝固。
需要说明的是:真皮乳头层是表皮与真皮的分界线,皮肤真皮乳头层以上无血管神经组织,可以再生,皮肤真皮乳头层以下有许多血管、神经、毛发等皮下组织。在治疗时,深度超过皮肤真皮乳头层损伤了血管、神经、毛发等皮下组织,则会产生永久性瘢痕。参见图1所示的汗管瘤治疗原理,其中:1、毛发,2、触觉小体,3、真皮乳头,4、立毛肌,5、皮脂腺,6、淋巴管网,7、环层小体,8、神经,9、毛乳头,10、小汗腺,11、血管,12、脂肪小叶,13、深筋膜,14、皮下组织,15、真皮,16、表皮,17、汗管瘤,A:有效药物成分作用于汗管瘤的根部。
采用本发明的药物治疗,为中医药治疗,皮肤无破损、无疼痛、无刺激、无须麻醉、能控制治疗深度、不产生瘢痕,无副作用和后遗症;治疗后即可洗脸洗澡,不会感染;治疗后皮肤光滑、平整度佳、恢复快、疗效好:150例中治愈136例,有效率为90.6%。参见图2所示的汗管瘤治疗效果,左边的是治疗前,汗管瘤17清晰可见,右边是治疗后,皮肤平整光滑、无瘢痕。
采用激光冷冻电灼治疗,属创伤性治疗,皮肤受破损、疼痛、刺激性大、需要麻醉、难控制治疗深度、易产生瘢痕、副作用大、后遗症多;治疗后伤口不能沾水,容易感染;治疗后皮肤粗糙、高低不平、恢复慢、疗效差:150例中治愈45例,有效率为30.0%。
可见,采用本发明的药物进行治疗,效果改善显著。
本发明的基本思路在于:以牛黄为主药,配合当归,丹皮,血竭,以乙醇或白醋为溶媒,采用渗漉法,浓缩液为药。本发明的实施,并不限于上述公开之实施例。任何基于上述基本思路,而做出的针对上述实施例的无须创造性劳动的替换、改进,都属于本发明的实施。

Claims (9)

1.一种治疗汗管瘤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比其配制原料包括:
牛黄100份,当归5-15份,丹皮4-16份,血竭2-8份,和100-180份的乙醇或白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汗管瘤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比其配制原料还包括:川芎5-15份,赤芍5-15份,大血藤4-16份,鸡血藤4-16份,川牛膝3-17份,续断4-18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治疗汗管瘤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比其配制原料包括:牛黄100份,当归10份,丹皮10份,血竭5份,川芎10份,赤芍10份,大血藤10份,鸡血藤10份,川牛膝10份,续断10份,和110-150份的乙醇或白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汗管瘤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牛黄为西牛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汗管瘤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归为当归尾。
6.一种治疗汗管瘤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①、按重量比,取当归5-15份,丹皮4-16份,血竭2-8份粉碎成粗粉;
②、将粗粉用按重量比为100-180份的乙醇或白醋,进行浸渍和渗漉,收集渗漉液;
③、将按重量比为100份的牛黄研成极细粉加入到渗漉液中,充分搅拌均匀,得原液;
④、将原液浓缩至0.5-2.0%。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治疗汗管瘤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①中,参与被粉碎成粗粉的原料,按重量比,还包括:
川芎5-15份,赤芍5-15份,大血藤4-16份,鸡血藤4-16份,川牛膝3-17份,续断4-18份。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治疗汗管瘤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①中,参与被粉碎成粗粉的原料,按重量比,包括:
当归10份,丹皮10份,血竭5份,川芎10份,赤芍10份,大血藤10份,鸡血藤10份,川牛膝10份,续断10份;
而步骤②中乙醇或白醋的用量,按重量比,为110-150份。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治疗汗管瘤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②中,溶媒为白醋,按重量比,为130份;
而步骤④中,将原液浓缩至1.0%。
CN200510121054A 2005-12-23 2005-12-23 治疗汗管瘤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98593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510121054A CN1985937B (zh) 2005-12-23 2005-12-23 治疗汗管瘤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510121054A CN1985937B (zh) 2005-12-23 2005-12-23 治疗汗管瘤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85937A CN1985937A (zh) 2007-06-27
CN1985937B true CN1985937B (zh) 2010-05-05

Family

ID=381829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1012105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985937B (zh) 2005-12-23 2005-12-23 治疗汗管瘤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98593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30409A (zh) * 2014-03-20 2014-06-04 龙秋荣 一种治疗外伤性肌肉硬化的中药制剂及其使用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44975A (zh) * 2003-04-08 2003-10-01 陈广济 一种消除人体肌瘤的中药针剂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44975A (zh) * 2003-04-08 2003-10-01 陈广济 一种消除人体肌瘤的中药针剂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吴淑华,叶庆喜,郑秀珍.《电灼治疗汗管瘤60例疗效观察及护理》.福建医药杂志27 2.2005,27(2),162.
吴淑华,叶庆喜,郑秀珍.《电灼治疗汗管瘤60例疗效观察及护理》.福建医药杂志27 2.2005,27(2),162. *
宫立民,于智明.《发疹型汗管瘤》.临床皮肤科杂志32 5.2003,32(5),243-244.
宫立民,于智明.《发疹型汗管瘤》.临床皮肤科杂志32 5.2003,32(5),243-244.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85937A (zh) 2007-06-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91258B (zh) 一种祛除疤痕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51633B (zh) 一种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0434109C (zh)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药膏及其制造方法
CN108186711A (zh) 促进伤口愈合的药物组合物
CN101152529B (zh) 一种治疗脱发的外用复方中药涂抹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339338A (zh) 生发剂
US9241966B1 (en) External-us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ichthyosis and xerodermia,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CN105616318A (zh) 一种抗皱紧肤的积雪草中药面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11804B (zh) 一种治疗白癜风病的中药膏
CN101391047B (zh) 治疗毛发病的中药制剂
CN100490847C (zh)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药水及其制造方法
CN101332271A (zh)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外用药物组合物
CN103690854A (zh) 一种具有生发防脱作用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336970A (zh) 用于治疗和防止白发、脱发的中草药
CN1985937B (zh) 治疗汗管瘤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93282A (zh) 一种纯中药生发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0350934C (zh) 一种白癜消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0403988B (zh) 一种具有外用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软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66361A (zh) 烧烫伤植皮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07519468A (zh) 用于治疗脂溢性脱发的中药组合物
CN104922642B (zh) 用于治疗秃顶的外用中药组合物
CN104784285A (zh) 一种治疗酒渣鼻的中药膏剂
CN104161872B (zh) 斑秃外用搓涂酒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78685C (zh) 治疗烧伤、烫伤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8404074A (zh) 一种中药生发液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505

Termination date: 2013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