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84185A - 利用“电话名字”代替电话号码的电话呼叫方法 - Google Patents

利用“电话名字”代替电话号码的电话呼叫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84185A
CN1984185A CN 200510121168 CN200510121168A CN1984185A CN 1984185 A CN1984185 A CN 1984185A CN 200510121168 CN200510121168 CN 200510121168 CN 200510121168 A CN200510121168 A CN 200510121168A CN 1984185 A CN1984185 A CN 19841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one
name
fixed
telephone
c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1012116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良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0510121168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984185A/zh
Publication of CN19841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8418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利用“电话名字”代替电话号码的电话呼叫方法,属于电话通信领域。先在电话通信系统中将用户的“电话名字”和用于接听的电话号码相关联存入数据库中。在拨打该“电话名字”或者是该“电话名字”经编码转换后所对应的“电话代码”时,通信系统便调出其关联的电话号码来接续。应用本发明,打电话时只要拨打对方所登记的“电话名字”或者是“电话名字”所对应的“电话代码”便可打到对方手机或电话机上,再也无需记住和记录那些难记的数字电话号码了,用户也不会因为电话号码的改变而使自己的电话通信受到影响。

Description

利用“电话名字”代替电话号码的电话呼叫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是涉及电话通信系统中使用的电话号码及其呼叫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电话通信系统中进行电话通信时,先要拨通电话机或手机所对应的电话号码,才能建立连接、通话。由于现有的普通电话号码的长度一般有7至11位,是一组组没有规律的数字,一般人要记住这种数字形式的电话号码非常困难,有的人甚至连自己的电话号码也记不住,在打电话前往往要先查号码再打,这就造成了打电话的不便。因此,使用电话或手机的人基本上都有一本记录众多电话号码的电话本(或者是手机里面的电话簿),一旦忘记带电话本或丢失了电话本,很多电话都会因记不清号码甚至根本就没有对方的电话号码而无法打出;丢失电话本后要重新记录回原来的电话号码也是非常麻烦,而且丢失了记录有电话号码的电话本也会泄露私人信息。
现在人们的通信方式越来越多种多样,很多人每天几乎都使用办公电话、住宅电话、手机、小灵通等号码,不少人手机号码就有多个。通信号码多了不方便管理,一旦号码变更或升位,又很难在最短的时间内通知所有的关系人,往往造成通信联络中断。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现在在一些地方已经开始推广使用“一号通”业务(有些地方也叫“700业务”)。虽然使用“一号通”业务可以将多个真实的电话号码捆绑到一个“一号通”号码上,并且用户的电话号码更换后可随时变更“一号通”所捆绑号码,但是“一号通”号码也是数字形式的号码,而且也同现有的电话号码一样杂乱、没有什么意思和规律,因此也不容易记忆,要把众多关系人的号码都记住也非常困难。
由于电话用户在选号时往往选择那些容易记的、或者是那些被认为具有好兆头的所谓“吉祥号码”,而这类号码只占整个号码段的很少部份,剩下的“很差的”号码很难让人选上,运营商只有采取降价、送话费等手段来促销这些号码。容易记的号码毕竟很少,要用也要付一笔不菲的选号费,这样大部分的普通用户只有被迫选择使用那些自己并不喜欢的号码,在使用中往往会觉得不顺心。这就造成了号码资源的浪费,也影响了电信运营商的经营收益和用户的使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电话号码在使用中的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打电话时,利用包含有文字信息的、便于记忆的、文字形式的“电话名字”来代替数字形式的电话号码进行电话呼叫的方法。
本发明利用“电话名字”代替电话号码进行电话呼叫的方法如下:
需要使用“电话名字”业务的用户先注册一个含有非数字字符的、文字形式的“电话名字”,并在电话通信系统(电信智能网平台或交换机)的数据库中将该“电话名字”或者是该“电话名字”通过规定的转换编码转换后的数字形式的“电话代码”跟用户用于接电话的电话号码相关联,也就是在数据库中将用户的“电话名字”或者是该“电话名字”通过规定的转换编码转换后的“电话代码”与该用户的电话号码相捆绑;拨打“电话名字”时,电话终端(电话机或手机)按规定格式拨出由“电话名字”转换后的“电话代码”及“电话名字”业务标识符号(标识符或接入号、特服号);电话通信系统收到附加有“电话名字”业务标识符号的“电话代码”后,通过相关程序从数据库中调出与该“电话名字”或“电话代码”相关联的电话号码来接续或路由;被叫摘机后双方建立通话,通完话挂机后系统拆机结束。
本发明中,将文字形式的“电话名字”转换成数字形式的“电话代码”所用的转换编码(简称“文字→代码”转换编码)最好是每个字对应一个数字编码的标准编码,如区位码或十进制ASCII码。在中国使用本发明方法,转换编码最好采用区位码或十进制ASCII码。因为在区位码表中,每个汉字都对应一个惟一的四位数字编码;在十进制ASCII码表中,每个汉字、字母及符号也都对应一个惟一的数字编码。如果是在其它国家和地区,可以根据该地的“文字→代码”标准转换编码来将文字形式的“电话名字”转换成数字形式的“电话代码”,例如在使用英文的国家最好使用ASCII字符代码表来将字符转换成十进制的数字代码。在十进制的ASCII码表中,不同字符所对应的ASCII码的位数可能不同,因此“电话名字”业务所使用的“文字→代码”转换编码采用十进制的ASCII码时,最好在“电话名字”中相邻的文字转换成“电话代码”后所对应的ASCII码之间加*号分隔。
电话终端向电话通信系统拨出“电话代码”所用的规定格式由“电话名字”业务所定,为了方便使用,最好定为在“电话代码”前面加上此业务的标识符或接入号、特服号,并以“#”号作为结束符。例如规定拨号时在“电话代码”的前面加上“*”号、后面加上“#”号,或者是在“电话代码”的前面加上“电话名字”业务接入号或特服号、后面加上“#”号来作为“电话代码”呼叫的规定拨号格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使用具备“电话名字”拨打功能的手机或电话机来打电话时只要输入对方的“电话名字”便可打通对方的电话。因为用户注册的“电话名字”一般就是该用户的名字或别名、外号、字号、公司名、商标名、产品名、品牌名、服务名等与用户有文字意义上关联的字、词或短语,因此非常好记,也不容易忘记。有了这种“电话名字”业务后,可以实现想打电话给谁就可以打给谁,打电话时不用找电话号码,平时也不用随身携带一大堆难记的电话号码了。而个人及企业对外只要公布他们的中文(或其它语言)“电话名字”就可以了,即使是电话号码变更也不会影响对外的电话联系。有了本发明,打电话沟通将更为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为本发明“电话名字”呼叫方法的方框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本发明利用文字形式的“电话名字”来代替数字形式的电话号码的电话呼叫方法如下:
1、需要使用“电话名字”业务的用户(例如:方正集团)先在电话通信系统运营商(或者是“电话名字”业务运营管理机构)处注册一个至少含有一个非数字字符的、文字形式的“电话名字”(例如:“方正集团”),并在电话通信系统(电信智能网平台或交换机)的数据库中将此“电话名字”(例如:“方正集团”)或者是该“电话名字”通过规定的“文字→代码”转换编码(例如:区位码)转换后的数字形式的“电话代码”(例如:“2329 5393 2815 4537”,其中2329、5393、2815、4537分别是方、正、集、团这四个字的区位码)跟用户用于接听电话的电话号码(例如:“82529966”)相关联,也就是将用户的“电话名字”或者是该“电话名字”通过规定的转换编码转换后的“电话代码”与该用户的数字形式的电话号码相捆绑;一个“电话名字”既可以捆绑一个电话号码,也可以捆绑多个(有时间标记的)电话号码。
在以后“电话名字”的使用中,用户可用此文字形式的“电话名字”(例如:“方正集团”)代替现有的数字形式的电话号码(例如“82529966”)对外公布。因为本发明所述的“电话名字”呼叫方法是一项新的发明,现有的电话机和手机一般都不具备“电话名字”拨打功能,为了让他人在不具备“电话名字”拨打功能的电话机和手机上也能打电话给“电话名字”用户,用户还可同时公布此“电话名字”(例如:“方正集团”)通过规定的“文字→代码”转换编码转换后的数字形式的“电话代码”(例如:“2329 5393 2815 4537”)。
2、利用具备“电话名字”拨打功能的手机、电话机来拨打“电话名字”时,用相应的文字输入法(如:笔划输入法、拼音输入法、手写输入法、语音识别输入等)输入“电话名字”(例如:“方正集团”),在按下发送键(拨号键)后,手机或电话机在拨号之前,机中的“文字→代码”翻译程序(转换程序)先将所输入的“电话名字”(例如:“方正集团”)按规定的转换编码(例如:区位码)转换(翻译)成数字形式的“电话代码”(例如:“2329 5393 2815 4537”),再按规定格式加上“电话名字”业务标识符(如:“*2329 5393 2815 4537#”)或接入号(如:“700 2329 53932815 4537#”)后拨出。
所述的规定格式一般是给“电话代码”加上“电话名字”业务预先约定的标识符号,例如“*”和“#”,也就是在“电话代码”的前端和后端分别加上标识附“*”、“#”;标识符号也可以是“电话名字”业务的接入号或特服号,如700,并以“#”号作为结束符。例如,“电话代码”“2329 5393 2815 4537”加上标识符号后变成“*2329 5393 2815 4537#”或“700 2329 5393 2815 4537#”。
这种具备“电话名字”拨“号”功能的手机、电话机在拨打“电话名字”时,打电话者看起来感觉是将“电话名字”(例如:“方正集团”)拨出去,实际上话机(电话机或手机)在拨号时(向交换机或基站)发送出去的是“电话名字”转换后的“电话代码”及“电话名字”业务标识符号(如:“*2329 5393 2815 4537#”、“7002329 5393 2815 4537#”)。这种将文字形式的“电话名字”转换成数字形式的“电话代码”后再拨出去的过程,效果等同于直接在手机或电话机上输入同样内容的“电话代码”(如:“*2329 5393 2815 4537#”、“700 2329 5393 2815 4537#”)后按拨号键拨出。
现有的手机和电话机在拨号时一般只能拨0至9这十个数字和*、#两个符号,而不能输入及拨出其它的文字。在这些不具备“电话名字”拨号功能的手机、电话机上拨打“电话名字”时,则直接按规定格式输入“电话名字”转换后的“电话代码”来发出呼叫。例如,要拨打“电话名字”为“方正集团”的电话,则按规定格式直接在电话按键上按下“电话名字”业务标识符号及该“电话名字”所对应的“电话代码”“*2329 5393 2815 4537#”或“700 2329 5393 2815 4537#”来拨号(2329、5393、2815、4537分别是方、正、集、团这四个字的区位码,“*”为“电话名字”业务标识符,“700”为“电话名字”业务的接入号,“#”是“电话代码”的结束符,假设“电话名字”业务所用转换编码为区位码、所用标识符号为“*”或“700”)。
3、电话通信系统(交换机或电信智能网平台)收到附加有“电话名字业务标识符号的“电话代码”(例如:*2329 5393 2815 4537#、700 2329 5393 2815 4537#”)后,根据系统预先约定的标识符、号码构成(如“*”号开始,“*”号后面相连的数字个数为4的倍数)或接入号(如接入号为“电话名字”业务接入号“700”)判定为“电话名字”业务呼叫(而不是普通的电话号码呼叫),便按“电话名字”业务呼叫流程将此呼叫转往相应技术平台(如:智能网平台)处理,通过相关程序(智能网业务控制程序)从数据库中调出与该“电话名字”或“电话代码”相关联(相捆绑)的电话号码(例如:“82529966”)来接续(或路由)。在这一步中,可以根据“电话代码”从数据库中找出其对应的电话号码,也可以先将“电话代码”反过来翻译成“电话名字”后再根据“电话名字”从数据库中找出其对应的电话号码。
4、被叫摘机后双方建立通话(或进入其它流程,如占线、转往留言信箱、呼叫等待、多次转接等)。
5、通完话挂机后,系统拆机结束。
在拨打“电话名字”时,由于电话终端(手机或电话机)按规定格式拨出的“电话代码”附加有“电话名字”业务的识别符号,这就要求系统判断是普通的电话号码呼叫还是“电话名字”呼叫。本发明中,电话通信系统(交换机或智能网平台)判断属于“电话名字”呼叫最好采用下面的标准:1、电话终端所拨叫的代码或号码是以“*”号开始以“#”号结束(排除其它类型电话新业务中的专用号),例如:*546033285134#、*5460*3328*5134#、*55003*49595*54209#;2、电话终端所拨叫的代码或号码是以“电话名字”业务的特服号或接入号(如700、600、500、300)开始,以“#”号结束,例如:700 546033285134#、700*5460*3328*5134#。符合这两个条件之一便可确定是“电话名字”呼叫,交换机将此呼叫转接到相应的技术平台(智能网平台)按“电话名字”呼叫流程处理,控制程序从数据库中调出该“电话名字”所捆绑的电话号码来接续(或路由);如果是普通的电话号码呼叫,则按现有的电话号码呼叫流程来处理。
现有的交换机对普通电话号码的呼叫请求一般都有位数的要求,也就是要收齐够预定位数的号码后才将该号码转到下一步处理。本发明“电话名字”业务实施中,最好使用一个专用的号码来作为“电话名字”业务的接入号或特服号,如700、600、500等,并规定以“#”号作为结束符。交换机系统可以设置为如果收到以该接入号开始的号码,将不考虑号码位数而在收到“#”号以后再将该呼叫转往下一步处理(如转往智能网平台处理)。另外也可以以“*”号开始,以“#”号结束作为“电话名字”呼叫的标志,这样交换机收到以“*”开始的号码后将在收到“#”后再将该呼叫转往下一步处理。
由“电话名字”通过规定的转换编码转换后的“电话代码”可以由“电话名字”用户告知其关系人,他人如果知道了对方的“电话名字”也可以通过公开的标准编码表(如区位码表、ASCII码表)自己查出,或者通过电脑转换、发短信查询、拨打提供代码查询服务的特服号码、上有关的编码查询网页自己查出等方式获知。例如想知道“方正集团”的“电话代码”,可上网在编码(如区位码、ASCII码)查询网页上输入“方正集团”,便可显示出它的“电话代码”来,如“2329 5393 28154537”(区位码)、“47036*54780*48302*52676”(十进制ASCII码,“*”分隔号)。因此,知道了别人的“电话名字”,便可以自己查出该“电话名字”所对应的“电话代码”,然后用现有的普通电话机或手机打电话给他。例如,如果要打电话给方正集团,可以直接拨打“电话名字”“方正集团”,也可以按规定格式拨打“方正集团”的“电话代码”,如:“700 2329 5393 2815 4537#”或“*2329 5393 28154537#”、“700*47036*54780*48302*52676#”,便可打通方正集团的电话(82529966);要打电话给IBM公司,可以直接拨打“电话名字”“IBM”,也可以拨打“电话名字”“IBM”所对应的“电话代码”,如:“*73*66*77#”或“700*73*66*77#”(73、66、77分别为I、B、M这三个字母的十进制ASCII码,代码中部的*为分隔符,假设*或700为“电话名字”业务的接入号、十进制ASCII码为通信系统规定的“电话名字”“文字→代码”转换编码)。
本发明由于采用将文字转换成数字形式的“电话代码”的编码转换方法,现有的电话机和手机不用作任何改动就可以拨打“电话名字”转换后的“电话代码”,有利于“电话名字”业务的推广使用。当然,如果通信系统能直接识别电话终端呼叫时所拨出的“电话名字”,则电话终端可以不将文字形式的“电话名字”转换成数字形式的“电话代码”,而直接拨出“电话名字”发送呼叫请求。
现有的“一号通”业务也称ONLY业务、个人电话号码业务、通用个人通信UPT业务、700业务、虚拟号码业务等,是一项技术成熟的业务,已经在多个地区推广应用。使用此业务前,用户先注册一个“一号通”号码,并在电信智能网平台数据库中存入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用于接听电话的电话号码,以后他人拨打用户的“一号通”号码时,电信智能网平台就会自动将电话转接到相关联的电话号码上,也就是将打入的电话转接到“一号通”号码所捆绑的电话号码上;如果“一号通”号码捆绑了多个号码,那么第一个号码无应答,智能网平台就会将电话转接到第二个、第三个、第N个号码上;如果用户登记了不同时段的不同号码,那么在不同的时间段智能网平台会将电话转接到相应的号码上。“一号通”号码所捆绑的电话号码可根据用户自己的需要,随意拆除、更换。
下面的表格列出了“一号通”业务与本发明“电话名字”业务的技术对比:
“一号通”与“电话名字”对比表(例子)
名称        数据表字段1(用户号码或名字、代码)    数据表字段2(捆绑的电话号码)
“一号通”号码         33067238     13318702388
“电话名字”         周勇老师     13318702388
“电话代码”1(电话名字对应的区位码) 460 5134 3247 4206 13318702388
“电话代码”2(电话名字对应的十进制ASCII码,*为分隔符) 55003*54209*49358*51877 13318702388
现有的“一号通”业务基本上都是通过智能网来实现的。智能网由SSP(业务交换点)、SCP(业务控制点)、SDP(业务数据点)、SMS(业务管理系统)等组成。本发明“电话名字”呼叫方法的实现一般也采用“一号通”所使用的智能网技术,也就是可以采用同样的呼叫流程。所不同的是:“一号通”业务在相关系统数据库中存入的“一号通”号码是运营商某一号段的电话号码(如上面表格里“数据表字段1”列中的33067238),或者是前面加有特定接入号(如700)的号码(例如:70033067238),而且数据库中各“一号通”号码的长度是相同的;本发明的“电话名字”业务在相关数据库(如:电信智能网平台数据库)中存入的是“电话名字”(如上面表格里“数据表字段1”列中的“周勇老师”)或者是“电话名字”按规定的转换编码(例如区位码、十进制ASCII码)转换后的“电话代码”(如上面表格里“数据表字段1”列中的“5460 5134 3247 4206”、“55003*54209*49358*51877”),而且不同的“电话名字”和“电话代码”的长度可以是不同的。
由此可见,只要用“电话名字”所对应的“电话代码”代替“一号通”号码存入相应的数据库中便可实现“电话名字”的接续(或路由)功能。另外在实施时可根据需要对相关数据表的属性作相应改动,如对号码长度的限制改为无限制。
“一号通”用户对他人公开的是他的“一号通”号码(如上面表格中的“33067238”,或是“700 33067238”),“电话名字”用户对他人公开的是他的“电话名字”(如上面表格中的“周勇老师”)以及该“电话名字”对应的“电话代码”(如上面表格中的“5460 5134 3247 4206”或者是“55003*54209*49358*51877”、“*5460 5134 3247 4206#”、“*55003*54209*49358*51877#”、“700 5460 51343247 4206#”、“700*55003*54209*49358*51877#”,具体是哪种由“电话名字”业务所规定)。他人在话机(电话机、手机)上输入用户的“电话名字”或者“电话代码”后拨出呼叫时,通信系统(智能网平台)便根据所拨的“电话名字”或者“电话代码”(如上述表格里“数据表字段1”列中的“周勇老师”或“5460 5134 32474206”、“55003*54209*49358*51877”)从数据库中调出用户所捆绑的电话号码(如上面表格里“数据表字段2”列中的电话号码“13318702388”)来进行接续(或路由选择),将来话转接到用户的话机上,这个技术流程跟“一号通”业务的技术流程基本上是一样的,因此本发明实现起来并没有技术上的障碍。另外本发明“电话名字”业务同样也可开通“一号通”号码业务的其它功能,如来电筛选、来电密码、主人问候语、黑白名单等,还可以根据需要在不同的时间段调出不同的号码来接续。
本发明所述的“电话名字”与现有普通数字电话号码的区别是:1、“电话名字”中至少含有一个非数字字符,也就是至少含有一个除了“0”、“1”、“2”、“3”、“4”、“5”、“6”、“7”、“8”、“9”以外的文字或符号。2、现有的数字形式的电话号码在同一地区、同一类别中各个号码的长度是一样的,例如在中国,手机号码是11位的,北京市的固定电话号码是8位的;而不同用户的“电话名字”的长度可以是不同的。3、拨打现有的电话号码时只要在电话机和手机上直接按电话号码拨出即可;拨打“电话名字”时,如果是用具备“电话名字”拨号功能的手机和电话机,则直接输入“电话名字”发出呼叫,如果是用不具备“电话名字”拨号功能的话机来拨打“电话名字”,则需按规定格式输入该“电话名字”转换后的数字形式的“电话代码”来发出呼叫。
本发明所述的“电话名字”可以是注册用户的人名、外号、别名、职业名、公司名、机构名、商标名、品牌名、产品名、行业名、服务名、门牌号、域名、信箱名、网上即时通信用户名等字、词或短语,如“张三”、“周勇老师”、“上海李四”、“协和医院”、“人民日报”、“工商银行”、“海尔传真”、“南极长城站”、“北京路23号”、“旅行社”、“专利代理”、“律师”、“冰箱”、“机票”、“酒店”、“送餐”、“火警”、“报警”、“消费投诉”、“市长热线”、“医疗急救”、“救命啊”、“义工”、“CN1.net”、“CCTV”、“SONY”等等,在不同的国家、地区可使用当地的文字。
由于用户的“电话名字”一般就是用户的名字,或者是含有与用户名字、业务、性质等相关的意思,因此非常容易记住,而且一般也不会忘记。
因此,有了本发明后,即使不知道对方的电话号码而只要知道了“电话名字”也可以打电话过去,这在以前是无法想象的。比如有突发的新闻事件要给中国青年报打电话报料,只要用支持“电话名字”拨号功能的手机或电话机来拨叫“中国青年报”,或用现有的电话机和手机输入“中国青年报”的“电话代码”便可打电话给该报社。这样电话用户基本上无需再记录和携带大量电话号码了,也不用担心丢失电话本或手机而泄露个人信息。另外商家也可以将自己的“电话名字”和中文域名、中文电子信箱、企业名、商标、品牌统一成一体,以便于宣传推广,并节省推广成本。
由于现有的手机和电话机基本上都没有本发明所述的“电话名字”拨号功能,要使用本发明方法直接拨打“电话名字”来进行电话通信,就要对现有的手机和电话机进行更新换代,这将会产生出一个巨大的市场。
类似互联网域名的注册,“电话名字”的注册也有巨大的经济利益。除了可以收取注册费、年费外,行业名称、通用词语、热门词语等更是具有不菲的价值,例如“机票”、“酒店”、“广告”、“专利代理”、“快餐”、“房屋租赁”、“电脑”、“保姆”、“律师”、“借钱”等等。因为“电话名字”业务在通信系统中使用以后,人们要买机票只要拨打“机票”这个“电话名字”就可以将电话打到机票销售商那里。同样,想住酒店、做广告、买快餐、买卖房子、找保姆、请律师等等,也只要拨打相应的“电话名字”就可以将电话打到提供该项服务的商家那里了。因此,这些可以给拥有者带来巨大利益的“电话名字”跟现有的高价值域名一样,具有很高的价值和经济利益。“电话名字”的经营将为电信运营商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
现有的电话号码资源非常有限,而好记的、有点规律的号码更是稀少,用户很难选到自己如意的、好记的号码,很多零乱、分散、谐音不好的号码少人要,运营商只好降价处理,有的甚至白送也没人要,这就造成了号码资源的浪费。有了“电话名字”业务,可以说“差”的号码和“好”的号码已经没有区别,因为电话号码无需对外公布,只要公布自己的“电话名字”就可以了。因此,本发明“电话名字”的使用,可以使现有的电话号码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本发明所述的“电话名字”如果由各地区的电信运营商独立注册和管理,那么使用可以拨打“电话名字”的手机和电话机在拨打异地的“电话名字”时可在“电话名字”的前面加上地区名或长途区号,即“地区名+‘电话名字’”或“长途区号+‘电话名字’”。例如,在北京拨打广州的“电话名字”“羊城晚报”时,需在“羊城晚报”的前面加上“020”或“广州”,即拨打“020羊城晚报”或“广州*羊城晚报”、“广州:羊城晚报”、“被叫:羊城晚报,地区:广州”。按下拨号键(发送键)后,话机在拨号前先将此“电话名字”按照预定的转换编码转换成数字形式的“电话代码”并加上长途区号(如“020 700 4982193945771708#”或“020*4982193945771708#”)后再向交换机或基站发出。交换机或移动基站收到此代码呼叫后发现是“0”开始的呼叫便将此呼叫转往本地长话局,本地长话局根据长途区号“20”将呼叫接续到广州的长话局,广州的长话局根据“电话名字”接入符号“700”或“*”再将呼叫转到智能网平台处理,智能网平台根据该代码解析出该“电话名字”所捆绑的电话号码(如“87776211”),并将来话转接到被叫话机上。
“电话名字”既可以在各电信运营商网内单独使用,也可以全国(甚至全世界)建立一个统一的(智能网)平台来管理和运营(就像负责互联网域名解析的根服务器),各电信运营商的“电话名字”及“电话代码”都在这个平台进行解析(也就是将电话终端所拨叫的“电话名字”或“电话代码”翻译成相关联的电话号码后进行接续或路由)。固定电话通信网和移动通信网中的“电话名字”如果由全国统一的智能网平台(根服务器)来解析,那么“电话名字”业务便具有可以代替“带号转网”的“带名字转网”功能。
由于涉及运营商的号码资源、计费标准、计费方式、地理位置等多方面的原因,世界上大多数的国家都没有实施带号转网业务。因此很多人由于种种原因(如所用号码通话费用高、住址变更、想换辐射低的网络用、想换成其它品牌的套餐等等)想带号转网、带号转套餐而没办法换(因为怕换了号别人找不到),造成了工作和生活的不便以及金钱的浪费。
有了这种“电话名字”以及全国统一的“电话名字”解析平台,再怎么转网、换号都是自己的事,别人只拨打“电话名字”就可以找到自己。这样就可以以“带名字转网”代替“带号转网”,使非常复杂的“带号转网”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可以说,本发明的推广使用,手机厂商、电话机厂商、电话通信运营商都可以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同时也会给广大的电话用户带来极大的方便。因此,本发明具有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本发明除了用于普通的电话通信外,在其它方面也有很多用处。
例如:
如果小孩丢失了,可以将小孩的名字注册为“电话名字”(如:“找小强”),他人拨打该“电话名字”可打到小孩家长的电话上。
住户可以将自己的门牌号或住宅名字注册成“电话名字”,客人来访时如果没人在家可打此“电话名字”找到主人,也可以此联系到该房产的主人。
机动车用户可以给自己的车辆起一个名字,并将该名字写在车上以及注册“电话名字”,也可以将车牌号、发动机号码注册“电话名字”。这样打算购买该车的人或公安部门如果怀疑该车的来历,就可以用手机(或固定电话)拨打这个“电话名字”,电话便可打到车主的手机(或电话机)上,以便确认车辆身份并找到真正的车主。
现在有不少的克隆车(也就是车身、车牌号、发动机号码、行驶证等跟另一辆合法车一模一样的非法车)在非法行驶、营运。有了这种“电话名字”,车主可以将自己车的车牌号捆绑到自己的“电话名字”上,这样交警可打电话给真正的车主以确认可疑车辆是否为克隆车。
捡到身份证、信用卡后需要找该证主人,或需查证持证人是否为该证主人时,可以试着拨打该证对应的“电话名字”(如“北京张三”、“张三卡”)联系。
在用户注册“电话名字”时,验证及保存用户的身份信息,对于减少通过电话通信实施的犯罪活动(如电话诈骗、短信诈骗)将发挥积极作用。
可以说,本发明“电话名字”在维护社会治安方面也能发挥一定的作用。
现有的来电显示业务,只显示来电方的电话号码,至于是谁打来电话以及此来电是找谁的都无法知道。有了“电话名字”业务,就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在使用捆绑有“电话名字”(如:张三)的终端来打电话时,交换机或智能网平台可以将该终端所捆绑的“电话名字”(如:张三)转换成“电话代码”(如:*53374093#)后作为来电显示号码送到被叫终端(这一过程跟现有的“一号通”业务中将“一号通”号码作为主叫号码送到被叫终端显示是一样的),被叫终端收到此“电话代码”(如:*53374093#)后再将其翻译成对应的“电话名字”(如:张三)显示出来,如果被叫终端没有翻译功能则直接显示所收到的“电话代码”(如:*53374093#)。这样接电话者在接电话前便知道是谁打来电话,如果要打电话回去也只要拨所显示的“电话名字”或“电话代码”便可。实现了这一步,数字形式的电话号码在使用层面上将不可见,用户就可任意选择电信运营商以及改号换号,这将大大方便用户。另外,用户使用哪个服务商以及电话号码所包含的地理位置信息他人便无法知道,这将有利于用户个人隐私的保护。
对于主叫方通过拨打被叫的“电话名字”打出的电话,系统可以将该被叫“电话名字”所对应的“电话代码”作为来电显示的附加信息发送到被叫终端,被叫终端再将此“电话代码”翻译成“电话名字”和来电号码或主叫方的“电话名字”一起显示出来,这样来电显示信息既包括被叫的“电话名字”,也包括主叫方的电话号码或“电话名字”,话机响铃后根据来电显示便知道此来电是找谁的。例如,电话号码为“33067238”的一部办公室电话,捆绑了“张三”、“李四”、“王五”这三个“电话名字”,他人用号码为“13318702388”的手机拨打“张三”这个“电话名字”时,交换机系统给号码为“33067238”的被叫电话机发送的来电显示信息中包含了主叫号码“13318702388”和被叫“电话名字”所对应的“电话代码”“*53374093#”,即来电显示信息为“13318702388*53374093#”。被叫终端再将此信息翻译成相应的“电话名字”并显示出来,如“13318702388找张三”或“主叫:13318702388,被叫:张三”,这样电话铃响后从来电显示便可知道此电话是找“张三”的。如果主叫电话“13318702388”也捆绑或指定了“电话名字”,例如捆绑了“周老师”这个“电话名字”,那么送到被叫终端的来电显示信息可以设置成主被叫双方话机所捆绑的“电话名字”对应的“电话代码”,如“*546032474206*53374093#”;被叫终端收到此来电显示信息后再将此信息翻译成相应的“电话名字”并显示出来,如显示“周老师找张三”或“主叫:周老师,被叫:张三”。如果主叫电话也捆绑了多个“电话名字”,那么打电话时可以先指定其中一个“电话名字”作为显示在被叫话机上的名字;另外也可以自己输入要显示在被叫话机上的文字信息或代码,例如打电话时在话机显示的被叫栏中输入被叫的“电话名字”,在主叫栏中输入需要显示在被叫话机上的主叫信息(省缺值为该话机所捆绑的“电话名字”或该话机中机主的名字),按下拨号键后,话机先将主被叫“电话名字”(或被叫“电话名字”和主叫文字信息)翻译成数字代码再按系统规定的格式发出,如被叫“电话名字”为“张三”,主叫文字信息为“家人”,通过区位码表翻译成代码及加上业务识别符号后为“*28504043*53374093#”;此代码在响铃时送到被叫话机后,被叫话机再翻译成文字信息并显示出来,如“家人找张三”或“主叫:家人,被叫:张三”。在未接电话之前就知道是谁打来电话,以及此次电话是找谁的,这将会大大方便用户对电话的使用,同时也是每个电话用户对电话通信的基本需求,更是电话通信技术的重大跨跃。
类似互联网中使用的域名(由于IP地址很难记住,所以要用域名来代替IP地址访问网页),本发明所述的“电话名字”可以说是电话通信领域的“电话域名”。它以方便易记的字、词、短语作为“电话名字”来代替没有规律的、杂乱的、难记的数字形式的电话号码来拨号进行电话呼叫。就像域名取代IP地址成为访问互联网的主要工具,可以预见,这种方便记忆和使用的“电话域名”必将取代现有的数字电话号码成为电话通信的主流,电话通信技术将从此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本发明所述的“电话名字”也可以称为“电话域名”、“电话实名”、“实名电话”、“一名通”、“名字通”、“话名”、“个人通信名字”、“文字电话号码”、“中文电话号码”或其它类似的名称,既可以用在现有的固定电话网和移动通信网络中,也可以用于IP电话以及电信网、电视网、互联网三网合一后的网络中。

Claims (6)

1、一种利用“电话名字”代替电话号码进行电话呼叫的方法,需要使用“电话名字”业务的用户先注册一个文字形式的“电话名字”,并在电话通信系统的数据库中将该“电话名字”或者是该“电话名字”通过规定的转换编码转换后的数字形式的“电话代码”跟用户用于接电话的电话号码相关联,其特征是:拨打“电话名字”时,电话终端按规定格式拨出由“电话名字”转换后的“电话代码”及“电话名字”业务标识符号;电话通信系统收到附加有“电话名字”业务标识符号的“电话代码”后,从数据库中调出与该“电话名字”或“电话代码”相关联的电话号码来接续或路由;被叫摘机后双方建立通话,通完话挂机后系统拆机结束。
2、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电话名字”代替电话号码进行电话呼叫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将文字形式的“电话名字”转换成数字形式的“电话代码”所用的转换编码是区位码或十进制的ASCII码。
3、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电话名字”代替电话号码进行电话呼叫的方法,其特征是:拨打“电话代码”所用的规定格式为:拨号时在“电话代码”的前面加上“*”号、后面加上“#”号,或者是在“电话代码”的前面加上“电话名字”业务接入号或特服号、后面加上“#”号。
4、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利用“电话名字”代替电话号码进行电话呼叫的方法,其特征是:“电话名字”业务所使用的“文字→代码”转换编码采用十进制的ASCII码时,在“电话名字”中相邻的文字转换成“电话代码”后所对应的ASCII码之间加*号分隔。
5、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电话名字”代替电话号码进行电话呼叫的方法,其特征是:呼叫过程中振铃时送到被叫终端的来电显示信息中包含有主叫或被叫的“电话名字”所对应的“电话代码”。
6、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电话名字”代替电话号码进行电话呼叫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电话名字”中至少含有一个非数字字符。
CN 200510121168 2005-12-30 2005-12-30 利用“电话名字”代替电话号码的电话呼叫方法 Pending CN198418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10121168 CN1984185A (zh) 2005-12-30 2005-12-30 利用“电话名字”代替电话号码的电话呼叫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10121168 CN1984185A (zh) 2005-12-30 2005-12-30 利用“电话名字”代替电话号码的电话呼叫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84185A true CN1984185A (zh) 2007-06-20

Family

ID=381664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510121168 Pending CN1984185A (zh) 2005-12-30 2005-12-30 利用“电话名字”代替电话号码的电话呼叫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984185A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71761A (zh) * 2009-01-06 2010-07-07 郭佳 一种实现被叫电话号码隐身的方法
CN102855596A (zh) * 2012-07-13 2013-01-02 陶雨 一种居家养老服务综合调度系统及调度方法
US8913734B2 (en) 2012-11-29 2014-12-16 Maqsood A. Thange Telecommunications addressing system and method
CN105657196A (zh) * 2016-01-22 2016-06-08 钟声 一种用电话别名拨打电话号码的方法
CN108234781A (zh) * 2018-01-15 2018-06-29 诺雪(武汉)科技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8668031A (zh) * 2017-03-28 2018-10-16 过志浩 一种电话号码替代系统
CN109348033A (zh) * 2018-08-14 2019-02-15 南京市臻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特征字符串代替数字拨号的新方法
CN109617940A (zh) * 2018-10-18 2019-04-12 南京市臻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特征信息建立通信连接的新方法
CN110113370A (zh) * 2018-02-01 2019-08-09 北京视联动力国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视联网的通信连接建立方法及装置
CN110417925A (zh) * 2018-04-28 2019-11-05 北京视联动力国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视联网的通信连接建立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71761A (zh) * 2009-01-06 2010-07-07 郭佳 一种实现被叫电话号码隐身的方法
CN102855596A (zh) * 2012-07-13 2013-01-02 陶雨 一种居家养老服务综合调度系统及调度方法
US8913734B2 (en) 2012-11-29 2014-12-16 Maqsood A. Thange Telecommunications addressing system and method
US8918086B2 (en) 2012-11-29 2014-12-23 Maqsood A. Thange Telecommunications addressing system and method
USRE49054E1 (en) 2012-11-29 2022-04-26 Maqsood A. Thange Telecommunications addressing system and method
CN105657196A (zh) * 2016-01-22 2016-06-08 钟声 一种用电话别名拨打电话号码的方法
CN108668031A (zh) * 2017-03-28 2018-10-16 过志浩 一种电话号码替代系统
CN108234781A (zh) * 2018-01-15 2018-06-29 诺雪(武汉)科技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0113370A (zh) * 2018-02-01 2019-08-09 北京视联动力国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视联网的通信连接建立方法及装置
CN110417925A (zh) * 2018-04-28 2019-11-05 北京视联动力国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视联网的通信连接建立方法及系统
CN110417925B (zh) * 2018-04-28 2023-04-28 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视联网的通信连接建立方法及系统
CN109348033A (zh) * 2018-08-14 2019-02-15 南京市臻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特征字符串代替数字拨号的新方法
CN109617940A (zh) * 2018-10-18 2019-04-12 南京市臻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特征信息建立通信连接的新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84185A (zh) 利用“电话名字”代替电话号码的电话呼叫方法
CN1823347B (zh) 用来提供一种服务的系统和方法
CN1859594B (zh) 通信号码显示的方法及装置
CN103167500A (zh) 一种实现移动电话来电统一处理的方法和系统
CN109376807A (zh) 基于用车场景为车主提供服务的扫码挪车方法及系统
CN102025841A (zh) 一种电话号码更换提示的方法和装置
CN101212525A (zh) 一种向互联网计算机提供电话网通信信息的方法及其系统
CN100477822C (zh) 一种实现一机多号的方法
CN101026650A (zh) 一种通信服务接入的系统及方法
CN101790254B (zh) 支持集团通信的移动电话终端和系统以及方法
CN101132442B (zh) 一种操作彩铃的方法
CN100502442C (zh) 智能输入实现电话呼叫及信息查询的系统及方法
CN1852361B (zh) 一种呈现及智能呼叫路由结合业务实现方法与装置
CN1852357B (zh) 一种业务集成方法
CN101925012A (zh) 广告彩铃平台及其实施方法
WO2001008430A1 (en) Telecommunications services apparatus
CN101146157B (zh) 使用省钱的ip电话进行异地通话的系统和方法
KR20010093507A (ko) 웹폰을 이용한 수신자 부담 전화 서비스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CN101217597B (zh) 一种回铃音业务的实现方法
KR20010012598A (ko) 상호작용 방법 및 장치
CN201118712Y (zh) 一种向互联网计算机提供电话网通信信息的通信信息服务系统
CN1992757A (zh) 利用“短信名字”代替数字号码的短信发送方法
CN101146238B (zh) 基于用户现有号码的并发呼叫中心系统及注册、触发方法
KR20020013350A (ko) 유,무선 통신 단말기를 이용한 광고방법
KR20000004823A (ko) 정보분류표(전화번호)등록, 검색방식 전화접속체계(가변전화 접속방식 전화접속 체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7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