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83700A - 燃料电池和具有该燃料电池的燃料电池系统 - Google Patents

燃料电池和具有该燃料电池的燃料电池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83700A
CN1983700A CNA2006100641504A CN200610064150A CN1983700A CN 1983700 A CN1983700 A CN 1983700A CN A2006100641504 A CNA2006100641504 A CN A2006100641504A CN 200610064150 A CN200610064150 A CN 200610064150A CN 1983700 A CN1983700 A CN 19837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uel cell
fuel
channel
spare
middlewa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06415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83700B (zh
Inventor
安圣镇
金熙卓
申承湜
殷莹讚
权镐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SD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SD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SDI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SD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9837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837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9837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8370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2Details
    • H01M8/0202Collectors; Separators, e.g. bipolar separators; Interconnectors
    • H01M8/0258Collectors; Separators, e.g. bipolar separators; Interconnec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figuration of channels, e.g. by the flow field of the reactant or coolant
    • H01M8/0263Collectors; Separators, e.g. bipolar separators; Interconnec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figuration of channels, e.g. by the flow field of the reactant or coolant having meandering or serpentine path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2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2Details
    • H01M8/0202Collectors; Separators, e.g. bipolar separators; Interconnectors
    • H01M8/0204Non-porous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01M8/0223Composites
    • H01M8/0228Composites in the form of layered or coated produc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2Details
    • H01M8/0202Collectors; Separators, e.g. bipolar separators; Interconnectors
    • H01M8/0247Collectors; Separators, e.g. bipolar separators; Interconnec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4Auxiliary arrangements, e.g. for control of pressure or for circulation of fluids
    • H01M8/04082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f reactant parameters, e.g. pressure or concentration
    • H01M8/04089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f reactant parameters, e.g. pressure or concentration of gaseous reacta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24Grouping of fuel cells, e.g. stacking of fuel cells
    • H01M8/2465Details of groupings of fuel cells
    • H01M8/2484Details of groupings of fuel cells characterised by external manifolds
    • H01M8/2485Arrangements for sealing external manifolds; Arrangements for mounting external manifolds around a stack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10Fuel cells with solid electrolytes
    • H01M2008/1095Fuel cells with polymeric electrolyt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50Fuel cell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该燃料电池包括中间件。在中间件的两侧形成有单元区域。这些单元区域包括使燃料流动的出口和入口。在这些单元区域处设置有第一通道件,该第一通道件具有用于使燃料循环的第一流动通道。膜电极组件与各自的第一通道件连接。具有用于使空气循环的第二流动通道的第二通道件与各自的膜电极组件连接。

Description

燃料电池和具有该燃料电池的燃料电池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料电池和具有该燃料电池的燃料电池系统。
背景技术
燃料电池是用于将燃料中含有的氢和与燃料分开提供的氧之间的化学反应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发电系统。
根据构成燃料电池的部分或燃料电池中使用的燃料类型可将燃料电池分成不同的燃料电池类型。由多个设置成两维的单元电池构成的单极燃料电池(monopolar fuel cell)向这些单元电池提供燃料和氧以生产电能。
通过向由一些单元电池构成的燃料电池主体的一侧给现有技术中公知的单极燃料电池提供氧。仅通过燃料电池主体的一侧提供氧使燃料电池不能以其最高效率工作,而且也很难冷却散发热量的单元电池。因此,仅通过燃料电池主体的一侧提供氧的方案降低了燃料电池的性能可靠性并增大了燃料电池使用者的安全危害性。
目前,重量轻、紧凑和高科技的电子设备,如无线通讯移动终端、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PMP)、移动式游戏站(PSP)和个人数字助理(PDA)已得到迅速发展。
可充电电池作为这些电子设备的能源得到了广泛使用。然而,现有的可充电电池不能应对目前发展起来的电子设备的高电力消耗。
因此,在燃料电池领域需要能将电能输出最大化、便于使用并能随电子设备携带的燃料电池系统。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面提到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使电能输出最大并可安全使用的燃料电池。
此外,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具有所述燃料电池的燃料电池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包括适用于使燃料流向隔板两侧的隔板的燃料电池。在隔板的两侧设有阳极部分以将隔板置于之间,阳极部分用于使燃料循环。将膜电极组件设置成与阳极部分紧密接触。阴极部分被设置成与膜电极组件紧密接触,它们用于使空气循环通过该阴极部分。
可使阴极部分暴露于空气中。
隔板可以具有绝缘性能并可被构造成板状。
设置在隔板的一侧的阳极部分、膜电极组件和阴极部分可以在电池的这些单元内构成发电体,用于通过燃料和空气的反应来生产电能。
可将这些发电体设置成彼此面对,以将隔板插入这些发电体之间。
可以按照预定的间隔沿隔板的纵向设置多个发电体。
阳极和阴极部分可以包括集流体,以收集相应的电流。
阳极和阴极部分可以包括集流体,用于收集相应的电流,并可将彼此临近的阳极和阴极部分电连接。
阳极部分可包括使燃料循环的流动通道。
阴极部分可包括使空气循环的出气口。
根据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燃料电池,其包括:中间件,该中间件包括形成于中间件两侧的单元区域,该单元区域包括允许燃料流动的出口和入口;第一通道件,它们具有用于循环燃料的第一流动通道并被设置在单元区域处;膜电极组件,它们与各自的第一通道件连接;和第二通道件,它们具有用于循环空气的第二流动通道并与各自的膜电极组件连接。
可使第二通道件暴露于空气。
第一和第二通道件可包括用于收集相应电流的集流体。
第一和第二通道件可包括从各自的集流体的边缘部分突出的端子部分,并且可使第一和第二通道件的端子部分电连接。
第一和第二通道件的端子部分可通过焊接连接。
可将中间件形成为板状,并且可以沿中间件的纵向按预定间隔设置多个单元区域。
与多个单元区域相应的出口和入口可以形成歧管,而中间件可以包括与该歧管相连的燃料通道。
可使中间件设有与第一通道件嵌合的嵌合凹口,通过这些嵌合凹口可将中间件分成所述一些单元区域。
可将中间件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两者构成一体的中间件,并且可以通过分别将在第一和第二部分内形成的第一和第二凹口彼此结合成整体的方式在中间件的内侧形成燃料通道。
燃料通道可以包括与出口相连的第一通道和与入口相连的第二通道。
中间件可包括用于使燃料流过而注入第一通道的燃料注入部分和用于将流过第二通道的燃料排出的燃料排出部分。
可将第一流动通道形成为连接出口和入口。
可将第一流动通道形成为弯曲形状。
可将第二流动通道形成为多个出气口。
所述燃料电池还可包括端板,该端板具有用于将第二通道件暴露于大气的开口,该端板与第二通道件紧密接触并与中间件嵌合。
开口的尺寸可与第二通道件的尺寸相应。
端板可包括挤压第二通道件的边缘部分的突出物。
端板可以包括用于将端板结合进中间件或从中间件移出的固定件。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系统,其包括:燃料电池,该燃料电池包括多个通过燃料与空气的反应产生电能的发电体;和用于向燃料电池提供燃料的燃料供应装置。此外,发电体沿燃料电池的纵向以预定间隔被设置在燃料电池的两侧,而且使提供的空气流过的发电体的一侧被暴露于大气中。
该燃料电池可以包括使燃料循环的隔板,可将发电体设置在隔板的两侧以使隔板被设置于它们之间同时使之彼此面对。
可将阴极部分设置成朝向隔板的外侧。
附图说明
图1的框图示意地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燃料电池系统的结构;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燃料电池的透视图;
图3是图2所示的燃料电池的分解透视图;
图4是图3所示的燃料电池的中间件的前视图;
图5是图3所示的燃料电池的中间件的分解透视图;
图6是图3所示的燃料电池的阳极部分的前视图;
图7是图3所示的燃料电池的阴极部分的前视图;
图8是图3所示的燃料电池的端板的横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的框图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燃料电池系统的结构。
现参照图1描述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燃料电池系统100。燃料电池系统100是通过电缆与预定电子设备相连或与电子设备结合成一体、通过燃料与氧的电化学反应产生电能的发电系统。燃料电池系统100将电能输出给电子设备。
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PMP)、移动式游戏站(PSP)、个人数字助理(PDA)、音频动态压缩第三层(MPEG audio layer-3,MP3)和无线通讯移动终端是电子设备的一些实例。
本实施方式的燃料电池系统100被构造成直接氧化燃料电池,例如被构成为直接提供如甲醇和乙醇之类的以醇为基的燃料和空气以通过燃料中含有的氢的氧化反应和空气中含有的氧的还原反应来产生电能的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当然,本发明的燃料电池系统不限于此。
可将本发明的燃料电池系统构造成使用重整器从燃料中产生含氢的重整气体并将重整气体提供给燃料电池以产生电能的发电系统。聚合物电解质膜燃料电池(PEMFC)是这种系统的一实例。
因此,本发明的燃料电池系统包括具有与该系统相对应的适当类型的燃料电池。
本实施方式中的燃料电池系统100包括燃料电池10和向燃料电池10提供燃料的燃料供应装置90。
在本实施方式中,燃料电池10包括呈板状的燃料电池主体11,其由燃料供应装置90提供燃料和通过对流和扩散提供处于大气中的空气,以通过燃料的氧化反应和空气的还原反应来生产电能。在这种情况下,燃料电池10具有通过燃料电池主体11的两侧向其提供大气中的空气的结构。下文将参照图2和图3进一步描述燃料电池10的详细结构。
燃料供应装置90包括用于储存燃料的燃料箱91和用于通过预定泵压将储存在燃料箱91中的燃料排出的燃料泵93。
可将燃料箱91构造成为通过另外的安装构件从未示出的所述电子设备之一的主体上拆卸下来。例如可以将燃料箱91构造成盒式系统(cartridgesystem),以便重新充注燃料。
此外,还可将燃料泵93构造成通过管路与燃料电池主体11和燃料箱91相连,以便安装在上述电子设备的主体上。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燃料电池的透视图。图3是图2所示的燃料电池的分解透视图。
参照图2和图3,燃料电池10包括隔板20和多个被相应地形成于隔板20两侧的发电体30,以将隔板设置在这些发电体之间。
隔板20的作用是隔开形成于其两侧的发电体30。隔板20具有阻止电流流动的电绝缘性能,其包括呈板状、能使燃料流向两侧的中间件21。下文将参照图4和图5进一步描述中间件21的结构。
上述发电体30被设置在中间件21的两侧并沿中间件21的纵向按预定间隔设置。发电体30以电池组(in units of a cell)的形式构成燃料电池,以便通过燃料和空气的反应来生产电能。
发电体30包括被设置成与中间件21的两侧紧密接触的阳极部分40、被设置成与相应的阳极部分40紧密接触的膜电极组件(MEAs)50、和被设置成与相应的MEAs 50紧密接触的阴极部分60。
更明确地说,在燃料电池10的结构中,中间件21具有矩形形状。中间件21的纵向表示中间件21的长边方向。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在中间件21的两侧形成多个单元区域21a。单元区域21a顺序形成于中间件21上,它们之间以预定间隔隔开。
单元区域21a设有使燃料流向将在下文进一步描述的阳极部分40的歧管22。此外,中间件21的内侧设有与歧管22相连的燃料通道23。
上述单元区域21a是以电池组形式设置的发电体30的部分。单元区域21a表示燃料和空气发生反应的活性区域。
单元区域21a沿中间件21的短边方向形成于中间件21的两侧,它们以预定间隔沿中间件21的长边方向设置。单元区域21a被用于将单元区域21a与阳极部分40嵌合的嵌合凹口21b分隔开。
更明确地说,除中间件21两侧的嵌合凹口21b以外的部分均突出。因此,单元区域21a可以是这些突出部分内的空间。
燃料通道23沿长边方向形成于中间件21的内侧。燃料通道23包括使由燃料供应装置90提供的燃料流过的第一通道23a和使流过阳极部分40的燃料流过的第二通道23b。在这种情况下,沿中间件21的下边缘部分形成第一通道23a,而沿中间件21的上边缘部分、沿与第一通道23a平行的方向形成第二通道23b。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中间件21的每一单元区域21a内形成歧管22。歧管22设有与燃料通道23的第一通道23a相连的出口22a和与其第二通道23b相连的入口22b。
出口22a使得流过第一通道23a的燃料流到阳极部分40的流动通道,这将在下文进一步描述。入口22b使得流过阳极部分40的燃料流入第二通道23b。
此外,中间件21设有用来在其端部部分将燃料注入第一通道23a的燃料注入部分24和在其另一端部部分将流过第二通道23b的燃料排出的燃料排出部分25。在这种情况下,燃料注入部分24可以通过常规管路或类似结构与燃料泵93相连。
具有上述构造的中间件21被分成两部分,即,如图5中所示的第一部分26和第二部分27。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26和27被连结成一体,以形成如图4中所示的燃料通道23。更明确地说,第一部分26的一侧设有与燃料通道23的第一和第二通道23a和23b相应的第一凹口26a。与此类似,第二部分27的一侧也设有与燃料通道23的第一和第二通道23a和23b相应的第二凹口27a。这里,第一和第二部分26和27的另一侧设置多个上述单元区域21a。
因此,本实施方式的中间件21可以通过将第一和第二部分26和27的一侧结合为相互面对而在其内侧形成燃料通道23。
在下文中,将参照图2和3详细描述按照预定间隔设置于中间件21两侧的发电体30的构造。
发电体30包括MEA 50、设置成与MEA 50的两侧紧密接触以使其能设置在阳极和阴极部分40和60之间的阳极部分40和阴极部分60。
第一电极层51形成MEA 50的一侧,第二电极层52形成MEA 50的另一侧,而电解质膜53形成在两电极层51和52之间,从而构成传统的MEA。
在第一电极层51中,燃料中含有的氢被分解成电子和氢离子,在电解质膜53中,氢离子向第二电极层52移动,在第二电极层52中,由第一电极层51提供的电子和氢离子与另外提供的氧发生反应,产生水和热量。
在本实施方式中,MEA 50的尺寸与阳极和阴极部分40和60尺寸相应,并且在其边缘部分处可以包括常规的密封圈(未示出)。
阳极部分40与MEAs 50的第一电极层51紧密接触并被设置在单元区域21a处,同时保持与中间件21的两侧相隔预定间隔。
在阳极部分40中,燃料循环以被分配和提供给MEA 50的第一电极层51。此外,阳极部分40具有导体的功能,使得由第一电极层51从燃料中含有的氢分解出的电子向发电体30的相邻阴极部分60迁移。
因此,如图6所示,阳极部分40包括燃料循环通过的第一流动通道42和设置在中间件21的每个单元区域21a处的第一通道件41。
第一通道件41由具有导电性能的金属板构成。第一通道件的尺寸与MEA 50的尺寸相应并与每个单元区域21a的嵌合凹口21b相嵌合。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第一通道件41具有导体功能,以使电子向发电体30的相邻阴极部分60迁移。因此,第一通道件41被构造成用于收集电流的集流体44,其具有与阴极部分60相反的极性。
因此,第一通道件41设有通过导线与发电体30的相邻阴极部分60电连接的端子部分45。端子部分45被构造成与第一通道件41结合成一体并包括从中间件21的边缘部分向外延伸的突起46。在这种情况下,突起46从第一通道件41的端部部分突出。可将突起46构造成与相邻的第一通道件41的对应突起46对齐。
可将第一流动通道42构造成多个流动通道43以连接歧管22。也就是说,在单元区域21a内形成出口22a和入口22b,以使通过第一通道23a注入的燃料能够循环。
可将第一流动通道42构造成穿过第一通道件41的孔,更优选的是,使其形成弯曲形状,使孔在它们之间以预定间隔沿直线延伸,并且在第一通道件41的边缘部分处延伸的孔以交替的位置连接。在这种情况下,第一通道件41与单元区域21a的嵌合凹口21b相嵌合,以使第一流动通道42的端部部分与歧管22的出口22a连接,而另一端部部分与歧管22的入口22b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阴极部分60与MEA 50的第二电极层52紧密接触,并按预定间隔与端板70相嵌合,这将在下文作进一步描述。
在阴极部分60中,大气中的空气通过扩散或对流流动,以将空气分配和提供给MEA 50的第二电极层52。此外,阴极部分60具有导体的功能,以便能向阴极部分60提供来自发电体30的阳极部分40的电子。
对于上述构造,由如图7所示,阴极部分60由具有导电性能的金属板构成,其包括具有第二流动通道62的第二通道件61,以将空气分配和提供给MEA 50的第二电极层52。
在这种情况下,第二通道件61的尺寸与第一通道件41和MEA 50的尺寸相应。此外,可将第二流动通道62构造成穿过第二通道件61的孔,在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二流动通道包括在整个第二通道件61内具有圆形形状的多个出气口63。
此外,第二通道件61具有导体的功能,以便如上所述地向第二通道件61提供来自发电体30的相邻阳极部分60的电子。因此,第二通道件61被构造成用于收集电流的集流体64,其具有与阳极部分40相反的极性。
第二通道件61包括电连接于发电体30的相邻阳极部分40的端子部分65,即,通过导线或类似结构与第一通道件41的端子部分45相连。可将端子部分65构造成与第二通道件61结合成一体,该端子部分包括从中间件21的边缘部分向外延伸的突起66。在这种情况下,突起66从第二通道件61的端部部分突出。可将突起66构造成与相邻第一通道件61的对应突起66对齐。更明确地说,第二通道件61的突起66相对于中间件21的两侧被设置于第一通道件41的突出46之间。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和第二通道件45和65的端子部分45和65通过焊接相互重叠地电连接。
在这种构造中,包括在燃料电池10中的阳极和阴极部分40和60呈串联电连接。对于实际的电路结构,分别设置在中间件21的端部部分(图中的左侧)的阴极和阳极部分60和40的端子部分65和45彼此相向地突出,设置在中间件21的另一端部部分(图中的右侧)的阴极和阳极部分60和40的端子部分65和45通过焊接彼此相向地接触和连接。
本实施方式的燃料电池10还包括用于相对于中间件21的两侧固定阴极部分60的第二通道件61并使第二通道件21稳固地连结于MEA 50上的端板70。
端板70包括开口71,以将第二通道件61暴露于大气中。开口71的尺寸与第二通道件61的尺寸相应。
此外,端板70还包括如图8中所示的形成于开口71的边缘部分附近的突出物72。突出物72的厚度与第二通道件61的厚度相应,以将第二通道件61固定定位。此外,突出物72挤压第二通道件61的边缘部分,以使第二通道件61与MEA 50紧密接触。
再者,本实施方式的燃料电池10还包括用于将端板70与中间件21形成一体的多个固定件80。
固定件80包括穿过端板70中除开口71以外的部分的常规固定螺栓81,以便与中间件21中除单元区域21a以外的区域固定。
下文将描述具有本发明此实施方式的上述构造的燃料电池的制造过程。首先,将第一通道件41安装到中间件21的单元区域21a上。
在这里,第一构件41以相对于中间件21的两侧保持预定间隔的方式与单元区域21a的嵌合凹口21b嵌合。第一通道件41的一侧与单元区域21a的内表面紧密接触。
在这种状态下,将MEA 50的第一电极层51被设置为与第一通道件41的另一侧紧密接触。此处,可将形成于MEA 50的边缘部分附近的密封圈(未示出)设置在形成于中间件21两侧处的突起部分(单元区域外的部分)上,并设置为与第一通道件41的另一侧接触。
然后,将第二通道件61固定到端板70的开口71上。更明确地说,使第二通道件61与形成于开口71边缘部分附近的突出物72嵌合,以保持固定状态。
接下来,将端板70设置为与中间件21的突起部分接触。在这种情况下,第二通道件61保持与MEA 50的第二电极层52接触的状态。
之后,固定件80穿过端板70中除开口71以外的部分,以使其与中间件21的突起部分、即中间件21中除单元区域21a以外的区域固定。于是,端板70通过固定件80与中间件21固定,致使端板70挤压第二通道件61的边缘部分,并且第二通道件61与MEA 50的第二电极层52紧密接触。
由此,通过上述过程可完成本发明此实施方式的燃料电池10的制造。每个发电体30的阴极部分60、即燃料电池10的第二通道件61的出气口63通过端板70的开口71暴露于大气中。
可将燃料电池10容纳于另外的壳体(未示出)中。在这种情况下,在壳体的两侧处壳体设有多个孔。结果,发电体30的阴极部分60、即第二通道件61的出气口63可暴露于大气中。
下文将描述采用本发明此实施方式的如上所述制造的燃料电池10的燃料电池系统100的运行。
首先,通过电缆将本实施方式的燃料电池10与预定电子设备相连或与所述电子设备结合成一体。每个发电体30的阴极部分60暴露于大气中。
在这种状态下,燃料泵93排出储存在燃料箱9 1中的燃料并向中间件21的第一通道23a提供燃料。在这种情况下,燃料通过中间件21的燃料注入部分24被提供给第一通道23a。
然后,流过第一通道23a的燃料通过歧管22的出口22a流出并沿第一通道件41的第一流动通道42循环,而被分配和提供给MEA 50的第一电极层51。在这种情况下,未提供给MEA 50的第一电极层51而沿第一通道件41的第一流动通道42循环的燃料通过歧管22的入口22b流入中间件21的第二通道23b,并在经过第二通道23b后通过燃料排出部分25从中间件21中排出。
同时,每个发电体30的阴极部分60、即第二通道件61的出气口63暴露于大气中,使得大气中的空气通过扩散或对流流过第二通道件61的出气口63而被分配和提供给MEA 50的第二电极层52。
由此,在MEA 50的第一电极层51中,燃料中含有的氢通过燃料的氧化反应被分解成电子和氢离子(质子)。在这种情况下,氢离子通过MEA 50的电解质膜53向第二电极层52迁移。电子不能通过电解质膜53而通过第一通道件41向相邻的发电体30的第二通道件61移动。更明确地说,因为第一通道件41的突起46与发电体30的第二通道件61的相邻突起66电连接,电子通过第一通道件41向发电体30的相邻第二通道件61移动。
通过这种过程,本实施方式的燃料电池10能够通过上述电子的移动产生电流。此外,因为每个发电体30的第一和第二通道件41和61被构造成用于收集电流的集流体44和64,所以能够将具有预定电位差的电能输出给电子设备。
在第二电极层52中,通过MEA 50的电解质膜53向第二电极层52移动的氢离子、通过第一通道件41向第二通道件61移动的电子、以及通过第二通道件41的出气口63向MEA 50的第二电极层52提供的空气发生反应。由此,在每个发电体30的阴极部分60内,通过反应产生热量和水。
据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燃料电池主体10的每个发电体30的阴极部分60能够通过燃料电池主体11(图1)的两侧保持暴露于大气中的状态,致使将空气适当地提供给阴极部分60,以使发电体30的输出最大。此外,在发电体30的阴极部分60内产生的热量能够很方便地发散到周围环境中。
根据如上所述的本发明,将发电体的阴极部分构造成通过燃料电池主体的两侧暴露于大气中,因此不需要考虑使用者的接近程度就能给阴极部分适当地提供空气。
由此,本发明能使电能的输出最大,并能确保阻止燃料电池主体温度升高的稳定性。因而能改善燃料电池的性能和可靠性。
虽然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和改型实例,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方式和实例,而可在不超出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详细的文字描述和附图的范围的前提下进行各种改型。这些改型亦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33)

1.一种燃料电池,包括:
具有两侧的隔板,该隔板用于使燃料流向此隔板的两侧;
设置在所述隔板的两侧的阳极部分,使得所述隔板处于这些阳极部分之间,这些阳极部分用于使燃料在这些阳极部分内部循环;
被设置成与所述阳极部分紧密接触的膜电极组件;及
被设置成与所述膜电极组件紧密接触的阴极部分,这些阴极部分用于使空气通过这些阴极部分循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其中,所述阴极部分暴露于空气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其中,所述隔板具有绝缘性能并被构造成板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其中,所述阳极部分之一、所述膜电极组件之一和所述阴极部分之一每个都被设置在所述隔板的同一侧上并构成电池单元中的发电体,用于通过燃料和空气的反应产生电能。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料电池,其中,第一发电体被设置在所述隔板的一侧,而第二发电体被设置在所述隔板的另一侧,将所述第一发电体和第二发电体设置成使它们各自的阳极部分临近所述隔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燃料电池,其中,沿所述隔板的纵向按预定间隔设置有多个发电体。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其中,所述阳极部分和阴极部分包括用于收集相应电流的集流体,所述阳极部分用于收集一种极性的电流,所述阴极部分用于收集相反极性的电流。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燃料电池,其中,所述阳极部分和阴极部分包括用于收集相应电流的集流体,并且彼此临近的所述阳极部分和阴极部分电连接。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燃料电池,其中,所述阳极部分包括使燃料循环的流动通道。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燃料电池,其中,所述阴极部分包括使空气循环的出气口。
11.一种燃料电池,包括:
中间件,其包括形成在所述中间件两侧处的单元区域,该单元区域包括使燃料流出该单元区域的出口和使燃料流入该单元区域的入口;
设置在所述单元区域处的第一通道件,该第一通道件具有用于循环燃料的第一流动通道;
与所述各自的第一通道件连接的膜电极组件;及
与所述各自的膜电极组件连接的第二通道件,该第二通道件具有用于使空气循环的第二流动通道。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燃料电池,其中,所述第二通道件暴露于空气中。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燃料电池,其中,所述第一通道件和第二通道件包括用于收集相应电流的集流体,所述第一通道件用于收集一种极性的电流而所述第二通道件用于收集相反极性的电流。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燃料电池,
其中,所述第一通道件和第二通道件包括从相应集流体的边缘部分突出的端子部分,及
其中,所述第一通道件和第二通道件的所述端子部分电连接。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燃料电池,其中,所述第一通道件和第二通道件的所述端子部分是通过焊接连接的。
16.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燃料电池,
其中,所述中间件被形成为板状,及
其中,沿所述中间件的纵向按照预定间隔设置多个单元区域。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燃料电池,
其中,与多个所述单元区域相对应的所述出口和入口形成歧管,及
其中,所述中间件包括与所述歧管连接的燃料通道。
18.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燃料电池,
其中,所述中间件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一通道件嵌合的嵌合凹口,及
其中,通过所述嵌合凹口将所述中间件分成所述单元区域。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燃料电池,
其中,所述中间件被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及
其中,通过将分别形成于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内的第一凹口和第二凹口相互结合成整体而在所述中间件的内侧形成所述燃料通道。
20.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燃料电池,其中,所述燃料通道包括与所述出口之一连接的第一通道和与所述入口之一连接的第二通道。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燃料电池,其中,所述中间件包括用于将燃料注入所述第一通道的燃料注入部分和用于将流过所述第二通道的燃料排出的燃料排出部分。
2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燃料电池,其中,所述第一流动通道连接所述出口和所述入口。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燃料电池,其中,所述第一流动通道呈弯曲形状。
2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燃料电池,其中,将所述第二流动通道形成为多个出气口。
2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燃料电池,其中,还包括具有用于将所述第二通道件暴露于空气中的开口的端板,这些端板与所述第二通道件紧密接触并与所述中间件嵌合。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燃料电池,其中,所述开口具有与所述第二通道件的尺寸相应的尺寸。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燃料电池,其中,所述端板包括挤压所述第二通道件的边缘部分的突出物。
28.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燃料电池,其中,所述端板包括用于将所述端板结合入所述中间件或将所述端板移出所述中间件的固定件。
29.一种燃料电池系统,包括:
燃料电池,其包括用于通过燃料与空气的反应产生电能的多个发电体,该燃料电池具有两侧;及
用于将燃料提供给燃料电池的燃料供应装置,
其中,沿所述燃料电池的纵向以预定间隔在所述燃料电池的两侧设置所述发电体,该发电体的被供应空气的一侧暴露于大气中。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燃料电池系统,
其中,所述燃料电池包括具有两侧的隔板,该隔板用于使燃料循环,及
其中,在所述隔板的两侧彼此面对地设有所述发电体,以将所述隔板设置于所述发电体之间。
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燃料电池系统,其中,每个所述发电体包括:
设置在所述隔板上的阳极部分,该阳极部分用于使燃料在阳极部分内部循环;
与所述阳极部分紧密接触地设置的膜电极组件;及
被设置成与所述膜电极组件紧密接触的阴极部分,该阴极部分用于使空气通过此阴极部分循环。
32.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燃料电池系统,其中,所述阴极部分被设置在所述隔板的一侧。
33.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燃料电池系统,其中,所述燃料供应装置包括:
用于储存燃料的燃料箱;及
与所述隔板和燃料箱连接以将储存在所述燃料箱的燃料提供给所述隔板的燃料泵。
CN2006100641504A 2005-09-28 2006-09-28 燃料电池和具有该燃料电池的燃料电池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98370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50090432A KR100649219B1 (ko) 2005-09-28 2005-09-28 직접 산화형 연료 전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연료 전지 시스템
KR90432/05 2005-09-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83700A true CN1983700A (zh) 2007-06-20
CN1983700B CN1983700B (zh) 2010-08-25

Family

ID=375582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064150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983700B (zh) 2005-09-28 2006-09-28 燃料电池和具有该燃料电池的燃料电池系统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247134B2 (zh)
EP (1) EP1772920B1 (zh)
JP (1) JP4842072B2 (zh)
KR (1) KR100649219B1 (zh)
CN (1) CN1983700B (zh)
DE (1) DE602006013921D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40791B (zh) * 2008-11-13 2012-11-28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具有壳体通道件的燃料电池流场板
CN109075361A (zh) * 2016-04-14 2018-12-21 新移动电力系统责任有限公司 用于产生电能的可再充电的电化学装置
CN110431699A (zh) * 2017-03-02 2019-11-08 沙特阿拉伯石油公司 新型模块化电化学电池单元和堆叠设计
CN113690477A (zh) * 2021-07-20 2021-11-23 浙江天能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冷却式燃料电池电堆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728122B1 (ko) * 2005-11-29 2007-06-13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직접 산화형 연료 전지
KR100728789B1 (ko) * 2005-11-29 2007-06-19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직접 산화형 연료 전지
KR100816238B1 (ko) * 2007-03-22 2008-03-21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연료전지 시스템
KR100821034B1 (ko) 2007-04-24 2008-04-08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습도조절장치 겸용 캐소드 엔드 플레이트 및 이를 채용한공기호흡형 연료전지 스택
JP2009037742A (ja) * 2007-07-31 2009-02-19 Canon Inc 燃料電池装置
KR100908973B1 (ko) 2007-09-13 2009-07-22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연료전지 시스템
US8574782B2 (en) * 2008-10-22 2013-11-05 Utc Power Corporation Fuel cell repeater unit including frame and separator plate
JP5318058B2 (ja) * 2009-12-07 2013-10-16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平行な複数の流路を有する流れ場プレートアッセンブリ
JP5564380B2 (ja) * 2009-12-07 2014-07-30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モジュール化された燃料電池装置および流れ場プレートアッセンブリ
JP5564381B2 (ja) * 2009-12-07 2014-07-30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燃料電池装置
KR101353961B1 (ko) 2012-11-05 2014-01-23 한국에너지기술연구원 전기화학적 플로우 셀 스택 구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레독스 플로우 전지
JP7269604B2 (ja) 2019-10-16 2023-05-09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燃料電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296625B2 (ja) * 1999-03-15 2009-07-15 ソニー株式会社 発電デバイス
EP1231657A4 (en) * 1999-11-08 2007-04-1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Polymer Electrolyte FUEL CELLS
JP2002056855A (ja) * 2000-08-08 2002-02-2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平面型燃料電池
EP1241725B1 (en) * 2001-03-16 2010-05-12 Samsung SDI Co., Ltd. Monopolar cell pack of direct methanol fuel cells
JP2002298874A (ja) * 2001-04-02 2002-10-11 Kemitsukusu:Kk 平面型燃料電池用セパレータ及び平面型燃料電池
KR100493153B1 (ko) 2002-03-20 2005-06-03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공기 호흡형 직접 메탄올 연료전지 셀팩
KR100450820B1 (ko) 2002-04-23 2004-10-01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공기 호흡형 직접 메탄올 연료전지 셀팩
JP2004146370A (ja) 2002-09-30 2004-05-20 Toshiba Corp 直接型メタノール燃料電池
US7351486B2 (en) * 2002-11-28 2008-04-01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Direct type fuel cell power generator
EP1429406B1 (de) 2002-12-11 2006-06-21 SFC Smart Fuel Cell GmbH Rahmenelemente für monopolare Brennstoffzellenstacks
KR100519773B1 (ko) * 2003-09-05 2005-10-07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직접 메탄올 연료전지용 연료 공급장치
JP2005129261A (ja) * 2003-10-21 2005-05-19 Yuasa Corp 直接液体供給形燃料電池
KR100535421B1 (ko) * 2003-12-30 2005-12-08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직접 메탄올 연료 전지 및 그 시스템
JP2005228517A (ja) * 2004-02-10 2005-08-25 Hitachi Cable Ltd 燃料電池用セパレータ及び燃料電池
JP2005228687A (ja) 2004-02-16 2005-08-2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空気呼吸型の燃料電池
KR20050095156A (ko) * 2004-03-25 2005-09-29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연료 전지 시스템, 이에 사용되는 스택 및 바이폴라플레이트
US7507492B2 (en) * 2005-08-24 2009-03-24 Samsung Sdi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fuel cell system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40791B (zh) * 2008-11-13 2012-11-28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具有壳体通道件的燃料电池流场板
CN109075361A (zh) * 2016-04-14 2018-12-21 新移动电力系统责任有限公司 用于产生电能的可再充电的电化学装置
CN109075361B (zh) * 2016-04-14 2022-01-28 新移动电力系统责任有限公司 用于产生电能的可再充电的电化学装置
CN110431699A (zh) * 2017-03-02 2019-11-08 沙特阿拉伯石油公司 新型模块化电化学电池单元和堆叠设计
CN113690477A (zh) * 2021-07-20 2021-11-23 浙江天能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冷却式燃料电池电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602006013921D1 (de) 2010-06-10
EP1772920B1 (en) 2010-04-28
US20070072052A1 (en) 2007-03-29
EP1772920A2 (en) 2007-04-11
JP4842072B2 (ja) 2011-12-21
JP2007095692A (ja) 2007-04-12
US8247134B2 (en) 2012-08-21
KR100649219B1 (ko) 2006-11-24
CN1983700B (zh) 2010-08-25
EP1772920A3 (en) 2008-03-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83700B (zh) 燃料电池和具有该燃料电池的燃料电池系统
KR100683786B1 (ko) 직접액체 연료전지 스택
CN100468842C (zh) 燃料电池的流场板构造
CN111244496B (zh) 燃料电池及配流装置
US20060210865A1 (en) Fuel cell
KR20070073340A (ko) 하우징을 구비한 평판형 연료전지 어셈블리
US20100062302A1 (en) Metal support and solid oxide fuel cell including the same
US8691471B2 (en) Polymer electrolyte fuel cell and fuel cell stack comprising the same
US7507492B2 (en)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fuel cell system
JP5255849B2 (ja) 燃料電池及びセパレータ・シール構成体
US7537854B2 (en) Polymer electrolyte fuel cell and stack therefo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2008293953A (ja) 燃料電池用スタック
US8440361B2 (en) Monopolar separator with an insulation layer for a fuel cell system
KR101279991B1 (ko) 연료전지 스택 및 이에 적용된 연료전지용 세퍼레이터
CN112838238B (zh) 液流电池堆及其保温板
KR100580964B1 (ko) 연료전지
JP2006344586A (ja) 燃料電池
JP2009158434A (ja) 燃料電池
KR101433933B1 (ko) 세퍼레이터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한 연료 전지 스택
KR20070042654A (ko) 직접 산화형 연료 전지
KR100627389B1 (ko) 연료 전지 시스템 및 그 스택
JP2004335145A (ja) 燃料電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1294056B1 (ko) 연료 전지용 막-전극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연료 전지 스택
KR20070042655A (ko) 직접 산화형 연료 전지
KR20090003618A (ko) 연료전지 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825

Termination date: 2018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