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76723A - 感染性疾病的治疗 - Google Patents

感染性疾病的治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76723A
CN1976723A CNA2005800219484A CN200580021948A CN1976723A CN 1976723 A CN1976723 A CN 1976723A CN A2005800219484 A CNA2005800219484 A CN A2005800219484A CN 200580021948 A CN200580021948 A CN 200580021948A CN 1976723 A CN1976723 A CN 19767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onal substituted
alkyl
purposes
amino
carbony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8002194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76723B (zh
Inventor
K·G·比吉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KG PHARMA APS
Original Assignee
BKG PHARMA AP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KG PHARMA APS filed Critical BKG PHARMA APS
Publication of CN19767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767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9767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7672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5/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ctive ingredi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61K31/00 - A61K41/00
    • A61K45/06Mixtures of active ingredients without chemical characterisation, e.g. antiphlogistics and cardiaca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33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61K31/33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oxygen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e.g. fungichromin
    • A61K31/3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oxygen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e.g. fungichromin having six-membered rings with one oxygen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 A61K31/352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oxygen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e.g. fungichromin having six-membered rings with one oxygen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condensed with carbocyclic rings, e.g. methanthelin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1/00Antiinfectives, i.e. antibiotics, antiseptics, chemotherapeutic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1/00Antiinfectives, i.e. antibiotics, antiseptics, chemotherapeutics
    • A61P31/04Antibacterial ag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1/00Antiinfectives, i.e. antibiotics, antiseptics, chemotherapeutics
    • A61P31/12Antivira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3/00Antiparasitic ag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43/00Drugs for specific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61P1/00-A61P41/00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Communicable Diseases (AREA)
  • Onc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Virology (AREA)
  • Tropical Medicine & Parasitology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Nitrogen- Or Sulfur-Containing Heterocyclic Ring Compounds With Rings Of Six Or More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化学增敏化合物、特别是噻吨衍生物和吩噻嗪衍生物在与抗感染剂组合治疗感染性疾病中的用途。本发明还涉及包含所述化学增敏化合物和抗感染剂的组合物。

Description

感染性疾病的治疗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学增敏化合物、特别是噻吨衍生物和吩噻嗪衍生物在与抗感染剂组合治疗感染性疾病中的用途。
发明背景
在患有感染性疾病的患者中,对化学治疗的抗性是一个常见的临床问题。在治疗感染的过程中,经常发现原核或真核微生物细胞的药物靶向对具有不同结构和功能的多种药物是耐药的。这种现象被称为多重耐药性(MDR)。从细菌到人类的有机体具有使其抵抗有毒化合物的跨膜转运蛋白。基于它们的生物学意义,原核和真核的多药转运蛋白的结构和功能是非常类似的。此外,其它类型的重要的耐药机制与流出泵可以共同起作用,由此产生高水平的耐药性。迫切需要可以抑制(逆转)或绕开耐药机制并且提高常用抗感染剂的效能的药物。
在医院/重症监护病房中导致感染的细菌的多重抗微生物剂耐药性的发生率正在增加,并且发现对10种以上的不同抗生素不敏感的微生物不是不常见的。这些耐药菌的实例包括耐甲氧西林和耐甲氧西林-万古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例如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和屎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耐青霉素的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以及耐头孢菌素类和喹诺酮类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大肠杆菌类),例如大肠杆菌(E.coli)、沙门菌(Salmonella)属、肺炎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pneumoniae)、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属和肠杆菌(Enterobacter)属。近来,已经出现了耐所有抗生素的革兰氏阴性和革兰氏阳性杆菌。
这些多重抗生素耐药性出现的迅速性并不被新抗生素发展的同一速度所反映,因此,可以想象,用目前可用的抗感染剂将很快不能再治疗患有严重感染的患者。数份国际报告已经强调了在医学的许多领域中存在的与抗微生物剂耐药性的出现有关的潜在问题,还概述了在治疗患有由这些微生物所导致的感染的患者中存在的困难。
尽管大部分更耐药的微生物存在于医院中,但是多重耐药的菌株如肺炎链球菌和结核分支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也导致了严重的社区获得性感染。自1980年以来,耐药肺炎链球菌的发生率已经增加了60倍,51%和8%的分离菌分别显示出对青霉素或第三代头孢菌素类的中度或高度耐药性。因此,用一线抗感染剂治疗肺炎球菌性肺炎正变得更加困难。来自医院的耐药菌可以通过出院在家中继续治疗的携带它们的患者而被传入到社区中,例如多重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
细菌的耐药机制可以通过染色体或质粒来介导。对正在出现的耐药性的研究表明,细菌的耐药性可以从低度向高度逐步发展,除非获得其上已经存在充分发展的耐药性的质粒。例如,最初出现的耐青霉素的肺炎球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轻微降低,但是随时间推移发展为高度耐药性。淋球菌对中青霉素和四环素的耐药性以类似的方式出现。在其中需要多步来达到临床相关水平耐药性的耐所有抗生素的大肠杆菌中也已观察到了此现象。
抗感染剂可以通过三种主要机制而导致失效:i)抗生素的破坏或改变(例如通过产生β-内酰胺酶和使氨基糖苷类失活的酶),ii)靶位的改变,和iii)阻止进入靶位(例如渗透性的改变或外流)。
单独或组合的所有这三种主要耐药机制在临床上是重要的,它们可导致治疗失败。但是,近来,在细菌感染的化学治疗中与外流有关的多重耐药性(MDR)作为重要的复杂因素已经变得受人关注。
在大范围细菌中常常会发现可解释对多种抗感染剂耐药的外流机制。术语MDR系统指能够排出大范围完全不同的底物的一组转运蛋白。虽然这类系统首先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真核细胞中被描述,但是细菌中存在可表明对数种药物的耐药性的MDR外流泵已经在文献中被报道得越来越多。MDR细胞系通常与由化疗药物外流增加和内流减少而引起的药物蓄积减少有关。
诱导后或由于其调控元件中出现突变而引起的MDR外流泵的过度表达是对多种抗感染剂的获得性细菌耐药性的主要机制。主要的两组外流系统是已知的:赋予多重耐药性(MDR)的特异性输出体和转运蛋白。MDR系统能够从细菌细胞中除去不同类别的抗感染剂,有时在一些细菌对某些抗感染剂的固有耐药性中发挥着作用。它们的基因常位于细菌的染色体上。导致MDR的机制通常是由属于ATP-结合盒(ABC)转运蛋白超家族的跨膜外源物转运分子而引起的。对化合物如四环素类、氟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林可酰胺类、利福平、氯霉素和氨基糖苷类耐药的MDR外流大体上已经被确认。相反,编码特异性外流系统的基因通常与可易于在细菌间互换的变化的遗传成分有关。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细菌中对化合物如大环内酯类、林可酰胺类和/或链阳性菌素、四环素类以及氯霉素耐药的特异性外流系统大体上已经被确认。
多种病毒如AIDS患者中的HIV和疱疹病毒对抗病毒剂的耐药性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耐药性不限于众所周知的病毒突变,它还可以在人的细胞水平上发展。在现有技术中已经表明,HIV-1对AZT(3′-叠氮基-3′-脱氧胸苷)的耐药性是由对AZT-耐药性的细胞机制引起的。细胞的AZT外流显著增加,导致耐药性。因此,细胞外流耐药机制是限制用于治疗病毒感染患者如HIV感染患者的抗病毒化疗剂效能的一个重要因素,抑制这些细胞外流机制可逆转耐药性并提高抗病毒化合物的作用。
原核和真核的多药转运蛋白在结构和功能上是非常相似的。对于真核细胞,药物外流泵已经被许多作者看作是基于补体酶的解毒系统。
在原核细胞中,数种耐药机制可以与外流泵共同起作用,导致高度耐药性和治疗失败。
抑制耐药机制可以恢复这些机制的底物抗感染剂的活性。近来对正在发展的耐药性现象的说明和阐述已经引起了寻找可以提高抗感染剂有效性的药物。
可能的两组MDR抑制剂为吩噻嗪类和噻吨类。
吩噻嗪类和噻吨类在临床上用作精神安定剂和止吐剂。吩噻嗪和结构上相关的抗精神病药抑制数种细胞酶并阻断关键的细胞受体的功能。与抗精神病治疗有关的锥体束外副作用是由多巴胺受体结合而引起的。通常,在非精神病领域如抗癌治疗中使用吩噻嗪类和噻吨类的临床试验中,这些锥体束外副作用已经证明是剂量限度。
已经表明,吩噻嗪类和噻吨类可抑制真核的MDR外流泵和某些原核的MDR外流泵的功能。
已经表明吩噻嗪类属于已知可改变某些细菌对一种或多种抗菌剂的耐药性的药物。尽管吩噻嗪类和其它药物调节MDR的机制还不清楚,但是已经表明它们的药理性质可以至少部分通过抑制外流泵而被介导。此外,在含有细菌种属如大肠杆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Yersinia enterocolitica)、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根瘤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的培养物中,异丙嗪已经被认为是有效的抗质粒剂。但是,所用的浓度通常高于临床有关浓度。
Kaatz等人(2003)强调了有效浓度高于临床有关浓度的事实。尽管表明了所选择的吩噻嗪类和两种几何立体异构体顺式和反式氟哌噻吨可抑制某些类型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外流泵,但是作者仍然作出了如下结论:“不幸的是,对于EtBr、吖啶黄和派洛宁Y的外流,抑制剂的IC50值高于临床实践中所用的IC50值”。
吩噻嗪类和噻吨类具有中度但广泛的抗微生物活性。MIC通常高于临床有关浓度,这是因为体外的最低有效浓度大约为约20mg/l至数百mg/l,而有关的血清水平为约0.3μg/l至0.5mg/l(0.3ng/ml至0.5μg/ml)。
噻吨类显示出有几何立体异构现象。先前已经表明顺式和反式形式大致上具有相同的中度抗菌效能。MIC通常远高于临床有关浓度。Kristiansen等人于1998年在一项使用了对青霉素高度敏感的肺炎链球菌(MIC0.02μg/ml青霉素)的非耐药小鼠病原体分离菌的研究中提出青霉素和反式氯哌噻吨之间具有协同作用。但是,作者没有表明单独使用青霉素和组合使用青霉素与反式氯哌噻吨的MIC值具有显著差异,并且没有进行浓度/响应/时间的相关研究,即被感染小鼠中药物的浓度是未知的。此外,小鼠中感染细菌的响应也是未知的。
Johnstone等人在顺式氟哌噻吨对反式氟哌噻吨对安慰剂的抗精神病作用的临床试验中表明,顺式氟哌噻吨是强效的精神安定剂(特别是对于“阳性”症状),而反式氟哌噻吨作为抗精神病药没有活性。因为反式氟哌噻吨是效力极低的多巴胺拮抗剂,并且与抗精神病治疗有关的锥体束外副作用是由多巴胺受体结合而引起的,所以反式氟哌噻吨没有这些副作用。
反式形式如反式氟哌噻吨和反式氯哌噻吨明显没有抗精神病活性或锥体束外副作用,这使它们对于用作抗耐药剂特别引人关注。
美国专利6,569,853公开了数种吩噻嗪和噻吨的衍生物。
英国专利925,538公开了作为镇定剂、安定药、止吐药、抗组胺药、解痉药和一般的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而具有功效的氟哌噻吨。但是没有提到任何抗感染或抗耐药性活性。
英国专利863,699公开了作为镇定剂的数种噻吨衍生物。但是没有提到任何抗感染或抗耐药性活性。
由以上讨论,很清楚:对抗感染剂如抗生素的耐药性的增加是治疗感染的一个主要障碍。因此,迫切需要可以抑制或绕开耐药机制并且提高目前可用抗感染剂的效能的药物。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给需要其的受治疗者施用临床有关量的这些化学增敏化合物来提供能够使耐药、包括多重耐药的细胞或微生物对抗感染剂敏感的化学增敏化合物。本发明的另一个但相关的目的是提高抗感染剂治疗感染性疾病的效能,特别是当这些感染性疾病是由耐药、包括多重耐药的微生物所引起时。
发明概述
由以上讨论应当理解,迄今现有技术已经认为噻吨类和吩噻嗪类不适用于与抗感染剂组合治疗感染性疾病,因为这些化学增敏化合物的必需治疗量可导致严重的副作用。
本发明人认识到,以上结论通常是以对人工耐药或多重耐药的微生物或者体外所选择的微生物进行的研究为基础的。因此,尽管本领域有如下偏见:为了与耐药或多重耐药的微生物作斗争,噻吨和吩噻嗪的浓度远高于临床有关水平将是必需的,但是本发明人决定通过使用临床有关量的本文所述的化学增敏化合物来研究与抗感染剂组合的这些化学增敏化合物对临床有关的耐药和多重耐药分离菌的作用,从而更为详细地研究这个问题。
出人意料的是,发现通过应用临床有关量的本文所述的化学增敏化合物与抗感染剂的组合,可有效杀死耐药和多重耐药的临床有关分离菌。与以前所认为的相反,这个出人意料的发现打开了通过本文所述的化学增敏化合物与常用的抗感染剂的组合来有效地与耐药和多重耐药的微生物作斗争的可能性。
因此,第一方面本发明涉及通式(I)化合物或其代谢物或盐在制备用于与抗感染剂组合来治疗或预防感染性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
Figure A20058002194800141
其中
V选自S、SO2、SO、O和NH;
W为N-(CHX)n-N(R10)(R11)或W为C=CH-(CHX)m-N(R10)(R11);
n为2至6的整数;
m为1至5的整数;
X各自单独地选自氢、卤素、羟基、氨基、硝基、任选被取代的C1-6烷基和任选被取代的C1-6烷氧基;
R1、R2、R3、R4、R5、R6、R7、R8和R9各自单独地选自氢、卤素、羟基、氨基、硝基、任选被取代的C1-6烷基、任选被取代的C2-6链烯基、任选被取代的C2-6炔基和任选被取代的C1-6烷氧基、任选被取代的C2-6链烯氧基、羧基、任选被取代的C1-6烷氧基羰基、任选被取代的C1-6烷基羰基、甲酰基、任选被取代的C1-6烷基磺酰氨基、任选被取代的芳基、任选被取代的芳氧基羰基、任选被取代的芳氧基、任选被取代的芳基羰基、任选被取代的芳氨基、芳基磺酰氨基、任选被取代的杂芳基、任选被取代的杂芳氧基羰基、任选被取代的杂芳氧基、任选被取代的杂芳基羰基、任选被取代的杂芳氨基、杂芳基磺酰氨基、任选被取代的杂环基、任选被取代的杂环氧基羰基、任选被取代的杂环氧基、任选被取代的杂环基羰基、任选被取代的杂环基氨基、杂环基磺酰氨基、单-和二-(C1-6烷基)氨基、氨甲酰基、单-和二-(C1-6烷基)氨羰基、氨基-C1-6烷基-氨羰基、单-和二-(C1-6烷基)氨基-C1-6烷基-氨羰基、C1-6烷基羰基氨基、氨基-C1-6烷基-羰基氨基、单-和二-(C1-6烷基)氨基-C1-6烷基-羰基氨基、氨基-C1-6烷基-氨基、单-和二-(C1-6烷基)氨基-C1-6烷基-氨基、氰基、胍基、脲基、C1-6烷酰氧基、C1-6烷基磺酰基、C1-6烷基亚磺酰基、C1-6烷基磺酰氧基、氨基磺酰基、单-和二-(C1-6烷基)氨基磺酰基和任选被取代的C1-6烷硫基;并且
R10和R11各自独立地选自氢、任选被取代的C1-6烷基、任选被取代的C2-6链烯基、任选被取代的C2-6炔基、任选被取代的C1-6烷氧基羰基、任选被取代的C1-6烷基羰基、任选被取代的芳基、任选被取代的芳氧基羰基、任选被取代的芳基羰基、任选被取代的杂芳基、任选被取代的杂芳氧基羰基、任选被取代的杂芳基羰基、氨羰基、单-和二-(C1-6烷基)氨羰基;或者R10和R11与它们所连接的氮原子一起形成任选被取代的含氮杂芳基或任选被取代的杂环基。
从以下描述和所附的权利要求中可看出本发明的其它方面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简述
图1显示了一系列的条形,它们描绘了化学增敏化合物抗耐药和多重耐药的微生物的作用(数值来自下表1-4)。Y-轴表示DR比,定义为单独的抗感染剂的MIC除以在化学增敏化合物存在下抗感染剂的MIC的比值。该比值表示由各化学增敏化合物所产生的抗感染剂效能的表观增量。抗感染剂:环丙沙星。化学增敏化合物:1.丙嗪;2.1-氯丙嗪;3.氯丙嗪;4.7-羟基氯丙嗪;5.7,8-二羟基氯丙嗪;6.甲硫基丙嗪;7.三氟丙嗪;8.氧氯丙嗪;9.去甲基氯丙嗪;10.奋乃静;11.丙氯拉嗪;12.氟奋乃静;13.三氟拉嗪;14.2-氯-10-(2-二甲基氨乙基)吩噻嗪;15.异丙嗪;16.顺式氟哌噻吨;17.反式氟哌噻吨;18.反式氯哌噻吨。
图2A和2B显示了一系列的条形,它们描绘了顺式氟哌噻吨、反式氟哌噻吨和反式氯哌噻吨分别对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和哌拉西林的强烈的协同作用(数值来自下表5)。受试微生物为大肠杆菌331ME(图2A)和铜绿假单胞菌(P.aeruginosa)432b(图2B)。Y-轴表示部分抑制浓度(FIC)指数。对于小于0.5的FIC指数,定义为具有协同作用。
图3表明在小鼠腹膜炎模型中由反式氯哌噻吨所产生的环丙沙星作用的增强。
图4表明每只小鼠单剂量给药0.3mg后小鼠中反式氯哌噻吨的血清水平。
发明详述
定义
在本文中,术语“C1-6烷基”意欲表示具有1至6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饱和烃基,例如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仲丁基、叔丁基、正戊基、异戊基、新戊基和正己基。
在本文中,术语“C3-6-环烷基”意欲包括仅包含碳原子的3、4、5和6元环,而术语“杂环基”意欲表示其中碳原子与1至3个杂原子一起组成所述环的3、4、5和6元环。杂原子独立地选自氧、硫和氮。C3-6-环烷基和杂环基环可以任选含有一条或多条不饱和键,这些键以不会出现芳香π-电子系统的方式排列。
“C3-6-环烷基”的说明性实例有碳环环丙烷、环丁烷、环戊烷、环戊烯、环戊二烯、环己烷、环己烯、1,3-环己二烯和1,4-环己二烯。
“杂环基”的说明性实例有含氮杂环2-吡咯啉基、3-吡咯啉基、吡咯烷基、2-咪唑啉基、咪唑烷基、2-吡唑啉基、3-吡唑啉基、吡唑烷基、哌啶基、吗啉基、硫代吗啉基和哌嗪基。与杂环的结合可以在杂原子的位置或通过杂环的碳原子结合。
在本文中,术语“C2-6链烯基”意欲表示具有2至6个碳原子并且含有一条或多条双键的直链或支链烃基。C2-6链烯基的说明性实例包括烯丙基、同型-烯丙基、乙烯基、巴豆基、丁烯基、戊烯基和己烯基。具有多条双键的C2-6链烯基的说明性实例包括丁二烯基、戊二烯基和己二烯基。双键的位置可以在沿碳链的任意位置。
在本文中,术语“C2-6炔基”意欲表示含有2至6个碳原子并且含有一条或多条三键的直链或支链烃基。C2-6炔基的说明性实例包括乙炔、丙炔基、丁炔基、戊炔基和己炔基。三键的位置可以在沿碳链的任意位置。可以有一条以上的键是不饱和的,以使“C2-6炔基”为二-炔或烯二-炔,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
当在本文中使用时,术语“C1-6烷氧基”意欲表示C1-6烷基-氧基,例如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异丙氧基、正丁氧基、异丁氧基、仲丁氧基、叔丁氧基、正戊氧基、异戊氧基、新戊氧基和正己氧基。
术语“卤素”包括氟、氯、溴和碘。
在本文中,术语“芳基”意欲表示碳环芳香环或环系统。此外,术语“芳基”包括其中至少两个芳环或至少一个芳基和至少一个C3-6-环烷基或至少一个芳基和至少一个杂环基共享至少一条化学键的稠环系统。“芳基”环的说明性实例包括苯基、萘基、菲基、蒽基、苊基、四氢化萘基、芴基、茚基、吲哚基、香豆冉基、香豆素基、苯并二氢吡喃基、异苯并二氢吡喃基和薁基。
在本文中,术语“杂芳基”意欲表示其中芳香环中的一个或多个碳原子已经被选自氮、硫、磷和氧的一个或多个杂原子替换的芳基。此外,在本文中,术语“杂芳基”包括其中至少一个芳环和至少一个杂芳环、至少两个杂芳基、至少一个杂芳基和至少一个杂环基或者至少一个杂芳基和至少一个C3-6-环烷基共享至少一条化学键的稠环系统。
杂芳基的说明性实例包括呋喃基、噻吩基、吡咯基、吩嗪酮基(phenoxazonyl)、唑基、噻唑基、异噻唑基、咪唑基、吡唑基、异唑基、咪唑基、异噻唑基、二唑基、呋咱基、三唑基、噻二唑基、哌啶基、吡啶基、哒嗪基、嘧啶基、吡嗪基、吡唑基和三嗪基、异吲哚基、二氢吲哚基、苯并呋喃基、苯并噻吩基、苯并吡唑基、吲唑基、苯并咪唑基、苯并噻唑基、嘌呤基、喹嗪基、喹啉基、异喹啉基、噌啉基、酞嗪基、喹唑啉基、喹喔啉基、二氮杂萘基、蝶啶基噻吩并呋喃基、咔唑基、吖啶基、吩嗪基、吩噻嗪基、吩嗪基和噻蒽基。
在本文中,术语“任选被取代”意欲表示所述基团可以被选自如下的一个或多个基团取代一次或数次如1至5次、优选1至3次、最优选1至2次:C1-6烷基、C1-6烷氧基、氧代(其可以以互变异构的烯醇形式来表示)、羧基、氨基、羟基(当其以烯醇系统存在时,可以以互变异构的酮形式来表示)、硝基、sulphono、硫烷基、C1-6羧基、C1-6烷氧基羰基、C1-6烷基羰基、甲酰基、芳基、芳氧基、芳氧基羰基、芳基羰基、杂芳基、氨基,单-和二-(C1-6烷基)氨基、氨甲酰基、单-和二-(C1-6烷基)氨羰基、氨基-C1-6烷基-氨羰基、单-和二-(C1-6烷基)氨基-C1-6烷基-氨羰基、C1-6烷基羰基氨基、氰基、胍基、脲基、C1-6烷酰氧基、C1-6烷基磺酰氧基、二卤素-C1-6烷基、三卤素-C1-6烷基和卤素,其中芳基和杂芳基取代基本身可以被C1-6烷基、C1-6烷氧基、硝基、氰基、羟基、氨基或卤素取代1-3次。通常,以上取代基可以允许进行进一步的任选取代。
术语“感染物”意欲表示致病微生物,例如细菌、病毒、真菌和细胞内或细胞外的寄生虫。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术语“感染物”不表示选自金黄色葡萄球菌株ATCC 2593以及由其衍生的菌株SA-1199、SA-1199B、SA-K1712、SA-K1748、SA 8325-4和SA-K2068的感染物。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术语“感染物”不表示恶性疟原虫(Plasmodium falciparum)。
类似地,术语“感染性疾病”用于表示由感染物引起的疾病。
在本文中,术语“抗感染剂”包括能够杀死、抑制感染物或延缓感染物生长的化合物,例如可市售得到的抗生素。
常用的治疗细菌和真菌感染的抗生素的具体实例包括但不限于氨基糖苷类,例如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奈替米星、链霉素和妥布霉素;cabecephems,例如氯碳头孢;碳青霉烯类,例如厄他培喃(ertapenem)、亚胺培喃/西司他丁和倍能;头孢菌素类,例如头孢羟氨苄、头孢唑林、头孢氨苄、头孢克洛、头孢孟多、头孢氨苄、头孢西丁、头孢丙烯、头孢呋辛、头孢克肟、头孢地尼、头孢托仑、头孢哌酮、头孢噻肟、头孢泊肟、头孢他啶、头孢布坦、头孢唑肟、头孢曲松和头孢吡肟;大环内酯类,例如阿奇毒素、克拉霉素、地红霉素、红霉素和醋竹桃霉素;单菌胺环;青霉素类,例如阿莫西林、氨苄西林、羧苄西林、氯唑西林、双氯西林、萘夫西林、苯唑西林、青霉素G、青霉素V、哌拉西林和替卡西林;多肽类,例如杆菌肽、多粘菌素E和多粘菌素B;喹诺酮类,例如环丙沙星、依诺沙星、加替沙星、左氧氟沙星、洛美沙星、莫西沙星、诺氟沙星、氧氟沙星和曲伐沙星;磺胺类,例如磺胺米隆、磺胺醋酰、磺胺甲二唑、柳氮磺吡啶、磺胺异唑和甲氧苄啶-磺胺甲唑;四环素类,例如地美环素、多西环素、米诺环素、土霉素和四环素。
常用的治疗病毒感染的抗病毒化合物的具体实例包括但不限于阿昔洛韦、金刚烷胺、西多福韦、泛昔洛韦、福米韦生、膦甲酸、更昔洛韦、干扰素α、奥塞米韦、喷昔洛韦、利巴韦林、金刚乙胺、曲氟尿苷、伐昔洛韦、缬更昔洛韦、阿糖腺苷和扎那米韦。
常用的治疗严重真菌感染的抗真菌化合物的具体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两性霉素B、卡泊芬净、氟康唑、氟胞嘧啶、伊曲康唑、酮康唑和伏立康唑。
在本文中,如果感染物已经经历了减小或消除通常用于治疗由感染物引起的感染的抗感染剂效能的变化,则感染物被称为“耐药的”。类似地,术语“耐药性”表示疾病如感染性疾病对治疗剂如抗感染剂没有响应时的情况。耐药性可以是固有的,这表示疾病对治疗剂从来没有响应过,或者耐药性是获得性的,这表示疾病对疾病以前对其响应的治疗剂停止响应。
在本文中,如果感染物已经经历了减小或消除通常用于治疗由感染物引起的感染的两种或更多种抗感染剂效能的变化,则感染物被称为“多重耐药的”。类似地,“多重耐药性”是其中疾病如感染性疾病对多种药物如多种抗感染剂耐药的一类耐药性。
术语“临床有关量”意欲表示以一方面能够减小感染性疾病的症状或治愈患者被治疗的感染性疾病而另一方面对患者无毒并且不会导致不可接受的副作用的量来给患者施用化学增敏化合物。如以上所表明的,当以太高的浓度、即以不是“临床有关”量施用时,已知本文所述的化学增敏化合物中有许多种(如果不是全部的话)在患者中可导致严重的副作用。
在本文中,当术语“天然存在的”与术语“感染物”、即与致病微生物一起使用时,表示产生感染性疾病的感染物是可以在自然界中、包括在人中发现的微生物。应当理解,感染物如经过基因操作的实验室株或者通过其它方法已经被改变的和/或由人介入所操作的感染物不认为被术语“天然存在的”所涵盖。
术语“血清”以其正常含义、即不含纤维蛋白原和其它凝固因子的血浆来使用。
为了与感染性疾病作斗争或预防感染性疾病,本文所公开的化学增敏化合物应该与抗感染剂一起或组合施用。当术语“一起”和“组合”用于本文时,它们不应当被狭义地解释为化学增敏化合物与抗感染剂应该必需同时施用和/或形成同一药物组合物的一部分,尽管这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因此,应当理解,术语“一起”和“组合”表示各化合物、即化学增敏化合物与抗感染剂的剂量(包括剂型)和施用频率可以单独被控制。例如,一种化合物可以在治疗期间每日口服施用三次,而另一种化合物可以在治疗期间每日静脉内施用一次。同样,一种化合物可以在治疗期间每天施用,而另一种化合物可以在治疗期间仅施用一次或施用几天。如以上所解释的,化学增敏化合物与抗感染化合物可以同时施用并且它们可以被包含在同一药物组合物中。因此,术语“一起”和“组合”表示化学增敏化合物在治疗期间给患者至少施用一次,而抗感染剂在治疗期间也给患者至少施用一次。
在本文中,术语(化学增敏化合物的)“稳态血清浓度”定义为使用各剂量而重复出现的并且表示在给定的时间间隔内所施用的化学增敏化合物的量与正被消除的量之间的平衡状态的那些值。
在本文中,术语“治疗”指给受治疗者施用药物并且包括i)预防感染性疾病(即:使感染性疾病的临床症状不出现)、ii)抑制感染性疾病(即:阻止感染性疾病的临床症状的发展)和iii)减轻疾病(即:使感染性疾病的临床症状回退)及其组合。
术语“预防”或“预防性治疗”指治疗还未感染、但是可以是易感染的或处于受感染危险的受治疗者。
如本文所用的术语“受治疗者”表示活的脊椎动物,例如哺乳动物如人。
“可药用”表示适用于哺乳动物、特别适用于人。
当术语“化学增敏化合物”用于本文时,其意欲表示逆转微生物或细胞对给定抗感染剂的耐药性的药物。因此,如本文所用的“化学增敏化合物”可使耐药或多重耐药的微生物或细胞对抗感染剂的作用敏感。
化学增敏化合物
关于以上的通式(I),取代基R1、R2、R3、R4、R5、R6、R7、R8和R9各自单独地选自氢、卤素、羟基、氨基、硝基、任选被取代的C1-6烷基、任选被取代的C2-6链烯基、任选被取代的C2-6炔基和任选被取代的C1-6烷氧基、任选被取代的C2-6链烯氧基、羧基、任选被取代的C1-6烷氧基羰基、任选被取代的C1-6烷基羰基、甲酰基、任选被取代的C1-6烷基磺酰氨基、任选被取代的芳基、任选被取代的芳氧基羰基、任选被取代的芳氧基、任选被取代的芳基羰基、任选被取代的芳氨基、芳基磺酰氨基、任选被取代的杂芳基、任选被取代的杂芳氧基羰基、任选被取代的杂芳氧基、任选被取代的杂芳基羰基、任选被取代的杂芳氨基、杂芳基磺酰氨基、任选被取代的杂环基、任选被取代的杂环氧基羰基、任选被取代的杂环氧基、任选被取代的杂环基羰基、任选被取代的杂环基氨基、杂环基磺酰氨基、单-和二-(C1-6烷基)氨基、氨甲酰基、单-和二-(C1-6烷基)氨羰基、氨基-C1-6烷基-氨羰基、单-和二-(C1-6烷基)氨基-C1-6烷基-氨羰基、C1-6烷基羰基氨基、氨基-C1-6烷基-羰基氨基、单-和二-(C1-6烷基)氨基-C1-6烷基-羰基氨基、氨基-C1-6烷基-氨基、单-和二-(C1-6烷基)氨基-C1-6烷基-氨基、氰基、胍基、脲基、C1-6烷酰氧基、C1-6烷基磺酰基、C1-6烷基亚磺酰基、C1-6烷基磺酰氧基、氨基磺酰基、单-和二-(C1-6烷基)氨基磺酰基和任选被取代的C1-6烷硫基。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R2取代基为吸电子基团,例如卤素、硝基或卤素-取代的C1-6烷基。更优选地,R2选自F、Cl、Br、I、CH2Y、CHY2和CY3(其中Y表示卤素原子),例如CH2Cl、CH2F、CHCl2、CHF2、CCl3或CF3,特别是CCl3或CF3。最优选地,R2为Cl或CF3
取代基R1、R3、R4、R5、R6、R7、R8和R9优选各自单独地选自氢、任选被取代的C1-6烷基和任选被取代的C1-6烷氧基。更优选地,所有的R1、R3、R4、R5、R6、R7、R8和R9均为氢。
因此,在本发明的一个非常优选的实施方案中,R2为Cl或CF3并且R1、R3、R4、R5、R6、R7、R8和R9各自为氢。
如以上所提到的,V选自S、SO2、SO、O和NH,例如S或SO。在本发明的一个非常优选的实施方案中,V为S。
应当理解,当W为N-(CHX)n-N(R10)(R11)且V为S时,通式(I)的化学增敏化合物变为通式(II)的吩噻嗪,
其中,n为2至6的整数,例如2、3、4、5或6,并且X各自单独地选自氢、卤素、羟基、氨基、硝基、任选被取代的C1-6烷基和任选被取代的C1-6烷氧基。R10和R11各自独立地选自氢、任选被取代的C1-6烷基、任选被取代的C2-6链烯基、任选被取代的C2-6炔基、任选被取代的C1-6烷氧基羰基、任选被取代的C1-6烷基羰基、任选被取代的芳基、任选被取代的芳氧基羰基、任选被取代的芳基羰基、任选被取代的杂芳基、任选被取代的杂芳氧基羰基、任选被取代的杂芳基羰基、氨羰基、单-和二-(C1-6烷基)氨羰基;或者R10和R11与它们所连接的氮原子一起形成任选被取代的含氮杂芳基或任选被取代的杂环基。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n为2或3且X为氢或CH3。因此,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W为N-(CH2)3-N(R10)(R11)或N-CH2-CH(CH3)-N(R10)(R11)。特别优选其中W为N-(CH2)3-N(R10)(R11)的结构。
在本发明的一个目标实施方案中,R10和R11各自单独地选自氢和任选被取代的C1-6烷基。根据该实施方案,优选R10和R11均为任选被取代的C1-6烷基。最优选R10和R11均为CH3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目标实施方案中,R10和R11与它们所连接的氮原子一起形成任选被取代的杂环基,例如任选被取代的2-吡咯啉基、任选被取代的3-吡咯啉基、任选被取代的吡咯烷基、任选被取代的2-咪唑啉基、任选被取代的咪唑烷基、任选被取代的2-吡唑啉基、任选被取代的3-吡唑啉基、任选被取代的吡唑烷基、任选被取代的哌啶基、任选被取代的吗啉基、任选被取代的硫代吗啉基或任选被取代的哌嗪基。根据该实施方案,优选R10和R11与它们所连接的氮原子一起形成任选被取代的哌啶基或任选被取代的哌嗪基,特别是任选被取代的哌嗪基。哌嗪基环可以是未取代的,但是其优选被任选被取代的C1-6烷基取代,特别是在对位被取代,即任选被取代的C1-6烷基与哌嗪基环的第二个氮原子共价连接。在本发明的一个非常优选的实施方案中,任选被取代的C1-6烷基选自-CH3、-CH2OH、-CH2-CH3和-CH2-CH2OH,例如-CH3或-CH2-CH2OH,特别是-CH2-CH2OH。
以上所提到的吩噻嗪类的具体实例包括丙嗪、1-氯丙嗪、氯丙嗪、7-羟基氯丙嗪、7,8-二羟基氯丙嗪、甲硫基丙嗪、三氟丙嗪、去甲基氯丙嗪、奋乃静、丙氯拉嗪和2-氯-10-(2-二甲基氨乙基)吩噻嗪。
还应当理解,当W为C=CH-(CHX)m-N(R10)(R11)且V为S时,通式(I)的化学增敏化合物变为通式(III)的噻吨,
通式(III)的噻吨产生顺式和反式异构现象。在本文中,通式(IIIa)化合物被称为顺式构型,而通式(IIIb)化合物被称为反式构型:
Figure A20058002194800242
其中,m为1至5的整数,例如1、2、3、4或5,并且X各自单独地选自氢、卤素、羟基、氨基、硝基、任选被取代的C1-6烷基和任选被取代的C1-6烷氧基。R10和R11各自独立地选自氢、任选被取代的C1-6烷基、任选被取代的C2-6链烯基、任选被取代的C2-6炔基、任选被取代的C1-6烷氧基羰基、任选被取代的C1-6烷基羰基、任选被取代的芳基、任选被取代的芳氧基羰基、任选被取代的芳基羰基、任选被取代的杂芳基、任选被取代的杂芳氧基羰基、任选被取代的杂芳基羰基、氨羰基、单-和二-(C1-6烷基)氨羰基;或者R10和R11与它们所连接的氮原子一起形成任选被取代的含氮杂芳基或任选被取代的杂环基。
通常优选通式(III)化合物具有反式构型、即通式(IIIb)所示的结构。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X为氢且m为2或3、特别是3。因此,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W具有结构C=CH-(CH2)2-N(R10)(R11)。
在本发明的一个目标实施方案中,R10和R11各自单独地选自氢和任选被取代的C1-6烷基。根据该实施方案,优选R10和R11均为任选被取代的C1-6烷基。最优选R10和R11均为CH3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目标实施方案中,R10和R11与它们所连接的氮原子一起形成任选被取代的杂环基,例如任选被取代的2-吡咯啉基、任选被取代的3-吡咯啉基、任选被取代的吡咯烷基、任选被取代的2-咪唑啉基、任选被取代的咪唑烷基、任选被取代的2-吡唑啉基、任选被取代的3-吡唑啉基、任选被取代的吡唑烷基、任选被取代的哌啶基、任选被取代的吗啉基、任选被取代的硫代吗啉基或任选被取代的哌嗪基。根据该实施方案,优选R10和R11与它们所连接的氮原子一起形成任选被取代的哌啶基或任选被取代的哌嗪基,特别是任选被取代的哌嗪基。哌嗪基环可以是未取代的,但是其优选被任选被取代的C1-6烷基取代,特别是在对位被取代,即任选被取代的C1-6烷基与哌嗪基环的第二个氮原子共价连接。在本发明的一个非常优选的实施方案中,任选被取代的C1-6烷基选自-CH3、-CH2OH、-CH2-CH3和-CH2-CH2OH,例如-CH3或-CH2-CH2OH,特别是-CH2-CH2OH。
以上所提到的吩噻嗪类的具体实例包括反式氟哌噻吨、顺式氟哌噻吨、反式氯哌噻吨和顺式氯哌噻吨。用于本发明的特别优选的化学增敏化合物为反式氟哌噻吨和反式氯哌噻吨。最优选为反式氯哌噻吨。
从本文所示的通式和与其有关的定义可以明显看出,本文所述的某些化学增敏化合物是手性的。此外,某些不饱和或环状片段或者多个产生立体原子的存在为一些化学增敏化合物提供了非对映异构形式的存在。本发明意欲包括所有立体异构体、包括旋光异构体及其混合物,以及纯的、部分富含的或(酌情时)外消旋形式。具体而言,本文所述的多种化学增敏化合物可以是E-或Z-立体异构体或者这些异构体的混合物形式。
此外,还应当理解,本文所述的化学增敏化合物包括其可能的盐,其可药用盐对于治疗应用当然是特别适当的。盐包括酸加成盐和碱盐。酸加成盐的实例有盐酸盐、富马酸盐、草酸盐等。碱盐的实例有其中(剩余的)抗衡离子选自碱金属如钠和钾、碱土金属如钙盐、钾盐以及铵离子(+N(R′)4,其中R′独立地指任选被取代的C1-6烷基、任选被取代的C2-6链烯基、任选被取代的芳基或任选被取代的杂芳基)的盐。可药用盐例如是Remington′s-The Science and Practice of Pharmacy(第20版,Alfonso R.Gennaro(编者),Lippincott、Williams&Wilkins;ISBN:0683306472,2000)和制药技术全书(Encyclopedia of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中所述的那些。
化学增敏化合物逆转耐药性或多重耐药性的作用可以按照本文所述的方法来测定,与选定的抗感染剂组合的化学增敏化合物对抗选定的微生物的效能可以以MIC值、DR比和/或FIC指数来表示。
最低抑菌浓度(MIC)定义为根据NCCLS指南没有显示出可见的生长的最低抑菌浓度。
耐药性(DR)比定义为单独的抗感染剂的MIC值除以在化学增敏化合物存在下抗感染剂的MIC的比值。该比值表示由化学增敏化合物所引起的抗感染剂表观效能的增量,其可以表示为:
           DR比=(MIC抗感染剂)/(MIC抗感染剂+化学增敏化合物)
单独的以及与化学增敏化合物组合的各抗感染剂的部分抑制浓度(FIC)指数可以根据下式来计算:
            FIC=FIC化学增敏化合物+FIC抗感染剂
其中:
        FIC化学增敏化合物=(MIC化学增敏化合物+抗感染剂)/(MIC化学增敏化合物)
          FIC抗感染剂=(MIC抗感染剂+化学增敏化合物)/(MIC抗感染剂)
本文所述的化学增敏化合物的协同作用、即它们逆转微生物的耐药性或多重耐药性的能力可以通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得到的任何方法、包括本文实施例中所述的体外测定法来评价。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当按照本文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测定时,化学增敏化合物、抗感染剂和感染物(以及由此产生的待治疗的感染性疾病)所显示的FIC指数最多为0.5。更优选FIC指数最多为0.4,例如最多为0.3、例如最多为0.2。甚至更优选FIC指数最多为0.1,例如最多为0.075、最多为0.05或甚至最多为0.025。
如前所述,本文所述的化学增敏化合物一般具有高MIC值。对于是有效抑制剂的化学增敏化合物而言,这表示比值(MIC化学增敏化合物+抗感染剂)/(MIC化 学增敏化合物)接近于0,这从而表示FIC化学增敏化合物≈0。这还表示FIC≈FIC抗感染剂=(MIC抗感染剂+化学增敏化合物)/(MIC抗感染剂)≈1/DR。
因此,在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当按照本文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测定时,化学增敏化合物、抗感染剂和感染物(以及由此产生的待治疗的感染性疾病)所显示的DR比至少为2。更优选DR比至少为5,例如至少为10、例如至少为20。甚至更优选MIC值至少为30,例如至少为50、至少为75或甚至至少为100。
治疗、药物组合物和剂量
如以上所解释的,本文所述的化学增敏化合物与抗感染剂组合可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因此,本文所述的化学增敏化合物可用于制备与抗感染剂组合来治疗感染性疾病的药物。
此外,本文所述的化学增敏化合物与抗感染剂组合还可用于预防性治疗感染性疾病。在人处于受感染高风险的情况、例如免疫抑制患者或经过手术的患者中,这是特别有意义的。因此,本文所述的化学增敏化合物还可用于制备与抗感染剂组合来预防性治疗感染性疾病的药物。
此外,本文所述的化学增敏化合物与抗感染剂组合还可用于制备治疗或预防感染性疾病的药物。
另一方面,本发明涉及用作与抗感染剂组合的药物的本文所述的化学增敏化合物或涉及用作药物的与抗感染剂组合的本文所述的化学增敏化合物。
另一有关的方面,本文所述的化学增敏化合物可用于降低感染物的耐药性、特别是多重耐药性。因此,本文所述的化学增敏化合物可用于制备降低感染物对抗感染剂的耐药性的药物。
另一有关的方面,本文所述的化学增敏化合物可用于使敏感的、耐药或多重耐药的细胞、优选耐药和多重耐药的细胞、更优选多重耐药的细胞对抗感染剂敏感。因此,本文所述的化学增敏化合物可用于制备使敏感的、耐药或多重耐药的细胞、优选耐药和多重耐药的细胞、更优选多重耐药的细胞对抗感染剂敏感的药物。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涉及治疗或预防受治疗者的感染性疾病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给所述受治疗者施用与抗感染剂组合的如本文所述的化学增敏化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涉及降低感染物的耐药性、特别是多重耐药性的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涉及使敏感的、耐药或多重耐药的微生物或细胞、优选耐药和多重耐药的微生物或细胞、更优选多重耐药的微生物或细胞对抗感染剂敏感的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涉及阻止感染物的耐药性或多重耐药性发展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给受治疗者施用如本文所述的化学增敏化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涉及药盒,该药盒包含含有如本文所述的化学增敏化合物的第一个剂量单位和含有抗微生物剂的另一个剂量单位。
治疗
由本文的公开内容应当理解,待治疗的感染性疾病是通常用抗感染剂治疗的疾病。感染性疾病通常是由感染物如细菌、病毒、真菌或者细胞内或细胞外的寄生虫所引起的。感染物一般是天然存在的,即是天然存在的细菌、天然存在的病毒、天然存在的真菌或者天然存在的细胞内或细胞外的寄生虫。
更具体地,感染物可以是革兰氏阴性或革兰氏阳性细菌。
革兰氏阴性细菌的具体实例包括选自埃希氏杆菌属(Escherichia)、变形菌属(Proteus)、沙门氏菌属(Salmonella)、克雷伯杆菌属(Klebsiella)、普罗威登斯菌属(Providencia)、肠杆菌属(Enterobacter)、伯克霍尔德菌属(Burkholderia)、假单胞杆菌属(Pseudomonas)、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气单胞菌属(Aeromonas)、嗜血杆菌属(Haemophilus)、耶尔森氏菌属(Yersinia)、奈瑟氏球菌属(Neisseria)、欧文氏菌属(Erwinia)、红假单胞菌属(Rhodopseudomonas)和伯克霍尔德菌属(Burkholderia)的细菌。
革兰氏阳性细菌的具体实例包括选自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固氮根瘤菌属(Azorhizobium)、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片球菌属(Pediococcus)、发光杆菌属(Photobacterium)、芽孢杆菌属(Bacillus)、肠球菌属(Enterococcus)、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梭菌属(Clostridium)、丁酸弧菌属(Butyrivibrio)、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红球菌属(Rhodococcus)和链霉菌属(Streptomyces)的细菌。
在其它实施方案中,感染物例如为选自甲烷杆菌属(Methanobacierium)、硫化叶菌属(Sulfolobus)、古丸菌属(Archaeoglobu)、红细菌属(Rhodobacter)和中华根瘤菌属(Sinorhizobium)的菌属。
在其它实施方案中,感染物例如为来自毛霉属(Mucor)或念珠菌属(Candida)如总状毛霉(Mucor racemosus)或白色念珠菌(Candidaalbicans)、来自隐球菌属(Crytococcus)如新型隐球菌(Cr.Neoformans)或来自曲霉属(Aspergillus)如烟曲霉(A.fumingatus)的真菌。
在另外的实施方案中,感染物为病毒,例如微小核糖核酸病毒科、呼肠孤病毒科、正粘病毒科、副粘病毒科、腺病毒科、冠状病毒科、人免疫缺陷病毒、肝炎病毒、疱疹病毒科、肿瘤病毒、巨细胞病毒、乳多空病毒科或朊病毒。
在其它实施方案中,感染物为原生动物,例如疟疾或隐孢子虫属寄生虫。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感染物不是选自ATCC 2593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株和由其衍生的菌株SA-1199、SA-1199B、SA-K1712、SA-K1748、SA 8325-4和SA-K2068。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感染物不是恶性疟原虫。
本文所述的化学增敏化合物的毒性和治疗效果可以在细胞培养物或实验动物中通过标准药学方法、例如通过测定LD50(50%群体的致死剂量)和ED50(50%群体的治疗有效剂量)来测定。毒性和治疗效果间的剂量比为治疗指数,它可以以LD50和ED50之间的比值(LD50/ED50)来表示。优选显示出较大治疗指数的化学增敏化合物。从这些细胞培养试验或动物研究中得到的数据可用于制定用于人受治疗者的剂量范围。这些化学增敏化合物的剂量优选处于包括ED50而毒性很小或没有毒性的循环浓度的范围之内。剂量可以在此范围内变化,这取决于所采用的剂型和所用的施用途径。
药物组合物
本文所述的化学增敏化合物在用作药物之前一般被配制成药物组合物。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涉及包含如本文所述的化学增敏化合物和至少一种可药用的载体或赋形剂的药物组合物。
药物组合物可以含有一种或两种或更多种如本文所述的化学增敏化合物。在本发明的一个目标实施方案中,除化学增敏化合物外,药物组合物还包含一种或多种抗感染剂。
本文所述的化学增敏化合物的施用途径可以是使血中或组织中的浓度与临床有关浓度相当的任何适宜途径。因此,例如以下施用途径是可应用的,虽然本发明不限于此:口服途径、胃肠道外途径、皮肤途径、经皮途径、经鼻途径、局部途径、直肠途径、阴道途径和眼部途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清楚,施用途径取决于所述的具体化学增敏化合物,具体而言,施用途径的选择取决于化学增敏化合物的理化性质以及患者的年龄与重量和具体的疾病或病症及其严重性。但是,通常优选口服和胃肠道外途径。
药物组合物中可含有任何适宜量的本文所述的化学增敏化合物,通常含有的量为组合物总重量的约0.1-95%重量。组合物可以以适用于口服、胃肠道外、直肠、皮肤、经皮、经鼻、局部、阴道和/或眼部施用途径的剂型、例如单位剂型而存在。因此,组合物可以是例如片剂、胶囊剂、丸剂、粉末、颗粒剂、混悬剂、乳剂、溶液剂、包括水凝胶在内的凝胶剂、糊剂、软膏剂、乳膏剂、硬膏剂、灌药剂、传递装置、栓剂、灌肠剂、注射剂、植入剂、喷雾剂、气溶胶剂的形式以及其它适宜的形式。
药物组合物可以按照常规的药物实践来配制,例如参见由Swarbrick,J.&J.C.Boylan编写的“Remington′s Pharmaceutical Sciences”和“制药技术全书”(Marcel Dekker公司,纽约,1988)。一般地,本文所述的化学增敏化合物与(至少)可药用的载体或赋形剂一起配制。可药用的载体或赋形剂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那些。
口服制剂
口服使用的药物组合物包括含有如本文所述的化学增敏化合物以及无毒的可药用赋形剂的片剂,任选组合有至少一种抗感染剂。这些赋形剂例如可以是:
惰性稀释剂或填充剂,例如蔗糖、山梨醇、糖、甘露醇、微晶纤维素、包括马铃薯淀粉在内的淀粉、碳酸钙、氯化钠、乳糖、磷酸钙、硫酸钙或磷酸钠;
制粒剂和崩解剂,例如包括微晶纤维素在内的纤维素衍生物、包括马铃薯淀粉在内的淀粉、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海藻酸盐或海藻酸;
粘合剂,例如蔗糖、葡萄糖、山梨醇、阿拉伯胶、海藻酸、海藻酸钠、明胶、淀粉、预胶化淀粉、微晶纤维素、硅酸镁铝、羧甲基纤维素钠、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聚乙烯吡咯烷酮或聚乙二醇;以及
润滑剂,包括助流剂和抗粘剂,例如硬脂酸镁、硬脂酸锌、硬脂酸、硅酸盐、氢化植物油或滑石粉。
其它可药用赋形剂可以是着色剂、矫味剂、增塑剂、湿润剂、缓冲剂等。
片剂可以是未包衣的,或者它们可以通过已知技术进行包衣任选以延缓在胃肠道内的崩解和吸收并由此在较长时间内提供持久作用。例如为了获得控释制剂,可以调节包衣以便以预定模式释放化学增敏化合物(见下),或者可以调节包衣以便直到通过胃后才释放活性药物(肠溶包衣)。包衣可以是糖包衣、薄膜包衣(例如基于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甲基羟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丙烯酸酯共聚物(EudragitE)、聚乙二醇和/或聚乙烯吡咯烷酮)或肠溶包衣(例如基于甲基丙烯酸共聚物(EudragitL和S)、醋酞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醋酸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琥珀酸酯、聚醋酸乙烯邻苯二甲酸酯、虫胶和/或乙基纤维素)。
此外,还可以采用时间延迟材料,例如单硬脂酸甘油酯或二硬脂酸甘油酯。
此外,如上提到的固体片剂组合物还可以提供有适应于在释放化学增敏化合物之前保护组合物免受不利的化学变化如化学降解的包衣。
包衣可以以与James A.Seitz在“制药技术全书”(第1卷,第337-349页,Swarbrick,J.&J.C.Boylan编写,Marcel Dekker公司,纽约,1988)中的“水性薄膜包衣”所述相类似的方法应用于固体剂型。
口服使用的制剂还可以作为咀嚼片剂或硬明胶胶囊剂(其中活性成分与惰性固体稀释剂如马铃薯淀粉、乳糖、微晶纤维素、碳酸钙、磷酸钙或高岭土混合)或软明胶胶囊剂(其中活性成分与水或油基质如花生油、液体石蜡或橄榄油混合)而存在。
粉末和颗粒剂可使用以上在片剂和胶囊剂中所提到的成分以常规方法使用例如混合机、流化床设备或喷雾干燥设备来制备。
口服使用的控释组合物例如可以被制成通过控制活性药物的溶出和/或扩散来释放活性药物。
溶出或扩散控释可以通过对化学增敏化合物的片剂、胶囊剂、小丸剂或颗粒剂进行适当包衣或者通过将所述的化学增敏化合物加入到例如适宜的基质中而获得。
控释包衣可以包含上文提到的一种或多种包衣物质和/或例如虫胶、蜂蜡、glycowax、蓖麻蜡、巴西棕榈蜡、硬脂醇、单硬脂酸甘油酯、二硬脂酸甘油酯、棕榈酰硬脂酰甘油酯、乙基纤维素、丙烯酸树脂、外消旋聚乳酸、醋酸丁酸纤维素、聚氯乙烯、聚醋酸乙烯酯、乙烯吡咯烷酮、聚乙烯、聚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甲酯、2-羟基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酯水凝胶、1,3-亚丁基二醇、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和/或聚乙二醇。
在化学增敏化合物的控释基质制剂中,基质材料可以包含例如水合甲基纤维素、巴西棕榈蜡和硬脂醇、卡波普934、聚硅氧烷、三硬脂酸甘油酯、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聚氯乙烯、聚乙烯和/或卤代碳氟化合物。
本文所述的化学增敏化合物的控释组合物还可以是漂浮片剂或胶囊剂的形式,即经口服施用后可在胃内容物的上部漂浮一段时间的片剂或胶囊剂。所述化学增敏化合物的漂浮片剂可以通过将化学增敏化合物、赋形剂和20-75%w/w的亲水胶体如羟乙基纤维素、羟丙纤维素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的混合物制粒来制备。然后,所得颗粒可被压制成片剂。与胃液接触后,片剂可在其表面周围形成基本上不透水的凝胶屏障。此凝胶屏障参与维持密度小于1,由此使片剂在胃液中保持漂浮。
口服使用的流体/液体组合物
适用于通过加入水来制备水混悬剂的粉末、可分散的粉末或颗粒剂也是方便的剂型。作为混悬剂、乳剂或分散液的制剂可提供与分散剂或润湿剂、悬浮剂和/或一种或多种防腐剂混合的活性物质。这些制剂还可适用于将其中的活性物质用于例如粘膜如胃肠、口腔、鼻、直肠或阴道粘膜,或者适用于施用到完整或受损的皮肤或伤口。
适宜的分散剂或润湿剂例如是天然存在的磷脂,例如卵磷脂或大豆卵磷脂;环氧乙烷与例如脂肪酸、长链脂肪醇或由脂肪酸与己糖醇或己糖醇酐衍生的部分酯的缩合产物,例如聚氧乙烯硬脂酸酯、聚氧乙烯山梨醇单油酸酯、聚氧乙烯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等。
适宜的悬浮剂例如是天然存在的树胶,例如阿拉伯胶、黄原胶或西黄蓍胶;纤维素,例如羧甲基纤维素钠、微晶纤维素(例如AvicelRC 591)、甲基纤维素;海藻酸盐,例如海藻酸钠等。
本发明制剂中使用的防腐剂的适宜实例有尼泊金类,例如对羟基苯甲酸甲酯或丙酯和苯扎氯铵。
直肠和/或阴道制剂
对于应用于直肠或阴道粘膜,适用于本发明的制剂包括栓剂(乳剂或混悬剂型)、灌肠剂和直肠明胶胶囊剂(溶液剂或混悬剂)。适宜的可药用栓剂基质包括可可脂、酯化脂肪酸、甘油明胶以及多种水溶性或可分散的基质如聚乙二醇和聚氧乙烯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
可以加入多种添加剂如促进剂或表面活性剂。
鼻用制剂
对于应用于鼻粘膜,用于吸入的鼻喷雾剂和气溶胶剂是施用于本发明的组合物。在一般的鼻用制剂中,活性物质以任选分散在适宜溶媒中的颗粒制剂的形式存在。组合物中存在的可药用的溶媒和赋形剂以及任选的其它可药用材料如稀释剂、促进剂、矫味剂、防腐剂等均按照常规药学实践、以药物配制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的方法来选择。
经鼻施用可用于需要立即作用的情况。此外,施用本发明的鼻用制剂后,活性物质可被吸附在鼻粘膜上。吸附到粘膜上认为可产生比采用例如含有渗透促进剂或抛射剂的液体溶媒小的刺激作用。
局部制剂
对于应用于皮肤,本发明的制剂可含有常规、无毒的可药用的载体和赋形剂,包括微球和脂质体。制剂包括乳膏剂、软膏剂、洗剂、搽剂、凝胶剂、水凝胶剂、溶液剂、混悬剂、棒剂、喷雾剂、糊剂、硬膏剂和其它种类的经皮药物传递系统。可药用赋形剂可包括乳化剂、抗氧化剂、缓冲剂、防腐剂、湿润剂、渗透促进剂、螯合剂、胶凝剂、软膏基质、芳香剂和皮肤保护剂。
乳化剂的实例有天然存在的树胶如阿拉伯胶或西黄蓍胶、天然存在的磷脂如大豆卵磷脂和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衍生物。
抗氧化剂的实例有丁羟茴醚(BHA)、维生素C及其衍生物、维生素E及其衍生物、丁羟茴醚和半胱氨酸。
防腐剂的实例有尼泊金类(例如对羟基苯甲酸甲酯或丙酯)和苯扎氯铵。
湿润剂的实例有甘油、丙二醇、山梨醇和尿素.
渗透促进剂的实例有丙二醇、DMSO、三乙醇胺、N,N-二甲基乙酰胺、N,N-二甲基甲酰胺、2-吡咯烷酮及其衍生物、四氢呋喃甲醇和月桂氮酮。
螯合剂的实例有EDTA-Na、枸橼酸和磷酸。
其它赋形剂的实例有食用油如杏仁油、蓖麻油、可可脂、椰子油、玉米油、棉子油、亚麻子油、橄榄油、棕榈油、花生油、罂栗子油、菜籽油、芝麻油、大豆油、葵花油和茶油;聚合物的实例例如有羧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壳聚糖、果胶、黄原胶、角叉菜胶、槐豆胶、阿拉伯胶、明胶和海藻酸盐。软膏基质的实例有蜂蜡、石蜡、棕榈酸十六醇酯、植物油、脂肪酸的脱水山梨醇酯(Span)、聚乙二醇以及脂肪酸的脱水山梨醇酯与环氧乙烷之间的缩合产物如聚氧乙烯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Tween)。
上文提到的局部施用制剂还可应用于伤口,或者它们可适用于直接应用或插入到身体有关的开口如直肠口、尿道口、阴道口或口腔中。制剂可以简单地直接应用到待治疗的部分如粘膜上。
胃肠道外制剂
药物组合物还可以以含有常规、无毒的可药用的载体和佐剂的剂型、制剂或者例如适宜的传递装置或植入物通过注射、输注或植入(静脉内、肌内、关节内、皮下等)经胃肠道外施用。
这些组合物的配制和制备是药物制剂领域技术人员众所周知的。具体制剂可以在名为“Remington′s Pharmaceutical Sciences”的教科书中找到。
胃肠道外使用的组合物可以以单位剂型、例如以安瓿剂或含有数个剂量且其中可加入适宜防腐剂的小瓶剂而存在(见下)。组合物可以是溶液剂、混悬剂、乳剂、输注装置或植入传递装置的形式,或者其可以作为在临用前用水或其它适宜溶媒重新进行配制的干粉而存在。除本文所述的化学增敏化合物外,组合物还可包含适宜的胃肠道外可接受的载体和/或赋形剂,或者活性药物可以被加入到微球、微囊、纳米粒、脂质体等中以控制释放。此外,组合物还可方便地包含悬浮剂、增溶剂、稳定剂、pH-调节剂和/或分散剂。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目标实施方案中,药物组合物为由在WO 03/004001和WO 2004/062643中所述的颗粒材料制备的固体剂型如片剂。
如上文所表明的,药物组合物可含有无菌注射形式的化学增敏化合物。为了制备这种组合物,可将化学增敏化合物溶解或混悬于胃肠道外可接受的液体溶媒中。可采用的可接受的溶媒和溶剂包括水、通过加入适宜量的盐酸、氢氧化钠或适宜的缓冲剂而被调整到适宜pH的水、1,3-丁二醇、Ringer氏溶液和等张氯化钠溶液。含水制剂还可含有一种或多种防腐剂,例如对羟基苯甲酸甲酯、乙酯或正丙酯。对于化学增敏化合物仅略溶或微溶于水的情况,可加入溶解促进剂或增溶剂,或者除水外溶剂还可包含10-60%w/w的丙二醇等。
剂量
如前文所详细讨论的,本发明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如下发现:当以临床有关量、即足够小以避免通常与本文所述的化学增敏化合物有关的严重副作用的量来施用时,本文所述的化学增敏化合物能够逆转耐药性或多重耐药性。
应当理解,待施用的剂量可取决于施用形式(见下)。不依赖于施用形式,化学增敏化合物应以临床有关量、即以一方面产生有关的治疗作用而另一方面不会导致严重副作用的量来施用。
优选如本文所述的化学增敏化合物以产生低于8.0mg/l的稳态血清浓度的临床有关量来施用。更优选化学增敏化合物以产生低于7.0mg/l、例如低于6.0mg/l、例如低于5.0mg/l的稳态血清浓度的临床有关量来施用。甚至更优选化学增敏化合物以产生低于4.0mg/l、例如低于3.0mg/l、例如低于2.0mg/l的稳态血清浓度的临床有关量来施用。最优选化学增敏化合物以产生低于1.5mg/l、例如约1.0mg/l或约0.5mg/l的稳态血清浓度的临床有关量来施用。
换言之,化学增敏化合物优选以产生0.01μg/l至低于8.0mg/l、例如0.02μg/l至7.0mg/l、例如0.04μg/l至6.0mg/l的稳态血清浓度的临床有关量来施用。更优选化学增敏化合物的稳态血清浓度为0.06μg/l至5.0mg/l、例如为0.08μg/l至4.0mg/l、例如0.1μg/l至3.0mg/l。甚至更优选化学增敏化合物的稳态血清浓度为0.2μg/l至2.0mg/l、例如0.4μg/l至2.0mg/l、例如0.5μg/l至2.0mg/l。还更优选化学增敏化合物的稳态血清浓度为0.6μg/l至2.0mg/l、例如0.8μg/l至2.0mg/l、例如0.9μg/l至2.0mg/l。最优选化学增敏化合物的稳态血清浓度为1.0μg/l至2.0mg/l、例如1.5μg/l至2.0mg/l、例如1.5μg/l至1.5mg/l。
化学增敏化合物优选以约0.1至3000mg/日、例如约0.5至2000mg/日的量来施用。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待施用的实际量还可特别取决于施用途径,即化学增敏化合物是经口服、静脉内还是经肌内等施用。
对于适用于全身用途的口服施用的组合物而言,剂量为0.1mg至3g/剂量,例如0.1mg至1000mg,优选1mg至600mg,更优选2mg至400mg,每日施用1-10次,例如每日1-4次,共计1日至12个月,这取决于待治疗的感染性疾病。通过吸入施用的组合物的剂量在这些相同的范围之内。
对于胃肠道外施用、特别是静脉内施用,约0.1至约2000mg/日的剂量是方便的。对于静脉内施用,约0.1至约2000mg/日且施用1日至12个月的剂量是方便的。
对于经皮和局部施用,剂量为0.1mg至5g/剂量,每日施用1至10次,共计1日至12个月。对于直肠施用,剂量通常为0.1至2000mg/剂量,每日施用1至10次,共计1日至12个月。
上文提到的稳态血清浓度和剂量可产生所需的临床效应,并且同时可避免通常与本文所述的化学增敏化合物有关的严重的副作用。但是,本文所述的一些化学增敏化合物、特别是通式IIIb的化学增敏化合物可以以较高量来施用,由此可产生高于上文所表明的水平的稳态血清浓度。这归因于以下事实:预期这些化学增敏化合物不显示出严重的副作用,即使其以较高量施用时亦如此。
本发明通过以下非限制性的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
材料和方法
细菌
将细菌在Mueller-Hinton琼脂平板上进行传代培养并于37℃孵育过夜。将来自琼脂平板的菌落接种于预热的Mueller-Hinton肉汤中,并且孵育约3小时以得到对数期培养物。将细菌的对数期培养物用新鲜预热的培养基稀释,并且于600nm处将其调整到规定的光密度(OD)以使最终测定浓度为1×104个细菌/ml培养基。
DR细胞比敏感细胞系的耐药性约高10至100倍,并且当在不含药物的培养基中培育时,其保持稳定的DR表型。唯一的例外是粪肠球菌F84分离菌。将该菌株在4μg/ml万古霉素的存在下进行培养以保持MIC值为4μ/ml。
菌株由Statens Seruminstitut(丹麦)、丹麦技术大学和Soenderborg医院的临床微生物学系(丹麦)获得。
分离菌
大肠杆菌LN 3164。体外所选择的突变体中的Acr AB-TolC MDR。对四环素、β-内酰胺类、氟喹诺酮类、氯霉素和氨基糖苷类耐药。
大肠杆菌331ME。大肠杆菌的体内所选择的多重耐药的临床分离菌。菌株从患有严重膀胱炎/尿败血症的患者中分离。对四环素、β-内酰胺类、氟喹诺酮类、氯霉素和氨基糖苷类耐药。
铜绿假单胞菌432b。多重耐药的临床分离菌。对四环素、β-内酰胺类、氟喹诺酮类和氨基糖苷类耐药。β-内酰胺酶在青霉素结合蛋白上引起变化和在外膜蛋白上引起变化。
金黄色葡萄球菌E45MRSA。临床分离菌。对甲氧西林耐药。对替考拉宁、氯霉素、磷霉素、奈替米星和万古霉素敏感。
金黄色葡萄球菌O11。对青霉素耐药的临床分离菌。对甲氧西林、四环素、β-内酰胺类、氟喹诺酮类、氯霉素和氨基糖苷类敏感。
粪肠球菌F84。多重耐药的临床分离菌。对氨苄西林、环丙沙星、庆大霉素耐药,对万古霉素的耐药性降低。作为主要耐药机制在细胞壁前体靶位上表达变化(VanA基因表达)。
粪肠球菌F86。敏感的临床分离菌。耐药性没有发展。
药物
用培养基稀释前,将药物溶解于少量水或1%DMSO(DMSO的最终培养浓度小于0.05%)中。每次实验的溶液均新鲜制备。
氯丙嗪、丙嗪、异丙嗪、丙氯拉嗪、三氟拉嗪、氟奋乃静、硫利达嗪、氯普噻吨(chlorpotixene)、反式氯哌噻吨、顺式和反式氟哌噻吨由H.Lundbeck(哥本哈根,丹麦)和英国药典委员会实验室(Middlesex,英国)获得。7-羟基氯丙嗪、7,8-一羟基氯丙嗪、盐酸去甲基氯丙嗪、三氟丙嗪、氧氯丙嗪、1-氯丙嗪、盐酸2-氯-10-(2-二甲基氨乙基)-吩噻嗪由国立精神卫生研究所(美国)获得。甲硫基丙嗪由Statens Seruminstitut(哥本哈根,丹麦)获得。奋乃静由Sigma(哥本哈根,丹麦)获得。夫西地酸(fucidic acid)由LeoPharma AS(哥本哈根,丹麦)获得。氨曲南由Bristol Meyers(Bromma,瑞典)获得。万古霉素由Alpharma AS(哥本哈根,丹麦)获得。环丙沙星由1APharma(哥本哈根,丹麦)获得,庆大霉素由Schering-Plough Europe(布鲁塞尔,比利时)获得。
药物对微生物细胞的生长和DR的影响
按照NCCLS指南(NCCLS指南,需氧生长细菌的稀释抗微生物敏感性试验法;批准的标准,第六版,第23卷;第2期),通过使用微稀释肉汤法,采用MIC敏感试验测定了细胞的生长。使用100%Mueller-Hinton肉汤和1×104个/ml的细菌浓度。
将细菌的对数期培养物用新鲜预热的培养基稀释,并且于600nm处将其调整到规定的OD以使每孔中的最终浓度为1×104个细菌/ml培养基。以二倍稀释法向孔中的细菌培养物中加入各化学增敏化合物以使最终浓度为8至500μg/ml。于37℃将培养板孵育16小时。最低抑菌浓度(MIC)定义为根据NCCLS指南没有显示出可见生长的最低抑菌浓度。
通过在有或无化学增敏化合物的存在下使细胞与0-64μg/ml抗感染药接触,经上述的微量递增试验研究了化学增敏化合物对DR的影响。各实验重复3次。MIC值表示两次单独实验的平均值。
将细菌的对数期培养物用新鲜预热的培养基稀释,并且于600nm处将其调整到规定的OD以使每孔中的最终浓度为1×104个细菌/ml培养基。向孔中的细菌培养物中加入化学增敏化合物以使最终浓度为化学增敏化合物MIC值的1/4。以二倍稀释法向孔中的细菌培养物中加入抗感染剂以使最终浓度为0至64μg/ml。于37℃将培养板孵育16小时。DR比定义为单独的抗感染剂的MIC值除以在化学增敏化合物存在下抗感染剂的MIC的比值。该比值表示由化学增敏化合物所引起的抗感染剂表观效能的增量,其可以表示为:
            DR比=(MIC抗感染剂)/(MIC抗感染剂+化学增敏化合物)
实施例
实施例1-修饰丙嗪的影响
表1显示了具有不同R1、R2、R7和R8取代基的一系列丙嗪衍生物的结构、MIC值和DR比。
所用的抗感染剂为环丙沙星,菌株为大肠杆菌LN 3164。
化学增敏化合物(丙嗪及其衍生物)具有以下通用结构:
Figure A20058002194800401
所得结果汇编于下表1中:
  R1   R2   R7   R8   名称   MIC(μg/ml)   DR比
  HClHHHHH   HHClClClS-CH3CF3   HHHOHOHHH   HHHHOHHH   丙嗪1-氯丙嗪氯丙嗪7-羟基氯丙嗪7,8-二羟基氯丙嗪甲硫基丙嗪三氟丙嗪   6464321251253232   22410.548
表1
可以看出,未取代的化学增敏化合物(丙嗪)抑制了细胞生长并使对环丙沙星耐药的大肠杆菌细胞敏感了100%(DR比=2)。但是,在1位或2位引入氯原子增加了抗耐药性的效能。具体而言,在2位引入氯原子具有最大作用并使耐药的细胞敏感了220%。类似地,在2位引入CF3基团也增加了抗细胞生长和耐药性的效能。环硫原子氧化产生的氧氯丙嗪具有与氯丙嗪相同的抗耐药性活性。
为了测定氨基侧链的影响,按照上文所述的方法测定了具有以下通用结构的化学增敏化合物:
Figure A20058002194800411
所得结果汇编于下表2中:
  R2   X1   X2   名称   MIC(μg/ml)   DR比
  ClClCF3ClClCF3CF3   HCH3CH3----   ---CH2-CH2-OHCH3CH2-CH2-OHCH3   去甲基氯丙嗪氯丙嗪三氟丙嗪奋乃静丙氯拉嗪氟奋乃静三氟拉嗪   323232125643216   24844816
表2
上表2表明含有叔胺(例如氯丙嗪)和仲胺(去甲基氯丙嗪)的吩噻嗪类具有相似的抑制细胞生长的活性(MIC为32μg/ml)。但是,含有叔胺的吩噻嗪类如氯丙嗪是比含有仲胺的吩噻嗪类如去甲基氯丙嗪更强效的DR拮抗剂,其使抗DR活性增加了1.6倍。氨基类型的其它变化也可影响抗DR活性。例如,哌嗪基衍生物可增加抗DR效能。因此,三氟拉嗪和氟奋乃静化合物的DR比大于具有相同环取代方式但具有脂肪族侧链的三氟丙嗪化合物的DR比。类似地,奋乃静和丙氯拉嗪是比氯丙嗪更强效的DR拮抗剂。这一系列实验还表明了在2位的CF3取代对于抗DR活性的重要性。例如,三氟拉嗪的DR比大于丙氯拉嗪的DR比。这些吩噻嗪类具有相同的结构,只是前者在2位具有CF3基团而不是氯原子。通过比较氟奋乃静和奋乃静可看到类似的关系。最后,在哌嗪基环上的对甲基取代比对乙醇取代显得更强效,这可以通过比较丙氯拉嗪和奋乃静或比较三氟拉嗪和氟奋乃静的DR比而看出。
为了测定含氨基侧链的长度的影响,按照上文所述的方法测定了具有以下通用结构的化学增敏化合物:
Figure A20058002194800421
所得结果汇编于下表3中:
  R2   X   名称   MIC(μg/ml)   DR比
  ClClClH   CH2-CH2-N(CH3)2(CH2)3-N(CH3)2CH2-CH(CH3)-N(CH3)2CH2-CH2-N(CH3)2   2-氯-10-(二甲氨基乙基)吩噻嗪氯丙嗪异丙嗪丙嗪   64326464   2482
表3
上表3表明了其中含氨基侧链的长度不同的一系列二甲氨基吩噻嗪类对细胞生长和DR的影响。可以看出,从二碳烷基桥变为三碳烷基桥可增加这些化学增敏化合物的抗DR作用。例如,氯丙嗪比2-氯-10-(2-二甲氨基乙基)吩噻嗪具有更大的DR比。与具有三碳烷基直链的丙嗪相比,具有异丙基侧链的异丙嗪是更强效的DR抑制剂。
实施例2-立体化学的影响
为了研究顺式和反式立体化学的影响,按照上文所述的方法测定了一系列的噻吨类。表4显示了受试噻吨类的MIC值和DR比。
  名称   MIC(μg/ml)   DR比
  反式氟哌噻吨顺式氟哌噻吨反式氯哌噻吨   323216   6432128
表4
以上结果表明立体异构构型对于最佳的抗DR活性是有必要的。例如,反式氟哌噻吨是比顺式氟哌噻吨更强效的抗DR剂,而反式氯哌噻吨是最强效的抗DR剂。因此,侧链胺相对于三环核的取向显示出是抗DR活性的重要决定因素。
实施例3-疏水性的影响
为了确定侧链改变的化学增敏化合物中抗DR效能的差别是否也是归因于总体疏水性的变化,将表1、2、3和4中每种药物的辛醇:缓冲剂分配系数与它们的DR比进行了比较。在疏水性和抗DR活性之间没有发现统计学上的显著相关(P>0.5)(数据未显示)。
实施例4-噻吨类衍生物的协同作用
研究了反式氟哌噻吨、顺式氟哌噻吨和反式氯哌噻吨对多种抗感染剂抗一组代表不同种类和耐药机制的敏感和耐药细菌分离菌的协同作用。
通过方格板组合试验、在有或无反式氟哌噻吨、顺式氟哌噻吨或反式氯哌噻吨的存在下使细胞与0-64μg/ml抗感染药接触研究了协同作用。各实验重复3次。MIC值表示两次单独实验的平均值。
将细菌的对数期培养物用新鲜预热的培养基稀释,并且于600nm处将其调整到规定的OD以使每孔中的最终浓度为1×104个细菌/ml培养基。以二倍稀释法向孔中的细菌培养物中加入各化学增敏化合物以使最终浓度为0至8μg/ml。以二倍稀释法向孔中的细菌培养物中加入抗感染剂以使最终浓度为0至64μg/ml。于37℃将培养板孵育16小时。目视评价孔的生长。计算单独的以及与反式氟哌噻吨、顺式氟哌噻吨或反式氯哌噻吨组合的各抗感染剂的部分抑制浓度(FIC)。使用下式计算FIC指数:
            FIC=FIC化学增敏化合物+FIC抗感染剂其中:
         FIC化学增敏化合物=(MIC化学增敏化合物+抗感染剂)/(MIC化学增敏化合物)
           FIC抗感染剂=(MIC抗感染剂+化学增敏化合物)/(MIC抗感染剂)
协同作用定义为FIC指数<0.5。所计算的FIC指数显示在下表5中:
 分离菌   抗感染剂  耐药性*   顺式氟哌噻吨   反式氟哌噻吨   反式氯哌噻吨
 粪肠球菌F84粪肠球菌F86金黄色葡萄球菌E45金黄色葡萄球菌O11大肠杆菌LN 3164   万古霉素双氯西林双氯西林双氯西林夫西地酸双氯西林环丙沙星庆大霉素  MDRSRRSMDR   0.250.130.500.250.260.500.250.25   0.130.060.500.130.130.500.130.063   0.060.030.250.060.060.250.0630.063
大肠杆菌331ME铜绿假单胞菌   哌拉西林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哌拉西林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哌拉西林 MDRRRR   0.250.0130.060.250.060.130.25   0.130.0060.020.130.030.060.13   0.0630.0030.0080.0630.0080.0320.063
表5.*R=对抗感染剂耐药的分离菌;S=对抗感染剂敏感的分离菌;MDR=多重耐药的分离菌。
反式氯哌噻吨以及顺式和反式氟哌噻吨的FIC指数表明这些化合物可强烈地协同增强抗感染剂在耐药细胞中的抑菌作用。对耐药细胞所测定的化学增敏化合物的大部分FIC指数<<0.5。在所有受试的化学增敏化合物中反式氯哌噻吨是最强效的,即反式形式比顺式形式更强效。因此,与抗感染剂组合的例如反式氯哌噻吨或反式氟哌噻吨的临床应用将有可能使该抗感染剂对DR细胞的MIC变得明显低于临床上可达到的浓度,显示出有效浓度<500ng/ml(化学增敏化合物的有效浓度为0.32μg/ml至4μg/ml)。抗DR作用在耐药细胞中是最强效的。但是,在敏感细胞中也显示出了显著的抗生增强作用,这有力地表明这些化学增敏化合物的抗DR作用不限于过度表达外流泵的细胞并且抗DR机制也不限于该靶位。对抗生素敏感的细胞的FIC指数为0.25至0.5。
此外,结果还表明,顺式和反式氟哌噻吨以及反式氯哌噻吨可增强β-内酰胺抗生素哌拉西林对抗表达能够抑制哌拉西林的β-内酰胺酶的铜绿假单胞菌细胞的抗感染活性(Giwercman B等人,1992和1990),这表明化合物的抗DR机制不限于抑制MDR外流泵。在敏感和耐药的菌株中,化学增敏化合物的抗增殖作用大致是等效中度的。MIC值为16至64μg/ml(数据未显示)。
实施例5.吩噻嗪衍生物的协同作用
研究了抗感染剂环丙沙星对抗粪肠球菌的耐环丙沙星的临床细菌分离菌的协同作用。
通过方格板组合试验、在有或无氯丙嗪、丙嗪或奋乃静的存在下使细胞与0-8μg/ml抗感染药接触研究了协同作用。各实验重复2次。MIC值表示两次单独实验的平均值。
将细菌的对数期培养物用新鲜预热的培养基稀释,并且于600nm处将其调整到规定的OD以使每孔中的最终浓度为1×104-5个细菌/ml培养基。以二倍稀释法向孔中的细菌培养物中加入各化学增敏化合物以使最终浓度为0至16μg/ml。以二倍稀释法向孔中的细菌培养物中加入抗感染剂以使最终浓度为0至16μg/ml。于37℃将培养板孵育16小时。目视评价孔的生长。计算单独的以及与氯丙嗪、丙嗪或奋乃静组合的抗感染剂的部分抑制浓度(FIC)。使用下式计算FIC指数:
           FIC=FIC化学增敏化合物+FIC抗感染剂其中:
     FIC化学增敏化合物=(MIC化学增敏化合物+抗感染剂)/(MIC化学增敏化合物)
       FIC抗感染剂=(MIC抗感染剂+化学增敏化合物)/(MIC抗感染剂)
协同作用被定义为FIC指数<0.5。所计算的FIC指数显示在下表6中:
氯丙嗪、丙嗪或奋乃静的FIC指数表明这些化合物可协同增强抗感染剂在耐药细胞中的抑菌作用。对耐药细胞所测定的化学增敏化合物的所有FIC指数均<0.5。氯丙嗪、丙嗪或奋乃静的增强环丙沙星作用的能力是相等的。增强化合物的最低有效浓度为1至2μg/ml。因此,与抗感染剂组合的例如氯丙嗪、丙嗪或奋乃静的临床应用将有可能使该抗感染剂对DR细胞的MIC变得明显低于临床上可达到的浓度,显示出有效浓度<2μg/ml。
  分离菌   抗感染剂  氯丙嗪+cip*FIC   丙嗪+cipFIC   奋乃静+cipFIC
  粪肠球菌21416A   环丙沙星MIC4μg/ml  0.25   0.25   0.25
表6.*:cip=环丙沙星
实施例6-对化学增敏化合物的不敏感性的发展
对于抗感染剂和耐药机制抑制剂的组合而言,一个可能的限制是微生物发展使其对抑制剂不敏感的突变的可能性。已经在例如细菌、病毒、真菌和酵母中观察到了这种情况。
测定了抑制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O11的临床分离菌中体外所选择的环丙沙星单步耐药性的出现速率的影响。
在有或无1μg/ml反式氯哌噻吨的存在下,将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铺在含有浓度为1μg/ml(MIC的两倍)的环丙沙星的LB琼脂平板上,24小时后得到自发突变体。通过将在含有抗感染剂的平板上生长的菌落数与在没有抗感染剂存在下通过平板适宜稀释而得到的菌落数进行比较,测得突变体选择的频率为3×10-8
当评价抑制剂在临床中的应用时,可能最重要的方面是这些抑制剂对耐药突变体出现的影响。重要的是,如表7所表明的,受试抑制剂使对环丙沙星的耐药性自发出现的频率降低了100倍或更多。这种显著的作用不能归因于抑制剂的毒性作用,因为相同浓度的抑制剂(比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至少低10倍)既不会影响在没有环丙沙星时所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的菌落形成能力,也不会影响菌落大小。总之,反式氯哌噻吨抑制了金黄色葡萄球菌中对环丙沙星的耐药性的出现。
  抑制剂(1μg/ml)   耐药性出现的频率
  无反式氯哌噻吨   3×10-8<1×10-10
表7.在有或无抑制剂的存在下,体外所选择的对1μg/ml(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的MIC的两倍)环丙沙星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异体出现的频率。
实施例7.反式氯哌噻吨在小鼠腹膜炎模型中的增强作用
细菌:使用来自人尿液的粪肠球菌BG-029临床分离菌。该菌株对环丙沙星(MIC,4μg/ml)耐药。反式氯哌噻吨的MIC为6μg/ml。
MIC:按照NCCLS指南、通过微稀释试验测定MIC。
动物:雌性NMRI小鼠(约6至8周龄;重量,30±2g)用于小鼠肺炎腹膜炎模型(如下所述)。
抗生素:环丙沙星作为2mg/ml输注液由Bayer A/S(Lyngby,丹麦)获得。反式氯哌噻吨作为粉末参比物质由英国药典委员会实验室(Middlesex,英国)获得。
反式氯哌噻吨的小鼠药代动力学研究:
使用NMRI小鼠进行药代动力学研究。给每只小鼠施用单剂量0.3mg后测定血清浓度。以0.2ml/剂量通过在颈区皮下注射来施用药物。于注射后1、2、4、6和24小时,从小鼠中获取血样,每组3只。收集后,将血液离心,于-80℃保存血清直至其通过高压液相色谱进行分析。
小鼠腹膜炎模型:
按照上文所述的方法在5%血琼脂平板上由新鲜过夜的培养物(由冷冻的储存培养物制得)制备细菌混悬液。小鼠腹膜炎模型的接种物在临用前制备并于540nm处将其调整至密度约为107CFU/ml。通过在5%血琼脂上进行成活力计数来确定接种物的大小。
通过将小鼠用环磷酰胺预处理(每日6mg,共计3天)而诱发中性白细胞减少症。用0.5ml肠球菌混悬液对小鼠进行腹膜内注射,接种1小时内可导致菌血症。接种后1小时开始抗生素治疗。以0.1ml/剂量在颈区皮下施用环丙沙星和反式氯哌噻吨。各治疗组包括五只小鼠。所有试验均包括接种的未经处理的对照小鼠。(方法参考:Erlandsdottir等人;Antimicrob AgentsChemother.2001年4月;45(4):1078-85)
表8.感染小鼠的治疗方案
  组   处理
  1.对照   无
  2.单独的环丙沙星   12.5mg环丙沙星/小鼠
  3.单独的反式氯哌噻吨   5mg/kg小鼠
  4.反式氯哌噻吨和环丙沙星   5mg反式氯哌噻吨/kg小鼠,然后立即施用12.5mg环丙沙星/小鼠
在6小时的治疗期间内,通过评价腹膜液中的细菌计数测定了多种治疗方案的效果。处死小鼠后,如下进行腹膜清洗:通过腹膜内注射2ml无菌盐水,随后按摩腹部,然后打开腹膜收集腹膜液。立即用盐水将腹膜液稀释10倍,从中取20μl在5%血琼脂平板上点样,随后于35℃孵育过夜后计数菌落。血中和腹膜液中细菌计数的最低检测水平分别为50和250CFU/ml。
通过在治疗结束时(6小时)从对照小鼠的平均结果中减去各处理小鼠的结果来计算治疗方案在小鼠模型中的杀菌效能。P随<0.05认为是显著的。所有的统计学比较均为双尾。
结果:
反式氯哌噻吨在小鼠腹膜中的强烈的增强活性
单独或组合的环丙沙星和反式氯哌噻吨在小鼠腹膜中的杀菌活性显示在图3中。可以看出,亚治疗量的单独的环丙沙星对感染没有作用,耐药菌没有从小鼠腹膜中消除。但是,当组合使用环丙沙星和反式氯哌噻吨治疗小鼠时,细菌被消除(p<0.05)。按照给定的亚治疗剂量,单独的反式氯哌噻吨(TC)不影响细菌。(小鼠的TC血清值低于300ng/ml。该值远低于6μgTC/ml的MIC值,如图4所示)。
实施例8-噻吨衍生物对真菌的协同作用
通过方格板组合试验、在有或无反式氯哌噻吨(以二倍稀释法使浓度为0至8μg/ml)的存在下使细胞与0-256μg/ml抗感染药接触研究了反式氯哌噻吨的协同作用。各实验重复3次。MIC值表示两次单独实验的平均值。
真菌菌株:来自念珠菌血症患者的耐氟康唑的白色念珠菌的临床分离菌。
抗真菌剂:氟康唑(Pfizer,Ballerup,丹麦)
敏感性试验进行前,将分离菌在沙氏葡糖琼脂上传代培养24小时。
按照NCCLS文件M27-A进行肉汤微稀释试验(参照:全国临床实验标准委员会.(1997).醇母的肉汤稀释抗真菌敏感性试验参照法:批准的标准M27-A.NCCLS,Wayne,PA)。
通过移液到重新混悬的酵母沉积物中将孔混合后,于530nm处通过分光光度计读取微量滴定板。氟康唑的MIC定义为使80%生长抑制的最低药物浓度。应用以下试验性分界点:对氟康唑敏感(S),MIC≥8μg/ml;敏感的剂量依赖性(SDD),8μg/ml<MIC<64μg/ml;和耐药(R),MIC≤64μg/ml。
计算单独的以及与反式氯哌噻吨组合的抗感染剂的部分抑制浓度(FIC)。使用下式计算FIC指数:
          FIC=FIC化学增敏化合物+FIC抗感染剂其中:
    FIC化学增敏化合物=(MIC化学增敏化合物+抗感染剂)/(MIC化学增敏化合物)
      FIC抗感染剂=(MIC抗感染剂+化学增敏化合物)/(MIC抗感染剂)
协同作用定义为FIC指数<0.5。所计算的FIC指数显示在下表9中:
表9
  真菌菌株   MICμg/ml氟康唑(FL)   MICμg/ml反式氯哌噻吨(TC)   MICμg/mlFL+TC(3μg/ml)   FIC指数
  白色念珠菌   128   32   4   0.16
反式氯哌噻吨的FIC指数表明该化合物可强烈地协同增强抗真菌剂对耐药细胞的抗真菌作用。可以看出,在耐药细胞中所测定的化学增敏化合物的FIC指数<0.5。因此,与抗真菌剂组合的例如反式氯哌噻吨的临床应用将有可能使该抗真菌剂对DR细胞的MIC变得明显低于临床上可达到的浓度,表现出有效浓度≤3μg/ml。
实施例9-噻吨衍生物对抗病毒化合物的增强作用
通过方格板组合试验、在有或无浓度为0至6μM的反式氯哌噻吨的存在下使受HIV感染的细胞与0-3μM抗病毒剂接触研究了反式氯哌噻吨对抗病毒剂的增强作用。各实验重复3次。MIC值表示两次单独实验的平均值。
方法:
病毒和细胞
将HIV-1株HTLV-IIIB于37℃和5%CO2下使用含有10%热灭活胎牛血清(FCS)和抗生素的RPMI1640(生长培养基)在H9细胞中进行繁殖。将培养物上清液过滤(0.45nm),取等分试样,并于-80℃保存直至使用。HIV-1株由NIH AIDS Research and Reference Program获得。
化合物
抗病毒药:AZT,(3′-叠氮基-3′-脱氧胸苷),Glaxo Wellcome。
增强化合物:反式氯哌噻吨作为粉末参比物质由英国药典委员会实验室(Middlesex,英国)获得。
HIV-1复制的抑制
使用MT4细胞作为靶细胞测定了化合物对HIV-1株IIIB的可能的抗病毒活性。将MT4细胞用病毒(0.005MOI)和含有试验化合物稀释物的生长培养基孵育6天,平行孵育受病毒感染和未受病毒感染的不加化合物的对照培养物。使用如以前所述的MTT测定法来间接定量培养物中HIV的表达。介导HIV表达减少低于30%的化合物被认为没有生物活性。平行测定了化合物在含有如上所述试验化合物稀释物的未受感染的MT4培养物中的细胞毒性作用。用于抗病毒活性和细胞毒性作用试验的培养物一式三份制备,微量滴定板中为200ml/培养物。
相对于对照培养物,抑制30%细胞生长被认为是显著的。
50%抑制浓度通过从抑制百分率对化合物浓度图中内推来测定。
EC50定义为抑制50%病毒产生、50%病毒感染性或50%病毒引起的细胞致病作用的有效浓度。
CC50定义为使未受感染细胞的细胞生长或成活性减少50%的抑制浓度。
结果
由表10可以看出,反式氯哌噻吨和AZT的组合使AZT的抗病毒作用增强了10倍,因此,其可以足以抑制耐药的病毒株。单独的反式氯哌噻吨在所使用的浓度下没有抗病毒或细胞毒性作用。
表10:反式氯哌噻吨(TC)对抗病毒化合物AZT(A)的增强作用。浓度单位为μM。(见下文)
  EC50A   CC50A   EC50TC   CC50TC   EC50A+TC(1μM)   CC50A+TC(1μM)
  0.05   >3   >3   >3   0.01   >3
EC50定义为抑制50%病毒产生、50%病毒感染性或50%病毒引起的细胞致病作用的有效浓度。
CC50定义为使未受感染细胞的细胞生长或成活性减少50%的抑制浓度。病毒试验方法参考文献:Petersen L,Jrgensen PT,Nielsen C,Hansen TH,Nielsen J,Pedersen EB.Synthesis and Evaluation of Double-Prodrugsagainst HIV.Conjugation of D4T with 6-Benzyl-1-(ethoxymethyl)-5-isopropyluracil (MKC-442,Emivirine)Type Reverse TranscriptaseInhibitors via the SATE Prodrug Approach.J.Med.Chem.2005,48,1211-1220。

Claims (63)

1.通式(I)化合物或其代谢物或盐在制备用于与抗感染剂组合来治疗或预防感染性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
Figure A2005800219480002C1
(I)
其中
V选自S、SO2、SO、O和NH;
W为N-(CHX)n-N(R10)(R11)或W为C=CH-(CHX)m-N(R10)(R11);
n为2至6的整数;
m为1至5的整数;
X各自单独地选自氢、卤素、羟基、氨基、硝基、任选被取代的C1-6烷基和任选被取代的C1-6烷氧基;
R1、R2、R3、R4、R5、R6、R7、R8和R9各自单独地选自氢、卤素、羟基、氨基、硝基、任选被取代的C1-6烷基、任选被取代的C2-6链烯基、任选被取代的C2-6炔基和任选被取代的C1-6烷氧基、任选被取代的C2-6链烯氧基、羧基、任选被取代的C1-6烷氧基羰基、任选被取代的C1-6烷基羰基、甲酰基、任选被取代的C1-6烷基磺酰氨基、任选被取代的芳基、任选被取代的芳氧基羰基、任选被取代的芳氧基、任选被取代的芳基羰基、任选被取代的芳氨基、芳基磺酰氨基、任选被取代的杂芳基、任选被取代的杂芳氧基羰基、任选被取代的杂芳氧基、任选被取代的杂芳基羰基、任选被取代的杂芳氨基、杂芳基磺酰氨基、任选被取代的杂环基、任选被取代的杂环氧基羰基、任选被取代的杂环氧基、任选被取代的杂环基羰基、任选被取代的杂环基氨基、杂环基磺酰氨基、单-和二-(C1-6烷基)氨基、氨甲酰基、单-和二-(C1-6烷基)氨羰基、氨基-C1-6烷基-氨羰基、单-和二-(C1-6烷基)氨基-C1-6烷基-氨羰基、C1-6烷基羰基氨基、氨基-C1-6烷基-羰基氨基、单-和二-(C1-6烷基)氨基-C1-6烷基-羰基氨基、氨基-C1-6烷基-氨基、单-和二-(C1-6烷基)氨基-C1-6烷基-氨基、氰基、胍基、脲基、C1-6烷酰氧基、C1-6烷基磺酰基、C1-6烷基亚磺酰基、C1-6烷基磺酰氧基、氨基磺酰基、单-和二-(C1-6烷基)氨基磺酰基和任选被取代的C1-6烷硫基;并且
R10和R11各自独立地选自氢、任选被取代的C1-6烷基、任选被取代的C2-6链烯基、任选被取代的C2-6炔基、任选被取代的C1-6烷氧基羰基、任选被取代的C1-6烷基羰基、任选被取代的芳基、任选被取代的芳氧基羰基、任选被取代的芳基羰基、任选被取代的杂芳基、任选被取代的杂芳氧基羰基、任选被取代的杂芳基羰基、氨羰基、单-和二-(C1-6烷基)氨羰基;或者R10和R11与它们所连接的氮原子一起形成任选被取代的含氮杂芳基或任选被取代的杂环基。
2.根据权利要求1的用途,其中R2选自F、Cl、Br、I、CH2Y、CHY2和CY3,其中Y为卤素原子。
3.根据权利要求2的用途,其中R2选自F、Cl、CF3和CCl3
4.根据权利要求3的用途,其中R2为Cl或CF3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用途,其中R1、R3、R4、R5、R6、R7、R8和R9各自单独地选自氢、任选被取代的C1-6烷基和任选被取代的C1-6烷氧基。
6.根据权利要求5的用途,其中R1、R3、R4、R5、R6、R7、R8和R9为氢。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用途,其中V为S或SO。
8.根据权利要求7的用途,其中V为S。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用途,其中W为N-(CHX)n-N(R10)(R11),并且X、n、R10和R11如权利要求1所定义。
10.根据权利要求9的用途,其中W为N-(CH2)3-N(R10)(R11)或N-CH2-CH(CH3)-N(R10)(R11),并且R10和R11如权利要求1所定义。
11.根据权利要求10的用途,其中W为N-(CH2)3-N(R10)(R11),并且R10和R11如权利要求1所定义。
12.根据权利要求11的用途,其中R10和R11各自单独地选自氢和任选被取代的C1-6烷基。
13.根据权利要求12的用途,其中R10和R11均为CH3
14.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的用途,其中R10和R11与它们所连接的氮原子一起形成任选被取代的杂环基。
15.根据权利要求14的用途,其中所述的任选被取代的杂环基选自任选被取代的2-吡咯啉基、任选被取代的3-吡咯啉基、任选被取代的吡咯烷基、任选被取代的2-咪唑啉基、任选被取代的咪唑烷基、任选被取代的2-吡唑啉基、任选被取代的3-吡唑啉基、任选被取代的吡唑烷基、任选被取代的哌啶基、任选被取代的吗啉基、任选被取代的硫代吗啉基和任选被取代的哌嗪基。
16.根据权利要求15的用途,其中所述的任选被取代的杂环基为任选被取代的哌啶基或任选被取代的哌嗪基。
17.根据权利要求16的用途,其中所述的任选被取代的杂环基为任选被取代的哌嗪基。
18.根据权利要求17的用途,其中所述的哌嗪基在对位被取代。
19.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的用途,其中所述的哌嗪基被任选被取代的C1-6烷基取代。
20.根据权利要求19的用途,其中所述的任选被取代的C1-6烷基选自-CH3、-CH2OH、-CH2-CH3和-CH2-CH2OH。
21.根据权利要求20的用途,其中所述的任选被取代的C1-6烷基为-CH3或-CH2-CH2OH。
22.根据权利要求21的用途,其中所述的任选被取代的C1-6烷基为-CH2-CH2OH。
23.根据权利要求19-22中任一项的用途,其中所述的任选被取代的C1-6烷基在对位。
24.根据权利要求17的用途,其中所述的哌嗪基是未取代的。
2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用途,其中所述的化合物选自丙嗪、1-氯丙嗪、氯丙嗪、7-羟基氯丙嗪、7,8-二羟基氯丙嗪、甲硫基丙嗪、三氟丙嗪、去甲基氯丙嗪、奋乃静、丙氯拉嗪和2-氯-10-(2-二甲基氨乙基)吩噻嗪。
26.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的用途,其中W为C=CH-(CHX)m-N(R10)(R11),并且X、m、R10和R11如权利要求1所定义。
27.根据权利要求26的用途,其中m为2或3。
28.根据权利要求27的用途,其中m为2。
29.根据权利要求28的用途,其中W为C=CH-(CH2)2-N(R10)(R11),并且R10和R11如权利要求1所定义。
30.根据权利要求29的用途,其中R10和R11各自单独地选自氢和任选被取代的C1-6烷基。
31.根据权利要求30的用途,其中R10和R11均为CH3
32.根据权利要求26-29中任一项的用途,其中R10和R11与它们所连接的氮原子一起形成任选被取代的杂环基。
33.根据权利要求32的用途,其中所述的任选被取代的杂环基选自任选被取代的2-吡咯啉基、任选被取代的3-吡咯啉基、任选被取代的吡咯烷基、任选被取代的2-咪唑啉基、任选被取代的咪唑烷基、任选被取代的2-吡唑啉基、任选被取代的3-吡唑啉基、任选被取代的吡唑烷基、任选被取代的哌啶基、任选被取代的吗啉基、任选被取代的硫代吗啉基和任选被取代的哌嗪基。
34.根据权利要求33的用途,其中所述的任选被取代的杂环基为任选被取代的哌啶基或任选被取代的哌嗪基。
35.根据权利要求34的用途,其中所述的任选被取代的杂环基为任选被取代的哌嗪基。
36.根据权利要求35的用途,其中所述的哌嗪基在对位被取代。
37.根据权利要求35或36的用途,其中所述的哌嗪基被任选被取代的C1-6烷基取代。
38.根据权利要求37的用途,其中所述的任选被取代的C1-6烷基选自-CH3、-CH2OH、-CH2-CH3和-CH2-CH2OH。
39.根据权利要求38的用途,其中所述的任选被取代的C1-6烷基为-CH3或-CH2-CH2OH。
40.根据权利要求39的用途,其中所述的任选被取代的C1-6烷基为-CH2-CH2OH。
41.根据权利要求37-40中任一项的用途,其中所述的任选被取代的C1-6烷基在对位。
42.根据权利要求35的用途,其中所述的哌嗪基是未取代的。
43.根据权利要求26-42中任一项的用途,其中所述的C=CH-(CHX)m-N(R10)(R11)基团为反式构型。
44.根据权利要求1-8或26-43中任一项的用途,其中所述的化合物选自反式氟哌噻吨、顺式氟哌噻吨、反式氯哌噻吨和顺式氯哌噻吨。
45.根据权利要求44的用途,其中所述的化合物为反式氟哌噻吨或反式氯哌噻吨。
46.根据权利要求45的用途,其中所述的化合物为反式氯哌噻吨。
4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用途,其中所述的化合物以临床有关量来施用。
48.根据权利要求47的用途,其中所述的化合物以产生低于8.0mg/l的稳态血清浓度的临床有关量来施用。
49.根据权利要求48的用途,其中所述的稳态血清浓度为0.01μg/l至少于8.0mg/l。
5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用途,其中所述的感染性疾病是由感染物引起的。
51.根据权利要求50的用途,其中所述的感染物是耐药的。
52.根据权利要求50的用途,其中所述的感染物是多重耐药的。
53.治疗或预防受治疗者的感染性疾病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给所述受治疗者施用与抗感染剂组合的通式(I)化合物或其代谢物或盐,
Figure A2005800219480007C1
其中
V选自S、SO2、SO、O和NH;
W为N-(CHX)n-N(R10)(R11)或W为C=CH-(CHX)m-N(R10)(R11);
n为2至6的整数;
m为1至5的整数;
X各自单独地选自氢、卤素、羟基、氨基、硝基、任选被取代的C1-6烷基和任选被取代的C1-6烷氧基;
R1、R2、R3、R4、R5、R6、R7、R8和R9各自单独地选自氢、卤素、羟基、氨基、硝基、任选被取代的C1-6烷基、任选被取代的C2-6链烯基、任选被取代的C2-6炔基和任选被取代的C1-6烷氧基、任选被取代的C2-6链烯氧基、羧基、任选被取代的C1-6烷氧基羰基、任选被取代的C1-6烷基羰基、甲酰基、任选被取代的C1-6烷基磺酰氨基、任选被取代的芳基、任选被取代的芳氧基羰基、任选被取代的芳氧基、任选被取代的芳基羰基、任选被取代的芳氨基、芳基磺酰氨基、任选被取代的杂芳基、任选被取代的杂芳氧基羰基、任选被取代的杂芳氧基、任选被取代的杂芳基羰基、任选被取代的杂芳氨基、杂芳基磺酰氨基、任选被取代的杂环基、任选被取代的杂环氧基羰基、任选被取代的杂环氧基、任选被取代的杂环基羰基、任选被取代的杂环基氨基、杂环基磺酰氨基、单-和二-(C1-6烷基)氨基、氨甲酰基、单-和二-(C1-6烷基)氨羰基、氨基-C1-6烷基-氨羰基、单-和二-(C1-6烷基)氨基-C1-6烷基-氨羰基、C1-6烷基羰基氨基、氨基-C1-6烷基-羰基氨基、单-和二-(C1-6烷基)氨基-C1-6烷基-羰基氨基、氨基-C1-6烷基-氨基、单-和二-(C1-6烷基)氨基-C1-6烷基-氨基、氰基、胍基、脲基、C1-6烷酰氧基、C1-6烷基磺酰基、C1-6烷基亚磺酰基、C1-6烷基磺酰氧基、氨基磺酰基、单-和二-(C1-6烷基)氨基磺酰基和任选被取代的C1-6烷硫基;并且
R10和R11各自独立地选自氢、任选被取代的C1-6烷基、任选被取代的C2-6链烯基、任选被取代的C2-6炔基、任选被取代的C1-6烷氧基羰基、任选被取代的C1-6烷基羰基、任选被取代的芳基、任选被取代的芳氧基羰基、任选被取代的芳基羰基、任选被取代的杂芳基、任选被取代的杂芳氧基羰基、任选被取代的杂芳基羰基、氨羰基、单-和二-(C1-6烷基)氨羰基;或者R10和R11与它们所连接的氮原子一起形成任选被取代的含氮杂芳基或任选被取代的杂环基。
54.根据权利要求53的方法,其中所述的化合物如权利要求2-46中任一项所定义。
55.根据权利要求53或54的方法,其中所述的化合物如权利要求47-49中任一项所定义来施用。
56.根据权利要求53-55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的感染性疾病是由感染物引起的。
57.根据权利要求56的方法,其中所述的感染物如权利要求51或52所定义。
58.药物组合物,包含如权利要求1-46中任一项所定义的化合物和至少一种可药用的载体或赋形剂。
59.根据权利要求58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的组合物还包含抗感染剂。
60.根据权利要求58或59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的组合物为单位剂型。
61.根据权利要求60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的组合物为片剂形式。
62.根据权利要求60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的组合物为无菌溶液形式。
63.药盒,包含含有如权利要求1至45所定义的化合物的第一个剂量单位和含有抗微生物剂的另一个剂量单位。
CN2005800219484A 2004-04-30 2005-04-29 制备治疗或预防感染性疾病的药物的用途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97672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KPA200400680 2004-04-30
DKPA200400680 2004-04-30
DKPA200401716 2004-11-08
DKPA200401716 2004-11-08
PCT/DK2005/000294 WO2005105145A1 (en) 2004-04-30 2005-04-29 Treatment of infectious disease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76723A true CN1976723A (zh) 2007-06-06
CN1976723B CN1976723B (zh) 2010-12-29

Family

ID=349654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80021948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976723B (zh) 2004-04-30 2005-04-29 制备治疗或预防感染性疾病的药物的用途

Country Status (13)

Country Link
US (1) US20080318970A1 (zh)
EP (2) EP1744781B1 (zh)
JP (2) JP5026255B2 (zh)
CN (1) CN1976723B (zh)
AU (1) AU2005237208B2 (zh)
CA (1) CA2564684C (zh)
DK (1) DK1744781T3 (zh)
EA (1) EA016803B1 (zh)
ES (1) ES2390226T3 (zh)
HK (1) HK1104460A1 (zh)
MX (1) MXPA06012566A (zh)
NO (1) NO20065469L (zh)
WO (1) WO2005105145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59245A (zh) * 2009-04-20 2012-05-16 Bkg制药有限公司 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的噻吨衍生物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080398A1 (en) * 2007-01-05 2008-07-10 Bkg Pharma Aps Anti - infective agents such as phenothiazine and thioxanthene derivates to treat infectious diseases
JP6069321B2 (ja) * 2011-08-02 2017-02-01 ヘルムホルツ ツェントラム ミュンヘン ドイチェス フォーシュングスツェントラム フュール ゲズントハイト ウント ウンヴェルト ゲーエムベーハーHelmholtz Zentrum Muenchen Deutsches Forschungszentrum Fuer Gesundheit Und Umwelt Gmbh フェノチアジン誘導体によるmalt1プロテアーゼの選択的阻害
WO2013043744A2 (en) 2011-09-21 2013-03-28 Inception 1, Inc. Tricyclic compounds useful as neurogenic and neuroprotective agents
AU2012316085A1 (en) * 2011-09-29 2014-05-22 Emory University Sphingosine analogs,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WO2014080378A1 (en) * 2012-11-26 2014-05-30 University Of Cape Town Phenothiazine derivatives and their use against tuberculosis
KR101798176B1 (ko) * 2014-12-16 2017-11-15 주식회사 엠디헬스케어 세균 유래의 나노소포체를 이용한 세균성 감염질환 원인균 동정방법
JP6168673B2 (ja) * 2015-10-07 2017-07-26 協和発酵キリン株式会社 アリールアルキルアミン化合物含有医薬組成物
CA3028347A1 (en) 2016-06-23 2017-12-28 Bioimics Ab Anti-infective heterocyclic compounds and uses thereof
WO2018070874A1 (en) * 2016-10-12 2018-04-19 Rijksuniversiteit Groningen Means and methods for reducing or avoiding antibiotic resistance and spread of virulence in human pathogens
WO2020216777A1 (en) * 2019-04-24 2020-10-29 Københavns Universitet New class of antibiotics having low mic-values towards different strains of bacteria
CN112353805A (zh) * 2020-11-17 2021-02-12 北京化工大学 氟哌噻吨在治疗和预防柯萨奇病毒感染中的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E578983A (zh) 1958-05-29
DE1518325B1 (de) 1960-03-07 1970-08-27 Smith Kline French Lab Basisch substituierte Trifluormethylxanthene und deren nicht toxische Saeureadditionssalze und Verfahren zu deren Herstellung
HU190078B (en) * 1983-03-25 1986-08-28 Egyt Gyogyszervegyeszeti Gyar,Hu Process for producing new antibacterial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 and/or food-premix
NZ228748A (en) * 1988-04-20 1991-07-26 Merrell Dow Pharma Treating drug-resistant protozoal infections with a tricyclic compound and an antiprotozoal agent: composition and kit therefor
US6569853B1 (en) 2000-11-06 2003-05-27 Combinatorx, Incorporated Combinations of chlorpromazine and pentamidine for the treatment of neoplastic disorders
US6989396B2 (en) * 2001-04-12 2006-01-24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Tropane alkaloid multidrug resistance inhibitors from Erythroxylum pervillei and use of the same
WO2002089810A1 (en) * 2001-05-07 2002-11-14 United States Army Medical Research And Materiel Command Chemosensitizing agents against chloroquine resistant plasmodium falciparum and methods of making and using thereof
CN101961317A (zh) 2001-07-06 2011-02-02 生命周期药物公司 受控制的凝聚
WO2003062388A2 (en) * 2002-01-16 2003-07-31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nhibition of rna function
AU2003205543A1 (en) 2003-01-14 2004-08-10 Lifecycle Pharma A/S Dry dispersions
US8623864B2 (en) * 2003-11-13 2014-01-07 Noa Sic Aps Thioridazine and derivatives thereof for reversing anti-microbial drug-resistance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59245A (zh) * 2009-04-20 2012-05-16 Bkg制药有限公司 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的噻吨衍生物
CN102459245B (zh) * 2009-04-20 2015-01-28 Bkg制药有限公司 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的噻吨衍生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S2390226T3 (es) 2012-11-07
CN1976723B (zh) 2010-12-29
AU2005237208A1 (en) 2005-11-10
WO2005105145A1 (en) 2005-11-10
EP1744781B1 (en) 2012-07-04
AU2005237208B2 (en) 2009-12-03
NO20065469L (no) 2007-01-24
CA2564684C (en) 2010-10-26
JP5026255B2 (ja) 2012-09-12
DK1744781T3 (da) 2012-10-15
JP2007535510A (ja) 2007-12-06
EA016803B1 (ru) 2012-07-30
EA200601889A1 (ru) 2007-06-29
EP2260870A2 (en) 2010-12-15
EP1744781A1 (en) 2007-01-24
US20080318970A1 (en) 2008-12-25
MXPA06012566A (es) 2007-05-09
EP2260870A3 (en) 2012-12-26
HK1104460A1 (en) 2008-01-18
JP2012082219A (ja) 2012-04-26
CA2564684A1 (en) 2005-11-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76723A (zh) 感染性疾病的治疗
US10857164B2 (en) Halogenated salicylanilides for treating Clostridium infections
CN102227411A (zh) 抗菌化合物
CN101031283A (zh) 用于递药的药用组合物和用其治疗或预防病症的方法
US7915292B2 (en) Antibacterial quinoline derivatives
CN101594869B (zh) 可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的噻吨衍生物
US20140066451A1 (en) Thioxanthene derivatives for the treatment of infectious diseases
CN1568997A (zh) 抗菌药物协同组合物
CN1657045A (zh) 包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抗菌药物组合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04460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104460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229

Termination date: 2017042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