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67055A - 利用蒸汽动力循环中的乏汽余热进行回热与对外供热技术 - Google Patents

利用蒸汽动力循环中的乏汽余热进行回热与对外供热技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67055A
CN1967055A CN 200610068452 CN200610068452A CN1967055A CN 1967055 A CN1967055 A CN 1967055A CN 200610068452 CN200610068452 CN 200610068452 CN 200610068452 A CN200610068452 A CN 200610068452A CN 1967055 A CN1967055 A CN 19670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steam
heat pump
exhaust steam
power circu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610068452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华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0610068452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967055A/zh
Publication of CN19670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6705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02B30/16

Landscapes

  • Engine Equipment That Uses Special 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利用蒸汽动力循环中的乏汽余热进行回热与对外供热技术,属于低温废热利用技术领域。以蒸汽动力循环汽轮机出口乏汽作余热源,主要采用带有吸收-蒸发器的两级及多级第二类吸收式热泵技术,以环境为热泵的冷源,利用乏汽进入热泵中的相应部分完成其作用,形成凝水并实现自身升温回到蒸汽动力循环系统,实现乏汽回热;或余热提升温度用于加热外部冷流体,实现对外供热。本发明之乏汽回热,可减少抽汽回热抽汽量或代替抽汽回热,提高蒸汽动力循环热效率;在利用乏汽对外供热时,替代或部分替代热电联供中的抽汽供热,实现更好的节能效益;在与海水淡化相结合的对外供热时,可以实现对淡化海水的两次加热。本发明还可减少循环冷却水的消耗量,减少环境污染。

Description

利用蒸汽动力循环中的乏汽余热进行回热与对外供热技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余热利用节能设备与工程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以热力发电厂、核电厂为代表的所用蒸汽动力循环中,进入汽轮机的高温高压蒸汽中所含有的热能只有不到一半转化为机械能,大量的无法利用的热能存在于汽轮机出口的低温、低压乏汽中,乏汽中含有的热能最终通过冷却系统释放到环境中,伴随着这一过程的是大量冷却水的消耗和对环境的热污染。
提高蒸汽动力循环热效率的主要方法是采用回热技术,一般采用汽轮机中间抽汽加热进入锅炉前的低温凝结水,其代价是所利用的汽轮机某一部位的抽汽原本可以在汽轮机中继续膨胀作功。采用了现行回热技术的蒸汽动力循环,仍然不能解决大量热能必须释放到环境中去的状况。
在热电联产或热电冷联供系统中,现行的供热方案是采用汽轮机抽汽或以提高了温度的汽轮机出口蒸汽作为热源的。比较传统锅炉房供热,这两种供热方案都是节能的,但是它们都是以牺牲蒸汽一定的作功为代价的。
尽管乏汽中含有大量的热能,但由于其温度、压力较低,传统的节能技术无法以合理的工艺参数和相对较低的工程造价对其加以回收利用。乏汽的温度虽低,但由于汽轮机出口乏汽干度在数值上有一定限制,同时乏汽冷凝过程中乏汽的温度比冷却水温度高出一定的数值,尤其是环境气温低(如冬季)时,乏汽与环境(冷却水)间存在一定的温差,这就为乏汽余热的利用提供了可利用的基础条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要回收乏汽热量用于满足或部分满足蒸汽动力循环回热需求,以提高蒸汽动力循环热效率;或者回收乏汽热量用于供热,减少用于供热的汽轮机抽汽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采用新型工艺结构的开式或闭式第二类吸收式热泵系统,以乏汽作为开式第二类吸收式热泵余热源,或以乏汽或冷却水作为闭式第二类吸收式热泵的余热源,利用环境作热泵的冷源,以多级热泵为主(在汽轮机出口乏汽参数高或环境温度低的情况下,也可采用单级热泵),提升部分余热的温度用于蒸汽动力循环回热或对外供热。
本发明所要达到的第一个目的是实现乏汽回热,其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采用开式或闭式第二类吸收式热泵,汽轮机出口乏汽作为第二类吸收式热泵的余热源,环境为热泵冷源,热泵产热用于加热蒸汽动力循环的冷凝水,在组成上,主要由第二类吸收式热泵、热泵冷却系统、蒸汽动力循环系统组成,蒸汽动力循环系统中的汽轮机与热泵(发生器和吸收-蒸发器或蒸发器)经乏汽通道相连,同时热泵(吸收器)经凝水管道与蒸汽动力循环系统中的回热器(或直接与给水泵)相连,热泵冷却系统连通热泵冷凝器。在利用开式第二类吸收式热泵的乏汽回热技术方案时,汽轮机乏汽分别进入热泵的发生器和吸收器(或吸收-蒸发器),进入发生器的乏汽只起到加热热泵内部稀溶液的热源的作用;进入吸收器(或吸收-蒸发器)的乏汽被溶液吸收,成为热泵内部工质中的一部分;两部分乏汽完成各自作用后形成冷凝水,汇合升压后经热泵吸收器吸收热量,凝水的温度得到提升后离开热泵系统回到蒸汽动力循环系统,实现了利用乏汽在热泵内放热中得到升温的热来加热凝水的回热目的。在利用闭式第二类吸收式热泵的乏汽回热技术方案时,汽轮机乏汽分别进入热泵的发生器和蒸发器,两部分乏汽只起余热作用,不参与到热泵内部;二者完成各自作用后形成冷凝水,汇合升压后经热泵吸收器吸收热量,凝水的温度得到提升后离开热泵系统回到蒸汽动力循环系统,实现了利用乏汽在热泵内放热中得到升温的热来加热凝水的回热目的。
作为实现本发明第一个目的的基本构思的第1种具体技术方案是采用开式单级第二类吸收式热泵的乏汽回热系统,此时,余热蒸汽进入热泵的发生器和单级热泵的吸收器,完成各自作用后形成凝水,被热泵加热后回到蒸汽动力循环系统,实现回热。
作为实现本发明第一个目的的基本构思的第2种具体技术方案是采用开式两级第二类吸收式热泵的乏汽回热系统,此时,余热蒸汽进入热泵的发生器和两级热泵的吸收-蒸发器,完成各自作用后形成凝水,被热泵加热后回到蒸汽动力循环系统,实现回热。
作为实现本发明第一个目的的基本构思的第3种具体技术方案是采用开式三级或多级第二类吸收式热泵的乏汽回热系统,此时,余热蒸汽进入热泵的发生器和三级或多级热泵的低压吸收-蒸发器,完成各自作用后形成凝水,被热泵加热后回到蒸汽动力循环系统,实现回热。
作为实现本发明第一个目的的基本构思的第4种具体技术方案是采用闭式单级第二类吸收式热泵的乏汽回热系统,此时,余热蒸汽分别进入热泵的发生器和蒸发器,完成各自作用后形成凝水,被热泵加热后回到蒸汽动力循环系统,实现回热。
作为实现本发明第一个目的的基本构思的第5种具体技术方案是采用闭式二级第二类吸收式热泵的乏汽回热系统,此时,余热蒸汽分别进入热泵的发生器和蒸发器,完成各自作用后形成凝水,被热泵加热后回到蒸汽动力循环系统,实现回热。
作为实现本发明第一个目的的基本构思的第6种具体技术方案是采用闭式三级或多级第二类吸收式热泵的乏汽回热系统,此时,余热蒸汽分别进入热泵的发生器和蒸发器,完成各自作用后形成凝水,被热泵加热后回到蒸汽动力循环系统,实现回热。
除采用乏汽作为两种类型第二类热泵的余热来实现回热,也可利用蒸汽动力循环冷却水作闭式第二类吸收式热泵的余热,此时,蒸汽动力循环冷却水分别进入热泵的发生器和蒸发器,完成余热作用后回到冷却系统,蒸汽动力循环中经冷凝器冷却后的凝水连通热泵的吸收器,提升温度后回到蒸汽动力循环系统,实现回热。此方案的回热效果较乏汽回热的效果低,且只有环境气温低时(比如冬季)才有实际意义。
本发明所要实现的第二个目的是用蒸汽动力循环中的乏汽对外供热,其所采用的基本技术方案是:采用开式或闭式第二类吸收式热泵,汽轮机出口乏汽作为第二类吸收式热泵的余热源,环境为热泵冷源,热泵产热用于对外供热,实现乏汽供热之目的。在组成上,蒸汽动力循环系统中的汽轮机与热泵(发生器和吸收-蒸发器或蒸发器)经乏汽通道相连,被加热流体连通热泵吸收器,热泵冷却系统连通热泵冷凝器。在利用开式第二类吸收式热泵的乏汽供热技术方案时,汽轮机乏汽分别进入热泵的发生器和吸收器(或吸收-蒸发器),进入发生器的乏汽只起到加热热泵内部稀溶液的热源的作用;进入吸收器(或吸收-蒸发器)的乏汽被溶液吸收,成为热泵内部工质中的一部分;两部分乏汽完成各自作用后形成冷凝水,汇合升压后回到蒸汽动力循环系统,被加热流体进、出热泵吸收器提升温度,实现利用乏汽热量对外供热之目的。在利用闭式第二类吸收式热泵的乏汽供热技术方案时,汽轮机乏汽分别进入热泵的发生器和蒸发器,两部分乏汽只起余热作用,不参与到热泵内部;二者完成各自作用后形成冷凝水,汇合升压后回到蒸汽动力循环系统,被加热流体进、出热泵吸收器提升温度,实现利用乏汽热能对外供热之目的。
作为实现本发明用蒸汽动力循环中的乏汽对外供热目的的第1种具体技术方案是采用开式单级第二类吸收式热泵的乏汽供热系统,此时,余热蒸汽进入热泵的发生器和热泵的吸收器,完成各自作用后形成凝水,被升压后回到蒸汽动力循环系统;热泵产热用于加热进入其吸收器的外部流体,实现利用蒸汽动力循环系统汽轮机出口乏汽热能的对外供热。
作为实现本发明用蒸汽动力循环中的乏汽对外供热目的的第2种具体技术方案是采用开式两级第二类吸收式热泵的乏汽供热系统,此时,余热蒸汽进入热泵的发生器和两级热泵的吸收-蒸发器,完成各自作用后形成凝水,被升压后回到蒸汽动力循环系统;热泵产热用于加热进入其吸收器的外部流体,实现利用蒸汽动力循环系统汽轮机出口乏汽热能的对外供热。
作为实现本发明用蒸汽动力循环中的乏汽对外供热目的的第3种具体技术方案是采用开式三级或多级第二类吸收式热泵的乏汽供热系统,此时,余热蒸汽进入热泵的发生器和三级或多级热泵的低压吸收-蒸发器,完成各自作用后形成凝水,被升压后回到蒸汽动力循环系统;热泵产热用于加热进入其吸收器的外部流体,实现利用蒸汽动力循环系统汽轮机出口乏汽热能的对外供热。
作为实现本发明用蒸汽动力循环中的乏汽对外供热目的的第4种具体技术方案是采用闭式单级第二类吸收式热泵的乏汽供热系统,此时,余热蒸汽进入热泵的发生器和蒸发器,完成各自作用后形成凝水,被升压后回到蒸汽动力循环系统;热泵产热用于加热进入其吸收器的外部流体,实现利用蒸汽动力循环系统汽轮机出口乏汽热能的对外供热。
作为实现本发明用蒸汽动力循环中的乏汽对外供热目的的第5种具体技术方案是采用闭式二级第二类吸收式热泵的乏汽供热系统,此时,余热蒸汽分别进入热泵的发生器和蒸发器,完成各自作用后形成凝水,被升压后回到蒸汽动力循环系统;热泵产热用于加热进入其吸收器的外部流体,实现利用蒸汽动力循环系统汽轮机出口乏汽热能的对外供热。
作为实现本发明用蒸汽动力循环中的乏汽对外供热目的的第6种具体技术方案是采用闭式三级或多级第二类吸收式热泵的乏汽供热系统,此时,余热蒸汽分别进入热泵的发生器和蒸发器,完成各自作用后形成凝水,被升压后回到蒸汽动力循环系统;热泵产热用于加热进入其吸收器的外部流体,实现利用蒸汽动力循环系统汽轮机出口乏汽热能的对外供热。
除采用乏汽作为两种类型第二类热泵的余热来实现对外供热,也可利用蒸汽动力循环冷却水作闭式第二类吸收式热泵的余热,此时,蒸汽动力循环冷却水分别进入热泵的发生器和蒸发器,完成余热作用后回到冷却系统,被加热流体连通热泵的吸收器,吸收热量对外供热。此方案的回热效果较利用乏汽对外供热的效果低,且只有环境气温低时(比如冬季)才有实际意义。
作为实现本发明用蒸汽动力循环中的乏汽对外供热目的的一个典型应用,就是与海水淡化相结合的乏汽供热,此时蒸汽动力循环的乏汽或冷却水作为第二类吸收式热泵的余热源,预先经过处理的海水首先进入热泵的冷凝器作为其冷介质,完成冷却介质作用后的一部分海水再进入热泵的吸收器,吸热升温后进入海水淡化装置。在该技术方案中,进行淡化的海水在热泵中得到了两次加热——首先作为冷却介质在热泵冷凝器中吸热,然后进入热泵吸收器中再次吸热,对余热的利用更充分一些。
附图说明
图1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利用蒸汽动力循环中的乏汽进行回热的系统和流程示意图。
图2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利用蒸汽动力循环中的乏汽进行回热的系统和流程示意图,其与图1所示系统的区别在于,图2所示的蒸汽动力循环乏汽的放热冷凝,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由常规冷却系统和利用第二类吸收式热泵回热系统分别或共同来完成。
图3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采用开式单级第二类吸收式热泵的乏汽回热系统示意图。
图4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采用开式两级第二类吸收式热泵的乏汽回热系统示意图。
图5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采用开式三级第二类吸收式热泵的乏汽回热系统示意图。
图6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采用闭式单级第二类吸收式热泵的乏汽回热系统示意图。
图7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采用闭式两级第二类吸收式热泵的乏汽回热系统示意图。
图8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采用闭式三级第二类吸收式热泵的乏汽回热系统示意图。
图9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采用闭式第二类吸收式热泵,利用循环冷却水为余热源的乏汽余热回热系统和流程示意图。
图10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利用蒸汽动力循环中的乏汽进行对外供热的系统和流程示意图。
图11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利用蒸汽动力循环中的乏汽进行对外供热的系统和流程示意图,其与图10所示系统的区别在于,图11所示的蒸汽动力循环的乏汽的放热冷凝,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由常规冷却系统和利用第二类吸收式热泵对外供热系统分别或共同来完成。
图12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采用开式单级第二类吸收式热泵的乏汽对外供热系统示意图。
图13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采用开式两级第二类吸收式热泵的乏汽对外供热系统示意图。
图14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采用开式三级第二类吸收式热泵的乏汽对外供热系统示意图。
图15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采用闭式单级第二类吸收式热泵的乏汽对外供热系统示意图。
图16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采用闭式两级第二类吸收式热泵的乏汽对外供热系统示意图。
图17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采用闭式三级第二类吸收式热泵的乏汽对外供热系统示意图。
图18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采用闭式第二类吸收式热泵,利用循环冷却水为余热源的对外供热系统和流程示意图。
图19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采用开式或闭式第二类吸收式热泵,与海水淡化相结合,海水作为热泵的冷却介质和被加热流体(一般为完成冷却介质作用的部分海水)的乏汽对外供热系统和流程示意图。
图20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采用开式三级第二类吸收式热泵,与海水淡化相结合的乏气余热对外供热系统和流程示意图,是反映图19的一个具体代表。
图21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采用闭式三级第二类吸收式热泵,与海水淡化相结合的乏气余热对外供热系统和流程示意图,是反映图19的另一个具体代表。
图22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采用闭式第二类吸收式热泵,与海水淡化相结合,海水作为热泵的冷却介质和被加热流体,利用循环冷却水为余热源的对外供热系统和流程示意图。
需要指出的是:
①热泵冷却系统可以是如图1所示的开式冷却系统,也可以是图2所示的闭式冷却系统。
②各种具体的乏汽回热或对外供热系统和流程,蒸汽动力循环的乏汽的放热冷凝可以由常规冷却系统和利用第二类吸收式热泵回热或对外系统分别或共同来完成。
③采用三级第二类吸收式热泵的乏汽回热或对外供热系统和流程,也是多级第二类吸收式热泵乏汽回热或供热系统的代表。
图中,I-第二类吸收式热泵系统,II-蒸汽动力循环系统;1-第二类吸收式热泵,2-热泵冷却系统,3-冷却系统循环泵,4-蒸汽锅炉或蒸汽发生装置,5-蒸汽轮机,6-蒸汽动力循环中冷凝器,7-凝水泵,8-集水箱(回热器),9-回热器,10-给水泵,11-冷却塔,12-冷却水循环泵,13-调节阀。
第二类吸收式热泵系统内,a-发生器,b-冷凝器,c-吸收器,d-吸收-蒸发器(或高压吸收-蒸发器),e-低压吸收-蒸发器,f-蒸发器,g-溶液热交换器,h-溶液泵,i-冷剂泵,j-集水箱,k-凝水升压泵,l、m、n、o、p、r-调节阀,q-冷剂液再循环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详细描述本发明。
图1所示为采用第二类吸收式热泵的乏汽回热方案流程,此时,蒸汽动力循环中的汽轮机5出口乏汽连通第二类吸收式热泵1,热泵冷却系统2连通热泵1的冷凝器,乏汽参与热泵相应过程后经升压泵k升压、进入热泵吸收器吸热升温后回到蒸汽动力循环系统,进入回热器9后再经抽汽回热升温后经给水泵10打入锅炉或蒸汽发生装置4,或直接经给水泵10打入锅炉或蒸汽发生装置4。
图2所示系统与图1所示系统基本相同,有所区别的是,图2中蒸汽动力循环另有冷却系统11,热泵采用的是闭式冷却系统。此时,蒸汽动力循环有两套乏汽冷凝系统——热泵系统I和蒸汽动力循环冷却系统11。
图3所示为采用开式单级第二类吸收式热泵的乏汽回热方案流程,汽轮机5的出口连通热泵系统I中的发生器a和吸收器c,回热器9连通热泵系统I中的吸收器c,乏汽进出热泵系统I完成自身升温,达到乏汽回热之效果。
图4所示为采用开式两级第二类吸收式热泵的乏汽回热方案流程,汽轮机5的出口连通热泵系统I中的发生器a和吸收-蒸发器d,回热器9连通热泵系统I中的吸收器c,乏汽进出热泵系统I完成自身升温,达到乏汽回热之效果。
图5所示为采用开式三级第二类吸收式热泵的乏汽回热方案流程,汽轮机5的出口连通热泵系统I中的发生器a和低压吸收-蒸发器e,回热器9连通热泵系统I中的吸收器c,乏汽进出热泵系统I完成自身升温,达到乏汽回热之效果;蒸汽动力循环有两套乏汽冷凝系统。
图6所示为采用闭式单级第二类吸收式热泵的乏汽回热方案流程,汽轮机5的出口连通热泵系统I中的发生器a和蒸发器f,回热器9连通热泵系统I中的吸收器c,乏汽进出热泵系统I完成自身升温,达到乏汽回热之效果。
图7所示为采用闭式两级第二类吸收式热泵的乏汽回热方案流程,汽轮机5的出口连通热泵系统I中的发生器a和蒸发器f,回热器9连通热泵系统I中的吸收器c,乏汽进出热泵系统I完成自身升温,达到乏汽回热之效果。
图8所示为采用闭式三级第二类吸收式热泵的乏汽回热方案流程,汽轮机5的出口连通热泵系统I中的发生器a和蒸发器f,回热器9连通热泵系统I中的吸收器c,乏汽进出热泵系统I完成自身升温,达到乏汽回热之效果;蒸汽动力循环有两套乏汽冷凝系统。
图9是采用闭式第二类吸收式热泵,利用冷却水余热进行回热的方案流程;此时,来自蒸汽动力循环II中冷凝器6的冷却水连通热泵1的发生器a和蒸发器f,热泵冷却介质连同热泵1的冷凝器,来自冷凝器6的循环冷凝水经泵7打入热泵1的吸收器c,吸收热量后回到蒸汽动力循环II中。
图10所示为采用第二类吸收式热泵的乏汽对外供热方案流程,此时,蒸汽动力循环中的汽轮机5出口乏汽连通第二类吸收式热泵1,热泵冷却系统2连通热泵1的冷凝器,乏汽参与热泵相应过程后经升压泵k升压回到蒸汽动力循环系统,进入回热器9后再经抽汽回热升温后经给水泵10打入锅炉或蒸汽发生装置4,被加热流体流经热泵1的吸收器完成吸热。
图11所示系统与图10所示系统基本相同,有所区别的是,图11中蒸汽动力循环另有冷却系统11,热泵的采用的是闭式冷却系统。此时,蒸汽动力循环有两套乏汽冷凝系统——热泵系统I和蒸汽动力循环冷却系统11。
图12所示为采用开式单级第二类吸收式热泵的乏汽对外供热方案流程,汽轮机5的出口连通热泵系统I中的发生器a和吸收器c,热泵系统I中的发生器a和冷凝器b经集水箱j和泵k连通回热器8,乏汽进出热泵系统I完成余热温度的提升并加热进入热泵系统I中吸收器c的冷流体,达到利用乏汽对外供热之目的。
图13所示为采用开式两级第二类吸收式热泵的乏汽对外供热方案流程,汽轮机5的出口连通热泵系统I中的发生器a和吸收-蒸发器d,热泵系统I中的发生器a和冷凝器b经集水箱j和泵k连通回热器8,乏汽进出热泵系统I完成余热温度的提升并加热进出热泵系统I中吸收器c的冷流体,达到利用乏汽对外供热之目的。
图14所示为采用开式三级第二类吸收式热泵的乏汽对外供热方案流程,汽轮机5的出口连通热泵系统I中的发生器a和低压吸收-蒸发器e,热泵系统I中的发生器a和冷凝器b经集水箱j和泵k连通回热器8,乏汽进出热泵系统I完成余热温度的提升并加热进出热泵系统I中吸收器c的冷流体,达到利用乏汽对外供热之目的。
图15所示为采用闭式单级第二类吸收式热泵的乏汽对外供热方案流程,汽轮机5的出口连通热泵系统I中的发生器a和蒸发器f,热泵系统I中的发生器a和蒸发器f经集水箱j和泵k连通回热器8,乏汽进出热泵系统I完成余热温度的提升并加热进入热泵系统I中吸收器c的冷流体,达到利用乏汽对外供热之目的。
图16所示为采用闭式两级第二类吸收式热泵的乏汽对外供热方案流程,汽轮机5的出口连通热泵系统I中的发生器a和蒸发器f,热泵系统I中的发生器a和蒸发器f经集水箱j和泵k连通回热器8,乏汽进出热泵系统I完成余热温度的提升并加热进出热泵系统I中吸收器c的冷流体,达到利用乏汽对外供热之目的。
图17所示为采用闭式三级第二类吸收式热泵的乏汽对外供热方案流程,汽轮机5的出口连通热泵系统I中的发生器a和蒸发器f,热泵系统I中的发生器a和蒸发器f经集水箱j和泵k连通回热器8,乏汽进出热泵系统I完成余热温度的提升并加热进出热泵系统I中吸收器c的冷流体,达到利用乏汽对外供热之目的。
图18所示为采用闭式第二类吸收式热泵的乏汽余热(循环冷却水)对外供热方案流程,此时,来自蒸汽动力循环II中冷凝器6的冷却水连通热泵1的发生器a和蒸发器f,热泵冷却介质连同热泵1的冷凝器,被加热介质进、出热泵1的吸收器c,完成吸热过程。
图19所示为采用开式或闭式第二类吸收式热泵的乏汽对外供热的特别应用——与海水淡化相结合的乏汽对外供热方案流程。蒸汽动力循环中的汽轮机5出口乏汽连通第二类吸收式热泵1,预先经过处理后的海水经泵3连通热泵1的冷凝器,完成对热泵1冷却作用后的一部分海水进入热泵1的吸收器,吸热升温后进入海水淡化装置;乏汽参与热泵相应过程后经升压泵k升压回到蒸汽动力循环系统,进入回热器9后再经抽汽回热升温后经给水泵10打入锅炉或蒸汽发生装置4。
图20、图21分别是反映图19的两个具体代表。
图22所示为采用闭式第二类吸收式热泵,与海水淡化相结合的的乏汽余热(冷却水余热)对外供热的特别应用,它与图19所示系统的区别在于余热源为蒸汽动力循环冷却水,热泵为各级闭式第二类吸收式热泵。
本发明所提出的利用蒸汽动力循环中的乏汽进行回热,比较抽汽回热等回热技术,具有如下实施效果和优势:
①替代或部分替代抽汽式回热,利用了废热,减少了较高品位的抽汽,节能效益好。
②可减少蒸汽动力循环系统冷却水的蒸发量。
③减少了供热的燃料消耗和废热排放的同时,带来了相应的环保效益。
本发明所提出的利用蒸汽动力循环中的乏汽对外供热技术,比较现有热电联供、第一类热泵供热技术和现有其它供热技术,具有如下实施效果和优势:
①供热负荷几乎全部来自蒸汽动力循环中的排热,节能效益最高。
②可减少蒸汽动力循环系统冷却水的蒸发量。
③单纯利用废热,对汽轮机作功系统无影响。
④减少了供热的燃料消耗和废热排放的同时,带来了相应的环境效益。
⑤与海水淡化相结合时,对进行淡化的海水实现两次加热,余热利用率更高。

Claims (6)

1.利用蒸汽动力循环中的乏汽余热进行回热与对外供热技术,其特征是以蒸汽动力循环汽轮机出口的乏汽为余热源,采用开式或闭式第二类吸收式热泵,以环境为冷源,进入热泵系统的乏汽中的一部分余热经热泵提升温度,用于乏汽放热后形成的凝水自身温度的提升,实现乏汽回热,替代或部分替代抽汽回热,提高蒸汽动力循环热效率;或将热泵产热用于加热外部流体,实现乏汽对外供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乏汽余热进行回热与对外供热技术,其特征是所说的乏汽回热是指回收乏汽中的部分热量用于满足蒸汽动力循环中某一阶段的加热需求,一般用于直接加热凝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乏汽余热进行回热与对外供热技术,其特征是所说的乏汽对外供热是指回收乏汽中的部分热量用于满足蒸汽动力循环外的热需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乏汽余热进行回热与对外供热技术,其特征是采用闭式第二类吸收式热泵时,还可利用循环冷却水作为余热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乏汽余热进行回热与对外供热技术,其特征是以乏汽为余热源的第二类吸收式热泵系统和传统循环水冷却系统均可单独或共同成为蒸汽动力循环的冷却系统,热泵系统完成汽轮机出口乏汽的冷凝。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乏汽余热进行回热与对外供热技术,其特征是可应用于海水淡化的热需求,蒸汽动力循环中的汽轮机出口乏汽或冷却水作为第二类吸收式热泵的余热源,经过预先处理的海水首先进入热泵冷凝器作为其冷却介质,完成冷却作用后的部分海水进入热泵吸收器,吸热升温后进入海水淡化装置。
CN 200610068452 2006-08-25 2006-08-25 利用蒸汽动力循环中的乏汽余热进行回热与对外供热技术 Pending CN196705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10068452 CN1967055A (zh) 2006-08-25 2006-08-25 利用蒸汽动力循环中的乏汽余热进行回热与对外供热技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10068452 CN1967055A (zh) 2006-08-25 2006-08-25 利用蒸汽动力循环中的乏汽余热进行回热与对外供热技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67055A true CN1967055A (zh) 2007-05-23

Family

ID=380759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610068452 Pending CN1967055A (zh) 2006-08-25 2006-08-25 利用蒸汽动力循环中的乏汽余热进行回热与对外供热技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967055A (zh)

Cited B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58314C (zh) * 2007-07-06 2009-02-04 姜玉贵 低温位热能回收利用方法
CN101907075A (zh) * 2010-06-25 2010-12-08 中山大学 多级耦合蓄热式太阳能热电联供系统
CN101571281B (zh) * 2008-04-30 2011-04-13 陈万仁 电厂乏汽回收再利用系统
CN102287957A (zh) * 2011-07-18 2011-12-21 清华大学 一种开式吸收式热泵
CN102358633A (zh) * 2011-06-21 2012-02-22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水电联产中海水淡化系统及淡化海水的方法
CN101830541B (zh) * 2010-02-02 2012-11-07 张庆玉 地下反渗透海水淡化真空装置系统
CN102817652A (zh) * 2012-06-11 2012-12-12 大连葆光节能空调设备厂 吸收式热泵提高发电厂燃煤效率方法
CN102817650A (zh) * 2012-06-11 2012-12-12 大连葆光节能空调设备厂 通过吸收式热泵提高发电厂发电效率的方法
CN102828789A (zh) * 2011-06-14 2012-12-19 同方节能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厂低压加热设备
CN102828790A (zh) * 2011-06-14 2012-12-19 同方节能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厂低压加热系统
CN102910692A (zh) * 2012-10-18 2013-02-06 东南大学 一种利用开式吸收式热泵实现海水淡化与供热的装置及方法
WO2013181891A1 (zh) * 2012-06-04 2013-12-12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提高海水淡化中潜热利用效率的方法及设备
CN103806964A (zh) * 2012-11-06 2014-05-21 蓝瑚科技有限公司 汽轮机乏汽潜热综合利用的方法与系统
CN104100315A (zh) * 2013-04-12 2014-10-15 陕西科林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低温热源发电系统
CN104165477A (zh) * 2013-07-30 2014-11-26 李华玉 热电联供、冷电联供与热电-冷电两用联供系统
WO2015014099A1 (zh) * 2013-07-30 2015-02-05 Li Huayu 热电联供、冷电联供与热电-冷电两用联供系统
CN104654653A (zh) * 2014-01-27 2015-05-27 李华玉 热动联供系统
CN107676842A (zh) * 2017-11-02 2018-02-09 清华大学 利用电厂余热实现水热联供的系统及该系统的调控方法
CN111089439A (zh) * 2019-12-11 2020-05-01 浙江理工大学 烟气热焓自驱动净化处理与热能利用系统及使用方法

Cited B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58314C (zh) * 2007-07-06 2009-02-04 姜玉贵 低温位热能回收利用方法
CN101571281B (zh) * 2008-04-30 2011-04-13 陈万仁 电厂乏汽回收再利用系统
CN101830541B (zh) * 2010-02-02 2012-11-07 张庆玉 地下反渗透海水淡化真空装置系统
CN101907075B (zh) * 2010-06-25 2014-04-09 中山大学 多级耦合蓄热式太阳能热电联供系统
CN101907075A (zh) * 2010-06-25 2010-12-08 中山大学 多级耦合蓄热式太阳能热电联供系统
CN102828789A (zh) * 2011-06-14 2012-12-19 同方节能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厂低压加热设备
CN102828790A (zh) * 2011-06-14 2012-12-19 同方节能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厂低压加热系统
CN102358633A (zh) * 2011-06-21 2012-02-22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水电联产中海水淡化系统及淡化海水的方法
CN102287957A (zh) * 2011-07-18 2011-12-21 清华大学 一种开式吸收式热泵
WO2013181891A1 (zh) * 2012-06-04 2013-12-12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提高海水淡化中潜热利用效率的方法及设备
CN102817652A (zh) * 2012-06-11 2012-12-12 大连葆光节能空调设备厂 吸收式热泵提高发电厂燃煤效率方法
CN102817650A (zh) * 2012-06-11 2012-12-12 大连葆光节能空调设备厂 通过吸收式热泵提高发电厂发电效率的方法
CN102910692A (zh) * 2012-10-18 2013-02-06 东南大学 一种利用开式吸收式热泵实现海水淡化与供热的装置及方法
CN103806964A (zh) * 2012-11-06 2014-05-21 蓝瑚科技有限公司 汽轮机乏汽潜热综合利用的方法与系统
CN104100315A (zh) * 2013-04-12 2014-10-15 陕西科林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低温热源发电系统
CN104165477A (zh) * 2013-07-30 2014-11-26 李华玉 热电联供、冷电联供与热电-冷电两用联供系统
WO2015014099A1 (zh) * 2013-07-30 2015-02-05 Li Huayu 热电联供、冷电联供与热电-冷电两用联供系统
WO2015014098A1 (zh) * 2013-07-30 2015-02-05 Li Huayu 热电联供、冷电联供与热电-冷电两用联供系统
CN104654653A (zh) * 2014-01-27 2015-05-27 李华玉 热动联供系统
CN107676842A (zh) * 2017-11-02 2018-02-09 清华大学 利用电厂余热实现水热联供的系统及该系统的调控方法
CN111089439A (zh) * 2019-12-11 2020-05-01 浙江理工大学 烟气热焓自驱动净化处理与热能利用系统及使用方法
CN111089439B (zh) * 2019-12-11 2021-09-03 浙江理工大学 烟气热焓自驱动净化处理与热能利用系统及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67055A (zh) 利用蒸汽动力循环中的乏汽余热进行回热与对外供热技术
CN103265089B (zh) 一种高温高效的多效蒸馏海水淡化装置及方法
CN1323032C (zh) 太阳能热泵联合海水淡化装置
CN110469835A (zh) 基于吸收式热泵和蓄热设备的热电解耦系统及运行方法
CN103112985B (zh) 低温多效汽轮压汽蒸馏-多级闪蒸海水淡化系统
CN101078576A (zh) 两端与多端供热的第二类吸收式热泵
CN101261054A (zh) 一种大温升吸收式热泵机组
AU2020100149A4 (en) Sewage Energy And Biogas Energy Combined Heat Pump Heating System
CN201634527U (zh) 利用海上核电站废热的吸收式海水淡化装置
CN107416930B (zh) 多能耦合海水淡化系统
CN1815122A (zh) 工业废水(液)余热回收系统
CN102734980A (zh) 余压余热型水源热泵系统
CN1948864A (zh) 功-冷联供的跨寂态正逆耦合热力循环系统及方法
CN208312760U (zh) 太阳能制冷供热水及淡水三联产装置
CN101067526A (zh) 热泵相变式供热及其应用技术
CN107355266B (zh) 一种利用二氧化碳逆循环实现完全热电解耦的热电系统
CN110697821B (zh) 一种海水源跨临界二氧化碳热泵循环多效海水淡化系统
CN112503610A (zh) 一种新型采暖用蒸汽冷凝水余热回收系统
CN101788141B (zh) 一种吸收式回热器在电厂回热循环系统中的应用
CN201161936Y (zh) 海水淡化系统
CN208456680U (zh) 基于吸收式热泵的直接空冷机组给水泵汽轮机冷端系统
CN102679623A (zh) 一种氨水吸收式制冷兼制热水系统装置
CN212378579U (zh) 小汽机乏汽回收再利用系统
CN206094279U (zh) 一种屠宰场用制冷机组多级全热回收热水装置
CN105485960B (zh) 一种双蒸气压缩系统吸收式制冷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7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