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03610A - 一种新型采暖用蒸汽冷凝水余热回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采暖用蒸汽冷凝水余热回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03610A
CN112503610A CN202011352865.6A CN202011352865A CN112503610A CN 112503610 A CN112503610 A CN 112503610A CN 202011352865 A CN202011352865 A CN 202011352865A CN 112503610 A CN112503610 A CN 1125036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pipe
water
steam
pipe
absorp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5286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龙
张云
陈方元
余霞
程钊
余志雄
崔翔
闫梓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DEW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DEW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DEW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DEW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5286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03610A/zh
Publication of CN1125036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0361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3/00Hot-water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 F24D3/18Hot-water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using heat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3/00Hot-water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 F24D3/10Feed-line arrangements, e.g. providing for heat-accumulator tanks, expansion tanks ; Hydraulic components of a central heating system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BSTEAM OR VAPOUR CONDENSERS
    • F28B9/00Auxiliary systems, arrangements, or devices
    • F28B9/08Auxiliary systems, arrangements, or devices for collecting and removing condensat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52Heat recovery pumps, i.e. heat pump based systems or units able to transfer the thermal energy from one area of the premises or part of the facilities to a different one, improving the overall efficienc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Sorption Type Refrigeration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采暖用蒸汽冷凝水余热回收系统,包括汽水换热器和吸收式热泵机组,所述汽水换热器的一侧分别通过第一钢管和第三钢管与汽液分离器并联相连接,所述汽水换热器的另一侧连有并联的第二钢管和第四钢管;采用吸收式热泵进行冷凝水余热回收,冷凝水的温度可降至25度,突破常规换热只能至接近二网50℃的温度,最大限度的利用冷凝水的余热资源。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采暖用蒸汽冷凝水余热回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采暖换热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采暖用蒸汽冷凝水余热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节能减排是当前社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蒸汽冷凝水余热利用的目是让蒸汽有限的能量发挥最大价值,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热源加热污染物的排放,有效的保护环境。
在民用采暖换热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冷凝水,这部分冷凝水由于出水温度的不稳定,目前只有很少一部分进行了再次利用,其余部分被直接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浪费极大。冬季在小区换热站附近经常可以看到,蒸汽冷凝水排放的部位出现冒“白烟”问题,一方面造成无为能耗,另一方面也造成了环境污染。
如图1所示,由于冷凝水的量有限,出水温度也存在差异,冷凝水的余热利用较困难,现有冷凝水余热利用方式通过板式换热器换热后对二次网进行加热。
现有余热系统的原理为:热网蒸汽进入汽-水换热器,换热后生成约70度左右的冷凝水,冷凝水箱收集冷凝水后,通过冷凝水泵打入板式换热器。二次网回水通过采暖主循环泵首先打入板式换热器进行初段升温,对二次网采暖循环水进行预加热,然后进入汽-水换热器进行再加热,达到热网供水温度。
冷凝水余热利用不充分的问题现有冷凝水回收部分采用板式换热器的形式,在冷凝水的温度高于二次网的回水温度时,冷凝水的余热才能被回收利用。冷凝水的温度接近或低于二次网的回水温度时,板式换热器就无法利用冷凝水的余热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新型采暖用蒸汽冷凝水余热回收系统,冷凝水的温度可降至25度,最大限度的利用冷凝水的余热资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采暖用蒸汽冷凝水余热回收系统,包括汽水换热器和吸收式热泵机组,所述汽水换热器的一侧分别通过第一钢管和第三钢管与汽液分离器并联相连接,所述汽水换热器的另一侧连有并联的第二钢管和第四钢管;
所述吸收式热泵机组的一侧连有并联的第六钢管和第五钢管,所述第六钢管与所述吸收式热泵机组相离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钢管相连通,所述第五钢管与所述吸收式热泵机组相离的一端与所述第三钢管相连通。
进一步,所述吸收式热泵机组的一侧还连有并联的第九钢管和第十钢管,所述第九钢管与所述吸收式热泵机组相离的一端与冷凝水箱相连通;所述第十钢管与所述吸收式热泵机组相离的一端与所述第九钢管相连通。
进一步,所述吸收式热泵机组另一侧并联的连有第七钢管和第八钢管,所述第七钢管与所述吸收式热泵机组相离的一端与采暖二级回水口相连通;所述第八钢管与所述吸收热泵机组相离的一端与所述第七钢管相连通。
进一步,所述第二钢管与所述汽水换热器相离的一端与采暖二级网供水口相连接;所述第四钢管与所述汽水换热器相离的一端与第七钢管相连通;所述第二钢管与所述第七钢管之间通过第十五钢管相连通。
进一步,所述第三钢管通过第五钢管与冷凝水相相连通;所述第十钢管通过第十三钢管与冷凝水相相连通。
进一步,所述冷凝水箱分别通过第十四钢管和第十二钢管与所述第十七钢管相连通;所述冷凝水箱与自来水入水口之间安装有软水器。
进一步,所述第十四钢管上安装有补水泵;所述第十三钢管上安装有冷凝水循环泵,所述第七钢管上依次安装有二级网循环泵;所述第十二钢管上安装有电磁阀;所述第七钢管和所述第十五钢管上均安装有旁通蝶阀;所述第十钢管上安装有旁通截止阀;所述第一钢管和所述第六钢管上均安装有电动调节阀;所述第五钢管和第三钢管上均安装有疏水阀。
进一步,所述吸收式热泵机组包括发生器、吸收器、蒸发器和冷凝器,所述发生器与所述吸收器之间通过并联的稀吸收液管和浓吸收液管相连接;所述吸收器通过温水管与所述冷凝器相连接;所述吸收器通过低压冷凝蒸汽管与所述蒸发器相连接;所述蒸发器通过冷剂气液混合管与所述冷凝器相连接;所述冷凝器通过冷剂蒸汽管与所述发生器相连接;
所述稀吸收液管上安装有吸收液泵,所述浓吸收液管上安装有调节阀,所述冷剂气液混合管上安装有节流阀;
所述发生器分别与驱动热源蒸气入口和高温冷凝水出口相通;所述吸收器与二次网回水入口相通;所述蒸发器分别与高温冷凝水进口和低温冷凝水入口相连通;所述冷凝器与二级网回水出口相连通。
一种新型采暖用蒸汽冷凝水余热回收系统,包括如下流程:
市政管网来的过热蒸汽,经过所述汽液分离器、所述电动调节阀后,在所述汽水换热器和所吸收式热泵机组中换热冷凝,通过所疏水阀,与来所自汽液分离器的冷凝水汇合之后,进入所述冷凝水箱高温水部分;
所述冷凝水箱中的高温冷凝水,通过所述冷凝水循环泵泵入所述吸收式热泵机组内提取余热,然后低温冷凝水进入所述冷凝水箱低温水部分,利用所述补水泵将所述冷凝水箱低温冷凝水泵入采暖系统二级管网,为系统补水;
采暖二级网回水经过所述二级网循环泵后,在所述切换蝶阀关闭的情况下进入所述吸收式热泵机组,吸收一部分热量后进入所述汽水换热器中继续换热,达到二次管网供水温度;
系统初次运行补水由自来水管网来,经过所述软水器,进入所述冷凝水箱低温部分,再通过所述补水泵对系统二次网进行初次补水。
进一步,所述吸收式热泵机组的操作流程为:
由市政蒸汽管网来的过热蒸汽由所述驱动热源蒸汽入口进入所述发生器,加热稀吸收液,稀吸收液吸收热量后分离出冷剂蒸汽,变成浓吸收液;
浓吸收液从所述浓吸收液管道,经过所述调节阀进入所述吸收器,浓吸收液在所述吸收器内吸收低温冷剂蒸汽后变成稀吸收液,通过所述吸收液泵及所述稀吸收液管道后进入所述发生器,完成吸收液循环;
从所述发生器产生的高温冷剂蒸汽,经过所述高温冷剂蒸汽管道进入所述冷凝器,在所述冷凝器内放热凝结成冷剂液体,经过所述冷剂液体管道及所述节流阀后,由所述冷剂汽液混合管道进入所述蒸发器,在所述蒸发器内完全蒸发后变成低温冷剂气体,由所述低压冷剂蒸汽管进入所述吸收器,完成冷剂循环;
二级网回水由二级网回水入口进入吸收器吸收一部分热量,经过所述温水管,进入所述冷凝器后再吸收一部分热量,最后温水从二级网回水出口排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采用吸收式热泵进行冷凝水余热回收,冷凝水的温度可降至25度,突破常规换热只能至接近二网50℃的温度,最大限度的利用冷凝水的余热资源;
吸收式热泵的电耗小,主要电耗仅溶液泵,1MW额定供热量的机组泵的电功率仅4kW;
采用吸收式热泵回冷凝水余热,普通壳管式汽水换器的凝结水出水温度在75度,冷凝水余热的能源节约占比8.71%。螺旋缠绕管换热器的凝结水出水温度较低,一般在55度左右,能源节约占比5.23%;
采用吸收式热泵的新型余热回收系统,仅需要初次对系统进行补水,后期运行采用30℃以下的低温冷凝水补水,无需采用经软化后的自来水补水,节省系统运行费用。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常规冷凝水余热利用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新型采暖用蒸汽冷凝水余热回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吸收式热泵的系统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参阅图2,一种新型采暖用蒸汽冷凝水余热回收系统,包括汽水换热器2和吸收式热泵机组1,所述汽水换热器2的一侧分别通过第一钢管11和第三钢管13与汽液分离器8并联相连接,所述汽水换热器2的另一侧连有并联的第二钢管12和第四钢管14;
所述吸收式热泵机组1的一侧连有并联的第六钢管16和第五钢管15,所述第六钢管16与所述吸收式热泵机组1相离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钢管12相连通,所述第五钢管15与所述吸收式热泵机组1相离的一端与所述第三钢管13相连通。
所述吸收式热泵机组1的一侧还连有并联的第九钢管19和第十钢管110,所述第九钢管19与所述吸收式热泵机组1相离的一端与冷凝水箱3相连通;所述第十钢管110与所述吸收式热泵机组1相离的一端与所述第九钢管19相连通。
所述吸收式热泵机组1的另一侧并联的连有第七钢管17和第八钢管18,所述第七钢管17与所述吸收式热泵机组1相离的一端与采暖二级回水口相连通;所述第八钢管18与所述吸收热泵机组1相离的一端与所述第七钢管17相连通。
所述第二钢管12与所述汽水换热器2相离的一端与采暖二级网供水口相连接;所述第四钢管14与所述汽水换热器2相离的一端与第七钢管17相连通;所述第二钢管12与所述第七钢管17之间通过第十五钢管115相连通。
所述第三钢管13通过第五钢管15与冷凝水相3相连通;所述第十钢管110通过第十三钢管113与冷凝水相3相连通。
所述冷凝水箱3分别通过第十四钢管114和第十二钢管112与所述第十七钢管117相连通;所述冷凝水箱3与自来水入水口之间安装有软水器4。
所述第十四钢管114上安装有补水泵7;所述第十三钢管113上安装有冷凝水循环泵6,所述第七钢管17上依次安装有二级网循环泵5;所述第十二钢管112上安装有电磁阀130;所述第七钢管17和所述第十五钢管115上均安装有旁通蝶阀10;所述第十钢管110上安装有旁通截止阀811;所述第一钢管11和所述第六钢管16上均安装有电动调节阀120;所述第五钢管15和第三钢管13上均安装有疏水阀9。
请参阅图3,所述吸收式热泵机组1包括发生器105、吸收器108、蒸发器107和冷凝器106,所述发生器105与所述吸收器108之间通过并联的稀吸收液管208和浓吸收液管204相连接;所述吸收器108通过温水管202与所述冷凝器106相连接;所述吸收器108通过低压冷凝蒸汽管207与所述蒸发器107相连接;所述蒸发器107通过冷剂气液混合管206与所述冷凝器106相连接;所述冷凝器106通过冷剂蒸汽管203与所述发生器105相连接;
所述稀吸收液管208上安装有吸收液泵109,所述浓吸收液管204上安装有调节阀201,所述冷剂气液混合管206上安装有节流阀200;
所述发生器105分别与驱动热源蒸气入口和高温冷凝水出口相通;所述吸收器108与二次网回水入口相通;所述蒸发器107分别与高温冷凝水进口和低温冷凝水入口相连通;所述冷凝器106与二级网回水出口相连通。
一种新型采暖用蒸汽冷凝水余热回收系统,包括如下流程:
市政管网来的过热蒸汽,经过所述汽液分离器8、所述电动调节阀120后,在所述汽水换热器2和所吸收式热泵机组1中换热冷凝,通过所疏水阀9,与来所自汽液分离器8的冷凝水汇合之后,进入所述冷凝水箱3高温水部分;
所述冷凝水箱3中的高温冷凝水,通过所述冷凝水循环泵6泵入所述吸收式热泵机组1内提取余热,然后低温冷凝水进入所述冷凝水箱3低温水部分,利用所述补水泵7将所述冷凝水箱3低温冷凝水泵入采暖系统二级管网,为系统补水;
采暖二级网回水经过所述二级网循环泵5后,在所述切换蝶阀10关闭的情况下进入所述吸收式热泵机组1,吸收一部分热量后进入所述汽水换热器2中继续换热,达到二次管网供水温度;
系统初次运行补水由自来水管网来,经过所述软水器4,进入所述冷凝水箱3低温部分,再通过所述补水泵7对系统二次网进行初次补水。
所述吸收式热泵机组1的操作流程为:
由市政蒸汽管网来的过热蒸汽由所述驱动热源蒸汽入口进入所述发生器105,加热稀吸收液,稀吸收液吸收热量后分离出冷剂蒸汽,变成浓吸收液;
浓吸收液从所述浓吸收液管道204,经过所述调节阀201进入所述吸收器108,浓吸收液在所述吸收器108内吸收低温冷剂蒸汽后变成稀吸收液,通过所述吸收液泵109及所述稀吸收液管道208后进入所述发生器105,完成吸收液循环;
从所述发生器105产生的高温冷剂蒸汽,经过所述高温冷剂蒸汽管道203进入所述冷凝器106,在所述冷凝器106内放热凝结成冷剂液体,经过所述冷剂液体管道205及所述节流阀200后,由所述冷剂汽液混合管道206进入所述蒸发器107,在所述蒸发器107内完全蒸发后变成低温冷剂气体,由所述低压冷剂蒸汽管207进入所述吸收器108,完成冷剂循环;
二级网回水由二级网回水入口进入吸收器吸收一部分热量,经过所述温水管202,进入所述冷凝器106后再吸收一部分热量,最后温水从二级网回水出口排除。
吸收式热泵采用水为制冷剂,溴化锂为吸收剂。吸收式热泵驱动部分采用高温热源,仅有溶液泵少量耗电,不同于普通热泵采用电驱动,耗电量比较大。吸收式热泵机组系统分为冷剂循环和溶液循环:
冷剂循环:驱动热源加热发生器,发生器中产生的制冷剂蒸汽在冷凝器中冷凝成冷剂水,经U型管进入蒸发器,在低压下蒸发,产生制冷效应。
溶液循环:发生器中流出的浓溶液降压后进入吸收器,吸收由蒸发器产生的冷剂蒸汽,形成稀溶液,用泵将稀溶液输送至发生器重新加热形成浓溶液。
吸收式热泵回收余热的优势
吸收式热泵的制热功率可以在0.5~10MW之间选择,其特点主要有:
1)回收蒸汽凝结水余热,减少蒸汽耗量;
2)增大蒸汽热网供热能力;
3)有效减小一次网管径,节约投资;
4)以蒸汽热网热量来驱动设备运行,减少电力消耗;
5)可对低品位冷凝水回收利用,减少二次网水耗量;
6)机组型式多样,可满足热用户不同的温度、压力需求;
因此,采用吸收式热泵进行冷凝水余热回收,节约能源、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余热回收供热系统采用蒸汽驱动吸收式溴化锂热泵机组作为余热资源的提取设备。它能够利用市政管网的蒸汽驱动,回收低品位的热能转化为高品质的热能。
实施例一
湖北某集团公司工业家属区供热改造项目,供热面积约122474m2,共39栋住宅,1598户。原有小区供热系统冷凝水直接排放,现增加吸收式热泵对蒸汽冷凝水余热进行回收,用于小区供热,减小采暖系统的蒸汽耗量。
一级蒸汽网设计参数1.3MPa(g)、300℃,运行参数为:0.6Mpa,180℃;
二级网供暖热媒供回水设计温度为75℃/50℃,设计压力为0.9MPa;
住宅供热面积约122474m2,总热负荷约7348kW。
现增加一台余热吸收式热泵,系统主换热器采用螺旋缠绕管换热器,依据设计工况,凝结水出水设计温度在55℃,将系统换热器冷凝水、气液分离器冷凝水、及吸收式热泵驱动后的冷凝水汇集到冷凝水箱(系统补水可利用此水箱)。再将55℃的冷凝水进入热泵机组进行余热回收,冷凝水温度降至25℃,用作二次网补水。
蒸汽换热原理:以蒸汽为热源的民用小区集中供暖热力站或工业用换热站,汽-水换热器(螺旋缠绕管换热器)、汽水分离器及吸收式热泵出来的约55℃冷凝水,在冷凝水箱内汇集,再进入吸收式热泵机组内将热量提取。冷凝水的温度降至25℃以下,排至系统补水箱,为庭院二次管网进行补水。
二次网换热原理:蒸汽热力站的二次侧管网50℃的采暖回水,首先进入吸收式热泵机组加热至54℃,然后进入螺旋缠绕管换热器再加热至75℃。
汽-水换热站系统组成:换热部分、冷凝水回收部分及补水部分组成;
换热部分组成:汽-水换热器、汽液分离器、循环水泵和管道阀门等组成;
冷凝水回收部分组成:板式换热器、冷凝水箱、冷凝水泵和管道阀门组成;
补水部分组成:全自动软水器、补水泵和补水管道及阀门等组成;设备选型
1、吸收式热泵设备选型:
1)供暖系统蒸汽用量
该采暖系统的蒸汽耗量:qx=11T/h
2)系统冷凝水由55℃降至25℃提取的热量:Qx=383.5kW
3)吸收式机组的额定供热量选取:
机组的设计供热量:Qe=1.15*Qs=1.15*(Qq+Qx)=1067kW
按照选型手册吸收式热泵的额定供热量选择为1MW。
吸收式热泵采用小型模块化机组,热泵的蒸汽侧电磁阀依据冷凝水出口温度进行调节。
2、冷凝水箱选型:
系统的冷凝水箱与补水箱共用。冷凝水箱的设计容量:
Vl=0.5*qx=0.5h*11T/h=5.5T
冷凝水箱容积选用6m3,低温区容积3m3,高温区容积3m3,系统补水从低温区底部接口,溢流接至高温区顶部;吸收式热泵循环水供水从高温区底部接口,热泵出水接至低温区顶部,冷凝水箱设置低液位报警。
3、冷凝水循环泵选型:
冷凝水循环的采用单级立式循环泵,循环泵流量11m3/h,扬程10mH2O。与冷凝水箱最低液位和吸收式机组冷凝水出口最低温度连锁控制。
不同冷凝水温度下余热回收对比
冷凝水余热回收吸收式热泵机组在不同的冷凝水进水温度下的效率也是不同的,现对系统冷凝水温度为75℃、65℃、55℃及45℃情况下进行对比分析:
表1不同冷凝水出水温度下冷凝水的热回收对比
Figure BDA0002801813500000101
Figure BDA0002801813500000111
注:以上设计参数考虑负荷率70%情况下计算得出。住宅采暖按照一个采暖季90天,每天24小时考虑。
经济效益
依据表1的四种工况下冷凝水出水温度,对该系统产生的经济效益进行对比分析,如下表:
表2不同冷凝水出水温度下余热利用经济效益分析
Figure BDA0002801813500000112
注:以上设计参数考虑负荷率70%情况下计算得出。住宅采暖按照一个采暖季90天,每天24小时考虑。
按本案例中螺旋缠绕管换热器出水温度55℃,选用的吸收式热泵机组额定供热负荷1MW,机组的造价约30万,加上6m3冷凝水箱、2台0.75kW的冷凝水循环泵的工程节能改造总投资约45万元。按照70%的负荷率计算,年节省蒸汽费用在39.15万元,热泵系统耗电4.96万元,整个系统的投资回收期在1.3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新型采暖用蒸汽冷凝水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汽水换热器(2)和吸收式热泵机组(1),所述汽水换热器(2)的一侧分别通过第一钢管(11)和第三钢管(13)与汽液分离器(8)并联相连接,所述汽水换热器(2)的另一侧连有并联的第二钢管(12)和第四钢管(14);
所述吸收式热泵机组(1)的一侧连有并联的第六钢管(16)和第五钢管(15),所述第六钢管(16)与所述吸收式热泵机组(1)相离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钢管(11)相连通,所述第五钢管(15)与所述吸收式热泵机组(1)相离的一端与所述第三钢管(13)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采暖用蒸汽冷凝水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式热泵机组(1)的一侧还连有并联的第九钢管(19)和第十钢管(110),所述第九钢管(19)与所述吸收式热泵机组(1)相离的一端与冷凝水箱(3)相连通;所述第十钢管(110)与所述吸收式热泵机组(1)相离的一端与所述第九钢管(19)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采暖用蒸汽冷凝水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式热泵机组(1)的另一侧并联的连有第七钢管(17)和第八钢管(18),所述第七钢管(17)与所述吸收式热泵机组(1)相离的一端与采暖二级回水口相连通;所述第八钢管(18)与所述吸收热泵机组(1)相离的一端与所述第七钢管(17)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采暖用蒸汽冷凝水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钢管(12)与所述汽水换热器(2)相离的一端与采暖二级网供水口相连接;所述第四钢管(14)与所述汽水换热器(2)相离的一端与第七钢管(17)相连通;所述第二钢管(12)与所述第七钢管(17)之间通过第十五钢管(115)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采暖用蒸汽冷凝水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钢管(13)通过第五钢管(15)与冷凝水箱(3)相连通;所述第十钢管(110)通过第十三钢管(113)与冷凝水箱(3)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采暖用蒸汽冷凝水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水箱(3)分别通过第十四钢管(114)和第十二钢管(112)与所述第十七钢管(117)相连通;所述冷凝水箱(3)与自来水入水口之间安装有软水器(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采暖用蒸汽冷凝水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十四钢管(114)上安装有补水泵(7);所述第十三钢管(113)上安装有冷凝水循环泵(6),所述第七钢管(17)上依次安装有二级网循环泵(5);所述第十二钢管(112)上安装有电磁阀(130);所述第七钢管(17)和所述第十五钢管(115)上均安装有旁通蝶阀(10);所述第十钢管(110)上安装有旁通截止阀(811);所述第一钢管(11)和所述第六钢管(16)上均安装有电动调节阀(120);所述第五钢管(15)和第三钢管(13)上均安装有疏水阀(9)。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型采暖用蒸汽冷凝水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式热泵机组(1)包括发生器(105)、吸收器(108)、蒸发器(107)和冷凝器(106),所述发生器(105)与所述吸收器(108)之间通过并联的稀吸收液管(208)和浓吸收液管(204)相连接;所述吸收器(108)通过温水管(202)与所述冷凝器(106)相连接;所述吸收器(108)通过低压冷凝蒸汽管(207)与所述蒸发器(107)相连接;所述蒸发器(107)通过冷剂气液混合管(206)与所述冷凝器(106)相连接;所述冷凝器(106)通过冷剂蒸汽管(203)与所述发生器(105)相连接;
所述稀吸收液管(208)上安装有吸收液泵(109),所述浓吸收液管(204)上安装有调节阀(201),所述冷剂气液混合管(206)上安装有节流阀(200);
所述发生器(105)分别与驱动热源蒸气入口和高温冷凝水出口相通;所述吸收器(108)与二次网回水入口相通;所述蒸发器(107)分别与高温冷凝水进口和低温冷凝水入口相连通;所述冷凝器(106)与二级网回水出口相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新型采暖用蒸汽冷凝水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流程:
市政管网来的过热蒸汽,经过所述汽液分离器(8)、所述电动调节阀(120)后,在所述汽水换热器(2)和所吸收式热泵机组(1)中换热冷凝,通过所疏水阀(9),与来所自汽液分离器(8)的冷凝水汇合之后,进入所述冷凝水箱(3)高温水部分;
所述冷凝水箱(3)中的高温冷凝水,通过所述冷凝水循环泵(6)泵入所述吸收式热泵机组(1)内提取余热,然后低温冷凝水进入所述冷凝水箱(3)低温水部分,利用所述补水泵(7)将所述冷凝水箱(3)低温冷凝水泵入采暖系统二级管网,为系统补水;
采暖二级网回水经过所述二级网循环泵(5)后,在所述切换蝶阀(10)关闭的情况下进入所述吸收式热泵机组(1),吸收一部分热量后进入所述汽水换热器(2)中继续换热,达到二次管网供水温度;
系统初次运行补水由自来水管网来,经过所述软水器(4),进入所述冷凝水箱(3)低温部分,再通过所述补水泵(7)对系统二次网进行初次补水。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新型采暖用蒸汽冷凝水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式热泵机组(1)的操作流程为:
由市政蒸汽管网来的过热蒸汽由所述驱动热源蒸汽入口进入所述发生器(105),加热稀吸收液,稀吸收液吸收热量后分离出冷剂蒸汽,变成浓吸收液;
浓吸收液从所述浓吸收液管道(204),经过所述调节阀(201)进入所述吸收器(108),浓吸收液在所述吸收器(108)内吸收低温冷剂蒸汽后变成稀吸收液,通过所述吸收液泵(109)及所述稀吸收液管道(208)后进入所述发生器(105),完成吸收液循环;
从所述发生器(105)产生的高温冷剂蒸汽,经过所述高温冷剂蒸汽管道(203)进入所述冷凝器(106),在所述冷凝器(106)内放热凝结成冷剂液体,经过所述冷剂液体管道(205)及所述节流阀200后,由所述冷剂汽液混合管道(206)进入所述蒸发器(107),在所述蒸发器(107)内完全蒸发后变成低温冷剂气体,由所述低压冷剂蒸汽管(207)进入所述吸收器(108),完成冷剂循环;
二级网回水由二级网回水入口进入吸收器吸收一部分热量,经过所述温水管(202),进入所述冷凝器(106)后再吸收一部分热量,最后温水从二级网回水出口排除。
CN202011352865.6A 2020-11-27 2020-11-27 一种新型采暖用蒸汽冷凝水余热回收系统 Pending CN11250361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52865.6A CN112503610A (zh) 2020-11-27 2020-11-27 一种新型采暖用蒸汽冷凝水余热回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52865.6A CN112503610A (zh) 2020-11-27 2020-11-27 一种新型采暖用蒸汽冷凝水余热回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03610A true CN112503610A (zh) 2021-03-16

Family

ID=749665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52865.6A Pending CN112503610A (zh) 2020-11-27 2020-11-27 一种新型采暖用蒸汽冷凝水余热回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03610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34664A (zh) * 2021-11-25 2022-03-25 苏州宇量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涂布机加热蒸汽凝结水余热回收装置
WO2023035448A1 (zh) * 2021-09-10 2023-03-16 青岛新奥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多热源互补联合供热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35448A1 (zh) * 2021-09-10 2023-03-16 青岛新奥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多热源互补联合供热系统
CN114234664A (zh) * 2021-11-25 2022-03-25 苏州宇量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涂布机加热蒸汽凝结水余热回收装置
CN114234664B (zh) * 2021-11-25 2023-12-01 苏州宇量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涂布机加热蒸汽凝结水余热回收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69835B (zh) 基于吸收式热泵和蓄热设备的热电解耦系统及运行方法
CN201662279U (zh) 开式江水源热泵区域供冷供热系统
CN103075841A (zh) 基于热泵新型低温热电冷联供系统
CN103115457B (zh) 烟气热能梯级利用耦合海水淡化技术的冷热水电四联供系统
CN1811303A (zh) 单效热泵/双效(或多效)制冷吸收式机组和热电冷联供系统
CN109855151B (zh) 一种利用吸收式热泵结合真空闪蒸的地热供暖系统
CN106839513A (zh) 电厂循环水余热热泵利用与自然水体蓄热结合的节能系统
CN106369866A (zh) 一种乏汽直接吸收式双效溴化锂热泵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12503610A (zh) 一种新型采暖用蒸汽冷凝水余热回收系统
CN112503782A (zh) 一种应用太阳能与溴化锂热泵的油田余热回收系统及方法
CN203717051U (zh) 联合循环低温余热回收装置
CN106402981A (zh) 电驱热泵大温差余热回收供热机组
CN108036384A (zh) 一种基于热电机组抽汽的能源站系统及运行方法
CN204693371U (zh) 一种直接回收汽轮机排汽余热并加热凝结水系统
CN214199238U (zh) 一种应用太阳能与溴化锂热泵的油田余热回收系统
CN204691833U (zh) 一种循环水余热利用装置
CN207585143U (zh) 一种太阳能辅助加热的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CN213983718U (zh) 一种新型采暖用蒸汽冷凝水余热回收系统
CN202902612U (zh) 一种洗浴废水两级热回收装置
CN216346355U (zh) 一种烟气凝结水多效余热回收系统
CN205980854U (zh) 一种采用直燃式吸收热泵的浴室余热回收系统
CN212378579U (zh) 小汽机乏汽回收再利用系统
CN210425636U (zh) 一种洗浴排水废热回收的污水源热泵系统
CN208671413U (zh) 低温核供热堆冷热联供装置
CN207585131U (zh) 一种太阳能辅助加热的第二类吸收式热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