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51857A - 透水性混凝土 - Google Patents

透水性混凝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51857A
CN1951857A CN 200510030578 CN200510030578A CN1951857A CN 1951857 A CN1951857 A CN 1951857A CN 200510030578 CN200510030578 CN 200510030578 CN 200510030578 A CN200510030578 A CN 200510030578A CN 1951857 A CN1951857 A CN 19518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crete
water
cement
aggregate
binding ag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1003057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孟庆春
王成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0510030578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951857A/zh
Publication of CN19518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5185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 Curing Cements, Concrete, And Artificial Ston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透水性混凝土,它包括以P.O42.5等级的水泥100重量份为基准;400-600重量份的碎石;1-10重量份的粘结剂;和20-40重量份的水。其中,所述粘结剂为苯乙烯-丁二烯类共聚物,所述骨料的粒度为5-40毫米。采用本发明的混凝土透水率可达10-40毫米/秒;其抗压强度可达15-35MPa。本发明的透水性混凝土成本低廉,适用于人行道、轻型道路、广场和停车场,特别适用于排水困难的地方。

Description

透水性混凝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用混凝土,更特别地,涉及一种透水性混凝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城市的道路、广场和建筑物的大量增加,造成雨水的大量流失,不能有效渗入土壤。另外,由于城市人口的增加,生活和工业用水的需求急剧增加,对地下水的持续开采导致地下水位的下降,严重影响了自然界的水环境。水环境的影响造成植被和地表生物的生存环境的破坏,甚至影响到气候。
目前,城市透水道路主要包括沥青路面和混凝土路面。沥青路面在日晒之下会使沥青熔结,从而降低其透水性能。因此,发展透水性沥青路面变得非常困难。
目前使用较多的是混凝土路面,并且业界对透水性混凝土也已作了大量研发。例如,有人曾提出这样一种混凝土,该混凝土含有300-400公斤/米水泥,0.005-0.1重量份(按水泥1重量份计)的丙烯酸树脂类粘合剂;0.35-0.45重量份(按水泥1重量份计)的水和粒度小于5mm的骨料(碎石)。这种混凝土的透水性较好。但是,由于所使用的丙烯酸树脂粘合剂价格较贵,且所使用的骨料粒度较小,因此生产成本较高,因此,在实际使用中,该中混凝土路面的成本过高,导致无法大规模的应用到基础建设中,特别是路面铺设。另外,采用上述工艺制造的混凝土的透水率和抗压强度都不够理想的缺陷。
发明内容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成本低廉,透水性理想的混凝土,以适应道路建设的需求。发明人经过不断试验而得到的结果是,选用不同的粘结剂,可以适用更大粒度的骨料来制备高强度、高透水率的混凝土,并且降低生产成本。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本低廉、透水率高的混凝土,适用于人行道、轻型道路、广场和停车场,特别适用于排水困难的地方。
本发明的透水性混凝土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以水泥100重量份为基准;400-600重量份的骨料;1-10重量份的粘结剂;和20-40重量份的水,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剂为苯乙烯-丁二烯类共聚物粘结剂,所述骨料的粒度为5-35mm。
本发明的所述多孔透水混凝土中,所述水泥优选使用P.O 42.5等级的水泥,也可以使用同等级的其他水泥如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等。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所述水泥,所述粘结剂的含量优选为3-8重量份。若粘结剂用量大于8重量份,则成本过高,不适合用于基础道路等的建设;若粘结剂用量小于3重量份,则粘结强度不够,加工性差。
对于本发明中使用的骨料,若用量大于600重量份,则混凝土的粘结强度不够;若骨料用量小于400重量份,则透水率降低。另外,本发明的骨料的粒径较好的是5-35mm,更好的是10-25mm。
对于本发明的混凝土中的水,若水的用量大于40重量份,则透水率也降低;若水用量低于20重量份,则混凝土的混合变得困难。
对于本发明中使用的水泥,无特别限制,常用的普通水泥即可。
另外,本发明的混凝土除上述组分外,还可以添加各种添加剂,例如着色剂或者废混凝土等。
本发明的所述多孔透水混凝土中,混凝土的透水率为5-40毫米/秒。
本发明的所述多孔透水混凝土中,在自然养护28天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为15-35MPa。
这样,本发明的混凝土在保持高透水率的同时,还具有优良的抗压强度,并且由于所用骨料粒径范围较大,能就地取材,大大的降低成本。实际应用中,能使道路无积水,防止行人和车辆打滑;能使雨水储藏于道路中,从而有效降低路面温度;并且,由于雨水向土壤渗透,对地下水进行补给,从而有助于保持生态系统。本发明的多孔透水混凝土是一种理想的环保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来描述本发明的透水性混凝土。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以下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发明的宗旨对本发明的透水性混凝土作适当的改进或变化,例如采用其它类似水泥或粘结剂来替换本发明中的水泥或粘结剂,但都应该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将100千克的水泥(PO 42.5型)、31千克的水、8千克的粘结剂(苯乙烯-丁二烯类共聚物粘结剂,SN623型)、500千克粒度为5-35mm的骨料混合制备混凝土,自然养护28后,对其透水率和抗压强度进行测量。其中,抗压方法的测量可以按GB/T5003-2002或JTJ053-94实验进行。透水率的测量方法如下:
1),制备测量用的周边壁垂直的混凝土试件;
2),将试件平放,然后把无底玻璃筒放在上面,四面对齐。
3),用塑料纸将试件和无底玻璃筒下部一起包裹严密,再用宽带胶从外面绕紧;试件上下面不得有包裹或阻塞处,试件和塑料纸之间不得有缝隙;试件和无底玻璃筒下部包裹搭接处必须大于5cm,以防止水从搭接处泄漏;
4),用量筒量水倒入水桶中备用,记录桶中水量V;
5),把大漏斗放在玻璃筒上。准备秒表,然后将水桶中水均匀倒入漏斗。倒水过程中,要始终保持玻璃筒中水面高于试件面;从开始倒水时启动秒表计时;
6),桶中水倒完后,待试件表面上无积水时,结束计时;并记录时间T。
透水率Ts按下式计算,计算结果精确至0.1。
Ts=V/(S×T)×10
式中:Ts--透水率,mm/sec;
V--透水量,ml;
S--试件上表面积,cm2
T--透水时间,sec。
以两次平行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透水率的测定值。
测量结果如下表1所示。
实施例2
将100千克的水泥(PO 42.5型)、27千克的水、4千克的粘结剂(SN623型)、468千克粒度为8-35mm的骨料混合制备混凝土,自然养护28后,采用实施例1中的方法测量其透水率和抗压强度。结果如下表1所示。
实施例3
将100千克的水泥(PO 42.5型)、32千克的水、2千克的粘结剂(SN623型)、518千克粒度为8-35mm的骨料混合制备混凝土,自然养护28后,采用实施例1中的方法测量其透水率和抗压强度。结果如下表1所示。
实施例4
将100千克的水泥(PO 42.5型)、36千克的水、3千克的粘结剂(SN623型)、500千克粒度为8-35mm的骨料混合制备混凝土,自然养护28后,采用实施例1中的方法测量其透水率和抗压强度。结果如下表1所示。
实施例5
将100千克的水泥(PO 42.5型)、30千克的水、5千克的粘结剂(SN623型)、500千克粒度为8-35mm的骨料混合制备混凝土,自然养护28后,采用实施例1中的方法测量其透水率和抗压强度。结果如下表1。
表1
实施例   水泥(kg)     水(kg)   粘结剂(kg)   骨料(kg)  抗压强度(MPa)   透水率(mm/sec.)
    1     100     31     8     500     33.5     20
    2     100     27     4     468     17.9     25
    3     100     32     2     518     9.1     12
    4     100     36     3     500     15.2     4
    5     100     30     5     500     28.4     22
对比实施例
对比例1
将100克水泥,35千克水,4.0千克粘结剂(丙烯酸树脂类)和450千克粒度为1.0-5.0mm的骨料混合来制备混凝土,自然养护28天,采用实施例1中的方法测量其透水率和抗压强度。结果如下表2所示。
对比例2
将100克水泥,40千克水,4.0千克粘结剂(丙烯酸树脂类)和500千克粒度为1.0-5.0mm的骨料混合来制备混凝土,自然养护28天,采用实施例1中的方法测量其透水率和抗压强度。结果如下表2所示。
对比例3
将100克水泥,45千克水,4.5千克粘结剂(丙烯酸树脂类)和550千克粒度为1.0-5.0mm的骨料混合来制备混凝土,自然养护28天,采用实施例1中的方法测量其透水率和抗压强度。结果如下表2所示。
表2
  对比实施例   水泥(kg)     水(kg)   粘结剂(kg)    骨料(kg)  抗压强度(MPa)   透水率(mm/sec.)
    1     100     33     4.0     450     25.8     7.6
    2     100     40     4.0     500     28.2     1.2
    3     100     45     4.5     550     27.5     4.4
从上面的实施例和对比实施例可以看出,通过使用特定的粘结剂,和更大粒度的骨料,本发明的透水性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透水率被大大提高,并且由于采用的原料的成本低廉,降低了混凝土的生产成本,从而更适合用于混凝土路面的施工。

Claims (5)

1.一种透水性混凝土,它包括:以水泥100重量份为基准;400-600重量份的碎石;1-10重量份的粘结剂;和20-40重量份的水。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剂为苯乙烯-丁二烯类共聚物粘结剂,所述骨料的粒径为3-35毫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水性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为P.O 42.5等级的水泥。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透水性混凝土,其特征在于,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所述水泥,所述粘结剂的含量为3-8重量份。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透水性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的透水率为1-40毫米/秒。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透水性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为15-35MPa。
CN 200510030578 2005-10-17 2005-10-17 透水性混凝土 Pending CN195185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10030578 CN1951857A (zh) 2005-10-17 2005-10-17 透水性混凝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10030578 CN1951857A (zh) 2005-10-17 2005-10-17 透水性混凝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51857A true CN1951857A (zh) 2007-04-25

Family

ID=380584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510030578 Pending CN1951857A (zh) 2005-10-17 2005-10-17 透水性混凝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951857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95586A (zh) * 2016-10-26 2017-03-15 重庆绿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乳化沥青改性透水混凝土
CN110590240A (zh) * 2019-09-03 2019-12-20 温州春桦秋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海绵城市渗水砖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95586A (zh) * 2016-10-26 2017-03-15 重庆绿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乳化沥青改性透水混凝土
CN110590240A (zh) * 2019-09-03 2019-12-20 温州春桦秋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海绵城市渗水砖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701103B2 (en) Paving method of water-permeable concrete
JP2551916B2 (ja) 道路舗装のための高強度透水性樹脂舗装組成物とその舗装体
CN106167380A (zh) 一种铁尾矿防堵塞透水混凝土路面及其制备方法
CN102491703B (zh) 一种钢渣水稳基层材料
CN107226648B (zh) 一种金刚砂尾矿复合型砂基生态透水砖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29071B (zh) 一种聚天门冬氨酸酯胶粘石透水路面材料
CN101255040A (zh) 用建筑废弃物制备再生筑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施工方法
CN107382358A (zh) 一种适用于重载路面的透水碱矿渣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7673699B (zh) 一种高强高透水率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03661B (zh) 一种透水再生沥青混合料路面砖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52519A (zh) 一种无机淤泥固化剂、筑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0535258C (zh) 一种土壤固化剂的使用方法
CN106431099A (zh) 一种透水通气型生态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88901A (zh) 一种用铁尾细砂改良膨胀土的方法及其施工方法
CN105541373A (zh) 一种高强度透水混凝土砖
CN111517734A (zh) 一种低裂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材料及制备和施工方法
CN106278005A (zh) 无机系透水混凝土及其施工工艺和应用
CN101244910A (zh) 一种以环氧树脂为粘合剂的碎石透水路面混合物
CN1951857A (zh) 透水性混凝土
CN107445544A (zh) 一种透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84289A (zh) 透水性混凝土
CN107902944A (zh) 一种道路透水路面用混凝土外加剂
KR100874496B1 (ko) 제강슬래그가 혼합된 도로 포장재용 조성물 및 이를 이용한도로 흙포장방법
KR101136118B1 (ko) 보투수성 폴리머 시멘트 모르타르 조성물, 이를 이용한 경계석 블록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6396534A (zh) 采用混凝土搅拌站废水烘干粉制备的快速修补混凝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57 Notification of unclear or unknown address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Wang Chengquan

Document name: Notice of publication of application for patent for invention

C57 Notification of unclear or unknown address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Meng Qingchun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of Passing Examination on Formalities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7 Notification of unclear or unknown address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Meng Qingchun

Document name: the First Notification of an Office Ac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7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