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43230A - 投影仪布置 - Google Patents

投影仪布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43230A
CN1943230A CNA2005800115201A CN200580011520A CN1943230A CN 1943230 A CN1943230 A CN 1943230A CN A2005800115201 A CNA2005800115201 A CN A2005800115201A CN 200580011520 A CN200580011520 A CN 200580011520A CN 1943230 A CN1943230 A CN 19432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projecting cell
projecting
light
gener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8001152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Z·法丘斯
M·卡姆
E·措伊迪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Deutschland GmbH
Original Assignee
Sony International Europe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International Europe GmbH filed Critical Sony International Europe GmbH
Publication of CN19432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4323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4Projection arrangements for image reproduction, e.g. using eidopho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35/00Stereoscopic photography
    • G03B35/18Stereoscopic photography by simultaneous viewing
    • G03B35/22Stereoscopic photography by simultaneous viewing using single projector with stereoscopic-base-defining system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2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adapted for projection of either still pictures or motion pictur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35/00Stereoscopic photography
    • G03B35/18Stereoscopic photography by simultaneous viewing
    • G03B35/26Stereoscopic photography by simultaneous viewing using polarised or coloured light separating different viewpoint imag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sting, Inspecting, Measuring Of Stereoscopic Televisions And Television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Stereoscopic And Panoramic 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所提出的投影仪布置(10)包含第一图像生成和投影单元(11)和第二图像生成和投影单元(12)。第一或二维投影/显示模式以及第二、立体或投影/显示模式可通过协同第一和第二图像生成和投影单元(11,12)来实现。所述第二图像生成和投影单元(12)适合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一图像生成和投影单元(11)的无用光(L1′)并基于所述无用光(L1′)生成其相应的第二图像(I2)。

Description

投影仪布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投影仪布置。
背景技术
当今,图像显示和图像投影技术变得越来越普及和重要,尤其是在电子装置以及用于信息交换和显示的设备方面变得日益普及和重要。
变得日益重要的方面是实现立体或三维投影能力。然而,实现这样的立体或三维显示或投影能力的已知设备所具有的缺点是对于相应的实现所必需的光学部件的数目不同。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能够实现二维以及立体或三维投影功能并且在减小空间消耗的情况下同时其操作也是容易和灵活的投影仪布置。
按照本发明,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表征特征的投影仪布置可达到该目的。另一方面,按照本发明,通过具有独立权利要求3的表征特征的投影仪布置可达到该目的。本发明投影仪布置的优选实施例属于从属权利要求的范围。
按照本发明的投影仪布置包含能够生成第一图像并且能够以复显图像的二维方式投影或显示所述第一图像的第一图像生成和投影单元。另外,设置了能够生成第二图像并且能够以所述复显图像的二维方式投影或显示所述第二图像的第二图像生成和投影单元。按照本发明,所述第一和第二图像生成和投影单元适合于和/或被布置成可协同实现第一或二维投影/显示模式,其中所述复显图像以精确的二维方式被投影和/或被显示。另外,所述第一和第二图像生成和投影单元适合于和/或被布置成可协同实现第二、立体或三维投影/显示模式,其中所述复显图像以立体或三维的方式被投影和/或被显示。
按照本发明目的的第一解决方案,所述第一和第二图像生成和投影单元作为相对于彼此可分开连接的模块来构成。所述第一图像生成和投影单元适合于可在所述第一或二维投影/显示模式下作为独立于第二图像生成和投影单元的单机装置被操作或者可操作。
因此,此目的的第一解决方案背后的基本概念是,以其特别是在所述第二、立体或三维投影/显示模式下可以被组合或者被连接的方式布置和/或修改所述第一和第二图像生成和投影单元。另外,所述第一和第二图像生成和投影单元可以被移去或者是彼此分离,尤其是在所述第一或二维投影/显示模式下。
按照本发明目的的可选用的解决方案,所述第二图像生成和投影单元适合于和/或被布置成可接收来自所述第一图像生成和投影单元的无用光并且基于所述无用光或其中的一部分或其中的派生物生成相应的第二图像。
因此,本发明目的的第二解决方案的关键概念是,通过布置和/或修改所述第二图像生成和投影单元以其可接收来自所述第一图像生成和投影单元的未使用的光(即无用光)的方式避免为第二图像生成和投影单元保留不同照明单元或照明器的必要性,所述的来自所述第一图像生成和投影单元的无用光在所述第一图像生成和投影单元生成相应的第一图像的过程中未被所述第一图像生成和投影单元所使用。因此,按照第二解决方案,可以产生投影仪布置的若干部件或部分的数目。
两种备选方案彼此可以组合以便达到具有两个图像生成和投影单元的投影仪布置,所述的两个图像生成和投影单元可以彼此分离或连接并且当第二图像生成和投影单元使用第一图像生成和投影单元在其图像生成过程中未使用的无用光时只需要一个光发生元件。
按照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一图像生成和投影单元适合于和/或被布置成可接收和/或生成主要照明光。
按照这种测量的第一备选方案,外部光发生装置或照明器装置可用于本发明投影仪布置的图像生成和投影过程。可选地或另外,第一图像生成和投影单元可以适合于和/或被布置成可独立生成主要照明光。
按照后一种备选方案,所述第一图像生成和投影单元可包含照明单元以及尤其包含照明器装置等等。
另外优选地,以只有主要照明光的一部分或其中的分量被用于生成所述第一图像的方式修改和/或布置所述第一图像生成和投影单元。
因此,所述第一图像生成和投影单元可以优选地适合于和/或被布置成可提供未用于生成所述第一图像的所述主要照明光的一部分或分量作为无用光,特别用于第二图像或投影单元。
按照本发明另外有利的实施例,所述第一图像生成和投影单元和/或所述第二图像生成和投影单元可分别包含:图像生成单元,尤其是相应的LCD面板,用于生成相应的第一和第二图像;分束单元,尤其是相应的偏振选择性分束立方体或装置;和/或投影单元,用于投射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
按照本发明另外的备选方案,所述第一图像生成和投影单元优选地包含用于时间序列色彩选择的色彩切换单元,尤其是反射电子色彩切换RECS。
所述色彩切换单元可以被布置和/或被修改以便于接收光,反射所述接收的光的第一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在第一光谱范围内,并且透射所述接收的光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在第二光谱范围内。
另外优选地,所述色彩切换单元被布置和/或被修改以便于以对称的方式将其放置于照明路径上,和/或以便于在反射模式下为所述第一图像生成和投影单元工作以及在透射模式下为所述第二图像生成和投影单元工作。
另外或另一方面,所述第一图像生成和投影单元可包含接口部分,借助于此,可将所述无用光提供给所述第二图像生成和投影单元。
在后两种讨论的情形中,优选地,所述接口部分至少部分基于所述色彩选择单元。
换句话说,本发明的这些和另外的方面通过参考下面的说明来解释:
本发明尤其涉及立体投影单元的模块结构体系。本发明的目标是提供模块化立体投影单元来产生立体或3D图像。通过使用具有每只眼的互补偏振的眼镜,在透视图中可产生背面投影的图像。
模块化原理提供了两个单元,其中一个单元是由照明器、照明部分、具有成像器的分束部件和投影部分组成的投影模块。该单元可以和具有单个成像器装置的投影仪相比拟。
第二部分包括具有第二成像器的分束部分和投影部分。在此处,第一部分可用作标准的单机2D投影单元,用于正面和背面投影。立体或3D单元可仅仅在半透明背面投影屏幕的情况下使用背面投影模式,其保持了偏振。
取决于应用,可生成2D和立体或3D图像。该装置为紧凑的2D投影单元,其具有用于立体投影的可容易堆叠的立体或3D模块。这种灵活性允许多种用途。
产生立体图像的最简单的方法是将两个投影仪堆叠在一起或者彼此放置在一起使用。两个投影仪被放置在半透明屏幕的后面(背面投影),这样它们的图片是关联的(精确重叠的)。
每幅图片在不同的偏振状态下被投射。
示例:右眼的图片以p-偏振光被投射,左眼的图片以s-偏振光被投射。观察者必须佩戴右眼前方为具有p-偏振器的镜片以及左眼前方为具有s-偏振器的镜片,以避免来自左眼图片的光到达右眼以及相应地来自右眼图片的光到达左眼。只有在这种配置中,观察者可接收到立体图片。
目前,必须使用两个投影仪。两个投影仪发射必须彼此垂直的线性偏振光。这可通过在其中一个投影仪的投影镜头之后放置延迟器以此转变偏振状态来实现。
下面给出了现有技术的立体或3D投影仪的某些优点:
■需要两个投影仪装置,即两个电源、两个照明器、两个照明系统,
■另外,为了两个投影仪的同步需要外部信号处理,
■需要另外的外部延迟器来分别将偏振级转向另外的投影仪的偏振级,以及
■空间需求相当大。
一般的概念是这种投影装置的模块性和应用的自由度。发明的装置可在2D或立体或3D投影模式下使用。另外,可以决定在正面或背面投影应用中使用2D投影模式。
基本模块可以是使用反射色彩操作部分(如反射电子色彩切换或RECS)的单面板投影仪。利用这个基本模块,可投射标准的2D图像。其主要由照明器、照明光学部件、分束部件、RECS、微型显示器和投影镜头组成。另外还包括驱动电子装置。
可选插入的立体或3D模块由一个分束部件、一个微型显示器和一个投影镜头组成。另外,还可实现用于显示的驱动芯片。
以下列方式对两部分进行设计,即在连接之后,将通过基本部分的照明系统照亮两个显示器。光学接口在RECS后面。
在标准的单面板系统中,比如几乎占总光量的大约2/3的未使用光部分被波长选择性部件反射或吸收并且因此不再对显示器的照明有用。按照本发明,第二面板使用这种来自第一面板的未使用光。
两种显示器被布置成与RECS和照明系统的其余部分等距。这就是为什么不需要另外的照明系统或自适应光学部件的原因。至于屏幕上图像的相关性,在这种配置中,可将两个投影镜头放置在彼此非常短的距离内,这允许紧凑的结构体系并且甚至允许距屏幕较短的投影距离。
下面简短描述RECS的工作原理:
为了解释立体投影仪的工作原理,选择了RECS的一种色彩状态。在这种状态下,RECS将比如反射为λ2的绿光以及透射为λ3的洋红色光。
离开照明系统的为λ1的白光具有p-偏振状态。
光传过PBS并且到达RECS。在RECS处,光将被分成两部分λ2和λ3。在λ2另外被RECS反射之处,λ2的偏振级已经从p变为s。具有90°转变的偏振级的λ2光将被PBS1反射到显示器上。在这里,取决于显示模式,光λ2的偏振级将变化或不变化。如果显示转变偏振级的话,光λ2可离开系统朝向投影镜头。另外,光λ2保持偏振并且其被反射回RECS并且接着被反射回照明系统。
具有互补色彩λ3的光将被RECS透射而未改变其偏振方向。另外,其将被PBS2透射并且将到达显示器2。如果入射光(λ3)的偏振被显示器转变的话,反射光将被引导至投影镜头。通过保持偏振级,光λ3被显示器反射回照明系统。
在这个原理中,互补透射光可用来照亮第二面板以此生成相同的图像信息,具有增强的系统效率的2D或第二图像信息,这对于立体图像是必要的。
在一个循环或帧中,所有的红、绿和蓝三原色将在显示器1上一次成像,相应地,所有互补色将在显示器2上成像。
这种相关的显示色彩驱动方案必须适合于两种显示器。通常,在时间序列色彩生成过程中,一帧的持续时间低于我们的眼睛或其中的感受器的生理时间分辨率。彩色图像信息将是一帧的所有三个单色图片的综合。
现在,给出关于投影的立体或3D原理的简短说明:
该原理与上述的现有技术的原理相同。两个透视图的两个不同图像,一个用于右眼以及一个用于左眼,由两个显示器生成。每个显示器生成一个图像。在上面的示例中,左眼将接收由左显示器生成的图像信息以及右眼将接收来自右显示器的图像信息。还可能反之亦然。两个图像不同于所述的透视图并且也不同于偏振状态。我们认为左显示器投射具有s-偏振光的图像以及右显示器投射具有p-偏振光的图像。另外,鉴于投射到背面投影屏幕上的光保持偏振,我们可通过佩戴具有吸收式偏振器的眼镜来观察三维或立体图像。在此处,偏振器被对准以此透射位于左眼前方的、仅用于左眼的s-偏振以及相应地仅用于右眼的p-偏振。
如果未插入立体或3D模块,光学接口或接口部分可以是被遮光器覆盖的种类的窗口。另外,应用了用于提供显示的电子连接器和用于聚焦的伺服机构。
电子连接方案可以是如下的方案:每件事情都以基本模块来实现。只有用于立体或3D模块的显示器驱动器未被放置在基本模块内(技术原因)。驱动控制电子装置操控与依赖于右眼的图像内容以及相应地左眼图片的图像内容的RECS(色彩切换)的级同步的图像信息。在此处,将利用用于右眼的图像内容驱动显示器R以及利用左眼的图像内容驱动显示器L。
对于2D投影模式,立体或3D模块未被移去。驱动控制将通过所施加的信号来辨认模式并利用相同的图像信息驱动显示器。
本发明概念可能的优点可以是:
1.用于2D、立体或3D或增强的2D的模块化投影仪,
2.在正面和背面投影中2D模式可选的可能应用,
3.不需要用于立体或3D投影模式的另外的信号处理或同步电子装置,和/或
4.只具有一个电源、一个照明器和一个照明系统的立体图像投影的最紧凑的结构体系。
附图说明
参考附图,下面的描述进一步说明了本发明的这些和另外的方面。
图1A-C是说明本发明投影仪布置背后的基本原理的示意图。
图2借助于示意图以俯视图示出了本发明投影仪布置的另一个
实施例的细节。
图3借助于示意框图以俯视图示出了本发明投影仪布置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细节。
图4是演示优选的投影仪布置的实施例的控制结构的示意框图。
图5借助于示意框图以俯视图示出了本发明投影仪布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细节。
图6A、6B是演示立体或三维投影方案的某些细节的透视图。
图7是演示常规投影仪布置的若干方面的示意框图。
图8A-C是基于二向色的色彩切换的工作原理的示意图。
在下面以及在图中,相似或等同的结构或具有相似或等同功能性的元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在它们出现的每一种情形中不再重复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图1A至1C借助于示意图示出了在其中必须将复显图像DI显示并投影在显示装置50(比如屏幕50等)上的情形下的本发明投影仪布置10的实施例的基本方面。
图1A的本发明投影仪布置10包含第一图像生成和投影单元11和第二图像生成和投影单元12。在图1A的投影仪布置10中,以彼此紧密的空间关系分别来布置第一和第二图像生成和投影单元11和12,比如它们是彼此连接的。
第一图像生成和投影单元11接收或生成主要照明光L1。通过某些光学过程,所述主要照明光L1的至少部分或分量L11被分离和/或用于生成所述第一图像生成和投影单元11的第一图像I1。因此,次要照明光L21或成像光L21被生成并且在投影过程内被发射和/或作为第三照明光L31或作为投射光L31被投向显示单元50,比如屏幕。
未用于生成所述第一图像I1过程的所述主要照明光L1的分量作为无用光L1′被相应地发送至位于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图像生成和投影单元11和12之间的区域或附近的接口部分80。这个接口部分80可分布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图像生成和投影单元11和12上,或者可以完全是所述第一图像生成和投影单元的一部分或所述第二图像生成和投影单元12的一部分。
在通过所述第二图像生成和投影单元12接收到所述无用光L1′或其中一部分时,所述无用光L1′或其中的一部分L12被用于生成所述第二图像生成和投影单元12的所述第二图像I2的过程。因此,用于所述第二图像生成和投影单元12的第二次要照明光L22或第二成像光L22被生成,其作为第二个第三照明光L32或成像光L32被发射以及被投射到相同的显示单元50上。
因此,按照图1A所示的情形,要被显示的复显图像DI作为所述第一图像I1和所述第二图像I2的重叠而被生成。
更详细地,在图1A的情形中,以图像I1和I2是相同的这样的方式来控制要产生相应的第一和第二图像I1、I2的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图像生成和投影单元11、12的各自对应的成像器面板。因此,按照图1A的情形,利用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图像生成和投影单元11、12可实现精确的二维投影。
在图1B所示的情形中,第二图像生成和投影单元12在空间上是与所述第一图像生成和投影单元11分离或分开的。因此,无用光L1′不会到达所述第二图像生成和投影单元12。从而,未生成和显示第二图像I2。于是,在图1B中,仅利用所述第一图像生成和投影单元11可实现精确的二维投影方案。
最后,在图1C中示出了可与图1A的情形相比拟的情形。与图1A所示的相同图像I1和I2相反,分别相对于透视图或它们的视角以及相对于它们各自对应的第三照明光L31、L32或它们的投射光L31、L32的偏振状态,图1C中的图像I1和I2是不同的。因此,图1C演示了其中在显示单元50上实现立体或三维投影的情形。
因此,图1A至1C的顺序演示了具有两个可分开连接第一和第二图像生成和投影单元11和12的本发明投影仪布置在减少光学部件的情况下为不同的投影方案产生了可比拟的高灵活性。
图2是演示图1A和1C所示情形的细节的另一个示意图。所述第一和第二图像生成和投影单元11和12的每一个分别包含分束部分51和52、显示部分61和62以及投影单元41和42。在这两种情形下,分束单元51和52作为偏振选择性分束装置或立方体51、52被构成。在图2所示的情形中,图像生成单元61和62作为反射LCD面板61、62被构成。用于从所述第一图像生成和投影单元11到所述第二图像生成和投影单元12的光学通信以提供无用光L1′的接口部分80与色彩切换单元70(如反射电子色彩切换70)布置在一起。
另外,按照图2,所述第一图像生成和投影单元11包含具有照明器装置21和相应的照明光学部件22的照明单元。
图3所示的情形可与图2所示的情形相比拟,但是包含更多的关于照明单元20及其若干部分或部件的细节。照明器装置21由照明器21l连同抛物线反射器21r构成。照明光学部件22包含偏移反射镜22m和一系列透镜22l。
图4演示了本发明投影仪布置的控制情形。在这里,第一和第二图像生成和投影单元11和12由用于二维或者用于立体或三维投影的相应的信号处理器来控制,其中的控制数据被提供给用于控制成像单元61和62以及色彩选择单元70的驱动控制。
图5是关于可以和图3所示情形相比拟的所述第一图像生成和投影单元11。与图3所示情形相反,在与所述第一图像生成和投影单元11相比较时,可以一种可比拟的方式来布置所述第二图像生成和投影单元12的成像单元62。因此,包括了另外的半波延迟器90-1和90-2,以此改变入射的无用光L1′的偏振状态以及离开分束单元52并进入所述第二图像生成和投影单元12的投影单元42的次要照明光的偏振状态。
图6A借助于示意透视图演示了其中本发明投影仪布置可实现立体或三维背面投影的应用。立体或3D投影仪,即第二图像生成和投影单元12,被插入背面投影箱的侧面并将其图像投射到背面投影屏幕上。可利用偏振器眼镜观看立体或3D图像。在2D模式中,不用偏振眼镜就可以观看图片。
图6A示出了背面投影箱,其中可放置投影模块或单元10以此产生立体图片或图像。能够在背面投影箱上设置其中可插入单元或模块10的狭缝。离开投影单元10的光在折叠式反射镜上方被引导至背面投影屏幕上。
图6B示出了不具有折叠式反射镜的背面投影布置的原理的草图。该原理类似于两个堆叠的投影单元的原理。
图7演示了在实现立体或三维投影时的常规情形。根据图7的情形,很显然,现有技术的所述第一和第二图像生成和投影单元111、112的每一个分别被公共控制单元130所控制,其单独拥有照明单元121和122。
在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概念“立体的”和“三维的”或“3D”被用作同义词。其含义是借助于立体投影生成图片以此取得三维或3D印象。因此,生成了具有不同透视图的两幅图片(每一幅均为二维图片)。这些图片或透视图被设计成实际上可由观察者的右眼和左眼分别进行选择性接收。观察者的大脑接着根据这两幅不同的图片形成透视的或三维印象。按照本发明,生成并投射这两幅图片或透视图。用户或观察者必须佩戴眼镜或护目镜以此使得能够选择性感知这两幅图片。
在简单的配置中,色彩切换70由两个色轮71和72、四分之一波片73以及吸收式偏振器74组成。两个色轮71、72具有用于红、绿、蓝的二向色反射镜的三个片段。
色轮71、72被放置于PBS立方体52和51之间的照明系统内。两个色轮71、72是串联的。四分之一波片73和偏振器74被放置于色轮71、72之间。另外,色轮71和72被相互转变以使两个不同的二向色片段同时在照明部分内。每个色轮71、72的一个片段总是覆盖照明或光学路径。
如果白色线性偏振光(λ1)来自照明器并且投射到第一色轮的如图8A所示的第一片段上,则光谱部分λ2的光L11将被反射并且光谱部分λ3+λ4的光L12被透射。偏振器74和四分之一波片73也透射这一部分。在四分之一波片73处,光被转变成圆偏振光。在第二色轮72处,光谱部分λ3或L1′被反射并且光谱部分λ4在PBS部分52的方向上被透射。在这里,光L12被部分52和照明部分62反射。
在反射期间,在分段表面处,反射的部分λ3改变其圆偏振。四分之一波片73将圆偏振转变回线性偏振,其与光λ1比较时现在被转了90°。现在,偏振器74吸收反射的光谱部分λ3。
通过使两个色轮71、72转向,可选地使光谱部分λ2、λ3或λ4或被透射、被吸收或被反射。这样做以便生成用于显示的三原色。
附图标记表列
10本发明的投影仪布置
11本发明的第一图像生成和投影单元
12本发明的第二图像生成和投影单元
20照明单元
21照明器单元、照明器装置
21照明器
21r反射器
22照明光学部件
22l投影镜头
22m偏移反射镜
41投影光学部件
42投影光学部件
50显示单元、屏幕
51分束部分、偏振选择性分束装置或立方体
52分束部分、偏振选择性分束装置或立方体
61显示部分、成像器面板、LCD
62显示部分、成像器面板、LCD
70色彩切换单元、反射电子色彩切换、RECS
71色轮
72色轮
73分之一波片
74偏振器
80接口部分
90-1半波延迟器
90-2半波延迟器
100常规的投影仪布置
111常规的第一图像生成和投影单元
112常规的第二图像生成和投影单元
130控制单元
DI复显图像
I1第一图像
I2第二图像
L1主要照明光
L1′无用光
L11主要照明光的分量
L12主要照明光的分量
L21次要照明光、成像光
L22次要照明光、成像光
L31第三照明光、投射光
L32第三照明光、投射光

Claims (12)

1.一种投影仪布置,包含:
-第一图像生成和投影单元(11),其能够生成第一图像(I1)并且能够以用于复显图像(DI)的二维的方式投射或显示所述第一图像(I1),
-第二图像生成和投影单元(12),其能够生成第二图像(I2)并且能够以用于所述复显图像(DI)的二维的方式投射或显示所述第二图像(I2),
-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图像生成和投影单元(11,12)适合于和/或被布置成可协同实现第一或二维投影/显示模式,其中所述复显图像(DI)以精确的二维的方式被投射和/或被显示,
-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图像生成和投影单元(11,12)适合于和/或被布置成可协同实现第二、立体或三维投影/显示模式,其中所述复显图像(DI)以立体或三维的方式被投射和/或被显示,
-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图像生成和投影单元(I1,I2)作为相对于彼此是可分开连接的模块来构成,以及
-其中所述第二图像生成和投影单元(12)适合于和/或被布置成可接收来自所述第一图像生成和投影单元(11)的无用光(L1′)并且基于所述无用光(L1′)或一部分或其中的派生物(L12)生成所述第二图像(I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仪布置,
其中所述第一图像生成和投影单元(11)适合于在所述第一或二维投影/显示模式下作为独立于所述第二图像生成和投影单元(12)的单机装置被操作或者可操作。
3.如前面任何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投影仪布置,
其中所述第一图像生成和投影单元(11)适合于和/或被布置成可接收和/或生成主要照明光(L1)。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投影仪布置,
其中所述第一图像生成和投影单元(11)包含照明单元(20)以及尤其包含发光装置(21)。
5.如前面权利要求3或4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投影仪布置,
其中所述第一图像生成和投影单元(11)适合于和/或被布置成可使用所述主要照明光(L1)的一部分或分量(L11)用于生成所述第一图像(I1)。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投影仪布置,
其中所述第一图像生成和投影单元(11)适合于和/或被布置成可提供和/或供应未用于生成所述第一图像(I1)的所述主要照明光(L1)的一部分或分量作为无用光(L1′)。
7.如前面任何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投影仪布置,
其中所述第一图像生成和投影单元(11)和/或所述第二图像生成和投影单元(12)分别包含:图像生成单元(61,62),尤其是相应的LCD面板(61,62),用于生成相应的第一和第二图像(I1,I2);分束单元(51,52),尤其是相应的偏振选择性分束立方体(51,52);和/或投影单元,用于投射所述第一图像(I1)和所述第二图像(I2)。
8.如前面任何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投影仪布置,
其中所述第一图像生成和投影单元(11)包含用于时间序列色彩选择的色彩切换单元(70),尤其是反射电子色彩切换(70)或RECS(70)。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投影仪布置,
其中所述色彩切换单元(70)被布置和/或适合于接收光,反射所述接收的光的第一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在第一光谱范围内,以及透射所述接收的光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在第二光谱范围内。
10.如前面权利要求8或9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投影仪布置,
其中所述色彩切换单元(70)被布置和/或适合于:
-以对称的方式放置于照明路径上和/或
-在反射模式下为所述第一图像生成和投影单元(11)工作以及在透射模式下为所述第二图像生成和投影单元(12)工作。
11.如前面任何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投影仪布置,
其中所述第一图像生成和投影单元(11)包含接口部分(80),借助于此,可将来自所述第一图像生成和投影单元(11)的所述无用光(L1′)提供给所述第二图像生成和投影单元(12)。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投影仪布置,
其中所述接口部分(80)至少部分基于所述色彩切换单元。
CNA2005800115201A 2004-04-19 2005-04-18 投影仪布置 Pending CN194323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04009209.0 2004-04-19
EP04009209A EP1589751B1 (en) 2004-04-19 2004-04-19 Modular projector arrangement for stereoscopy using a single light source with time-sequential colour selection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43230A true CN1943230A (zh) 2007-04-04

Family

ID=349246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5800115201A Pending CN1943230A (zh) 2004-04-19 2005-04-18 投影仪布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8144188B2 (zh)
EP (1) EP1589751B1 (zh)
JP (1) JP2007534984A (zh)
KR (1) KR20070011380A (zh)
CN (1) CN1943230A (zh)
DE (1) DE602004004581T2 (zh)
WO (1) WO2005101821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98257A (zh) * 2010-06-22 2011-12-28 宁波Gqy视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立体背投显示设备
CN102608858A (zh) * 2011-01-21 2012-07-25 崔海龙 3d影像影院系统
CN103163651A (zh) * 2011-12-16 2013-06-19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立体显示装置
CN107797371A (zh) * 2017-10-31 2018-03-13 中航华东光电有限公司 具有夜视兼容功能的激光投影仪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649523B1 (ko) * 2005-06-30 2006-11-27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입체 영상 표시 장치
JP4304637B2 (ja) * 2007-06-06 2009-07-29 ソニー株式会社 液晶プロジェクタおよび液晶プロジェクタの制御方法
JP5120179B2 (ja) * 2008-09-29 2013-01-1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ションシステム
USRE45394E1 (en) 2008-10-20 2015-03-03 X6D Limited 3D glasses
USD603445S1 (en) 2009-03-13 2009-11-03 X6D Limited 3D glasses
USD666663S1 (en) 2008-10-20 2012-09-04 X6D Limited 3D glasses
USD624952S1 (en) 2008-10-20 2010-10-05 X6D Ltd. 3D glasses
US8542326B2 (en) 2008-11-17 2013-09-24 X6D Limited 3D shutter glasses for use with LCD displays
USD646451S1 (en) 2009-03-30 2011-10-04 X6D Limited Cart for 3D glasses
USD672804S1 (en) 2009-05-13 2012-12-18 X6D Limited 3D glasses
USD650956S1 (en) 2009-05-13 2011-12-20 X6D Limited Cart for 3D glasses
KR20120039563A (ko) * 2009-07-02 2012-04-25 톰슨 라이센싱 3차원(3d) 투영에 대한 차동 왜곡 보정을 위한 방법 및 시스템
US8220931B2 (en) * 2009-07-07 2012-07-17 Eastman Kodak Company Etendue reduced stereo projection using segmented disk
US9140974B2 (en) 2009-08-12 2015-09-22 Thomson Licensing Method and system for crosstalk and distortion corrections for three-dimensional (3D) projection
USD669522S1 (en) 2010-08-27 2012-10-23 X6D Limited 3D glasses
USD692941S1 (en) 2009-11-16 2013-11-05 X6D Limited 3D glasses
USD671590S1 (en) 2010-09-10 2012-11-27 X6D Limited 3D glasses
USD662965S1 (en) 2010-02-04 2012-07-03 X6D Limited 3D glasses
CN102262346B (zh) * 2010-05-24 2014-02-19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用以显示多重视角影像的显示装置
USD664183S1 (en) 2010-08-27 2012-07-24 X6D Limited 3D glasses
CN202013452U (zh) * 2011-03-22 2011-10-1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3d显示装置和3d显示系统
TWI448731B (zh) * 2012-05-10 2014-08-11 Delta Electronics Inc 提供複數視角影像之投影裝置
TWI467242B (zh) 2012-05-29 2015-01-01 Delta Electronics Inc 提供複數視角影像之投影裝置
USD711959S1 (en) 2012-08-10 2014-08-26 X6D Limited Glasses for amblyopia treatment
TWI480581B (zh) * 2013-01-09 2015-04-11 Delta Electronics Inc 用於立體投影裝置之光源系統
US9429825B2 (en) 2013-09-23 2016-08-30 Revolution Display, Llc Modular projector cage and stacked frame using same
DE102015105107B4 (de) 2015-04-02 2020-11-12 Sypro Optics Gmbh Projektor mit einer einen Polarisationsstrahlteiler aufweisenden Strahlteilervorrichtung
US10866502B2 (en) 2016-04-29 2020-12-15 Duan-Jun Chen Glass-free 3D display system using dual image projection and tri-colors grating multiplexing panels
DE102016118171B4 (de) 2016-09-26 2021-02-11 Jabil Optics Germany GmbH Bildgeber und optisches System mit Bildgeber
KR102258183B1 (ko) * 2019-11-28 2021-05-28 호남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슈도-홀로그램 이미지를 투영하기 위한 장치, 이를 위한 방법 및 이 방법을 수행하기 위한 프로그램이 기록된 컴퓨터 판독 가능한 기록매체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89710603A (en) * 1897-04-28 1898-04-23 Birt Acres Improvements in Apparatus for Taking, Viewing and Projecting Photographs of Moving Objects.
GB231563A (en) * 1923-12-07 1925-04-07 Lucien Pictet Improved device for projecting and viewing stereoscopic pictures
US1578154A (en) * 1925-11-18 1926-03-23 Joseph A Mcgrath Holding device
GB704918A (en) * 1951-02-10 1954-03-03 Paillard Sa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motion-picture projectors
KR930003307B1 (ko) * 1989-12-14 1993-04-24 주식회사 금성사 입체용 프로젝터
US6392689B1 (en) * 1991-02-21 2002-05-21 Eugene Dolgoff System for displaying moving images pseudostereoscopically
US5903388A (en) * 1992-06-11 1999-05-11 Sedlmayr Steven R High efficiency electromagnetic beam projector and systems and method for implementation thereof
US5905545A (en) * 1995-01-27 1999-05-18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Full-color projection display system using two light modulators
JPH08331602A (ja) 1995-05-29 1996-12-13 Sony Corp ビデオプロジェクター装置
US6608652B1 (en) * 1995-10-14 2003-08-19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Image display system and method
WO1999044091A1 (de) 1998-02-28 1999-09-02 HEINRICH-HERTZ-INSTITUT FüR NACHRICHTENTECHNIK BERLIN GMBH Bildwiedergabeeinrichtung
US6406148B1 (en) * 1998-12-31 2002-06-18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Electronic color switching in field sequential video displays
KR20020021105A (ko) 1999-05-25 2002-03-18 스비아토슬라브 이바노비치 아르세니치 입체경 시스템
US20010028416A1 (en) 2000-02-03 2001-10-11 Divelbiss Adam W.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playing 3D imagery using a dual projector 3D stereoscopic projection system
US6924816B2 (en) * 2000-03-17 2005-08-02 Sun Microsystems, Inc. Compensating for the chromatic distortion of displayed images
JP2001339742A (ja) 2000-03-21 2001-12-07 Olympus Optical Co Ltd 立体映像プロジェクション装置、及びその補正量演算装置
WO2002039173A1 (fr) 2000-11-10 2002-05-16 Oleg Leonidovich Golovkov Dispositif d'affichage d'images stereoscopiques
CN1344116A (zh) 2001-09-03 2002-04-10 刘显钢 投影立体电视系统
ATE396586T1 (de) * 2002-06-12 2008-06-15 Silicon Optix Inc Bildprojektionssystem und -verfahren für kurze reichweiten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98257A (zh) * 2010-06-22 2011-12-28 宁波Gqy视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立体背投显示设备
CN102608858A (zh) * 2011-01-21 2012-07-25 崔海龙 3d影像影院系统
CN102608858B (zh) * 2011-01-21 2015-11-18 崔海龙 3d影像影院系统
CN103163651A (zh) * 2011-12-16 2013-06-19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立体显示装置
CN103163651B (zh) * 2011-12-16 2015-07-29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立体显示装置
CN107797371A (zh) * 2017-10-31 2018-03-13 中航华东光电有限公司 具有夜视兼容功能的激光投影仪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70011380A (ko) 2007-01-24
WO2005101821A1 (en) 2005-10-27
US20080192152A1 (en) 2008-08-14
US8144188B2 (en) 2012-03-27
EP1589751A1 (en) 2005-10-26
EP1589751B1 (en) 2007-01-31
JP2007534984A (ja) 2007-11-29
DE602004004581D1 (de) 2007-03-22
DE602004004581T2 (de) 2008-0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43230A (zh) 投影仪布置
CN1134678C (zh) 光学元件、偏振光照明装置及投影型显示装置
CN1162733C (zh) 偏振光分束器及其光学系统以及用于操作投影系统的方法
CN1115588C (zh) 图象投影模块和含有这种模块的图象投影装置
CN1627126A (zh) 投影仪光学系统结构,光学模块和投影仪及利用其的设备
US20100110389A1 (en) Laser projection system
CN1667500A (zh) 照明装置、图像显示装置和投影机
CN1727988A (zh) 照明装置以及投影型显示装置
CN1554033A (zh) 图像显示设备中的照射光学装置和图像显示设备
CN101052915A (zh) 光学积分器,照明装置及投影型图像显示装置
CN1437053A (zh) 光学显示系统和光学移位器
CN1688928A (zh) 投影显示装置
KR101437020B1 (ko) 광원 장치 및 프로젝터
CN101063795A (zh) 光学装置及具备该光学装置的投影机
CN1457446A (zh) 照明光学系统及使用它的投影仪
CN1786769A (zh) 投影机
JP2019062463A (ja) 投影装置及び投影方法
CN1882066A (zh) 投影电视设备
JP2007082107A (ja) 映像提示・撮像装置
CN111176058A (zh) 偏光旋转装置及投影装置
CN100343721C (zh) 投影显示设备
CN1841178A (zh) 图像显示装置
CN1885933A (zh) 投影单元和投影电视设备
CN1104822A (zh) 投影仪
WO2016103545A1 (ja) 画像表示装置、光源装置、及び画像表示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7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