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33766A - 内窥镜球囊控制装置和内窥镜球囊控制装置的异常判定方法 - Google Patents

内窥镜球囊控制装置和内窥镜球囊控制装置的异常判定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33766A
CN1933766A CN200580008858.1A CN200580008858A CN1933766A CN 1933766 A CN1933766 A CN 1933766A CN 200580008858 A CN200580008858 A CN 200580008858A CN 1933766 A CN1933766 A CN 19337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pump
sacculus
pipeline
f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58000885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33766B (zh
Inventor
吉田尊俊
内村澄洋
谷口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lympu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Olympu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411584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418285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Olympus Corp filed Critical Olympus Corp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JP2005/004533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05089625A1/ja
Publication of CN19337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337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9337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3376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ndoscopes (AREA)
  • Instruments For Viewing The Inside Of Hollow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窥镜球囊控制装置和内窥镜球囊控制装置的异常判定方法,该内窥镜球囊控制装置具有:泵,其针对安装在内窥镜的插入部前端部的外周部的固定用球囊,供给或排出气体;以及控制部,其测定上述球囊内的气体压力,并根据该测定结果使上述泵动作来控制上述球囊内的压力;上述控制部具有检测对上述球囊的供气或吸气流量的流量检测部,并根据该流量检测部的检测结果使上述泵动作来控制对上述球囊的供气或吸气流量。

Description

内窥镜球囊控制装置和内窥镜球囊控制装置的异常判定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内窥镜球囊控制装置,并涉及可调整控制对设置在内窥镜的插入部前端外周部的球囊和设置在外套管(over tube)的插入部前端外周部的球囊的供气流量的内窥镜球囊控制装置和内窥镜球囊控制装置的异常判定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情况下,在消化管检查中,使用内窥镜是公知的。在这种内窥镜检查中,在把内窥镜的插入部插入到深部消化管,例如小肠内的情况下,仅在压入上述插入部时,由于复杂肠管的弯曲而使力难以传递到上述插入部前端,插入到深部是困难的。
例如,上述内窥镜在要使因深部插入而产生的上述内窥镜的多余弯曲或挠曲抻开而拉回时,由于上述插入部前端也脱离,因而不能消除弯曲或挠曲,深部插入变得困难。
因此,提出了一种内窥镜装置,该装置通过在上述内窥镜的上述插入部前端外周部安装球囊,并使该球囊膨胀来临时固定在上述肠管上,从而在使上述内窥镜所产生的多余弯曲或挠曲抻开时,防止上述插入部的前端脱离。
并且,在现有技术中,还提出了一种内窥镜装置,该装置设置有插通有上述内窥镜的上述插入部的外套管,并在该外套管的前端外周部设置有球囊,使该球囊和上述内窥镜的球囊适当膨胀或收缩来针对上述内窥镜装置实现手术性能的提高。
例如,在日本国专利特开2002-301019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内窥镜装置,该装置针对上述内窥镜的上述球囊和上述外套管的上述球囊,在使用控制单元测定各球囊内的空气压力来控制上述各球囊内的压力的同时,从泵装置把空气提供给这些球囊。
并且,在另一现有技术中,例如,如日本国专利特开2001-340462号公报所示,公开了一种带有内窥镜插入辅助用球囊的管,该管具有:安装在内窥镜前端的内窥镜前端球囊,安装在内窥镜上的管主体,以及设置在管主体的前端的管前端球囊。
上述公报内所公开的发明在内窥镜和安装于内窥镜上的管上都分别安装有一个球囊,使用该球囊实现内窥镜向活体内的插入性和内窥镜在活体内的操作性的提高。
上述公报所公开的内窥镜装置和带有内窥镜插入辅助用球囊的管在上述内窥镜的球囊和上述外套管的球囊的材质不同的情况下,或者在球囊每次更换时材质不同的情况下,即使流量相同,球囊的膨胀样子也不同。因此,即使球囊的材质/种类不同,为了维持恒定的膨胀样子,也有必要根据球囊的材质来控制对上述各球囊的供气流量。
并且,上述球囊有采用各种材质形成的具有各种容量的球囊,根据处置内容、处置中使用的内窥镜的种类、以及活体的个体差等而分开使用。因此,例如,在对活体进行处置的现场,还考虑了在多次进行球囊更换的同时进行处置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上述现有例具有以下问题:在球囊每次更换时,针对更换用的球囊,医生和医生的辅助者等有必要在活体外确认发生在活体内的固定不良的可能性,结果使对活体的处置时间延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情况而作成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通过控制对内窥镜的球囊和外套管的球囊的供气或吸气流量,即使球囊的材质/种类不同,也能维持恒定的膨胀样子的内窥镜球囊控制装置。
并且,本发明的目的是还提供在控制对球囊的供气或吸气流量时,可简便且自动地判定球囊管路异常的内窥镜球囊控制装置和内窥镜球囊控制装置的异常判定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内窥镜球囊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该装置具有:泵,其针对安装在内窥镜的插入部前端部的外周部的固定用球囊,供给或排出气体;以及控制部,其测定上述球囊内的气体压力,并根据该测定结果使上述泵动作来控制上述球囊内的压力;上述控制部具有检测对上述球囊的供气或吸气流量的流量检测部,并根据该流量检测部的检测结果使上述泵动作来控制对上述球囊的供气或吸气流量。
并且,本发明的内窥镜球囊控制装置具有:泵,其针对与安装在内窥镜的插入部前端部的外周部的固定用球囊连接的管路,供给或排出气体;压力测定部,其测定上述球囊或上述管路的内压;流量调整部,其调整上述泵对上述管路的供气流量;流量检测部,其检测对上述球囊的供气或吸气流量;时间检测部,其检测对上述球囊的供气或吸气时间;控制部,其根据上述压力测定部的测定结果和上述流量检测部的检测结果以及上述时间检测部的检测结果,使上述泵动作来控制对上述球囊的供气或吸气流量,以调整上述球囊内的压力,该控制部具有异常判定部,该异常判定部通过控制上述流量调整部,使从上述泵到上述管路的供气流量变化来向上述管路提供气体,取得在预先设定的第1时间和预先设定的第2时间由上述压力测定部所测定的上述管路的第1内压值和第2内压值,并在上述第1内压值和上述第2内压值之间的差超过预先设定的阈值的情况下,判定上述球囊是异常;以及异常状态告知部,其根据上述异常判定部的判定结果告知上述管路的异常。
并且,本发明是一种内窥镜球囊控制装置的异常判定方法,所述内窥镜球囊控制装置具有:泵,其针对与安装在内窥镜的插入部前端部的外周部的固定用球囊连接的管路,供给或排出气体;压力测定部,其测定上述球囊或上述管路的内压;以及流量调整部,其调整上述泵对上述管路的供气流量;该方法具有:第1步骤,其控制上述泵和上述流量调整部,使上述泵对上述管路的供气流量变化为最小供气流量;第2步骤,其在上述第1步骤的预先设定的设定时间由上述压力测定部所测定的上述管路的内压测定值超过了预先设定的第1阈值的情况下,判定上述泵或上述管路是异常;以及第3步骤,其根据上述第2步骤的判定结果告知上述泵和上述管路的至少一方是异常。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应用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内窥镜球囊控制装置的内窥镜系统的整体结构的结构图。
图2是示出图1的内窥镜球囊控制装置的概略结构的结构图。
图3是示出图2的遥控器的结构例的图。
图4是示出图2的内窥镜球囊控制装置的内部结构的方框图。
图5是示出使各球囊缩瘪来把内窥镜插通到外套管内,从而插入到肠管内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6是示出使外套管的球囊膨胀来固定在肠管上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7是示出从图6的状态进一步把内窥镜插入到外套管内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8是示出在图7的状态下使内窥镜的球囊膨胀来固定在肠壁上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9是示出在图8的状态下使外套管的球囊缩瘪来进一步插入外套管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10是示出外套管的前端从图9的状态移动到内窥镜前端部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11是示出在图10的状态下使外套管的球囊膨胀来固定在肠壁上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12是示出用于对内窥镜球囊控制装置的作用进行说明的控制部的主程序的流程图。
图13是示出基于图12的开关状态确认模块的处理例程的流程图。
图14是示出基于图13的供气模块的处理例程的流程图。
图15是示出基于图13的吸气模块的处理例程的流程图。
图16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内窥镜球囊控制装置的概略结构的结构图。
图17是示出图16的内窥镜球囊控制装置的内部结构的方框图。
图18是示出实施例2的内窥镜球囊控制装置的控制内容的流程图。
图19是示出在图18的泵的最小流量设定中判定为异常调整结束通知的情况下的内窥镜用球囊或外套管用球囊的内压与供气时间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20是示出在图18的泵的最大流量设定中判定为异常调整结束通知的情况下的内窥镜用球囊或外套管用球囊的内压与供气时间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21是示出在即使使图18的泵的流量设定从最小流量设定变化到最大流量设定也未确认异常的情况下的内窥镜用球囊或外套管用球囊的内压与供气时间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22是示出在图18的泵的流量设定采用调整后流量设定后,把内窥镜用球囊或外套管用球囊的内压设定为处于大致平衡状态的规定内压值来确认管路内压变化的情况下的内窥镜用球囊或外套管用球囊的内压与供气时间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23是在使用内窥镜球囊控制装置进行的检查中,把成为内窥镜用球囊和外套管用球囊的替代的检查用夹具和调整处理器安装在内窥镜球囊控制装置上进行检查时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实施例1)
图1是示出应用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内窥镜球囊控制装置的内窥镜系统的整体结构的结构图。
如图1所示,具有本实施例的内窥镜球囊控制装置的内窥镜系统1具有:内窥镜2,外套管3,光源装置4,视频处理器5,监视器6,内窥镜球囊控制装置7,以及遥控器8。
上述内窥镜2用于例如消化管内内窥镜检查,并具有:用于插入到体腔内的插入部2B,以及设置在该插入部2B的基端侧的操作部2A。并且,在上述插入部2B的前端部内设置有未作图示的照明光学系统和包含作为摄像元件的CCD的观察光学系统,可对被检体的消化管内的观察部位进行照明,取得被检体的消化管内的观察像。
通用塞绳2C延伸到上述操作部2A。在该通用塞绳2C内设置有未作图示的信号线和光导电缆。该通用塞绳2C的基端部与上述光源装置4的连接器4a和上述视频处理器5的连接器5a连接。这样,来自光源装置4的照明光通过上述通用塞绳2C内的光导电缆被提供给上述内窥镜2的上述照明光学系统来对观察部位进行照明,把从上述CCD输出的消化管内的摄像信号输出给上述视频处理器5。
这种内窥镜2在手术时插通到上述外套管3中来使用。后面对上述外套管3的结构进行描述。
上述光源装置4是用于把照明光通过上述光导电缆内的光导(未作图示)提供给设置在上述内窥镜2内的照明光学系统的光源装置。
上述光源装置4在外部具有连接器4a,连接器4a采用与内窥镜2的通用塞绳2C拆装自如地连接的结构。
上述视频处理器5采用与从通用塞绳2C分支出的连接电缆拆装自如地连接的结构。上述视频处理器5对来自上述内窥镜2的上述CCD的摄像信号实施信号处理,并把基于摄像信号的图像数据(例如内窥镜实时图像数据)提供给监视器6。
上述监视器6通过连接电缆5A与上述视频处理器5连接。上述监视器6显示基于来自上述视频处理器5的图像数据的内窥镜图像。
在本实施例的内窥镜系统1中,在上述内窥镜2的上述插入部2B的前端外周部安装有固定用的内窥镜用球囊9(以下称为球囊9)。从上述插入部2B的基端部侧到前端部侧沿着上述插入部2B而设置的空气供给管10与该球囊9连接。
上述空气供给管10的上述操作部2A侧基端部与设置在上述操作部2A的下部的连接器2a连接。一端与后述的内窥镜球囊控制装置7连接、且设置在内窥镜球囊供气用管(以下称为第1供气用管)13的另一端的连接器13A与该连接器2a连接。
并且,上述第1供气用管13在一端具有连接器13A,在另一端具有连接器13B。该第1供气用管13的另一端侧的连接器13B与内窥镜球囊控制装置7的连接器7A连接。
另外,采用通过使连接器13B和连接器7A连接来保持第1供气用管13的内部气密的结构。而且,同样,采用通过使连接器a和连接器13A连接来保持空气供给管10和第1供气用管13的内部气密的结构。
根据该结构,可通过来自上述内窥镜球囊控制装置7的供气使上述球囊9内膨胀来临时固定在肠管等的消化管上。
上述外套管3通过使上述内窥镜2插通来进行把上述插入部2B插入到例如消化管内时的引导,具有比上述内窥镜的上述插入部2B的外径稍微大的内径。并且,该外套管3采用与上述内窥镜2的上述插入部2B一样具有可挠性的结构。而且,在该外套管3的前端外周部安装有管固定用的外套管用球囊11(以下称为球囊11)。
从上述外套管3的基端部侧到前端部侧所设置的空气供给管12与上述球囊11连接。
上述空气供给管12的与上述球囊11相反侧的基端部(上述外套管3的插入内窥镜2的插入口侧)与设置在上述外套管3的上述插入口附近的连接器3a连接。一端与上述内窥镜球囊控制装置7连接、且设置在外套管球囊供气用管(以下称为第2供气用管)14的另一端的连接器14A与该连接器3a连接。
并且,上述第2供气用管14在一端具有连接器14A,在另一端具有连接器14B。该第2供气用管14的另一端侧的连接器14A与内窥镜球囊控制装置7的连接器7B连接。
另外,采用通过使连接器14A和连接器7B连接来保持第2供气用管14的内部气密的结构。而且,同样,采用通过使连接器3a和连接器14A连接来保持空气供给管12和第2供气用管14的内部气密的结构。
根据该结构,可通过来自上述内窥镜球囊控制装置7的供气使上述球囊11内膨胀来临时固定在肠管等的消化管上。
上述内窥镜球囊控制装置7控制上述内窥镜2的球囊9和上述外套管3的球囊11的供气流量等的各种动作。
图2是示出上述内窥镜球囊控制装置的概略结构的结构图。
如图2所示,上述内窥镜球囊控制装置7设置有倒流防止用箱15,并在前面设置有压力显示器16和电源开关17。
上述倒流防止用箱15构成为可防止液体倒流,并具有上述内窥镜2的球囊9用的箱15A和上述外套管3的球囊11用的箱15B。这些箱15A、15B分别与对应的上述第1、第2供气用管13、14连接。
上述箱15A、15B分别通过上述内窥镜球囊控制装置7的控制,经由后述的第1、第2泵32a、32b(参照图4)增大内部压力,从而通过上述第1、第2供气用管13、14对各球囊9、11供气。在该情况下,上述箱15A、15B由未作图示的倒流防止机构防止来自上述第1、第2供气用管13、14的液体倒流。
这样,在本实施例的上述内窥镜球囊控制装置7内设置有:经由与上述内窥镜2的球囊9连接的空气供给管10、第1供气用管13、上述箱15A的供气管路,以及经由与上述外套管3的球囊11连接的空气供给管12、第2供气用管14、上述箱15B的供气管路。
并且,上述压力显示器16使用检测器(未作图示)来显示与球囊9、11连接的管路的压力值。该压力显示器16具有上述内窥镜2的球囊9用的显示器16A和上述外套管3的球囊11用的显示器16B。
上述显示器16A显示上述内窥镜2的球囊9用的管路内的压力值,上述显示器16B显示上述外套管3的球囊11用的管路内的压力值。
上述电源开关17是把上述内窥镜球囊控制装置7的电源切换到接通状态或断开状态的开关。
并且,如图1和图2所示,遥控器8通过连接电缆8A与上述内窥镜球囊控制装置7的一面连接。该遥控器8通过上述连接电缆8A,与后述的设置在上述内窥镜球囊控制装置7的内部的控制部35电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内窥镜球囊控制装置7在手术中通过医生对上述遥控器8的操作,供给上述各球囊9、11的压力控制和供气量控制用的操作信号。
图3是示出上述遥控器8的结构例的图。
如图3所示,上述遥控器8例如将内窥镜侧球囊控制用的各种按钮和外套管侧球囊控制用的各种按钮分开配设在遥控器主体的左右,以使医生容易操作。
在上述遥控器8的左侧,作为上述内窥镜侧球囊控制用的操作按钮设置有开放按钮18a、供气开始按钮19a、吸气开始按钮20a以及停止按钮21a。
并且,在上述遥控器8的右侧,作为上述外套管侧球囊控制用的操作按钮设置有开放按钮18b、供气开始按钮19b、吸气开始按钮20b以及停止按钮21b。
而且,在上述遥控器8的下部设置有电源按钮22和紧急停止按钮23。
上述开放按钮18a是用于指示上述内窥镜2的球囊9的管路内的空气开放的按钮。上述供气开始按钮19a是指示开始对上述内窥镜2的球囊9内供气的按钮。上述吸气开始按钮20a是指示开始从上述内窥镜2的球囊9吸气的按钮。并且,上述停止按钮21a是进行使上述供气开始按钮19a的供气动作、或上述吸气开始按钮20a的吸气动作停止的指示的按钮,通过按下该停止按钮21a,保持上述球囊9内的空气压。
另一方面,上述开放按钮18b是用于指示上述外套管3的球囊11的管路内的空气开放的按钮。上述供气开始按钮19b是指示开始对上述外套管3的球囊11内供气的按钮。上述吸气开始按钮20b是指示开始从上述外套管3的球囊11吸气的按钮。并且,上述停止按钮21b是进行使上述供气开始按钮19b的供气动作、或上述吸气开始按钮20b的吸气动作停止的指示的按钮,通过按下该停止按钮21b,保持上述球囊11内或管路内的空气压。
上述电源按钮22是把上述内窥镜球囊控制装置7的电源切换到接通状态或断开状态的按钮。
上述紧急停止按钮23是用于使上述内窥镜球囊控制装置7的后述的第1~第3断路器31a~31c直接断开来使上述内窥镜球囊控制装置7对各球囊9、11的供气控制等紧急停止的按钮。
下面,参照图4对上述内窥镜球囊控制装置7的内部结构进行说明。图4是示出上述内窥镜球囊控制装置的内部结构的方框图。
如图4所示,上述内窥镜球囊控制装置7具有:开关电源部30,第1~第3断路器31a~31c,第1、第2泵32a、32b,第1、第2流量调整阀32c、32d,管路切换部33,第1、第2压力传感器34a、34b,以及具有上述异常判定部的控制部(控制单元)35。
交流电源从外部商用电源部通过未作图示的连接塞绳被提供给上述开关电源部30。上述开关电源部30把所提供的交流电源转换成直流电源来提供给上述第1~第3断路器31a~31c,第1、第2压力传感器34a、34b,控制部35以及上述遥控器8的上述紧急停止按钮23。
上述第1断路器31a与上述第1、第2泵32a、32b和上述遥控器8的紧急停止按钮23电连接。上述第1断路器31a把直流电源提供给上述第1、第2泵32a、32b,在从上述紧急停止按钮23提供了操作信号的情况下,停止对上述第1、第2泵32a、32b提供直流电源。
上述第2断路器31b与上述管路切换部33和上述遥控器8的紧急停止按钮23电连接。上述第2断路器31b把直流电源提供给上述管路切换部33,在从上述紧急停止按钮23提供了操作信号的情况下,停止对上述管路切换部33提供直流电源。
上述第3断路器31c与上述第1、第2流量调整阀32c、32d和上述遥控器8的紧急停止按钮23电连接。上述第3断路器31c把直流电源提供给上述第1、第2流量调整阀32c、32d,在从上述紧急停止按钮23提供了操作信号的情况下,停止对上述第1、第2流量调整阀32c、32d提供直流电源。
上述第1、第2泵32a、32b分别通过空气线路与上述管路切换部33的输入侧连接。并且,上述第1、第2泵32a、32b根据来自上述控制部35的控制信号被驱动控制,例如可通过上述空气线路对上述管路切换部33提供作为气体的空气,或者反之可通过上述空气线路从上述管路切换部33吸收空气。
上述第1、第2流量调整阀32c、32d分别通过空气线路与上述管路切换部33的输出侧连接。上述第1、第2流量调整阀32c、32d是由上述控制部35可调整开闭的阀,可根据来自上述控制部35的控制信号调整要输出的空气流量。并且,上述第1、第2流量调整阀32c、32d把在规定范围内所调整的流量的空气分别通过供气线路提供给第1、第2压力传感器34a、34b。
上述第1、第2压力传感器34a、34b对从上述第1、第2流量调整阀32c、32d提供的空气的压力进行计量。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可以构成为:把第1、第2压力传感器34a、34b的计量结果提供给上述控制部35,上述控制部35根据分别所提供的计量结果,控制上述第1、第2泵32a、32b,以达到期望的空气压。
上述第1、第2压力传感器34a、34b的输出分别通过供气线路、连接器7A、7B、13B、14B被提供给上述第1、第2供气用管13、14。
这样,上述内窥镜球囊控制装置7具有:经由上述第1泵32a和上述管路切换部33且由第1流量调整阀32c和第1压力传感器34a构成的供气管路,以及经由上述第2泵32b和上述管路切换部33且由第2流量调整阀32d和第2压力传感器34b构成的供气管路。
并且,上述管路切换部33可切换设置在内部的未作图示的管路,以便处于与上述内窥镜球囊控制装置7内的执行模式对应的管路状态,例如,作为上述执行模式,有供气模式、吸气模式、保持模式、以及开放模式的4种执行模式。因此,上述管路切换部33可切换未作图示的内部管路,以便处于与上述4种模式对应的状态,即,供气状态、吸气状态、保持状态以及开放状态,该切换根据来自上述控制部35的控制信号被控制。其结果,可使与后级侧连接的上述内窥镜2的球囊9侧的管路和上述外套管3的球囊11侧的管路分别处于基于期望的执行模式的管路状态。
上述控制部35尽管未作图示,然而具有:对向上述内窥镜2的球囊9和上述外套管3的球囊11的供气流量进行计数的作为上述流量检测部的计流器,对上述各球囊9、11的各供气时间或吸气时间等进行计数的计时器或者测定规定时间的定时器,以及存储有后述的主程序或基于各种模块的程序的存储部。
上述控制部35根据来自上述遥控器8的操作信号执行上述程序,从而在使用上述计流器和计时器的同时,控制上述第1、第2泵32a、32b、上述管路切换部33以及第1、第2流量调整阀32c、32d。
这样,上述内窥镜球囊控制装置7可计量对上述内窥镜2的球囊9和上述外套管3的球囊11的供气时间或吸气时间、供气流量时间等,通过使用这些计量结果,可控制对上述内窥镜2的球囊9和上述外套管3的球囊11的供气流量。
下面,参照图5至图11对上述内窥镜系统1的基本操作状态进行说明。
图5至图11是用于使用上述内窥镜的球囊和上述外套管的球囊来对内窥镜和外套管的操作状态进行说明的图。图5示出使各球囊缩瘪来把内窥镜插通到外套管内,从而插入到肠管内的状态,图6示出使外套管的球囊膨胀来固定在肠管上的状态,图7示出从图6的状态进一步把内窥镜插入到外套管内的状态,图8示出在图7的状态下使内窥镜的球囊膨胀来固定在肠壁上的状态,图9示出在图8的状态下使外套管的球囊缩瘪来进一步插入外套管的状态,图10示出外套管的前端从图9的状态移动到内窥镜前端部的状态,图11示出在图10的状态下使外套管的球囊膨胀来固定在肠壁上的状态。
如图5所示,医生使内窥镜2插通在外套管3内。在该情况下,上述内窥镜2的球囊9和上述外套管3的球囊11分别处于抽出内部空气而缩瘪的状态,在该状态下,医生开始把内窥镜2插入到被检者体内。
然后,医生把内窥镜2和外套管3的前端插入到例如十二指肠降支,之后如图6所示,按下遥控器8的外套管侧的供气开始按钮19b(参照图3),从上述第2泵32b把空气提供给安装在上述外套管3的前端的主体固定用的上述球囊11,使该球囊11膨胀来把上述外套管3固定在肠管40上。
然后,医生如图7所示,将上述外套管3保持在肠管40上,仅把上述内窥镜2的上述插入部2B插入到深部。
然后,医生在把上述内窥镜2的上述插入部2B插入了规定距离的状态下,如图8所示,按下遥控器8的内窥镜侧的供气开始按钮19a(参照图3),从上述第1泵32a把空气提供给安装在内窥镜2的前端的主体固定用的球囊9内,使该球囊9膨胀来固定在肠壁41上。
另外,根据患者的不同而考虑了上述肠管40窄的情况,然而医生只要按下上述停止按钮21a、21b,就能通过停止对各球囊9、11供给空气,根据上述肠管40的尺寸最佳地使各球囊9、11膨胀来固定在肠管40上。
然后,医生按下上述遥控器8的外套管侧的开放按钮18b或吸气开始按钮20b(参照图3),使用上述管路切换部33释放上述球囊11内的空气,或者从上述第2泵32b吸取上述外套管3的上述球囊11内的空气,使上述球囊11缩瘪(参照图9)。
然后,医生如图9所示,把上述外套管3沿着上述内窥镜2插入到深部,把上述外套管3的前端插入到上述内窥镜2的上述插入部2B的前端附近。
然后,医生在把上述外套管3的前端插入到上述插入部2B的前端附近的状态下,如图11所示,按下上述遥控器8的外套管侧的供气开始按钮19b(参照图3),从上述第2泵32b把空气提供给上述外套管3的上述球囊11,使该球囊11膨胀来把上述外套管3固定在肠壁41上。
并且,医生按下上述遥控器8的内窥镜侧的开放按钮18a或吸气开始按钮20a(参照图3),使用上述管路切换部33释放上述球囊9内的空气,或者从上述第1泵32a吸取上述内窥镜2的上述球囊9内的空气,使上述球囊9缩瘪,进一步把上述插入部2B插入到深部内。
通过重复以上的图5至图11的操作,进行上述内窥镜2和上述外套管3的深部插入,从而可使上述内窥镜2的上述插入部2B插入到期望位置。
下面,参照图12至图15对本实施例的上述内窥镜球囊控制装置的作用进行说明。
图12至图15是用于对内窥镜球囊控制装置的作用进行说明的图,图12是示出控制部的主程序的流程图,图13是示出基于图12的开关状态确认模块的处理例程的流程图,图14是示出基于图13的供气模块的处理例程的流程图,图15是示出基于图13的吸气模块的处理例程的流程图。
现在,假定医生使用图1的内窥镜系统1来进行消化管内内窥镜检查。然后,当医生按下图3所示的遥控器8的电源按钮22(或者图2所示的电源开关17)时,控制部35从内部的未作图示的存储部读入图12所示的主程序来使其起动。
当上述控制部35在步骤S1的处理中确认了电源接通状态时,在步骤S2的处理中进行上述内窥镜球囊控制装置7内的各种设备等的初始化。作为该初始化,例如,上述控制部35使上述第1、第2泵32a、32b起动,并使用上述管路切换部33进行初始化,以便处于管路开放状态。并且,上述控制部35进行上述控制部35内的未作图示的计流器或计时器等的复位,进行初始化。
然后,上述控制部35在接下来的步骤S3的判断处理中判断20msec定时器中断,在判断为有的情况下,使处理转移到步骤S4,在判断为无的情况下,继续进行该判断处理。
另外,上述定时器使用计量20msec的定时器,以使图12所示的处理例程每20msec动作一次。
然后,上述控制部35在步骤S4的判断处理中,判断上述定时器的每20msec计数1的计时器的计数值是否等于10,在判断为等于10的情况下,在步骤S5的处理中使上述计时器和上述计流器复位,使处理转移到步骤S6。另一方面,在判断为上述计数值不等于10的情况下,上述控制部35使处理转移到步骤S6。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意味着进行图12所示的处理例程10次,即,以200msec的时间单位进行与上述医生使用控制器8进行的各种按钮操作对应的球囊控制。
然后,上述控制部35在步骤S6、步骤S7的处理中执行基于后述的第1泵、第2泵开关状态确认模块的处理例程。
然后,在基于上述开关状态确认模块的处理例程完成后,上述控制部35在步骤S8的处理中使上述计时器的计数值加1,之后使处理回到上述步骤S3的判断处理。
下面,参照图13对上述步骤S6的上述第1泵开关状态确认模块的处理例程进行说明。
上述控制部35在执行了上述步骤S6的处理时,起动图13所示的开关状态确认模块的处理例程。
这样,上述控制部35在步骤S11的判断处理中,根据是否按下了遥控器8的紧急停止按钮23,判断有无警告。在该情况下,上述控制部35通过检测警告标志的接通/断开来进行上述判断处理。另外,上述警告标志不限于按下上述紧急停止按钮23,只要上述内窥镜球囊控制装置7发生不利情况,就处于警告状态,从而通过上述控制部35来接通。
这里,在检测出警告标志接通的情况下,上述控制部35根据按下了上述紧急停止按钮23等,判断为上述内窥镜球囊控制装置7是警告状态,为了维持当前的警告处理,在步骤S20的处理中结束基于上述开关状态确认模块的处理例程,转移到图12的步骤S7的处理。
另一方面,在上述步骤S11的判断处理中检测出警告标志断开的情况下,上述控制部35在未按下上述紧急停止按钮23的情况下判断为上述内窥镜球囊控制装置7不是警告状态,转移到步骤S12的判断处理。
在步骤S12的判断处理中,上述控制部35判断是否按下了图3所示的遥控器8的开放按钮18a,在判断为未按下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S14。另一方面,在判断为已按下的情况下,上述控制部35在步骤S13的处理中停止与上述开放按钮18a对应的第1泵32a的动作,并控制上述管路切换部33和第1流量调整阀32c,以便开放管路,之后转移到上述步骤S20,结束基于上述第1泵开关状态确认模块的处理例程。
在步骤S14的判断处理中,上述控制部35判断是否按下了图3所示的遥控器8的停止按钮21a,在判断为未按下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S16。另一方面,在判断为已按下的情况下,上述控制部35在步骤S15的处理中控制上述管路切换部33和第1流量调整阀32c,以便闭锁管路(管路保持状态),并停止与上述停止按钮21a对应的第1泵32a的动作,之后转移到上述步骤S20,结束基于上述第1泵开关状态确认模块的处理例程。
在步骤S16的判断处理中,上述控制部35判断是否按下了图3所示的遥控器8的吸气开始按钮20a,在判断为未按下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S18。另一方面,在判断为已按下的情况下,上述控制部35在步骤S17的处理中使基于后述的图15所示的吸气模块的处理例程起动,进行与上述吸气开始按钮20a对应的吸气控制,之后转移到上述步骤S20,结束基于上述第1泵开关状态确认模块的处理例程。
在步骤S18的判断处理中,上述控制部35判断是否按下了图3所示的遥控器8的供气开始按钮19a,在判断为未按下的情况下,转移到上述步骤S20。另一方面,在判断为已按下的情况下,上述控制部35在步骤S19的处理中使基于后述的图14所示的供气模块的处理例程起动,进行与上述供气开始按钮19a对应的供气控制,之后转移到上述步骤S20,结束基于上述第1泵开关状态确认模块的处理例程。
下面,参照图14对上述步骤S19的上述供气模块的处理例程进行说明。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在上述控制部35内预先设定有用于与来自上述第1、第2传感器34a、34b的压力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的压力最大值和压力上限值。并且,上述压力上限值和上述压力最大值满足上述压力限制值<上述压力最大值的关系。在该情况下,上述压力最大值是与上述各球囊9、11膨胀而处于危险状态相当的压力值,上述压力上限值意味着与上述各球囊9、11膨胀而固定在肠管上相当的压力值。
上述控制部35在执行了上述步骤S19的处理时,起动图14所示的供气模块的处理例程。
这样,上述控制部35在步骤S21的判断处理中,进行来自上述第1压力传感器34a的测定结果(例如压力模拟值)和预先设定的压力最大值的比较,在判断为上述测定结果小于上述压力最大值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S22,反之在判断为大于上述压力最大值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S29的处理。
在步骤S29的处理中,上述控制部35停止第1泵32a的动作,并控制上述管路切换部33和第1流量调整阀32c,以便开放管路。之后,上述控制部35在步骤S30的处理中,使上述警告标志接通,之后转移到步骤S37,结束基于上述供气模块的处理例程。
在上述步骤S22的处理中,上述控制部35进行由内部的定时器计量了供气时间的计量结果(供气时间)和预先设定的最大供气时间的比较,在判断为上述供气时间小于上述最大供气时间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S23,反之在判断为大于上述最大供气时间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S31的处理。
在步骤S31的处理中,上述控制部35与上述步骤S29的处理一样,停止第1泵32a的动作,并控制上述管路切换部33和第1流量调整阀32c,以便开放管路。之后,上述控制部35与上述步骤S30的处理一样,在步骤S32的处理中,使上述警告标志接通,之后转移到步骤S37,结束基于上述供气模块的处理例程。
然后,上述控制部35在步骤S23的判断处理中,判断上述定时器的每20msec计数1的计时器的计数值是否等于1,在判断为等于1的情况下,在步骤S33的处理中停止第1泵32a的动作,并控制上述管路切换部33和第1流量调整阀32c,以便保持管路状态。之后,上述控制部35在步骤S34的处理中进行上述第1、第2压力传感器34a、34b的压力测定来取得测定压力值,之后转移到步骤S24。
并且,在上述步骤S23的判断处理中,判断为上述计时器的计数值不等于1的情况下,上述控制部35转移到上述步骤S24。
然后,上述控制部35在步骤S24的判断处理中,通过上述第1压力传感器34a进行压力测定来取得测定压力值,进行该所取得的测定压力值(在通过了上述步骤S33、34的循环的情况下,在上述步骤S34中所取得的测定压力值)和预先设定的压力上限值的比较,在判断为上述测定结果小于上述压力上限值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S25,反之在判断为大于上述压力上限值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S35的处理。
在步骤S35的处理中,上述控制部35停止第1泵32a的动作,并控制上述管路切换部33和第1流量调整阀32c,以便保持管路状态,之后转移到上述步骤S37,结束基于上述供气模块的处理例程。
然后,上述控制部35在步骤S25的判断处理中,进行上述计流值和预先设定的规定供气量(供气流量)的比较,在判断为上述计流值大于上述规定供气量的情况下,在步骤S36的处理中停止第1泵32a的动作,并控制上述管路切换部33和第1流量调整阀32c,以便保持管路状态,之后转移到步骤S37,结束基于上述供气模块的处理例程。
另外,所谓上述计流值是用于决定200msec(20msec×10)能提供多少供气量的变量,例如可进行与上述计时值0~9对应的0~9的设定。实际上,使用上述计流器(未作图示)每20msec计数上述计流值。并且,所述上述规定供气量表示上述内窥镜球囊控制装置7的每20msec可供气的大致供气量(供气流量)。
在上述步骤S25的判断处理中,判断为上述计流值小于上述规定供气量的情况下,上述控制部35在步骤S27的处理中控制上述管路切换部33,以便设定基于供气开始按钮19a、19b的供气管路。之后,上述控制部35在步骤S27的处理中使上述计流值加1,并在接下来的步骤S28的处理中使上述供气时间加1,转移到上述步骤S37,结束基于上述供气模块的处理例程。
当基于上述供气模块的处理例程结束时,假定上述控制部35完成基于图13所示的开关状态确认模块的处理例程,执行基于图12所示的步骤S7的第2泵开关状态确认模块的处理,以后,按照图12所示的处理例程,重复执行处理。另外,由于仅变更了第2泵开关状态确认模块的动作以及泵、开关、控制对象,因而省略。
下面,参照图15对图13所示的上述步骤S17的上述吸气模块的处理例程进行说明。
上述控制部35在执行了上述步骤S17的处理时,起动图15所示的吸气模块的处理例程。
这样,上述控制部35在步骤S40的判断处理中,进行由内部的定时器计量了吸气时间的计量结果(吸气时间)和预先设定的最大吸气时间的比较,在判断为上述吸气时间小于上述最大吸气时间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S41,反之在判断为大于上述最大吸气时间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S47的处理。
在步骤S41的处理中,上述控制部35停止上述第1泵32a的动作,并控制上述管路切换部33和第1流量调整阀32c,以便开放管路。之后,上述控制部35在步骤S48的处理中,使上述警告标志接通,之后转移到步骤S53,结束基于上述吸气模块的处理例程。
然后,上述控制部35在步骤S41的判断处理中,判断上述定时器的每20msec计数1的计时器的计数值是否等于1,在判断为等于1的情况下,在步骤S49的处理中停止第1泵32a的动作,并控制上述管路切换部33和第1流量调整阀32c,以便保持管路状态。之后,上述控制部35在步骤S50的处理中通过上述第1压力传感器34a进行压力测定来取得测定压力值,之后转移到步骤S42。
并且,在上述步骤S41的判断处理中,判断为上述计时器的计数值不等于1的情况下,上述控制部35转移到上述步骤S42。
然后,上述控制部35在步骤S42的判断处理中,通过上述第1压力传感器34a进行压力测定来取得测定压力值,进行该所取得的测定压力值(在通过了上述步骤S49、50的循环的情况下,在上述步骤S50中所取得的测定压力值)和预先设定的压力下限值的比较,在判断为上述测定结果小于上述压力下限值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S51,反之在判断为大于上述压力下限值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S43的处理。
在步骤S51的处理中,上述控制部35通过第1、第2泵32a、32b使吸气动作停止,并控制上述管路切换部33和第1、第2流量调整阀32c、32d,以便开放管路,之后转移到上述步骤S53,结束基于上述吸气模块的处理例程。
然后,上述控制部35在步骤S43的判断处理中,进行上述计流值和预先设定的规定吸气量(吸气流量)的比较,在判断为上述计流值大于上述规定吸气量的情况下,在步骤S52的处理中停止第1泵32a的吸气动作,并控制上述管路切换部33和第1流量调整阀32c,以便保持管路状态,之后转移到上述步骤S54,结束基于上述吸气模块的处理例程。另外,所谓上述规定吸气量表示上述内窥镜球囊控制装置7的每20msec可吸气的大致吸气量(吸气流量)。
并且,在上述步骤S43的判断处理中,判断为上述计流值小于上述规定吸气量的情况下,上述控制部35在步骤S44的处理中控制上述管路切换部33,以便设定基于吸气开始按钮20a的吸气管路。之后,上述控制部35在步骤S45的处理中使上述计流值加1,并在接下来的步骤S46的处理中使上述吸气时间加1,转移到上述步骤S53,结束基于上述吸气模块的处理例程。
当基于上述吸气模块的处理例程结束时,假定上述控制部35根据图13所示的开关状态确认模块而完成了处理例程,执行基于图12所示的步骤S7的第1泵控制模块的处理,以后,按照图12所示的处理例程重复执行处理。
以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上述内窥镜球囊控制装置7由于可调整对各球囊9、11的供气流量和吸气流量,因而可适应于各种材质的球囊和各种部位。并且,上述内窥镜球囊控制装置7可防止在例如取下了上述第1、第2供气用管13、14等的管路的情况下产生的连续供气动作或吸气动作。
并且,由于上述内窥镜球囊控制装置7可检测出超过了最大供气时间、最大吸气时间、最大供气压以及最大吸气压来控制球囊内的压力,以便开放管路,因而能够不对肠壁施加很大的力地进行手术。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对使上述遥控器8与上述内窥镜球囊控制装置7连接的结构作了说明,然而不限于此,也能设置在例如医生近处的上述内窥镜2的操作部2A上,或者通过设置处于医生脚下的控制上述内窥镜球囊控制装置7的脚踏开关来构成。
并且,上述控制器8可以构成为:使用红外线发送各种遥控操作信号,并使用设置在上述内窥镜球囊控制装置7内的受光部接受上述红外线来取入上述遥控信号。这样,医生的操作变得更加容易。
(实施例2)
下面,参照图16至图22对实施例2的内窥镜球囊控制装置进行说明。
图16至图22涉及实施例2,图16是示出实施例2的内窥镜球囊控制装置的概略结构的结构图,图17是示出图16的内窥镜球囊控制装置的内部结构的方框图,图18是示出实施例2的内窥镜球囊控制装置的控制内容的流程图,图19是示出在图18的流程图中泵的最小流量设定中判定为异常调整结束通知的情况下的管路内压与供气时间的关系的曲线图,图20是示出在图18的流程图中泵的最大流量设定中判定为异常调整结束通知的情况下的管路内压与供气时间的关系的曲线图,图21是示出在图18的流程图中即使使泵的流量设定从最小流量设定变化到最大流量设定也未确认异常的情况下的管路内压与供气时间的关系的曲线图,图22是示出在图18的流程图中泵的流量设定采用调整后流量设定后,把管路内压设定为处于大致平衡状态的规定内压值来确认管路内压变化的情况下的管路内压与供气时间的关系的曲线图。
本实施例的内窥镜系统1的整体结构与图1所示的内窥镜系统1的结构大致相同。在该内窥镜系统1中使用的内窥镜球囊控制装置7,如图16所示,针对上述实施例1的结构,把检查开关50、作为异常状态告知部的第1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50a、以及同样作为异常状态告知部的第2LED 50b设置在外装表面上。
在本实施例中,压力显示器16的显示器16A对作为压力测定部的第1压力传感器34a根据与球囊9连通的管路的内压所测定的球囊9的内压值进行显示。并且,压力显示器16的显示器16B对作为压力测定部的第2压力传感器34b根据与球囊110连通的管路的内压所测定的球囊11的内压值进行显示。
上述检查开关50是可通过接通来对作为规定管路的与内窥镜球囊控制装置7连通的球囊9和球囊11进行规定检查的开关。关于该规定检查的详细内容,在后面进行说明。
在上述规定检查结束后,接收设置在内窥镜球囊控制装置7的内部的控制部35的判定结果的内容,球囊9的检查结果显示在第1LED 50a上,球囊11的检查结果显示在第2LED 50b上。
作为异常状态告知部的第1LED 50a和第2LED 50b是例如在检查正常结束的情况下进行亮灯、在检查异常结束的情况下进行闪烁来告知异常的单元,可向医生告知球囊9或球囊11的异常。
另外,作为异常状态告知部的第1LED 50a和第2LED 50b作为规定检查结束时的告知部可以不限于上述LED,只要例如像在规定检查正常结束的情况下蓝色LED亮灯、在异常结束的情况下红色LED亮灯那样,通过使正常结束时和异常结束时的LED颜色不同,容易对球囊9或球囊11在异常状态下检查结束进行视认即可。
并且,上述异常状态告知部可以不仅是使用LED的视觉告知部。可以具有例如在接收到球囊9或球囊11是异常的检查结果的内容的情况下,通过在LED亮灯的同时发出规定声音来唤起医生注意的使用声音的告知部。
而且,在图16中,设置在内窥镜球囊控制装置7的外表面上的LED的数量是2个,然而该LED的数量也不限于2个,可以根据需要增减LED数量。
下面,使用图17对内窥镜球囊控制装置7的内部结构、控制内容以及控制内容的动作进行说明。
如图17所示,上述内窥镜球囊控制装置7与上述实施例1的结构大致相同,然而删除了第1、第2流量调整阀32c、32d和第3断路器31c,把上述第1、第2压力传感器34a、34b设置在管路切换部33与内窥镜2的球囊9和外套管3的球囊11之间。另外,根据情况,可以不删除上述第1、第2流量调整阀32c、32d和第3断路器31c,而采用与上述实施例1相同的结构(参照图4)。
在上述电源开关17或设置于遥控器8上的电源按钮22接通的情况下,开关电源部30根据从设置在内窥镜球囊控制装置7的外部的未作图示的交流电源所供给的电力,分别把所需电力提供给第1泵32a、第2泵32b、管路切换部33、遥控器8以及控制部35。
当电力被提供给各部时,作为初始设定状态,第1泵32a和第2泵32b开始动作,并且,管路切换部33处于开放状态,即,设置在管路切换部33的内部的未作图示的管路的内压与外部大气压大致相等的状态。
上述第1泵32a与设置在管路切换部33的内部的未作图示的管路连通,在球囊9安装在内窥镜球囊控制装置7上的情况下,根据从控制部35所发送的控制信号的内容,进行对作为规定管路的与第1泵32a连通且到达球囊9的第1管路的供气或吸气。
上述第2泵32b与设置在管路切换部33的内部的未作图示的管路连通,在球囊11安装在内窥镜球囊控制装置7上的情况下,根据从控制部35所发送的控制信号的内容,进行对作为规定管路的与第2泵32b连通且到达球囊110的第2管路的供气或吸气。
上述第1压力传感器34a是压力测定部,把所测定的球囊9的内压值发送到控制部35。第2压力传感器34b是压力测定部,把所测定的球囊11的内压值发送到控制部35。
上述控制部35是具有后面进行说明的规定检查时的异常判定部的控制单元,根据由第1压力传感器34a所测定的球囊9的内压值和由第2压力传感器34b所测定的球囊11的内压值,进行第1泵32a、第2泵32b以及管路切换部33的控制。并且,控制部35根据设置在遥控器8内的各种按钮的操作信号,把用于进行球囊9和球囊11的扩展和收缩的信号发送到第1泵32a、第2泵32b以及管路切换部33。
这样,进行第1泵32a、第2泵32b以及管路切换部33的控制,以使球囊9和球囊11可与设置在遥控器8上的各种按钮(参照图3)的操作连动地进行扩展和收缩。
另外,上述控制部35在内部具有由中央运算装置(CPU)和存储器等存储部构成的异常判定部(未作图示),并与未作图示的定时器(计时器)协作,在规定时间和规定设定值中,也能预先采用编程等的方法决定该规定时间,该规定设定值、该规定控制内容等,以便可自动进行规定控制。
其他结构与上述实施例1(参照图4)的结构相同。
然后,使用图18对在以上结构中可使用内窥镜球囊控制装置7进行的规定检查,即对作为规定管路的球囊9和球囊11的异常判定方法的异常检查进行说明。
当使用上述内窥镜球囊控制装置7进行对球囊9和球囊11的异常检查时,首先,把连接器13A安装在连接器2a上来使空气供给管10和第1供气用管(内窥镜用球囊供气管)13连通,并把连接器14A安装在连接器3a1上来使空气供给管12和第2供气用管(外套管用球囊供气管)14连通。这样,处于可对球囊9和球囊11供气的状态,之后接通电源开关17或设置在遥控器8内的电源按钮22。
当在该状态下接通检查开关50时,开始对球囊9和球囊11的异常检查。另外,上述规定检查即该异常检查的内容、过程以及该异常检查中的规定设定值作为程序、数据等被预先存储和设定在控制部35内的未作图示的存储器等内。
检查开始后,首先,上述控制部35使第1泵32a和第2泵32b动作,而且在管路切换部33中进行管路开放状态的设定(步骤S100)。之后,控制部35进行发送控制信号的设定,该控制信号根据最小供气流量(Q0)对第1泵32a、第2泵32b以及管路切换部33进行空气供气(步骤S101)。
然后,作为第1步骤,即,最小供气流量调整步骤(步骤S102和步骤S103),进行未作图示的定时器的初始化(步骤S102),之后,控制部35发送该控制信号,接收到该控制信号的管路切换部33使用管路切换部33在内部具有的未作图示的阀等的流量调整部,进行供气流量调整,以便从第1泵32a和第2泵32b以最小供气流量(Q0)对球囊9和球囊11进行空气供气(步骤S103)。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假定对球囊9和球囊11的最小供气流量(Q0)是相同的供气流量而进行以下说明,然而这些最小供气流量(Q0)可以是分别不同的供气流量。
在执行了供气流量调整步骤之后,控制部35继续执行取得经过了规定时间时的内压值的内压值取得步骤(步骤S104至步骤S109)。
在内压值取得步骤中,首先,根据最小供气流量(Q0),进行对球囊9和球囊11的供气,在经过了预先设定在控制部35内的规定时间即时间1(t1)时(步骤S104),控制部35进行由第1压力传感器34a所测定的球囊9的内压值和由第2压力传感器34b所测定的球囊11的内压值,即压力1(P1)的取得(步骤S105)。
之后,上述控制部35在经过了预先设定于控制部35内的规定时间即时间2(t2)时(步骤S106),进行由第1压力传感器34a所测定的球囊9的内压值和由第2压力传感器34b所测定的球囊11的内压值,即压力2(P2)的取得(步骤S107)。
然后,上述控制部35在经过了预先设定于控制部35内的规定时间即时间3(t3)时(步骤S108),进行由第1压力传感器34a所测定的球囊9的内压值和由第2压力传感器34b所测定的球囊11的内压值,即压力3(P3)的取得(步骤S109)。
在时间3(t3)中取得了压力3(P3)后,控制部35使用在内部具有的异常判定部(未作图示),进行预先设定在控制部35内的第1阈值即到达压力上限值与压力3(P3)的比较(步骤S110和步骤S116)。此时,如图19所示,在压力3(P3)超过了到达压力上限值的情况下,作为第2步骤,控制部35判定为第1泵32a或第2泵32b或管路的任意一方是异常。
并且,作为第3步骤,该判定结果由作为异常状态告知部的第1LED50a或第2LED 50b进行视觉告知(步骤S129),医生和医生的辅助者等可根据该告知,确认第1泵32a或第2泵32b或管路的哪一方是异常。然后,在进行了异常状态告知后,控制部35通过在管路切换部33中进行管路开放状态的设定来结束检查(步骤S130)。
在上述的到达压力上限值与压力3(P3)的比较中,在压力3(P3)未达到到达压力上限值的情况下,进行当前的供气流量是否是最大供气流量(Qn)的判定(步骤S111)。现在,由于供气流量被设定为最小供气流量(Q0),因而接下来,作为供气流量设定步骤(步骤S112至步骤S115),控制部35进行发送控制信号的设定,该控制信号把供气流量从最小供气流量(Q0)增加到规定设定值(Q1)来进行空气供气(步骤S112)。在进行了该设定后,控制部35把使管路状态处于吸气状态的控制信号发送到第1泵32a、第2泵32b以及管路切换部33。
当使用第1泵32a、第2泵32b以及管路切换部33开始管路吸气时(步骤S113),球囊9和球囊11开始收缩。然后,当球囊9和球囊11的内压值全都大致为0的时间4(t4)经过时(步骤S114),控制部35使第1泵32a、第2泵32b以及管路切换部33停止管路吸气(步骤S115)。
之后,在再次进行了未作图示的定时器的初始化(步骤S102)后,控制部35把用于将供气流量设定为规定设定值(Q1)的控制信号发送到第1泵32a、第2泵32b以及管路切换部33。
以下,上述控制部35在使供气流量设定值Qi(i=0、1、…、n-1、n)阶段性增加的同时,重复从步骤S3到步骤S16的处理,直到达到最大供气流量(Qn)的供气流量。
即,进行未作图示的定时器的初始化,并按照预先设定在控制部35内的规定次数重复以下步骤直到达到最大供气流量(Qn),上述步骤为:根据从控制部35发送的控制信号,使用第1泵32a、第2泵32b以及管路切换部33进行对管路的各供气流量(Q1、Q2、…、Qi、…、Qn-1)的调整的供气流量调整步骤(步骤S3和步骤S4);在各供气流量(Q1、Q2、…、Qi、…、Qn-1)中,由控制部35取得经过了时间1(t1)时的压力1(P1)、经过了时间2(t2)时的压力2(P2)、以及经过了时间3(t3)时的压力3(P3)的内压值取得步骤(步骤S104至步骤S109);以及在管路吸气开始后,在经过了时间4(t4)时停止管路吸气,并进行对下次测定中的管路的各供气流量(Q2、Q3、…、Qi+1、…、Qn)的设定的供气流量设定步骤(步骤S112至步骤S115)。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假定该规定次数是从最小供气流量(Q0)到最大供气流量(Qn)的(n+1)次。
然后,在进行了第(n+1)次的供气流量设定步骤后,作为第4步骤,即最大供气流量调整步骤(步骤S102和步骤S103),控制部35发送控制信号,接收到该控制信号的管路切换部33使用管路切换部33在内部具有的未作图示的阀等的流量调整部,与第1泵32a和第2泵32b协作,进行供气流量调整,以便以最大供气流量(Qn)对球囊9和球囊11进行供气。
在最大供气流量(Qn)中,在上述内压值取得步骤(步骤S104至步骤S109)结束后,控制部35使用在内部具有的异常判定部(未作图示),进行预先设定在控制部35内的第2阈值即到达压力下限值与压力3(P3)的比较(步骤S111和步骤S117)。
此时,如图20所示,在压力3(P3)未达到到达压力下限值的情况下,作为第5步骤,上述控制部35判定为第1泵32a或第2泵32b或管路的任意一方是异常。
并且,作为第6步骤,该判定结果由作为异常状态告知部的第1LED50a或第2LED 50b进行视觉告知(步骤S129),医生和医生的辅助者等可确认第1泵32a或第2泵32b的哪一方是异常。然后,在进行了异常状态告知后,控制部35通过在管路切换部33中进行管路开放状态的设定来结束检查(步骤S130)。
并且,在上述的到达压力下限值与压力3(P3)的比较(步骤S117)中,在压力3(P3)超过了到达压力下限值的情况下,控制部35在进行了管路开放状态的设定(步骤S118)后,针对从最小供气流量(Q0)到最大供气流量(Qn)的(n+1)次的压力3(P3),分别进行用于求出在各供气流量中所取得的各压力3(P3)与预先设定在控制部35内的规定压力值即目标压力值之间的差值的计算(步骤S119)。
然后,上述控制部35进行这些(n+1)个差值的比较,并把控制信号发送到第1泵32a、第2泵32b以及管路切换部33,以便可根据图21所示的测定了其中差值最小的压力3(P3)的供气流量,即调整后设定流量(Qx)对球囊9和球囊11进行供气(步骤S120和步骤S121)。
并且,此时,把与时间1(t1)、时间2(t2)、时间3(t3)的各方对应的目标压力值预先设定在控制部35内,控制部35根据该目标压力值,针对从最小供气流量(Q0)到最大供气流量(Qn)的(n+1)次的压力1(P1)、压力2(P2)、压力3(P3),计算各自的差的平方,可以把通过该计算所求出的计算值最小的供气流量设定为调整后供气流量(Qx)。
采用以上方法进行了设定的调整后设定流量(Qx)是医生实际使用的针对各个球囊9和球囊11而设定的供气流量。因此,在医生分开使用材质或容量不同的球囊9和球囊11进行处置时,也能根据最佳的供气流量,即调整后设定流量(Qx)对各个球囊9和球囊11进行空气供气。
作为步骤S121以后的调整后设定流量(Qx)时的球囊9和球囊11的异常检查,首先,进行未作图示的定时器的初始化(步骤S121),对球囊9和球囊11进行供气。
在经过了时间3(t3)时,控制部35进行管路保持状态的设定,之后,控制部35在预先设定于控制部35内的作为第1时间、并且作为时间3(t3)以后的时间的时间5(t5),进行由第1压力传感器34a所测定的球囊9的内压值和由第2压力传感器34b所测定的球囊11的内压值,即第1内压值的压力5(Pt5)的取得(步骤S123和步骤S124)。
然后,上述控制部35在预先设定于控制部35内的作为第2时间、并且作为时间5(t5)以后的时间的时间6(t6),进行由第1压力传感器34a所测定的球囊9的内压值和由第2压力传感器34b所测定的球囊11的内压值,即第2内压值的压力6(Pt6)的取得(步骤S125和步骤S126)。
在时间6(t6)时取得了压力6(Pt6)后,控制部35进行用于求出压力5(Pt5)和压力6(Pt6)之间的差的绝对值的计算。然后,控制部35使用在内部具有的控制单元,进行预先设定在控制部35内的规定阈值与该绝对值的比较(步骤S127),在该绝对值超过了规定阈值的情况下,判定为球囊9或球囊11或管路的任意一方是异常。
并且,该判定结果由作为异常状态告知部的第1LED 50a或第2LED50b进行视觉告知(步骤S129),医生和医生的辅助者等可确认球囊9或球囊11的哪一方是异常。然后,在进行了异常状态告知后,控制部35使用在内部具有的控制单元,通过在管路切换部33中进行管路开放状态的设定来结束检查(步骤S130)。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假定第1泵32a和第2泵32b的目标压力值、调整后设定流量(Qx)、以及各管路的测定值分别相同,然而可以针对各个泵和管路,单独执行本流程,并经过单独测定,针对单独的目标压力值取得单独的调整后设定流量(Qx)。
并且,在上述规定阈值、压力5(Pt5)和压力6(Pt6)之间的差的绝对值未达到规定阈值的情况下,控制部35判定为球囊9、球囊11以及管路全都正常。并且,该判定结果由作为异常状态告知部的第1LED 50a或第2LED 50b进行视觉告知(步骤S128),医生和医生的辅助者等可确认球囊9和球囊11全都正常。然后,在进行了正常状态告知后,控制部35使用在内部具有的控制单元,通过在管路切换部33中进行管路开放状态的设定来结束检查(步骤S130)。
在这种结构中,本实施例的内窥镜球囊控制装置7具有可对球囊9和球囊11进行上述异常检查的功能,在对活体进行处置的现场,医生和医生的辅助者等可简便且自动地确认球囊9和球囊11中的气密不良等的异常。因此,可消除由于球囊9或球囊11自身的异常而引起活体内的球囊9或球囊11破裂和固定不良的可能性。
另外,内窥镜球囊控制装置7如图23所示,也能安装有成为球囊9和球囊11的替代的检查用夹具51和调整处理器54,进行异常检查。检查用夹具51例如由规定材质形成,具有拥有规定容量的第1检查用管路52和第2检查用管路53。
并且,上述调整处理器54是例如个人计算机那样的终端装置,可使用有线或无线的通信单元与上述控制部35进行通信,并可使用该通信单元把预先设定在控制部35内的规定时间、规定设定值、规定控制内容等变更为任意设定值。
例如,在上述异常检查中,控制部35在上述内压值取得步骤(步骤S104至步骤S109)中取得内压值的次数是时间1(t1)、时间2(t2)以及时间3(t3)的3次,然而可通过使用上述调整处理器54,把该次数设定为任意次数。
而且,还可设置异常状态告知部,该异常状态告知部通过使未作图示的监视器等的显示部与调整处理器54连接,连同设置在内窥镜球囊控制装置7的外表面上的第1LED 50a和第2LED 50b的亮灯、闪烁等一起,把检查正常结束或异常结束视觉显示在该显示部上。
在这种结构中,在进行上述异常检查的情况下,通过进行从上述第1步骤到上述第6步骤的检查,可进行作为第1泵32a、第2泵32b、以及管路切换部33的异常判定方法的异常检查。
并且,通过针对规定的检查用夹具51进行调整后设定流量(Qx)的设定,可把使用与第1检查用管路52和第2检查用管路53对应的球囊9和球囊11的同一机型的多个内窥镜球囊控制装置7的空气供气流量调整为规定的设定流量。
通过上述作用,例如,在同一机型的内窥镜球囊控制装置7的制造时的检查等中,检查者可确认设置在内窥镜球囊控制装置7的内部的流量调整部,即第1泵32a、第2泵32b以及管路切换部33的异常。并且,在流量调整部是正常的情况下,检查者可把同一机型的多个内窥镜球囊控制装置7的空气供气流量简便且自动地调整为大致同一供气流量即调整后设定流量(Qx)。
因此,根据本实施例,除了可取得与上述实施例1相同的效果以外,还能实现在控制对球囊的供气或吸气流量时,可简便且自动地判定球囊管路异常的内窥镜球囊控制装置和内窥镜球囊控制装置的异常判定方法。
在本发明中,可以明白,在不背离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根据本发明构成在大范围内不同的实施方式。本发明由所附专利权利要求范围限定,除此以外不受其特定实施例制约。

Claims (16)

1.一种内窥镜球囊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具有:泵,其针对安装在内窥镜的插入部前端部的外周部的固定用球囊,供给或排出气体;以及控制部,其测定上述球囊内的气体压力,并根据该测定结果使上述泵动作来控制上述球囊内的压力;
上述控制部具有检测对上述球囊的供气或吸气流量的流量检测部,并根据该流量检测部的检测结果使上述泵动作来控制对上述球囊的供气或吸气流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球囊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具有:泵,其针对安装在使上述内窥镜插通的外套管的前端外周部的固定用球囊,供给或排出气体;以及流量检测部,其检测对上述内窥镜的球囊和上述外套管的球囊的供气或吸气流量;上述控制部根据该流量检测部的检测结果使上述泵动作来控制对上述各球囊的供气或吸气流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球囊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来自上述流量检测部的检测结果超过了规定阈值的情况下,上述控制部停止上述泵的动作。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窥镜球囊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来自上述流量检测部的检测结果超过了规定阈值的情况下,上述控制部停止上述泵的动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球囊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具有配备了用于向上述控制部提供指示的多个操作按钮和紧急停止按钮的遥控器,在按下了上述遥控器的上述紧急停止按钮的情况下,上述控制部停止上述泵的动作。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窥镜球囊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具有配备了用于向上述控制部提供指示的多个操作按钮和紧急停止按钮的遥控器,在按下了上述遥控器的上述紧急停止按钮的情况下,上述控制部停止上述泵的动作。
7.一种内窥镜球囊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具有:
泵,其针对与安装在内窥镜的插入部前端部的外周部的固定用球囊连接的管路,供给或排出气体;
压力测定部,其测定上述球囊或上述管路的内压;
流量调整部,其调整上述泵对上述管路的供气流量;
流量检测部,其检测对上述球囊的供气或吸气流量;
时间检测部,其检测对上述球囊的供气或吸气时间;
控制部,其根据上述压力测定部的测定结果和上述流量检测部的检测结果以及上述时间检测部的检测结果,使上述泵动作来控制对上述球囊的供气或吸气流量,以调整上述球囊内的压力,该控制部具有异常判定部,该异常判定部通过控制上述流量调整部,使从上述泵到上述管路的供气流量变化来把气体提供给上述管路,取得在预先设定的第1时间和预先设定的第2时间由上述压力测定部所测定的上述管路的第1内压值和第2内压值,并在上述第1内压值和上述第2内压值的差超过预先设定的阈值的情况下,判定上述球囊是异常;以及
异常状态告知部,其根据上述异常判定部的判定结果告知上述管路的异常。
8.一种内窥镜球囊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具有:
泵,其针对与安装在内窥镜的插入部前端部的外周部的固定用球囊连接的管路,供给或排出气体;
泵,其针对与安装在使上述内窥镜插通的外套管的前端外周部的固定用球囊连接的管路,供给或排出气体;
压力测定部,其测定上述球囊或上述管路的内压;
流量调整部,其调整上述泵对上述管路的供气流量;
流量检测部,其检测对上述球囊的供气或吸气流量;
时间检测部,其检测对上述球囊的供气或吸气时间;
控制部,其根据上述压力测定部的测定结果和上述流量检测部的检测结果以及上述时间检测部的检测结果,使上述泵动作来控制对上述球囊的供气或吸气流量,以调整上述球囊内的压力,该控制部具有异常判定部,该异常判定部通过控制上述流量调整部,使从上述泵到上述管路的供气流量变化来把气体提供给上述管路,取得在预先设定的第1时间和预先设定的第2时间由上述压力测定部所测定的上述管路的第1内压值和第2内压值,并在上述第1内压值和上述第2内压值的差超过预先设定的阈值的情况下,判定上述球囊是异常;以及
异常状态告知部,其根据上述异常判定部的判定结果告知上述管路的异常。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窥镜球囊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异常判定部通过控制上述流量调整部,使上述泵对上述管路的供气流量变化为最小供气流量和最大供气流量来向上述管路提供气体,取得在预先设定的设定时间由上述压力测定部所测定的上述管路的内压值,并在上述泵的最小供气流量的气体被提供给上述管路后经过了上述设定时间时,在上述管路的内压值超过了预先设定的第1阈值的情况下,或者在上述泵的最大供气流量的气体被提供给上述管路后经过了上述设定时间时,在上述管路的内压值未达到预先设定的第2阈值的情况下,判定上述泵是异常。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内窥镜球囊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异常判定部通过控制上述流量调整部,使上述泵对上述管路的供气流量变化为最小供气流量和最大供气流量来向上述管路提供气体,取得在预先设定的设定时间由上述压力测定部所测定的上述管路的内压值,并在上述泵的最小供气流量的气体被提供给上述管路后经过了上述设定时间时,在上述管路的内压值超过了预先设定的第1阈值的情况下,或者在上述泵的最大供气流量的气体被提供给上述管路后经过了上述设定时间时,在上述管路的内压值未达到预先设定的第2阈值的情况下,判定上述泵是异常。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内窥镜球囊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异常判定部进行使在上述设定时间由上述压力测定部所测定的上述管路的内压值和预先设定的内压的目标值之间的差为最小的流量调整。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内窥镜球囊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异常判定部进行使在上述设定时间由上述压力测定部所测定的上述管路的内压值和预先设定的内压的目标值之间的差为最小的流量调整。
13.一种内窥镜球囊控制装置的异常判定方法,所述内窥镜球囊控制装置具有:泵,其针对与安装在内窥镜的插入部前端部的外周部的固定用球囊连接的管路,供给或排出气体;压力测定部,其测定上述球囊或上述管路的内压;以及流量调整部,其调整上述泵对上述管路的供气流量;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有:
第1步骤,其控制上述泵和上述流量调整部,使上述泵对上述管路的供气流量变化为最小供气流量;
第2步骤,如果在上述第1步骤的预先设定的设定时间由上述压力测定部所测定的上述管路的内压测定值超过了预先设定的第1阈值,其判定上述泵或上述管路是异常;以及
第3步骤,其根据上述第2步骤的判定结果告知上述泵和上述管路的至少一方是异常。
14.一种内窥镜球囊控制装置的异常判定方法,所述内窥镜球囊控制装置具有:泵,其针对与安装在内窥镜的插入部前端部的外周部的固定用球囊连接的管路,供给或排出气体;泵,其针对与安装在使上述内窥镜插通的外套管的前端外周部的固定用球囊连接的管路,供给或排出气体;压力测定部,其测定上述内窥镜的球囊和上述外套管的球囊或者上述内窥镜的管路和外套管的管路的内压;以及流量调整部,其调整上述泵对上述管路的供气流量;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有:
第1步骤,其控制上述泵和上述流量调整部,使上述泵对上述管路的供气流量变化为最小供气流量;
第2步骤,如果在上述第1步骤的预先设定的设定时间由上述压力测定部所测定的上述管路的内压测定值超过了预先设定的第1阈值,其判定上述泵或上述管路是异常;以及
第3步骤,其根据上述第2步骤的判定结果告知上述泵和上述规定管路的至少一方是异常。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内窥镜球囊控制装置的异常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方法具有:
第4步骤,其通过控制上述泵和上述流量调整部,使上述泵对上述管路的供气流量变化为最大供气流量;
第5步骤,如果在上述第4步骤的预先设定的设定时间由上述压力测定部所测定的上述管路的内压测定值未达到预先设定的第2阈值,其判定上述泵或上述管路是异常;以及
第6步骤,其根据上述第5步骤的判定结果告知上述泵和上述管路的至少一方是异常。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内窥镜球囊控制装置的异常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方法具有:
第4步骤,其通过控制上述泵和上述流量调整部,使上述泵对上述管路的供气流量变化为最大供气流量;
第5步骤,如果在上述第4步骤的预先设定的设定时间由上述压力测定部所测定的上述管路的内压测定值未达到预先设定的第2阈值,其判定上述泵或上述管路是异常;以及
第6步骤,其根据上述第5步骤的判定结果告知上述泵和上述管路的至少一方是异常。
CN2005800088581A 2004-03-19 2005-03-15 内窥镜球囊控制装置和内窥镜球囊控制装置的异常判定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93376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81654/2004 2004-03-19
JP2004081654A JP4481692B2 (ja) 2004-03-19 2004-03-19 内視鏡バルーン制御装置
JP2004115847A JP4418285B2 (ja) 2004-04-09 2004-04-09 内視鏡バルーン制御装置
JP115847/2004 2004-04-09
PCT/JP2005/004533 WO2005089625A1 (ja) 2004-03-19 2005-03-15 内視鏡バルーン制御装置及び内視鏡バルーン制御装置の異常判定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33766A true CN1933766A (zh) 2007-03-21
CN1933766B CN1933766B (zh) 2010-05-05

Family

ID=350869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80008858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933766B (zh) 2004-03-19 2005-03-15 内窥镜球囊控制装置和内窥镜球囊控制装置的异常判定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481692B2 (zh)
CN (1) CN1933766B (zh)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97450A (zh) * 2011-03-28 2012-10-03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内窥镜供气系统
CN105813537A (zh) * 2013-12-26 2016-07-27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气腹装置
CN105147225B (zh) * 2010-03-09 2018-02-02 智能医疗系统有限公司 球囊内窥镜
CN108836241A (zh) * 2018-06-20 2018-11-20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具有对称侧力感应功能的胶囊机器人
US10314471B2 (en) 2013-05-21 2019-06-11 Smart Medical Systems Ltd. Endoscope reprocessing method
WO2019153538A1 (zh) * 2018-02-12 2019-08-15 深圳世格赛思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球囊扩张系统
US10398295B2 (en) 2014-12-22 2019-09-03 Smart Medical Systems Ltd. Balloon endoscope reprocessing system and method
US10456564B2 (en) 2011-03-07 2019-10-29 Smart Medical Systems Ltd. Balloon-equipped endoscopic devices and methods thereof
US10835107B2 (en) 2015-04-03 2020-11-17 Smart Medical Systems Ltd. Endoscope electro-pneumatic adaptor
CN112842412A (zh) * 2020-12-28 2021-05-28 张慧英 一种多模式宫腔镜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US11091707B2 (en) 2018-10-17 2021-08-17 Hydrocarbon Technology & Innovation, Llc Upgraded ebullated bed reactor with no recycle buildup of asphaltenes in vacuum bottoms
US11414607B2 (en) 2015-09-22 2022-08-16 Hydrocarbon Technology & Innovation, Llc Upgraded ebullated bed reactor with increased production rate of converted products
US11414608B2 (en) 2015-09-22 2022-08-16 Hydrocarbon Technology & Innovation, Llc Upgraded ebullated bed reactor used with opportunity feedstocks
US11421164B2 (en) 2016-06-08 2022-08-23 Hydrocarbon Technology & Innovation, Llc Dual catalyst system for ebullated bed upgrading to produce improved quality vacuum residue product
US11732203B2 (en) 2017-03-02 2023-08-22 Hydrocarbon Technology & Innovation, Llc Ebullated bed reactor upgraded to produce sediment that causes less equipment fouling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5057479A1 (de) * 2005-11-30 2007-05-31 Philipps-Universität Marburg Anordnung zur Führung von Instrumenten in Hohlräumen
JP5019757B2 (ja) * 2006-02-10 2012-09-05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バルーン制御装置
JP5400841B2 (ja) * 2011-08-23 2014-01-29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内視鏡システ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301019A (ja) * 2001-04-09 2002-10-15 Hironori Yamamoto 内視鏡装置
DE60301284T2 (de) * 2002-02-25 2006-06-01 Olympus Corporation Endoskop mit Kühleinrichtung

Cited B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47225B (zh) * 2010-03-09 2018-02-02 智能医疗系统有限公司 球囊内窥镜
US10052014B2 (en) 2010-03-09 2018-08-21 Smart Medical Systems Ltd. Balloon endoscope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e and use thereof
US10610086B2 (en) 2010-03-09 2020-04-07 Smart Medical Systems Ltd. Balloon endoscope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e and use thereof
US10456564B2 (en) 2011-03-07 2019-10-29 Smart Medical Systems Ltd. Balloon-equipped endoscopic devices and methods thereof
CN102697450A (zh) * 2011-03-28 2012-10-03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内窥镜供气系统
CN102697450B (zh) * 2011-03-28 2015-08-12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内窥镜供气系统
US10314471B2 (en) 2013-05-21 2019-06-11 Smart Medical Systems Ltd. Endoscope reprocessing method
CN105813537A (zh) * 2013-12-26 2016-07-27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气腹装置
US10398295B2 (en) 2014-12-22 2019-09-03 Smart Medical Systems Ltd. Balloon endoscope reprocessing system and method
US10835107B2 (en) 2015-04-03 2020-11-17 Smart Medical Systems Ltd. Endoscope electro-pneumatic adaptor
US11414607B2 (en) 2015-09-22 2022-08-16 Hydrocarbon Technology & Innovation, Llc Upgraded ebullated bed reactor with increased production rate of converted products
US11414608B2 (en) 2015-09-22 2022-08-16 Hydrocarbon Technology & Innovation, Llc Upgraded ebullated bed reactor used with opportunity feedstocks
US11421164B2 (en) 2016-06-08 2022-08-23 Hydrocarbon Technology & Innovation, Llc Dual catalyst system for ebullated bed upgrading to produce improved quality vacuum residue product
US11732203B2 (en) 2017-03-02 2023-08-22 Hydrocarbon Technology & Innovation, Llc Ebullated bed reactor upgraded to produce sediment that causes less equipment fouling
WO2019153538A1 (zh) * 2018-02-12 2019-08-15 深圳世格赛思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球囊扩张系统
CN108836241A (zh) * 2018-06-20 2018-11-20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具有对称侧力感应功能的胶囊机器人
US11091707B2 (en) 2018-10-17 2021-08-17 Hydrocarbon Technology & Innovation, Llc Upgraded ebullated bed reactor with no recycle buildup of asphaltenes in vacuum bottoms
CN112842412A (zh) * 2020-12-28 2021-05-28 张慧英 一种多模式宫腔镜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12842412B (zh) * 2020-12-28 2022-04-05 张慧英 一种多模式宫腔镜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481692B2 (ja) 2010-06-16
JP2005261782A (ja) 2005-09-29
CN1933766B (zh) 2010-05-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33766A (zh) 内窥镜球囊控制装置和内窥镜球囊控制装置的异常判定方法
CN1946330A (zh) 内窥镜球囊控制装置
CN1933767A (zh) 内窥镜球囊控制装置
CN1946333A (zh) 内窥镜
CN1676092A (zh) 保持装置、内窥镜装置、以及内窥镜装置的操作方法
CN1946362A (zh) 医疗用床
CN1656621A (zh) 发光元件驱动设备和使用该设备的便携式设备
CN1573283A (zh) 图像测量方法和图像测量装置
CN1946331A (zh) 内窥镜
CN1942133A (zh) 内窥镜
CN101034846A (zh) 电容器充电装置
CN101065049A (zh) 送气装置、送气装置的控制方法、送气系统和内窥镜系统
CN1676091A (zh) 球囊控制装置
CN1263621A (zh) 耳塞式医用体温计
CN1658787A (zh) 电子内窥镜装置
CN1510913A (zh) 图像处理系统、投影机、便携式装置和图像处理方法
CN101075073A (zh) 数字照相机和照相机系统
CN1561639A (zh) 一种用于在体内成像设备中控制照明或成像器增益的装置和方法
CN1702539A (zh) 用于拍摄的照明装置和照相机
CN1668340A (zh) 消毒装置和消毒方法
CN1960436A (zh) 视频信号确定设备和方法,视频显示设备和方法
CN1809397A (zh) 带有加湿器的可吸入气体设备
CN1909603A (zh) 图像处理方法和摄像设备
CN1909823A (zh) 接收装置、发送装置以及收发系统
CN101061704A (zh) 色彩调整装置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50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