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33438A - 实现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之间通信的系统及部件 - Google Patents

实现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之间通信的系统及部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33438A
CN1933438A CNA200610140943XA CN200610140943A CN1933438A CN 1933438 A CN1933438 A CN 1933438A CN A200610140943X A CNA200610140943X A CN A200610140943XA CN 200610140943 A CN200610140943 A CN 200610140943A CN 1933438 A CN1933438 A CN 19334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cessor
ethernet controller
data
transmitter
pci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14094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50069C (zh
Inventor
王心远
汤勇
王飓
周顺林
陈国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Huawei 3Co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Huawei 3Com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Huawei 3Co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B20061014094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450069C/zh
Publication of CN19334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33438A/zh
Priority to PCT/CN2007/070005 priority patent/WO2008046317A1/zh
Priority to EP07721628A priority patent/EP2045958A4/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5006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50069C/zh
Priority to US12/358,427 priority patent/US20090132727A1/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formation Transfer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实现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之间通信的系统,利用第一部件上已经存在的PCI/PCI-X/PCI Express总线、以太网控制器,实现将通用的硬件平台,如最常见的X86硬件平台或是MIPS处理器平台作为第二部件集成到第一部件上,使得集成后的系统既可以实现第一部件的功能,又能在第二部件上运行第三方软件,从而实现其它功能。

Description

实现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之间通信的系统及部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领域的两个部件之间进行通信的方法,尤其涉及OAA(Open Application Architecture,开放应用架构)中NFC(NetworkForwarding Component,网络转发部件)和IAC(Independent ApplicationComponent,独立业务部件)之间相应通信的系统以及IAC和OAA。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业务的迅猛发展与逐步细化,传统的网络设备在处理这些业务时变得不再得心应手。比如,要求设备既能做数据转发又能接入语音、要求设备既能完成负载分担又能进行内容安全过滤。此时,一家独立的技术厂家是很难同时提供给用户所要求的所有服务。为此,用户通常需要购买多个厂家的设备,并将该些设备连接在一起。这样不仅互通性经常出现问题、设备间配合更是不容易协商,而且也给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带来成本上的负担。
以交换设备(所述交换设备包括交换机与路由器)为例,目前根据网络中的位置与作用,交换设备通常分为中低端交换设备与核心交换设备。中低端交换设备的主要功能是汇集和进行业务管理,核心交换设备的主要功能是快速转发,使得数据包尽可能快速地通过IP骨干网。中低端交换设备一般处于网络的边缘位置,实现方案为一般的单处理器(CPU)的集中式交换设备。由于集中式交换设备有较好的价格成本优势,所以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集中式交换设备可以依靠内部功能简单的单一处理器来实现交换功能,但是,面对日益丰富的业务特性要求,如IPSec(IP Security协议)、IPS(Intrusion Protect System入侵防御系统)、语音和无线等,集中式交换设备已不能满足该些业务的需求。
为此,考虑是否可以将完成各种业务功能的业务部件集成到基础部件上组成一集成设备,从而减少互通性问题的出现以及降低维护和管理成本,进而为用户提供更高服务质量。还是以交换设备为例,可以将自带有处理器(CPU)的智能接口板等业务部件集成到集中式交换设备中,允许业务部件的软件或硬件由各个厂家提供,这样,在交换设备上能够完成各种业务功能,从而使得设备满足各种丰富业务需求。
本申请人提出了一种OAA架构,将不同厂商的设备集成为一个松耦合的系统。一个符合OAA架构的系统包括通过ILC(Interface LinkageComponent,接口连接部件)连接的NFC和IAC(请参阅图1)。NFC即为上述提及的基础部件,IAC即为上述提及的业务部件。其中NFC是OAA系统的主体,负责进行报文转发,有着完整的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功能,也是用户管理控制的核心;IAC是用来提供各种应用的附加功能的业务服务主体,一般在OAA系统中表现为一块单板或扣卡;ILC需要为NFC和IAC提供报文转发和控制信息传递的路径,然而,目前并没有现有的ILC来实现NFC和IAC之间的通信。
也就是说,NFC和IAC之间需要进行通信,所述通信包括数据信息通信和控制信息通信。对应地,在NFC和IAC上都需要设置有用于数据通信的数据接口和用于控制信息通信的控制接口,这就要提供一ILC来进行两者之间的通信。比如,若要在集中式交换设备上集成智能接口板,需要解决两者通信之问题。
现在比较广泛存在的通信主要是基于PCI(Peripheral ComponentInterconnect)总线、PCI-X总线、或PCI Express总线进行通信。以集中式交换设备为例,集中式交换设备的单处理器一般通过PCI总线、PCI-X总线或者是PCI Express总线和各个非智能接口板连接。请参阅图2,其为基于PCI总线、PCI-X总线或者是PCI Express总线和各个非智能接口板通信的集中式交换设备。集中式交换设备上所有的网络协议处理软件运行在主机处理器中,通过该处理器控制各个非智能接口板的工作。而对于自带有处理器的智能接口板,通常是由各自的厂家提供成熟的应用软件,目前集中式交换设备不能将各个厂家提供的应用软件安装在主机处理器,完成对各个智能接口板的控制,那么,如何完成集中式交换设备和各个智能接口板之间的通信就成为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也就是说,如何使得NFC和IAC两部件之间进行通信,进而使得IAC能够集成到NFC上成为可能,从而能够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已成为目前需要解决的一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之间通信的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能实现NFC与IAC两部件通信的技术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实现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之间通信的系统,所述第一部件为网络转发部件NFC,所述第二部件为独立业务部件IAC,包括:
第一以太网控制器,连接NFC的主机处理器,用于主机处理器的数据和以太网接口数据的转换;
第二以太网控制器,连接第一以太网控制器以及连接IAC的处理器或集成在IAC的处理器上,用于处理器的数据和以太网接口数据的转换和建立与第一以太网控制器之间数据通信;
第一通用异步接收/发送器,连接第一以太网控制器或连接主机处理器或直接集成在主机处理器上,用于主机处理器的并行控制数据和串行控制数据的转换;
第二通用异步接收/发送器,连接第一通用异步接收/发送器,连接第二以太网控制器或者连接IAC的处理器或者集成在IAC的处理器上,用于将处理器上的并行控制数据和串行控制数据的转换,以及建立与第一通用异步接收/发送器之间串行控制数据通信。
本系统还包括设置在第一以太网控制器和第一通用异步接收/发送器之间的第一逻辑电路,用于在第一以太网控制器和第一通用异步接收/发送器之间未能直接对接时,通过所述第一逻辑电路将所述第一以太网控制器输出的并行数据转换成第一通用异步接收/发送器能够直接处理的并行接口数据。
本系统还包括设置在第二以太网控制器和第二通用异步接收/发送器之间的第二逻辑电路,用于在第二以太网控制器和第二通用异步接收/发送器之间未能直接对接时,通过所述第二逻辑电路将所述第二以太网控制器输出的并行数据转换成第二通用异步接收/发送器能够直接处理的并行接口数据。
所述第一以太网控制器和第二以太网控制器采用型号为GD82551ER的以太网卡,所述第一通用异步接收/发送器和第二通用异步接收/发送器采用型号为ST16C550的UART卡,所述第一逻辑电路和第二逻辑电路为分别连接GD82551ER的/INT端口和ST16C550的/INT端口的“与”逻辑。
所述第一逻辑电路和第二逻辑电路还包括复用器。
第一通用异步接收/发送器直接连接到主机处理器的局部总线Local Bus,或者第一通用异步接收/发送器通过一转换单元连接至主机处理器的PCI/PCI-X/PCI Express总线上,所述转换单元用于将PCI/PCI-X/PCI Express总线数据与局部总线Local Bus数据之间的转换。
第二通用异步接收/发送器直接连接到IAC处理器的局部总线Local Bus,或者第二通用异步接收/发送器通过一转换单元连接至处理器的PCI/PCI-X/PCI Express总线上,所述转换单元用于将PCI/PCI-X/PCI Express总线数据与局部总线Local Bus数据之间的转换。
第一部件,所述第一部件为网络转发部件NFC,所述NFC包括主机处理器、第一以太网控制器和第一通用异步接收/发送器,第一以太网控制器通过PCI/PCI-X/PCI Express总线连接主机处理器,所述第一以太网控制器用于主机处理器的数据和以太网接口数据的转换;第一通用异步接收/发送器,连接第一以太网控制器或连接主机处理器或集成在主机处理器上,用于主机处理器的并行控制数据和串行控制数据的转换。
第一部件还包括设置在第一以太网控制器和第一通用异步接收/发送器之间的第一逻辑电路,用于在第一以太网控制器和第一通用异步接收/发送器之间未能直接对接时,通过所述第一逻辑电路将所述第一以太网控制器输出的并行数据转换成第一通用异步接收/发送器能够直接处理的并行接口数据。
第二部件,所述第二部件为独立业务部件IAC,所述IAC包括处理器、第二以太网控制器和第二通用异步接收/发送器,处理器通过PCI/PCI-X/PCIExpress总线连接第二以太网控制器或者将第二以太网控制器集成在处理器上;第二以太网控制器,分别连接IAC的处理器和第一以太网控制器,用于处理器的数据和以太网接口数据的转换,以及建立与第一以太网控制器之间数据通信;第二通用异步接收/发送器,连接第一通用异步接收/发送器,连接IAC的处理器或者连接第二以太网控制器或者集成在IAC的处理器上,用于将处理器上的并行控制数据和串行控制数据的转换,以及建立与第一通用异步接收/发送器之间串行控制数据通信。
第二部件还包括设置在第二以太网控制器和第二通用异步接收/发送器之间的第二逻辑电路,用于在第二以太网控制器和第二通用异步接收/发送器之间未能直接对接时,通过所述第二逻辑电路将所述第二以太网控制器输出的并行数据转换成第二通用异步接收/发送器能够直接处理的并行接口数据。
通过本发明,可以实现NFC与IAC之间的通信,从而能够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以集中式交换设备为例,本发明利用现有的交换设备的主机处理器实现与智能接口板的处理器之间的通信,这样,在交换设备上能够完成各种业务功能,从而使得设备满足各种丰富业务需求。并且,本发明是利用现有的PCI/PCI-X/PCI-Express总线来实现NFC与IAC之间的通信,能够利用现有的处理器系统来实现两者的通信,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OAA构架示意图;
图2为现有基于PCI/PCI-X/PCI-Express总线CPU与非智能接口板之间通信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实现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之间通信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以太网卡和UART卡连接的一实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以太网卡和UART卡连接的另一实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发明。
图1所示为本发明应用的OAA系统的一种典型结构。OAA中连接NFC与IAC的ILC通常包括控制接口和数据平面接口,控制接口可以是异步串口、同步串口等支持流模式的接口,也可能是一个单独的以太网物理端口,或者与数据平面共用的物理端口。NFC上的控制接口与IAC上的控制接口相连接,用于进行控制信息的通信,NFC上的数据平面接口与IAC上的数据平面接口相连接,用于进行数据信息的通信。另外,一个OAA系统中可以包括完成不同功能的多个IAC。
在OAA系统中,转发的功能由NFC完成,业务附加处理由IAC完成。针对不同的应用,申请人定义4种工作模式,可以通过这4种模式之一或其中几种的组合来完成NFC与IAC之间的通信。
1、主机(Host)模式
IAC就象网络上的一台主机,拥有自己的IP地址,作为网络末梢存在。IP报文都是通ILC的以太网口转发的。这种方式,NFC仅仅完成单纯的报文转发,IAC则作为数据报文的发起者和接收者,收发各种报文,NFC就是IAC的网关。
2、镜像(Mirror)模式
NFC在报文转发的过程中,根据要求,把特定的报文复制一份给IAC,原始报文继续完成正常的转发。而IAC收到这个报文以后进行分析和处理,然后将报文丢弃。这种模式下,镜像报文也是通过ILC以太口转发。
3、重定向(Redirection)模式
这种模式下,NFC在报文转发过程中,根据要求,把特定的报文重定向给IAC。IAC处理以后,或丢弃,或通过。如果通过,则报文被原封不动的还给NFC,NFC则继续从当初中断的地方继续处理,完成后续的转发工作。这种模式下,重定向的报文也是通过ILC的以太口转发的。
4、穿透(Pass-Through)模式
这种模式下,IAC没有配置IP地址,并且一定要有外在的以太网口,数据从这个接口流入,穿过IAC,经过ILC的以太网口到NFC,或者反方向。在NFC看来,外部数据像是直接到达了ILC的以太网口,IAC似乎根本不存在一样。
为了实现上述公开的四种模式,需要NFC与IAC能够完成数据和控制信息之间的通信。以下就先说明如何实现NFC与IAC之间进行包括数据和控制信息在内的通信。
请参阅图3,其为本发明一种实现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之间通信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第一部件为网络转发部件NFC,所述第二部件为独立业务部件IAC,所述系统为ILC,ILC包括:
第一以太网控制器,连接NFC的主机处理器,用于主机处理器的数据和以太网接口数据的转换;
第二以太网控制器,连接第一以太网控制器,连接IAC的处理器或集成在IAC的处理器上,用于处理器的数据和以太网接口数据的转换,以及建立与第一以太网控制器之间数据通信;
第一通用异步接收/发送器UART1,连接第一以太网控制器或主机处理器,用于主机处理器的并行控制数据和串行控制数据的转换;
第二通用异步接收/发送器UART2,连接UART1,连接IAC的处理器或者集成在IAC的处理器上或者连接第二以太网控制器,用于将处理器上的并行控制数据和串行控制数据的转换,以及建立与UART1之间串行控制数据通信。
NFC提供给各个IAC的总线仍然是传统的PCI总线、PCI-X总线或者是PCI Express总线。NFC和IAC通过该总线连接通用的以太网控制器(如Intel公司的GD82551、RC82545、FW82546等器件)建立通信。以集中式交换设备为例,若要在现有的集中式交换设备上集成智能接口板,可以采用现有的PCI总线、PCI-X总线或者是PCI Express总线建立两者之间的通信,实现方便。
在IAC中设计一个独立的CPU(处理器)系统,如基于Intel X86处理器、AMD X86处理器或者是基于MIPS技术的处理器通用硬件平台。这种通用的硬件平台是现在很多应用软件运行的基础,而且有很多设备厂家在此硬件平台的基础上开发各种不同的应用。实现本发明的上述方案之后可以很好的集成上述设备厂家的应用。对于集中式路由器来讲,相当于将这种通用硬件平台上运行的设备应用程序按照路由器自身系统进行管理、使用。
本发明能够实现IAC与NFC之间的通信的关键在于,能够进行数据通信及控制信息通信。
通过以下方案来实现数据通信:
在NFC上利用已经存在的PCI总线、PCI-X总线或者是PCI Express总线和第一以太网控制器实现主机侧数据流和以太网接口数据之间的转换。如上图中的PCI/PCI-X/PCI Express总线0和第一以太网控制器。
在IAC上利用处理器的PCI总线、PCI-X总线或者是PCI Express总线和第二以太网控制器实现IAC处理器上数据流和以太网接口数据之间的转换。如上图中的PCI/PCI-X/PCI Express总线1和第二以太网控制器。在IAC上的以太网接口也可以不通过PCI/PCI-X/PCI Express总线1和第二以太网控制器来实现,直接将第二以太网控制器集成在处理器上,如通过CPU或者是Chipset自身集成以太网控制器。
通过上述方案能够实现NFC的主机处理器和IAC的处理器之间进行数据信息通信。但是,在NFC的主机处理器和IAC的处理器之间除进行数据流交换的以太网接口之外,还需要一个串行控制接口。在本发明中当第一以太网控制器与UART1之间不能直接对接时,还需要在第一以太网控制器和UART1之间设置第一逻辑电路Logic1,用于在第一以太网控制器和UART1之间未能直接对接时,通过所述Logic1将所述第一以太网控制器输出的并行数据转换成UART1能够直接处理的并行接口数据。
同样,在本发明中当第二以太网控制器与UART2之间不能直接对接时,还需要在第二以太网控制器和UART2之间设置第二逻辑电路Logic2,用于在第二以太网控制器和UART2之间未能直接对接时,通过所述Logic2将所述第二以太网控制器输出的并行数据转换成UART2能够直接处理的并行接口数据。
由于第一以太网控制器和UART1的连接与第二以太网控制器和UART2的连接相同,本发明就以一具体实施例来说明。比如,第一以太网控制器和第二以太网控制器采用型号为GD82551ER的以太网卡,UART1和UART2采用型号为ST16C550的UART卡,所述Logic1和Logic2为分别连接GD82551ER的/INT端口和ST16C550的/INT端口的“与”逻辑。
请参阅图4,其为本发明以太网卡和UART卡连接的一实例示意图。
第一以太网控制器/第二以太网控制器采用Intel公司的10/100M以太网控制器GD82551ER,UART1/UART2采用EXAR公司的ST16C550器件。GD82551ER提供的输出接口----Local Memory Interface(局部存储接口)为8bit数据总线宽度的数据/地址分离总线,ST16C550的并行总线接口也是8bit数据总线宽度的数据/地址分离总线。
两者之间的硬件连接关系为:GD82551ER的并行接口地址总线FLA0-FLA2连接至UART ST16C550的ADDR0-ADDR2,GD82551ER的并行接口数据总线FLD0-FLD7连接至UART ST16C550的D0-D7,GD82551ER的并行接口片选/FLCS、读使能/FLOE、写使能控制信号/FLWE分别连接至UART ST16C550的并行接口片选/CS2、读使能/IOR、写使能控制信号/IOW。
在上图中GD82551ER的Local Memory Interface和UART ST16550的并行接口直接对接。对于电气连接主要是满足时序关系,按照两个器件的硬件资料分析时序配合没有问题,可以直接连接。但是由于ST16550的中断输出信号和GD82551ER的中断输出信号均为低电平有效,需要通过“与”逻辑电路综合为一个统一的中断申请信号给主机处理器/处理器。
当然上述示例中,GD82551ER的Local Memory Interface和ST16C550的并行总线都是数据地址总线分离的结构,两者主要时序满足配合关系可以直接对接。如果方案中采用UART器件并行接口是数据地址总线复用的结构,则就需要一个逻辑电路将GD82551ER的分离数据地址总线合并之后再提供给UART。请参阅图5,其为以太网卡和UART卡连接的另一实例示意图。当两个器件其中之一采用数据地址总线复用,而另一器件采用数据地址总线分离结构时,采用一复用器实现两者之间的对接。即,所述第一逻辑电路和第二逻辑电路采用一复用器实现两者对接。
仍然按照上述示例,先将ST16C550的内部寄存器映射到GD82551ER的Flash地址空间,然后通过在GD82551ER上配置空间来设置该Flash地址空间的基地址,随后将Flash空间映射到存储器地址空间,从而可以通过存储器访问方式访问ST16C550的内部寄存器。
通过串口读取数据时,首先通过ST16C550中的一个寄存器标识位判断ST16C550是否收到新的数据,如果没有收到,则循环读取该寄存器;如果有新的数据,则主机处理器/IAC的处理器通过PCI总线读操作读取ST16C550中的数据。
通过串口发送数据时,首先通过ST16C550中另一个寄存器标识位判断UART是否准备发送新的数据,如果没有准备好发送,则循环读取该寄存器标识位;如果UART准备好接收新的数据发送,则主机处理器/IAC的处理器通过PCI总线写操作来发送数据。
NFC的主机处理器/IAC的处理器除了通过轮询的方式获知ST16C550中是否接收到新数据或是否准备好发送数据之外,ST16C550还可以通过中断方式通知NFC的主机处理器/IAC的处理器已接收到新数据或已准备好发送数据,以便NFC的主机处理器/IAC的处理器能够通过PCI总线读操作读取ST16C550中的数据或通过PCI总线写操作来发送数据。
由于NFC/IAC的总线为一般的PCI/PCI-X/PCI Express总线接口,UART1/UART2表现为一个通用的PCI总线设备,可以实现为在NFC/IAC的PCI/PCI-X/PCI Express总线上带的串行接口。通过该串行接口可以实现NFC对于IAC以及其上运行软件的管理。
当NFC向IAC传送数据信息时,NFC的主机处理器通过PCI/PCI-X/PCIExpress总线0将数据发送至第一以太网控制器,第一以太网控制器将其转换成以太网接口数据发送至第二以太网控制器,第二以太网控制器将数据通过PCI/PCI-X/PCI Express总线1发送至IAC的处理器。当NFC向IAC传送控制信息时,NFC的主机处理器将控制数据通过PCI总线写操作写入UART1,UART1将控制数据转换成串行数据后发送至UART2,UART2将数据转换成并行数据后,通知IAC的处理器或IAC的处理器通过查询方式获知UART2中有新数据,IAC的处理器通过PCI总线读操作读出UART2中的数据。
主机处理器/IAC上的处理器是按照地址空间的方式进行数据信息和控制信息的传输。主机处理器/IAC上的处理器给第一以太网控制器/第二以太网控制器中的数据传输通道和对应给UART1/UART2的控制信息通道分配不同的地址空间。这样第一以太网控制器/第二以太网控制器接收到由主机处理器/IAC上的处理器传送的数据是携带地址信息的,可以按照对应的地址信息进行发送到不同的目的:若是数据传输通道对应的地址信息,则将所述数据传送至对应的第二以太网控制器/第一以太网控制器,否则,将所述数据传送至UART1/UART2。
第二以太网控制器可以单独设置,通过PCI/PCI-X/PCI Express总线与IAC的处理器连接,也可以集成中IAC的处理器上,如将第二以太网控制器集成CPU或Chipset上。
NFC的主机处理器/IAC的处理器上可以自带串口或者是扩展出串口来实现两者之间的控制信息通信。但是,由于NFC的主机处理器通常没有将自身的串行接口预先提供给IAC,也就是说,NFC的主机处理器上设置的串行接口已作他用。为此,本发明可以通过扩展出串口的方式来实现NFC与IAC之间的控制信动性息通信。
NFC的主机处理器/IAC的处理器通常有一个Local Bus(局部总线),该总线为一个并行总线,和上述GD82551的Local memory Interface类似,就可以在该总线上连接ST16C550来扩展串口。或者是NFC的主机处理器/IAC的处理器一般提供PCI总线,通过专用芯片,如最通用的PLX公司PCI9030器件,可以将该总线转换为Local Bus总线,再连接ST16C550来扩展串口。
即,UART1直接连接到主机处理器的局部总线Local Bus,或者UART1通过一转换单元连接至主机处理器的PCI/PCI-X/PCI Express总线上,所述转换单元用于将PCI/PCI-X/PCI Express总线数据与局部总线Local Bus数据之间的转换。UART2直接连接到IAC处理器的局部总线Local Bus,或者UART2通过一转换单元连接至处理器的PCI/PCI-X/PCI Express总线上,所述转换单元用于将PCI/PCI-X/PCI Express总线数据与局部总线Local Bus数据之间的转换。所述转换单元可以采用最通用的PLX公司PCI9030芯片。
综上所述,本发明至少有以下几种实施例。
实施例1
ILC包括第一以太网控制器、第二以太网控制器、UART1和UART2。第二以太网控制器可以采用PCI/PCI-X/PCI-Express总线连接至IAC的处理器或集成在IAC的处理器中,第一以太网控制器分别连接UART1和第二以太网控制器,UART1分别连接第一以太网控制器和UART2,UART2连接第二以太网控制器。
实施例2
ILC包括第一以太网控制器、第二以太网控制器、Logic1、Logic2、UART1和UART2。第二以太网控制器可以采用PCI/PCI-X/PCI-Express总线连接至IAC的处理器或集成在IAC的处理器中,第一以太网控制器通过Logic1连接UART1以及连接第二以太网控制器,UART1连接UART2,UART2通过Logic2连接第二以太网控制器。
实施例3
ILC包括第一以太网控制器、第二以太网控制器、Logic1、UART1和UART2。第二以太网控制器可以采用PCI/PCI-X/PCI-Express总线连接至IAC的处理器或集成在IAC的处理器中,UART2集成中IAC的处理器中或直接连接IAC的处理器或通过一转换单元连接IAC的处理器,第一以太网控制器通过Logic1连接UART1以及连接第二以太网控制器,UART1连接UART2。
实施例4
ILC包括第一以太网控制器、第二以太网控制器、Logic1、UART1和UART2。第二以太网控制器可以采用PCI/PCI-X/PCI-Express总线连接至IAC的处理器或集成在IAC的处理器中,UART1直接连接NFC的主机处理器或通过一转换单元连接NFC的主机处理器。第二以太网控制器通过Logic2连接UART2以及连接第一以太网控制器,UART1连接UART2。
在实现的设计过程中,ILC一般不是实际存在的单独硬件,通常将其各个组成部件分别设置在NFC和IAC之中,以使结构更紧凑且节约成本。在本发明中,第一以太网控制器、Logic1、UART1通常设计在NFC中。而第二以太网控制器、Logic2、UART2通常设置在IAC之中。
即:
本发明公开的第一部件,所述第一部件为NFC,所述NFC包括主机处理器、第一以太网控制器和第一通用异步接收/发送器,第一以太网控制器通过PCI/PCI-X/PCI Express总线连接主机处理器,所述第一以太网控制器用于主机处理器的数据和以太网接口数据的转换;第一通用异步接收/发送器,连接第一以太网控制器或连接主机处理器或集成在主机处理器上,用于主机处理器的并行控制数据和串行控制数据的转换。
NFC还包括设置在第一以太网控制器和第一通用异步接收/发送器之间的第一逻辑电路,用于在第一以太网控制器和第一通用异步接收/发送器之间未能直接对接时,通过所述第一逻辑电路将所述第一以太网控制器输出的并行数据转换成第一通用异步接收/发送器能够直接处理的并行接口数据。
NFC的第一通用异步接收/发送器可以直接连接到主机处理器的局部总线Local Bus,或者第一通用异步接收/发送器通过一转换单元连接至主机处理器的PCI/PCI-X/PCI Express总线上,所述转换单元用于将PCI/PCI-X/PCIExpress总线数据与局部总线Local Bus数据之间的转换。本发明除了通过主机处理器来扩展第一通用异步接收/发送器之外,第一通用异步接收/发送器也可以集成在主机处理器上,另外,本发明也可以单独设立第一通用异步接收/发送器,该第一通用异步接收/发送器连接第一以太网控制器。
第二部件,所述第二部件为独立业务部件IAC,所述IAC包括处理器、第二以大网控制器和第二通用异步接收/发送器,处理器通过PCI/PCI-X/PCIExpress总线连接第二以太网控制器或者将第二以太网控制器集成在处理器上;第二以太网控制器,连接第一以太网控制器和连接IAC的处理器或将第二以太网控制器集成在IAC的处理器上,用于处理器的数据和以太网接口数据的转换,以及建立与第一以太网控制器之间数据通信;第二通用异步接收/发送器,连接第一通用异步接收/发送器,连接IAC的处理器或者连接第二以太网控制器或者集成在IAC的处理器上,用于将处理器上的并行控制数据和串行控制数据的转换,以及建立与第一通用异步接收/发送器之间串行控制数据通信。
IAC还包括设置在第二以太网控制器和第二通用异步接收/发送器之间的第二逻辑电路,用于在第二以太网控制器和第二通用异步接收/发送器之间未能直接对接时,通过所述第二逻辑电路将所述第二以太网控制器输出的并行数据转换成第二通用异步接收/发送器能够直接处理的并行接口数据。
IAC的第二通用异步接收/发送器直接连接到IAC处理器的局部总线Local Bus,或者第二通用异步接收/发送器通过一转换单元连接至处理器的PCI/PCI-X/PCI Express总线上,所述转换单元用于将PCI/PCI-X/PCI Express总线数据与局部总线Local Bus数据之间的转换。
本发明通过上述功能实现,可以在NFC的PCI总线、PCI-X总线或者是PCI Express总线定义的接口板上实现集成IAC的通用硬件平台,提供以太网接口的数据通道和扩展串行接口的管理信息通道。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实现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之间通信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件为网络转发部件NFC,所述第二部件为独立业务部件IAC,包括:
第一以太网控制器,连接NFC的主机处理器,用于主机处理器的数据和以太网接口数据的转换;
第二以太网控制器,连接第一以太网控制器以及连接IAC的处理器或集成在IAC的处理器上,用于处理器的数据和以太网接口数据的转换和建立与第一以太网控制器之间数据通信;
第一通用异步接收/发送器,连接第一以太网控制器或连接主机处理器或直接集成在主机处理器上,用于主机处理器的并行控制数据和串行控制数据的转换;
第二通用异步接收/发送器,连接第一通用异步接收/发送器,连接第二以太网控制器或者连接IAC的处理器或者集成在IAC的处理器上,用于将处理器上的并行控制数据和串行控制数据的转换,以及建立与第一通用异步接收/发送器之间串行控制数据通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第一以太网控制器和第一通用异步接收/发送器之间的第一逻辑电路,用于在第一以太网控制器和第一通用异步接收/发送器之间未能直接对接时,通过所述第一逻辑电路将所述第一以太网控制器输出的并行数据转换成第一通用异步接收/发送器能够直接处理的并行接口数据。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第二以太网控制器和第二通用异步接收/发送器之间的第二逻辑电路,用于在第二以太网控制器和第二通用异步接收/发送器之间未能直接对接时,通过所述第二逻辑电路将所述第二以太网控制器输出的并行数据转换成第二通用异步接收/发送器能够直接处理的并行接口数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逻辑电路和第二逻辑电路还包括复用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通用异步接收/发送器直接连接到主机处理器的局部总线Local Bus,或者
第一通用异步接收/发送器通过一转换单元连接至主机处理器的PCI/PCI-X/PCI Express总线上,所述转换单元用于将PCI/PCI-X/PCI Express总线数据与局部总线Local Bus数据之间的转换。
6、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二通用异步接收/发送器直接连接到IAC处理器的局部总线Local Bus,或者第二通用异步接收/发送器通过一转换单元连接至处理器的PCI/PCI-X/PCIExpress总线上,所述转换单元用于将PCI/PCI-X/PCI Express总线数据与局部总线Local Bus数据之间的转换。
7、第一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件为网络转发部件NFC,所述NFC包括主机处理器、第一以太网控制器和第一通用异步接收/发送器,第一以太网控制器通过PCI/PCI-X/PCI Express总线连接主机处理器,所述第一以太网控制器用于主机处理器的数据和以太网接口数据的转换;第一通用异步接收/发送器,连接第一以太网控制器或连接主机处理器或集成在主机处理器上,用于主机处理器的并行控制数据和串行控制数据的转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第一部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第一以太网控制器和第一通用异步接收/发送器之间的第一逻辑电路,用于在第一以太网控制器和第一通用异步接收/发送器之间未能直接对接时,通过所述第一逻辑电路将所述第一以太网控制器输出的并行数据转换成第一通用异步接收/发送器能够直接处理的并行接口数据。
9、第二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件为独立业务部件IAC,所述IAC包括处理器、第二以太网控制器和第二通用异步接收/发送器,处理器通过PCI/PCI-X/PCI Express总线连接第二以太网控制器或者将第二以太网控制器集成在处理器上;第二以太网控制器,分别连接IAC的处理器和第一以太网控制器,用于处理器的数据和以太网接口数据的转换,以及建立与第一以太网控制器之间数据通信;第二通用异步接收/发送器,连接第一通用异步接收/发送器,连接IAC的处理器或者连接第二以太网控制器或者集成在IAC的处理器上,用于将处理器上的并行控制数据和串行控制数据的转换,以及建立与第一通用异步接收/发送器之间串行控制数据通信。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第二部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第二以太网控制器和第二通用异步接收/发送器之间的第二逻辑电路,用于在第二以太网控制器和第二通用异步接收/发送器之间未能直接对接时,通过所述第二逻辑电路将所述第二以太网控制器输出的并行数据转换成第二通用异步接收/发送器能够直接处理的并行接口数据。
CNB200610140943XA 2006-10-17 2006-10-17 实现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之间通信的系统及部件 Active CN100450069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610140943XA CN100450069C (zh) 2006-10-17 2006-10-17 实现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之间通信的系统及部件
PCT/CN2007/070005 WO2008046317A1 (fr) 2006-10-17 2007-05-09 Système de mise en oeuvre de l'intégration de différents composants, composant d'acheminement réseau et composant d'application indépendant
EP07721628A EP2045958A4 (en) 2006-10-17 2007-05-09 SYSTEM FOR IMPLEMENTING THE INTEGRATION OF DIFFERENT COMPONENTS, NETWORK TRANSFER COMPONENTS AND INDEPENDENT APPLICATION COMPONENTS
US12/358,427 US20090132727A1 (en) 2006-10-17 2009-01-23 System for connecting different components, network forwarding component and independent application component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610140943XA CN100450069C (zh) 2006-10-17 2006-10-17 实现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之间通信的系统及部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33438A true CN1933438A (zh) 2007-03-21
CN100450069C CN100450069C (zh) 2009-01-07

Family

ID=378790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140943XA Active CN100450069C (zh) 2006-10-17 2006-10-17 实现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之间通信的系统及部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450069C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61558A (zh) * 2012-07-31 2012-10-31 哈尔滨工业大学 基于Xilinx FPGA和Treck协议栈的以太通信系统及其通信方法
CN102904943A (zh) * 2012-09-28 2013-01-30 无锡江南计算技术研究所 基于嵌入式处理器存储接口的集群计算系统混合通信方法
WO2015144879A1 (en) * 2014-03-28 2015-10-01 Sony Corporation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for nfc
US9385886B2 (en) 2011-07-06 2016-07-0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for processing a packet and related device
CN107391409A (zh) * 2016-05-17 2017-11-24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pci-e 网络控制器、网络设备和数据传输方法
CN111309652A (zh) * 2020-02-21 2020-06-19 深圳震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主机消息的发送方法、片上系统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59988A (en) * 1996-06-24 1999-09-28 Ericsson, Inc. Telecommunications switch including an integrated internet access server
CN2421781Y (zh) * 1999-12-03 2001-02-28 杭州南望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以太网-e1信号收发器
JP4257151B2 (ja) * 2003-02-28 2009-04-22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パケット制御システム、パケット制御装置、パケット中継装置およびパケット制御プログラム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385886B2 (en) 2011-07-06 2016-07-0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for processing a packet and related device
CN102761558A (zh) * 2012-07-31 2012-10-31 哈尔滨工业大学 基于Xilinx FPGA和Treck协议栈的以太通信系统及其通信方法
CN102904943A (zh) * 2012-09-28 2013-01-30 无锡江南计算技术研究所 基于嵌入式处理器存储接口的集群计算系统混合通信方法
CN102904943B (zh) * 2012-09-28 2015-07-08 无锡江南计算技术研究所 基于嵌入式处理器存储接口的集群计算系统混合通信方法
WO2015144879A1 (en) * 2014-03-28 2015-10-01 Sony Corporation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for nfc
US9871560B2 (en) 2014-03-28 2018-01-16 Sony Corporation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for NFC
CN107391409A (zh) * 2016-05-17 2017-11-24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pci-e 网络控制器、网络设备和数据传输方法
CN107391409B (zh) * 2016-05-17 2020-02-18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pci-e网络控制器、网络设备和数据传输方法
CN111309652A (zh) * 2020-02-21 2020-06-19 深圳震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主机消息的发送方法、片上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1309652B (zh) * 2020-02-21 2021-05-25 深圳震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主机消息的发送方法、片上系统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450069C (zh) 2009-01-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430432B2 (en) Optimized multi-root input output virtualization aware switch
CN201303348Y (zh) 通用多串行总线转换装置
CN100336345C (zh) 双主控网络设备及其主备切换方法
CN1933438A (zh) 实现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之间通信的系统及部件
CN103150279B (zh) 一种主机与基板管理控制器共享设备的方法
CN1488105A (zh) 控制数据处理系统间经由存储器的数据流的方法和装置
CN1256681C (zh) 从外围设备向主计算机系统传输中断的方法和装置
CN101040251A (zh) 用于在存储区域网络中的存储器件间直接传输数据的方法和系统
CN103049414A (zh) Fc总线与can总线间数据的转换及传输方法
CN1750485A (zh) 网络仿真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881934A (zh) 微处理器、网络系统和通信方法
CN1398093A (zh) 用于数据处理系统的无线数据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487418A (zh) 远端直接存储器存取启用网络适配器的存储器管理卸载
CN1545268A (zh) 一种以太网接口节点备份的方法及系统
JP2006085400A (ja) データ処理システム
CN101452430B (zh) 多处理器之间的通信方法与包括多处理器的通信装置
JP2005529430A (ja) バスシステム、バスシステム内で用いるためのステーション、及びバスインタフェース
CN2840527Y (zh) 网络管理器
JP2004187256A (ja) プロトコル変換装置および無線lan接続装置
CN1976310A (zh) 在网络中通过总线接口进行通信的方法和系统
WO2012023150A4 (en)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s
CN1901492A (zh) 一种通过网络中的总线接口进行通信的方法和系统
CN1190925C (zh) 通用串行总线复合装置及其实现方法
CN1619467A (zh) 计算机系统及电源管理状态切换方法
CN210666764U (zh) 基于i3c总线的通信设备和通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310052 Binjiang District Changhe Road, Zhejiang, China, No. 466, No.

Patentee after: Xinhua three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310053 Hangzhou hi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Zhejiang provin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No. 310 and No. six road, HUAWEI, Hangzhou production base

Patentee before: Huasa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