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30343A - 造纸机中的设备 - Google Patents

造纸机中的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30343A
CN1930343A CNA2005800023360A CN200580002336A CN1930343A CN 1930343 A CN1930343 A CN 1930343A CN A2005800023360 A CNA2005800023360 A CN A2005800023360A CN 200580002336 A CN200580002336 A CN 200580002336A CN 1930343 A CN1930343 A CN 19303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yer
paper web
fabric
impingement
vert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8000233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30343B (zh
Inventor
卡里·尤皮
安蒂·科穆莱宁
马尔库·卢米拉
米凯尔·奥德尔
马尔蒂·J·萨尔米宁
里卡·安蒂凯宁
彼得·洪卡兰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almet Technologies Oy
Original Assignee
Metso Paper O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FI2004514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FI124698B/fi
Application filed by Metso Paper Oy filed Critical Metso Paper Oy
Publication of CN19303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303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9303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303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ap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造纸机之类的机器中的设备,该设备包括:压榨部(11),其装备有一个或多个压榨压区(13.1,13.2);以及干燥部,其包括支撑纸幅的递纸部。在该压榨部和第一干燥机烘缸之间存在有紧凑地设置的预冲击式干燥机(20)和竖直的冲击式干燥机(11)。

Description

造纸机中的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造纸机之类的机器中的设备,该设备包括压榨部和干燥部,所述压榨部配备有一个或多个压区,所述干燥部包括支撑纸幅的封闭式递纸部、竖直的冲击式干燥机以及一个或多个随后的烘缸式干燥机组。本发明尤其涉及一种冲击装置的应用,该装置直接向纸幅送风。
背景技术
随着造纸机速度的提高,除非同时采取一些用于改善运转性能的措施,否则造纸机的运转性能将变得非常严峻。运转性能能够通过各连续的阶段之间的速率差而得以改善,直到受限于为保持足够的纸幅张力而导致的一定的限制。然而在纸张的质量开始下降的阶段,即使这种方法也将会变得无用。
造纸机速度的提高导致以下趋势:自压榨部至干燥部优选地采用封闭的递纸部,并且,尤其是在采用多烘缸式干燥机的情况下,该单织物运行设备尽可能地到达该烘缸式干燥机的端部。这被用于去除在自由的递纸部中所产生的震动之类的现象。然而,可以使用开放式递纸部将纸幅自该压榨部的中心辊引领至该干燥部。
在高速(30-40m/s)下,仅采用多烘缸式干燥机的造纸机干燥部相当长。根据芬兰专利102623(WO 97/130131)和芬兰专利申请20002429,采用冲击式干燥机取代干燥机烘缸,尤其是在干燥部的起始处,在该起始处干燥机烘缸中不能使用全蒸汽压力或者该第一烘缸的蒸汽供应有时甚至会完全关闭。湿纸幅即附着于热的烘缸表面上,因此就需要采用较低的烘缸表面温度,从而失去干燥能力。
在冲击式干燥装置中,冲击可以直接作用于纸幅上而无需通过织物,该冲击式干燥装置可以采用相当高的送风温度(250℃-700℃),并由此获得非常有效的制热效果。将纸幅设置成在支撑织物的之上行进,该支撑织物通过一组排成直行或具有较大曲率半径的辊而被支撑在该送风区域中。抽吸箱/送风箱设置在各辊之间,用以使纸幅保持在该支撑织物上。
根据专利申请20002429(WO 02/36880),可以通过采用一个或多个竖直的冲击装置来节省机器方向的长度。该支撑织物至少在该干燥机烘缸行上沿竖直方向具有与其机器方向的尺寸相比显著更长的环路。当送风时,支撑织物保留在纸幅的下方并且因此而不会受热。在该环路的两侧(通常)存在有冲击装置,这样该环路的两侧均具有平均数米长的干燥长度。通过使用内抽吸装置就确保将纸幅附着在该支撑织物上,该内抽吸装置可以通过该支撑织物将抽吸作用从内部引到纸幅上。该冲击表面的侧轮廓是直的、略微弯曲的,也可以是可变弯曲的,折线形的、或者是这些形状的组合。
该冲击装置包括纸幅装置和送风室,所述纸幅装置提供对该纸幅的支撑,所述送风室在其纸幅侧上具有通孔以便将空气或其它热气体分布于该送风表面上。
由于该冲击装置总是设置在该造纸机下方(或上方)的空间中,因此即使当该冲击装置的方向显著地偏离竖直方向的情况下也可以节约空间。另一方面,竖直构造的优点在于地球的重力不会干扰该织物附着于该支撑表面上。
在封闭式递纸部中,需要大量的由支撑织物构成的织物环。由于织物环的数量和总长度增加,所以纸幅破碎的风险通常就会增加。因此,目的在于优化所述织物环的数量和长度。
尽管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已知的冲击式方案在关于高速下的运转性能与纵向方向上的机器尺寸的方面有所改善,但是该方案仍然不能完全令人满意。仍需构思一种即更简单又可靠的方案。
对于多种纸张等级而言,纸张的松厚度(cm3/g)是重要的质量指标。然而,由于在压榨后要获得较高的干含量需要高的压区压力,因此就存在良好的松厚度与压榨部的最大脱水作用的矛盾。
根据专利102623,冲击装置位于压榨部之后、第一干燥机烘缸之前。根据该专利,由于目前的干燥织物不能由温度超过200℃的鼓风空气(或蒸汽)加压,因此通过织物送风的装置就受到鼓风空气温度的限制。然而,该构造变得比较长,并且无法利用简单的方案来显著地降低该机器的纵长。利用根据专利申请20002429的竖直的冲击装置,可以更快地实现机器长度的显著降低。通过采用竖直的冲击装置的所提出方案,压榨部之后的运转性能并不优于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造纸机中的改进型设备,在该设备中采用竖直的冲击装置。利用本发明,能够消除上述缺点或者至少使其最小化。
根据本发明的造纸机中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述的内容。当由于减少蒸汽压力而导致第一烘缸干燥机的能力相当低时,最好使用冲击式干燥机来完全替代该第一烘缸干燥机。相反,对于直冲击而言不存在类似的限制,并且当直接向纸幅送风时可以采用非常高的温度。然而,为确保运转性能,有效的竖直的冲击式干燥机需要预冲击式干燥机,以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干燥纸幅的相对侧,并同时使朝向底表面的湿度梯度增加。同时,前述的有效纸幅制热能够实现竖直的装置的全部干燥能力。优选地,竖直的冲击式干燥机为单侧干燥并且与该第一烘缸式干燥机作用于相同的侧,以使全部或几乎全部的蒸汽压力能够自该第一烘缸开始施加,即在该烘缸表面上采用高干燥温度不会有导致粘附的危险。
这里“水平”和“竖直”应当宽泛地理解为包括甚至45°的偏差。另外,该冲击表面可以是弯曲形或模仿弯曲形的多边形或这些形状的组合。
在另一实施例中,该竖直的冲击装置的冲击室的顶表面形成碎浆机进料槽。
在第三实施例中,该竖直的冲击装置具有若干彼此重叠的支撑辊,用以自该织物环的内部支撑该支撑织物。在这种已知的方法中,在这些支撑辊之间沿纸幅方向并且邻近织物表面设置有抽吸箱。
在第四实施例中,预冲击式干燥机设置在该压榨递纸带的一部分的上方并且纸幅自该处被直接传递至该竖直的冲击式干燥机的织物环。这用于替代甚至达两个分离的递纸织物环。这种结合形式特别紧凑。
作用在压榨之后的压榨织物上或者递纸或干燥机织物上的预冲击紧随在压榨之后。该机器设计的其余部分确定距离压榨的靠近程度,即可以执行预冲击的紧凑程度。
该预冲击式干燥机(通常为水平的)与该竖直的冲击式干燥机之间的相对距离,以及与随后的该第一干燥机烘缸之间的距离受到不希望纸幅在非加热部分中过度冷却的限制。为了从预冲击中获益,纸幅在送风之间必须不能冷却,但是正常蒸发所产生的制冷效果仍然有益于具有稍后给出的尺寸的主体。另一方面,纸幅表面温度相对于干燥机烘缸表面温度(在该造纸机中通常大约为80℃)的偏差应当小于15℃,最优选为小于8℃,以避免织物的有害粘附等。通常允许该间隔最大为4米,优选小于2米。在一种紧凑的结构中,预冲击起始于距压榨的距离小于2米处,最优选地为距离小于1米处。
在纸板机中采用较高的蒸汽压力,由此烘缸表面温度可以高达130℃,此时所述偏差也将增加。另外,烘缸可能具有烘缸的边缘暖于其它部分的温度分布,这种情况还可以通过仿形冲击和/或蒸汽箱来进行处理。
当短预冲击式干燥机和竖直的冲击式干燥机紧凑地安装于该压榨部和该第一烘缸组之间时,可以充分地实现本发明。在此,装备有两个相对装置的竖直的冲击式干燥机能够适合于短机器长度,并且紧随该竖直的冲击式干燥机的该第一干燥机烘缸可以适合于基本上全部的蒸汽压力。一个以上的竖直冲击式干燥机不能沿机器方向一个接一个地紧凑地安装,因为相对的罩必须彼此相隔较远地安装竖直的。相反,在该设备不增加机器长度的情况下,除了下方的装置之外,还可以在该机器的上方设置相对的冲击装置。
附图说明
以下将通过参考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地描述,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
图1示出了一种在压榨后使用冲击的造纸机的设备;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设备;
图3a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种设备;
图3b示出了另一种采用蒸汽箱的实施例;
图4为示出了某些纸张等级所用的压榨后松厚度与干燥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示意图;
图5为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二组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6为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二组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7为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二组的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8为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二组的第四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9为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二组的第五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0为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二组的第六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4描绘了一种造纸机,其中示出了压榨部11和干燥部的第一段的一部分,即预冲击式干燥机(preimpingement dryer)20、竖直的冲击式干燥机21以及烘缸组14的始端。该第一烘缸以附图标记14.1表示。
该设备的各部分,即压榨部、冲击式干燥机和烘缸式干燥机的基本设计可以从例如上述专利公开中得知。
双压区压榨部11具有压区13.1和13.2。纸幅以公知的方式通过领纸辊15.1被引导至压榨部11,并通过压榨带12和递纸带28传递纸幅通过所述压区。就本发明而言,可以对压榨部的设计进行重大改变。然而,尤其重要的是,在压榨部11之后(或与压榨部11的端部形成一体)存在有水平的或预冲击式干燥机20,在图1和图3中,该干燥机20中采用干燥机织物17,并且送风装置20.1抵靠着干燥机织物17设置。根据现有技术,在采用中心辊的方案中,从压榨至干燥的递纸过程中存在有开放的区间,并且在本实施例中,与压榨无关地,当从冲击干燥变动至烘缸干燥时,如果需要,也可以设置开放的/可开放的区间。
参考图1,纸幅通过递纸抽吸辊15.3从递纸带28被引领并被引导至递纸织物16(transfer fabric),递纸织物16通过递纸抽吸辊15.4将纸幅传递至水平的冲击式干燥机20的干燥机织物17。
纸幅自送风装置20.1的下方、干燥机织物17的之上行进,在该位置处,纸幅受到强加热作用。在送风区域较短时,产生的干燥相对较少,然而,可以使纸幅升温并且顶部表面层略微干燥。然而,这对于运转性能是有意义的。同时,沿纸幅厚度方向的湿度梯度朝向底部表面急剧增加。在干燥机织物环17内部,具有真空箱20.3和支撑辊20.2,以使纸幅保持附着于所述干燥机织物17上。
在水平的冲击式干燥机20之后,纸幅从位于真空辊17.1之后的干燥机织物17传递至第一干燥机烘缸组14的干燥机织物14.2上。该同一干燥机织物14.2也由竖直的冲击式干燥机21使用。在这种已知的方法中,纸幅通过竖直的冲击式干燥机21的起真空辊(抽吸辊或VAC辊)作用的顶辊21.3而被传递至竖直的干燥机织物14.2。顶辊21.3在3°-10°的区域内具有织物包装(fabric wrap)。干燥机织物14.2由若干小支撑辊21.5支撑于形成送风表面的直部上,在所述支撑辊21.5之间具有送风箱21.6,所述送风箱21.6提供吸引以在该递纸织物的底部表面上,即在该纸幅的相对表面上形成真空,这样纸幅就被吸引在该递纸织物14.2上。
竖直的冲击式干燥机21具有两个相对的冲击装置21.1和21.2,当从侧面观察时,这两个冲击装置设置在窄干燥机织物环的两侧。尽管两个冲击装置的罩可以延伸至弧形部分,但是该冲击表面主要界定于位于上方的辊21.3和转向抽吸辊21.4之间。举例来说,如专利申请20002429中所述,在两个冲击表面之间,更加精确地说是在该织物环的内部,具有支撑辊21.5和送风箱21.6。支撑辊可以是沟槽辊、VAC辊或抽吸辊。
竖直的冲击式干燥机21的中心线偏离竖直方向的最大值为35°,以使其仍可以节省机器方向的空间。该预冲击式预干燥机可以偏离水平方向多达60°。
冲击式干燥机20、21中的鼓风气体(blast gas)的温度优选介于200℃-700℃的范围内,更优选地介于250℃-400℃的范围内。用于冲击式干燥的预热的蒸汽箱16.1的蒸汽优选为略微过热(通常为7℃),并且蒸汽在与纸幅接触时凝结,但是在蒸汽箱中不产生凝结。该纸幅的温度还会受到用于冲击空气的湿度的影响(空气鼓风再循环)。
在该第一干燥机烘缸14.1的刮刀上,设计有用于纸幅断头情况的碎纸构件(web knock-down)。在这种情况下,废纸沿该送风装置21.2的罩的上侧21.21而被输送至碎浆机30。在尾领纸中,纸幅以整幅宽度通过压榨装置和冲击装置而被运送至碎浆机。在尾领纸中,存在有位于烘缸14.1附近的尾水针(tail squirt)(未示出)。在中心辊式压榨机中,尾领纸在送风装置的上方以带状运行直至所述刮刀。
在通常情况下,纸幅与干燥机织物14.2一起通过烘缸组行进至随后的组。
水平的冲击式干燥机的冲击长度最大为冲击的总纸幅长度的50%,优选为15-35%。更长的预送风长度除了预热之外还能提供进一步的干燥。
图2示出了与图1相比的根据本发明的设备的优选改型。功能类似的部件使用与上述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
当将水平的冲击式干燥机20设置于该压榨递纸带28上时,可以省去两个递纸织物环。将纸幅从递纸带28传递至竖直的冲击式干燥机的干燥机织物19。在图2中,干燥机织物19是独立的,然而也可以如上述,干燥机织物19是第一烘缸组的干燥机织物14.2的一部分。
按照这种已知的方法将纸幅从递纸带28传递至干燥机织物19。转向辊28.1将所述织物环结合在一起,并且该递纸抽吸辊21.3将纸幅引领至其自身的干燥机织物19上。当该竖直的冲击式干燥机自身装备有织物环时,可提供与该第一烘缸相连接的附加递纸点,在该附加递纸点处,可以利用速度差来保持运转性能,在干含量较低时,这一点尤为重要,例如如下所述。
通常在竖直的冲击装置中:
-在随后的纸幅干含量为48-54%时,设置有自身的织物环,或者
-在送风装置后的干含量为52-57%时,设置与短(最大为3个干燥机烘缸的)干燥机烘缸组共用的织物环,或者
-在送风装置后的干含量为56-65%时,设置与长(4个或4个以上烘缸的)干燥机烘缸组共用的织物环。
应当指出,由于质量上的原因(例如,由于不牢固的设备/纸幅,或根据图2的实施例),必要时,在干含量较高时也可以使用自身的织物环,并设置这样一个附加递纸点。
图3a的设备的主要部分与图1类似。然而,简化了该冲击装置的设计,以使该干燥机织物环的内部、在该辅助转向辊21.4和该真空辊21.3之间,使用与优选地为真空辊的这些辊尺寸相同的多个支撑辊21.5,从而实际上与干燥机烘缸的转向抽吸辊的尺寸相同。这些辊之间的抽吸箱与上述抽吸箱的类型相同。图3a中还以虚线示出了可能的蒸汽箱16.1,使用该蒸汽箱就可以为冲击提供全新的可能方案。在图3a中,蒸汽箱16.1位于纸幅的下方,但是也可以使用蒸汽箱完全替代第一冲击箱。对蒸汽箱的可能应用进行如下讨论。在一种改型中,支撑辊21.5大于辊21.3和21.4以使织物和辊接触较长的距离。这样就改善了抽吸效果,从而进一步改善了运转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装置可以改善特定等级的纸张,其中纸张的松厚度得以显著改善。根据图4,在各种纸张等级中,压榨后的干含量和松厚度反向相关。作为在压榨中使用高压区压力(1000kN/m)的替代方案,将压区压力在第一和第二压区降低至400-800kN/m的范围内。利用本发明,干燥1-2%的干燥物质从压榨部传递至冲击部以便保持纸张的松厚度。在干燥机烘缸之前,用于冲击阶段的干含量优选增加共计3-12%。更加精确的是400%(±100%)/基重[g/m2],其中干含量的大范围波动能够补偿造纸机速度的影响。
利用本发明,尽管该压榨部和该第一烘缸之间的牵引差(draw difference)设置为小于2.9%,最优选地为小于2.5%而不管纸幅通过冲击送风而干燥以及可能在织物至织物之间不止一次地传递,运转性能都能够得以保持。
图3b示出了另一个蒸汽箱的应用,其中所有的冲击送风均位于纸幅的同一侧,因为是利用蒸汽来进行预冲击。对于各可应用的部件,附图标记与在先的附图相对应。在此,在第一干燥机烘缸14.1之前,安装于第一干燥机组14的织物14.2上的还有蒸汽箱16.1、竖直(直)冲击装置20.1和真空辊的冲击装置21。纸幅在织物14.2的底部表面上行进,其中该纸幅已通过递纸抽吸辊14.3传递至该底部表面上。蒸汽箱16.1有效地增加纸幅温度,并且随后在一短冲击段上干燥烘缸一侧的纸幅表面,以防止纸幅附着在该第一干燥机烘缸上。通过降低真空辊14.4,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增加冲击长度,并且由此达到预热和竖直的结合。
不同于通过气体操作进行的冲击,由于通过蒸汽冷凝提供的制热效果与气体对流相比特别强,因此蒸汽箱更好地设置在纸幅的与竖直冲击相同的侧上。蒸汽箱已经成形为这样,但也可以将其沿机器的横向进一步精确地分成成形分割间。尽管冷凝作用将水带到纸幅上,但是在使用冲击时这并不是很大的缺点,因为可以在任何情况下使该纸幅表面比不采用冷凝时更加干燥从而允许在该第一干燥机烘缸中产生全压力。
使用蒸汽箱能够产生以下优点:
-这是一种在压榨中经常使用的工艺。蒸汽箱产生温度分布并且从干燥部中的较暖位置开始,干燥继续变得更强烈。该现象可以通过所提出的设备增强。
-(与传统的压榨时使用的蒸汽箱相比)由于纸幅在成形后不会再次变湿,因此能够更确切、精准及有效地控制湿度分布。
-由于在冲击前,纸幅温度升高20-30℃,因此能够增强干燥能力。
-由于较暖位置的干燥比冷的位置快,因此就控制了整个干燥部的湿度分布。
-能够更加优化压榨负载,例如,在对要求松厚度的方案中(压榨时负载减小)。
图5-图10示出本发明的第二组实施例,除非另有说明,相应的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
在根据图5的实施例中,纸幅W自压榨部10,从压榨部10的最后的压榨压区N引导至第一递纸织物20,其中,最后的压榨压区N形成于辊12和13之间,位于该最后的织物的表面上,最适合地位于递纸带或毛布11的表面上,其中纸幅W通过领纸辊21传递至第一递纸织物20。在递纸织物20上,递纸部由送风箱25支撑,送风箱25最适合采用申请人出售的商品名称为PressRun型的送风箱。随后,存在有尾水针26之类的元件,用于切割纸幅领纸尾,随后为具有可动位置的辊30,其最适合为光滑的并且装备有刮刀31。对于尾领纸而言,将具有可动位置的辊30提升至顶位置,如图5中虚线所示。在尾领纸的过程中,纸幅通过刮刀31自该光滑的辊30刮至碎浆机41。通过引导板42确保纸幅行进至碎浆机,并且送料槽43引导纸幅,在扰动中或需要时会使纸幅进一步前进至碎浆机41。送料槽43也可以与冲击罩51分离并且包括用于将纸幅导向碎浆机41的喷水管。纸幅自第一递纸织物20被引导至第二递纸织物36,在该第二递纸织物36上,纸幅通过递纸抽吸辊35传递。随后为冲击式干燥装置40,其设置在领纸织物36上的纸幅的上方。该第一递纸织物环中的各导辊以附图标记22表示。该第二递纸织物环中的各导辊以附图标记38表示。纸幅自第二递纸织物36被引导至其干燥机织物59上,进行竖直冲击干燥,其中纸幅利用干燥机织物59经由递纸抽吸辊55传递。该干燥机织物环59的各导辊以附图标记54表示。首先,纸幅基本向下竖直行进,并且在此纸幅通过冲击装置51干燥,此后纸幅在辊53处反向行进,此后纸幅W基本向上竖直行进,在此行进过程中,纸幅通过由冲击装置52提供的鼓风干燥。此后,纸幅被引导至干燥织物59以通过烘缸干燥,这里,待干燥的纸幅W保持在干燥织物59和加热的烘缸表面56之间,并且纸幅W的行进与普通单织物的运行相一致,在此,纸幅的运行通过转向辊或转向烘缸57盘绕转向。在纸幅的尾领纸持续期间,该递纸抽吸辊也可以运动至尾领纸部分。对于递纸抽吸辊而言,该位置同样是标准的操作位置,这样尾领纸和普通操作关于递纸抽吸辊的真空度方面并不相同,区别在于在尾领纸(tail threading)过程中所用的真空度通常较高。
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在以下的图6-图8中示出,除非特别指明,图6-图8的示例性实施例与图5的示例性实施例相对应。
在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纸幅的行进基本为线性,并且其设置为该第二递纸织物36延伸至该第一递纸织物环20的区域,以提供对纸幅的双边支撑,其允许将纸幅的行进设置成基本为线性。在本实施例中,纸幅通过递纸抽吸辊37传递至递纸织物36,并通过递纸抽吸辊55进一步传递至冲击式干燥组的干燥织物59。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递纸织物环20装备有用于引导纸幅行进的送风箱25。
在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具有可动位置的辊设置在该第一递纸织物环20的内部,并以附图标记22B表示,在尾领纸过程中,其同时形成该递纸织物环的一个导辊。由于该辊可动,所以该递纸织物环另外设置有另一个辊22A,该辊22A具有可调节的位置以用于保持该递纸织物环20的张力。在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该第二递纸织物环36仅用于主要在该递纸抽吸辊37的区域中以短距离、在纸幅W在递纸抽吸辊55处与冲击式干燥机组的干燥机织物59相遇之前的一小段上传送纸幅W。该递纸织物环36的另一个辊34的位置可动,如图7中箭头所示并且该递纸位置以虚线标示。因此,该递纸织物环36可以脱离与该冲击式干燥组的递纸抽吸辊55的接触,以使纸幅W可以在扰动中/或需要时通过送料槽43引导入该碎浆机。
在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递纸织物20与该竖直组的干燥机织物同时存在,从而减少了递纸点的数量进而减少了所需递纸抽吸辊的量。该辊33优选为送风辊,并且该抽吸箱58也能够确保织物向下运行时纸幅W跟随该织物20。这样,同时可以增加该冲击式干燥部的长度。该辊33优选为送风辊,但是通过增强该真空装置58,甚至也可以将烘缸定位于该位置中,然而由于这样需要仅在该前进带的宽度上可控制地使用位于该送风辊的相对侧上的烘缸,所以这在尾领纸的情况下可能为益处略少的替代方案。在辊33为送风辊的情况下,举例来说可以是暖送风辊,该辊内部的温度为大约140℃,或者该辊可以为凹槽辊,该辊的凹槽的尺寸可以为1×1mm,并且其效果利用真空设备58而增强。
在图6-图8的实施例中,冲击式干燥通过根据图3b的蒸汽箱实施。
参考图5-图8,在造纸机干燥部中的纸幅的干含量升高至足够的值,典型地为50-65%的干物质,甚至在使用干燥机烘缸干燥之前,干物质达到70%。根据本发明,在烘缸干燥之前,在压榨部后通过竖直的冲击式干燥组中的冲击干燥来干燥纸幅。根据本发明,在该方法中,纸幅通过至少一个递纸织物自压榨部,从该压榨部的最后的织物,即该传送带或毛毡,被引导至竖直的冲击式干燥组中。
至于本发明(尤其是图5-图8),优选地,与至少一个递纸织物相关联设置着具有可动位置之类的辊,其中所述递纸织物用于将纸幅从该压榨部引导至该干燥部的第一竖直的冲击式干燥组,而所述辊例如在尾领纸的过程中运动至尾领纸位置,最适合地运动至顶部位置,并且在尾领纸结束后运动至不影响纸幅行进的位置。该纸幅的要自该可动式辊被引导至该碎浆机的部分可以通过例如在所期望的宽度上润湿辊来进行选择,因此在尾领纸中进一步继续的该辊中的尾位置将保持干燥,并且相应地,可以在用完整个宽度的纸幅时在整个宽度上润湿辊。优选地,与递纸织物相关联地设置有多个提供真空作用的送风箱,通过所述送风箱,纸幅保持在递纸织物上输送。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附加特征,该第一递纸织物后跟随着第二递纸织物,该第二递纸织物位于该纸幅的下方,并且通过该第二递纸织物,该纸幅被引导至该竖直的冲击式干燥组的干燥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纸幅从该最后的织物,最适合为输送带或毛布的表面上的压榨部的最后的压榨压区被引导传递至该第一递纸织物。该递纸部后跟随着尾水针之类的装置用以切割纸幅领纸尾。随后为具有可动位置的辊,该辊最适合地为与刮刀相关联的光滑的辊。该纸幅以整个宽度从该第一递纸织物环的该领纸辊,即从该在先织物领纸的辊运转至具有可动位置的辊,在该领纸辊下沉并自该压榨部的最后的织物引领纸幅的同时,具有可动位置的辊运动至至尾领纸位置以及顶位置。由于该领纸织物覆盖着具有可动位置的辊的一部分,因此该纸幅跟随着该辊并到达该辊的刮刀处,自该辊的刮刀处纸幅滑落至碎浆机。此后,本发明构思为包括第二递纸织物,其用于将纸幅送至该竖直的冲击式干燥组的干燥机织物。该竖直的冲击式干燥装置的干燥效果为,在将纸幅引导至烘缸干燥之前,纸幅的干含量可以升高至50-65%的干物质的水平,最适合为55-63%的干物质。在该纸幅领纸尾被输送至该竖直的冲击装置的上方的同时,具有可动位置的辊处于顶位置,并且一旦纸幅被加宽,具有可动位置的辊就下降至不影响纸幅行进的位置,从而下降至底部位置,这样就不会产生关于开口缝隙的问题点,在这种情况下不会形成否则将会在其中造成有害于纸幅行进的真空复杂的可运转性的开口缝隙。在该第一递纸织物的环路内部设置有送风箱以确保纸幅的运行,该送风箱最适合采用申请人出售的商品名称为PressRun型的送风箱。
在如图9所示的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纸幅W自压榨部P、自压榨部P的最后的压区Nx,通过压榨部的底织物11被引导至位置X1,在该位置X1处,纸幅W的行进在辊12处沿急剧向下的曲线行进至竖直的冲击式干燥机20,在该竖直的冲击式干燥机20中,在其向下的部分中,通过由冲击式干燥装置21提供的干燥鼓风来干燥纸幅W。该织物11的各导辊以附图标记23标示。在该最后的压榨压区Nx和位置X1之间的部分中,设置有用于预冲击的冲击式干燥装置15,该冲击式干燥装置15优选为提供更长的用于冲击式干燥的干燥送风长度。还根据本实施例,当采用该最后的压榨部织物11时,就在织物的设置和相关的辊的设置中节省了空间。在向下的冲击式干燥机20之后,纸幅W被引导至该第一干燥机组R1的干燥机织物32上,在该干燥机32织物上,在水平部分之后,纸幅W通过辊35首先转向至竖直向上冲击式干燥机30,在该水平部分中纸幅W由真空箱33支撑,这里,纸幅W通过由冲击式干燥装置36提供的干燥鼓风进行干燥,此后对纸幅W进行应用单织物运行设备的烘缸干燥,其中纸幅W在干燥机烘缸43以及该抽吸烘缸或转向烘缸42上盘绕行进。该纸幅W的运转性能通过真空组件41得以增强。在诸如尾领纸和纸幅断头的碎纸的情形中,可以将纸幅W从烘缸干燥部R1引导至位于第一干燥机烘缸处的碎浆机50。碎浆机的进料槽由附图标记59表示。
在图10中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纸幅W在该压榨部的最后的底织物11的表面上自该压榨部的最后的压榨压区Nx被引导。在此,该压榨压区Nx首先跟随有在该水平的冲击式干燥装置15中的预冲击,随后,在位置X1中,纸幅W在织物11上的辊12处沿向下的曲线行进,自此,纸幅W通过递纸抽吸辊38被引领至第一干燥机组R1的干燥机织物32上,并且纸幅W被引导至竖直的冲击式干燥机20,在该竖直的冲击式干燥机20中,纸幅W通过由冲击式干燥装置21提供的干燥鼓风而在基本向下的部分上被干燥。通过真空箱34便于使纸幅W保持附着在织物32的表面。纸幅W在辊35处转向至基本向上的方向行进,其中向上运行的纸幅W通过由冲击式干燥装置36提供的干燥鼓风利用竖直的冲击式干燥机20来进行干燥,此后对纸幅W进行应用单织物运行设备的烘缸干燥。碎浆机以附图标记50表示,而碎浆机进料槽以附图标记59表示。在碎纸的情况下,纸幅W自第一干燥机组的第一烘缸之一被引导至碎浆机50。本发明的本实施例能够在压榨部P后,竖直的冲击式干燥机20之前设置另一个碎浆机55。
在一种模拟情况下,所采用的纸张等级为78g/m2的高级纸张,预冲击长度为6m,并且来自压榨部的纸张温度设定为45℃。在这种情况下,预送风将纸幅加热至74℃。其后在纸幅运动至至随后的织物进而运动至新的冲击装置的同时,无送风运行2.7m,在此纸幅温度降低至65℃,也就是说,温度增加29℃,就大约损失9℃。在超过6m时,温度降低约为6.5℃或以上。经过8m的无送风区间,纸幅温度进一步降低至55.5℃,即下降19.5℃。较轻的纸张的冷却速度快,而较重的纸张相应地冷却速度慢。该无送风长度由于以下因素而变化,即例如自一个织物运动至另一织物的递纸部的几何尺寸、引导辊所需的空间、或所需的递纸织物。

Claims (13)

1.一种造纸机之类的机器中的设备,其包括:压榨部(11),其装备有一个或多个压榨压区(13.1,13.2);以及干燥部,其包括支撑纸幅的递纸部、竖直的冲击式干燥机(21)以及一个或多个随后的烘缸干燥机组(14),各干燥机组具有多个干燥机烘缸(14.1),其特征在于,该设备包括预冲击式干燥机(20),该预冲击式干燥机紧位于该竖直的冲击式干燥机(21)之前以便在竖直冲击之前预热该纸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该预冲击式干燥机(20)为通过气体操作,并且设置成与该竖直的冲击式干燥机(21)干燥该纸幅的不同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该预冲击式干燥机(20)包括的最大冲击长度为总冲击长度的50%,最优选为总冲击长度的15-3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该预冲击式干燥机(20)是直的,并且倾斜偏离水平方向最大达60°。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中,与该压榨部(11)的最后的压区(13.2)相关联地,具有由递纸带(28)形成的环路,其特征在于,该预冲击式干燥机(20)设置于所述递纸带(28)上。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竖直的冲击式干燥机(21)包括两个冲击式干燥机(21.1,21.2),所述两个冲击式干燥机(21.1,21.2)设置在向下延伸的递纸部的相对侧上,沿机器方向短,并且设置成用于干燥相同的纸幅侧。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竖直的冲击式干燥机(21)包括多个辊(21.4,21.5),所述多个辊在该织物环的内侧上支撑并引导所述干燥机织物(14.2)的所述向下延伸的递纸部。
8.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竖直的冲击式干燥机(21)的中心线偏离竖直方向最大达35°。
9.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在至少一个冲击式干燥机(20、21)中的该鼓风气体的温度介于250℃-700℃的范围内。
10.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竖直的冲击式干燥机(21)设置为单侧干燥,并且与该第一随后的干燥机烘缸(14.1)干燥相同侧。
11.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自该压榨部至该第一烘缸的牵引差设置为低于2.9%,最优选为低于2.5%。
12.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对于该竖直的冲击装置,
在随后的干含量-湿度为48-54%时,设置自己的织物环;或者
在多个送风装置后的干含量-湿度为52-57%时,设置与短干燥机烘缸组共用的织物环,或者
多个送风装置后的干含量-湿度为56-65%时,设置与长干燥机烘缸组共用的织物环。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预冲击式干燥包括蒸汽箱(16.1)。
CN2005800023360A 2004-01-15 2005-01-14 造纸机中的设备 Active CN193034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I20040049 2004-01-15
FI20040049A FI122111B (fi) 2004-01-15 2004-01-15 Menetelmä ja laite paperikoneen kuivatusosassa
FI20045148 2004-04-23
FI20045148A FI124698B (fi) 2004-01-15 2004-04-23 Sovitelma paperikoneessa
PCT/FI2005/050006 WO2005068713A1 (en) 2004-01-15 2005-01-14 Arrangement in a paper machin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30343A true CN1930343A (zh) 2007-03-14
CN1930343B CN1930343B (zh) 2012-04-25

Family

ID=301293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800023360A Active CN1930343B (zh) 2004-01-15 2005-01-14 造纸机中的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930343B (zh)
FI (1) FI122111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63576B (zh) * 2007-12-21 2012-03-28 美卓造纸机械公司 带组件、用于造纸机或纸板机的设备及干燥纸幅材或纸板幅材的方法
CN104074091A (zh) * 2013-03-28 2014-10-01 维美德技术有限公司 制造高填料含量的纸或纸板的造纸机或纸板机以及方法
CN111886186A (zh) * 2018-03-29 2020-11-03 特种东海制纸株式会社 玻璃板用衬纸及其制造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I124698B (fi) 2004-01-15 2014-12-15 Valmet Technologies Inc Sovitelma paperikoneessa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61466A (en) * 1977-10-27 1982-11-30 Beloit Corporation Air impingement web dry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I102623B1 (fi) * 1995-10-04 1999-01-15 Valmet Corp Menetelmä ja laite paperikoneessa
FI106806B (fi) * 1997-05-30 2001-04-12 Metso Paper Inc Paperikoneen tai kartonkikoneen kuivatusosa ja menetelmä rainan siirrossa paperikoneen/kartonkikoneen kuivatusosalla
EP1072722B1 (de) * 1999-07-27 2004-12-01 Voith Paper Patent GmbH Trockenpartie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63576B (zh) * 2007-12-21 2012-03-28 美卓造纸机械公司 带组件、用于造纸机或纸板机的设备及干燥纸幅材或纸板幅材的方法
CN104074091A (zh) * 2013-03-28 2014-10-01 维美德技术有限公司 制造高填料含量的纸或纸板的造纸机或纸板机以及方法
CN111886186A (zh) * 2018-03-29 2020-11-03 特种东海制纸株式会社 玻璃板用衬纸及其制造方法
CN111886186B (zh) * 2018-03-29 2022-08-12 特种东海制纸株式会社 玻璃板用衬纸及其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FI20040049A0 (fi) 2004-01-15
FI122111B (fi) 2011-08-31
FI20040049A (fi) 2005-07-16
CN1930343B (zh) 2012-04-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704278B1 (en) Arrangement for a paper machine
JP3078463B2 (ja) 紙ウエブの乾燥における方法と抄紙機の乾燥部
CN1096529C (zh) 纸的烘干方法与造纸机的干燥部
FI80102C (fi) Foerfarande och anordning foer torkning av en fiberbana.
CN1134997A (zh) 生产表面处理纸的方法和造纸机的干端
BRPI0800455B1 (pt) Processo e dispositivo para produção de um velo fiado
CN1200155A (zh) 造纸机中应用加长压区压榨的压榨部
CN1930343A (zh) 造纸机中的设备
CA2594230C (en) Method of improving runnability of a drying section of a paper machine, use of a rotating drying cylinder, drying section of a paper machine and method of selecting a drying strategy
FI104001B (fi) Kuivatusosa
CN1101499C (zh) 造纸机的干燥部内纸张卷曲的控制方法及造纸机或纸板机
US6372090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ling paper or cardboard webs
EP2072672B1 (en) Arrangement for the press section of a web-forming machine
CN105200840B (zh) 卷烟纸的带材的干燥方法和由此得到的卷烟纸
NO178202B (no) Fremgangsmåte og apparat til glansing av en papir- eller kartongbane
FI81625C (fi) Anordning foer torkning av en fiberbana.
CN1077637C (zh) 在造纸机后部烘缸烘干表面处理的纸幅的方法和后部烘缸
CN1802468A (zh) 在处理表面施胶纸时控制纸卷曲的方法及造纸机的整饰部
CN1856619B (zh) 一种用于在造纸机/纸板机的干燥部以及位于干燥部后的整饰设备中处理纤维纸幅的方法
FI120746B (fi) Paperi- tai kartonkikoneen kuivatusosa
NO149247B (no) Formingsdel med to virer i en papirmaskin.
US20120125555A1 (en) Device For Producing A Fibrous Web
FI124766B (fi) Menetelmä kuiturainan käyristymän hallitsemiseksi ja kuiturainakoneen kuivatusosa
FI121146B (fi) Rainanmuodostuskone ja menetelmä rainanmuodostuskoneessa
EP1734179A1 (en) Web drying machin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