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29786A - 聚焦的相干-散射计算机层析成像 - Google Patents

聚焦的相干-散射计算机层析成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29786A
CN1929786A CNA2005800077089A CN200580007708A CN1929786A CN 1929786 A CN1929786 A CN 1929786A CN A2005800077089 A CNA2005800077089 A CN A2005800077089A CN 200580007708 A CN200580007708 A CN 200580007708A CN 1929786 A CN1929786 A CN 19297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n
covering
ray
detector
scatte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8000770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J·-P·施洛姆卡
M·W·P·达加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inklijke Philips NV
Original Assignee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filed Critical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Publication of CN19297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2978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02Arrangements for diagnosis sequentially in different planes; Stereoscopic radiation diagnosis
    • A61B6/03Computed tomography [CT]
    • A61B6/032Trans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C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48Diagnostic techniques
    • A61B6/483Diagnostic techniques involving scattered radiation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High Energy & Nuclear Physic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oxicology (AREA)
  •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Radiation (AREA)
  •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REA)

Abstract

由于提供了狭缝准直仪,大大降低了扇形波束的强度,使得必须使用昂贵的大功率x-光电子管。根据本发明的一种示范实施例,可以结合聚焦准直仪使用具有非常长的焦点大功率电子管。电子管可以是便宜的固定阳极的电子管,但由于大焦点,其仍然具有15kW的大功率。准直仪可以确保重新构造出的散射函数的分辨率不会下降。所照亮的切片的厚度得以增加,从而提供了各向同性的空间解析。

Description

聚焦的相干-散射计算机层析成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向目标物体施加射线束的相干-散射计算机层析成像(CSCT)领域。尤其,本发明涉及用于检查目标物体的相干-散射计算机层析成像设备、用相干-散射计算机层析成像设备检查目标物体的方法、以及用于控制计算机层析成像设备的软件程序。
背景技术
US 4,751,722描述的设备基于将相干散射射线的角度分布定位在与射线束方向成1到12度角范围内的原则。如US 4,751,722中所阐明的,弹性散射射线的主要部分被集中在小于12度的角度内以使光子能量大于40KeV,并且散射射线具有带明确最大值的特征角度依赖,特征角度的位置由照射的物体自身决定。因为小角度的相干散射的射线强度的分布取决于物体的分子结构,可以根据每种物质特有的相干射线的角度散射的密度分布区别具有相同吸收性能的不同的物体(用传统透射法或CT无法区分)。
由于这种系统区分不同物体材料的能力增强,这种系统在医疗或工业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
小角度散射的主要部分是相干散射。因为相干散射显示了干涉效应,干涉效应取决于散射样本的原子排列,相干散射计算机层析成像(CSCT)原则上是一种对跨越2D物体截面的组织或其它材料的分子结构的空间变化成像的敏感技术。
Harding等发表在Phys.Med.Biol.,1990,Vol.35,No.1,33-41上的“Energy-dispersive x-ray diffraction tomography(能量分散x-光衍射层析成像术)”说明了一种能量分散x-光衍射层析成像术(EXDT),它是基于对由多色射线在物体中激发的相干x-光散射在固定角度上的能量分析的层析成像技术。根据这个方法,用适当的孔径系统产生射线束,所产生的射线束具有铅笔形式,因而也称为笔形波束。在笔形波束源对面,放置一个适合进行能量分析的检测器元件用于检测目标物体改变的笔形波束。
由于仅结合一个检测器元件使用笔形波束,射线源只能发出有限数量的光子,因而减少了能够测量到的信息的量。如果向更大的物体(例如多件行李)应用EXDT,必须以扫描模式使用EXDT,因而导致相当长的测量时间。
US 6,470,067B1说明了应用扇形-波束原射束的相干散射装置和结合CT的2D检测器,因而克服了EXDT扫描模式所引入的长测量时间。结合多色光源的角度分散装置的缺点是模糊的散射功能,Schneider等发表在Proc.SPIE,2001,Vol.4320754-763上的“Coherent ScatterComputer Tomography Applying a Fan-Beam Geometry(应用扇形波束几何结构的相干散射计算机层析成像术)”对此有所说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标是提供改进的相干-散射计算机层析成像术。
依照权利要求1中所阐述的本发明的一种示范实施例,可以由一种用于检查目标物体的相干-散射计算机层析成像设备解决上述问题,该设备包括射线源、第一射线检测器和第二射线检测器。射线源生成适合以扇面穿透目标物体的射线束。第一射线检测器被相对于射线源放置在所述扇面中。第一射线检测器用来检测通过目标物体发出的射线的第一射线,由此检测由目标物体造成的原射线的衰减。第二射线检测器被相对于射线源放置在在垂直扇面的方向上与扇面有一段偏移的位置。因而,第二射线检测器用来检测从目标对象的位置散射的射线束的第二射线。在该位置,依照本发明的这个示范实施例,射线束在垂直于扇面的方向上有一个高度。
依照本发明的这个示范实施例,在该位置沿着该高度散射的第二射线的光子和该扇面之间的散射角度是固定的。换句话说,在该位置在射线束的几乎整个厚度上散射的所有光子的散射角度,对于在该位置沿着该高度的所有位置,即在该位置沿着射线束的该“厚度”的所有散射位置来说,都是相等的。可以相应地调节从射线源发出的“射线束”的方向和第二射线检测器的位置。
已经发现,为了能够得到该系统好的角度分辨率,首先在垂直于该扇面的方向上具有非常小的偏差的扇形波束是有益的,其次扇形的高(即,扇形波束在垂直于扇面的方向上的厚度或高度)应该较小。这是通过使用具有非常小的焦点的射线源和在射线源与目标物体之间提供狭缝非常窄的准直仪而实现的。为了提高校准精度,可以提供第二个狭缝。
但是,用具有一个或两个狭缝的狭缝准直仪进行的校准只允许使用具有相当小的焦点的射线源。由于这个原因,不得不使用大功率旋转阳极以提供足够的光子流。这种旋转阳极在连续运行中的功率通常被限制在10-15kW。
此外,已经发现,相对较窄的狭缝导致只能使用很小角度的焦点,这进一步降低了强度。这可能造成扇形波束的厚度在仅近似1mm的区域内,或在目标物体的区域内。此外,CSCT的空间分辨率通常在扇面中5mm的范围之内,也就是说分辨率非常各向异性,这对三维显示会产生问题。
依照本发明的这个示范实施例的相干-散射计算机层析成像设备能够有利地克服上面所说明的缺陷,在这种设备中改变了射线束使得第二射线的散射的光子和扇面之间的散射角度是固定的。
此外,有利的是,这能够降低皮肤剂量,即每单位皮肤表面射线量下降。此外,可以使用有大焦点的射线源,例如x-光源。
依照权利要求2所阐述的本发明的另一示范实施例,射线被聚焦在焦点上,焦点和第二射线检测器距射线源等距离。依照一种变体,第一和第二射线检测器被放置在距焦点的位置近似等距离处。即,第一和第二射线检测器被放置在以X-光源为圆心的扇面中相同半径的圆的环路上,即,第一和第二射线检测器的位置只在沿着旋转轴的距离上不同。
依照权利要求3中所阐述的本发明的另一示范实施例,在目标物体和射线源之间放置准直仪,它用于校准射线束以使其被聚焦在距光源的距离等于第二射线检测器和光源之间距离之处。有利地,第一检测器被置于焦点位置,使得原射线检测器测量原射线在它的通过目标物体的路径上的衰减。
有利地,这能够使得扇形波束在目标物体处的厚度增大,即沿着垂直或正交于扇面方向上的高度增大。因为这样,射线进入目标物体体内的体表面被放大,这能够降低皮肤剂量。另外,这使得能够使用具有更大焦点的射线源。并且,由于对检测器中心线的校准,有利地,可以实现在该位置沿着该高度的第二射线散射的光子和扇面之间的角度是固定的。
依照权利要求4中所阐述的本发明的另一示范实施例,可以由多个钨或钼片及夹在钨片之间的多个锥形塑料层实现准直仪。并且可以使用非锥形的塑料层,并且通过向准直仪的一面施加机械压力而实现聚焦。
有利地,这能够提供具有简单结构的准直仪。依照这个示范实施例的变体,作为塑料层,可以使用塑料泡沫。这些层可以含有孔洞(例如象干酪的东西)或者由分散的材料条放置在一起。
依照权利要求5中所阐述的本发明的另一示范实施例,第一和第二检测器被实现为检测器行,每行平行于扇面。
依照权利要求6中所阐述的本发明的另一示范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以相干-散射计算机层析成像设备检查目标物体的方法,其中散射角度是固定的。
有利地,依照本发明的这个示范实施例的方法能够避免三维显示中由于分辨率各向异性减弱而造成的问题。
依照权利要求7中所阐述的本发明的另一示范实施例,射线波束被校准以使它被聚焦在原射线检测器,即发射检测器上。
依照权利要求8所阐述的本发明的另一示范实施例,提供了用于控制计算机层析成像设备的软件程序,其中,当在计算机层析成像设备的处理器上执行该软件时,该计算机层析成像设备完成依照本发明的方法的操作。依照本发明的计算机程序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例如CD-ROM。该计算机程序也可以放在网络上,例如互联网,并且可以从这样的网络下载到数据处理器的工作存储器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用任何合适的编程语言来编写,例如C++。
可以看到本发明的示范实施例的要点是,形成射线束使得其被聚焦在距焦点一定距离处,该距离与散射检测器和焦点之间的距离相等。散射的光子的焦点可以在散射射线检测器上,并且散射角度是固定的。依照本发明的一种示范实施例,这可以通过聚焦校准器来实现,聚焦校准器将射线波束聚焦在发射射线检测器上。
附图说明
将参考下文中说明的实施方案以及附图阐明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方面,从而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方面显而易见。
图1示出了依照本发明的计算机层析成像仪的示范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用于相干-散射射线的测量的图1的计算机-层析成像仪的几何结构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的计算机层析成像仪的几何结构的另一示意图。
图4为进一步阐明本发明示出了图1的计算机-层析成像仪的测量几何结构的另一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1的计算机-层析成像仪的几何结构的侧视图的示意图。
图6示出了依照本发明的计算机-层析成像仪的另一侧视图。
图7示出了可以用在图6的计算机-层析成像仪中的依照本发明的聚焦准直仪的示范实施例的剖面图。
在对图1-图7的下述说明中,相同的引用编号将用于相同或对应的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依照本发明的计算机-层析成像仪的示范实施例。参考这个示范实施例,将针对在行李检测中的应用说明本发明,例如行李项中检测危险物品,如爆炸物。但是,必须注意,本发明并不限于行李检测领域,而是还可用在其它工业或医疗应用中,例如,医疗应用中的骨头成像或组织类型识别。
图1所示计算机-层析成像仪是能够使用放大的焦点的射线源的扇形波束相干-散射计算机-层析成像仪(CSCT)。另外,依照本发明的示范实施例,不需要用高性能旋转阳极提供足够高的光子流。将参考图6更详细地说明射线源4的结构。
图1中所示计算机-层析成像仪包括台架1,它可以围绕旋转轴2旋转。台架1由电机3驱动。引用符号4指示射线源,例如x-光源,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该射线源发出多色或单色射线。
引用数字9指示准直仪。依照本发明的这个示范实施例的准直仪被设置为使得它形成的射线束6被聚焦在射线检测器8的发射检测器行15上,射线检测器8被设置在台架1上、射线源4对面。穿透目标物体7的扇面波束11的发射检测器行15与扇面中的射线检测器8的发射检测器行15相交。
换句话说,控制扇形波束11使得它穿透放在台架1的中心(即,计算机层析成像仪的检查区域)中的行李项7并照射到检测器8上。如上所述,检测器8被设置在台架1上与射线源4相对,使得扇形波束11的扇面与检测器8的行或线15相交。图1中所示的检测器8具有七条检测器行,每个行包括多个检测器元件。如上所述,检测器8被放置使得原射线检测器15,即检测器8的中线,在扇形波束11的扇面中。
检测器8剩下的六行,即检测器行15两边用阴影表示的三条检测器行30和34是散射射线检测器行。这些检测器行30和34被分别设置在扇形波束11的扇面之外。换句话说,那些行被设置在台架1上x射线源4的对面,并且在与旋转轴2平行或与扇面垂直的方向上距扇面有一定偏差。检测器行30被设置得相对于图1所示旋转轴2的方向具有正偏差,检测器行34被设置得相对于图1所示旋转轴2的方向距离扇面具有负偏差。
检测器行30和34被设置在台架1上使得它们平行于扇面并且在扇面之外,同时在台架1的旋转轴2的正或负方向上具有一定偏差,这样它们能够接收或测量从位于计算机层析成像仪的检查区域的行李项7散射的散射射线。因而,在下文中,行30和34也被称为散射射线检测器。
检测器行15、30和34的检测器元件可以是闪烁器检测器单元。但是,根据本发明这个示范实施例的一种变体,对行15、30或34可以使用基于碲化镉或CdZnTe的检测器单元或其它直接-转换检测器单元。并且,行30和34可以是基于碲化镉或CZT的检测器单元,行15可以是闪烁器检测器单元。原波束检测器和散射射线检测器可以放置在不同的外壳中。
必须注意,只提供一个行30或34可能就够了。但是,优选地提供了多个行30和/或34。同样,只提供一个行15测量由行李项7引起的扇形波束11在扇面中的原波束的衰减可能就足够了。但是,与行30和34的情况类似,提供多个检测器行15可以进一步提高计算机-层析成像仪的测量速度。下文中,术语“原射线检测器”将用来指代至少包括一个用于检测扇形波束11的原射线的衰减的检测器行的检测器。
从图1中可以看到,检测器8的检测器单元被排列在行和列上,其中列平行于旋转轴2,其中行被设置在垂直于旋转轴2并且与扇形波束11的切面平行的平面中。
在对行李项7的扫描过程中,射线源4、孔径系统(即,准直仪9)和检测器8以箭头16所示方向沿着台架1旋转。为了台架1能够旋转,电机3与电机控制单元17相连,而电机控制单元又与计算单元18相连。
在图1中,行李项7被放置在传送带19上。在对行李项7扫描期间,此时台架1绕行李项7旋转,传送带沿着与台架1的旋转轴2平行的方向移动行李项7。由此,沿着螺旋扫描路径扫描行李项7。也可以在扫描期间停止传送带19以测量单独的切片。
检测器8与计算单元18相连。计算单元18接收检测结果(即来自检测器8的检测器元件的读出),并根据来自检测器8(即来自能量解析行30、34和用于测量扇形波束11的原射线衰减的行15)的扫描结果确定扫描结果。另外,计算单元18与电机控制单元17通信以协调台架1和电机3和20或传送带19的移动。
计算单元18适合根据原射线检测器(即检测器行15)和散射射线检测器(即行30和34)的结果重构图像。由计算单元18生成的图像可以通过接口22输出到显示器(图1中未示出)上。
此外,计算单元18适用于根据行30和34以及15和32的读出检测行李项7中的爆炸物。这是通过根据这些检测器行的读出重构散射函数并把它们和包括了预测量中确定的爆炸物的特征测量值的表格进行比较而自动实现的。假如计算单元18确定从检测器8读出的测量值与一种爆炸物的特征测量值匹配,计算单元18通过扬声器21自动输出警报。
图2示出了图1中所示CSCT扫描系统的几何结构的简化示意图。从图2可以看到,x-光源4发出扇形波束11使得它包括行李项7(在这个例子中直径为u)并覆盖了整个检测器8。对象区域的直径可能是100cm。假如这样,扇形波束11的角度α可以是80度。在这种配置中,从x-光源4到对象区域中心的距离v约80cm,从x-光源4到检测器8(即单个检测器单元)的距离约w=150cm。
从图2可以看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可以向检测器单元或行提供校准器40以避免这些单元或行测量具有不同散射角度的多余射线。准直仪40的形式是刀片或薄板,可以被向着光源聚焦。可以独立于检测器元件的间距选择薄片的间距。
代替图1和2中所示的弯曲检测器8,也可以使用平面检测器阵列。
图3示出了图1的计算机层析成像仪中使用的检测器的几何结构的另一示意图。如同已经参考图1所说明的那样,检测器8可以包括一个、两个或更多检测器行30和34以及用于测量由行李项7引起的原射线束的衰减的多个行15。从图3可以看出,优选地检测器8被放置得使得检测器8的中间行15在扇形波束11的扇面中并由此测量原射线的衰减。如箭头42所示,x-光源4的射线源和检测器8被绕着行李项一起旋转以获得不同角度的投影。
如图3所示,检测器8包括多列t。
图4示出了图1的计算机层析成像仪的几何结构的另一示意图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在图4中,示出了检测器46,包括仅一个行15和仅仅一个行30。行15被放置在由准直仪形成的扇形波束11的扇面中。行15包括用于测量扇形波束11的原波束的衰减的例如闪烁器单元或其它适当单元,并能够集成测量由对象区域或检查区域中的目标物体引起的原扇形波束的衰减。
图4所示行30可以包括能量解析单元或闪烁器单元。从图4可以看出,行30被设置得平行于扇形波束11的扇面,但在该平面之外。换句话说,行30被放置在平行于该扇面的平面上并与行15平行。该扇面还可称为切面。
引用数字44表示散射射线,即由目标物体(例如行李项)散射的光子。从图4可以看出,散射射线离开切面并照射到行30的检测器单元上。
图5示出了图1的计算机层析成像仪的检测器的几何结构的侧视图。图5还可以看作示出了图4的侧视图,但是,在那里只提供了一个行30和一个行15,在图5中在行30和行15之间提供了多个检测器行32。检测器元件Di被放置在距原扇形波束的切面固定位置的地方。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对于列t的每个检测器元件Di和每个投影Φ(见图3),测量光谱I(E,t,Φ)。对沿着环形或螺旋扫描路径的多个投影Φ完成这个测量,就获得了三维数据集。每个对象体素由三个坐标(x,y,q)说明。因而,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为了从该三维数据集重新构造图像或重新构造进一步的信息,在此引入了一种3D->3D重构方法作为参考,例如DE 10252662.1中所说明的方法。
根据空间坐标(x,y),由计算单元18计算每个对象体素Si到检测器8的距离。随后,计算单元18按下面等式计算每个对象体素的散射角度θ:
θ=atan(a/d)        (等式1)
随后,根据这个计算,计算单元18根据下面等式计算波矢传输参数q:
q=(E/hc)sin(θ/2)   (等式2)
其中h是普朗克常量,c是光速,E是光子能量。
随后,根据按照上面的等式计算出的波矢传输参数q并根据原射线检测器的读出,计算单元18可以确定图像或区分对象切面中的物体。
图6示出了依照本发明的计算机层析成像设备的一种示范实施方案的侧视图。从图6可以看出,行李项7或目标物体或病人被放在一边的检测器行15和30和另一边的准直仪9和射线源4之间。图6中的透视角度实际上与图5中的透视角度相同。
图6中所示射线源4的焦点一般向扇面内有一定扩展,即依照图6所示透视角度扩展到纸中。进入扇面的相对较小的维度可能在0.5mm-0.8mm。实际上,扩展可以在3mm的范围内。
但是,从图6可以看出,射线源4在垂直于扇面的方向上的高度可以是固定的。例如,焦点(即射线源4发出射线的焦点)在垂直于扇面的方向上的高度可以是10mm或更多。
从图6可以看出,射线源4的焦点可以相对于扇面倾斜。例如,倾斜可以在7到20度之间。但是,也可以使用更小或更大的倾斜。
通过使用具有的焦点在平行于扇面的方向上有相对较小的范围的射线源4并倾斜射线源4使得射线源4的焦点相对于扇面倾斜,可以关于检测器行15形成似小点的焦点。换句话说,如果从检测器行15看射线源4,可以看到射线源4的似小点的或点状的焦点。
因而,通过使用其焦点平行扇面延伸2mm并垂直于扇面延伸10mm的射线源4并设想22度的倾斜,可以实现2mm*(10/sin20°)mm=58.5mm2大小的焦点。有这样大的焦点,可以使用有固定阳极的射线源。并且,可以实现超过15kW。
从图6可以看出,由准直仪9校准从射线源4发出的射线,准直仪9将参考图7更详细地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范实施例,放置准直仪9使得射线被聚焦在检测器行15上,即发射射线检测器或原射线检测器上。从图6可以看到,通过准直仪9校准的扇形波束在垂直于扇面的方向上有延伸。依照本发明,这个延伸可以在0.5-3或4mm的范围内。但是,这个延伸还可以高达10或12mm。因此,增大了射线进入目标物体的行李项7或目标物体(如病人)的表面98。这有利地降低了皮肤剂量,即施加到目标物体(如病人)表面的射线的量。
在由线条96所指的目标物体7的位置,射线从扇形波束散射开。这样的射线(下文中称作散射射线)被聚焦到散射射线检测器行30上。根据本发明的一示范实施例,该散射射线,即检测器行30被放置的位置使得,在线条96所指位置散射的各个光子的散射角度94对于在由线条96所指位置散射的扇形波束11的所有光子来说相同。换句话说,沿着射线90散射的光子被向着射线检测器线30散射,其与扇面的角度与射线92的光子的角度相同。
换句话说,根据本发明的这个示范实施例,通过聚焦准直仪9校准射线。准直仪9的聚焦行是原检测器行15。
当聚焦的扇形波束11在目标物体中一个位置上被散射并且散射射线由一个或更多散射射线检测器30检测到时,散射角度独立于在线段96上的散射高度。即,对于扇形波束11中沿着线段96发生的所有散射事件散射角度是独立的。这是可以由射线源和原射线检测器15之间的距离等于散射射线检测器和射线源4之间的距离来提供。并且,将第二射线检测器放置在焦点之外与第一射线检测器距射线源相等距离的位置(即或近或远)就足够了。
当使用圆柱CT检测器并且目标物体和检测器之间的距离足够大时可以模拟这种装置。
如上所述,在射入物体处的扇形高度被增大,这能够将皮肤剂量分布在更大的表面上。因此,根据本发明,可以以5为因子降低皮肤剂量,预期在检测器上得到相同量的散射光子,不会导致散射光谱质量的下降。
图7示出了准直仪9的剖面图。从图7可以看到,准直仪9包括彼此有倾斜度的多个层。根据本发明的这个示范实施例,准直仪9包括以钨或钼材料制成的多个层100,这些材料在吸收射线上非常强。此外,在层100之间提供了由非吸收材料或几乎不吸收的材料制成的层102。例如,作为层100的材料,可以使用钨,作为层102的材料,可以使用塑料或塑料泡沫,例如PU泡沫或称为“Rohacell”的材料(多色泡沫)。层102可以是锥形的,或者通过从顶部和底部向准直仪的左侧施加物理压力而实现聚焦。
从图6可以看出,这些层被非常紧地压迫在一起并且其长度使得扇形波束11在扇面之外的散度相对较小,例如在0.1-0.3度的范围内。
有利地,上面说明的本发明能够使用高功率例如15kW的相对便宜的固定阳极的电子管。本发明所提供的大焦点实现了这一点。并且,射线源的倾斜提供了放大的焦点。由于扇面的厚度被增大,可以实现CSCT扫描仪的各向同性解析。此外,如上所述,大大降低了皮肤剂量。

Claims (9)

1.用于检查目标物体的相干散射计算机层析成像设备,包括:射线源(4);第一射线检测器(15);和第二射线检测器(30);其中射线源生成适合以扇面穿透目标物体的射线束;其中第一射线检测器被放置在扇面中与射线源相对的位置;其中第一射线检测器用来检测通过目标物体发出的射线束的第一射线;其中第二射线检测器被放置在沿垂直于扇面的方向距扇面一段偏移的与射线源相对的位置上;其中第二射线检测器用来检测从目标物体中的位置散射的射线束的第二射线;其中在该位置,射线束在垂直于扇面的方向上有一高度;其中在该位置沿着该高度从该射线束散射的第二射线的光子和该扇面之间的散射角度是固定的。
2.权利要求1的相干散射计算机层析成像设备,其中射线束被聚焦在焦点上;其中焦点距射线源有一定距离;并且其中该第二射线检测器被放置在距射线源该距离处。
3.权利要求1的相干散射计算机层析成像设备,还包括:准直仪(9);其中该准直仪被放置在目标物体和射线源之间;其中该准直仪适合校准该射线束使得它被聚焦在焦点上,该焦点与第二射线检测器距射线源的距离相同。
4.权利要求3的相干散射计算机层析成像设备,其中准直仪包括第一多个高-Z材料板和夹在该第一多个高-Z材料板之间的第二多个锥形塑料层。
5.权利要求3的相干散射计算机层析成像设备,其中该准直仪包括第一多个高-Z材料板和夹在该第一多个高-Z材料板之间的第二多个锥形塑料层;其中射线束被聚焦在焦点上是通过向准直仪上施加不均匀的机械压力使塑料层变形而实现的。
6.权利要求1的相干散射计算机层析成像设备,其中第一和第二检测器各自都包括一行检测器元件,这些行中的每一行都平行于所述扇面放置。
7.利用相干散射计算机层析成像设备检查目标物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生成以扇面穿透目标物体的射线束;检测透过该目标物体发出的射线束的第一射线;检测从该目标物体中的位置散射的射线束的第二射线;其中该位置在与该扇面垂直的方向上距该扇面有一段偏移;其中在该位置,该射线束在垂直于该扇面的方向上有一定高度;其中产生射线束使得在该位置沿着该高度从该射线束散射的第二射线的光子和该扇面之间的角度是固定的。
8.权利要求7的方法,还包括下列步骤:校准所述射线束使得它被聚焦在焦点上,焦点与检测第二射线的点距射线源的距离相等。
9.用于控制计算机层析成像设备的软件程序,其中,当在该计算机层析成像设备的处理器上执行该软件时,该计算机层析成像设备完成下列操作:生成以扇面穿透目标对象的射线束;检测透过该目标物体发出的射线束的第一射线;检测从该目标物体中的位置散射的射线束的第二射线;其中该位置在与该扇面垂直的方向上距该扇面有一段偏移;其中在该位置,该射线束在垂直于该扇面的方向上有一定高度;其中产生该射线束使得在该位置沿着该高度从该射线束散射的第二射线的光子和该扇面之间的角度是固定的。
CNA2005800077089A 2004-03-10 2005-03-01 聚焦的相干-散射计算机层析成像 Pending CN192978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04100980 2004-03-10
EP04100980.4 2004-03-1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29786A true CN1929786A (zh) 2007-03-14

Family

ID=349606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5800077089A Pending CN1929786A (zh) 2004-03-10 2005-03-01 聚焦的相干-散射计算机层析成像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502437B2 (zh)
EP (1) EP1727467A1 (zh)
JP (1) JP2007528253A (zh)
CN (1) CN1929786A (zh)
WO (1) WO200508710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240342A1 (en) * 2005-10-20 2008-10-02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Advanced Csct Detector Shapes
EP2102871B1 (en) * 2006-12-04 2011-01-12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Beam filter, particularly for x-rays, that does not change the beam's spectral composition
US8571176B2 (en) 2011-06-17 2013-10-29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llimation of detectors
EP2775804A4 (en) 2011-11-02 2015-08-05 Fuji Film Corp RADIATION EMISSION DEVICE, RADIATION EMISSION METHOD, AND PROGRAM STORAGE MEDIUM
CN103674979B (zh) 2012-09-19 2016-12-21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行李物品ct安检系统及其探测器装置
WO2014163187A1 (ja) * 2013-04-04 2014-10-09 株式会社 東芝 X線コンピュータ断層撮影装置
EP3025148A1 (en) * 2013-07-25 2016-06-01 Analogic Corporation Generation of diffraction signature of item within object
US10775323B2 (en) * 2016-10-18 2020-09-15 Kla-Tencor Corporation Full beam metrology for X-ray scatterometry systems
EP3663749A1 (en) * 2018-12-07 2020-06-10 Siemens Healthcare GmbH X-ray imag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x-ray imagi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96389A (en) * 1976-05-10 1978-06-20 G. D. Searle & Co. Apparatus for minimizing radiation exposure and improving resolution in radiation imaging devices
DE3406905A1 (de) 1984-02-25 1985-09-05 Philips Patentverwaltung Gmbh, 2000 Hamburg Roentgengeraet
US6054712A (en) * 1998-01-23 2000-04-25 Quanta Vision, Inc. Inspection equipment using small-angle topography in determining an object's internal structure and composition
US6175117B1 (en) * 1998-01-23 2001-01-16 Quanta Vision, Inc. Tissue analysis apparatus
AU5888499A (en) * 1998-09-17 2000-04-03 Quanta Vision, Inc. Reduced-angle mammography device and variants
US6175615B1 (en) * 1999-04-12 2001-01-16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Radiation imager collimator
DE10009285A1 (de) 2000-02-28 2001-08-30 Philips Corp Intellectual Pty Computertomograph zur Ermittlung des Impulsübertrags-Spektrums in einem Untersuchungsbereich
ATE250761T1 (de) * 2001-03-14 2003-10-15 Yxlon Int X Ray Gmbh Anordnung zum messen des impulsübertragungsspektrums von in einem untersuchungsbereich für behältnisse elastisch gestreuten röntgenquanten
DE10228941A1 (de) * 2002-06-28 2004-01-15 Philips Intellectual Property & Standards Gmbh Computer-Tomographiegerä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7528253A (ja) 2007-10-11
US20070172022A1 (en) 2007-07-26
WO2005087106A1 (en) 2005-09-22
EP1727467A1 (en) 2006-12-06
US7502437B2 (en) 2009-03-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29786A (zh) 聚焦的相干-散射计算机层析成像
CN1946342A (zh) 锥束相干散射计算机断层摄影装置
US853225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puted imaging backscatter radiography
CN1794951A (zh) 扇形射束相干散射计算机断层摄影
US7046756B2 (en) Rotatable filter for a pre-subject CT collimator having multiple filtering profiles
US696803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esenting multiple pre-subject filtering profiles during CT data acquisition
CN1189742C (zh) 用x射线辐射获取物体内部结构图像的方法及其实施设备
US7590215B2 (en) Coherent-scatter computer tomograph
CN1934590A (zh) 用于相干散射ct的射束硬化和衰减校正
US7573975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shaping an energy input beam
JP5559875B2 (ja) マルチ検出器アレイイメージングシステム
CN101410727A (zh) 高效的双能x射线衰减测量
CN1642479A (zh) 电离辐射的以扫描为基础的探测中的曝光控制
US7333590B2 (en) Dual-source scanning-based detection of ionizing radiation
WO2011149707A2 (en) Low-cost position-sensitive x-ray detector
US6380540B1 (en) Radiation imaging using simultaneous emission and transmission
CN1912604A (zh) 用于x射线装置的方法
CN101501530A (zh) 用于获得图像数据的系统和方法
KR20050028824A (ko) 방사선 계산 단층 촬영 장치 및 단층상 데이터 생성 방법
JP2007508561A (ja) 非対称csct
CN104486997A (zh) X 射线扫描系统的射线源激发模式的最佳化
JP2008519634A (ja) エネルギー分解コンピュータトモグラフィ
CN1910447A (zh) 计算机层析x射线摄影机和用于检测在对象中弹性散射的射线的辐射检测器
WO2007131038A2 (en) Scanner and method for transmission and scatter imaging
KR102595517B1 (ko) 전산단층촬영장치 및 이의 구동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070314

C20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deemed to be abandoned or is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