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28894A - 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输出装置以及图像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输出装置以及图像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28894A
CN1928894A CNA2006101514277A CN200610151427A CN1928894A CN 1928894 A CN1928894 A CN 1928894A CN A2006101514277 A CNA2006101514277 A CN A2006101514277A CN 200610151427 A CN200610151427 A CN 200610151427A CN 1928894 A CN1928894 A CN 19288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correcting value
view data
correcting
corre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15142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44195C (zh
Inventor
宫泽利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co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co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oh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co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9288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288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4419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44195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3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 H04N1/32101Display, printing, storage or 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information, e.g. ID code, date and time or title
    • H04N1/32128Display, printing, storage or 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information, e.g. ID code, date and time or title attached to the image data, e.g. file header, transmitted message header, information on the same page or in the same computer file as the ima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681Detecting the presence, position or size of a sheet or correcting its position before scanning
    • H04N1/00684Object of the detection
    • H04N1/00718Skew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681Detecting the presence, position or size of a sheet or correcting its position before scanning
    • H04N1/00763Action taken as a result of det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387Composing, repositioning or otherwise geometrically modifying originals
    • H04N1/3877Image rotation
    • H04N1/3878Skew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77Types of the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 H04N2201/0094Multifunctional device, i.e. a device capable of all of reading, reproducing, copying, facsimile transception, file transcep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3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 H04N2201/3201Display, printing, storage or 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information, e.g. ID code, date and time or title
    • H04N2201/3225Display, printing, storage or 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information, e.g. ID code, date and time or title of data relating to an image, a page or a document
    • H04N2201/3242Display, printing, storage or 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information, e.g. ID code, date and time or title of data relating to an image, a page or a document of processing required or performed, e.g. for reproduction or before recording

Abstract

校正量检测单元在执行输入图像的不可撤销的校正时检测校正量。校正量和图像集成单元输出相互关联的校正量检测单元检测的校正量和输入图像的图像数据。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输出装置以及图像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校正输入图像并输出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处理装置,图像输出装置,便携终端,图像处理系统,图像形成方法,图像处理方法,图像输出方法,图像形成程序,图像处理程序,和图像输出程序。
发明背景
本发明引用申请于2005年9月9日的日本优先权文件2005-263033的全部内容。
现有技术中检测扫描图像的倾斜角度、基于检测到的倾斜角度校正图像倾斜以输出图像的技术得到了发展并配置在用于文件图像处理的预处理的多种设备中。
例如,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H03-213053中提出一项技术,其中确定包括黑象素的围绕的矩形,从围绕的矩形中检测到作为倾斜检测的参考的参考点,基于参考点检测图像的倾斜,从而减少计算倾斜中的处理负荷。
根据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H09-171538中揭示的图像识别装置,提出一种技术,其中按照预定的角度旋转输入图像,相对于旋转后的图像检测倾斜角,从而当倾斜角较小时提高检测精度。
提高检测图像倾斜角的检测精度的各种技术都得到了发展。然而,不能完全排除错误地检测倾斜角的可能性。当错误地识别倾斜角时,就会按照错误的角度校正图像并输出。因此,当用户根据图像显示等发现图像的倾斜被错误地校正时,需要执行图像处理从而再次校正倾斜。
然而,文件倾斜角的校正通常是不可撤销的校正,即不能回到校正之前的状态,而且重复校正会造成图像质量下降。该问题并不局限于对图像的倾斜校正,也是当图像在经历不可撤销的校正之后输出时的通常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至少部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一个方面的图像形成装置包括校正量检测单元,用于在对输入图像执行不可撤销的校正时检测校正量;校正量和图像集成单元,用于输出相互关联的校正量检测单元检测到的校正量和输入图像的图像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的图像输出装置包括图像输入接收单元,用于在对输入图像执行不可撤销的校正时接收和校正量相关地输出的图像数据的输入;校正单元,用于根据校正量校正由图像输入接收单元接收的图像数据;输出控制器,用于输出由校正单元校正的图像数据。
根据本发明还有另一个方面的图像处理方法包括在对输入图像执行不可撤销的校正时检测校正量;并且输出相互关联的校正量检测单元检测到的校正量和输入图像的图像数据。
通过在结合附图来考虑时阅读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下面的详细描述,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上面的和其它的目的、特征、优点和技术及工业重要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多功能产品的配置的框图;
图2是存储在硬盘驱动器(HDD)中的图像数据的数据结构的示例的示意图;
图3是复印预览处理概况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复印预览处理的总体流程的流程图;
图5是倾斜角度检测过程示例的示意图;
图6A是校正指示屏幕示例的示意图;
图6B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分辨率和压缩率检测处理的总体流程的流程图;
图6C是校正量检测器产生的直方图示例的示意图;
图6D是校正量设置表的数据结构的示例的示意图;
图7是传真发送处理的概况的示意图;
图8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传真发送处理的总体流程的流程图;
图9是电子邮件发送处理概况的示意图;
图10是第一实施例中电子邮件发送处理的总体流程的流程图;
图11是HDD输出处理概况的示意图;
图12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HDD输出处理的总体流程的流程图;
图13是多功能产品的硬件配置的框图;
图14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图像处理系统的配置的框图;
图15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图像处理的总体流程的流程图;
图16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图像输出处理的总体流程的流程图;
图17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图像处理系统的配置的框图;
图18是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图像输出处理的总体流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典型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说明本发明应用于作为图像形成装置的多功能产品的示例。多功能产品是将例如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和扫描仪等的各种设备的功能包含在一个外壳中的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不限于多功能产品,并且本发明也可应用于例如复印机、传真机和扫描仪等任何图像形成装置。
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多功能产品100检测扫描图像(输入图像)的倾斜角度并输出和输入图像相关的检测的倾斜角度。描述四种输出方法。即在显示单元上预览图像显示后打印图像的方法,在显示单元上预览图像显示后传真图像的方法,将图像通过电子邮件发送到外部装置的方法以及将图像输出至内置存储单元的方法。
图1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多功能产品100的配置的框图。如图1所示,多功能产品100包括的主要硬件有扫描仪引擎110,作为用户界面的操作面板120,打印机引擎130,传真控制单元(FCU)140,HDD(150)和通信单元160。
多功能产品100包括的主要软件配置有扫描仪引擎控制器101,操作面板控制器102,打印机引擎控制器103,传真通信控制器104,校正量检测器105,校正量和图像集成单元106,校正单元107,图像输出控制器108和校正量校正单元109。
操作面板控制器102对应于本发明中的显示器控制器。打印机引擎控制器103,传真通信控制器104和图像输出控制器108对应于本发明中的输出控制器。
扫描仪引擎110通过驱动扫描仪扫描文件。
操作面板120包括用于显示功能设置键、复印数量、以及描述多功能产品100的状态的消息的显示单元121,和用于接收来自0-9数字键、清除/停止键、开始键、预热键、重置键、初始化键、打印键、发送键和保存键的键输入的输入单元122。除了显示图像外,显示单元121也作为可通过接触面板输入方法进行操作的输入单元。操作面板120的显示单元121对应于本发明中的显示单元。
打印机引擎130在纸介质上打印图像数据。FCU 140控制图像数据到外部传真机300的传真发送。
HDD 150和校正量相关的存储输入图像的图像数据151。存储单元不限于HDD,任何通常使用的存储单元,例如光盘和存储卡都可使用。HDD 150对应于本发明中的存储单元。
图2是存储在HDD 150中的图像数据151的数据结构的示例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图像数据151增加了报头,该报头包括文件大小、倾斜校正角度和校正量,该校正量在执行校正时是一变量并由缩放校正系数表示,并且图像数据151存储在HDD 150中。
图2为处于便携文件格式(PDF)文件格式的图像数据151的示例。在PDF文件格式下,能够在报头中定义用于在显示图像时执行旋转和缩放图像的仿射变换的信息。图2中倾斜校正角度表示仿射变换中旋转所需的变量,图2中缩放校正系数表示仿射变换中缩放所需的变量。
要存储在报头的校正量不限于用于倾斜校正的那个,只要是在校正图像时要使用的变量,例如分辨率和压缩率的任何校正量都可存储。进一步地,文件格式也不限于PDF文件,只要能够和用于校正的校正量关联的存储图像数据,例如可交换图像文件格式(Exif)、可扩展标记语言格式(XML)和标签图像文件格式(Tiff)的任何文件格式都可使用。进一步地,图像数据和校正量可存储在分开的文件中。
再次参考图1,通信单元160通过例如Internet的网络将图像数据发送到例如个人计算机(PC)200a和PC 200b的外部装置。
扫描仪引擎控制器101控制扫描仪引擎110。
操作面板控制器102控制各种屏幕在操作面板120的显示单元121上的显示,并且接收来自输入单元122的键输入事件。
操作面板控制器102将根据校正量校正的图像数据输出至显示单元121。结果是,用户可以通过预览显示确认校正后的图像。即,当由于校正量的错误识别或错误检测导致校正后的图像错误时,用户能够通过确认图像确认错误识别并且再次执行正确的校正。
打印机引擎控制器103控制打印机引擎130。传真通信控制器104控制FCU 140。
校正量检测器105从由扫描仪输入的图像的图像数据中检测倾斜角。在倾斜检测中,能够使用例如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H03-213053和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H09-171538中描述的倾斜检测方法的任何现有方法。
图像数据的输入源不限于扫描仪,图像可以从例如数码相机的任何通常使用的图像输入设备中输入。也能输入由图像输入设备输入并存储在例如HDD 150的存储设备中的图像。
校正量和图像集成单元106将由校正量检测器105检测的倾斜角和输入图像的图像数据集成并输出图像数据。例如,校正量和图像集成单元106输出PDF文件格式的图像数据,并将校正量检测器105检测的倾斜角设置在PDF文件报头的“倾斜校正角”部分。
在第一实施例中,尽管校正量检测器105检测到的倾斜角本身设置在倾斜校正角部分,作为校正所必需的角度的倾斜校正角也能设置在该部分。因为当假设倾斜校正角为β时,倾斜校正角和倾斜角α之间通常建立这样一种关系:β=(-α)。当检测到文件倾斜了α度时,只需要-α度的校正。
校正单元107根据报头中设置的校正量校正图像数据并输出图像。例如,当倾斜校正角设置在报头中时,校正单元107执行倾斜校正处理来将图像数据以倾斜校正角旋转,并将图像数据作为处理的结果输出。可以将例如仿射变换的任何通常使用的方法用于倾斜校正处理。
当校正量为用于分辨率时,校正单元107执行缩放来改变分辨率。例如通过像素的插值改变分辨率的任何通常使用的方法都可以用于缩放。
当校正量为用于压缩率时,校正单元107执行图像压缩处理来根据压缩率压缩图像数据。例如运转周期方法(run length method)、Huffman方法、LZ77方法的任何通常使用的方法都可用于图像压缩处理。
图像输出控制器108根据图像数据的输出目标控制校正量和图像集成单元106输出的图像数据或校正单元107校正的图像数据的输出。例如,当预览图像要在操作面板120的显示单元121上显示时,图像输出控制器108进行控制从而将基于校正量校正并由校正单元107输出的图像数据输出到操作面板控制器102。
例如,当图像由打印机输出或从传真机发送时,图像输出控制器108进行控制从而将校正的图像数据输出到打印机引擎控制器103或传真通信控制器104。
当将图像输出至内置存储单元或通过电子邮件发送至外部装置时,图像输出控制器108进行控制从而将校正量和图像集成单元106输出的图像数据输出至HDD 150或通信单元160。校正量和图像集成单元106输出的图像数据不是校正的图像数据,但包含输入图像数据。因此,由于外部装置能够基于输入图像校正图像,能够最小化图像质量的降低。
也可对图像输出控制器108进行配置从而将校正单元107校正的图像数据输出至HDD 150或通信单元160。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输出了通过预览显示确认为正确或由校正量校正单元109正确校正的、基于校正量校正的图像,就不输出基于错误识别的校正量校正的图像数据。
校正量校正单元109校正和图像数据相联系的校正量,并在校正后输出和校正量相联系的图像数据。可对校正量校正单元109进行配置从而用户能够直接校正和图像数据相联系的校正量。进一步地,可确认校正量校正单元109从而检测用户在显示单元121或类似上显示的图像上指定的校正倾斜角并重写和图像数据相联系的倾斜角。
下面将描述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多功能产品100执行的图像形成处理。描述了复印预览处理,这是其中形成的图像在显示单元121上预览显示并接着打印的的例子。
图3是描述复印预览处理概况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复印预览处理分为三个步骤,分别为图像输入处理,中间文件输出处理和图像输出处理。
在图像输入处理中,文件由扫描仪引擎根据复印开始操作扫描,然后输出输入图像数据。
在中间文件输出处理中,从输入图像数据检测倾斜角,将其中检测的倾斜角设置在输入图像数据报头中的图像数据作为中间文件输出。当基于检测的倾斜角校正的图像预览显示在显示单元121上并且检测到的倾斜角错误时,基于校正量校正单元109根据用户指定的角度校正的倾斜角更新报头。
在图像输出处理中,以根据存储在报头的倾斜角进行了校正的倾斜打印图像。当确定检测的倾斜角是正确的时,打印根据初始检测到的倾斜角校正的图像。
因此,代替直接打印基于检测到的倾斜角校正的图像,通过预览显示判断检测的倾斜角是否正确,并且在根据需要校正倾斜角后打印图像。因此,倾斜角的错误识别问题解决后,能够输出正确的图像。
根据现有方法,当通过预览发现检测的倾斜角错误,且需要再次执行校正时,需要再次校正校正了倾斜的图像。原因是仅仅输出了校正了倾斜的图像输出,并且作为校正前的图像的输入图像的图像数据就不存在了。通常由于图像的倾斜校正是不可撤销的矫正,因此不能恢复校正前的图像数据,校正前的图像数据不能从校正后的图像数据中恢复。因此,存在重复校正导致图像质量下降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根据第一实施例中的方法,将输入图像的图像数据而不是校正后的图像的图像数据输出作为中间文件。因此,即使当需要再次校正图像的倾斜,也能避免由于重复校正导致的图像质量下降。
校正量不限于倾斜角,任何变量都可作为校正量处理,只要这些变量用于执行对应于输入图像数据的内容的适当的图像处理。
例如,本发明也适用于下述情况:根据包含在图像数据中的字符字体尺寸检测适当的分辨率,并且以检测的分辨率输出图像。在这种情况下,图像的分辨率作为校正量处理。
具体地,例如,对于包含具有小字体尺寸的多个字符的普通文件的输入图像来说,图像数据以400点每英寸(DPI)的分辨率输出,和读取时的分辨率相同。另一方面,对于包含具有大字体尺寸的多个字符的用于展示的文件之类的输入图像来说,将图像数据校正为200DPI的低分辨率图像并且输出。
通常,从高分辨率图像到低分辨率图像的校正是不可撤销的校正。因此,如果错误判断了字体尺寸并且在对于要以高分辨率输出的图像进行了到低分辨率图像的校正之后,将低分辨率图像再次校正为高分辨率图像,图像质量会下降。
即使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应用本发明,因为存储了校正前的高分辨率图像,可以用适当的校正量再次执行图像处理,而不会降低图像质量。
替代地,本发明也适用于下述情况:检测例如联合图象专家组(JPEG)格式文件的输出时的压缩率,以检测的压缩率输出图像数据。在这种情况下,图像压缩率作为校正量处理。
具体地,例如,尽管对于包含多个画面的输入图像来说,图像数据可以用高压缩率输出,对于包含很多字符的输入图像来说,图像数据可以用低压缩率输出。
在压缩JPEG格式时,可以采用其中为了增加压缩率而产生数据损失的不可撤销的压缩方法。在这种情况下,不能从压缩后的图像恢复压缩前的输入图像。因此,如果错误判断了图像的数据类型,并在以高压缩率输出了需要以低压缩率输出的包含多个字符的图像后要再次执行对低压缩率图像的校正,图像质量会下降。
即使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应用本发明,因为存储了校正前的输入图像,可以用适当的校正量再次执行图像处理,而不会降低图像质量。
下面详细介绍根据上述配置的第一实施例的多功能产品100的复印预览处理。图4是第一实施例中复印预览处理的总体流程的流程图。
扫描仪引擎控制器101获取扫描的输入图像(步骤S401)。校正量检测器105检测输入图像的倾斜角(步骤S402)。
具体地,下面详细描述如何检测倾斜角。例如,当输入到校正量检测器105的图像是按照JPEG格式压缩的时候,将图像扩展并形成为位图图像。根据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H03-213053或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H09-171538中描述的方法或者通过从图像中提取直线,检测形成为位图图像的输入图像的倾斜。
在提取直线的方法中,使用霍夫变换(Hough Transform)的方法是公知的。当输入图像是例如彩色或灰色图像的多层图像时,能够使用如下方法:执行二进制化处理以获取黑色连通分量,通过使用黑色连通分量的座标提取字符线,从字符线的倾斜检测倾斜角。
图5是示例倾斜角度检测过程的示意图,其中从字符线的倾斜检测倾斜角。
图5中,由矩形区域指示的部分表示黑色连通分量。可以通过判断各个黑色连通分量的中心坐标并判断包括在预定搜索区域501中的中心坐标的后退线502,提取字符线,从而检测字符线的倾斜。
换句话说,当假设后退线502由Y=aX+b表示,“a”表示线的倾斜,后退线的倾斜角(α)可根据“a”计算得到。
在校正量检测器105在步骤S402检测到输入图像的倾斜角之后,校正量和图像集成单元106产生中间文件,其中检测的倾斜角和输入图像相联系(步骤S403)。
具体地,校正量和图像集成单元106产生中间文件并输出文件,其中检测的倾斜角设置在输入图像的图像数据的报头中。例如,当中间文件以PDF文件格式输出时,检测的倾斜角的值设置到图2所示报头中存储的倾斜校正角。
输入图像的图像数据和校正图像的图像数据可以同时存储。当只存储输入图像的图像数据时,由于需要在显示的时候执行倾斜校正处理,显示装置侧的处理负荷增加了。
校正单元107接下来基于倾斜角和中间文件中的图像数据执行图像倾斜校正处理(步骤S404),所述倾斜角是存储在中间文件的报头中的校正量。
具体地,以如下方式校正图像的倾斜。通常用称为仿射变换的方法校正倾斜。仿射变换可如下表示:假设原始图像的象素是(X0,Y0),倾斜校正后的象素是(X1,Y1),并且倾斜角是α。
X0=cos(α)X1+sin(α)Y1
Y0=sin(α)X1+cos(α)Y1
(X1,Y1)由(0,0)变换为(n,m)(n是X方向的象素数目,m是Y方向的象素数目)并且代入上述等式中,来计算每个象素的(X0,Y0)的值。重复该过程,就可判断原始图像的哪个象素值映射为校正的象素。
(X0,Y0)的值不必要是整数,在很多情况下是包含小数点的实数。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四舍五入指定接近原始图像的象素值。替代地,能够根据实际值加权接近的象素值来确定近似值。例如,当实数为4.4,通过以4:6的权重计算第四和第五接近象素来计算近似值,将这指定为校正的象素值。
由于存在通过使用近似值计算旋转后的象素值的情况,通常原始图像的象素值不能从旋转后的图像中恢复。换句话说,图像的倾斜校正是不可撤销的校正。
当校正单元107在步骤S404校正图像的倾斜后,操作面板控制器102在显示单元121上预览显示校正了倾斜的图像(步骤S405)。
操作面板控制器102接下来判断用户是否指示了倾斜角的校正(步骤S406)。
图6A是示例校正指示屏幕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校正指示屏幕600的屏幕中央显示倾斜由校正单元107校正的图像。屏幕的靠下部分显示了指定开始按钮601,用户使用该按钮开始指定角度;以及结束按钮602,用于结束角度指定。
当要校正倾斜角时,用户按下指定开始按钮601,将直线603画到应该在显示的预览屏幕上水平显示的部分,并按下结束按钮602。从而,操作面板控制器102能够确认用户已经指示了倾斜角的校正。还能够配置校正指示屏幕从而通过提供用于输入校正角的数值的列来指定校正角。
当操作面板控制器102在步骤S406确认用户指示了倾斜角的校正(步骤S406:是),校正量校正单元109输出图像数据的文件,其中指示的倾斜角和输入图像相联系(步骤S407)。
例如,当用户通过指定直线指定倾斜角时,校正量校正单元109检测指定的直线的倾斜角,用检测到的角度替换存储在输入图像的图像数据的报头中的倾斜角,并输出图像数据。
当用户通过直接指定校正角的值校正倾斜角时,校正量校正单元109用指定的角度替换存储在输入图像的图像数据的报头中的倾斜角,并输出图像数据。
在校正量校正单元109输出图像数据的文件之后,或者当操作面板控制器102在步骤S406确认用户没有指示倾斜角的校正时(步骤S406:否),校正单元107基于存储在文件的报头中的倾斜角和文件中的图像数据执行倾斜校正处理(步骤S408)。在步骤S404通过同样的方法执行图像的倾斜校正处理。
图像输出控制器108将校正了倾斜的图像输出至打印机引擎控制器103(步骤S409)。
最后,打印机引擎控制器103将图像输出至打印机引擎130来结束复印预览过程(步骤S410)。
尽管已经介绍了在步骤S402检测输入图像的倾斜角的例子,关于输入图像的校正量的检测不限于倾斜角。下面详细介绍当检测到输出输入图像时的适当的分辨率和压缩率时的检测过程。
图6B是第一实施例中的分辨率和压缩率检测处理的总体流程的流程图。
校正量检测器105将输入图像的处理二进制化(步骤S601),以提取黑色象素的连通分量(步骤S602)。用例如和如图5所示的矩形相同的形式表现提取的黑色象素的连通分量。
校正量检测器105接下来对于黑色象素的连通分量的大小产生直方图(步骤S603)。图6C是校正量检测器105产生的直方图的示例的示意图。
在图6C中,显示了直方图的示例,其中黑色象素的连通分量的大小(象素数目)以X轴表示,频率以Y轴表示。图6C中的图(a)是关于包含字符的图像的直方图的例子。图6C中的图(b)和(c)是关于不包含任何字符的图像的直方图的例子。
在步骤S603中产生直方图之后,校正量检测器105基于直方图的峰值位置判断字符的存在(步骤S604)。特别地,如果在基于通用办公文件通常包含的从8点(PT)到12PT的字符尺寸以及扫描的图像的分辨率计算的预定区域内有峰值,纠正量检测器105判断存在字符。
另一方面,当存在峰值位置,并且黑色象素的连通分量的大小(以X轴表示)的峰值接近零时,可以认为图像是点照相(dot photographic)图像,因此校正量检测器105判断不存在字符。当不存在峰值位置时,校正量检测器105也判断不存在字符。
例如,当如图6C的(a)所示的直方图中那样,中等大小的连通分量中存在峰值位置时,校正量检测器105判断图像中存在字符。当如图6C的(b)所示,X轴上接近零处存在峰值位置时,或者如图6C的(c)所示没有峰值位置,校正量检测器105判断图像中不存在字符。
校正量检测器105判断图像中是否存在字符(步骤S605)。当存在字符时(步骤S605:是),校正量检测器105判断字符的尺寸(步骤S606)。特别地,校正量检测器105在判断的存在字符的情况下,通过在峰值位置的预定区域中判断峰值位置在哪个区域存在来判断字符的尺寸。
判断字符的大小之后或者在步骤S605中确定不存在字符时(步骤S605:否),校正量检测器105参考存储在例如HDD150的存储单元中的校正量设置表,以获取对应于字符存在和字符尺寸的分辨率和压缩率(步骤S607)。
图6D是校正量设置表的数据结构的示例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校正量设置表中存储了相互关联的字符的存在和大小、分辨率和压缩率。
校正量检测器105通过将步骤S604检测的字符的存在和步骤S606检测的字符的大小作为搜索索引使用,从校正量设置表获取对应的分辨率和压缩率。例如,当存在字符,并且确定字符尺寸小于8PT,由于包含了很多小字符,检测校正量从而提高分辨率(400DPI)和压缩率(70%)。
在从字符的存在和尺寸获取分辨率和压缩率时,可以根据预定的计算公式执行计算。
可以通过使用检测的分辨率和压缩率作为校正量来执行中间文件产生过程和预览过程等,如同使用倾斜角作为校正量的情况那样。
下面介绍传真发送处理,这是在显示单元121上预览显示形成的图像后,通过传真发送形成的图像的例子。
图7是传真发送处理概况的示意图。和图3所示复印预览过程相同,传真发送处理分为三个步骤:图像输入过程,中间文件输出过程和图像输出过程。
传真发送过程和复印预览过程的不同之处在于,在图像输出过程中将校正了倾斜的图像进行传真而不是打印。图像输入过程和中间文件输出过程和复印预览处理中的相同,因此在此不再赘述。
在图像输出过程,将根据存储在报头中的倾斜角校正的图像传真至外部传真机300。当判断检测的倾斜角正确时,传真根据初始检测的倾斜角校正的图像。
因而,代替直接打印基于检测的倾斜角校正的图像,通过预览显示判断检测的倾斜角是否正确,然后根据需要校正倾斜角后,传真图像。因而,随着错误倾斜识别得到解决,就能输出正确的图像。
由于即使在校正了倾斜角之后,也可以基于作为中间文件存储的输入图像的图像数据再次校正倾斜以输出图像,能够避免由于重复校正导致的图像质量下降。
尽管已经介绍了传真发送的例子,本发明也可应用于接收传真的例子。换句话说,在接收时在预览屏幕上确认图像的倾斜,根据需要校正检测的倾斜角,然后可以执行根据倾斜角的图像的倾斜校正处理以打印图像数据。
下面将详细描述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多功能产品100执行的传真发送处理。图8是第一实施例中的传真发送处理的总体流程的流程图。
步骤S801至S808的预览过程和输入图像校正过程和图4所示复印预览处理中的步骤S401至S408的那些相同,因此在此不再赘述。
在校正单元107在步骤S808执行图像的倾斜校正过程之后,图像输出控制器108将校正了倾斜的图像输出至传真通信控制器104(步骤S809)。传真通信控制器104将图像输出至FCU 140以结束传真发送处理(步骤S810)。
下面介绍通过电子邮件将形成的图像发送至外部装置的电子邮件发送处理的例子。
图9是电子邮件发送处理的概况的示意图。如图9所示,电子邮件发送处理分为四个步骤:图像输入过程,中间文件输出过程,图像输出过程和图像使用。
电子邮件发送处理和复印预览处理或传真发送处理的不同之处在于在图像输出过程中,不打印或传真校正了倾斜的图像,而是输出没有执行倾斜校正的图像数据的文件本身。图像输入过程和中间文件输出过程和复印预览处理或传真发送处理中的相同,因此在此不再赘述。
在图像输出过程中,将报头中存储了倾斜角的图像数据的文件通过电子邮件发送至例如PC的外部装置。
在使用图像的步骤,已经接收到电子邮件的外部装置能够自由的使用图像数据。例如,可以基于存储在报头中的倾斜角校正图像数据的倾斜并且在屏幕上显示。当倾斜角错误时,可以在外部装置上校正倾斜角,可以基于倾斜角的校正值再次执行图像的倾斜校正以输出图像。此时,由于可以基于接收的输入图像的图像数据执行校正,能够避免由于重复校正导致的图像质量下降。
下面详细介绍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多功能产品100执行的电子邮件发送处理。图10是第一实施例中的电子邮件发送处理的总体流程的流程图。
由于在步骤S1001至S1007的预览过程和倾斜角校正过程和和图4所示复印预览处理的步骤S401至S407的那些相同,因此在此不再赘述。
在校正量校正单元109输出图像数据的文件后(步骤S1007),或者当操作面板控制器102判断用户没有指示倾斜角的校正(步骤S1006:否)时,图像输出控制器108通过通信单元160用电子邮件将图像数据的文件输出至另一装置(步骤S1008),以结束电子邮件发送处理。
在电子邮件发送处理中,由于外部装置能够显示校正了角度的图像并且校正倾斜角之类,可以略去中间文件输出过程中的预览显示(步骤S1004至S1007)。
下面介绍将形成的图像发送至内置HDD 150的HDD输出处理的例子。
图11是HDD输出处理概况的示意图。如图11所示,HDD输出处理分为四个步骤:图像输入过程,中间文件输出过程,图像输出过程和图像使用。
HDD输出处理和电子邮件发送处理的不同之处在于在图像输出过程中,不通过电子邮件将图像文件发送至外部装置,而是将图像文件输出至作为内置存储单元的HDD 150。由于图像输入过程和中间文件输出过程和复印预览处理、传真发送处理或电子邮件发送处理中的相同,因此在此不再赘述。
在图像输出过程,将报头中存储了倾斜角的图像数据的文件输出至内置HDD 150。
在使用图像的步骤,例如,能够通过将图像再次显示在多功能产品100的显示单元121上校正倾斜角。进一步地,能够基于存储在HDD 150中的图像数据打印、传真或用电子邮件发送图像。
此时,由于可以基于接收的输入图像的图像数据执行校正,能够避免由于重复校正导致的图像质量下降。
下面详细介绍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多功能产品100执行的HDD输出处理处理。图12是第一实施例中HDD输出处理的总体流程的流程图。
由于在步骤S1201至S1207的预览过程和倾斜角校正过程和和图10所示电子邮件发送处理的步骤S1001至S1007的那些相同,因此在此不再赘述。
在校正量校正单元109输出图像数据的文件后(步骤S1207),或者当操作面板控制器102判断用户没有指示倾斜角的校正(步骤S1206:否)时,图像输出控制器108将输出图像数据存储在HDD 150中(步骤S1208),以结束HDD输出处理。
和电子邮件发送处理相似,在HDD输出处理中可以略去中间文件输出过程中的预览显示(步骤S1204至S1207)。
因而,在四种图像数据输出方法中的任何一个中,作为校正量的倾斜角和输入图像的图像数据相互关联并作为中间文件存储。因此,当由于由于倾斜角的错误识别导致需要再次校正校正了倾斜的图像时,能够基于输入图像的图像数据而不是校正了倾斜的图像执行校正。因此,能够避免由于重复校正导致的图像质量下降。
下面介绍多功能产品100的硬件配置。图13是多功能产品100的硬件配置的框图。如图13所示,多功能产品100包括由周边元件扩展接口(PCI)总线连接的控制器10和引擎60。
控制器10控制多功能产品100、绘图(drawing)、通信和来自操作单元(图未示)的输入。引擎60是能够连接至PCI总线的打印机引擎之类,例如单色绘图机、单色鼓彩色绘图机、四色鼓彩色绘图机、扫描仪和传真单元。引擎60除了例如绘图机的所谓引擎部分还包括例如用于误差扩散(errordiffusion)和伽马变换的图像处理部分。引擎60也包括如图1所示的扫描仪引擎110和打印机引擎130。
控制器10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11、北桥(NB)13、系统存储器(MEM-P)12、南桥(SB)14、本地存储器(NEM-C)17、特定用途集成电路(ASIC)16和HDD 150。NB 13和ASIC 16通过加速图形接口(AGP)总线15相连。MEM-P 12进一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12a和随机存储器(RAM)12b。
CPU 11执行多功能产品100的整体控制,包括由NB 13、MEM-P 12和SB 14形成的芯片组,并通过芯片组连接至外部装置。
NB 13将CPU 11、MEM-P 12、SB 14和AGP总线15相互连接,并包括控制对于MEM-P 12、PCI主板和AGP目标的读和写的存储器控制器。
MEM-P 12是作为程序和数据的存储存储器、作为程序和程序的开发存储器、作为打印机的绘图(drawing)存储器使用的系统存储器并且包括ROM12a和RAM 12b。ROM 12a作为程序和数据的存储存储器使用,RAM 12b是可读写的存储器,作为程序和数据的开发存储器和打印机的绘图(drawing)存储器之类使用。
SB 14将NB 13、PCI设备、周边设备相互连接。SB 14和NB 13通过PCI总线相连,网络接口(I/F)之类也连接至PCI总线。
ASIC 16是用于图像处理的应用的、具有用于图像处理的硬件元件的集成电路(IC),并作为分别连接AGP总线15、PCI总线、HDD 150和MEM-C17的桥。ASIC 16包括PCI目标、AGP主板、作为ASIC 16的核心单元的仲裁(ARB)、控制MEM-C 17的存储器控制器、通过硬件逻辑之类执行图像数据的旋转之类的多个直接存储接入控制器(DMAC)、和通过引擎60和ASIC16之间的PCI总线执行数据发送的PCI单元。FCU 140、通用串行总线(USB)40和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1394(IEEE 1394)接口50都通过PCI总线连接至ASIC 16。
MEM-C17作为用于复印的图像缓存器和代码缓存器使用,HDD 150是用于存储图像数据、程序、字体数据和格式(form)的存储器。
AGP总线15是用于加速图像处理的图像加速器卡的总线接口,并且通过允许对具有高吞吐量的MEM-P 12的直接访问提高了图像加速器卡的速度。
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多功能产品100执行的图像形成程序预先内置在ROM或类似元件中。
可以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多功能产品100执行的图像形成程序记录在例如CD-ROM、软碟(FD)、CD-R或数字化视频光盘(DVD)的计算机可读记录媒介上的可安装格式文件或可执行格式文件中。
能够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多功能产品100执行的图像形成程序存储在连接至例如Internet的网络的计算机上,并且通过网络下载来提供。进一步地,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多功能产品100执行的图像形成程序可以通过例如Internet的网络提供或分配。
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多功能产品100执行的图像形成程序具有包括各个单元(扫描仪引擎控制器、操作面板控制器、打印机引擎控制器、传真通信控制器、校正量检测器、校正量和图像集成单元、校正单元、图像输出控制器和校正量校正单元)的模块配置。作为实际的硬件,CPU(处理器)从ROM中读取图像形成程序并执行该程序,从而将各个单元加载到主存储器设备上,并在主存储器设备上生成。
因而,由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能够输出相互关联的输入图像的校正量和输入图像的图像数据,即使当检测的校正量错误时,也可基于输入图像的图像数据而不是校正的图像执行校正。因此,即使重复校正时也可以将图像质量的下降最小化。
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图像处理系统通过图像处理装置检测图像输入的倾斜角,输出相互关联的检测的倾斜角和输入图像的图像数据,通过图像输出装置接收图像处理装置输出的图像数据,根据校正量校正图像并输出图像。
在第二实施例中,介绍了本发明应用于由普通PC之类实现的图像处理装置和图像输出装置组成的图像处理系统,而不是如第一实施例中的单个多功能产品的情况。
图14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图像处理系统的配置的框图。如图14所示,在图像处理系统中,执行输入图像的图像处理的图像处理装置1400以及输出图像的图像输出装置1500通过例如Internet的网络互相连接。
网络并不限于Internet,图像处理装置和图像输出装置能够通过任何通常使用的网络形式互相连接。图像处理装置1400以及图像输出装置1500能够相连。
图像处理装置1400主要的功能包括产生中间文件并输出文件,以及第一实施例中的多功能产品100的功能。图像输出装置1500主要的功能包括确认输出图像以执行校正,以及第一实施例中的多功能产品100的功能。
图像处理装置1400的主要硬件包括作为用户接口的I/F 1420、HDD 150和通信单元160。
图像处理装置1400包括的主要软件配置包括图像输入接收器1401、I/F控制器1402、校正量检测器105、校正量和图像集成单元106和图像输出控制器1408。I/F控制器1402对应于本发明中的输出控制器。
I/F 1420对应于第一实施例中的多功能产品100的操作面板120。I/F1420可以是如同操作面板120的触摸面板类型接口,作为显示单元121和输入单元122工作,也可以是分开包括例如液晶显示器(LCD)的显示单元121、以及例如键盘和鼠标的输入单元122的接口,如同普通PC。
由于HDD 150和通信单元160的功能和第一实施例中的相同,因此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部分,在此不再说明。
图像输入接收器1401接收用户指示的图像输入。输入图像能够是任何图像。例如,输入图像可以是从连接至图像处理装置1400的扫描仪输入的图像,或者可以是由外部扫描仪读取并存储在HDD 150中的图像。
I/F控制器1402通过I/F1420控制显示单元121上不同屏幕的显示,并接收来自输入单元122的键输入事件。I/F控制器1402将根据校正量校正的图像数据输出至显示单元121。
由于校正量检测器105、校正量和图像集成单元106的功能和第一实施例中的相同,因此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部分,并且在此不再赘述。
图像输出控制器1408进行控制,从而将校正量和图像集成单元106输出的图像数据输出至通信单元160,以将图像数据发送至作为内置存储单元的HDD 150或外部图像输出装置1500。
图像输出装置1500的主要硬件配置包括作为用户接口的I/F 1420,HDD150,以及通信单元1560。
图像输出装置1500的主要软件配置包括图像输入接收器1501、I/F控制器1402、校正单元107和校正量校正单元109。
由于I/F 1420的功能和图像处理装置1400中的I/F 1420的功能相同,并且HDD 150的功能和第一实施例中的相同,因此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部分,并且在此不再赘述。
通信单元1560接收发送自通过网络连接的图像处理装置1400的图像数据。通信单元1560可以包括将图像数据发送至另一图像处理装置1400和图像输出装置1500的功能。
图像输入接收器1501接收通信单元1560接收的图像文件的输入。
由于I/F控制器1402的功能和图像处理装置1400中I/F控制器1402的功能相同,并且校正单元107和校正量校正单元109的功能和第一实施例中的相同,因此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部分,并且在此不再赘述。
下面详细描述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图像处理装置1400的图像处理。图15是第二实施例中的图像处理的总体流程的流程图。
I/F控制器1402首先接收用户指定的图像输入操作和图像输出目的地(步骤S1501)。例如,当用户操作“打开文件”菜单,显示单元121上显示用于从HDD 150中存储图像的文件夹中选择要输入的图像的屏幕,从而用户能够选择要输入图像。
当从扫描仪输入图像时,可以通过操作“扫描开始”菜单之类开始图像的输入。
在指定输出目的地时,显示用于选择在HDD150中存储已经过图像处理的图像数据,或者将图像数据发送至另一装置的屏幕,从而能够指定图像输出目的地。将输出目的地指定信息存储在例如RAM的存储单元(图未示)中。当将图像数据输出至HDD 150时,可以显示用于指定要输出的文件夹的屏幕。可以在图像处理之后指定输出目的地,代替首先指定输出目的地。
一旦在步骤S1501接收到图像的输入和输出目的地的指定,图像输入接收器1401接收指定的输入图像的图像数据(步骤S1502)。
由于步骤S1503和S1504中的校正量检测过程和中间文件产生过程和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多功能产品100执行的步骤S402和S403中的相同,因此在此不再赘述。
图像输出控制器1408在执行中间文件产生过程(步骤S1505)之后判断输出目的地是否是另一装置。此时,图像输出控制器1408参考步骤S1501中指定并存储在例如RAM的存储单元中的输出目的地指定信息。
当输出目的地是另一装置时(步骤S1505:是),图像输出控制器1408将产生的中间文件发送至另一装置(步骤S1506)。当输出目的地不是另一装置时,图像输出控制器1408将产生的中间文件存储在内置HDD 150中(步骤S1507)以结束图像处理。
下面详细描述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图像输出装置1500执行的图像输出过程。图16是第二实施例中的图像输出过程的总体流程的流程图。
图像输出装置1500中的图像输入接收器1501接收通信单元1560接收的图像文件的输入(步骤S1601)。
校正单元107基于存储在接收的图像文件的报头中的倾斜角和图像文件中的图像数据执行图像倾斜校正过程(步骤S1602)。
I/F控制器1402将校正了倾斜的图像显示在显示单元121上(步骤S1603),并且判断用户是否指示了倾斜角校正(步骤S1604)。
当I/F控制器1402判断用户指示了倾斜角校正(步骤S1604:是),校正量校正单元109将图像数据文件输出至HDD 150,所述图像数据文件中指示的倾斜角和输入数据相关联(步骤S1605)。
校正单元107根据校正的倾斜角执行图像倾斜校正过程(步骤S1606),并且将校正的图像再次显示到显示单元121上(步骤S1607)。
在显示了校正的图像之后或者当I/F控制器1402在步骤S1604判断用户没有指示倾斜角校正时(步骤S1604:否),图像输出过程结束。
由于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图像处理系统包括图像处理装置,所述图像处理装置能够输出其中输入图像的校正量和输入图像的图像数据相互关联的中间文件,因此即使当检测到的校正量错误时,也可基于输入图像的图像数据而不是校正的图像执行校正。
由于图像处理系统包括图像输出装置,所述图像输出装置根据校正量校正和校正量相关联的输出的输入图像的图像数据,并输出图像数据,用户能够确认显示单元之类上的检测的校正量是否正确。由于图像输出装置可以校正校正量并可以基于校正的校正量和输入图像的图像数据再次执行校正,因此即使重复校正也能够将图像质量下降最小化。
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图像处理系统通过便携终端接收图像处理装置输出的图像数据,并且将根据校正量校正的图像显示到便携终端的LCD屏幕上。
在第三实施例中介绍了本发明应用于图像处理系统的情况,该系统包括显示由例如移动电话的便携终端形成的图像的设备,代替第二实施例中的图像输出装置。
图17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图像处理系统的配置的框图。如图17所示,在图像处理系统中,执行输入图像的图像处理的图像处理装置1400和显示图像的便携终端1700通过例如Internet的网络相连。
网络并不限于Internet,图像处理装置1400能够通过任何通常使用的网络形式和便携终端1700相连。能够连接多个图像处理装置1400以及便携终端1700。
由于图像处理装置1400的配置和功能和第二实施例中的相同,因此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部分,并且在此不再赘述。
便携终端1700的主要硬件包括作为用户接口的I/F 1720、内存卡1750和天线1710。
便携终端1700的主要软件配置包括图像输入接收器1701、I/F控制器1502、校正单元107、校正量校正单元109。I/F控制器1502对应于本发明中的输出控制器。
I/F 1720包括LCD单元1721和包括移动电话按钮的输入单元1722,其中LCD单元1721显示例如移动电话的通话记录或通信指示屏幕,或显示已下载的PDF格式的图像文件等。
内存卡1750是存储下载的图像数据151之类的存储单元。存储单元不限于内存卡,任何通常使用的能够载入便携终端的存储单元都可使用。
天线1710发送包括图像数据的无线电波。图像输入接收器1701从天线1710接收到的无线电波中获取图像数据。
I/F控制器1502通过I/F 1720控制LCD单元1721上不同屏幕的显示,并且接收来自输入单元1722的按钮输入事件等。I/F控制器1502将根据校正量校正的图像数据输出至LCD单元1721。
由于校正单元107和校正量校正单元109的功能和第一实施例中的相同,因此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部分,并且在此不再赘述。
下面介绍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图像处理系统中的图像输出过程。由于图像处理装置1400的处理和第二实施例中的相同,因此在此不再赘述。
图18是第三实施例中的图像输出过程的总体流程的流程图。
便携终端1700中的图像输入接收器1701首先从天线1710接收的无线电波中获取图像数据(步骤S1801)。获取的图像数据作为图像文件存储在内存卡1750中,该图像文件的格式和包括图像处理装置1400产生的报头的中间文件的格式相同。
由于步骤S1802至S1807的输入图像校正过程、倾斜角校正过程、图像文件存储过程和图像显示过程和第二实施例中的步骤S1602至S1607的那些相同,因此在此不再赘述。
当在具备例如小块显示区域的例如移动电话的便携终端1700上显示图像时,在通过图像压缩产生小图像之后,可以在LCD单元1721上显示该图像。
当校正单元107产生已校正了倾斜的图像时,可以产生并输出对应于显示区域的压缩的图像。例如,通过通过仿射变换对于每隔k个象素(k是整数)计算象素值,代替计算每个象素的象素值,能够产生压缩至1/k的图像。因此,可以提高图像输出过程的处理速度。
在上述示例中,尽管描述了图像处理装置1400由例如第二实施例中的PC的信息处理装置构成,图像处理装置1400也能由例如移动电话的便携终端实现。
例如,当需要校正并输出安装在移动电话中的图像拍摄装置拍摄的图像的图像数据时,能够输出和校正量相关联的图像数据。
因而,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图像处理系统能够通过使用例如移动电话的便携终端处理和校正量相关联的图像数据并将图像显示在屏幕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能够输出相互关联的输入图像的校正量和输入图像的图像数据。因而,即使当检测的校正量错误时,也可基于输入图像的图像数据而不是校正的图像执行校正,从而将图像质量的下降最小化。
进一步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输入图像的倾斜角可作为校正量来检测,并且可输出相互关联的检测的倾斜角和输入图像的图像数据。因而,即使当检测的倾斜角错误时,也可基于输入图像的图像数据而不是校正的图像执行图像的倾斜校正,从而将图像质量的下降最小化。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图像数据的分辨率可作为校正量来检测,并且可输出相互关联的检测的分辨率和输入图像。因而,即使当检测的分辨率错误时,也可基于输入图像而不是校正的图像执行分辨率的校正,从而将图像质量的下降最小化。
进一步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图像数据的压缩率可作为校正量来检测,可输出相互关联的检测的压缩率和输入图像。因而,即使当检测的压缩率错误时,也可基于输入图像而不是校正的图像执行压缩率的校正,从而将图像质量的下降最小化。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能够校正校正量并输出相互关联的校正的校正量和图像数据。因而,即使当错误识别校正量时,也能将校正量校正为正确的校正量,然后输出基于校正的校正量校正的图像。
进一步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能够输出基于检测的校正量校正的图像。因此,能够输出解决了输入图像中发生的问题的图像。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能够将基于检测的校正量校正的图像显示到显示单元上。因此,用户能够确认是否正确校正了图像,即,是否没有错误地识别校正量。
进一步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能够打印基于检测的校正量校正的图像。因此,能够打印解决了输入图像中发生的问题的图像。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能够传真基于检测的校正量校正的图像。因此,能够传真解决了输入图像中发生的问题的图像。
进一步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能够将和检测的校正量相关联的输入图像的图像数据发送至外部图像处理装置等。因此,外部图像处理装置等能够基于输入图像而不是校正的图像数据校正图像,从而将由于校正导致的图像质量下降最小化。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能够将和检测的校正量相关联的输入图像的图像数据输出至存储单元。因此,可从存储单元读取图像数据并用于多种目的,例如打印、传真发送或发送至外部装置。此时,可基于输入图像而不是校正的图像数据执行例如图像的校正的图像处理,从而将由于校正导致的图像质量的下降最小化。
进一步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能够输出相互关联的输入图像的校正量和输入图像的图像数据。因此,即使当检测的校正量错误时,也可基于输入图像的图像数据而不是校正的图像执行校正,从而将图像质量的下降最小化。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输入图像的倾斜角可作为校正量来检测,可输出相互关联的检测的倾斜角和输入图像的图像数据。因而,即使当检测的倾斜角错误时,也可基于输入图像的图像数据而不是校正的图像执行图像的倾斜校正,从而将图像质量的下降最小化。
进一步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图像数据的分辨率可作为校正量来检测,可输出相互关联的检测的分辨率和输入图像。因而,即使当检测的分辨率错误时,也可基于输入图像而不是校正的图像执行分辨率的校正,从而将图像质量的下降最小化。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图像数据的压缩率可作为校正量来检测,可输出相互关联的检测的压缩率和输入图像。因而,即使当检测的压缩率错误时,也可基于输入图像而不是校正的图像执行压缩率的校正,从而将图像质量的下降最小化。
进一步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能够根据要输出的校正量校正和校正量相关的输出的输入图像的图像数据。因此,能够输出解决了输入图像中发生的问题的图像。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能够根据校正量校正和校正量相关的输出的输入图像的图像数据并显示到显示单元上。因此,能够在显示屏幕上确认解决了输入图像发生的问题的图像。
进一步地,根据本发明的一各实施例,能够实现图像处理系统,其中图像处理装置发送和校正量相关联的输入图像的图像数据,图像输出装置接收图像数据、根据校正量校正输入图像并输出图像。因此,即使当检测到的校正量错误时,也可基于输入图像的图像数据而不是校正的图像执行校正,从而将图像质量的下降最小化。进一步地,能够输出解决了输入图像中发生的问题的图像。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能够输出相互关联的输入图像的校正量和输入图像的图像数据。因此,即使当检测的校正量错误时,也可基于输入图像的图像数据而不是校正的图像执行校正,从而将图像质量的下降最小化。
进一步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能够输出相互关联的输入图像的校正量和输入图像的图像数据。因此,即使当检测的校正量错误时,也可基于输入图像的图像数据而不是校正的图像执行校正,从而将图像质量的下降最小化。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能够根据要输出的校正量校正和校正量相关联的输出的输入图像的图像数据。因此,能够输出解决了输入图像中发生的问题的图像。
进一步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可以由计算机执行本发明的方法。
尽管参照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完整和清楚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并不是限制了所附权利要求,而是可以在符合本发明的基本教示下,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

Claims (18)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校正量检测单元,用于在执行输入图像的不可撤销的校正时检测校正量;和
校正量和图像集成单元,用于输出相互关联的校正量检测单元检测到的校正量和输入图像的图像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校正量检测单元检测输入图像的倾斜角作为校正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校正量检测单元检测图像数据的分辨率作为校正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校正量检测单元检测图像数据的压缩率作为校正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进一步包括:
校正量校正单元,用于校正校正量并输出相互关联的校正的校正量和图像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进一步包括:
校正单元,用于基于校正量校正图像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进一步包括:
显示控制单元,用于在显示单元上输出校正单元校正的图像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进一步包括:
输出控制单元,用于将校正单元校正的图像数据输出至打印机。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进一步包括:
输出控制单元,用于传真校正单元校正的图像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进一步包括:
输出控制单元,用于将与校正量关联的图像数据发送至外部装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进一步包括:
输出控制单元,用于将与校正量关联的图像数据输出至存储单元。
12.一种图像输出装置,包括:
图像输入接收单元,用于在执行输入图像的不可撤销的校正时接收与校正量关联的输出的图像数据输入;
校正单元,用于基于校正量校正图像输入接收单元接收的图像数据;和
输出控制器,用于输出校正单元校正的图像数据。
13.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包括:
在执行输入图像的不可撤销的校正时检测校正量;和
输出相互关联的校正量检测单元检测的校正量和输入图像的图像数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进一步包括:
校正校正量;和
输出相互关联的校正的校正量和图像数据。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进一步包括:
基于校正量校正图像数据。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进一步包括:
在显示单元上输出在校正时校正的图像数据。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进一步包括:
将和校正量关联的图像数据发送至外部装置。
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进一步包括:
将和校正量关联的图像数据输出至存储单元。
CNB2006101514277A 2005-09-09 2006-09-07 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输出装置以及图像处理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44195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263033 2005-09-09
JP2005263033A JP4634261B2 (ja) 2005-09-09 2005-09-09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出力装置、携帯端末、画像処理システム、画像形成方法、画像処理方法、画像出力方法、画像形成プログラム、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および画像出力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28894A true CN1928894A (zh) 2007-03-14
CN100444195C CN100444195C (zh) 2008-12-17

Family

ID=378541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151427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44195C (zh) 2005-09-09 2006-09-07 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输出装置以及图像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070057152A1 (zh)
JP (1) JP4634261B2 (zh)
CN (1) CN100444195C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83887B (zh) * 2007-09-04 2011-07-27 株式会社理光 信息处理装置和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542380B2 (ja) * 2009-07-22 2014-07-0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処理方法、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
JP2012027848A (ja) * 2010-07-27 2012-02-09 Canon Inc 印刷制御装置、印刷装置、及び印刷プレビュー方法
JP5736068B2 (ja) * 2014-02-13 2015-06-1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処理方法、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
JP5970582B2 (ja) * 2015-04-17 2016-08-1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処理方法、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
JP6327225B2 (ja) * 2015-09-15 2018-05-23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ファクシミリ装置及びファクシミリシステ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85930A (en) * 1987-09-24 1991-01-15 Hitachi, Ltd. Image data filing system and image data correcting method
JP3406929B2 (ja) * 1993-11-30 2003-05-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通信装置
JP3097450B2 (ja) * 1994-04-25 2000-10-1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およびファクシミリ装置
US5757379A (en) * 1994-09-13 1998-05-26 Fuji Xerox Co., Ltd. Image communicating apparatus providing proper display of received images with facilitated user control
JPH08181848A (ja) * 1994-12-21 1996-07-12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EP0813336B1 (en) * 1996-06-12 2007-08-08 FUJIFILM Corporation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EP0944997B1 (de) * 1996-12-13 2002-11-13 Deutsches Zentrum für Luft- und Raumfahrt e.V. Verfahren zur archivierung von bildvorlagen mittels digitaler bilddatenverarbeitung
JPH10341331A (ja) * 1997-06-06 1998-12-22 Minolta Co Ltd 画像処理装置
JPH11252351A (ja) * 1998-03-02 1999-09-17 Konica Corp 画像読取装置
JP3425366B2 (ja) * 1998-06-30 2003-07-1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補正装置
US6233060B1 (en) * 1998-09-23 2001-05-15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Reduction of moiré in screened images using hierarchical edge detection and adaptive-length averaging filters
JP4323606B2 (ja) * 1999-03-01 2009-09-02 理想科学工業株式会社 文書画像傾き検出装置
JP2001344564A (ja) * 2000-06-02 2001-12-14 Ntt Advanced Technology Corp 文字認識結果の確認修正方法および装置
JP3878401B2 (ja) * 2000-09-14 2007-02-0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それ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US7061630B2 (en) * 2000-12-15 2006-06-13 Xerox Corporation System architecture and method for verifying process correctness in a document processing system
US7277878B2 (en) * 2001-02-13 2007-10-02 Ariba, Inc. Variable length file header apparatus and system
JP2002300408A (ja) * 2001-03-30 2002-10-11 Toshiba Corp 画像ファイリング装置及び方法、並びに画像復元装置及び方法
US7336775B2 (en) * 2001-10-30 2008-02-26 Nikon Corporation Image storage apparatus, image storage supporting apparatus, image storage system, image management apparatus and image saving apparatus
US7194140B2 (en) * 2001-11-05 2007-03-2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which compresses image data of each region using a selected encoding method
JP4080248B2 (ja) * 2002-05-31 2008-04-23 富士通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
US7710596B2 (en) * 2002-08-29 2010-05-0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dministration information display method, system, program and storage medium
JP2004341865A (ja) * 2003-05-16 2004-12-02 National Institute Of Advanced Industrial & Technology 画像の傾き補正方法及び装置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US7532234B2 (en) * 2003-06-19 2009-05-12 Microsoft Corporation Automatic analysis and adjustment of digital images upon acquisition
JP2005057732A (ja) * 2003-07-24 2005-03-03 Ricoh Co Ltd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20050078191A1 (en) * 2003-10-14 2005-04-14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System and method to allow undoing of certain digital image modifications
JP2005196563A (ja) * 2004-01-08 2005-07-21 Ricoh Co Ltd 傾き補正装置、傾き補正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JP4344628B2 (ja) * 2004-02-25 2009-10-14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方法、画像処理システム及び画像処理装置並びに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JP2005242520A (ja) * 2004-02-25 2005-09-08 Ricoh Co Ltd ネットワーク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ネットワーク複合機
JP2006067116A (ja) * 2004-08-25 2006-03-09 Canon Inc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のデータ処理方法、情報処理システム、記憶媒体、プログラム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83887B (zh) * 2007-09-04 2011-07-27 株式会社理光 信息处理装置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70057152A1 (en) 2007-03-15
CN100444195C (zh) 2008-12-17
JP2007081486A (ja) 2007-03-29
JP4634261B2 (ja) 2011-0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9492C (zh) 遥控方法和服务器
CN1270277C (zh) 图像失真校正方法和设备
CN1292381C (zh) 图象处理系统
CN1271505C (zh) 用于进行图像检索的图像处理装置及方法
CN1114888C (zh) 图像处理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301492C (zh) 图像处理装置
CN1620094A (zh) 用于将图像转换为预定格式的图像处理设备及方法
CN1115650C (zh) 图象生成系统和方法
CN1893535A (zh) 浓度确定方法、成像设备和图像处理系统
CN1859541A (zh) 图像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719862A (zh) 图像处理系统和图像处理方法
CN1451112A (zh) 来自可移动型存储媒体的图像输出装置
CN1918624A (zh) 图像传输系统及图像传输方法
CN1612122A (zh) 服务供给设备、服务供给程序、记录介质和服务供给方法
CN1526115A (zh) 降低图象处理装置的更新频率的方法和系统
CN1684492A (zh) 图像词典作成装置、编码装置、图像词典作成方法
CN101068300A (zh) 图像形成装置及应用程序执行方法
CN1913573A (zh) 用于图像检索的图像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878232A (zh) 图像处理装置及图像处理方法
CN1671176A (zh) 修正图像变形的图像处理装置、修正摄影图像变形的摄影装置
CN1928894A (zh) 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输出装置以及图像处理方法
CN1773501A (zh) 图像检索和形成装置、方法及程序、以及记录介质
CN1684490A (zh) 检测特殊信息的方法、程序、装置及存储该程序的介质
CN1315088C (zh) 服务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217279C (zh) 图像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处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217

Termination date: 2019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