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26889B - 通信网络中的过载控制 - Google Patents

通信网络中的过载控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26889B
CN1926889B CN2005800061682A CN200580006168A CN1926889B CN 1926889 B CN1926889 B CN 1926889B CN 2005800061682 A CN2005800061682 A CN 2005800061682A CN 200580006168 A CN200580006168 A CN 200580006168A CN 1926889 B CN1926889 B CN 192688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ffic
network access
access point
network
interv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58000616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26889A (zh
Inventor
罗兰·杰弗里·亨特
马丁·约翰·怀特黑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itish Telecommunications PLC
Original Assignee
British Telecommunications P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GB040419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GB0404196D0/en
Priority claimed from GB040651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GB0406513D0/en
Application filed by British Telecommunications PLC filed Critical British Telecommunications PLC
Publication of CN19268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268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9268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2688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70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L47/82Miscellaneous aspects
    • H04L47/822Collecting or measuring resource availability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11Identifying conges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12Avoiding congestion; Recovering from conges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15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in relation to multipoint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70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70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L47/74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measures in reaction to resource unavailability
    • H04L47/745Reaction in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70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L47/78Architectures of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L47/782Hierarchical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e.g. involving a hierarchy of local and centralised entit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针对被设置成控制多个网络接入点的网络接入控制器,描述了一种用于控制该网络接入控制器处理的话务的量的自适应过载系统。每个网络接入点把话务接入到通信网络,并且该系统包括:在网络接入控制器处确定是否存在过载状态,并且如果确定存在过载状态,则生成至少一个全局约束,以限制网络接入点把所述话务接纳到通信网络的速率。接着,控制器向所述多个网络接入点中的一个或更多个多播传送至少一个全局话务约束。接着,接收到该全局约束的每个网络接入点处理该全局话务约束,以确定多个局部约束条件。接收网络接入点执行以下步骤来确定所述局部约束条件:确定要对所述话务施加的局部预定间隙间隔;和确定初始间隙间隔,该初始间隙间隔不同于随后的局部预定间隙间隔,该初始间隔间隙在所述多个网络接入点中的每一个之间也不同。该初始间隙间隔按随机或伪随机方式来确定,以确保消除在网络接入控制器处在高呼叫速率情况下会出现的同步效应。

Description

通信网络中的过载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网络中的过载控制,具体但不排他地涉及这样的外部过载控制系统,即,该外部过载控制系统用于媒体网关控制器(MGC),以限制MGC从VoIP网络中的媒体网关(MG)接收提交呼叫(offered call)的速率。 
背景技术
远程投票(Tele-voting)(其中,广播一电话号码,而使用户进行呼叫,以登记他们的投票)和类似的密集呼叫方案,常常导致突然发生且持续相对较短的持续时间的甚高呼叫速率。为应对话务(traffic)中的这种不可避免的浪涌而提供足够的网络容量是不经济的,从而必需在通信网络内实现过载控制,以使得能够支持紧急业务和其它核心业务。然而,随着通信网络自身的发展,应对向特定网络地址发送的呼叫的次数的突然浪涌的传统方法已不能令人满意。 
在通信网络中提供过载控制的常规方法包括试图对所做呼叫的次数进行限制的呼叫间隙(call gapping)技术。这种呼叫间隙技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公知的,并且涉及排除或阻止在触发发生间隙的第一呼叫之后的预定时间间隔(间隙)内接收的呼叫。例如,在题为“Systemfor controlling telecommunications overload traffic”的美国专利No.US6259776中,描述了一种呼叫间隙技术的示例,该美国专利No.US6259776的内容在此被视为通过引用并入本文字说明中。 
然而,传统电信网络正在发展,以提供更多功能性并支持与常规公共电话交换网(PSTN)提供的媒体不同的媒体。例如,PSTN中的呼叫集中器(call concentrator)就可以用接入媒体网关(MG)来代替,该接入媒体网关转换常规铜线路,以提供到网际协议(IP)媒体传输层的接 入。在这种通信网络中,MG由媒体网关控制器(MGC)来控制,该媒体网关控制器相当于常规PSTN中实现的本地交换处理器,通过对拨号数位进行分析以确定呼叫的路由,来执行话务分析任务。关于MG和MGC的更多细节,可以从在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IETF)标准化主体(url:http://www.ietf.org/html.charters/megaco-charter.html)得到的媒体网关控制(MEGACO)许可标准文件中找到。 
只要全国性地通告一目的地电话号码,并且相当多的客户尝试呼叫该电话号码,那么试图使用到目的地主交换单元和/或目的地本地交换机的呼入中继线(incoming trunk)的呼叫的集总过载,可以导致对正常业务话务的切换阻止。已经提出几种技术来处理常规PSTN内的这种问题,举例来说,如US 6259776所建议的。US 6259776描述了包括过载控制排布结构(arrangement)的电信网络,在该电信网络中,过载控制排布结构在到预定目的地的话务超过预定程度时限制针对这种目的地的呼叫连接。这种排布结构包括多个相同的过载控制功能,每个过载控制功能都运行在网络的多个节点中的相应节点中,并且每个过载控制功能都具有根据在相应节点处察觉到的过载程度而确定的相应间隙时段,所述多个过载控制功能交换限定它们各自的间隙时段的数据并实现对平均间隙时段的调节,从而避免从相应节点到任一预定目的地的相应间隙时段之间的实质差异。 
尽管US 6259776中描述的过载控制系统提供了一种常规电信SS7型网络中的有效解决方案,然而,如附图中的图1所示,对于其中大量网络接入点(A1……AN)可以受一个网络接入控制器X1控制的网际协议(IP)网络或类似类型的网络上的通信,却几乎无效。在这种情况下,针对网络的临界过载状态与控制器X1的最大呼叫处理容量有关,该控制器X1 只具有可用于对试图接纳到网络的呼叫进行处理的有限资源量。在附图中的图2中,示意性地示出了这种对接纳到网络的呼叫的次数的限制。 
在图2中示出的曲线图中,x轴表示由网络接入点提交给网络接入控制器的呼叫的速率,而y轴表示由网络接入控制器接纳到网络的呼叫的次数。实线曲线示出了由全部接入点A1……AN提交的集总呼叫中被控制 器X1实际接纳到通信网络的总次数,作为集总提交速率的函数(由此示出了接纳到网络的呼叫的速率)。在提交速率相对较低的情况下,接纳速率能够上升,以匹配提交呼叫的次数。然而,控制器只具有有限资源,并且随着其资源使用增加,最后控制器将过载。这发生在图2中的标记点A处,而且在该点处,控制器需要拒绝一定比例的接收到的摘机(off-hook)信号,使得能够保持相对较低的响应时间。 
随着每秒钟提交的新呼叫的次数(即,随着提交呼叫速率)增加得超过点A,接纳速率不再急剧上升,而且最终,针对指向网络的呼叫的接纳速率达到指定提交呼叫速率LM下的最大值。超过该点后,控制器的资源愈加用于与接纳呼叫相反地对提交呼叫进行拒绝。最后,当提交呼叫的次数达到速率LC时,控制器的全部资源将用于拒绝呼叫,从而不接纳新的呼叫。 
在图2中示出的图中反映了网络接入控制器的内部控制机制。该接入控制器的内部控制提供了拒绝一些或全部提交负载(offered load)的能力,而没有提供用于调节对提交负载的任何外部限制(如间隙)的能力。 
图2中的虚曲线示出了网络接入控制器针对从其控制域内的网络接入点接收的信号(例如,摘机信号)的响应时间。最初,在到达过载点之前,控制器在稳定地处理越来越多的提交呼叫时,具有慢上升响应时间。如果接入控制器要调节其响应时间,则需要将接入控制器拒绝提交呼叫的能力与有效的外部限制相耦合。只要提交给网络接入点的话务超过LM,就必需实现某种形式的自适应外部限制控制,来确保提交给接入控制器的速率保持为相对接近于LM,以最大化接入控制器的吞吐量。 
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自适应外部控制的一种形式是通过呼叫间隙过载控制系统来提供的。该呼叫间隙处理使得网络接入点向接入控制器提交的负载能够保持在LM附近,这使得接入控制器的响应时间能够保持相对恒定。然而,如果未实现外部控制,或者如果外部控制不足以将提交呼叫速率限制到LM的附近,则如果提交速率上升到逼近LC,那么过载控制器实现的内部过载控制处理将把接入控制器的吞吐率有效地减小到零,这将导致没有提交话务被接纳到网络。 
常规呼叫间隙处理还具有其它局限性。例如,如果将该处理应用于通过一个接入控制器来控制大量网络接入控制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也称为甚高“扇入(fan-in)”)的系统内,则通过外部限制接纳(即,通过网络接入点施加)话务的速率,对于来自控制点的改变接纳速率(即,如果使用间隙处理来实现外部限制,则改变间隙间隔)的命令响应太慢。网络接入点的这种慢响应导致过载控制伺服环路变慢且可能不稳定。 
造成该慢响应问题的其它延迟源包括: 
因需要从接入控制器向网络接入点发送大量控制消息而造成发出控制消息的延迟; 
当最初施加呼叫限制时,在常规呼叫间隙处理中外部限制始终接纳第一个提交呼叫,这在全部网络接入点接着同时使在运行的有效间隔定时器施加呼叫间隙时,将产生同步效应;以及 
如果向已被施加间隙的接入点施加间隙间隔更新,则在更新间隙之前等待现有间隙间隔定时器终止的延迟可能影响接纳速率。 
由此,在控制多个(并且更优选地为大量,例如几千)接入点的接入控制器处出现临界过载状态的情况下,常规呼叫间隙所应用的技术就不再有效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试图提供一种针对通信网络的自适应外部过载控制方案,其中,接入控制器控制被设置成向该通信网络接纳话务的多个网络接入点。具体地说,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试图通过提供针对所述网络的过载控制系统(其防止诸如媒体网关控制器(MGC)的接入控制器处的呼叫的集总过载),来减轻和/或消除在所述接入控制器检测到过载状态时可能出现的问题。具体地说,过载控制系统防止在所述网络内出现同步重复集总过载。在此,术语“集总过载”指这样的话务,即,与对话务的集总目的地(如果多数呼叫指向所述网络内的特定地址或地址的一部分)处的过载进行控制相反,对该话务的接纳到所述网络的处理被集中于特定接入控制器上。该话务自身可以包括话音和/或数据话务 (例如,短消息业务(SMS)或电子邮件型话务)。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试图提供这样一种过载控制系统,即,在该过载控制系统中,接入控制器通过向被设置成向该接入控制器提交呼叫的多个网络接入点多播传送由该接入控制器确定的可变呼叫间隙间隔,来在外部调节其提交呼叫速率。每个网络接入点又能够根据它们各自的特性修改所述可变呼叫间隙。网络接入点各自的特性的示例例如包括该接入点接收试图接纳到所述网络的话务所采用的线路的数量。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试图在每个网络接入点接纳话务时,根据该话务的特定网络目的地地址对该话务进行调节。 
本发明的各个方面和优选特征如所附权利要求中所提供的。 
有利地,本发明试图提供这样一种自适应过载控制系统,即,该自适应过载控制系统用于控制被设置成控制多个网络接入点的网络接入控制器处理的话务的量。每个网络接入点把话务接入到通信网络,并且该自适应过载控制系统包括:在所述网络接入控制器处确定是否存在过载状态,并且如果在所述网络接入控制器处确定存在过载状态,则生成至少一个全局约束,以限制网络接入点把所述话务接纳到所述通信网络的速率。全局约束的示例包括由所述接入点管理的每条接入线路的请求速率。由此,通过所述接入控制器确定向该接入控制器提交话务以进行处理的速率已经超过预定截止点,来确定针对全部网络接入点的全局约束。所述控制器生成的全局约束可以专用于其目的地包括特定地址的话务。另选地,所述网络接入控制器生成的全局约束可以与话务的目的地地址无关地作为代替包括待施加于该话务的默认全局约束。接着,所述控制器将至少一个全局话务约束传送给所述多个网络接入点中的一个或更多个。优选的是,采用的通信技术是多播传送(或广播)类型技术。 
接着,接收所述全局约束的每个网络接入点处理该全局话务约束,以确定多个局部约束条件。该接收网络接入点执行下面的步骤以确定所述局部约束条件:确定待施加于所述话务上的局部预定间隙间隔;和确定与随后的局部预定间隙间隔不同的初始间隙间隔,该初始间隙间隔在所述多个网络接入点中的每一个之间都不同。按随机或伪随机方式来确 定该初始间隙间隔,以确保消除在高呼叫速率情况下会出现的所述网络控制器处的同步效应。 
该初始间隙间隔是立即施加的,而不需要通过呼叫到达来触发。如果施加了零初始间隙间隔,则媒体网关要接收的下一个呼叫将触发施加标准间隙间隔。 
本发明其余方面由所附独立权利要求来提供,而优选特征由独立权利要求的从属权利要求来陈述。所述优选特征可以与本发明的任一方面进行合适的组合,如果该合适的组合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见的话。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对接入控制器处理试图接入到通信网络的话务的速率进行控制的方法,更具体地说,提供了一种对媒体网关控制器处的提交呼叫速率进行控制的方法。有利地,在接入控制器的控制域内的每个接入点处的接纳速率可以动态地并且几乎瞬时地响应于所述接入控制器请求的限制而改变。 
附图说明
下面,仅作为示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描述,其中: 
图1示出了通信网络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使通信网络中的接入控制器过载的结果; 
图3示出了固定间隙间隔过载控制方案; 
图4示出了针对实现Crawford算法的固定间隙间隔方案,作为时间的函数的向接入控制器提交的呼叫的次数;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过载控制处理中的步骤; 
图6示出了其中初始间隙间隔在通信网络中的不同网络接入点之间发生变化的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7示出了对向网络接入控制器提交的呼叫的次数应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果; 
图8示出了图7中所示曲线的一部分的放大图; 
图9示出了对向网络接入控制器提交的呼叫的次数应用本发明另一 实施例的结果; 
图10示出了图9中所示曲线的一部分的放大图; 
图1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媒体网关与媒体网关控制器之间的消息流; 
图12示意性地示出了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如何按号码实现过载控制; 
图13示出了局部确定的约束更新过程;以及 
图14示出了全局确定的约束更新过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发明人当前设想的本发明的最佳模式进行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明白,下面详细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示例性的,并且另选地,存在与该文本中描述的特征和步骤显然等同的特征和步骤,这些等同物被认为作为这种特征的另选物而隐含地包括在文字说明中。因此,本发明的范围要由所附权利要求来确定。具体地,在提到“呼叫”时,应当将该术语解释为不仅包括话音呼叫,而且也包括任何其它通信形式(例如,短文本消息传送业务呼叫和/或即时消息传送呼叫和/或电子邮件呼叫),只要所述通信形式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已知的,能够转换成可由网络支持并由网络中的网络接入点和/或接入控制器按与处理常规呼叫的方式等同的方式来处理的形式即可。类似地,术语“话务”包括“呼叫”(其可以包括VoIP网络内的话音话务),或者包括如上所述的其它通信形式话务,如短消息传送业务(sms)文本消息话务、电子邮件话务、即时消息传送话务等。因而,如上所述,尽管本发明主要根据话音呼叫进行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术语“呼叫”将涵盖包括诸如电子邮件或sms文本消息的其它媒体的话务,在大量“呼叫者”试图与一个或更多个地址通信时,该话务可以在网络内产生集总浪涌。 
返回到附图中的图1,示出了通过多个网络接入点A1……AN、B1……BM、C1……CL向其提供接入的通信网络1。经由接入点A1……AN、B1…… BM、C1……CL到通信网络1的接入受一个或更多个接入控制器(例如,接入控制器X1、X2、X3)控制。如图1中所示,经由A1……AN的网络接入受X1控制,经由B1……BM的网络接入受X2控制等。典型地,受一个接入控制器控制的接入点的数量相对较高,例如,一个接入控制器可以控制几百个接入点(及更多)。图1中未示出以下事实:每个接入点可以连接到不同数量条呼入线路,由此,接入点A1可以连接到仅一条线路,而接入点A2可以连接到二十五条线路等。因此,一个诸如X1的接入控制器可以在其控制域内控制多个不同类型的接入点,这些网络接入点不但在它们提供接入到网络所针对的线路的数量上不同,而且在诸如它们的容量等其它方面也不同。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通信网络包括网际协议网络,而网络接入点包括可以支持话音话务向IP话务转换的媒体网关(MG),由此,使得能够支持IP业务上的话音(VoIP)。将话务(等同地,呼叫)接纳到IP通信网络的速率由一个或更多个网络接入控制器调节。在该实施例中,每个网络接入控制器都包括一媒体网关控制器(MGC)。 
更一般地说,术语“网络接入点”指通信网络域内用于提供从另一网络到通信网络的接入的点,而术语“网络接入控制器”指通信网络域内提供针对网络接入点的控制功能的点。 
媒体网关控制协议架构和要求标准文件RFC 2805、MEGACO协议RFC 2885(现已因RFC 3015而作废)、Megaco勘误表RFC 2886(现已因RFC 3015而作废)、(合并有勘误表的)Megaco协议RFC 3015(现已因RFC 3525而作废),以及Megaco IP电话媒体网关应用简档文件(RFC3054)和网关控制协议第一版(RFC 3525),共同构成涉及媒体网关控制实现的MEGACO标准文献中的一部分,并描述了针对术语媒体网关控制器和媒体网关的形式定义。上述的标准文件全部可以经由可从IETF标准论坛万维网站(url:www.ietf.org)访问的MEGACO许可而得到。国际电信同盟ITU-T H.248.1提供了支持媒体网关控制协议的等同标准。 
这些标准将媒体网关(MG)功能定义为,在可能不同的网络之间提供媒体映射和/或代码转换功能,所述可能不同的网络中的一种网络可假 定为是分组网络、帧网络或移动网络。作为示例,MG可以端接交换电路网络(SCN)设施(中继线、环路),对(尚未分组的)媒体流进行分组,并将分组后的话务传送给分组网络。MG也可以被设置成,把分组(例如,VoIP)网络接口连接至双路金属线模拟铜电话传输线路,甚至连接至通过“环路仿真”执行接入线路复用的另一分组(例如,ATM)网络。MG针对从分组网络流向SCN的媒体流,按相反顺序执行这些功能。MG不限于SCN分组/帧/移动功能:具有全部分组接口的会议电话桥分器(conference bridge),以及(IVR)交互式话音识别单元、音频资源功能,或者具有移动接口的话音识别系统,都可以是MG。媒体网关控制器(MGC)被限定为提供针对MG的控制功能。 
在附图中的图3中,示意性地示出了固定间隙间隔呼叫间隙技术,以表明在网络接入点处施加的固定间隙间隔可以对向网络接入控制器提交的呼叫的次数产生的影响。如果将这种类型的间隙施加给图1中示出的接入控制器来调节进入通信网络的话务,则固定间隙间隔呼叫间隙处理,例如,每个网络接入点利用标准Crawford算法实现的固定间隙间隔呼叫间隙处理,可以导致接入控制器经历重复的呼叫浪涌。这些重复的浪涌以同步方式出现,并且源于Crawford算法,该Crawford算法按其基本形式接纳来自每个MG的第一个呼叫,接着在间隙间隔内不接纳来自任何MG的呼叫。因为在经过足够时间以由呼叫到达随机性消去同步之前MG都不能够提供MGC请求的速率,所以该同步将不利地影响过载控制伺服系统的操作。这对于稳定控制来说,在(针对向MG提交的呼叫的)呼叫到达间时间远小于所述间隙间隔时,可能是不可接受的长时间。如果呼叫速率足够高且间隙间隔足够长,则同步效应仅出现在过载响应中。同步取决于针对向MG提交的呼叫的呼叫到达间时间与每个MG对到达呼叫施加的间隙间隔之间的比率,并且取决于各MG处的线路数量分布。如果全部MG都具有相同的线路数量,则同步效应更显著,然而,尽管MGC处的到达速率对间隙间隔变化的响应仍受影响,但是,如果接合至各MG的线路数量存在宽范围的连续分布,则同步效应可能不太严重。 
更详细地参照图3,该图的上部示意性地示出了N个接入点通过实现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Crawford算法而施加规则间隙间隔。在该图的下部,示出了在施加恒定间隙间隔时作为时间的函数的由网络接入控制器(例如,MGC)接收的呼叫的次数的示意曲线图。 
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是,Crawford算法使得每个网络接入点能够对其呼叫施加一间隙间隔,这使得可以接纳第一呼叫,但接着阻止所有随后的呼叫达预定持续时间(间隙间隔)g(在图3中,用阴影区中的箭头表示了这种被阻止呼叫,用非阴影区中的箭头表示了未被阻止的呼叫)。在第一个间隙间隔g结束之后,接纳请求网络接入的下一呼叫,但接着施加随后的呼叫间隙间隔。 
如图3所示,最初,高呼叫速率导致由每个接入点施加的呼叫间隙高度重叠,这导致由接入控制器处理的呼叫总数下降到接近于零。每个网络接入点(举例来说,图3中所示的MG #1……N)向网络接入控制器(在此还称为网络接入控制器)发送初始未被阻止呼叫。接着,对于指定间隙间隔g=Δt,网络接入控制器(例如,MGC)经历接收呼叫总数的急剧缩减。然而,在约等于间隙间隔g的持续时间的时间尺度上,全部接入点向网络接入控制器提交的呼叫的次数再次急剧上升。只有随着时间的发展,向接入控制器提交的呼叫的最大次数才随着下降并分布在更宽的间隔上,因为间隙间隔变得更少关联并且更少出现交叠。这在图3中通过随后的间隙间隔之间的更宽偏移来示出。如果适当保持间隙达一延长的时间段,则呼叫模式的“同步”将最终消失。 
在图4中示出的仿真示例中可以更清楚地看到这种特性,其中,使用了标准Crawford间隙算法来对包括25线MG和单线MG的大量接入点施加间隙处理。在图4中,在网络接入点接收到的每个呼叫之后,根据网络接入点的类型来确定局部间隙间隔。例如,对于MG通过25条线路接收呼叫的情况,施加60秒间隙,在该60秒间隙期间阻止其它呼叫(并且在该60秒间隙期间,呼叫者可以接收到某种指示呼叫被阻止的信号,如线路忙或断线或其它拨号音)。然而,每个单线MG施加的间隙间隔是25线MG施加的间隙间隔的25倍。由此,在这个示例中,每个单 线MG施加了1500秒的间隙间隔。在各种类型的MG中,一旦局部间隙间隔到期,就把网络接入点接收到的下一呼叫转发给接入控制器,接着,施加一随后的间隙间隔,在此期间终止进一步的呼叫。 
在图4中,在所示的涉及分布在25线接入点上的125000条线路和单线接入点上的125000条线路的示例中,对250000条线路的混合体施加了普通Crawford算法。从接入点到接入控制器的呼叫提交速率是1600次呼叫每秒(cps),而接入控制器目标速率是160cps。这种10倍过载被认为是在远程投票型密集呼叫业务获得普及时可以预期通信网络要经历的典型的集总浪涌类型。 
图4中示出的整体特性表明,随着单线MG逐渐地施加它们的第一间隙而在下降趋势上叠加的25线MG的同步化接纳特征图。该仿真未示出单线MG接纳的话务的同步,因为这发生在比图4中的曲线所示的时间尺度长得多的时间尺度上。 
图4中示出的接纳话务速率按约等于每接入点(即,网关)呼叫间隙间隔的时间常数改变。然而,这产生了问题,首先因为重复浪涌自身也可以使接入控制器过载,其次因为接入控制器可以按每个间隙持续时间(即,每60秒)最多仅一次来进行控制更新判定。这太慢了,而不适合可能需要大约每5s就进行控制更新的过载事件。 
为了应对是忙时速率的多倍(例如,超过二十倍)的高度可变的甚高呼叫速率,根据本发明的接入控制器实现极快过载控制。具体地说,通过使得每个接入点能够充任实现局部接入约束以对接纳到网络的话务的速率进行限制的外部控制器,在外部向接入控制器施加过载控制。本发明使得接入控制器能够基于其从多个接入点(通常为其域内的全部接入点,但不必总是全部接入点)接收的呼叫的次数,来确定过载状态。接着,接入控制器确定待施加以减小接纳到网络的话务的速率的全局约束(例如,每线路)。接着,每个接入点修改该全局约束,以确定局部约束(例如,每接入点),该接入点使用该局部约束来调节向网络接纳话务的速率。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接入控制器不再主动对从要被施加呼叫间隙处理的接入点阻止的呼叫接收的摘机指示进行响应。在另一优 选实施例中,对于在接入点处由于施加的局部约束而未被接纳的呼叫,该接入点不需要向接入控制器发送摘机信号。 
有利地,在不需要通过接入点接收触发呼叫的情况下,施加由该接入点施加的最初的、随机化的局部间隙间隔,使得接入控制器能够提供更多响应过载控制,并且使得接入控制器能够频繁提供更新的全局话务速率约束。在其中接入点具有不同容量(例如,被设置成采用不同数量的线路接收话务)的任何网络内,通过每个接入点修改全局话务速率是特别有利的。例如,IP网络内的接入点集体(其中每个接入点包括一媒体网关)可以从多条单线MG(例如,其中可以是几千条)向具有更高容量(例如,处理16000条线路的能力)的一个MG而在构成上显著变化。在这种IP网络中,由于施加的间隙间隔不适于全部不同类型的MG,所以不能够在整个网络上施加全局约束。 
由此,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自适应过载控制系统,即,该自适应过载控制系统用于控制网络接入控制器处理的话务量,其中,该网络接入控制器被设置成控制多个网络接入点,每个网络接入点把接收到的话务接入到通信网络。 
附图中的图5示意性地示出了为实现所述过载控制系统而执行的步骤。在图5中,该系统包括控制器,该控制器例如通过监测并分析从其控制域内的全部网络接入点(或网络接入点的子集)接收的话务请求(步骤100),来确定是否存在过载状态(步骤102)。通过根据向接入控制器提交以进行处理的话务的程度来确定是否一定/很可能出现过载状态,可由对网络上的过载状态提供一致且更快的响应的接入控制器,来实现集中过载系统。通过向每个网络接入点多播传送一个或更多个控制消息的网络接入控制器,来提供该集中过载响应,其中所述每个网络接入点充任向接入控制器提交的话务的源(步骤104)。至少一条控制消息包含至少一个全局确定的话务速率约束条件。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例如,如果施加按号码的约束,则网络接入控制器确定多于一个全局约束。在本发明的这种实施例中,可以施加通用的默认约束条件,以防止其它话务以处理请求淹没网络接入控制器,并且可以施加一个或更多个其它全 局约束,以防止针对特定地址的呼叫淹没网络接入控制器。 
网络接入控制器的控制域内的所述多个网络接入点中的每一个都接收所述包含至少一个全局约束的一条或更多条多播传送消息。根据采用的多播传送技术的类型,这可以是控制域内的全部网络接入点或网络接入点的子集。接着,接收网络接入点处理接收到的全局约束信息(步骤106),以确定一个或更多个局部约束条件。通过根据网络接入点的一个或更多个特性来修改全局约束条件,来确定要在充任针对通信网络的话务源的接入点处施加的至少一个局部约束条件的集合。该局部约束条件包括,根据全局约束条件至少确定:i)施加第一间隙间隔的持续时间(步骤108),和ii)对随后的话务请求(即,对随后试图接入到通信网络的呼叫)施加随后的间隙间隔的持续时间(步骤110)。 
在其中通信网络支持IP(或VoIP)的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充任用于网络中的一组MG的控制器的中央目的地MGC,确定全局话务速率约束条件。MGC利用第2层和第3层机制多播传送控制消息,使得只要需要施加或更新间隙间隔,MGC控制器都能够多播传送仅一条被复制到网络基础结构中的全局约束消息。通过预订多播传送组的全部话务源(MG)实质上无延迟地接收全局约束消息,使得能够通过接收全局约束消息的全部MG来实现对处理MGC处的过载状态的快速响应。 
接收多播传送全局约束消息的每个接入点,首先通过执行经修改的Crawford算法来修改接收到的全局约束信息,以把全局确定的间隙间隔调节成更适于接入点接收试图接入到网络的话务所采用的话务速率和线路的数量的间隔。其次,在长度上随机化初始局部间隙间隔,以消除在密集呼叫情况下可能会出现的与可以确定类似局部间隙间隔的其它网络接入点的任何同步效应。下面,接着更详细地描述随机化间隙间隔的更多细节。 
可以采用任何合适的技术,来确定初始间隙间隔的持续时间,并且接入点将有效地动作,如同在过去某点处施加了随后(固定持续时间)的时间间隔的间隙。这示意性地示出在附图中的图6中。图6示出了都属于同一类型的多个网络接入点(#1到#N),这些网络接入点实现按随 机方式变化的初始间隙,接着是都具有相同间隔的随后间隙。在此使用术语间隙间隔来指在接纳一呼叫之后的时间段,在该时间段期间不再接纳呼叫。有效地,针对预订接入控制器发出的多播传送的所有接入点,这只把下一全间隙间隔的开始延迟一变化量。可以利用任何合适的技术,例如,利用随机或伪随机技术,来确定第一间隙间隔的持续时间,只要结果消除了接入控制器处(例如,MGC处)经历的呼叫阻止同步即可。 
为了确定全局约束条件,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接入控制器通过多播传送消息来向每个接入点提供每线路间隙g间隔和对每线路当前速率的估计值r。在稳态下,接入点没有有效间隙间隔的概率为1/(1+r*g)(针对稳态和针对具有泊松分布的话务)。对于具有有效间隙间隔的接入点来说,可以假定初始间隙持续达一初始时间段,该初始时间段等于在0到该特定MG施加的间隙间隔G之间的在前一时刻到达的标准间隔持续时间的间隙(参见图6)。假定每个接入点都使用随机数来首先确定其是否应具有有效间隙间隔,并且如果确定其具有有效间隙间隔,接着确定还剩下多长间隙间隔来用(其将均匀地分布在0到G=g/L的范围中,这里,L是网关管理的线路数量),这样,在接入控制器处提交呼叫速率中会出现的同步效应将不再出现。这可以在附图中的图7和8中看到。 
在图7和8中,接入控制器(例如,MGC)向五千个网络接入点(例如,MG)提供全局约束。每个接入点被设置成采用二十五条线路来接收要通过通信网络(例如,VoIP网络)转发的话务。 
如图8中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所示,考虑多个MG向一MGC提交的呼叫次数初始大约为每秒800次呼叫,而MGC具有大约每秒100次呼叫的目标速率。这种呼叫容量在远程投票型情况下是典型的。因此,MGC向其控制域内的多个MG多播传送包含全局间隙间隔参数的全局呼叫速率约束,以应用外部过载控制。接着,MG使全局约束适应其自己的容量,以确定局部间隙间隔。接着,各MG按随机或伪随机方式确定可以从零变化到完整局部间隙间隔的初始间隙间隔。接着,各MG施加该初始间隙间隔(如果不是零),而不等候要接收的呼叫,有效地,这意味着一旦MG确定了初始间隙间隔的持续时间,就施加该初始间隙间隔。这导致 MG向MGC提交的呼叫的次数下降,该MGC未表现出已知在采用常规呼叫间隙技术时在这种情况下会发生的同步效应。在图7中,MGC在t=100秒处请求限制,即,在t=100秒生成全局约束,并将其传送给每个MG。接着,有效地,几乎在接收到来自MGC的全局约束信息时立即使通过每个MG接纳的话务经受局部约束条件。 
图8更详细地示出了图7中指示的区域。在图8中,示意性地示出了在MG实现局部间隙条件后,由该MG转发给MGC的呼叫类型的相对比例。简要地,随后转发给MG的呼叫可以是:i)由于先前施加了为零的初始间隙间隔而未经受局部间隙条件就转发的呼叫;ii)在施加了初始缩短的局部间隙间隔之后转发的呼叫;或者iii)在通过MG施加了正常规则长度局部间隙间隔之后转发的呼叫。这后一呼叫组(iii)显然形成相比于组(i)或(ii)中的呼叫迟得多的呼叫中的大比例部分。 
在图8中,通过以X标记每个标绘点的线,示出了在MG上接纳的全部转发呼叫的总和。最初,通过未有效地施加初始间隙间隔(即,对其来说,初始间隙间隔为零)的MG接纳的呼叫的次数占接收呼叫的主要部分。这通过以◇标记每个标绘点的线来示出。然而,随着时间发展,以□标记每个点的线表明,初始(缩短的)局部间隙间隔期满之后接纳的呼叫的次数开始占主导。最后,如以Δ标记每个标绘点的线所示,在正常(规则)局部间隙间隔期满之后接纳的呼叫的次数占MG转发给MGC呼叫群体中的主要部分。 
图9和10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表明当MGC的控制域内包含两种不同MG群体时,该MGC施加的全局约束的效果。在图9和10中,展示了更复杂的特性。这里,将125000条线路连接至25线网关,并将125000条线路连接至单线网关。该单线网关相比于针对25线MG所获得的结果(如图7和8所示),利用25作为因子对呼叫的比例进行扩展。 
然而,图7到10清楚地表明,通过引入具有在接入点之间按随机方式变化的间隙间隔的初始间隙,消除了同步效应,该同步效应在其它情况下会使接入控制器(例如,MGC)经历重复处理要求浪涌。除初始间 隙的持续时间不同之外,所述初始间隙在其它方面都实现常规间隙功能。拒绝在间隔定时器结束之前到达的全部呼叫,但是如果呼叫是在间隔时间期满之后到达的,则接纳该呼叫,并且开始新间隙定时器。 
如果间隙间隔更新在通过网络接入点实现局部过载控制的开始之后到达,则可以通过确保如果接收到第二控制消息,则自动重复上述约束处理,来提供使得能够几乎立即施加控制的机制。实现更新的一种可能方案是,接入控制器周期性地确定仍旧超过过载状态,并且接入控制器根据接着从向该接入控制器提供话务的全部网络接入点接收话务的集总话务速率,来确定一个或更多个全局约束的更新(即,新的可变全局间隙间隔)是必需的。如果向对接入控制器测量出的集总速率有贡献的每个接入点下行发送的新全局间隙信息,导致接入点确定一小于当前施加的间隙间隔的局部间隙间隔,则可以更新任何当前运行的间隔定时器,以反映该变化,并由此缩短任何当前运行的间隔(或将其设置成零)。如果新全局间隙间隔导致局部间隙间隔被更新成更长时段,则可以延长局部间隔定时器,以加长已经施加的任何间隙。另选地,在任一情况下,可以停止当前运行的间隔,而确定持续时间在零到新间隙间隔持续时间之间的新初始局部间隙间隔,这有效地重复了过载控制处理。 
本发明的另一优点是,实现的接入控制使得网络接入点(例如,MG)能够将某些呼叫(例如,针对紧急业务的呼叫(如999、911等))优先化,并使得能够恰当终止被阻止呼叫(例如,为确保全部相关状态机反映任何回到摘机状态的变化)。本发明通过在MGC与MG之间的信息流中恰当地选择全局约束消息的定位,还使得能够在施加限制之前确定呼叫的地址。 
例如,现在转向附图中的图1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MGC与MG之间的消息流的示例。尽管在下面的实施例中,明确提到了与媒体网关(MG)和媒体网关控制器(MGC)的背景相关的标准,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另选的标准可以支持在其它类型的网络接入点与网络接入控制器之间的类似消息流。 
下面,参照图11,最初,当开始呼叫时,MG线路状态机(LSM) 处于摘机状态,接着,该摘机被通知给MGC,MGC向MG发确认消息。如果支持H.248协议,则MGC应当立即向MGC呼叫处理应用(CpApp)通知该摘机状态。然而,通知该摘机状态不是必要的,并且如果不需要严格遵守H.248,则其可以推迟或根本就不实现。如果已经通知MGCCpApp,则将经由MGC向MG返回指示使用拨号音类型以及支持的任何拨号计划的细节的消息。H.248的另选应用使得MGC能够在呼叫之前(例如,当改变所需拨号音时)向MG发送拨号音和拨号计划(用于针对特定物理端接的应用,即,铜线对)。这使得MGC不需要响应于所述摘机而发回任何信息,并且使得能够不发送所述摘机。 
随着呼叫的进展,MG LSM将其接收的呼叫数位转发给MG,MG接着实现拨号计划,并且根据MGC/MGC CpAppl施加的控制约束来执行必需的间隙分析。如果在施加间隙,则MG可能希望例如通过生成设备忙音来将此传送给呼叫始发者。如果没有施加间隙,则可以把数位1-n传送给MGC。 
在本发明的另选实施例中,MG不接收针对摘机消息的确认,以减轻MGC的对于每个呼叫的处理负担。代替的是,MGC只向MG提供拨号音类型(即,DT(n))的细节和是否要实现拨号计划的细节。 
拨号计划是指,在向MG发送了一定数量个数位之后,MG分析所拨的数字,以确定该呼叫是否与用于实现间隙约束的拨号计划施加的标准相符。针对在其它情况下拨号计划不支持的某些数字,可以施加默认约束。如果确定呼叫不经受间隙约束,则向MGC发送该呼叫,然而,如果是相反情况,那么仅在允许时,即,在已经施加的间隙间隔已期满时或者在初始间隙间隔为零时,向MGC发送该呼叫,以使得不施加间隙,直到接收到下一呼叫为止。这示意性地示出在附图中的图12中,图12示出了接入控制器针对三种不同类型呼叫进行通知的时刻。 
在图12中,第一呼叫涉及拨0800654321的呼叫者。该号码由于涉及优先呼叫(其应当触发更早向MGC通知),所以在前三个数位之后不被识别。然而,图12中示出的其它两个号码涉及触发早期向MGC通知的优先号码(112,和999)。如果要拨所述拨号计划不支持的另一号码,如号码01234567890,则可以通过MG施加默认(或通配符)约束。
一种在接入控制器处确定全局间隙间隔的方法是,使控制器确定拒绝信号源提供的摘机的速率。该控制器能够多播传送一个按用户全局间隙,接着,每个话务源将其从全局间隙大小改变为与容量成比例的局部间隙大小,接着,随机地施加零到该局部间隙大小之间的初始间隙持续时间。接着,每个话务源针对全部非优先呼叫都施加该局部间隙,并且该间隙仅影响提供给普通呼叫的业务。 
然而,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控制器执行类似的自适应内部控制并测量拒绝从话务源接收的摘机消息的速率,然而,控制器根据呼叫标识执行对拒绝速率的分析,来确定需要间隙化的呼叫标识。在该语境下,呼叫标识可以包括网络地址等。 
接着,控制器确定全局约束和按号码全局约束,并且向每个话务源多播传送这些全局约束。接着,话务源根据该话务源的容量来改变所述全局约束,以根据控制器提供的全局间隙信息来确定应当采用的局部间隙间隔大小。还确定了随机间隙间隔大小。在进行呼叫时,通过网络话务源分析所拨的号码,来确定用于特定拨号号码方案的最合适的间隙间隔。由此,在图12中,如果特定数位被识别为涉及优先号码,则不施加间隙(例如,号码112和999),而号码08006543231将经受正常的阻挡。然而,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拨号计划可以指示仅远程投票/密集拨号号码要经受间隙化,这使得还能够进行针对非优先号码所做的普通呼叫,而不使接入控制器经历话务处理的过载。 
这样,当例如,在密集拨号情况下从数字线路交换机转发超过100000cps时,具有16666cps的忙时容量的VoIP网络就可以有效地应对,而非密集拨号相关话务不受影响。在本发明的这种实施例中,MG-MGC的控制需求被简化,以最大化经受MG响应时间(其通常小于200ms)的过载的MGC处的有效呼叫吞吐量,并且使得优先呼叫和任选呼叫能够保护普通呼叫(非优先呼叫)经历由远程投票类型呼叫引起的浪涌。 
图13和14根据功能的位置对比过载控制的总体结构。在图13和14中,A是MGC的接纳功能,R是MG的局部过载约束限制,而U是更 新功能。 
图13示出了其中待实现限制更新的VoIP网络中的MG-MGC情况。在图13和14中,MG向MGC发送摘机信号,MGC施加接纳控制,而MG施加恰当的约束以限制MGC的过载。然而,在图13中,MG在不受MGC任何控制的情况下局部地更新过载。这种更新可以基于一个或更多个标准。例如,该更新可以基于对MG向MGC尝试新呼叫的明确拒绝,或者基于MG获知的在其向MGC发送消息与MGC确认指示MGC处负载极重的响应之间的长延迟。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因为MG仅使用MGC对呼叫的事件响应,来确定MGC是否过载并且更改其局部约束,所以图13中的结构不适于单线MG和仅具有少量线路的MG,这样的MG与更大的MG相比必需向MGC发送更低的呼叫速率。如果仅发送低呼叫事件速率,则MG已限制了其对MGC处的过载的存在性和严重性进行估测所基于的信息,而且约束更改必需变慢。然而,对于大网关来说,本发明的实施例具有不需要对H.248标准建议进行任何修改的优点。 
与之对照,在图14中,示意性地示出了确定更新条件的MGC。这使得能够实现响应性更好的过载控制。在图14中,当MG接收到摘机条件时,MG把该摘机状态转发给MGC,并且MG更新其全局约束条件。接着,MGC确定是否要生成新的或更新的全局约束,并且利用合适的通信技术(多播传送)将该新的全局约束条件(即,新的全局间隙间隔)传回给选定MG(或全部MG),以提供全部MG接收的一个或更多个控制消息。接着,每个MG利用(根据MGC提供的更新的全局约束信息来确定的)修改后的局部约束来处理呼叫,来确定是否拒绝该呼叫。 
MGC接入到从每个MG接收的集总话务流,由此,接收比每个MG单独接收的话务速率更高的话务速率,这使得能够获得(全部和特定拨号号码)话务速率的准确估测。当MGC接收的话务速率高于单个MG处接收的话务速率时,与MG来确定局部话务速率并与MGC无关地生成局部约束(如图13所示)的情况相比,可以通过每个MG(其从MGC接收更新的全局约束)来实现对外部全部控制条件的更频繁的更新。 
该第二控制选项具有这样的优点,即,因为随着随机化的初始间隔(其由MGC多播传送)而具有瞬间有效间隙,所以可以避免过载的集中。然而,鉴于利用来自MGC的多播传送消息而返回全局间隙约束的情况,可能需要修改H.248标准建议规则,而本发明可以通过向对MGC确定的集总话务速率起作用的每个MG传送全局间隙间隔信息的其它合适技术来实现。由每个MG负责将其接收的全局约束修改得适于其自己的特性,并且实现局部间隙逻辑和合适的拨号音(尽管这些可以由MGC集中确定)。 
在密集呼叫的情况下,每个网络接入点将在短时段内接收全部具有相同目标地址的大量呼叫(例如,可以在极短、几乎瞬时的时段内由大量呼叫对同一号码进行拨号)。通过本发明相对快速地防止响应时间上升至诸如图2中所示的不可接受的程度,可以实现对全部接入点的控制。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接入控制器确定针对从每个起作用的网络接入点提交的话务的集总话务速率。该集总速率高于单个接入点处的速率,这意味着,即使已经实现了外部过载控制,接入控制器也能够根据实际提交的话务速率更可靠地确定是否需要更新外部过载控制。与由网络接入点自身简单地确定更新条件相比,可以更快速地实现从接入控制器接收控制消息的每个网络接入点施加根据接入控制器已经生成的信息(其例如可以包括,集总话务速率和按线路话务速率信息)导出的局部约束(即,局部间隙间隔)。通过即时施加每个接入点自主(即,与每个其它接入点施加的初始间隙持续时间无关)地确定的初始间隙持续时间,不需要接入点进行相互通信。 
尽管优选地通过限于对网络控制器处的集总提交话务速率起作用的那些接入点的多播传送技术来实现网络接入控制器向每个网络接入点传送控制消息的方式,但是,可以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其它合适的通信方式。 
在接入控制器采用多播传送通信方式时,网络将需要支持通信多播传送处理(或等效的可选择广播型处理),这使得接入控制器能够通过通信网络向网络接入点多播传送全局话务接入速率约束。多播传送是优选 的,因为其使得能够对IP网络中的MG施加更快速的控制,并且使得MGC相比已知技术能够更好响应并在更短时标上更新呼叫约束。更改接入控制器全局确定的多播传送呼叫约束以适合单个MG,使得MGC的控制域内的每个MG能够更有效的呼叫限制。 
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应当理解,为有效控制过载,如果基础传送网络具有足够的带宽,则可以使用向每个网络接入点单播传送约束信息来代替多播传送,以确保足够快地在大多数接入点处更新约束。当话务限制缓慢(如果约束发布慢)或同步(如果约束发布快)时,这消除了对慢单播传送发布的任何依靠,以随机化间隙间隔的开始时间。恰当的控制依靠约束的快速发布和间隙开始时间的明确随机性。 
由此,下面重复的摘要文本被并入本文字说明中: 
描述了一种自适应过载系统,其用于控制网络接入控制器处理的话务的量,该网络接入控制器被设置成控制多个网络接入点。每个网络接入点把话务接入到通信网络,并且该自适应过载系统包括,在网络接入控制器处确定是否存在过载状态,并且如果确定存在过载状态,则生成至少一个全局约束,以限制网络接入点把所述话务接纳到通信网络的速率。接着,控制器将至少一个全局话务约束多播传送给所述多个网络接入点中的一个或更多个。接着,接收全局约束的每个网络接入点处理全局话务约束,以确定多个局部约束条件。接收网络接入点执行下面的步骤以确定所述局部约束条件:确定待施加于所述话务上的局部预定间隙间隔;和确定不同于随后的局部预定间隙间隔的初始间隙间隔,该初始间隙间隔在所述多个网络接入点中的每个之间不同。按随机或伪随机方式来确定该初始间隙间隔,以确保消除将在高速率情况下另外出现的网络控制器处的同步效应。 
尽管参照修改Crawford算法以确定局部间隙间隔而对上面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为实现本发明其它实施例中的另选限制,可以恰当修改可以通过网络接入点应用的其它限制算法,以限制向控制器提交的话务速率。 

Claims (19)

1.一种自适应过载控制方法,该自适应过载控制方法用于对由多个网络接入点提交给网络接入控制器以进行处理的话务的量进行控制,所述多个网络接入点被设置成由所述网络接入控制器来控制,以将所述话务接入到通信网络,所述方法使得所述网络接入控制器能够外部地控制话务量,所述网络接入控制器通过调节所提交的话务的速率来对话务量进行处理,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网络接入控制器处:
确定是否存在过载状态,并且如果确定存在过载状态,则
生成至少一个全局话务约束,以限制网络接入点把所述话务接纳到通信网络的速率;
将所述至少一个全局话务约束传送给所述多个网络接入点中的一个或更多个网络接入点;以及
在接收所述至少一个全局话务约束的各个相应的网络接入点处:
通过执行以下步骤来处理接收到的全局话务约束,以确定所述各个相应的网络接入点的多个局部间隙间隔约束条件:
确定要对由所述相应的网络接入点接收的话务施加的局部间隙间隔(Δt);和
确定不同于所确定的局部间隙间隔(Δt)的初始局部间隙间隔(Δt0),其中,通过所述多个网络接入点中的每一个相应的网络接入点来独立地将每个初始局部间隙间隔(Δt0)确定为处于零到所述相应的网络接入点的局部间隙间隔(Δt)之间;以及
将所述初始局部间隙间隔(Δt0)施加于所述多个网络接入点中的每一个,而不等待要在相应的网络接入点接收的话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话务包括通信呼叫相关话务。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网络接入控制器分析向所述网络接入控制器提交话务的速率,来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全局话务约束。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的任何一个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网络接入控制器根据所有所述多个网络接入点向所述网络接入控制器提交话务的集总提交话务速率来确定在所述网络接入控制器处是否存在过载状态,并且其中,根据所述集总提交话务速率来导出所述至少一个全局话务约束。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网络接入控制器分析所述网络接入控制器拒绝话务的速率,来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全局话务约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网络接入控制器根据包括拒绝由所有所述多个网络接入点向所述网络接入控制器提供的话务的速率在内的拒绝速率来确定所述网络接入控制器处是否存在过载状态,并且其中,根据所述拒绝速率来导出所述至少一个全局话务约束。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网络接入控制器通过分析所述网络接入控制器拒绝摘机信令消息的速率来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全局话务约束。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由各个所述网络接入点施加的局部间隙间隔(Δt)约束的开始处,对由所有所述多个网络接入点在所述网络接入控制器的控制下施加的间隔的集总分布进行随机化。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生成持续时间由随机处理确定的初始局部间隙间隔(Δt0)的各个网络接入点来单独地施加所述随机化。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在对所接收的全局话务约束的处理之后紧接着实施所述局部间隙间隔(Δt)约束的各个网络接入点单独地施加所述随机化,并且其中,在所述网络接入控制器生成所述全局话务约束之后完成全局话务约束处理的时间对于所述多个网络接入点中的每一个而变化。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将所述至少一个全局话务约束传送给所述多个网络接入点中的一个或更多个网络接入点的所述步骤中,将至少一个全局话务约束多播传送给所述多个网络接入点中的一个或更多个网络接入点。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初始局部间隙间隔(Δt0)是利用随机或伪随机技术在每个网络接入点处来确定的。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通信网络是VoIP网络,并且所述话务包括呼叫相关话务。
14.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网络接入控制器是媒体网关控制器,并且所述多个网络接入点中的每一个网络接入点都包括一媒体网关。
1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网络接入控制器针对地址来确定全局话务约束。
1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使用网络接入点接收用于通过所述通信网络传送的话务所采用的线路的数量和所述网络接入控制器基于全部起作用的网络接入点向该网络接入控制器提交的集总话务而确定的可变间隙间隔,来确定所述局部间隙间隔(Δt)。
1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施加局部间隙间隔(Δt)约束时,通过网络接入点实现一拨号计划,以使不必向所述网络接入控制器发送摘机状态消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每个网络接入点利用概率方法确定所述初始间隙间隔(Δt0)。
1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初始间隙间隔(Δt0)如果不为零,则被每个网络接入点确定为,使得全部所述网络接入点的初始间隙间隔(Δt0)均匀分布在零到每个网络接入点确定的局部间隙间隔(Δt)的范围中。
CN2005800061682A 2004-02-25 2005-02-21 通信网络中的过载控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92688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GB0404196.8 2004-02-25
GB0404196A GB0404196D0 (en) 2004-02-25 2004-02-25 Overload control 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GB0406513A GB0406513D0 (en) 2004-03-23 2004-03-23 Overload control 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GB0406513.2 2004-03-23
PCT/GB2005/000633 WO2005084041A2 (en) 2004-02-25 2005-02-21 Overload control 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26889A CN1926889A (zh) 2007-03-07
CN1926889B true CN1926889B (zh) 2011-01-26

Family

ID=349136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80006168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926889B (zh) 2004-02-25 2005-02-21 通信网络中的过载控制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730804B2 (zh)
EP (1) EP1719349B1 (zh)
JP (1) JP4603034B2 (zh)
CN (1) CN1926889B (zh)
CA (1) CA2555844A1 (zh)
WO (1) WO2005084041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0329499D0 (en) * 2003-12-19 2004-01-28 Nokia Corp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20060245359A1 (en) * 2005-04-29 2006-11-0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Processor overload control for network nodes
CN100411482C (zh) * 2005-07-27 2008-08-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接入媒体网关过载控制方法
CN100484098C (zh) * 2006-06-09 2009-04-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过载控制的交换设备及其过载控制通知的方法
US9253099B2 (en) * 2006-09-11 2016-02-02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System and method for overload control in a next generation network
US20100149973A1 (en) * 2006-10-09 2010-06-17 Daniel Krup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e 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8040805B2 (en) 2006-10-09 2011-10-18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Load control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WO2008110896A1 (en) * 2007-03-15 2008-09-1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Transfer of user dial plan to an access gateway
US9497229B2 (en) * 2007-05-16 2016-11-15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manage internet protocol (IP) multimedia subsystem (IMS) network capacity
US9467308B2 (en) * 2008-08-01 2016-10-11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control synchronization in 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 networks after catastrophes
JP5272702B2 (ja) * 2008-12-16 2013-08-28 富士通株式会社 移動網システム及びガイダンスメッセージ提供方法
JP5343551B2 (ja) * 2008-12-16 2013-11-13 富士通株式会社 移動網システム及びガイダンスメッセージ提供方法
US9729467B2 (en) * 2009-05-12 2017-08-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congestion in a wireless system
CN101888617B (zh) 2009-05-14 2013-08-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接入点名称约束信息的处理方法、系统及网元设备、网关设备
CN103402204B (zh) * 2009-05-14 2017-10-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接入点名称约束信息的处理方法、系统及网元设备、网关设备
EP2375773A1 (en) * 2010-03-29 2011-10-12 Intune Networks Limited Random GAP insertion in an optical ring network
US9917752B1 (en) * 2011-06-24 2018-03-13 Fortinet, Llc Optimization of contention paramaters for quality of service of VOIP (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 call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9185044B2 (en) 2013-03-14 2015-11-10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Rate reduction for an application controller
US9523585B2 (en) 2013-03-15 2016-12-20 Google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handling application notifications
EP3016345A1 (en) * 2014-10-28 2016-05-04 Alcatel Lucent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trolling a content delivery device
US12081453B2 (en) 2015-01-30 2024-09-03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Provisioning and managing resources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52661A (zh) * 1998-07-12 2000-05-10 Eci电信公司 在通信网络中管理变化话务负载的方法
EP1024637A1 (en) * 1999-01-26 2000-08-02 Siemens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ding algorithm adjustment in telephony-over-lan networks
US6259776B1 (en) * 1997-03-25 2001-07-10 British Telecommunications Public Limited Company System for controlling telecommunication overload traffic
US6542466B1 (en) * 1999-05-20 2003-04-01 Motorola, Inc. Communication network method and apparatus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24479A (en) * 1979-02-21 1980-09-23 Bell Telephone Laboratories, Incorporated Method of controlling call traffic in a communication switching system
US5067074A (en) 1989-10-27 1991-11-19 At&T Bell Laboratories Control of overload in communications networks
US5295183A (en) * 1991-11-21 1994-03-15 Northern Telecom Limited Congestion control system for telecommunications
FI97185C (fi) * 1994-11-11 1996-10-25 Nokia Telecommunications Oy Ylikuormituksen esto tietoliikenneverkon solmussa
FI100155B (fi) * 1995-11-09 1997-09-30 Nokia Telecommunications Oy Liikenteen mittaus tietoliikennejärjestelmässä
NZ331216A (en) 1996-03-05 2000-05-26 British Telecomm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s for handling non-time -critical calls (NTCC)
US5878224A (en) * 1996-05-24 1999-03-02 Bell 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c. System for preventing server overload by adaptively modifying gap interval that is used by source to limit number of transactions transmitted by source to server
JPH1013949A (ja) * 1996-06-25 1998-01-16 Hitachi Ltd 無線基地局の自動規制方法
JP3686187B2 (ja) * 1996-10-24 2005-08-24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トラヒック制御方式
EP0972414B1 (en) 1997-03-25 2003-07-02 BRITISH TELECOMMUNICATIONS public limited company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including an overload control arrangement
JP3276885B2 (ja) * 1997-05-09 2002-04-22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通信用トラヒック制御システム
US5970064A (en) * 1997-06-12 1999-10-19 Northern Telecom Limited Real time control architecture for admission control in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6577610B1 (en) * 1997-06-30 2003-06-10 Spacenet, Inc. Flex slotted Aloha transmission system and method
GB2334175B (en) * 1998-02-06 2000-01-26 Plessey Telecomm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s
US6243449B1 (en) * 1998-03-20 2001-06-05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Mass calling event detection and control
US6754177B1 (en) * 1998-06-26 2004-06-22 Verizon Corporate Services Group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burst congestion control in an ATM network
JP2001078260A (ja) * 1999-09-06 2001-03-23 Yrp Kokino Idotai Tsushin Kenkyusho:Kk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輻輳制御方法、移動端末および基地局
KR100352342B1 (ko) * 1999-12-16 2002-09-11 엘지정보통신주식회사 지능망의 호 차단 방법
JP3680770B2 (ja) * 2001-06-27 2005-08-10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交換機の輻輳制御装置および交換機の輻輳制御方法
JP4395277B2 (ja) * 2001-07-13 2010-01-06 富士通株式会社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
US7107061B1 (en) * 2002-06-28 2006-09-12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Adaptive cell gapping overload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US20060039397A1 (en) * 2004-08-18 2006-02-23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Sagacious routing engine, method of routing and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employing the sam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59776B1 (en) * 1997-03-25 2001-07-10 British Telecommunications Public Limited Company System for controlling telecommunication overload traffic
CN1252661A (zh) * 1998-07-12 2000-05-10 Eci电信公司 在通信网络中管理变化话务负载的方法
EP1024637A1 (en) * 1999-01-26 2000-08-02 Siemens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ding algorithm adjustment in telephony-over-lan networks
US6542466B1 (en) * 1999-05-20 2003-04-01 Motorola, Inc. Communication network method and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7524318A (ja) 2007-08-23
CN1926889A (zh) 2007-03-07
US20070171823A1 (en) 2007-07-26
WO2005084041A2 (en) 2005-09-09
JP4603034B2 (ja) 2010-12-22
WO2005084041A3 (en) 2005-12-08
CA2555844A1 (en) 2005-09-09
EP1719349A2 (en) 2006-11-08
US8730804B2 (en) 2014-05-20
EP1719349B1 (en) 2012-09-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26889B (zh) 通信网络中的过载控制
WO2008062313B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CN101217598B (zh) 遇忙回叫方法及系统
CN101394294B (zh) 网络多媒体会议接入方法、系统及装置
US9491302B2 (en) Telephone call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KR101206670B1 (ko) 통신 네트워크에서 과부하를 제어하는 시스템과 방법
US20080089504A1 (en) Method for Providing Presence Information in a Telecom Network
US7130402B2 (en) Communication request processing system communication request processing method communication request processing apparatus
CN101002439B (zh) 在通信系统中发送cti消息的方法
CN101155228A (zh) 电话交换系统
CN1173521C (zh) 一种呼叫上网用户的方法
JP4151021B2 (ja) Ip電話サービスシステムと不完了呼情報通知システムおよび不完了呼情報通知方法とプログラム
KR100627630B1 (ko) 통화 연결 중에 멀티미디어 메시지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JP3622692B2 (ja) マルチメディア通信における伝送経路制御方法及びその通信システム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2019102995A (ja) 電話交換システム、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1222372A (zh) 一种话务台采用网络管理的方法和系统
JP5236509B2 (ja) 電話端末およびその発信規制方法ならびにシステム
Polykalas et al. An adaptive congestion control mechanism for intelligent broadband networks
EP1079639B1 (en) A method for controlling mass calls, and a corresponding communications network
EP1079640A1 (en) Congestion control system for mass calling events
Ibrahimov et al. Research of efficiency functioning common channel signaling systems
JP2008205835A (ja) Ip電話通信装置
KR20080017844A (ko) 착신 전환 서비스 과부하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CN101374277A (zh) 一种下一代网络系统实现随路信令的方法
KR20080050253A (ko) 개인 호 관리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및 그 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126

Termination date: 20200221